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

娩 有恐惧 感 , % 9 以上 的孕妇希望能够 自然分娩 , 0 但因为惧 怕疼 痛 , 动 主 放弃 自然分娩要求剖 宫产 的孕妇约6%~7%。 0 0 故有学 者认为分娩镇痛
是用现代 医学技 术支持 自 然分娩 , 实质是 一种人文关怀 , 其 这是医疗 理
它有一 定 的副 作 用 , 在 一 定 的 感 染 风 险 , 增 加 头 痛 发 生率 的 存 有
觉明显疼痛得 占Ns%, o 感觉疼痛难忍 的则有4 % 超过9 % 4 。 8 的孕妇对分
药物 剂量 , 使用 局麻 药的 总量 减 少 。 果 配合适 当 的产科 处理 , 膜 如 硬
外镇痛 技术可 以达到令 人满意 的低钳助产率 和剖腹产 率 , 让患者享 受
到 无痛 分 娩 的 经 历 。 3 4 腰麻 ~ 膜 外联合 镇痛 ( s ) . 硬 c E
少的医 师干 涉 , 运动 阻 滞也轻 , 控 能获 得更广 泛 的药 物扩 散范 围 , 泵 较浅 的麻醉 也减 少 了产 妇低血 压的发生率 。 它提供更 符合产妇需 要的
度通气, 耗氧量 增加 , 引起胎儿低氧血症和 酸中毒 , 产妇 肾上腺素升 高 , 抑制子宫收缩 , 导致产程延长 , 子宫动脉收 缩性胎儿窘迫 等。 以说 , 可 分

疗干预 , 予以 自然分娩 ; 对于稍 有产痛者 , 予以非 药物镇 痛 , 助 自然分 协 娩; 而对 于 痛甚 者 则提 供 必要 的 药 物镇 痛 , 助 她 们减 少 痛苦 。 帮
在分 娩的第一产程 , 孕妇可适量进食 , 可 自 并
2 分娩镇 痛的 必要 性
分娩镇 痛是每 一位 产妇 、 胎儿 的权 力 , 分娩镇 痛可 真正提 高母 婴 健康 和安 全…。 为产 妇减 轻 痛苦 , 医生 的责 任 , 是 它是对 生 命个 体 的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的作用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的作用

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的作用摘要:目的:对分娩镇痛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产妇4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10例和实验组21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正常的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镇痛连续注药法,药物可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

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并做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产妇的总产程(11.90±1.80)h,剖宫产率52%,新生儿窒息率2.5%;实验组产妇的总产程(6.78±1.50)h,剖宫产率34%,新生儿窒息率0.96%,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产妇进行以往常规的分娩方法。

1.2.2 实验组。

实验组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在产妇宫口开至3cm 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方法:孕妇自控硬膜外镇痛是目前最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有孕妇自己控制镇痛的程度和用药,自控的电子泵能使药物更好的扩散,自控的电子泵在等宫口开全后停泵,缝合会阴的时候打开,孕妇的总用药也大大的减少,减小孕妇低血压的情况;使用0.1%罗哌卡因与0.4ug/ml舒芬太尼药液,罗哌卡因具有感觉运动阻滞分离、镇痛时间长、局麻药物毒性低、通过胎盘剂量比其他局麻药物少、较短的半衰期、较高的血浆清除率、心肌毒性小、耐受性好、以及较小的脂溶性等优点,罗哌卡因能够有效的阻断传递疼痛兴奋,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也较少,即使过量使用,心律失常现象也是少之又少,罗哌卡因在给产妇减轻痛苦的同时,不会对运动造成影响,这是对于产妇来说是最关键的。

而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较比其他类镇痛药物的效果要好得多,产妇分娩时少剂量的使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腔注射对胎心以及新生儿的呼吸等都没有毒副作用及影响,作为辅助麻醉和麻醉诱导用药。

药液的滴速在每小时9.0-9.9ml,药液的总量维持在30-55ml不等。

因此,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使用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的产程,减轻其疼痛,提高顺产率,而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还可以起到松弛产妇肌肉的作用。

导乐分娩一种新的分娩方式

导乐分娩一种新的分娩方式
位、手部进行消毒,并让传导片的中心点与产妇的髂脊最高
点水平线一直到产妇的腰椎棘突出处对应,此外在产妇的左
手桡神经虎口处、正中神经腕横纹向心 4 厘米的位置贴传
导片。
在镇痛仪准备就绪后,需要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并根
据仪器反应的数据进行调节镇痛仪的参数。 并了解产妇在
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下降情况,宫口开大数据,胎心监测等
的影响。 许多产妇因害怕分娩的疼痛而产生恐惧、紧张心
理,反而延长了各个产程的时间,增加了产妇的疼痛感,部分
产妇在分娩后容易患产后抑郁,影响产妇的家庭生活、新生
儿的健康成长。 为了降低产妇分娩期间的疼痛程度,产科临
床采用导乐分娩的方式帮助产妇分娩,那什么是导乐分娩
呢? 许多朋友对导乐分娩不是特别了解,以下我就导乐分娩
按照导乐师的指导配合,当产妇状态放松的后,各个阶段的
产程时间反而缩短。 其次,在导乐师全程陪伴期间,因产妇
受教育程度不同,对指导的接受度也不同,而导乐师则能够
Hale Waihona Puke 用产妇容易接受的方式为产妇指导,产妇接受信息的速度
痛程度,在临床使用期间不需要任何药物辅助,能够减轻产
妇的疼痛程度。 因分娩的剧痛容易对产妇的身心造成伤害,
而分娩镇痛仪则不会对产妇产生任何损伤,通过镇痛的方式
让产妇处于放松状态,进而缩短产妇的分娩时间。 镇痛仪的
具体操作如下:操作人员需要按照镇痛仪说明书进行操作,
并取产妇坐位,在棉签沾取乙醇后对产妇的腰 2 到骶 4 部
式。 主要源于导乐分娩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导乐分娩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专业的导师在旁边
指导,并且全程陪伴,对产妇进行一对一服务。 因许多产妇
进入产房前均产生恐惧、紧张等心理,再加之宫缩疼痛,因此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无痛分娩是针对分娩时产妇产痛而采用的一种医学技术。

其主要通过使用镇痛和麻醉药物,达到减轻分娩痛苦和提高分娩质量的目的。

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不断提高,无痛分娩已成为临床常规操作,不仅可以为产妇提供舒适、安全的分娩体验,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现代化的生育方式。

本文着重对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1、减轻产痛,提高分娩质量无痛分娩主要是在产痛发生前或产痛发生时及时使用镇痛麻醉技术进行镇痛,以达到减轻产痛和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少产程的时间和疼痛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分娩质量和顺利完成分娩。

此外,由于产妇在无痛状态下产痛感减轻,其体力及神经系统不会受到过度的消耗,故会有更多的体力去应对产程中的各种情况。

2、减少不良反应风险无痛分娩技术相较于自然分娩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症及禁忌症,如产妇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哮喘、过敏反应等。

若不严格掌握使用条件,无痛分娩会出现意外不良反应,例如镇痛药物过量使用会导致药物中毒,进而影响产妇及胎儿健康。

然而,掌握无痛分娩操作技术及注意合理用药选择,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3、需重视后遗症问题无痛分娩又称麻醉分娩,虽然镇痛效果显著,但手术后遗症隐患较大,例如疼痛区域肿胀、恶心、呕吐等。

此外,可能导致产程延长,产妇力竭,终究必须引产或剖宫产。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谨慎把握用药量和手术操作流程,保证产妇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产妇和医生的认可。

但由于其适用范围、操作技能和管理执业等级的不同,导致不同机构的无痛分娩率存在波动。

因此,要规范无痛分娩的临床操作,建立健全的评估方法,摸索出真正适合我国的无痛分娩标准操作流程。

这不仅对于我国整个医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更为保证了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分娩镇痛的产科管理1

分娩镇痛的产科管理1



(3 )没有放置硬膜外导管或产妇情况极为危急时,采用全麻插管,同时立 即给予抗酸药,如口服枸橼酸合剂 30ml,同时静脉注射胃复安10mg+ 雷 尼替丁50mg 。 (4 )全麻操作流程参照《产科麻醉剖宫产》全麻部分。

分娩镇痛管理

应建立相关的制度,如分娩镇痛工作制度、麻醉药品及物品 管理制度、会诊制度、知情同意制度、报告制度等。加强 管理和团队协作,方能确保母婴安全。建议如下: 1. 妇产科医师:

目前的临床资料普遍认为可行走式分娩镇痛对于胎儿的胎心率 、 Apgar 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均无不良影响。
(8 )观察并处理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填写分娩镇痛记录单;


(9 )分娩结束观察 2h ,产妇无异常情况离开产房时,拔除硬膜外导管返 回病房。
常用分娩镇痛的药物浓度及剂量
药物 首剂量 (ml/次) 维持量 (ml/h) 自控量 (ml/次)
0. 0625% ~0.15% 罗哌卡因 + 芬太尼 1~2 μg/ml 或舒芬 太尼0.4 ~ 0.6μg/ml



脐血血气分析在国际围生医学界已经被公认是评价胎儿氧合和酸碱状 况的最可靠指标。 美国妇产科学( ACOG )和美国儿科学会( AAP ) 以及有关的国际权威专著和论述己经将血气分析列为诊断围生期窒息 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正常的血气值可以否定围生期窒息的诊断。脐 血血气除了受产程的影响,还受胎盘功能情况、脐带因素、母体血气 状态等的影响。 多项研究发现使用分娩镇痛后新生儿脐动脉血气 pH 、 PaO 2 、 PaCO 2 与未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新生儿结局亦无差异, 说明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不 会导致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分娩镇痛技术产程中应用制度

分娩镇痛技术产程中应用制度

分娩镇痛技术产程中应用制度一、分娩镇痛的目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婴安全二、分娩镇痛人员设置(一)人员配备:1、麻醉科医师至少一名:(1)具有麻醉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及执业证书。

(2)至少3年临床工作经验,能够独立处置妇产科手术、麻醉意外的抢救。

(3)经过相关的分娩镇痛专业培训,可以和产科医师配合独立进行分娩镇痛工作。

2、妇产科医师(1)具有妇产科专业医师资格、执业证书。

(2)具有处理产程的相关经验,了解椎管内分娩镇痛的相关知识。

3、助产士或护士数名:(1)具有助产士资格、执业证书或护士资格、执业证书。

(2)可以配合妇产科医师进行产程护理。

(3)了解椎管内分娩镇痛相关知识,可以配合麻醉医生实施镇痛。

(4)有新生儿复苏经验,可以协助儿科医生进行新生儿抢救工作。

(5)熟悉抢救设备及药品的使。

(二)麻醉医师工作职责1、24h进驻产房2、进行镇痛前的评估工作3、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分娩镇痛的相关情况,告知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4、遵循椎管内分娩镇痛诊疗常规进行操作5、提供良好的镇痛服务。

6、完成分娩镇痛的记录、登记等工作。

三、工程流程四、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操作规程与管理规范(一)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估计可行阴道分娩,产妇自愿进行分娩镇痛而无禁忌证者。

2禁忌证:包括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1)麻醉方面:①椎管内阻滞禁忌证②ASAⅢ级及以上③血小板小于8万者④情绪高度紧张不合作者(2)产科方面:①产道异常、头盆不称等选择性剖宫产者有阴道分娩禁忌证②多胎妊娠③潜伏期末羊水二度以上粪染者怀疑胎儿宫内窘迫④产前出血未查明原因者(二)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操作规程1、产妇自愿申请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产科医师进行评估,无产科禁忌证。

2、麻醉医师进行镇痛前评估。

3、麻醉医师向产妇及家属交待分娩镇痛的利弊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取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签署同意书。

4、镇痛前准备:开放上肢静脉输液,连接监护仪,监测心电、无创血压、脉搏、血氧等各项生命体征。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与产程管理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与产程管理

分娩镇痛(无痛分娩)目录一、分娩镇痛的意义及现状二、产时管理及服务模式的探讨三、医务人员必备的素质及技能四、助产人员掌握的适宜技术五、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六、产程管理七、小结一、分娩镇痛的意义及现状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其他产妇疼痛呻吟声的不良刺激,均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酸碱平衡失调和胎儿窘迫等母儿不良后果,因此,应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

据调查,产妇分娩过程中90%以上有恐惧一紧张一疼痛综合症。

分娩镇痛在于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妇痛苦,给产妇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分娩镇痛是优生医学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文明的进步;帮助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自然分娩才是正常的分娩途径,剖宫产是异常情况的补救措施。

剖宫产虽然不会疼痛,但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如:胎儿肺内羊水排除不彻底,胎儿感觉统合失调。

产妇并发症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月经不调等。

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疼痛给母婴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关爱女性疼痛,关爱人类生殖健康,也是麻醉理论和技术的目标。

2002年美国产科医师协会认为,分娩疼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主张只要没有禁忌症,应根据产妇意愿决定何时进行分娩镇痛。

长期以来,剧烈的产痛被视为分娩的正常过程而被忽视。

作为文明产科的标志,减轻和消除产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自1847年妇产科医生 Simpson第1次将氯仿成功用于减轻分娩疼痛以来,该项技术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近几年来,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及助产士之间一直在讨论、研究如何使分娩镇痛更加完善,并尽可能不影响产程及胎儿。

目前分娩镇痛方法已基本能满足这些要求。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高达90%以上,中国分娩镇痛率不到1%状况正在逐年改善,现多采用硬膜外置管,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其镇痛起效快,且持续时间可延长,产妇可以根据疼痛程度,自己启动镇痛泵,灵活、及时有效、药量个体化。

宫缩痛消失后,恐惧感消失,保持了体力,有一定心理治疗作用的效果。

导乐镇痛分娩工作总结

导乐镇痛分娩工作总结

导乐镇痛分娩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导乐镇痛分娩在产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导乐镇痛分娩是一种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减轻产妇疼痛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和满意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医院产科团队积极推进导乐镇痛分娩工作,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导乐镇痛分娩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实践,我们的医护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导乐镇痛分娩的操作技巧,为产妇提供更加专业和安全的服务。

其次,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导乐镇痛分娩管理制度,确保了分娩过程中的安全和
顺利进行。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对导乐镇痛分娩设备进行了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产妇的宣教工作,提高了她们对导乐镇痛分娩技术的了解
和接受度。

我们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讲座,向产妇和家属介绍了导乐镇痛分娩的好处和安全性,增强了她们对该技术的信任和认可。

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的导乐镇痛分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产
妇选择了导乐镇痛分娩,她们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产妇和家属的认可和赞扬,提高了医院的口碑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导乐镇痛分娩是一项重要的产科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生
产体验和满意度。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导乐镇痛分娩工作的水平,为更多的产妇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分娩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12-22T09:45:25.33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9期作者:张利明高安乐刘小勇
[导读] 陕西勉县医院分娩镇痛可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确的不良影响,对降低因害怕分娩疼痛而要求剖宫产者有积极作用。

陕西勉县医院 724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其优缺点,缓解产妇的痛感,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剖宫产率。

方法:以足月头位无合并症的产妇为观察对象,分为镇痛组与对照组,每组随机选取100例,进入产程后镇痛组给药物镇痛,对照组按产科一般常规处理。

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的满意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以及助产器械的使用情况,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

结果:镇痛组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组显著短于对照组;缩宫素的使用,镇痛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要求实施剖宫产者、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镇痛组和对照组产妇均无使用助产器械者。

结论:分娩镇痛可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确的不良影响,对降低因害怕分娩疼痛而要求剖宫产者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分娩镇痛;剖宫产;胎儿窘迫
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导致产妇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产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量减少,产妇过度通气发生酸中毒等,对产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采用有效的分娩镇痛,可使子宫灌注良好,维持胎盘物质正常交换,胎儿酸碱平衡得到改善,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选取2013-2015年在我院分娩的自愿要求镇痛分娩的产妇100例为镇痛组,不要求镇痛分娩的100例为对照组。

对象均为初产妇,年龄20-30岁,孕周38-40周,单胎,头位,羊水量正常,无头盆不称,及其他产科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胎儿情况正常。

1.2 镇痛方法:入院选取的对象血常规、凝血时间及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

镇痛组产妇宫口开大3.0cm,有规律宫缩时立即实施连续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3ml,观察5分钟后,无全脊麻醉征象,然后注入镇痛液(内含0.1%罗哌卡因+2ug/ml芬太尼混合液100ml)7-10ml,在宫缩疼痛明显缓解后,接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内含0.1%罗哌卡因
+2ug/ml芬太尼混合液100ml),基础给药速率6ml/h,追加量4ml/ 次,胎儿娩出后再注入混合药液8ml,以利于产妇产道的检查及会阴切口缝合。

产妇离开产房时拔出硬膜外导管。

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

所有产妇常规进行心电监护及胎儿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心变化。

1.3 观察指标
1.3.1 产妇生理变化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胎心率、宫缩情况。

分娩镇痛满意度及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3.2 产妇镇痛效果评分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疼痛分级标准划分:0度为不痛;I度为轻度间歇痛,可不用药;II度为中度持续痛,影响休息,需要止痛药;III度为重度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IV度为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1.3.3 产妇分娩过程观察产程时间,Apgar评分,是否剖宫产,催产素的使用。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χ2 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镇痛组仅有2例产妇有I度疼痛,其他产妇在分娩和会阴切口缝合过程均无明显疼痛感,而对照组产妇均有明显疼痛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2分娩镇痛对产程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产妇产程比较,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组和对照组分别平均为440.7min、29.4min和700.1min、52.6min,镇痛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镇痛组和对照组分别平均为5.3min和5.8min(P>0.05)。

产妇产后出血,镇痛组和对照组分别平均为162.5ml和15
3.3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血意义(P>0.05)。

2.3 分娩镇痛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镇痛组有2例发生心率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各有2例低于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及催产素和助产器械使用的影响:镇痛组和对照组行剖宫产分别为4例和8例(P>0.05);使用催产素调整宫缩分别为28例和8例,镇痛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产妇均未使用助产器械,表明分娩镇痛并不增加器械助产概率。

3 讨论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疼痛产生紧张和恐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情绪更加紧张恐惧,导致子宫发生不协调性宫缩,使产妇体力消耗增加,产程延长,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增加剖宫产的机会。

分娩镇痛通过阻断疼痛的传入和交感神经的传出,避免产妇因疼痛刺激导致的过度通气和血压升高;解除产妇紧张情绪,缓解产妇宫缩痛困扰,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增加产妇顺产的信心;促进产程进展,使宫缩协调有力,盆底神经反射减弱,会阴组织及盆底肌肉松弛,促使宫口扩张,胎头下降及内旋转阻力减少,第一产程时间缩短。

当宫口开全时停止麻醉镇痛,可使产妇主动屏气能力不受影响,故第二产程时间也缩短。

完善的分娩镇痛不会对运动神经阻滞及宫缩产生影响,不会增加产后出血量。

3.1 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分娩镇痛组98%的产妇无痛感,与对照组比较效果非常显著。

镇痛组第一、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

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agar评分和胎心变化率未见有影响。

镇痛组与对照组产妇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抑制等不良反
应。

镇痛组缩宫素使用明显增加。

3.2 分娩镇痛中联合用药是提高镇痛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目前以硬膜外麻醉镇痛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为确切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1-2】。

本次分娩镇痛法采用以芬太尼+罗哌卡因联合用药硬膜外麻醉镇痛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芬太尼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产生快,但持续时间较短,使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不良反应为个别病例可出现恶心、呕吐、视觉模糊、发痒、欣快感等。

罗哌卡因也属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有镇痛和麻醉双重效应,小剂量产生感觉阻滞,对运动神经几乎无阻滞作用;不良反应是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时会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焦虑等。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降低用药剂量,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法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感,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剖宫率。

良好的分娩镇痛方法对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安全,适用于产科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穆春华,宋丽,林光永,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854.
[2]崔秋红,梁小丽,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5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