毒理学_本科期末考试重点1

毒理学_本科期末考试重点1
毒理学_本科期末考试重点1

主观题:名解▲:简答填空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toxicology)是药理学的分支。研究外源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度分析和管理的一门学科。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即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2、替代法(alternatives)又称3“3R2)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3)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试验的方法。

3、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6~7万种。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

。外来化合物并非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也不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机体内呈现一定的生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毒性。内在、不变的性质,取决于该物质的化学结构。

☆毒效应: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可以人为改变)

☆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毒物(poison,toxic substance):在一定条件下,在较低剂量下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

(即在较低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3、损害作用(aderse effect):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并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

4、▲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5、毒作用的分类:1)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2) 局部与全身作用3)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4) 过敏性反应5) 特异体质反应

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effect) :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作用。

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effect):是指在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local effect):是指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effect):是指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是指停止暴露外源化学物后可逐渐消失的毒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是指在停止暴露外源化学物后其毒作用继续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发展。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的反应性。原因:基因多态性

6、☆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毒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毒物

7、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有多种原因:

①器官的功能和在体内的解剖位置;②该器官的血液供应;③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

④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⑤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⑥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

⑦对损伤的修复能力;⑧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等

8、构成高危险人群易感性的生理学基础:①年龄②性别③遗传因素④营养及膳食情况⑤疾病状况⑥其他。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

10

给予剂量又称潜在剂量是指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应用剂量:是指直接与机体的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或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计量资料。

1)S形曲线2)直线型3)双曲线型剂量-反应曲线类型:S形曲线

11、▲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①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实验,整体研究动物外推到人

②体外实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生物模拟系统进行毒理学研究

③人体观察(临床观察)中毒、事故、意外等

④流行病学研究:研究疾病的分布,探讨病因,采取措施。

12、毒性参数:1)毒性上限参数(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以死亡为终点的各项毒性参数:绝对致死剂量LD100,半数致死剂量

)2)毒性下限参数(有害作用最低水平及最大无有害作用剂量)

LD50

(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

(对照)机体是可以区别的。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

急性阈剂量:为与化学物质一次接触所得。慢性阈剂量:则为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所得。

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有阈值的,而遗传毒性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是

13(空气、水、食物、土壤等)中与人群身体健康有关)所规定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限制性量值,在低于此种浓度和暴露时间内,根据现有的知识,不会

14Zac=LD50/Limac

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就越快。

4、弱有机酸和弱有机碱类物质在体液中处于解离态和非解离态的比例取决于其本身的解离常数pKa(该物质50%解离时的pH 值)和体液的pH值。弱有机酸在酸性环境中、弱有机碱在碱性环境中多处于非解离态,易于透过生物膜转动。

5、吸收:是指外源化合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吸收的主要部位: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吸收速度和静脉速度顺序:静脉注射约=吸入>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经皮肤给药

经胃肠道吸收,是主要吸收途径,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

6、化学毒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可在任何部位进行。a)胃内 易于吸收弱酸性物质

b)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易于吸收弱碱性物质

7

8mg/L )/ 肺泡气中的浓度(mg/L

)。(对于特定的)

9。

10、生物转化的双重性:代谢解毒(metabolic detoxication):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以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这一过程称为代谢解毒。多数外源化学物代谢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

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畸、致癌效应,即代谢活化或生物活化。代谢活化的产物多数不够稳定,仅在短时间内存在,称为活性中间产物:亲电子剂、亲核剂、自由基、氧化还原产物。

1) 竞争性抑制:如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源化学物为一种酶代谢,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2) 非竞争性抑制:(1)与酶的活性中心发生结合(可逆或不可逆性)(2)破坏酶(3)减少酶的合成(4)变构作用(5)缺乏辅因子。

第四章 毒作用机制

12、

3、4、

自由基具有下列特性:奇数电子,高化学活性,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

5、.。

6、 ▲解毒过程失效的原因:①解毒能力耗竭②解毒酶失活③某些结合反应可被逆转④解毒过程有时产生潜在有害副产物。

7、终毒物与靶分子反应的类型:非共价结合、共价结合、去氢反应、电子转移、酶促反应。

8、靶分子的作用:毒物引起细胞调节功能障碍:基因表达调节障碍、瞬间细胞功能的调节障碍

毒物引起细胞维持功能障碍:细胞内部维持的损害(中毒性细胞死亡的机制)、细胞外部维持的损害。

9、 外源性化合物的增毒和减毒作用

? (一)增毒作用(toxication) 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

外源性化合物在体内代谢后转化为毒性大于母体化合物的过程1 具有改变机体生物学环境的特征 (乙醇—草酸钙—肾损伤)2 可更高效率的与特点受体或酶结合 (对硫磷—对氧磷)3 使外源性化合物以及内源性物质无选择性的与带有易感功能基因的内源性分子反应

? A 亲电物的形成指含有一个缺电子的分子,可以与亲核物中的富含电子原子共享电子对而发生反应。

? B 自由基:指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或原子团。

? C 亲核物的形成 :是较少见的一种毒物活化机制,硒化氢是由亚硒酸盐与谷胱甘肽或其他巯基反应形成的一种强亲核

物,二卤甲烷经由氧化脱卤反应而形成的毒性代谢产物一氧化碳

? D 活性氧化还原产物的形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苯砜—羟化(羟胺)--高铁血红蛋白

? Cr(VI)---Cr V;Fe(III)---Fe(II)

(二)解毒作用(detoxication) 指清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物形成的生物转化过程

1 无功能基团毒物解毒

2 亲电物的解毒

3 亲核物的解毒

4 自由基的解毒

5 蛋白质毒素的解毒

10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

有些毒物可使某些毒物代谢酶系合成增加并伴活力增强,此种现象称为酶的诱导(induction )。凡具有诱导效应的毒物称为诱导剂(inducer )。诱导剂分为双功能和单功能诱导剂。双功能诱导剂既能诱导Ⅰ相酶,又能诱导Ⅱ相酶。

毒物代谢酶的阻遏(enzyme repression )较酶诱导作用少见。有时对某些毒物代谢酶的诱导的同时也阻遏了另一些毒物

代谢酶的阻遏。

11 毒物代谢酶的抑制和激活:

许多毒物对代谢酶产生抑制作用(inhibition)。抑制作用可分为几种类型。

1.抑制物与酶的活性中心发生可逆或不可逆性结合

2.两种不同的毒物在同一个酶的活性中心发生竞争性抑制

3.破坏酶的结构和功能4.减少酶的合成5.变构作用6.缺乏辅因子

第五章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1

1)取代基的影响(苯有麻醉和抑制造血功能的作用,H被甲基取代后,麻醉明显,后者不明显)(2)异构体和立体构型(3)同系物的碳原子数、结构与分子饱和度的影响(>9个C,麻醉作用降低,麻醉作用直链大,成环的大)

二、理化性质(1)脂/水分配系数(2)大小(3)挥发性(苯>苯乙烯)(4)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5)比重(6)电离度和

三、不纯物和化学物的稳定性

1)解剖、生理的差异(2)代谢的差异(3

)修复能力的个体差异

1)健康状况(2)年龄(3)性别(4)营养条件

(3)气压二、季节或昼夜节律三、动物笼养的方式

3、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

4、最常受到烷化的是鸟嘌呤的:N-7位

5、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苯胺及2-乙酰氨基芴

6、鸟嘌呤N-7位烷化作用的后果有:A.鸟嘌呤脱落B.脱嘌呤C.作用碱基缺失D.移码突变

第六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124h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

2、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通过试验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毒性参数,以LD50(半数致死剂量)为最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其他毒性参数还有绝对致死剂量(LD100)、最小致死剂量(LD01,MLD) 、最大非致死剂量(LD0)。

2)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受试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3)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及其它毒理学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4

3

评价蓄积作用:①蓄积系数k:为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毒效应(或死亡)的累积剂量与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

14-30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1/10)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

(所谓“长期”并没有统一、严格的时间

界限,可以为终身染毒。由于慢性试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般必要时才做。)

5、▲短期重复剂量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的毒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了解其毒性机制。

2)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3)研究重复接触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从初步了解NOAEL和LOAEL,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提供参考值。4)确定不同动物对受试物的毒效应差异,为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6、※论述题:设计实验和评价

⑴实验设计原则:随机齐同重复对照

⑵实验目的:(上述)

⑶实验动物:(反应与人近似,易于饲养,繁殖力强,价格较低)

一类是啮齿类,一类是非啮齿类,目前最好选用大鼠和犬。急性毒性试验以大鼠为首选的啮齿类动物

亚慢性毒性试验主要使用大鼠和犬。皮肤刺激试验常用的动物是家兔和豚鼠。皮肤致敏试验动物选择豚鼠。一般雌雄各半,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动物年龄为: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亚慢性实验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清洁级动物。

⑷染毒途径:经口:灌胃,吞胶囊,混在饲料中;经呼吸道:吸入染毒-静式、动式;

经皮肤:脱毛涂抹;经注射:腹腔,肌肉,静脉

⑸染毒剂量:一般至少设3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溶剂)对照组。一般分4-8组,大鼠40-60只,狗8-10只。组距3-10倍为宜。

⑹观察周期:一般急性2周,亚慢性1-3个月(工业毒物>6个月环境毒物与食品1或2年)

⑺观察指标:

▲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

(l)一般性指标:1)外观体征、行为活动:2)动物体重:3)饲料消耗量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3)系统尸解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等。

⑻计算方法和评价:

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霍恩法、Bliss法等、改进寇氏法。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1

起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能力,在一个实验群体中突变率可以定量检测

分裂后期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内,因此主核小,故称微核。

5、阴性对照:未处理对照,即不叫任何处理。 阳性对照:用某种已知能产生阳性反应的物质作为对照。

6、体外试验的活化系统 S9:指经酶诱导剂多氯联苯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应用于体外致突变试验的代谢活化系统,不含葡萄糖。

7、哪种试验组合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Ames 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

8、体细胞突变后果:肿瘤(最受关注)

9、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Ames 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大鼠睾丸细胞染色体试验

10.常用的致突变试验:(一)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 试验)(二)微核试验( 三)染色体畸变分析

(四)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五)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六)显性致死试验

(七)程序外DNA 合成试验(八)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九)观察方法的新进展

微镜可观测到。 染色体数目改变:基因组中染色体数目发生的改变。 3、▲致突变作用的机制:DNA 损伤—修复—突变模型 (一)碱基损伤:1)碱基错配 2)平面大分子嵌入DNA 链 3)碱基类似物的取代 4)碱基的化学结构改变或破坏 (二)DNA 链受损: 1)二聚体的形成 (紫外线) 2)DNA 加合物形成 3)DNA-蛋白质交联物(DNA-Protein crosslinks ,DPC)形成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1、人类肿瘤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80%-85%是化学因素。

2、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具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3、致癌过程分为:引发、促长、进展3个阶段。

4、细胞进入进展期的标志:失去维持核型稳定的能力并出现染色体畸变时。

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u, MSI)现象可作为整个基因组中DNA复制错误增多的一种指标,是肿瘤细胞基因不稳定性一项灵敏的生物学指标。

5、☆肿瘤的发生: 是指致癌剂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变异,导致异常增生的单个克隆癌细胞的生成,从而引发致癌过程.。

6、化学致癌机制:(1)体细胞突变学说

▲(2)非突变致癌机制:1)表观遗传调控失常导致肿瘤发生2)细胞异常增生3)免疫抑制

4)内分泌激素平衡5)过氧化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7、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成员是(1)细胞周期素(2)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DK)(3)CDK的抑制性蛋白(CDKI)。

G1-S转换是肿瘤形成最为关键的控制点。

8

1)遗传毒性致癌物(DNA 靶子):

(1)直接致癌物:本身具有直接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

(2)间接致癌物:转变成终致癌物(通常是带正电荷的亲电子物质)(3)无机致癌物:镍、铬

2)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非DNA靶子):不作用与机体的遗传物质。

(2)内分泌调控剂:乙烯雌酚、雌二醇(3)免疫抑制剂:嘌呤同型物

(4)细胞毒剂:氯仿(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氯贝丁酯(6)固态物质:塑料、石棉

9、人类致癌物的确定依据:(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有剂量反应关系(3)有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结果支持。

10、化学致癌物筛查的基本方法:一、定量构效关系分析二、遗传毒性试验三、细胞恶性转化试验四、哺乳动物致癌试验

11.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分析指标:肿瘤发生率、多发性、潜伏期

12.化学致癌相关的分子事件:一、基因突变二、端粒调控与细胞永生化三、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四、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

第九章 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1

、发

2

1),或着床后发育到某一阶段死亡。表现为自

2: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低于正常对照的均值2个标准差。

3:胎儿形态结构的异常(通常出生后即可发现)。

4

5)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即已形成的发育障碍,包括畸形和功能缺陷。

3、致畸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敏感期、遗传类型、剂量、母体毒性等。

5、剂量-反应关系复杂,与化学物类型、暴露时间和剂量有关。常见3种类型:(见P187图)

1)正常胎、生长迟缓、结构畸形和胚胎死亡可以同时存在,低剂量可先引起生长迟缓、胚胎吸收和畸形,剂量增加,胚胎死亡占优势,直至整窝胚胎死亡。

2)在远低于胚胎致死剂量下即可出现致畸,甚至全窝致畸,畸形胎儿常有生长迟缓,生长迟缓曲线常平行于致畸曲线。这种模式较少见,表示受试物有高度致畸作用。

3)只有胚胎生长迟缓和胚胎死亡,但没有畸形发生。往往生长迟缓首先出现。

6、▲致畸作用机制 :

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 2)干扰基因表达 3)细胞损伤和死亡

4)干扰细胞-细胞交互作用 5)通过胎盘毒性引起发育毒性 6)干扰母体稳态

7、生殖发育过程分为以下六个阶段:A.从交配前到受孕 B.从受孕到着床 C.从着床到硬腭闭合 D.从硬腭闭合到妊娠结束

E.从出生到断乳

F.从断乳到性成熟

8、三段生殖毒性试验主要是根据以上发育阶段的区分来设计的,每一段试验大致相当于上述两个阶段。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 1段:生育能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2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3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生期毒性试验)

9、确认人类致畸物的标准如下:

A 一种特殊的缺陷或几种缺陷并发(综合症)的频率突然增加。

B 缺陷的增加与某种已知的环境改变相关联。

C在妊娠的特殊阶段已知暴露于某种环境的改变,产生有特征性缺陷的综合征。

D缺少妊娠时引起特征性缺陷婴儿的其他共同的因子。

10、发育毒性的初筛和替代试验:一、体外初筛试验1)大鼠全胚胎培养2)胚胎细胞微团培养3)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

二、体内初筛试验

第十章毒理基因组学与系统毒理学

1

2、

1)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技术平台:(1)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2)基因表达序列技术(3)微阵列分析(4)DNA干涉技术(5)单核苷酸多态性检验。

2)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1)双向凝胶电泳(2)生物质谱技术。

3)代谢组学技术平台(1)磁共振(2)色谱-质谱连用技术

4)生物信息学生物学数据库(2)生物信息学信息方法(3)应用软件

管理毒理学

1

2

,并

危险度评定4个步骤:

)定

)

5

1)流行病学研究(少量人群外推大量人群的不确定,应该充分利用流行病学资料)

2)动物毒理学研究(向人外推的不确定性)3)体外试验4)定量结构-反应关系

6、危害识别与剂量-反应关系评定阶段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实验动物向人外推,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较短染毒时间向长期

7

3

8

4阶段。危险度表征是危害识别、危害表征和暴露量评价的综合结

9

许可制度的核心是颁发许可证。登记(notification):化学物的登记制度主要用于管理工业化学物。

有效地危险性交流的要素:1、危险的性质2危险性评估的不确定性3危险性管理的措施。

填空题:

01、发育毒性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异常、功能缺陷。

02、化学致癌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引发阶段、促长阶段、进展阶段。

03、化学致癌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04、危险度评价由四个因素组成: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

05、I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

06、危险性分析包括三部分: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危险性交流。

07、终毒物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08、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09、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括四个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0、蓄积作用的评价方法:K系数法、半衰期法。

11、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基本内容为: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四个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人群接触资料。

12、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13、书写LD50值时要标明:动物的物种和品系、染毒途径、性别、时间。

14、基因突变分为: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染色体突变分为: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异常。

15、生物标记物的可以分为三类: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生物学标志。

16、一般情况下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曲线有三种类型:S形曲线、直线、抛物线形

毒理学基础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2、毒理学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①从高度综合(集化学、生命科学和基础学科知识为一体)到高度分化(形成多个交叉分

支学科);②从体内试验到体外实验;③从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④从定性毒理学到定量毒理学;⑤从微观(细胞、生化、分子)、宏观(环境)到人体(群体、个体);⑥从观察现象、探明机制到科学规范管理

3、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选择性毒性有哪些不同的水平,简述其原因和意义?

选择性毒性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三个水平。

原因:①物种和细胞学差异;②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③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④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2、生物学标志可以分为:①暴露生物学标志;②效应生物学标志;③易感生物学标志。

3、毒理学一般将动物试验按染毒期限分成4个范畴:①急性;②亚急性;③亚慢性;④慢性毒性试验

4、简述毒效应谱和毒作用的类型

毒效应谱: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毒作用的类型:①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②局部或全身作用;③可逆或不可逆作用;④超敏反应⑤特异质反应

5、简述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

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6、为什么要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简述其前提和意义

前提:①所研究的反应是由化学物接触引起的;②反应的强度与剂量有关;③要有定量测定毒性的方法和准确表示毒性大小的手段

意义:①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②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③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④是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害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⑤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7、简述主要的毒性参数和比较剂量-反应关系的指标

毒性参数:①致死剂量或浓度: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最大非致死剂量或浓度;

②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③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④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⑤未观察到作用水平;⑥阀值;⑦安

全限值

比较剂量-反应关系的指标:①急性毒作用带;②慢性毒作用带

8、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阀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阀值?

目前,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器官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有阀值的(非零阀值),而遗传毒性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是否存在阀值尚没有定论,通常认为是无阀值(零阀值)。

9、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及意义如何?

①竖直直线,人体或实验动物对外源化学物易感性完全相同;②S形曲线,人体或实验动物对外源化学物的易感性成正态分

布;③非对称S形,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易感性成偏态分布。

10.毒理学研究的方法:体外实验、体内试验、人体观察、流行病学研究

7、.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1、主动转运的特点

(1)转运系统对于外源化学物的结构具有特异选择性,只有具备某种结构特征的物质才能被转运;

(2)载体具有一定的容量,在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转运系统可被饱和,即存在转运极限;

(3)使用同一转运系统转运的外源化学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4)需要消耗能量,代谢抑制剂可以阻断转运过程。

2、外源化学物的能够给生物膜方式分为:

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和滤过。特殊转运包括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和膜动转运;膜动转运包括胞吐作用和胞吞作用

3、毒物经口和经注射在体内代谢的特点?

①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②两者在体内分布的差异性毒物成峰时间的差异;③代谢前

者在代谢的同时还有吸收,后者一次进入,代谢的时候无吸收,两者降低的曲线有不同;④排泄基本一致。

4、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I相反应的类型:①氧化反应;②还原反应:硝基和偶氮还原羰基还原、醌还原脱卤还原;③水解反应:酯酶酰胺酶环氧化物水化酶

II相反应即结合作用,是外源性化学物原有的或经I相反应后引入或暴露出来的羟基,氨基,巯基和环氧基等集团与内源性辅因子之间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①葡萄糖醛酸结合;②硫酸结合;③谷胱甘肽集合④甲基化反应⑤乙酰化作用⑥氨基酸结合是体内最主要的结合反应类型。

5、简述经典毒物动力学

分为2个类型:速率类型和房室模型

速率类型可以分为一级速率过程和零级速率过程

一级速率过程特点:毒物在体内某一瞬间的变化速率与其瞬时含量的一次方呈正比;其半对数时-量曲线为一条直线;半减期恒定。

零级速率过程特点:单位时间内消除毒物的量恒定;其半对数时-量曲线为一条曲线;随初始浓度或剂量增加而增加。

房室模型是指在动力学上相互之间难以区分的,转运和转化性质近似的组织、器官和体液。房室模型可以分为一房室模型和多房室模型,又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

11、解毒过程失效的原因?

解毒能力耗竭(解毒酶、共底物、抗氧化剂);解毒酶失活;某些结合反应被逆转;解毒过程产生潜在的有害副产物。

12、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括四个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8、修复障碍引起的毒性

(1)炎症:细胞与介质;活性氧和活性氮。

(2)坏死

(3)纤维化

(4)致癌作用:DNA修复失效;细胞凋亡失效;终止细胞增生失效;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9、简单扩散条件:①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②化学物具有脂溶性;③化学物呈非解离状态。

10、细胞色素P450酶系主要组成:①血红蛋白类;②黄素蛋白;③磷脂

12、吸收部位: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其他途径

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其次是胃。多数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是通过简单扩散。外源化学物自身Pka和胃肠道的Ph值起决定作用。胃液pH=2 小肠pH=6

经呼吸道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肺,气体和蒸气在呼吸道吸收与作用的部位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

经皮肤吸收的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穿透阶段、吸收阶段。不同部位皮肤对毒物的通透性不同:阴囊>腹部>额部>手指>足底

12、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组织或器官的血流量\外源化学物和亲和力.

13、外源化学物的蓄积部位可能就是其靶器官,也可能是他们单纯的存积部位.。

14、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质;②肝脏和肾脏;③脂肪组织;④骨骼组织。

15、组织外源化学物进入的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16、排泄最重要的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泄,其次是随粪便排泄,经肺排出的主要是气态物质。

17、经肾脏排泄机制: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分泌

18、肝脏是含有代谢外源化学物的内酶最多的器官,生物转化酶主要位于内质网(微粒体)和胞浆。

19、外源化学物对代谢酶的抑制作用可分为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与酶的活性中心发生结合、破坏酶、减少酶的合成、

变构作用、缺乏辅因子)。

20.外源化学物通常通过启动三种关键性生化紊乱引起细胞致死性损伤:ATP耗竭、持续性的细胞内Ca2+升高、ROS和RN

S过量产生

21、简述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的类型: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乙酰化作用、甲基化作用、谷胱甘肽(GSH)结合氨

基酸结合22、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什么?

①细胞色素P450酶系;②黄素加单氧酶;③微粒体外酶系: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钼水解酶、单胺氧化酶和二胺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第四章.毒作用机制

1、自由基最容易攻击的细胞器是什么?为什么?

线粒体因为线粒体是人的呼吸器官,而自由基的产生与呼吸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呼吸爆发的时候。

2、终毒物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3.终毒物与靶分子反应的类型:非共价结合、共价结合、去氢反应、电子转移、酶促反应

第五章.毒作用影响因素

1、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包括:

①非交互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②交互作用: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

3、毒作用(毒效应)影响因素:

(1)化学物因素:化学结构,物化性质,不纯物和化学物的稳定性等。

(2)机体因素: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个体间遗传学的差异、其他因素对毒性作用易感性的影响。

(3)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季节和昼夜规律。

(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4、影响毒性的因素:

一、接触途径:实验动物接触外来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首先到达的器官将有差别,中毒效应也不尽相同。在相同化合物剂

量下,接触途径不同,其吸收速度、吸收率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接触化合物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顺序是: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 经口>经皮。二、接触持续时间。三、接触频率。四、溶剂或助溶剂

第六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1、急性毒性实验的目的?

a、通过实验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以LD50为最主要参数;

b、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所害的危险性;

c、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实验提供接触剂量设计依据

d、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

2、各种染毒途径及方法

(1)经口染毒:

a、灌胃:优点是较为准确;缺点为工作大量,易造成机械损伤或误入食管。

b、喂饲:优点是符合人类接触受试物的实际情况;缺点为若有挥发性,会有损失,且会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影响结果;若有异味会影响进食,同样影响结果。

c、胶囊吞服:适用于大动物。

(2)经呼吸道染毒;

(3)经皮染毒;

(4)注射染毒。

3、同一批试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应超过该批动物评价体重的20%。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1、外源化合物的致突变的类型?

主要有三种,包括:

①基因突变,指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又叫点突变,可分为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两种类型

②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它是指遗传物质大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主要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③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或称基因组突变,如非整倍体和多倍体,非整倍体指增加或减少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多倍数体指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加。

2、.微核试验的原理和其检测的终点是什么?

原理: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丢失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胞质中,单独形成的次核,因其比主核小,故称微核。

检测的终点:(1)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损伤(2)纺锤丝的损伤。

3、常用的致突变试验?

a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b微核试验:c染色体畸变分析;d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 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f显性致死试验;g程序外DNA合成试验;h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4、举例说明致突变试验所反应的遗传学终点?

a.DNA完整性的改变

b.DNA重排或交换

c.DNA碱基序列改变

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

e.染色体分离改变。

5、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可分为致死性突变和非致死性突变,有又可分为显性与隐性。

6、化学致突变作用的模式:损伤-修复-突变,只有修复功能饱和或能力不足时采会引起突变。

7、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的机制:

一、引起突变的DNA变化:1、碱基损伤:碱基错位、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碱基类似物取代、碱基的化学结构改变或破坏;

2、DNA链受损:二聚体的形成、DNA加合物形成、DNA—蛋白质交联物;

二、引起突变的细胞分裂过程的改变: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与微管上的硫基结合、已组装好的微管的破坏、中心粒移动受阻、其他作用;三、其他的改变:DNA复制的高保真性、修复。

9、致突变实验仅可检出遗传毒性致癌物,有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10、致突变试验的质量控制措施:1、设立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2、盲法观察3、资料的统计学分析4、试验结果的重现性。

11、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时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观察受试物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常用的菌株有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突变是以(Ames试验)是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Ames试验是采用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缺陷型突变株作为知识微生物,检测收拾屋的致突变性的试验。

原理:是人工诱病的突变株在组氨酸操纵子中有一个突变,突变的菌株必须依赖外源性组氨酸才能生长,而在无组氨酸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存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它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计数诱发的回复菌落数即可判断化学毒物的致突变性。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1、IARC对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a、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

b、组2又分两组:组2A,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组2B,对人类是可能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

c、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D、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2、化学致癌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引发阶段、促长阶段、进展阶段。

3、化学致癌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4、对于致癌物筛选的基本方法:定量构效关系分析、遗传毒性试验、细胞恶性转化试验、哺乳动物致癌试验

5、简述致癌实验的短期实验分类:致突变试验、细胞转化试验、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

6、化学物致癌性评定,欲阴性结果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一般应满足试验设计的最低要求:两个物种、两种性别、至少三个剂量水平且其中一个接近MTD、每组有效动物数至少50只。

第九章.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1、发育毒性概念及表现?

a、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b、表现: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异常,功能缺陷,出生缺陷,不良妊娠结局。

2、简述致畸(发育毒性)作用的机制:

1、干扰基因表达;

2、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

3、损伤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翻译;

4、细胞凋亡;

5、干扰细胞-细胞交互作用;

6、通过胎盘毒性引起发育毒性;

7、干扰母体稳态

8、内分泌干扰作用。

3、胎儿期外源化学物的不良作用主要表现全身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胎盘致癌和偶见死胎。09186

4、简述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

5、简述母体毒性与胚胎毒性的关系:

1、具有胚胎毒性,但无母体毒性:致畸作用有特定的机制,与母体毒性无关,如反应停;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危险。

2、同时出现胚胎毒性与母体毒性:具有母体毒性时才观察到发育毒性;效应可能是间接的;往往不具有特定的致畸机制;

可能是母体生理学的紊乱的继发效应。

3、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用:在物质在妊娠期很同意引起警觉,避而远之。

4、在一定剂量下,既无母体毒性,也不表现胚胎毒性。

6、发育毒理学的替代试验包括什么?

(1)体内初筛试验

(2)体外初筛试验:a、大鼠全胚胎培养b、胚胎细胞微团培养c、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

第十一章.管理毒理学

1.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

a、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毒性鉴定之前,必须尽可能的收集受试样品的相关资料,包括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及

生产工艺方面的资料。

b、不同阶段的毒理学实验项目:第一阶段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验。第二阶段试验:包括重复剂量毒性试

验、遗传毒性试验与发育毒性试验。第三阶段试验:包括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毒动力学试验。第四阶段试验: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c、人群暴露资料:将毒理学试验的结果外推到人具有不确定性,而人体暴露试验可直接反映受试物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

具有决定性意义。

1、危险度评定由四个因素组成: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

2、危险性分析包括三部分: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危险性交流。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选用原则:1、根据化学物的种类和用途来选择相应的程序;2、采用分阶段进行的原则,优先安排试验周期短、费用低、预测价值高的试验;3、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办法,取得最可靠的结果。

4、危害识别的资料应包括:

污染与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

环境生态学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 中国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比较 中国和全球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的比值,及中国和全球面积的比值基本接近,但稍低,陆地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较多。 环境生态学第七章环境污染的检测及评价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污染物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 环境污染物: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进入环境,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和人类的物质。 !毒物:指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外来化合物:指生物体内正常生命活动下不产生的化合物。 环境毒物:指通过各种途径排放至大气、水源和土壤等人类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 重金属的环境毒理学效应 重金属毒作用的特性:重金属和配位体的相互作用,重金属的有机化,重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重金属的蓄积作用是重金属毒性作用的特性。 毒性原因:重金属及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即和大分子物质的作用可能是大多数金属产生毒性效应的原因。 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相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 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混合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是各种化学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总和。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及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及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 拮抗作用:两种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输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学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物输入机体时强度的总和。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 (1)经消化道吸收,主要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被吸收。(浓度愈高吸收愈多。脂溶性物质较易吸收,水溶性易离解的物质不易吸收。) (2)经呼吸道吸收,经肺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全身。在呼吸道的吸收主要通过简单扩散。 (3)经皮肤吸收,如有机磷农药可经皮肤吸收引起机体中毒。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包括对有害物质的生物解毒作用和毒性强化的生物活化作用。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是指进入体内的外来化合物,在体内酶催化下发生一系列代谢变化的过程,亦称为生物代谢转化。 1.降解反应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化学物。 环境基因组:人类对环境因子易感基因非常多,总称为环境基因组。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化学物在体内组织器官初级分布取决于血流量,再次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填空) 排泄是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体内向体外转运的过程,其主要途径是:①经肾随尿液排泄(机理:肾小球被动过滤,肾小球重吸收和主动转运);②随胆汁进入小肠的环境化学物有两种去路: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进入肠肝循环。(填空) 毒物动力学: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外来化学物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和过程。分为线性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生理性毒理动力学模型。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经氧化作用形成前列腺素,在此氧化过程中,某些外源化合物可同时被氧化,即共氧化作用。 代谢饱和:机体吸收毒物后,随毒物在体内浓度的增高,单位时间内代谢酶对毒物催化代谢所形成的产物量也增大,但当毒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者参与代谢的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量就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称为代谢饱和。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致死剂量:指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而确定的外源化学物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半效应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学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联合作用的类型及评定方法: 作用类型: 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半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这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性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这种作用称为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化学物作用于机体,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体和部位不同,彼此互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的毒性作用,对此称为独立作用。 评定方法:联合作用系数法、等效应线图法。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毒理学重点笔记考点

毒理学重点笔记考点

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毒理学概念 -----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外源化学物(外源生物活性物质)——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科学。 毒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毒性鉴定(毒性试验),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同时可为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提供线索。 2、机制毒理学:研究重点是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分子机制。 研究资料的用途:1)、证实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有机磷);2)、验证可能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有害效应;(糖精);3)、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以及合理治疗化学中毒和临床疾病;(反应停);4)、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了解。 3、管理毒理学: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时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还需根据危险度评定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描述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研究提供的科学信息,制定相关的卫生标准. 4、毒理学其它特殊领域包括:法医毒理学、临床毒理学、环境毒理学 第二节、毒理学简史 1、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是指较低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2、启蒙时代毒理学:Paracelsus的格言: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 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3、现代毒理学 第三节毒理学展望 毒理学是借助多个学科成长并繁荣起来的科学。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信息的快速扩增和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超常发展,毒理学的研究领域、评价过程和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可以预料,毒理学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从体内试验到体外试验;从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从定性毒理学到定量毒理学;从微观、宏观到人体;从观察现象、探明机制到科学规范管理。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性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外源性化学物的分类(按用途及分布范围分类):工业毒物(工业原料、中间体、辅助剂、杂质等)、 环境污染物(工业“三废”)、食品中有毒物质(天然毒素、食品变质产生的毒素、食品中不合格的添加剂等)、农用化学物(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嗜好品(香烟、化妆品、日用品中的有害成分)、生物性毒物(微生物、植物、动物产生的毒物)、医用药物(包括兽医用药)、军事毒物、放射性核物(内源性毒物、含氧自由基、含氮自由基、同型半光氨酸) 二、损害作用和非损害作用 第二节外源性化学物作用于人体的毒效应谱 一、毒效应谱: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称为~,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完整版)《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78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环境毒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和理解环境与健康、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首先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进行讲解。继之讲述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癌变、致畸变及致突变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然后介绍环境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危险度和安全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最后简单介绍环境主要污染因素的毒性作用。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懂得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概论;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环境毒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三)课后练习 什么叫环境毒理学? 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了解化学物的吸收、分布与贮存、排泄等过程 3.了解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4. 了解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转运 1.主要内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吸收;分布与贮存; 化学物的排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问题与应用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第二节生物转化 1.主要内容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3.问题与应用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毒理学重点

绪论 1、什么是食品毒理学?什么是外源化学物? 食品毒理学定义: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外源化学物定义: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个体观察、流行病学研究。 第一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名词解释 ①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②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③特异体质反应: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④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⑤参考剂量(RfD):RfD为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食品等)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剂量的估计值。 ⑥绝对致死剂量:或绝对致死浓度。指化学物质引起一群机体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2、如何区别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⑴、损害作用特点 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 寿命可能缩短。 机体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 机体维持稳态能力降低。 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⑵、非损害作用特点 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 不引起机体某种功能容量的降低; 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当机体停止接触该种外源化学物后,机体维持体内稳态的能力不应有所降低,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1、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

环境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接触频率与期限:分为三种,即。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包括_____、_ ___、 _和_____四个过程。 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 _。 4.机体最重要是排泄器官是: 5.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6.有机酸主要在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被吸收。 34.凡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滤过 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的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的方式是。 9.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5.化学致癌的三阶段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3.根据致癌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___和____。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土壤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蓄积性、恢复难。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 二、选择题 1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 2.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A:氟B:铅C:锶D:Hg 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4.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A.铅 B.铬 C.锰 D.铁 5.急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时间是:( ) A:7天B:14天C:30天 6.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先说一句,六,七,八,十二章是本书重点中的重点。注意 详细看课本。 一.名词解析: 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 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 量 3.自由基(free radical):是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主要由 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 4.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 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5.半减期(half life):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体消除化 学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6.癌基因(Oncogene):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7.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8.基准剂量BMD\benchmark dose: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9.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 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0.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不同种属,不同个体内的同一种代谢酶的基因编码不同,从而导致 了其功能的不同,这就是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11.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 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12.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 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13.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 平均水平。 14.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认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 1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 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 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医学毒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毒理学: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现代毒理学: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管理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而且,管理毒理学支持标准方案和新测试方法的发展,改进决策程序的科学基础。 卫生毒理学:是与公共卫生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各个毒理学分支,包括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农药毒理学、放射毒理学等的基础和总称。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对机体有害的,卫生毒理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一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发育毒理学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胚胎发育、胎仔发育以及出生幼仔发育的影响及其评定,评定方法称为发育毒性试验,其中主要为致畸试验。 (剂量)效应:是量反应,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剂量)反应:是质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得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如死亡率、肿瘤发生率等。 剂量-效应关系,现称剂量-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现称剂量-质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在毒理学中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s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是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伤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危险度:也称危险性或风险度,系指在具体的暴露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危险度可分为绝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阈剂量: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人或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 ADME过程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致突变: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物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次种改变可随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自由基:是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化学物通过接受一个电子、丢失一个电子或共价键均裂而形成自由基。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主要是根据以上发育阶段的区分来设计的,每一段试验大致相当于上述两个阶段。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 1段:生育能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2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3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生期毒性试验) 3R原则:替代、减少和优化 致畸:致畸物引起畸形(发育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 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生物学标志: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

环境毒理学资料情况总结

环境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1. 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对个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对种群的损害作用及防治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防护 3. .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答:任务:阐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和生物标记物,以便及早发现并控制污染;定量评价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确定剂量-效应关系,为相关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以及保护生物健康提供依据; 最终任务: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 内容: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泄规律,毒性作用机制;污染物的结构、毒性及其机理及影响毒性的因素;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对人体损害的早期诊断与预警理论、方法、措施; 4.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体外实验、体内实验、模拟生态系统实验(P6-P9) 5临床观察和现场调查:(P8) 6.现代毒理学的特点:(P13) 7.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1、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2、从整体试验到替代试验; 3、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 4、从结构-活性关系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5、从危险度评价到危险度管理; 8. 替代原则,及3R, 即,优化、减少、取代、 9.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内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1.暴露:环境潜在有害物以任何方式与生物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称为毒物的暴露。 2.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空间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过程.(P14) 3. 风化淋溶作用: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使岩石矿物的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 4. 生物性迁移:通过营养级在生物间迁移,并通过在生物体内的蓄积,随着生物体的迁移而迁移。 5. 生物浓缩:生物体从环境中积蓄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的现象; 6. 生物积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直接通过环境和食物蓄积污染物的过程,生物积累使污染物的积蓄随该生物的生长发育而不断增多。 7.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

毒理学重点汇总

毒理学上半部分总结 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补充和细化的地方: ⑴代谢活化的两相 ⑵癌基因的分类,具体机制 ⑶细胞恶性转化后的特点 第十六章药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及其试验方法 一、Ames试验 (一)原理 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致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产生回复突变,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成为野生型,能在缺乏组氨酸的的培养基上生长成为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的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诱变性的强弱。 正向突变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野生型)回复突变(突变型、营养缺陷型) S9混合液 受试物 10098 多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检测 (三)计量设计 西药<=5mg/皿,中药可超过5mg/皿,最低剂量1ug/皿或0.1ug/皿,至少五种不同剂量(药物不溶于水可用DMSO或乙醇作溶剂) (四)对照组 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致突变作阳性对照;使用间接诱变物作对照时,注意平行设加S9与不加S9的对照。 (五)代谢活化:S9(经诱导剂处理过的肝脏微粒体酶) (六)试验方法:渗入法;点试法 (七)结果判断 1、渗入法:当药物浓度达到5mg/皿仍为阴性者,可以认为是阴性。 2、点试法:凡在滤纸片周围长出一圈密集的回变菌落,该药物即为致突变物质,如只在平皿上出现少数散在的自发回变菌落,则为阴性。 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象,选材,剂量,实验设计(理解),结果判定,公式(考试不给)) (一)动物 1、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CHL) 2、剂量:至少三种不同剂量,高剂量以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但最高不要超过10mmol/L, 中低剂量采用倍量稀释法。 3、代谢活化:S9(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进行体外代谢活化。 4、药物作用时间:非活化组分别作用24和28小时收获细胞,活化组作用6小时以上。 5、标本制作时间:分别在24和48h收获细胞制作标本,活化组可省略48h时间点。 6、对照: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溶剂对照和S9对照。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712931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学科:环境工程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大学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硕士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机理,熟悉环境毒理学常用试验方法,以及环境健康危险评定、生态风险度评价的一般程序,同时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毒物安全防护知识,为学生进一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本的理论和实验指导。促进学科交叉,活跃科学思维。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绪论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3.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 4.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 5.化学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6.常见毒理学研究方法 7.金属的环境毒理学 8.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 9.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 10. 有害物理因素的环境毒理学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理学 12.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13.土壤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14.水污染的环境毒理学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绪论:了解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范围;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发展趋势。重点:环境毒理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了解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的方式。重点:环境污染物生物性迁移。 3.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了解污染物的生物转运的一般过程。掌握污染物的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和II相反应。重点:生物转化类型。 4.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了解毒作用基本类型,掌握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毒作用机制、各种因素对毒作用影响的一般规律。重点: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毒作用机制、联合毒性作用及其判定方法;环境污染物的结构与性质和机体状况对毒作用的影响。难点:环境污染物的结构与性质和毒性的关系。 5.化学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了解诱发突变的类型,掌握DNA损伤的分子机理、突变的不良后果、化学致突变物的检测、化学致癌物及其分类、外源化学物致癌性的判别、化学致癌机理。重点:化学致突变物检测的常用方法;外源化学物致癌性的判别的基本方法;生殖毒性及发育毒性的评定方法。 6.常见毒理学研究方法:掌握急性毒性试验、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行为毒理学试验的基本方案与应用。重点:掌握急性毒性试验、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行为毒理学试验的基本方案。 7.金属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并掌握;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迁移与转化;金属的联合作用;金属的代谢;金属对健康的危害;主要重金属的理化性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毒理作用。重点: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与机理;金属代谢的一般规律;主要重金属的理化性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毒理作用。难点:金属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主要金属的毒作用机制。 8.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各种化学致癌物的来源、致癌作用和机理、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 9.农药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并掌握农药在环境中的迁移与分布的一般规律;农药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一般规律;几种重要的农药的毒作用;预防农药的公害的措施。重点:农药在环境中的迁移与分布的一般规律;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理。 10.有害物理因素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各种环境物理因素的来源、一般性质、生物效应。重点:各种环境物理因素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剂量。 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理学:了解和掌握环境分泌干扰物的分类、人类健康及野生生物的危害、作用机制及其筛检方法。难点:内分泌干扰物对机体可能的作用机制。 12.大气污染的环境毒理学:了解和掌握各种大气污染物的理化特性、来源、在环境中的转归、毒作用及其机理、环境标准。重点: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机理。

环境毒理学选择题

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 A.有机污染物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 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D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 1.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为严重。 A.对 B.错 A 2.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特性,食品污染可以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A.对 B.错 A 3.霉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指食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而且它具有传染性。 A.对 B.错 B 4.在“赤潮”期间,最好不要食用赤潮水域内的贝、蛤、蟹、螺、蚶类水产品。 A.对 B.错 A 5.煮豆浆时,豆浆产生大量泡沫,表明豆浆已经煮熟。 A.对 B.错 B 6.掺伪食品是指该食品中存在非固有的物质或者异物,以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劣质食品。 A.对 B.错 A 7.食品掺伪的主要成分其来源是食品添加剂。 A.对 B.错 B 8.细菌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以下哪个不属于细菌的特点? A.形体微小 B.结构复杂 C.种类繁多 D.培养容易 B

9.食物发生腐败变质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微生物污染 B.农药残留 C.加工方法不合理 D.没有分类存放 A 10.关于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争夺营养 B.机械损伤 C.分泌毒素 D.急性中毒 D 11.食用没有煮熟的四季豆(菜豆)导致中毒的原因是? A.含有皂素 B.含有秋水仙碱 C.含有龙葵碱 D.含有亚硝酸盐 A 12.以下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情况不包括哪点? A.蔬菜腐烂变质 B.煮熟的菜存放过久 C.蒸锅水连续使用,不断浓缩或煮菜熬粥 D.正常烹调的新鲜蔬菜 D 13.下列那种鱼腐败时易产生组胺? A.鲫鱼 B.草鱼 C.鲐鱼 D.青鱼 C 14.食品掺伪的主要方式有几种? A.3 B.4 C.5 D.6 C 15.食品掺伪如给腐竹、粉丝、米粉、面粉等食品中不法分子要添加吊白块,其主要目的是? A.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环境毒理学复习重点

1、一室模型:当毒物进入机体后立即均匀的分布到所有的组织器官,并迅速达到平衡时,可将机体视为一室模型。 二室模型:二室模型将机体分为中央室和周边室,体内不能迅速分布而达到平衡的毒物,如苯、对溴磷等,迅速在中心室分布,然后经较长时间才在周边室达到平衡。 2、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是生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所引起的污染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循环过程中伴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分散、富集和污染物的形态、化学组分的变化) 3、半数效应剂量 ED50:XB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4、酶的抑制与诱导: 5、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机体时,能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或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合物。 6、剂量-效应关系:是指不同剂量外源化学物与其在个体或群体中所引起的量效应大小之间的相关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是指不同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其引起的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7、半数耐受限量(TLm) TLm),也叫半数存活浓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群水生生物中50%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单位为mg/L。 8、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level):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no 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指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level):指XB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观察到机体开始出现某种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若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又称中毒阈剂量。 9、受体学说: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对特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的蛋白质,与外来化合物结合,进而引发一系列识别、换能和放大过程,最后导致生物学效应。 自由基学说:进入生物体内的污染物,可以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各种自由基中间体,导致脂质过氧化等反应,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和死亡。 10、癌是指组织或细胞相对自主生长形成肿块并危害机体的新生物。化学致癌作用:化学物质引起肿瘤的过程。 致畸作用: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使胚胎细胞分化和器官的形成不能正常进行,而造成器官组织上的缺陷,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异常。 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引起生物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构改变的作用,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叫诱变作用。 11、即发作用:毒物一经接触后,短期内引起的毒作用。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的急性中毒。迟发作用(delay effect):经长期接触或间隔一段时间后,才呈现的毒作用。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致敏作用所致,化合物作为一种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从而激发抗体,继而再次接触时将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存在阈剂量。 特异性反应:一般是指遗传所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种化学物的异常反应,又称特发性反应。 12、危险性(risk):也称危险度,是指某种物质在具体的接触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发生中毒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13、生物性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

环境毒理学简答题

环境毒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 1、试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 (1)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2)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和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3)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2、简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进展。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 (1)体外试验: 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研究); 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单、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学效应。 (2)体内试验: 急性毒性实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亚急性毒性实验(或称为亚慢性毒性实验一般认为1~3个月为宜,但具体实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慢性毒性实验(一般指六个月以上到终身染毒的毒性实验)。 流行病学调查 第二章 3、简述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膜是将细胞、细胞器与周围环境分隔开的一层半渗透性薄膜 质膜是包围在细胞外的膜 生物膜主要由液晶态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能保持细胞核细胞器内部理化性质的稳定,可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物质透过以便吸收和排出一些物质,能传递信息,膜上的酶对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起催化作用,生物膜在物质转运、能量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