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露头观察方法

合集下载

《野外地质露头描述》课件

《野外地质露头描述》课件

CHAPTER 05
实例分析
实例一:某地区石灰岩露头的描述
总结词
石灰岩露头特征明显,易于辨识
详细描述
石灰岩露头通常呈灰白色,有时带有深灰色或黑色条带。岩石表面较为光滑,常见有溶蚀现象,如溶 洞、溶沟等。在露头上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沉积层理,呈层状或块状结构。
实例二:某地区花岗岩露头的描述
总结词
花岗岩露头坚硬、粗糙,具有独特的 纹理和颜色
要持续观察和记录。
描述内容
露头形态
描述露头的整体形态、 轮廓、规模等。
岩石类型
识别和描述露头所展示 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
等。
结构构造
详细描述露头的构造特 征,如层理、断层、节
理等。
蚀变现象
记录露头中出现的物理 、化学蚀变现象及特征

描述技巧
准确客观
确保描述准确、客观,不加入 个人主观臆断。
细节捕捉
详细描述
花岗岩露头通常呈浅肉红色、灰色或 白色,表面粗糙,有时呈粒状结构。 岩石强度高,不易风化,常见有球形 风化现象。在露头上可以观察到明显 的矿物颗粒和晶体结构。
实例三:某地区火山岩露头的描述
总结词
火山岩露头具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特征,如气孔、杏仁状构造 等
详细描述
火山岩露头通常呈黑色、灰色或红色,表面常有气孔和杏仁 状构造。岩石质地较轻,有时呈流纹状或枕状结构。在露头 上可以观察到火山口、熔岩流等火山活动遗迹。
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对地质露头的观 察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通过野外地质露头的观察和分析,可 以了解地壳运动的过程和规律,推断 出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分布情况,以及 预测未来地质灾害的风险。
通过地质露头推断地质构造的方法

地质学基础报告点位点义

地质学基础报告点位点义

地质学基础报告点位点义
地质学基础报告点位点义指在地质学研究或调查中选择的具有
代表性和重要性的点位,用于进行野外观察、取样和记录数据。

这些点位的选择和定义对于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和分析地质特征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地质学基础报告点位点义:
岩石露头:岩石露头是地表上岩石层露出地面形成的地质现象,可以直接观察岩石的组成、结构和纹理等特征。

地层剖面:选择不同位置的地层剖面点位,可以了解地层的垂直变化,揭示地层内部的岩性、厚度和构造特征。

断层带:断层是地壳中断裂形成的地质构造,选择断层带点位进行观察和测量,可以研究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并研究断层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沉积物样品点:选择沉积物样品点位进行取样,可以研究沉积作用、古环境变迁和古气候演化。

化石产地:选择化石产地点位进行野外勘探,可以获得古生物学的重要数据,揭示古生态环境和生物演化历史。

矿产资源点:选取矿产资源点位进行调查,有助于了解矿床类型、分布规律和矿产资源潜力。

地质构造点:选择地质构造点位观察和记录构造形貌、变形特征和应力状态等信息,对认识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地面形态点:选取地面形态点位进行实地勘察,可以研究地表地
貌形成原因、侵蚀过程和河流系统等。

水文地质点:选择水文地质点位进行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下水位、含水层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地球化学点:选择地球化学点位进行取样,研究不同地质体中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地球化学特征。

陕北延长组天然裂缝特征的综合辨识

陕北延长组天然裂缝特征的综合辨识

陕北延长组天然裂缝特征的综合辨识姚胜林;马玉甲【摘要】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储层岩芯的室内观测、油井压裂数据和生产动态数据的分析以及测井曲线的解释等四种方法对陕北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中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综合辨识.使用这四种方法对该区域裂缝进行全面识别更加简易可行。

%Through four methods, observation of the field exposure, indoor survey of reservoir core, analysis of oil well fracturing data and production dynamic data and interpretation of well log, synthetically identified natural frac- ture of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Northern Shaanxi. The four methods to com- prehensive recognize fracture is more simple and feasible in this area.【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1)004【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裂缝辨识;延长组;陕北【作者】姚胜林;马玉甲【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40 引言陕北油田延长组储层在长期的鄂尔多斯盆地背景下普遍发育天然裂缝。

裂缝作为地壳上小而复杂的构造因存在的较好的导流能力而成为油田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储层天然裂缝的各种研究方法、理论和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地震预测方法、神经网络、有限元、模糊聚类、灰色评判、分形分维等,由于这些方法对储层地质认识的程度、资料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油田工作者的理论水平要求较高,得到期望结果的难度较大,所以不适于普遍应用。

基于WebGL的数字露头可视化表征与识别系统:以无人机倾斜摄影依奇克里克剖面为例

基于WebGL的数字露头可视化表征与识别系统:以无人机倾斜摄影依奇克里克剖面为例

基于WebGL的数字露头可视化表征与识别系统:以无人机倾斜摄影依奇克里克剖面为例董志成;陈恭洋;印森林;朱柏宇【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24(24)11【摘要】为满足地质工作者对野外露头表征数据分析的需求,针对现有的软件在三维可视化、跨设备、跨平台性及易操作性等方面的不足。

基于WebGL开发了地质三维数字露头可视化平台。

首先设计了平台的开发框架及实现路线,以Cesium为框架为基础,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进行数据采集,结合U-net算法对地质数据进行分割和分析,实现了数据在跨平台、跨设备上的可视化展示和交互。

具体应用中,U-net算法可自动识别和标记地质露头的地层特征和结构,可视化平台则针对识别出的特征提供丰富的测量和标绘工具,更加直观地展示露头信息,有助于地质勘探者更快捷、更全面地理解野外地质条件,提高露头表征数据的分析效率和易用性。

仿真分析实例表明,验证了基于U-net算法的分割结果在露头表征和地层分析方面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该可视化平台将会极大提升野外露头表征的分析效率与易用性,对加快数字中国、智慧地质的建设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10页(P4633-4642)【作者】董志成;陈恭洋;印森林;朱柏宇【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录井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9;V279【相关文献】1.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数字露头表征技术2.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露头地质建模:以山西吕梁市坪头乡剖面为例3.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鄂西地区陡山沱组页岩露头表征4.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的剖面数字露头系统研发及岩层面重构方法5.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碳酸盐岩生物礁露头多尺度非均质性表征——以鄂西利川见天村露头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编绘岩层露头界线

编绘岩层露头界线
案例三
某火山岩地区,岩层多呈倾斜或直立状态,需要 运用三维编绘技术进行准确描绘。
编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问题一
01 地层界面和岩性变化不明显,
难以判断。
解决方法
02 结合地层学、沉积学等知识,
运用地质罗盘、岩心等工具进 行实地测量和观察。
问题二
03 岩层形态复杂,难以准确描绘

解决方法
04 运用三维编绘技术,建立数字
界线的确定与标注
确定界线
根据岩层产状、地层接触关系等特征,准确确定露头 界线。
标注信息
在露头界线上标注地层名称、岩性、产状等信息,完 善图件内容。
图件审核
对编绘成果进行审核,确保界线准确、标注清晰、内 容完整。
编绘成果的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标准
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指标,确保编绘成 果符合规范要求。
过程质量控制
对编绘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问 题。
成果质量评估
对编绘成果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满足地质调查和科研需求。
04 编绘成果的应用与价值
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确定地层时代
通过编绘岩层露头界线,可以确 定地层的先后顺序和时代,有助 于了解地质历史和地壳演化过程。
揭示构造特征
岩层露头界线可以揭示出地壳运动 的方向和构造特征,对于研究板块 构造、断裂带和褶皱等地质构造具 有重要意义。
VS
通过鉴别和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岩 层的形成环境和演化历史,为地质勘 查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03 露头界线的编绘方法
实地调查与测量
01
02
03
实地踏勘
了解露头分布、地形地貌、 植被覆盖等情况,为后续 测量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地质填图法的露头圈定法

地质填图法的露头圈定法

地质填图法的露头圈定法【摘要】:露头圈定法是根据详细研究每一个露头的资料,来了解全矿床的地质构造。

其优点是能够精确地观察矿床内的所有露头,在最复杂的矿床中,亦不致遗漏出露的任何地质现象。

缺点是工作量大,在填实面积较大时,单纯使用此法,难于获得地区或矿床构造的立体概念。

本文重点介绍了地质填图法的露头圈定法的适应条件和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

一、露头圈定法是根据详细研究每一个露头的资料,来了解全矿床的地质构造。

其优点是能够精确地观察矿床内的所有露头,在最复杂的矿床中,亦不致遗漏出露的任何地质现象。

缺点是工作量大,在填实面积较大时,单纯使用此法,难于获得地区或矿床构造的立体概念。

在露头不好时,必须配合系统的人工露头,包括垂直走赂的系统的干槽及必要时沿构造线或沿重要的地质界线的系统的揭露。

其适应条件如下:(一)不论在地质条件复杂或简单的地区均可适用。

但在地质条件简单时,一般不采用。

(二)适宜于露头发育不好至很好的地区。

在露头发育不好时,有时可收到较其他方法更好的效果。

(三)适宜于比例尺较大的地质测量如1∶2,000-1∶500。

在1∶10,000-1∶5,000的填图中,应有条件的使用。

二、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一)准备工作1、地形底图:野外用地形底图可裁成30×30至40×40平方厘米的小幅,裱在白布上,也可不载成小幅而将地形图固定在三合板上。

2、确定露头圈定的原则,每一个大小露头内的地质界线均应用实线表示。

当许多小露头密集在一起时,如露头之间的掩盖部份在图上不大于1-2厘米只要有把握,可以将其圈成一个大露头。

但当根据某些迹象表明掩盖部分可能是断层或夹层时则仍应将有关的小露头单独或分别圈定。

应规定对过于小的露头的圈定和表示方法。

露头不发育地区的零星小露头,对于圈定地质界线,解释地质构造,具有很大价值,如其规模过小,可以示意性的表示在图上。

3、确定地质观察点分布的原则及编号。

地质观察点应分布在露头的边缘及露头中地质界线或构造线上,有时也布置在地质条件变化显著的地方。

野外露头剖面

野外露头剖面

野外露头剖面
洪积扇新疆
洪积扇剖面
泥盆系泥质岩露头新疆
渝东南地区断阶构造
湖北兴山大峡口剖面P与T界线
湖北,清江,白云岩
火山口
猛硐岩群云母斜长片麻岩眼球状变
猛硐岩群云母斜长片麻岩柔流褶皱
猛硐岩群云母斜长片麻岩小型平卧
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第一期岩相
猛硐岩群斜长角闪岩柔流褶皱
球形风化(重庆北碚)
球状风化1
球状风化2 物理风化与化学风
石英云母糜棱岩(锤头上方暗色薄
看似背斜实是向斜
瘤状灰岩
甘肃临泽县境内发现了最为集中
砂岩的盐风化:一种差异风化现象
破火山口的边缘,图尔卡纳湖(Lak
硅化木新疆
硬石膏层中被溶解扩大的节理
美国barnett页岩露头
缝合线构造(重庆北碚)
穹窿构造
福建漳浦县前亭镇滨海一带——火
蛇形弯曲
蛇绿岩套新疆1
蛇绿岩套新疆2
蛇绿岩套新疆3
贵州东南,断层和牵引背斜,海相
西藏,冰舌
西藏319线,小型扇体
西藏,角峰
辫状河
透镜体
重力流底部的典型冲刷面
重庆东南面,低缓断层
野外褶皱1
重庆黔江正阳角度不整合
重庆云阳背斜
重庆云阳向斜
野外褶皱2
野外褶皱3
野外褶皱4
钨锡小矿体
震旦系灯影组云岩中的葡萄花边构
铜川川口
铁质结核
露头红页岩
青海湖滩坝砂
青海日月山前白垩系河流三角洲剖
青海化隆第三系丹霞地貌
页岩野外露头
页岩露头
魔鬼城雅丹地貌
魔鬼城雅丹地貌1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冰川遗迹
黄山——花岗岩群。

岩层露头v字形法则 -回复

岩层露头v字形法则 -回复

岩层露头v字形法则-回复岩层露头V字形法则,也被称为V字形岩层露头法则,是地质学中用来解释或推断地层倾角和断层类型的重要法则之一。

该法则利用露头上岩石层的倾角和不同地层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地质演化过程中的地层错动和断裂等现象。

本文将详细讲解V字形法则的原理和应用。

岩层露头是地质学家观察和研究地层的重要地点。

当露头上有不同岩层倾斜交错或与地表垂直露出时,就形成了V字形的图案。

这种图案的形成与地质变形和断裂有关。

原始的岩层均匀平行地堆积在地壳中,但在地层演化的过程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和变形,导致了岩层的错动和断裂。

V字形法则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观察露头上的不同岩层。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和记录露头上的不同岩层的位置和倾角。

可以利用复杂的工具如罗盘和测斜仪,通过测量岩层和地表之间的角度来确定其倾角。

2.确定岩层的错动方向。

根据露头上不同岩层的位置和倾角,可以确定岩层错动的方向。

当两个岩层夹角越小,错动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通过比较不同岩层的倾角和错动方向,可以揭示地层错动的原因和机制。

3.分析岩层倾角和错动方向的变化。

当露头上的不同岩层呈现出V字形的图案时,可以得出结论地层发生了错动和断裂。

根据不同岩层的倾角和错动方向的变化,可以进一步推断地层的演化过程和地质历史。

V字形法则在地质学中有许多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判断地层的倾角和厚度,从而帮助地质学家绘制准确的地层图。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推断断层的类型和性质,例如正断层、逆断层或走滑断层。

根据不同岩层的错动方向和露头的形态,可以判断岩石在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中所受到的压力和剪切力。

V字形法则还可以用于油气勘探和开采。

在地下油气藏的勘探中,通过分析露头上岩层的倾角和错动特征,可以推断地下油气藏的分布、储量和储层特性。

这对于油田开发的规划和设计非常重要。

最后,V字形法则还有助于研究地震和地质灾害。

通过观察和分析岩层错动的方向和规模,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露头观察方法
野外露头观察是最普遍、最常见的地质旅游,也是调查或研究沿途地质概貌的最佳办法。

随身携带的各种野外工具、仪器都可以协助我们提高观察的质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记录本、素描册、照相机等详细地记录、绘画、摄影。

野外露头观察最重要步骤是选好剖面,一般而论,剖面线方向应尽量与地层的走向方向垂直,或者说,跟地层的倾斜方向一致。

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看到最多的内容。

基本上可以通过穿越几条剖面的办法了解到区域地层分布的面貌,岩石的类别、特征与构造的格局等等。

野外露头观察要求观察的项目,着重点应放在地层及构造方面。

地层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岩性、名称、产状、所含化石、各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层的厚度、岩层的其他特点等。

如遇火成岩,则还应观察岩体、岩脉的形态、穿插关系、火成岩与沉积岩的先后关系或两者接触处的变质现象。

如遇变质岩,起码要判断属于何种变质类型。

构造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断层、褶皱及其类型,节理的方向及其组合关系,变质岩系中的节理组合与方向,区域构造线的方向。

综合上述观察的内容,可以判断此间地壳运动的性质,演变的历史以及当地大地构造所处的构造单元的部位。

如遇有矿点或矿化现象,应观察矿物的种类,何者为主,何者为次;可能的成因类型、类别,估计其矿体范围及其经济价值。

野外露头观察可以观察小地貌现象,主要是注意岩性与构造地质这两方面对当地地貌的影响,例如沟谷与断层的关系、悬崖与断层的关系、山坡形态与岩层倾向的关系以及与岩石性质的关系等等。

如在石灰岩地区,注意洞穴有无成层性现象,如果存在,则可考虑当地在地质近期内地壳上升的节奏性运动;溶洞及岩溶的形成过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如在火山岩、花岗岩或其他坚硬岩层发育地区,要特别注意裂隙系统对塑造山形水流的关系。

野外露头观察时,边走、边看,要停就停,要走就走,随手作笔记,随时作记录,还可及时素描或摄影,把特殊的地质现象或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以附图的方式描绘下来,一幅清晰的图件,经常起到胜过文字的作用,并能提高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信手剖面必须随着前进的步伐而随时描绘下来,哪怕是不很准确的、示意性质的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一位技能全面的地质工作者,应该在绘画技巧方面有所训练。

徒步地质旅游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就是采集标本,这是在交通工具上难以办到的。

采集岩性标本、化石标本、矿物标本及构造标本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确定(带回室内研究)该地层的年代、岩石的名称、构造的特点,掌握沿途地质情况,为下一步工作设计方案。

当然,有些仅为作为旅游中的一个纪念。

不管何种目的,采集标本时都应注意对环境的爱护,不要破坏自然景观或违反当地的管理规定。

野外露头观察除了本人直接观察地质对象以外,更有利的条件是根据地质特征,进行一些访问工作,比如向当地群众了解到某些生产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说不定与当地的地质条件有关,由此可以启发我们去深入了解或作好进一步研究的准备。

常碰到的如以村庄内泉水出露情况了解水文地质特点;以动植物的异态,来了解土壤中矿物元素分布的情况;甚至偶见村落旁边的废弃矿渣堆(古代土法冶炼所遗弃的)可以了解此间某种矿产的埋藏情况,在黄土高原地区,通过“龙骨”(主要是新生代后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挖掘的线索,找到重要的化石产地;在南方岩溶地貌发育区,通过“泥岩肥料”(大多是洞穴内的哺乳动物化石堆积物,其泥土中含有丰富的磷质,可作肥料)线索找寻化石,甚至人类化石(例如巨猿与马坝人化石便是如此发现的)以及其他等等。

野外露头观察,随时随地向群众了解有关的地质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其他形式的地质旅游不易办到的,因此,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