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数总和法

合集下载

会计实务: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异同

会计实务: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异同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异同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都是用于计算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两者有相同的目的,但是内容是不同的,计算方式也是不同的。

本文主要讲的就是两者的异同。

 一、年数总和法:
 1、定义: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2、计算公式
 ①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②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③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优点:因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

还有,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

因此,加速折旧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

简述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

简述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

简述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常用的折旧方法,也被称为直线折旧法。

它的主要思想是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年数,然后将每个年数乘以一个折旧率,最后将所有年数相加得到折旧额。

这种折旧方法的计算公式为:
折旧额 = (1 + 折旧率×年数) ×折旧率
其中,折旧率是指每年折旧的百分比,年数是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这种折旧方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只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划分为几个相等的年数,然后乘以一个折旧率即可得到折旧额。

但是,它的缺点在于折旧额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无法考虑到固定资产的残值等因素。

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除此之外,还可以拓展以下内容:
1.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在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中的应用情况。

2.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在残值处理中的应用。

4. 其他常用的折旧方法,例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平均年限法等。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折旧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行业和企业中。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在残值处理方面进行适当的处理。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通项,初项和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其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 60000 元,预计净残值为 3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年。

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为:年数总和=5+4+3+2+1=15 或=5×〔5+1〕÷2=15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详见图表某公司 2023 年 6 月 30 日自行建造的一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建造本钱 7,400,000 元;预计使用寿命为 5 年,预计净残值 200,000 元。

求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 2023年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元?答案为:〔7,400,000-200,000〕 x5/15÷2+[〔7,400,000-200,000〕x 4/15÷2]=2,160,000 元限为 10 年,预计残值收入为 3000 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 元,那么: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 ]/10=4800 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 元/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

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依例 10,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 ÷〔10×50000〕=9.6%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 元×0.8%=400 元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通项,初项和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其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为:年数总和=5+4+3+2+1=15或=5×(5+1)÷2=15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详见图表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年份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1 60000-3000=57000 5/1519000190002570004/1515200342003570003/1511400456004570002/157********5570001/153********某公司2004年6月30日自行建造的一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建造成本7,4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000元。

求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5年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元?答案为:(7,400,000-200,000)x 5/15÷2+[(7,400,000-200,000)x 4/15÷2]=2,160,000元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公式

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公式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消耗和时效性等原因而逐渐减少其价值和效能的过程。

在会计上,为了合理计算和衡量折旧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采用了多种折旧方法,其中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年限来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原值为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净残值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价值。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来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实际工作量/预计总工作量)。

工作量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与工作量直接相关的情况。

例如,对于运输车辆、机床等随着使用寿命的增加工作量逐渐减少的资产,可以采用工作量法进行折旧计算。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余额乘以固定倍率来计算折旧,这个倍率是按照两倍余额法确定的。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固定倍率×上年余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适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在开始时较快,然后逐渐减慢的情况。

例如,对于高科技设备、电子设备等技术更新较快的资产,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折旧计算。

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来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剩余年限之和/平均年限之和)。

年数总和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速度不一致,且有明显分级变化的情况。

例如,对于大型工厂、生产线等有明显衰退周期的资产,可以采用年数总和法进行折旧计算。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折旧方法。

不同的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和资产特点,可以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折旧方法来进行折旧计算,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中的使用价值和效果。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什么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什么

折旧额=(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数×当年折旧年数其中,各个变量的含义如下:-折旧额:指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或折旧额度。

-资产原值:指购置资产的实际成本,即购买资产时的价格。

-预计残值:指预计在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该资产经过折旧后的剩余价值。

也可以理解为在折旧过程中,资产最终被折旧到的价值。

-预计使用年数:指资产预计的使用寿命,通常以年为单位,表示资产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使用的年限。

-当年折旧年数:指当前年度中,资产已经使用了的年数。

这个数值一般是指资产本年度已经过去的月数或天数。

总的来说,年数总和法是根据资产的使用年限,计算出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度,以反映资产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价值递减情况。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来解释年数总和法的计提折旧公式:假设一台机器的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0,000元。

现在已经使用了2年。

首先,计算折旧额度:折旧额=(100,000-20,000)/5×2=16,000元意思是该机器在已经使用了2年时的折旧额度为16,000元。

根据年数总和法,此后每年的折旧额度会逐年递减,直到资产使用寿命结束,即5年后。

根据上述公式,第三年的折旧额度为:折旧额=(100,000-20,000)/5×(3/5)=12,000元同理,第四年的折旧额度为:折旧额=(100,000-20,000)/5×(4/5)=8,000元最后,第五年的折旧额度为:折旧额=(100,000-20,000)/5×(5/5)=4,000元综上所述,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折旧额=(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数×当年折旧年数在实际应用中,年数总和法常被用于对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的操作,以反映资产的价值递减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出企业的盈利水平。

年数(限)总和法

年数(限)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指的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全部转到产品成本中。

那么转移的价值应为100%,简化为1。

简单地说当某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部折旧结束时,其折旧率总和应为1,用数学式子表示为:折旧率总和=1。

现在我们把这个式子展开如下:折旧率总和=1=(1+2+3+......+10)÷(1+2+3+ (10)=(1+2+3+……+10)÷55=1÷55+2÷55+3÷55+……+10÷55假如某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10年,那么它的第一年折旧率我们就可以规定为10÷55,第二年规定为9÷55,第三年规定为……,第10年规定为1÷55,10年使用期结束就正好是折旧100%。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年数总和法的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固定资产:(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

例题:某企业购进一台机器,价格为30万元,预计使用5年,残值率为5%,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求第5年计提的折旧额。

本题考核的是折旧的计算方法中的年数总和法。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通项,初项和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其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为:年数总和=5+4+3+2+1=15或=5×(5+1)÷2=15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详见图表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年份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160000-3000=570005/1519000190002570004/1515200342003570003/1511400456004570002/157********5570001/153********某公司2004年6月30日自行建造的一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建造成本7,4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000元。

求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5年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元?答案为:(7,400,000-200,000)x5/15÷2+[(7,400,000-200,000)x4/15÷2]=2,160,000元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数总和法计算例题
有一台设备,原值50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 预计可用5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 额。
• • • • • • 年数总和=1+2+3+4+5=15 第一年=(50000-2000)×(5/15)=16000 第二年=(50000-2000)×(4/15)=12800 第三年=(50000-2000)×(3/15)=9600 第四年=(50000-2000)×(2/15)=6400 第五年=(50000-2000)×(1/15)=3200
◆无形损耗,也称精神磨损,是指科学进步以及劳 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
2
of
12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 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 递减法
年数总和 法
3
of
12
年数总和法
•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总和年限法、 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 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 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 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 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4
of
12
年数总和法原理
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 全部转到产品成本中。那么转移的价值应为100%,简化为1。简单地说当 某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部折旧结束时,其折旧率总和应为1,用数学式子 表示为:折旧率总和=1。
现在我们把这个式子展开如下: 折旧率总和=1 =(1+2+3+……+10)÷(1+2+3+……+10) =(1+2+3+……+10)÷55 =1÷55+2÷55+3÷55+……+10÷55 假如某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10年,那么它的第一年折旧率我 们就可以规定为10÷55,第二年规定为9÷55,第三年规定为……,第10年规定 为1÷55,10年使用期结束就正好是折旧100%。
10 of 12
年数总和法计算例题
某企业购进一台机器,价格为30万元,预计 使用5年,残值率为5%,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 折旧,则求第5年计提的折旧额。
11 of
12
年数总和法计算例题
• • • • • • • • 年数总和=1+2+3+4+5=15 残值=30×5% =1.5(万元) 折旧总和=30-1.5=28.5(万元) 第1年的折旧额=28.5×5/15=9.5(万元) 第2年的折旧额=28.5×4/15=7.6(万元) 第3年折旧额=28.5×3/15=5.7(万元) 第4年折旧额=28.5×2/15=3.8(万元) 第5年折旧额=28.5×1/15=1.9(万元)
• 年数总和=1+2+3+4=10
•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9 of 12
12 of 12
THANK YOU
7Hale Waihona Puke of12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
尚可使用年限 • 年折旧率 = ————————————— × 100%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 率
•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 原则。
8 of 12
年数总和法计算例题
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 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
指将应提折旧总 额在固定资产各使 用期间进行分配时 所采用的具体计算 方法。折旧是指固 定资产由于使用而 逐渐磨损所减少的 那部分价值。
1 of 12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损耗有两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也称作物质磨损,是由于使用而发生 的机械磨损,以及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 损耗。
6 of 12
年数总和法的优缺点
优点:因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 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 期。还有,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即 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因此,加 速折旧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趋于现金收 支规律的一种方法。 缺点:对影响折旧分配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能完全 考虑并体现。
5 of 12
年数总和法原理
以上是使用期为10年的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折旧法的折旧率式 子的来源过程,如果是20年的话,我们只要用式子:
折旧率总和=1
=(1+2+3+……+20)÷(1+2+3+……+20) =(1+2+3+……+20)÷210 =1÷210+2÷210+3÷210+……+20÷210 同样可以求得20年中各年的折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