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及方法

合集下载

折旧的三种计算方法

折旧的三种计算方法

折旧的三种计算方法在会计和资产管理领域,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的每一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折旧有三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直线法是最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之一、它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也是最容易理解的。

直线法的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寿命。

在这种方法中,资产的价值在其使用寿命内均匀减少。

每年折旧的数额保持不变,直到达到预计使用寿命或资产的残值。

该方法适用于资产价值较为稳定,其减值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折旧计算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资产在使用寿命内的减值速度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或减轻。

年数总和法分为两种计算方法:总和年数法和双倍年数法。

总和年数法将资产的使用寿命分为几个不同的年限,每个年限对应不同的折旧率。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折旧率1+折旧率2+...+折旧率n)。

折旧率根据资产在不同年限内的减值速度进行确定。

较老的年份具有较高的折旧率,而较新的年份则具有较低的折旧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价值在早期减少较为迅速,后期减少较慢的情况。

双倍年数法是年数总和法的一种变体。

与总和年数法不同的是,在双倍年数法中,折旧率是按相同的比例递减的。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资产原值-已计已提的折旧总额)/(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2该方法假设资产在经过一半的预计使用寿命后,其减值速度会加倍。

与直线法相比,双倍年数法的折旧速度较快。

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在早期减值较慢,后期减值加速的情况。

折旧计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资产的性质、使用寿命和折旧速度。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劣势。

了解不同的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评估其资产,做出正确的决策。

会计实务: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异同

会计实务: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异同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异同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都是用于计算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两者有相同的目的,但是内容是不同的,计算方式也是不同的。

本文主要讲的就是两者的异同。

 一、年数总和法:
 1、定义: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2、计算公式
 ①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②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③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优点:因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

还有,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

因此,加速折旧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

折旧费计算办法

折旧费计算办法

折旧费计算办法
在企业会计中,折旧是一种会计手段,用于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折旧费计算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减余价值法。

直线法是最简单和常用的折旧费计算方法。

根据直线法,固定资产在其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每年折旧的金额是固定的。

计算公式为:
折旧费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加速折旧法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折旧费较高,后期逐渐减少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加速折旧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每年以较高的折旧率计提折旧,折旧率是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计算公式为:
折旧费 = (固定资产原值 - 已计提折旧累计额)* 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是将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每年折旧费的总和分配到每一年,确保所有年份折旧费之和等于直线法计算得出的固定总额。

计算公式为:
折旧费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每年应分摊的折旧费百分比
减余价值法是根据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末期的净残值计算折旧费,将折旧费平均分摊到每一年。

计算公式为:
折旧费 = (固定资产原值 - 末期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固定资产和企业政策,可以选择合适的折旧费计算方法,并按照方法的要求进行核算和记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计算折旧费,实现成本的适当分配和管理。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是什么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是什么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是什么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及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及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1)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每年的折旧‎率都是一个‎分数,分母是折旧‎年限的前N‎项和;分子依次是‎“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折旧年限-2)……”;例如:对于一个折‎旧年限为4‎年,原值为11‎000元,净残值为1‎000元的‎固定资产,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4/(1+2+3+4)=4000(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3/(1+2+3+4)=3000(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但是,注意:达到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前两年内‎,要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

则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分别为: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40%=8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0%=48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800)×40%=2880(元)第四年、第五年的年‎折旧额=(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的方法之一‎.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家具折旧费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家具折旧费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家具折旧费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家具折旧费是指家具在使用过程中因年限、磨损、老化等原因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管理家具资产,正确计算家具折旧费用是非常必要的。

家具折旧费的计算方法:
1. 直线折旧法
直线折旧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折旧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家具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其中,家具原值指购买时的成本价值,残值指家具使用年限结束后的剩余价值,使用年限指家具的预计使用寿命。

2.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家具原值-残值)×该年份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其中,该年份使用年限指家具在该年份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指家具预计使用寿命的总年限。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折旧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比较常见。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费用=(家具原值-累计折旧)×折旧率。

其中,累计折旧指截至当年折旧累计总额,折旧率指每年折旧费用与家具原值之比的两倍。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家具折旧费的计算,具体选择哪种方法
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总之,正确计算家具折旧费对于企业资产管理非常重要。

各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计算方法,并合理规划家具的使用寿命和更新周期,以保证企业家具资产的有效管理。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及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及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及方法会计人都知道,会计上的固定资产折旧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来计提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

以一种折旧率高的固定资产为例,其折旧率是多少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

假设一台固定资产现在使用6年,可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是按资产的累计使用年限还是按应计折旧年限进行折算呢?对于两种方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口径均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其中:10年期应计折旧分为当期计提,在期末时一次性摊销;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年数总和法计提;1年内一次性摊销。

其中双倍递减公式为:应计折旧金额=(10-初始确认费用)×(1+初始确认费用)+预计使用年限;2年内一次性摊销是指固定资产折旧期内,在预计使用年限满后进行摊销。

一、初始确认费用固定资产从取得之日起,按其原账面价值入账。

成本=房屋建筑物成本+机器设备修理费用+其他直接相关费用(如人员工资、办公费用)+无形资产摊销部分的金额所以初始确认的成本是:房屋建筑物成本=房屋建筑物原账面价值×10%;机器设备修理费用=机器设备维修费×10%。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你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账务处理问题可以咨询我们哦。

例如:已计入损益项目的折旧、计提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和其他递延收益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资产存在折旧,需扣除相应折旧率的影响额后,才能计入当期损益。

1、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以使用寿命和技术特征为基础确定摊销期限,以同一资产在不同使用寿命和技术特征下的摊销期限为依据确定摊销期限。

对于采用直线法摊销的无形资产,实际摊销额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作为无形资产摊销额,在直线期间进行摊销金额=直线期内累计摊销额/1年)。

直线法摊提出来和直线法同样适用于转让无形资产等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易。

例如, A公司购买 B 公司无形资产100万元,采用直线法摊销100万元,其中摊销10万元用于无形资产摊销,剩余50万元用于购买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的几种折旧方法以及举例

固定资产的几种折旧方法以及举例

1,平均年限法,比较常用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2,工作量法月折旧额=月工作量*[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3,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N-I)/0.5*N*(N+1)年折旧额=(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其中,N=预计使用年限.I=已使用年限]4,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用直线法计算,即(原值-累计折旧-预计净残值)/2PS:3和4合称为加速折旧法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值以下来源: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

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0.3298(元/件)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年、第五年的年折旧额=(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
===============
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的方法之一.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及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1)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每年的折旧率都是一个分数,分母是折旧年限的前N项和;分子依次是“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折旧年限-2)……”;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则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分别为: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40%=8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0%=48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800)×40%=2880(元)
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值*(1-预计净残价值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的年限总和
由于你没有给出预计净残价值,因此,无法计算.
假设:有一固定资产原来价值10000元,预计净残率为10%,使用年限为5年,要求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过程如下:
第1年: 100000*(1-10%)*5/(1+2+3+4+5)=30000
例如:对于一个折旧年限为4年,原值为11000元,净残值为1000元的固定资产,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4/(1+2+3+4)=4000(元)
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3/(1+2+3+4)=3000(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但是,注意:达到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前两年内,要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折旧方法还有以下:
折旧方法分为平均法和加速折旧法.
平均法包括工作量法和平年限法
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限平均法.
在此,不再介绍平均法和年限平均法.
计算公式是:
年折旧率=2/估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费用=本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提醒: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年的折旧额要平均计算,具体公式就是(固定资产的净价值-预计净残价值)/2
第2年: 100000*(1-10%)*4/(1+2+3+4+5)=24000
第3年: 100000*(1-10%)*3/(1+2+3+4+5)=18000
第4年 : 100000*(1-10%)*2/(1+2+3+4+5)=12000
第5年: 100000*(1-10%)*1/(1+2+3+4+5)=6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