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2000)

Eqv IEC 60079-0”1998(等同采用)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Ex引入装置、Ex元件的结构、检验和标志的通用要求及检验程序。

2、电气设备分类和温度组别

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Ⅰ类:煤矿用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用于煤矿的电气设备,其爆炸性气体环境除了甲烷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份的爆炸性气体时,应按照Ⅰ类和Ⅱ类相应气体的要求进行制造和检验。该电气设备应有相应标准(例如ExdⅠ/ⅡBT3或ExdⅠ/Ⅱ(NH3))。

2)Ⅱ类电气设备可以按爆炸性气体的特性进一步分类。

(1)Ⅱ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ⅡA、ⅡB和ⅡC类。

3)标志牌(铭牌)必须包括下列各项:

1)制造厂名称或注册商标。

2)制造厂所规定的产品名称及型号。

3)符号Ex,它表明这些电气设备符合1.2所述的某一种或几种防爆型式的规定。

4)所应用的各种防爆型式的符号:充油型 o、正压型 p、充砂型 q、隔爆型 d、增安型 e、本质安全型 a类 ia、本质安全型b类 ib、浇封型 m 注:对无火花型“n”见本标准第1章注1。不符合本标准和1.2专用标准的电气设备,如经检验单位认可,可在产品上标示符号“s”做为特殊型。

4)电气设备的类型符号:

Ⅰ(煤矿用电气设备);

Ⅱ或ⅡA、ⅡB、ⅡC(除煤矿外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如果电气设备只允许使用在某一特定的气体中,则在符号Ⅱ后面写上气体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5)Ⅱ类设备的温度组别或最高表面温度(℃),或者两者并有。当这两个符号都用时,温度组别放在后面,并用括号括上。

例如:T1或350℃,或者350℃(T1)。

最高表面温度超过450℃的Ⅱ类电气设备,应标出温度数值。

例如:600℃

用于特殊气体的Ⅱ类电气设备,不必标出相应温度。在符合本标准5.2规定时,标记上应包括Ta或Tamb和环境温度范围或符号×。

6)一个电气设备的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防爆型式时,则每个相应部位都应具有相应防爆型式的标志。

如果一个电气设备上使用着一种以上的防爆型式时,则首先标明主要防爆型式的标志,接着是其他防爆型式的标志。

7)防爆标志示例

(1)Ⅰ类隔爆型:ExdⅠ。

(2)ⅡB类隔爆型T3组:ExdⅡBT3。ⅡA类本质安全型ia等级T5组:ExiaⅡAT5。

(3)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型式,须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如Ⅱ类主体增安型并具有正压型部件T4组:ExepⅡ T4。

(4)对只允许使用于一种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其标志可用该气体化学分子式或名称表示,这时可不必注明温度组别。例如:Ⅱ类用于氨气环境的隔爆型:Exd Ⅱ(NH3或ExdⅡ氨。

(5)对Ⅱ类电气设备的标志,可标温度组别,也可标最高表面温度,或二者都标出。例如:最高表面温度为125℃的工厂用增安型:ExeⅡT4;ExeⅡ(125℃)或ExeⅡ125℃(T4)。

(6)复合型电气设备。应分别在不同防爆型式的外壳上标出相应的防爆型式。

(7)ⅡC类本质安全型ib等级关联设备T5组:Ex(ib)ⅡCT5。

(8)Ⅰ类特殊型:Exs Ⅰ。

(9)对使用于煤矿中除甲烷外,还有其他爆炸性气体,如ⅡB类T3组可燃性气体的隔爆型:ExdⅠ/ⅡBT3。

(10)对既适用于Ⅰ类又适用于ⅡB类T4组的隔爆型:ExdⅠ/ⅡBT4。

(11)为保证安全,指明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电气设备,例如指明具有抗低冲击能量的电气设备,在其防爆合格证之后加符号“×”。如××××-×。

(12)各项标志须清晰、易见并耐久。

(13)防爆合格证编号方法如下:

各电气设备选择的原

第四章电器设备的选择 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尽管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的作用和工作条件并不一样,具体选择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对它们的基本要求确是一致的。电气设备要可靠地工作,必须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来校验动、热稳定性。 4.1.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2)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3)应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选择导体时应尽量减少品种; (5)扩建工程应尽量使新老电器的型号一致; (6)选用的新品,均应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 4.1.2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1)额定电压 电气设备所在电网的运行电压因调压或负荷的变化,有时会高于电网的额定电压,故所选的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所接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规定一般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为设备额定电压的1.1-1.15倍,一般不超过电网额定电压的1.15倍。因此,在选择电气设备时,可按照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不低于装置地点电网额定电压D的条件选择,即 4-1 (2)额定电流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是指在额定环境温度下,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电流。应不小于该回路在各种合理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即 4-2 由于发电机、调相机和变压器在电压降低5%时,出力保持不变,故其相应回路的应为发电机、调相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流的1.05倍;若变压器有可能过负荷运行时,应按过负荷确定(1.3-2倍变压器额定电流);母联断路器回路一般可取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或变压器的;母线分段电抗器应为母线上最

大一台发电机跳闸时,保证该母线负荷所需的电流,或最大一台发电机额定电流的50%-80%;出险回路的除考虑正常负荷电流外,还应考虑事故时由其他回路转移过来的负荷。 (3)按当地环境校验 当电气设备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污秽等级、海拔高度、地震烈度和覆冰厚度超过一般电气设备使用条件时,应采取措施。本设计着重考虑温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我国目前生产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环境温度Q。=+ 40℃,裸导体的额定环境温度为+25℃。 4.1.3 按短路情况校验 (1)短路热稳定校验 短路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时,电气设备各部件温度(或发热效应)应不超过允许值。即, 4-3 式中,-------t秒内通过的短时热电流; ------短路电流产生的热效应。 (2)电动力稳定校验 满足动稳定的条件为 或 4-4 式中,-------电气设备允许通过的动稳定电流幅值; ------电气设备允许通过的动稳定电流有效值; -----短路冲击电流幅值; ------短路冲击电流有效值。 下列几种情况可不校验热稳定或动稳定: ①用熔断器保护的电气设备,其热稳定由熔断器时间保证,故可不验算热稳定; ②采用有限流电阻的熔断器保护的设备,可不校验动稳定; ③装设在电压互感器回路的裸导体和电气设备可不校验动稳定、热稳定。

温湿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温湿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气温逐年上升,大气环境因素逐步变差,诸如:高温,高湿等多变气候,使室内配电设施面临的威胁越来越明显。在电气运行时空气的温、湿度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就会产生很多、很大的影响。 对于长期从事电气工作的人来说,很容易认识到这样的规律: 1.配电设备突发事故往往发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2.机电设备的故障多发季节在潮湿的春季; 3.气温骤变(骤然降低或升高)的季节交换时节,往往也容易使电气设备发生故障。 一、温湿度产生的现象 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湿度与温度: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空气的物理性质。我们知道,上海地区属于暖温区。温度范围: -5℃~+35℃,日温差:10℃,相对湿度: 相对环境温度20±5℃,月平均值:≤75%≤5m。空气的吸湿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温度越高,空气的吸湿能力越大;温度越低,空气的吸湿能力越弱。所以,由于白天温度升高,空气吸收水分。到夜间,由于温度降低,空气释放水分,使得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例如夏季,当地气象台预报,一天内的相对湿度,多为65%-95%以上。空气的最大湿度应当发生在夜间温

度最低的时候。然而,我们又知道,电器设备要求的相对湿度不能超过90%(25℃及以下)。由此可见,在夜里设备发生事故,湿度过高是产生设备事故的主要因素。过去,很多人认为是由于深夜,负载减轻,电压升高的缘故,现在看来是不成立的。因为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电压总是稳定的。所以在电气工程中,当相对湿度大于80%时,则称为高湿。 二、温湿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湿度过高,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一方面湿度过高,使空气的绝缘性能降低,开关设备中很多地方是靠空气间隙绝缘的。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在绝缘材料表面,使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降低,特别是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由于内部有积尘吸附水分,潮湿程度将更严重,绝缘电阻更低。设备的泄露电流大大增加,甚至造成绝缘击穿,产生事故。 湿度与霉菌:潮湿的空气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实践表明当温度为25-30度,相对湿度为75%~95%时,是霉菌生长的良好条件。所以,如果通风不好将会加快霉菌的生长速度。霉菌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设备的绝缘性能将大大降低。对一些多孔的绝缘材料,霉菌根部还能深入到材料的内部,造成绝缘击穿。霉菌的代谢过程中所分泌出的酸性物质与绝缘相互作用,使设备绝缘性能下降。

电气设备通用选择规范

电气设备通用选择规范 一、电气安全工作的内容 (1)研究并采取各种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2)研究并推广先进的电气安全技术,提高电气安全水平。 (3)制定并贯彻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 (4)建立并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5)开展有关电气安全思想和电气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 (6)分析事故实例,从中找出事故原因和规律。 二、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要素 (1)电气绝缘。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2)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3)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

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4)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三、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基本要求 电气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电气设备的结构有缺陷,安装质量不佳,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而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因此,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有以下要求:(1)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应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 (4)低压电力系统应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1] 。 (5)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应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应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6)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应设安全标志。

关于电气设备的选择方法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电气设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3项原则: (1)按工作环境及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a 根据电气装置所处的位置,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型号; b 按工作电压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c 按最大负荷电流选择电气设备和额定电流。 (2)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3)开关电器断流能力校验 5-2 高压断路器如何选择? 答:(1)根据使用环境和安装条件来选择设备的型号。 (2)在正常条件下,按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其所在线路的额定电压选择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实际通过它的最大负荷电流选择额定电流。 (3)动稳定校验 )3(max sh I I ≥ 式中,) 3(sh I 为冲击电流有效值,max I 为电气设备的极限通过电流有效值。 (4)热稳定校验 im a t t I t I 2 )3(2∞≥ 式中,t I 为电气设备的热稳定电流,t 为热稳定时间。 (5)开关电器流能力校验 对具有断流能力的高压开关设备需校验其断流能力。开关电气设备的断流容量不小于安装点最大三相短路容量,即max .K oc S S ≥ 5-3跌落式熔断器如何校验其断流能力? 答:跌落式熔断器需校验断流能力上下限值,应使被保护线路的三相短路的冲击电流小于其上限值,而两相短路电流大于其下限值。 5-4电压互感器为什么不校验动稳定,而电流互感器却要校验? 答: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侧均有熔断器保护,所以不需要校验短路动稳定和热稳定。而电流互感器没有。 5-5 电流互感器按哪些条件选择?变比又如何选择?二次绕组的负荷怎样计算? 答:1)电流互感器按型号、额定电压、变比、准确度选择。 2)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有20,30,40,50,75,100,150,200,400,600,800,1000,1200,1500,2000(A )等多种规格,二次侧额定电流均为5A ,一般情况下,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应使其一次额定电流不小于线路中的计算电流。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为保证其准确度要求,可以将变比选的大一些。 3) 二次回路的负荷取决于二次回路的阻抗的值。 5-6 电压互感器应按哪些条件选择?准确度级如何选用? 答: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如下: ●按装设点环境及工作要求选择电压互感器型号;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装设点线路额定电压; ●按测量仪表对电压互感器准确度要求选择并校验准确度。

91常用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

9 电气设备选择 9.1 常用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 9.1.1 电气设备选择一般原则[65,63] (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2)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3)应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与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应协调一致; (5)同类设备应尽量减少品种; (6)选用的新产品均应具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并经正比鉴定合格。 9.1.2 技术条件 选择的高压电器,应能在长期工作条件下和发生过电压、过电流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各种高压电器的一般技术条件如表9?1?1所示。 表9?1?1 选择电器的一般技术条件 注①悬式绝缘子不校验动稳定。

9.1.2.1 长期工作条件 (1)电压:选用的电器允许最高工作电压max U 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z U ,即 max U ≥z U (9?1?1) 三相交流3kV 及以上设备的最高电压见表9?1?2。 (2)电流:选用的电器额定电流n I 不得低于所在回路在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的持续工作电流 z I ,即 n I ≥z I (9?1?2) 不同回路的持续工作电流可按表9?1?3中所列原则计算。 由于变压器短时过载能力很大,双回路出线的工作电流变化幅度也较大,故其计算工作电流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表9?1?2 额定电压与设备最高电压 kV 表9?1?3 回路持续工作电流

表9?1?4 套管和绝缘子的安全系数 注①悬式绝缘子的安全系数对应于一小时机电试验荷载,而不是破坏荷载。若是后者,安全系数则分别应为5.3和3.3。 高压电器没有明确的过载能力,所以在选择其额定电流时,应满足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的要求。 (3)机械荷载:所选电器端子的允许荷载,应大于电器引线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时的最大作用力。 电器机械荷载的安全系数,由制造部门在产品制造中统一考虑。套管和绝缘子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9?1?4所列数值。 9.1.2.2 短路稳定条件 (1)校验的一般原则: 1)电器在选定后应按最大可能通过的短路电流进行行动、热稳定校验。校验的短路电流一般取三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若发电机出口的两相短路,或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及自耦变压器

电气设备通用基本文字符号(规范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的文字符号适用于电气技术领域技术文件的编制,也可表示在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上或其近旁,以标明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名称、功能、状态和特征。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气产品的型号编制与命名。 2. 目的 2.1 为项目代号提供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种类字母代码和功能字母代码。 2.2 作为限定符号与一般图形符号组合使用,以派生新的图形符号。 2.3 除2.1、2.2外,在技术文件或电气设备中表示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功能、状态和特征。 3. 文字符号的组成 文字答号分为基本文字符号(单字母或双字母)和辅助文字符号。 3.1 基本文字符号 3.1.1 单字母符号是按拉丁字母将各种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划分为23大类,每大类用一个专用单字母符号表示。如“C”表示电容器类,“R”表示电阻器类等,见表1.单字母符号应优先采用。表1举例栏中列出的内容有限,各专业可按分类补充所需的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表1列出的单字母符号与GB 5094-85《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中表1“项目种类的字母代码表”的规定相一致。 3.1.2 双字母符号是由一个表示种类的单字母符号与另一字母组成,其组合型式应以单字母符号在前、另一字母的后在次序列出。如“GB”表示蓄电池,“G”为电源的单字母符号。只有当用单字母符号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将大类进一步划分时,才采用双字母符号,以便较详细和更具体地表述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如“F”表示保护器件类,而“FU”表示熔断器,“FR”表示具有延时动作的限流保护器件等。本标准规定的双字母符号的第一位字母只允许按表一中单字母所表示的种类使用。各专业可以补充本标准未列出的双字母符号。 3.2 辅助文字符号是用以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以及线路的功能、状态和特征的。如“SYN”表示同步,“L”表示限制,“RD”表示红色等。辅助文字符号也可放在表示种类的单字母符号后边组成双字母符号,如“S P”表示压力传感器,“YB”表示电磁制动器。为简化文字符号起见,若辅助文字符号由两个以上字母组成时,允许只采用其第一位字母进行组合,如“MS”表示同步电动机等,辅助文字符号还可以单独使用,如“ON”表示接通,“M”表示中间线,“PE”表示保护接地等。 4. 补充文字符号的原则 本标准中已规定的基本文字符号和辅助文字符号如不敷使用,可按本标准中文字符号组成规律和下述原则予以补充。 4.1 在不违背本标准编制原则的条件下,可采用国际标准中规定的电气技术文字符号。 4.2 在优先采用本标准中规定的单字母符号、双字母符号和辅助文字符号前提下,可补充本标准未列出的双字母符号和辅助文字符号。

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

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一、电气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 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2、1、电气设备型式的选择 选用电气设备必须考虑设备的装置地点和工作环境。另外,根据施工安装的要 求,或运行操作的要求,或维护检修的要求,电气设备又有各种不同的型式可供选择。 2、电气设备电压的选择 选择电气设备时,应使所选择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正常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的工作电压,即: 3、 UN ≥ Uet 4、3、电气设备额定电流的选择 5、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正常工作时最大负荷电流,即 6、 IN ≥ Iet 7、我国目前所生产的电气设备,设计师取周围空气温度为40℃作为计算值,如装置 地点周围空气温度低于40℃时,每低1℃,则电气设备(如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及套管绝缘子等)的允许工作电流可以比额定值增 大%,但总共增大的值不能超过20%。 8、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的热稳定性校验 电气设备热稳定性校验是以电气设备的短路电流的数值作为依据的,在工程上常采用下式来做热稳定性校验,即 I2 t t ≥ I2 ∞ t j 或 I ∞≤ I t √t/t j 式中 I t ——制造成规定的在t秒内电气设备的热稳定电流,这个电流是在指定时间内不使电器各部分加热到超过所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的电流(kA); t ――与I t 相对应的时间,通常规定为1s、4s、5s或10s ; I ∞ ――电路中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稳态值(kA); t j ――家乡时间(s),参见第四章第六节。 2. 动稳定校验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一、高压电气设备选择一般条件和原则 ?二、高压开关电器的选择 ?三、互感器的选择 ?四、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一、高压电气设备选择一般条件和原则 (一)、高压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的一般条件 (二)、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项目 (三)、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高压电气设备 ?额定电压和最高工作电压 ?额定电流 ?按环境工作条件校验 (四)、短路条件校验 ?短路热稳定校验电动力稳定校验 ?短路电流计算条件短路计算时间 高压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的一般条件 电气设备选择是发电厂和变电所设计的主要内容之 一,在选择时应根据实际工作特点,按照有关设计规范的 规定,在保证供配电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 为了保障高压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高压电气设备选 择与校验的一般条件有: (1)按正常工作条件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开断电流等选择; (2)按短路条件包括动稳定、热稳定校验; (3)按环境工作条件如温度、湿度、海拔等选择。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项目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项目见表7-1。

额定电压和最高工作电压 高压电气设备所在电网的运行电压因调压或负荷的变 化,常高于电网的额定电压,故所选电气设备允许最高工作 电压Ualm 不得低于所接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 一般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可达1.1~1.15UN , 而实际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Usm 一般不超过1.1UNs ,因此在 选择电气设备时,一般可按照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UN 不低于 装置地点电网额定电压UNs 的条件选择,即 UN ≥UNs 额定电流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ⅠN 是指在额定环境温度下,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 ⅠN 应不小于该回路在各种合理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Ⅰmax ,即ⅠN ≥ Ⅰmax 。 (1)由于发电机、调相机和变压器在电压降低5% 时,出力保持不变,故其相应回路的Ⅰmax 为发电机、调相 机或变压器的额定电流的1.5倍; (2)若变压器有过负荷运行可能时, Ⅰmax 应按过负 荷确定(1.3~2倍变压器额定电流); (3)母联断路器回路一般可取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或变压器的Ⅰmax ; (4)出线回路的Ⅰmax 除考虑正常负荷电流(包括线 路损耗)外,还应考虑事故时由其它回路转移过来的负荷。 按环境工作条件校验 在选择电气设备时,还应考虑电气设备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当气温、温度、海拔高度和覆冰厚度等环境条件超过一般电气设备使用条件时,应采取措施。 当周围环境温度θ0和电气设备额定环境温度不等时,其长期允许工作电流应乘以修正系数K ,即 我国的电气设备使用的额定环境温度θN=40℃。如周围环境温度θ0高于40℃小于60℃时,其允许电流一般可按每增高1℃,额定电流减少1.8%进行修正,当环境温度低于40℃时,环境温度每降低1℃,额定电流可增加0.5%,但其Imax 不得超过IN的20%。该式对求导体的在实际环境温度下的长期允许工作电流,此时公式中的θN 一般为25℃。 短路条件校验—短路热稳定校验 短路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时,电气设备各部件温度(或发 热效应)应不超过允许值。满足热稳定的条件为 式中 Ⅰt —厂家给的电气设备在时间t 秒内的热稳定电流。 Ⅰ∞—短路稳态电流值。 t —与Ⅰt 相对应的时间。 tdz —短路电流热效应等值计算时间。 短路条件校验—电动力稳定校验 电动力稳定是电气设备承受短路电流机械效应的能力, 也称动稳定。满足动稳定的条件为 或 N N N al I KI I θθθθθ--==max 0max kz t t I t I 2 2∞≥ch es i i ≥ch es I I ≥

(推荐)温湿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温湿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气温逐年上升,大气环境因素逐步变差,诸如:高温,高湿等多变气候,使室内配电设施面临的威胁越来越明显。在电气运行时空气的温、湿度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就会产生很多、很大的影响。 对于长期从事电气工作的人来说,很容易认识到这样的规律: 1.配电设备突发事故往往发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2.机电设备的故障多发季节在潮湿的春季; 3.气温骤变(骤然降低或升高)的季节交换时节,往往也容易使电气设备发生故障。 一、温湿度产生的现象 产生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湿度与温度: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空气的物理性质。我们知道,上海地区属于暖温区。温度范围: -5℃~+35℃,日温差:10℃,相对湿度: 相对环境温度20±5℃,月平均值:≤75%≤5m。空气的吸湿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温度越高,空气的吸湿能力越大;温度越低,空气的吸湿能力越弱。所以,由于白天温度升高,空气吸收水分。到夜间,由于温度降低,空气释放水分,使得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例如夏季,当地气象台预报,一天内的相对湿度,多为65%-95%以上。空气的最大湿度应当发生在夜间温度最低的时候。然而,我们又知道,电器设备要求的相对湿度不能超

过90%(25℃及以下)。由此可见,在夜里设备发生事故,湿度过高是产生设备事故的主要因素。过去,很多人认为是由于深夜,负载减轻,电压升高的缘故,现在看来是不成立的。因为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电压总是稳定的。所以在电气工程中,当相对湿度大于80%时,则称为高湿。 二、温湿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湿度过高,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一方面湿度过高,使空气的绝缘性能降低,开关设备中很多地方是靠空气间隙绝缘的。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在绝缘材料表面,使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降低,特别是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由于内部有积尘吸附水分,潮湿程度将更严重,绝缘电阻更低。设备的泄露电流大大增加,甚至造成绝缘击穿,产生事故。 湿度与霉菌:潮湿的空气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实践表明当温度为25-30度,相对湿度为75%~95%时,是霉菌生长的良好条件。所以,如果通风不好将会加快霉菌的生长速度。霉菌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设备的绝缘性能将大大降低。对一些多孔的绝缘材料,霉菌根部还能深入到材料的内部,造成绝缘击穿。霉菌的代谢过程中所分泌出的酸性物质与绝缘相互作用,使设备绝缘性能下降。

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寿命影响

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湿度的危害,如在高湿度环境下使用时间过长,将导致故障发生,对于计算机板卡CPU等会使金手指氧化导致接触不良发生故障。 大多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湿度应该在40%以下。 三、粉尘影响 粉尘影响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及其它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使设备使用寿命缩短,产品质量的无保障,工作条件及环境变差,各种烟尘和废气对人体造成伤害。 笔者以冶金粉尘为例来讨论风尘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在冶金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粉尘。粉尘的产生不仅污染环境,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也带来很大危害。 3.1 造成电气设备短路 冶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大多为矿物性粉尘和金属性粉尘,而这些粉尘的比电阻都不高,如烧结机尾粉尘的比电阻为1.47×10~9.06×10Ω·cm,又由于粉尘的尘粒荷电性(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有90%—95%荷正电或荷负电),吸水性(吸水量多少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很容易使粉尘在电气设备的周围凝集沉降,从而减少了电气距离,破坏了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在线路过电压或电气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电气击穿短路事故。如总降压站因与炼钢厂较近,户外高压瓷瓶积炼钢粉尘较多,造成爬电对地短路,使全厂停电,造成很大损失。又如2低夺配电室,由于处于多产尘区,粉尘堆积在DZ型自动空气天关上部,使相间绝缘强度大大降低,造成进线母排相间短路事故,使生产停产达十几个小时。还有粉尘堆集在端子板上,造成电气误动、短路等,对其安全运行造成很大危害。 3.2 造成电气开关接触不良 粉尘堆集存于电气开关的触头之间、电磁铁芯之间都会造成电气开关接触不良故障,尤其是在继电气一接触器控制电路中影响最大。电气控制系统动作不稳定,时好时坏,从而引起的单相运行触头粘连等现象时常造成设备事故的发生。 3.3 粉尘造成的通风不良 电动机的冷却是由通风道的排热、自带风扇强迫冷却和机壳散热所完成的,往往由于通风道粉尘堵塞或机壳上粉尘堆积,使电动机的温升比平常情况下高出10℃以上,造成电动机运行温度过高,承载能力下降。 四、海拔影响 常规电气设备是指海拔在1000米以下使用来做的实验,能完成的工况。海拔影响通常是指电气设备使用场合海拔比常规实验海拔高出很多,比如我国的西藏地区。 4.1海拔对温度的影响 4.1.1海拔高会使电气设备产生发热严重,例如我们常用的电磁感应,电动机接触器都是使用它的原理,他们工作要靠旋转磁场,在高海拔下由于我们使用绝缘材料不同会产生严重发热影响到绝缘缩短使用寿命。 4.1.2海拔过高会使环境温度低:温度过低有的运转设备的润滑油会干涩,甚至不能用,会导致设备过负荷。低温也会影响继电器。继电器虽然是怕热元件,但对过低温度(如军用航空条件-55℃)也不能忽视。低温可使触点冷粘作用加剧,触点表面起露,衔铁表面产生冰膜,使触点不能正常转换,尤其是小功率继电器更为严重。试验证明,对于有些按部标生产的国产小功率继电器,虽然使用条件规定低温为-55℃,但实际上在此条件下继电器根本无法进行正常转换。 4.2海拔对气压的影响 4.2.1海拔过高会产生低气压:在低气压条件下,继电器散热条件变坏,线圈温度升高,使继电器给定的吸合、释放参数发生变化,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低气压还可使继电器绝缘电阻降低、触点熄弧困难,容易使触点烧熔,影响继电器的可靠性。对于使用环境较恶劣的条件,建议采用整机密封的办法。低气压还会造成断路器的外绝缘强度降低。起晕电压低,造成电晕放电。

(完整word版)高海拔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海拔高度对电气产品的影响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压力下降,空气密度和湿度相应地减少,其特征为:a、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较低;b、空气温度较低,温度变化较大;c、空气绝对湿度较小;d、大阳辐射照度较高;e、降水量较少;f、年大风日多;g、土壤温度较低,且冻结期长。这些特征对电工产品性能有下面四大影响规律,列出如下: 1、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降低的影响 1)对绝缘介质强度的影响 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的降低,引起外绝缘强度的降低。在海拔至5000m范围内,每升高1000m,即平均气压每降低7.7~10.5kPa,外绝缘强度降低8%~13%. 2)对电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对于设计定型的产品,由于其电气间隙已经固定,随空气压力的降低,其击穿电压也下降.为了保证产品在高原环境使用时有足够的耐击穿能力,必须增大电气间隙.高原用电工产品的电气间隙可按下表进行修正. 3)对电晕及放电电压的影响 a、高海拔低气压使高压电机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降低,电晕起始电压降低,电晕腐蚀严重; b、高海拔低气压使电力电容器内部气压下降,导致局部放电起始电压降低; c、高海拔低气压使避雷器内腔电压降低,导致工频放电电压降低。 4)对开关电器灭弧性能的影响 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的降低使空气介质灭弧的开关电器灭弧性能降低,通断能力下降和电寿命缩短。a)、直流电弧的燃弧时间随海拔升高或气压降低而延长;b)、直流与交流电弧的飞弧距离随海拔升高或气压降低而增加。 5)对介质冷却效应,即产品温升的影响 空气压力或空气密度的降低引起空气介质冷却效应的降低。对于以自然对流、强迫通风或空气散热器为主要散热方式的电工产品,由于散热能力的下降,温升增加。在海拔至5000m 范围内,每升高1000m,即平均气压每降低7.7~10.5kPa,温升增加3%~10%. a、静止电器的温升随海拔升高的增高率,每100m一般在0.4K以内,但对高发热电器,如电炉、电阻器、电焊机等电器,温升随海拔升高的增高率,每100m达到2K以上。 b、电力变压器温升随海拔的增高与冷却方式有关,其增加率每100m为:油浸自冷,额定温升的0.4%;干式自冷,额定温升的0.5%;油浸强迫风冷,额定温升的0.6%;干式强迫风冷,额定温升的1.0%; c、电机的温升随海拔升高的增高率每100m为额定温升的1%。 6)对产品机械结构和密封的影响 a、引起低密度、低浓度、多孔性材料(例如:电工绝缘材料、隔热材料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b、润滑剂的蒸发及塑料制品中增塑剂的挥发加速; c、由于内外压力差的增大,气体或液体易从密封容器中泄漏或泄露率增大,有密封要求的电工产品,间接影响到电气性能; d、引起受压容器所承受压力的变化,导致受压容器容易破裂。 2、空气温度降低及温度变化(包括日温差)增大的影响 1)高原环境空气温度对产品温升的补偿 平均空气温度和最高空气温度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电工绝缘材料的热老化寿命决定于平均空气温度。高原环境空气温度的降低可以部分或全部补偿因气压降低而引起电工产品运

场站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27 场站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场站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生产区一切电气设备及线路,未经分公司生产科同意,不得随意移动、调换、增减和改变接线方式。 2、站内进行电气操作时必须办理工作票和操作票,且必须两人以上操作,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5、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接地,并定期测量接地电阻。不合格要及时汇报和处理。 6、进行场站施工作业时,防止地下电缆的损坏,确保人身安全。 7、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持证上岗,原则上停电进行。否则要有绝对可靠的安全措施,严格按带电作业规定进行。 8、检修线路时,必须安装接地线。室内检修时,挂标志牌。 9、操作人员在操作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按规定使用电气安全护具。 10、禁止乱接电线、乱接电器、擅自换规格不相符合的保险等。

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六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6.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6.1.1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2)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 3)电气设备的型号 6.1.2 按短路情况进行校验 1)短路热稳定校验 I2t ima<=I2t t 2)短路动稳定校验 i sh<=i max I sh<=I max 3)开关设备断流能力校验 S OFF>=S KMAX I OFF>=I(3)K MAX 6.1.3常用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项目 6.2高压开关设备的选择 高压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和熔断器的选择条件基本相同。除了按电压、电流、装置类型选择,校验热、动稳定性外,对高压断路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还应校验其开断能力。 6.2.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1)断路器的种类和类型 少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SF6断路器。 2)开断电流能力 I OFF>=I11 S OFF>=S11 3)短路关合电流的选择 为了保证断路器在关合短路电流时的安全,断路器的额定关合电流需满足 i mc>=i sh 6.2.2 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 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同高压断路器差不多。 例:试选择图书6.2.1所示变压器10.5KV侧高压断路器QF和高压隔离开关QS.已知图中K点短路时I11=4.8KA,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为t ac=1s.拟采用快速开断的高压断路器,其固有分闸时间t tr=0.1秒,采用弹簧操作机构. 35/10.5KV 10.5KV母线 K

解:变压器计算电流按变压器的额定电流计算 8000 439.9 1.732*10.5 CA I A === 短路冲击电流的冲击值:11 2.55 2.55*4.812.24 sh i I KA === 短路容量 : 1187.92 K S S MVA == 短路电流假想时间:t imar=t ac+t tr=1+0.1=1.1s 根据上述计算参数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条件,初步选择ZN12-10I型630A 6.2.3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应根椐负荷的大小、重要程度、短路电流大小、使用环境及安装条件等综合考虑决定。 1)额定电压选择 2)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选择 熔断器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熔体额定电流,即 I N?FU>=I N?FE 此外熔体额定电流应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A、正常工作时熔体不应该熔断,即要求熔体额定电流大于或等到于通过熔体的最大工作电流。 In?fu>=Iw?max B、电动机启动时,熔断器的熔体在尖峰电流I PK的作用下不应熔断。 I N?FE>=K?I PK 式中: K——计算糸数。当电动机的启动时间T ST小于3秒,K取0.25—0.4;当T ST 在3—8秒时,K取0.35—0.5;当T ST大于8秒或电动机为频繁启动,反接制动时,K 取0.5—0.6 对于单台电动机的启动,尖峰电流即为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多台电动机运行的线路,如果是同时启动,尖峰电流为所有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之和,如果不同时启动,其尖峰电流为取超过工作电流最大一台的启动电流与其它(N-1)台计算电流之和. C、熔断器保护变压器时,熔体额定电流的选择.对于6—10KV的变压器,凡容

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

一、电气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 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型式的选择 选用电气设备必须考虑设备的装置地点和工作环境。另外,根据施工安装的要求,或运行操作的要求,或维护检修的要求,电气设备又有各种不同的型式可供选择。 2、电气设备电压的选择 选择电气设备时,应使所选择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正常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的工作电压,即: UN ≥ Uet 3、电气设备额定电流的选择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正常工作时最大负荷电流,即 IN ≥ Iet 我国目前所生产的电气设备,设计师取周围空气温度为40℃作为计 算值,如装置地点周围空气温度低于40℃时,每低1℃,则电气设备(如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及套管绝缘子等)的允许工作电流可以比额定值增大0.5%,但总共增大的值不能超过 20%。 2、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的热稳定性校验 电气设备热稳定性校验是以电气设备的短路电流的数值作为依据的,在工程上常采用下式来做热稳定性校验,即 I2t t ≥I2∞t j ≤I t√t/t j 或I ∞ 式中I t ——制造成规定的在t秒内电气设备的热稳定电流,这个电流是 在指定时间内不使电器各部分加热到超过所规定的最高允 许温度的电流(kA); t ――与I t相对应的时间,通常规定为1s、4s、5s或10s ; I∞――电路中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稳态值(kA); t j ――家乡时间(s),参见第四章第六节。 2. 动稳定校验 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及电抗器的动稳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I max ≥I sh i max ≥i sh 式中I max、i max ――制造厂规定的电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的有效值和幅 值(kA);

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培训资料

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

一、电气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 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2、1、电气设备型式的选择 选用电气设备必须考虑设备的装置地点和工作环境。另外,根据施工安装的要求,或运行操作的要求,或维护检修的要求,电气设备又有各种不同的型式可供选择。 2、电气设备电压的选择 选择电气设备时,应使所选择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正常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的工作电压,即: 3、 UN ≥ Uet 4、3、电气设备额定电流的选择 5、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正常工作时最大负荷电流,即 6、 IN ≥ Iet 7、我国目前所生产的电气设备,设计师取周围空气温度为40℃作为计算 值,如装置地点周围空气温度低于40℃时,每低1℃,则电气设备 (如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及套管绝缘子等)的允许工作电流可以比额定值增大0.5%,但总共增大的值不能超过 20%。 8、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 1、电气设备的热稳定性校验 电气设备热稳定性校验是以电气设备的短路电流的数值作为依据的,在工程上常采用下式来做热稳定性校验,即 I2t t ≥ I2∞t j 或 I∞≤ I t√t/t j 式中 I t ——制造成规定的在t秒内电气设备的热稳定电流,这个电流是在 指定时间内不使电器各部分加热到超过所规定的最高允许 温度的电流(kA);

t ――与I t相对应的时间,通常规定为1s、4s、5s或10s ; I∞――电路中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稳态值(kA); t j ――家乡时间(s),参见第四章第六节。 2. 动稳定校验 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及电抗器的动稳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I max ≥I sh i max ≥ i sh 式中 I max、i max ――制造厂规定的电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的有效值和幅值 (kA); I sh、 i sh ――按三项短路电流计算所得的短路全电流的有效值和冲击电 流值(kA)。 3. 开关电器的断流能力的检验 高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和熔断器等设备,应当具备在最严重的短路状态下切 断故障电流的能力。制造厂一般在产品目录中提供其 在额定电压下允许切断的短路电流I zk和允许切断的 短路容量S zk。I zk又称开端电流,S zk又称开断容量。 为了能使开关电器安全可靠切断短路电流,必须使 I zk和S zk大于开关电器必须切断的最大短路电流和短 路容量,即 I zk ≥ I dt S zk ≥ S dt

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01T11:42:58.8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作者:刘志成姚志远郭文秀 [导读] 摘要: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电气设备而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巴润矿业分公司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 014080) 摘要: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电气设备而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温度、湿度、粉尘、振动等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威胁。在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应正视外部环境因素对设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有效地将可能造成的危害降至最小,保障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探究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对于我们制定对策、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保障电气设备高效安全运行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因素;电气设备;影响;防护措施 前言 不同的电气设备由于材料构造、使用情况等等不同其寿命也不同。但是,我们发现相同的电气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其损耗程度也大不相同,寿命相差很大。不同的自然环境对设备的影响程度不同,如温度、湿度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电气设备的主要因素。因此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不同的对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将有利于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外部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1.1温度环境 设备中电路网的器件多为塑料外壳、橡胶、蜡封以及塑料绝缘层,本身的受热性能较低,当处于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就会出现变形、烧坏等情况,器件也会出现发粘、融化等问题,会直接造成设备短路等故障的发生。而且高温环境会导致电机与电压器漆包线的绝缘强度的下降,最严重时会出现漏电等危险情况。温度较高会使润滑油融化蒸发,这就会对轴承造成影响,长时间没有润滑,很容易造成轴承受损,严重时会造成停转以及设备损毁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加快设备的机件材料以及导线绝缘保护层的老化,造成硬化以及脆化裂纹情况的发生,机械强度迅速降低。 低温环境对电器中的油类、弹簧机构、液晶屏、电子芯片等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1.2潮湿环境 设备内部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结成水珠附着于零部件,尤其是当电器件接触点出现水珠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零件氧化以及腐蚀等情况,会出现接触不良以及火花等问题,严重时会直接造成设备的损毁。夏季降雨情况较多,企业虽然也做了相关的保护方案,但电器内部仍有可能会出现进水或者水汽较重的状况,这时如果程度较轻就会出现导线和插头以及电器件绝缘电阻降低、漏电等问题,但如果程度较高,则会导致电路和开关以及继电器短路、起火等故障,会对企业的人员和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而湿度过高或设备进水会直接造成电路以及电气机件严重损坏的问题,导线、电缆以及配电盒的内部会出现大量霉菌,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干净,就会造成配电器件与电缆外部的绝缘皮发生霉变,造成故障的发生。 1.3粉尘 粉尘的产生,不仅会污染环境,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危害。如粉尘在断路器上端凝结沉降容易造成相间绝缘强度大大降低,诱发相间短路事故。粉尘在继电器、接触器等触头间堆积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故障。粉尘若堵塞通风道,导致设备散热不畅,温升过高,设备可能会无法正常运行。 1.4海拔 海拔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绝缘强度、分断能力和温升三个方面。海拔越高,气压降低,空气的密度和湿度相应减少,会引起外绝缘强度的降低。电气间隙击穿电压下降,空气介质开关电器灭弧性能降低,设备的分断可靠性下降。海拔越高,空气介质冷却效应降低,散热能力下降,加之紫外线辐射增强,绝缘材料易老化,电气设备易发生故障。 1.5振动 振动会造成电气设备零部件疲劳损坏,磨损和松动,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如对于有触点元件而言,振动极易引起触点接触不良;对于机壳和机座而言,振动频繁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有数据显示,振动还将加大尘土进入电器内部的几率。 1.6其它 其它因素是指一些不可预见的外力因素,比如暴风、雷电、大雪等恶劣天气下产生的不可抗力。比如暴风刮倒电杆电线、雷电导致跳闸等等。在一定时期内有很大几率发生诸如此类的异常天气时,设备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电气设备检查和维护。 2针对影响制定的对策 2.1防暑、防冻措施高温天气,考虑温升的影响,应对电气设备采取“防暑”措施,包括加强通风管理,保证设备区域以及设备本身的散热;由于高温导致轴承润滑油易流出需补油;加强设备点检,及时反映设备的异常温升、响声、振动等;对工作在温度过高环境的电气设备,可采用冷却风机进行强制降温等。冬季低温天气,应注意防范油压控制的电气设备易因液压油粘性增大无法正常启动和运行,需提前投入电加热器,做好“防冻”措施。 2.2除湿措施环境相对湿度过高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将造成较大威胁。因此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环境湿度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其室内外环境进行防潮除湿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防潮除湿措施包括:采取通风、局部隔离等除湿措施,必要时给电控柜加盖防水罩;有条件的安装空调或工业除湿机,快速自动解决潮湿问题;为防止凝露,可在电气柜内合适位置装设加温型或排水型除湿器;封堵连通室内外的电缆通道口,在防小动物的同时也能防止潮湿水气进入;杜绝屋顶屋面积水渗水透水;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关好门窗和柜门;长期未开动设备,有可能受潮的必须先进行烘烤,经摇测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送电运行等等。 2.3通风防尘措施使用场所中的粉尘在设备上沉降容易影响设备散热、导致触头电接触不良或加大相间短路的可能。对工作在灰尘过大环境的设备,要选用防护等级高的产品或及时采取通风防尘措施,必要时可在重点电气部位上加盖防尘罩。电气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电缆接头、接触器和断路器等主要电器元件以及大型电机、变电所、变压器等等进行除尘,定期检查开关设备的触头及接线,提高电气设备的抗尘能力。有条件的电气柜或者场所,在采取通风措施,风道入口应设置过滤装置且保证足够的空气流量用于散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