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的形式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国务院部委规章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国务院部委规章引言概述: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是国务院部委颁布的一项重要规章,旨在规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和运行。
该规程对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权利和工作程序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为高等学校的学术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
一、学术委员会的设置和组成1.1 学术委员会的设置:每所高等学校应当设立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的学术决策机构。
1.2 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学术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学术骨干和相关专家组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1.3 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学校领导担任,负责组织和协调学术委员会的工作。
二、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利2.1 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学校的学术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等重要事项。
2.2 学术委员会的权利:学术委员会有权对学校的学术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对重大学术问题进行决策和指导。
2.3 学术委员会的监督职能:学术委员会对学校学术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学术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程序3.1 会议制度:学术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学术事务并作出决策。
3.2 决议程序:学术委员会的决议应当经过充分讨论和表决,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 文件备案:学术委员会的会议记录和决议文件应当及时归档备案,以便日后查阅和审查。
四、学术委员会的评估和考核4.1 学术委员会的评估标准: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应当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和考核。
4.2 评估程序:学术委员会的评估应当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委员会进行,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3 结果公布:学术委员会的评估结果应当及时公布,以便学校和社会公众监督和参与。
五、学术委员会的改革和发展5.1 制度完善:学术委员会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提高学术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5.2 人才培养:学术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学术骨干和专家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学术委员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
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内负责学术工作的重要组织,其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学术委员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公正性而制定的。
以下是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学术委员会的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等组成,其组织机构应当合理、科学,人员应当经过选举或者推荐产生,同时应当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和经验。
2. 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与任务
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科研、学术评审等方面的工作,其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学术规范、审批学术论文、组织学术活动、开展学术研究等。
同时,学术委员会应当定期向学校领导层汇报工作情况,并对学校的学术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3. 学术委员会工作程序
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应当包括:会议的召开、议事录的撰写、会议决议的制定、通知和报告的发布等,其中会议决议应当经过表决和签名等程序,以确保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 学术委员会的准则和标准
学术委员会应当遵循学术诚信、学术独立、学术公正、学术严谨的准则和标准,要坚持科学研究、严格评审、公正评价的原则,避免压制异见、纵容抄袭等不当行为。
总之,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对于保障学术工作的规范化与公正性
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并完善其工作制度。
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高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开展学术工作的核心组织,是学校学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和建设是高校加强学术管理和促进学术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学术界和高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竞争力。
本文从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背景、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是高校学术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校学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呈现出以下几个背景:(一)学术环境日趋复杂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高,大学研究任务越来越繁重,同时学术制度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革。
这使得高校学术工作的环境变得日趋复杂。
(二)高校学术管理逐步规范化高校学术管理已逐步规范化,各级主管部门对学术委员会的统一规范要求越来越高。
由此,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三)高校竞争压力增大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下,留学生学术需求日益增长,国内高校对学术人才的培养和吸引也越来越重视。
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学术界和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术声誉和竞争力。
虽然高校学术委员会在促进学术发展和提高学术竞争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组织形式单一目前,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学术委员会专员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这种模式。
这种建设模式存在结构单一、职责不明确等弊端,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学术管理环境。
(二)工作内容不具体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管理和监督学术活动,如展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学术论文的评议等。
但是,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并未得到明确规定,缺乏对工作成效的有效评估和监管。
(三)人员结构不够优化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多为学术界和高校领导,缺乏学生和社会代表等非学术界人员的参与。
人员结构不够优化,难以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一)形式上实现多元化高校学术委员会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从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角度出发,采用差异化的建设方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行选择,充分发挥不同成分的专长和作用。
我国高校学术组织结构现状研究

我国高校学术组织结构现状研究
胡成功;田志宏
【期刊名称】《大学教育科学》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继建国初期以苏联模式取代美国模式之后,我国高等学校学术组织结构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当前,处于嬗变之中的高校学术组织结构类型共为8种,但主要类型只有"学院(学校)--学系--教研室"型、"学校(学院)--学院--学系--教研室"型、"学校(学院)--学院/学系/研究所--研究室/教研室"型3种.各类高校学术组织结构程度不同地存在适应性不强、多样性不足、合理性较差等弊端,必须进行调整与改革,以适应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增强自身功能的需要.
【总页数】4页(P5-8)
【作者】胡成功;田志宏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危机与对策研究——从美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看我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 [J], 付艳;
2.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理性思考 [J], 胡龙华;彭小孟
3.我国高校学术梯队建设的问题及其成因探析——我国高校学术梯队建设研究之一[J], 蔡亮;李勇
4.加强我国高校学术梯队建设的对策探析——我国高校学术梯队建设研究之二 [J], 蔡亮
5.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的现状研究 [J], 赵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术建设的问题和方法-精品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术建设的问题和方法前言近几年,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成为改革的重点,“教育去行政化”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在 2013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特别指出要推进“党委领导、校长管理、教授治学”的治校体制,逐步完善大学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
2014年3月,教育部在广泛调研、总结现代大学制度试点高校,以及有关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颁布实施《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规程对高校学术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及运行等重要问题,分别做了相应的规定。
综上所述,理想的现代大学制度需要一个完善的学术治理体系为其进行支撑,构建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高校学术治理体系迫在眉睫。
通过本文,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我国高校学术治理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分析1.1高校学术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当前,我国高校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对高校学术研究的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一重要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校的发展和学术建设。
现在各大高校都已经认识到学术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都想加强自身的学术建设,但是,由于学术队伍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很多好的学术项目无法得到实施。
因此,经费投入不足是我国高校学术治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1.2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不明晰我国高校学术治理体系建设中还存在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不明确的问题,主要是校学术委员会与其他相关委员会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存在职责重叠不清的问题。
这样就会导致学术上面的问题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解决,进而严重地影响了学术研究的进展。
1.3运行机制不健全我国的高校学术建设的运行体制还不是很健全,并且很多学校都没有对运行机制给予足够的重视。
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国高校的用人机制还不够灵活,没有真正合理地配置好教师。
第二,有很多高校的学术委员会根本没有相关的章程作为依据,有的高校虽然有章程却没有按章程行事,这些都导致了运行机制的不合理。
学科的学术委员会

学科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组织机构,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术委员会的组织结构、职责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学术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学术委员会是学科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一般由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学者组成。
学术委员会通常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主任由学科领域内的知名学者担任,副主任由学科领域内的优秀学者担任,委员由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担任。
二、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学科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领域内的学术进步和学术创新。
学术委员会负责筹划和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科领域内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的平台。
三、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学术委员会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术委员会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领域内的学术进步和学术创新。
学术委员会还负责评选和表彰学科领域内的优秀学术成果和优秀学者,为学科领域内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的平台。
四、学术委员会的发展趋势随着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术委员会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学术委员会将更加重视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加强学科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
学术委员会将更加注重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学科领域内的学术进步和学术创新。
五、总结学术委员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组织机构,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术委员会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领域内的学术进步和学术创新。
学术委员会将更加注重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学科领域内的学术进步和学术创新。
学术委员会将继续为学科领域内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的平台,为学科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国务院部委规章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国务院部委规章标题: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全文--国务院部委规章引言概述: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规章,旨在规范学术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和职责,促进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的全文内容,以便泛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了解和遵守。
一、学术委员会的设立1.1 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学术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学术骨干和相关专家组成。
1.2 学术委员会的设立程序:学校应当根据学校的性质和规模确定学术委员会的设立程序。
1.3 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研究、学术评估和学术交流等工作。
二、学术委员会的运作机制2.1 会议制度:学术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学术问题并作出决策。
2.2 工作分工:学术委员会应当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学术研究和评估工作。
2.3 决策程序: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应当经过充分讨论和民主表决,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学术委员会的监督机制3.1 监督对象:学术委员会应当接受学校领导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符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
3.2 监督方式:学术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发展和成果。
3.3 监督效果:学术委员会的监督应当能够有效促进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开展,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声誉。
四、学术委员会的改革与发展4.1 制度创新:学术委员会应当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适应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新需求。
4.2 人材培养:学术委员会应当注重人材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术骨干。
4.3 国际合作:学术委员会应当积极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加强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五、学术委员会的评估与奖励5.1 评估标准: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应当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学术成果、学术交流和学术服务等方面。
5.2 奖励机制:学术委员会应当建立奖励机制,对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员赋予奖励。
我校行政与学术组织架构的思考罗主任

(一)当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形式
5、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这类学术组织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与国内大型企业组建的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另一类是与国际跨国公司组建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这类学术组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能站在行业前沿从事高新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比较容易得到行业稳定的、长期的支持。
(三)优化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
2、在国际背景下以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学术组织结构。大学科技合作模式有多种,产学研联合是一种以大学为主体的合作模式。有两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即研究导向型合作模式和工业导向型合作模式。前者是工业界的投入以研究为主,希望大学能为企业解决更为前瞻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考虑;后者是工业界的投入以解决企业当前问题为主。在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应以后一种模式为主,不仅能加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这种组织结构之所以强调国际背景,是因为这种合作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以及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导向作用。
(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
1、学术权力的制度化 首要的问题是,使学术权力真正制度化,通过制度设计给学术权力以应有的地位和权威,建立发挥其效能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学位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及学科委员会制度度等各种学术组织制度。当然,像任何权力一样,学术权力也会被滥用或误用,学术权力也会被异化,它会促成各种各样排除学术异己、压制学术自由的“学霸”或“学阀”。加强学术权力的制度化建设,也有利于防止学术权力本身的异化。
(一)当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53. 编辑 李少华
!!!!!!!!!!!!!!!!!!!!!!!!!!!!!!!!!!!!!!!!!!!!!
(上接第 203 页)
活动多、爱说话、较容易口渴,哪些宝宝不太说话、出汗少、 不太容易口渴, 我们便会分情况让有个体差异的宝宝随渴 随喝。 现在看到宝宝们都自己喊道:“我要喝水! ”然后排队 去喝水的情景,虽然队伍还排不像,但有了自己要喝水和排 队喝水的意识,我们心里就特别开心,因为从“要我喝水”到 “我要喝水”确实是不容易的。 2.4 表扬奖励,进一步培养习惯
2 现阶段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
对于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的设置, 各高校的章程中有 不同的规定,总体而言,主要涉及到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学 术委员会、院系学术委员会和专门学术委员会。 校学术委员 会为学校最高的学术审议机构; 学部学术委员会为相关学
科领域的院系、研究所、中心等共同组成的学术审议机构; 院系学术委员会是院系或相关学科所涉及的单位共同组成 的学术审议机构; 专门委员会主要是指校学术委员会根据 工作的实际需要下设的一些专门委员会和临时委员会。 通 过对多所院校学术委员会的分析, 可大致分为以下五种结 构形式: 2.1 校学术委员会、各院(系)学术委员会、其他
作者简介:蔡芸(198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学历,南京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科员,研究方向为学科建设。 204
总第 278 期 2014 年 5 月(中)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78 May 2014(B)
学术委员会可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常设或临时性的评议组、 评审组和专题组”(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 2.5 模式五:校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学部委员会、各院 (系)学术委员会(基层学术委员会)
高校可根据学校学科数量,院系数量,在任教师等实际 情况,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管理和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正确 的在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立多个学术委员会有利于突出学术 委员会的核心和权利地位, 明确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 内容,可以调动学术委员参与学术决策的积极性,进一步彰 显高校学术权力,充分落实教授治学的举措。
教育管理
浅谈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机构的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
蔡 芸 李春燕
(南京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江苏·南京 210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14-0204-02
摘 要 随着学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高校逐渐开始重视 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各高校学术委 员会组织机构的主要形式及代表院校, 并提出设立正确组 织机构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学术委员会 组织机构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Forms of China's University A- cademic Committee Organizations at the Present Stage // Cai Yun,Li Chunyan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academic research,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gradually begi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orms of university academic committee organizations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proper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academic committee;organizations
1 学术委员会发展的现状
2010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充分发挥学术 委员会在学科建设、 学术评价、 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 制”。 ①
虽然很多高校设立了学术委员会, 但学术委员会并没 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随着学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高校逐 渐开始重视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比如复旦大学在 2011 年 3 月正式出台了《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且正式成立了 学术委员会,距上一届学术委员会长达 10 年。
复练习,形成习惯后,教师再组织别的幼儿来“欣赏”,使幼 儿对自己产生自豪感。
3 家长的配合
幼儿在家庭中生活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 长期以来,幼 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直未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 是家 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殊不知,早期家庭教育首要的、 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这项工作应是家长 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所以 吃饭、入厕、穿脱衣服大人都帮忙,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幼 儿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 缓。 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与家长 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
《规程》 中第十一条提到:“学术委员会可以就学科建 设、教师聘任、教学指导、科学研究、学术道德等事项设立若 干专门委员会,具体承担相关职责和学术事务;应当根据需 要,在院系(学部)设置或者按照学科领域设置学术分委员 会,也可以委托基层学术组织承担相应职责。 ”②对于学术委 员会的组织结构形式,教育部没有强制要求,各高校可根据 需要设置学术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形式。
注释 ① 新华B/OL].
/edu/2010-07/29/c_12389320_2.htm. ②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EB/OL]./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1/201402/xxgk_163994.html.
2)重要的榜样示范。 我们会对正确洗手而且洗手快的 宝宝进行表扬:“某某宝贝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洗得又快 又干净! 其他宝宝要向他学习噢! ”然后在洗手前先朗诵洗 手童谣再进盥洗室洗手,我们请被表扬的幼儿先做示范,其 他幼儿“欣赏”后,使其产生“我要学”的心理,然后要求幼儿 用正确的洗手方法,边朗诵童谣边洗手,每天洗手时坚持反
代表学校:山东大学、湖南大学。 这是最为复杂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即校学术委员会 下设专门委员会和学部委员会, 学部委员会又下设院系学 术委员会。 如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结构,一方面在校学 术委员会下设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 信息科学、医学科学等 6 个学部学术委员会;另一方面又设 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术纪律检查委员会等若干专门委 员会;同时又设立了基层单位学术委员会。
3 设立正确组织机构的重要性
一所高校的学术委员会简单的包括校学术委员会、院 学术委员会两级,复杂的可包含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学术委 员会、专门委员会和学院学术委员会多种形式。 如何理清不 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对组织职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校学术委员会是一个核心的具有指导作用的学术委员 会,高校的学术事务复杂,包括学科发展方向,学科专业调 整、重点学科专业申报、自主科研项目管理、人才引进、论文 奖励标准等众多学术事务。 横向上,可设立学科专业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工作、学术道德与纪律监督等有职 能分工且方便日常管理的专门委员会, 处理相关的学术事 务;纵向上,可设立学部学术委员会、学院学术委员会、系学 术委员会等,分管各个部门相关的学术事务。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他们不能像中大班幼儿 一样自己遵守各项生活常规。 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发 展特点,在幼儿生活习惯养成中通过“榜样示范、表扬奖励” 进一步进行培养。
1)适当的表扬奖励。 刚开学的半个月,我们会从宝宝一 天的表现中挑选宝宝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表扬,比如: “某某宝宝,今天你都没有小便尿在身上,表现很好噢! ”在 表扬之后在每个宝宝的身上都贴上一个小五角星进行鼓 励。 小班的幼儿受到表扬奖励后,都会十分开心,这种鼓励 方式让幼儿渐渐形成“我表现好的话老师就会表扬奖励我, 那我以后每天都要好好表现”的心理。 半个月过后,我们还 是会进行适当的表扬, 但奖励开始逐渐减少。 先是在一天 中,不是只有一个方面或部分方面表现好,而是所有生活习 惯都较好的宝宝进行奖励, 后来慢慢变成一周表现都好的 才奖励一个大苹果。 如果天天都奖励的话,幼儿的兴趣反而 会减少。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学科专业规模扩大,中国大学在探 索“学院制”的进程中,二级实体学院的数量剧增,设置数普
遍在 20 个以上,不少学校在 30 个左右,少数学校甚至在 40 个以上。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学院制 已成为制约高校科学发展的瓶颈, 故而我国部分高校也在 推行或酝酿学部制改革。 学部制度的建立为整合优质资源,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有益尝试, 同时也是进一步彰 显高校学术权力,落实教授治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艾飞飞.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构建及其运行— ——基于学术委
员会章程文本的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2:22-28. [2] 刘婷.浅谈设立高校学部制对高校学术权力的提升作用[J].教育
研究,2011(180). [3] 成建宇.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职能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2:
代表学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这种组织结构较简单,仅设立校学术委员会、院级学术 委员会,没有针对具体情况设置专门委员会,但是可以根据 需要设置临时的小组。 一般情况下,院(系)学术委员会在校学术委员会的指 导下开展工作,一般是由院(系、所、中心等)主要负责人和 教学科研人员组成,负责院级学术事项和学术活动。 涉及到 不同学院、不同领域的时,可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小组(分委 会、评议组、评审组和专题组),代表校学术委员会处理相关 的学术问题。 2.2 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委员会、各院(系)学术委员会 代表学校:北京大学、吉林大学、青岛大学。 校学术委员会下设学部学术委员会, 学部学术委员会 又下设院系学术委员会。 这种组织结构下,校学术委员会指 导学部和学院学术委员会工作, 学部委员会则是根据相关 学科领域设立。 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都是这种形式,只是 每个学校根据学科领域设立的学部名称和数量不同。 2.3 校学术委员会、各院(系)学术委员会(基层学术委员 会)、专门学术委员会 代表学校: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 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各高校会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比如学科专业、 职务职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道德等,成立若干个专 门委员会。 比如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中指出:“校 学术委员会内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工 作、学术道德与纪律监督四个专门委员会。 专门委员会受校 学术委员会委托,咨询、评议、审议相关学术事项,重大事项 经专门委员会讨论后提交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 ”上海交 通大学也指出:“学术委员会下设教师与其他专业技术职务 聘任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 会等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及各学院(学科)学术委员会。 各专 门委员会对相关学术事务拥有终审权。 ” 校学术委员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和院级学术委员会,专 门委员会和院级学术委员会各司其职,没有直接关系。 2.4 校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其他 代表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这种组织结构也较简单, 专门委员会在校学术委员会 指导下开展工作, 除了校学术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