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赏析(中英文)(课堂PPT)

合集下载

诗歌西风颂两篇译文的比较鉴赏优秀课件 人教课标版

诗歌西风颂两篇译文的比较鉴赏优秀课件 人教课标版

诗歌之所以能够是人们体会到语言的博大精深,浓缩一个民族语言 文化的精华。它含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因此诗歌的翻译是非常困难的。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诗是不能翻译的,译诗是徒劳的。像诗歌这样的文学 作品,内容和形式是紧密结合的,难以分割。所以,严格来讲,翻译它 就会破坏原著。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文化交流的也逐渐增多。在诗歌翻译 中可译或不可译的因素并不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需要外国优秀的诗歌, 同时也需要把我国的诗歌译成外文。使读诗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作中获 得尽可能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和美的享受。
《西风颂》堪称千古绝唱。近两百年来,那一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曾被多少人吟唱,激励人们在逆境 中看到希望。在这首诗里,诗人那奔放喷薄的激情,自由不羁的思想 都与狂烈的西风形象相契合,形成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然而,对于翻 译者来说,想要尽可能忠实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却并非易事。 许渊冲先生认为:“一般来说,诗词多具有形美、音美,意美, 如果只再现原诗的意美,无论程度大小,即使是百分之百,也不可能 是忠于原诗的。”对于这一理论虽然一直存在争论,但也不失为一种 译文的理想状态。这里将通过江枫和郭沫若的两篇译文进行分析比较, 从而更好地理解是否必须使用“雪莱体”来翻译雪莱的诗歌及诗歌翻 译中的“形美、音美,意美”。
诗歌《西风颂》两篇译文的比较鉴赏
关于诗歌翻译
诗歌,被誉为“文学王冠上闪亮的珍珠”,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 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 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的语言是韵律的语言,而且 精练含蓄,节奏分明,句式整齐。可以这么说:诗歌,就是为了体现语 言魅力而诞生的。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 就象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西风颂ppt课件中文

西风颂ppt课件中文
主题思想
《西风颂》的主题思想是追求自由 、民主和革命,诗人通过诗歌表达 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作者及背景
01
作者生平
珀西·比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生于1792年,卒于1822年。他是
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天才诗人”。
02 03
创作背景
《西风颂》创作于1819年,当时欧洲正值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不久,社 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雪莱创作了这首诗歌, 表达了他对自由和革命的向往。
之作。
社会影响
激发社会思考
《西风颂》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尖锐的社会批判,激发了人们 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推动社会变革
《西风颂》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成为进步思想的代表之一。
传承文化价值
《西风颂》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传承了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 和思想智慧,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05
《西风颂》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中的“西风”意象
总结词
中国文化中的“西风”通常与秋天、落寞、离别等情感相关联,象征着一种悲凉、苍茫的氛围。
详细描述
在中国文学中,“西风”常常被用来形容秋天萧瑟之景,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里的“西风”就营造了一种悲凉、凄苦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去 岁月的感慨。
传播历程
1 2
早期传播
《西风颂》在中国的传播始于20世纪初,随着新 文化运动的兴起,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 翻译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现代传播

《西风颂》课件.ppt1

《西风颂》课件.ppt1
• 雪莱(1792—1822),19 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 人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 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 致云雀》、《西风颂》、 《自由颂》、《解放了的 普罗米修斯》、《暴政的 假面游行》等诗都一直为 人们传唱不衰。
人物生平
• 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 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 ,开始追求民主自由。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 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被 学校开除;也因此得罪父亲,离家独居。1812 年,诗人又偕同新婚的妻子赴爱尔兰参加那儿 人们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 的忌恨。1814年,诗人与妻子离婚,与玛丽小 姐结合。英国当局趁机对诗人大加诽谤中伤, 诗人愤然离开祖国,旅居意大利。1822年7月8 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
主题
• 雪莱歌唱西风,同时也在歌唱席卷整 个欧洲的革命风暴。他歌唱革命运动 ,渴望自己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 钧之力,横扫旧世界一切黑暗反动势 力。
西风颂的写作背景
• 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 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 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 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 。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 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 短诗《西风颂》。这是1819年的事情。
时代背景
• 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 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 接连不断。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 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拿破仑帝国的解体 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 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 义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 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在意大利和希腊,民 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 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 义。

高中语文西风颂课件

高中语文西风颂课件
2.西风颂
高中教学课件
PPT
-1-
2.西风颂
-2-
2.西风颂
首 页
预习引导
核心归纳
西风,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心中,往往是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袅袅兮
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借以表
达一种感伤的情怀。西风,在雪莱的心中又是怎样的呢?学习本文,
体会作者通过“西风”这一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公然地反抗这些,正是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一般燃尽了他短暂的一
生。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雀》《西
风颂》《自由颂》《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暴政的假面游行》
等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
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
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倾盆而下,
1
这种方法由美国教育学家比尔·科斯比和前苏联
2
著名学者奥库兹涅佐夫等人提出,并在实践中不
断丰富和完善。
3
-19-
2.西风颂
快速阅读有三种表现方式
01
02
1.跃式阅读。读书时不要逐句逐段,而是跳跃式的,
读开头、读领头句、读结尾。
2.扫描式阅读。即阅读时视线要垂直移动,
瞄准重要字词即可。比如在阅读“那么,有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风颂》不是风景诗,而是政治抒情诗,它虽然
没有一句直接描写革命,但整首诗都是在反映革命。尤其是结尾脍
炙人口的诗句,既概括了自然现象,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
史规律,指出了革命斗争经过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光明前景,寓意
深远,余味无穷,一百多年来成了人们广泛传诵的名言警句。
-13-
2.西风颂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 西风颂PPT课件11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 西风颂PPT课件11

《西风颂》
从第四节开始,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描 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抒发诗 人对西风的热爱和向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 界,但仍然是在歌唱西风。
诗歌的后两段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 “我跌在人生的刺树上,我血流遍体”—— 这令人心碎的诗句道出了诗人不羁心灵的创 伤。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愿意被西风吹拂, 愿意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在被撕碎的瞬间感 受到西风的精神,西风的气息;诗人愿奉献 自己的一切,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奉献。
谢谢观赏!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 第五节

让我做你的竖琴吧,就同森林一般,

纵然我们都落叶纷纷,又有何妨!

我们身上的秋色斑烂,

好给你那狂飚曲添上深沉的回响,

甜美而带苍凉。给我你迅猛的劲头!

豪迈的精灵,化成我吧,借你的锋芒,

把我的腐朽思想扫出宇宙,

扫走了枯叶好把新生来激发;

凭着我这诗韵做符咒,

犹如从未灭的炉头吹出火花,

狂野的精灵!你吹遍了大地山河,

破坏者,保护者,听吧——听我的歌!
• 第二节 • 你激荡长空,乱云飞坠 • 如落叶;你摇撼天和海, • 不许它们象老树缠在一堆; • 你把雨和电赶了下来, • 只见蓝空上你驰骋之处 • 忽有万丈金发披开, • 象是酒神的女祭司勃然大怒, • 愣把她的长发遮住了半个天, • 将暴风雨的来临宣布。 • 你唱着挽歌送别残年, • 今夜这天空宛如圆形的大墓, • 罩住了混浊的云雾一片, • 却挡不住电火和冰雹的突破, • 更有黑雨倾盆而下!呵,听我的歌!

《西风颂》(课堂PPT)

《西风颂》(课堂PPT)
5
《西风颂》
• 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集中在前三节:
6
第一节
• 第一节,写大地上的景象。

在西风狂暴的吹拂下,落叶翻滚,
黑暗的泥土里也有种子沉睡,等待来年将
“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在一片肃杀、衰败的秋景中,还
暗藏着来年的生机,而西风就是这一进程
的推动者。
7
第二节
• 第二节,诗人的笔触转向了高空 • 写西风怎样撕扯流云,让它们在天穹中形
3
西风颂的写作背景
• 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 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 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 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 。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 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 短诗《西风颂》。这是1819年的事情。
4
时代背景
1
• 雪莱(1792—1822),19 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 人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 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 致云雀》、《西风颂》、 《自由颂》、《解放了的 普罗米修斯》、《暴政的 假面游行》等诗都一直为 人们传唱不衰。
2
人物生平
• 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 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 ,开始追求民主自由。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 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被 学校开除;也因此得罪父亲,离家独居。1812 年,诗人又偕同新婚的妻子赴爱尔兰参加那儿 人们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 的忌恨。1814年,诗人与妻子离婚,与玛丽小 姐结合。英国当局趁机对诗人大加诽谤中伤, 诗人愤然离开祖国,旅居意大利。1822年7月8 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
成雷雨 • 大自然的万钧之力由此显现。

2.2 西风颂 课件(人教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2.2 西风颂 课件(人教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有致。④用强力压制使驯服。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5.文学常识 雪莱,英国著名民主诗人。雪莱是跟拜伦齐名的欧洲著名 ________主义诗人。其最优秀的作品有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 斗争的政治诗________(1820),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
________(1819),恩格斯赞美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
离群索居也好,孤家寡人也罢,人都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
理解了孤独便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尝试了孤独便懂得了怎样去面 对新的人生。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修身名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 赏读:人间的遭遇也会有悲哀、欢乐、离别、聚合;也正像
(3)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语言准确、生动、
座。 答案 进退维谷 步履维艰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4.词语解释
①摇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扶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制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摇荡。②气势盛大;充满。③枝叶茂盛,高低疏密
须如数归还。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这句话告诉我们凡事都要依 理行事,无理寸步难行。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偶成诗》
赏读:年轻时学习效果好,年纪大了学习就困难多了,所以

西风颂ppt课件英文

西风颂ppt课件英文
Theme
In today's business environment, PPT presentations are a common and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yet many people lag the skills to create and deliver impactful presentations This course is aimed at addressing this need
04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poetry
Summary
Expressing emotions of pain and sadness
Detailed description
In poetry, the author expresses the emotions of pain and sadness by depicting things and scenes of loss, pain, and sadness. These elements can resonate with readers and make them feel the setbacks and disappointments in life. By expressing pain and sadness, poetry can help people release their inner emotions and alleviate psychological burden.
Xifeng Song PPT courseware
目 录
IntroductionAnalysis of Poetry ContentSymbolic techniques in poetryEmotional expression in poetryThe Influence and Evaluation of Poetr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works for the general reader told at the end of lyric "Ode to the west wind":
1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பைடு நூலகம்?"
Marx says he is "daring vanguard" of socialism, Engels praised him as "a genius of the prophet". Mr. Lu Xun in his "person said" to "both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double upright" eight words to generalize the poet's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 Shelley's short life as his poems show that, despite repeated setbacks, adversity, but still strong integrity, bravely.
借助自然的精灵让自己的 生命与鼓荡的西风相呼相 应深刻揭示人类社会的历 史规律并指出革命斗争要 经过艰难曲折后才能走向 胜利。
5
I 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Yellow, and black, and pale, and hectic red, Pestilence-stricken multitudes:O thou,
第一节 哦,犷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 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 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蔫黄,魆黑, 苍白,潮红,疫疠摧残的落叶无数, 四散飘舞;哦,你
6
Who chariotest to their dark wintry bed The winged seeds, 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 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 its grave, until 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 blow 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 and fill (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
给高山平原注满生命的色彩和芬芳。 不羁的精灵,你啊,你到处运行; 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哦,听!
8
II Thou on whose st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Angels of rain and lightning: there are spread
2
3
珀西·比希·雪莱 众心之心 生于1792年8月4日 卒于1822年7月8日 在最后这两行用拉丁语写的生卒年月 之后,雪莱最忠诚和最热心的朋友特 里劳尼添上了雪莱生前热爱的《暴风 雨》中“埃里厄尔之歌”中的三行诗: 他的一切都没消失, 只是经过了大海的洗涤, 变得丰富而奇异。
4
Background Information:欧洲各国的工 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 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 1819年1月,武装起义爆发。面对着欧 洲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这时诗 人正旅居意大利,写于佛罗伦萨。在一 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他写 下这首诗,这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 驯的灵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
哦,你又把有翅的种籽
凌空运送到他们黑暗的越冬床圃;
仿佛是一具具疆卧在坟墓里的尸体,
他们将分别蛰伏,冷落而又凄凉,
直到阳春你蔚蓝的姐妹向梦中的大地
吹响她嘹亮的号角(如同牧放群羊,
驱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气中觅食就饮)
7
With living hues and odours plain and hill: Wild Spirit, which art moving everywhere;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hear, oh hear!
第二节 在你的川流上,在骚动的高空, 纷乱的乌云,那雨和电的天使, 正象大地凋零枯败的落叶无穷, 挣脱天空和海洋交错缠接的柯枝, 漂流奔泻;
9
On the blue surface of thine airy surge, Like the bright hair uplifted from the head Of some fierce Maenad, even from the dim verge Of the horizon to the zenith's height, The locks of the approaching storm. Thou dirge
Percy Bihi Shelley (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8.4 ~ 1822.7.8), the British Romantic poet, the first democratic socialist poet, novelist, philosopher, essays and political writer, reformer, Platon nationalists and the idealist, deep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topian social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