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11
医学生物技术11

医学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是指将生物学原理应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的领域。
随着生物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医学生物技术的定义、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定义医学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医学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它涉及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应用。
通过对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研究和应用,医学生物技术为临床诊断、药物研发、基因治疗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应用临床诊断医学生物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基因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遗传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辅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感染病原体的检测等领域。
药物研发医学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出重组蛋白药物,如胰岛素、免疫球蛋白等,从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另外,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药物靶点的发现提供了新途径。
基因治疗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治疗成为医学生物技术的一个热点领域。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修复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基因缺陷,为一些顽疾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发展方向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生物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将在个性化医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每位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另一方面,纳米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将推动医学生物技术向更深层次、更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医学生物技术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在未来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微生物学》第11章弧菌属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11章弧菌属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2.熟悉:(1)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与防治原则。
(2)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3.了解:副溶血性弧菌诊断与防治。
【课程内容】第一节霍乱弧菌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二)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三)抗原构造与分型(四)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二)所致疾病(三)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一)标本(二)直接镜检(三)分离培养(四)血清学诊断四、防治原则第二节副溶血性弧菌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二)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三)抗原结构与分型(四)抵抗力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二)所致疾病三、诊断与防治【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霍乱肠毒素(CT)2.O139群霍乱弧菌3.O1群霍乱弧菌4.非O1群霍乱弧菌5.神奈川现象二、填空题1.霍乱弧菌可分为O1群霍乱弧菌、_______和_______,前者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生物型。
2.霍乱弧菌耐_______不耐酸,其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是_______。
3.霍乱肠毒素的A1肽链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使_______不断转化为_______,引起肠液大量分泌,导致严重腹泻。
4.霍乱肠毒素的毒性中心是_______,结合中心是_______,后者与肠上皮细胞的_______结合,使毒素分子变构。
5.霍乱弧菌根据O抗原不同可分为_______个血清群,其中_______和_______引起霍乱。
6.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_______性弧菌,能引起_______。
7.O1群霍乱弧菌有两个生物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单选题(一)A型题1.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A.鞭毛 B.菌毛 C.毒素共调菌毛D.外毒素 E.内毒素2.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弧菌,有单鞭毛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现象D.E1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E.有菌毛和荚膜3.关于霍乱肠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A亚单位与细胞受体结合B.B亚单位进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C.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升高D.其受体是糖蛋白 E.不耐热外毒素致病4.霍乱病人排泄物的特点A.脓血便 B.水样便 C.米泔水样便D.果酱样便 E.柏油样便5.关于霍乱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烈性传染病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E.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6.弧菌主要分布于A.空气 B.水 C.土壤 D.人体肠道 E.动物肠道7.关于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与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所致疾病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两者感染后,机体免疫力有强弱之别B.两者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C.人类是唯一易感者D.传染源均为病人或带菌者E.传播途径均为污染水源或食物经摄入8.对可疑病人的“米泔水”样大便作细菌培养,应接种于A.S.S琼脂平板B.巧克力色琼脂平板C.血清肉汤培养基D.血琼脂平板E.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9.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经哪一途径传播A.污染用水 B.病畜肉C.病鼠尿污染食物 D.苍蝇污染食物 E.海产品或盐渍制品10.一男性病人,43岁,头晕,腹胀,剧烈腹泻呈水样便伴呕吐l天。
医学英语教程生物医学unit11

Cancer PathogenesisCancer CellIn adult humans some 3 to 4 million cells complete the normal life-sustaining process of cell division every second,largely without mistake,and guided by the genetic code.The central question in cell biology has been this:How are the process and rate of cell reproduction maintained so precisely in normal cells?The question in cancer research,based on the increased knowledge of normal cell physiology,follows:How and why this normal,precise regulation of celll reproduction and function lost in cancer cells,and why do cancer cells then remain mutant and malformed,functionally immature,imperfect,and incapable of normal cell life?癌症的发病机制癌细胞在成人体内,每秒有3到4万的细胞去完成正常的维持生命的细胞分裂过程,基本上没什么差错,并且由遗传密码指导。
细胞生物学的中心问题是:在正常细胞内细胞的增殖过程和速率为何能维持得如此精准无比?基于逐渐增多的有关正常细胞生理学知识,这个问题在癌症研究上延续为:如何以及为什么这个正常、精确的细胞增殖和功能规律对癌细胞不适用?为什么癌细胞随后保持变异和畸形,功能上不成熟、不完善,无正常细胞的生命能力?Principles of Cancer PathogenesisCells arise only from preexisting cells by division and carry the genetic pattern of the preexisting cells.As this knowledge is applied to disease and to problems in cancer paphogenesis,several key principles emerge.癌症发病原理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从先前存在的细胞中产生并携带先前细胞的遗传模式。
《医学生物学》课程笔记

《医学生物学》课程笔记绪论一、生命科学及其历史概述1. 生命科学的定义:生命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学科,旨在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
2.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以及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食品、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 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a. 古代:在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等地,人们开始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如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
b. 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的影响,生命科学的发展受到限制,但仍有学者如阿维森纳等进行了一些解剖和医学研究。
c.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解剖学和显微镜的使用,对人体和生物体的内部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安德烈·维萨留斯的《人体结构》。
d. 17-18世纪:细胞的发现(罗伯特·胡克),微生物的发现(安东·范·李文虎克),以及血液循环的发现(威廉·哈维)等,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微观领域。
e. 19世纪: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格雷戈尔·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细胞学说的发展(马提亚斯·施莱登和特奥多尔·施旺)。
f. 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兴起,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完成。
二、生命科学的分科及其研究方法1. 分科:a. 植物学:研究植物的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分类和分布等。
b. 动物学:研究动物的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行为、分类和分布等。
c.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分类和应用等。
d. 遗传学:研究遗传规律、遗传变异、基因表达、遗传疾病和基因编辑等。
e. 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包括细胞生理、神经生理、消化生理等。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医学生物学知识点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1.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具有以下9个基本特征: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以精密的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维持的自主调节体系、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守恒体系、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物理科学家___发现了细胞。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
3.细胞的基本定义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病毒为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除外)。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有机体的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独立代谢体系。
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生物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与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
绝大多数多细胞生物的个体最初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一系列过程发育而来的。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人体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他们之所以表现功能不同是有于基因选择性开放和表达的结果。
4.细胞体积守恒定律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5.细胞的主要共性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见表2-1.7.质粒的定义很多细菌出了基因组DNA外,还有一些小的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一章至第二十一章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一章至第二十一章复习题及答案第十六章动物源性细菌一、单项选择题1.感染性引起母畜性流产的病原是:A.布氏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钩端螺旋体E.乙型脑炎病毒2.布氏杆菌的致病物质是:A.芽胞B.荚膜C.鞭毛D.血浆凝固酶E.链激酶3.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患的病是:A.波浪热B.结核病C.伤寒D.破伤风E.肉毒中毒4.急性期分离布氏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患者标本是:A. 血液B.粪便C.尿液D.痰E.骨髓5.培养布氏杆菌应接种于:A. 血平板B.巧克力平板C.罗氏培养基D.肝浸液培养基E.吕氏血清斜面6.可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细菌是:A.布氏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D.破伤风梭菌E.炭疽杆菌7.布氏杆菌与结核杆菌的区别是:A.可在巨噬细胞内生长B.致病性与超敏反应有关C.可通过血流播散D.具有较强的繁殖扩散能力E. 具有荚膜8.菌体呈卵圆型,两端浓染的细菌是:A.炭疽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鼠疫杆菌E.伤寒沙门菌9.鼠疫杆菌在肉汤培养液中生长不能形成:A.混浊生长B.絮状沉淀C.形成菌膜D.钟乳石状下沉E.颗粒状沉淀10.鼠疫杆菌产生的鼠毒素与一般外毒素的区别是: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B.不可用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C.免疫动物不能产生抗毒素D.由质粒控制E.菌细胞裂解或自溶才能释放11.有毒株细菌形成R型菌落的是:A.痢疾志贺菌B.伤寒沙门菌C.鼠疫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肺炎链球菌12.特异性较强,是主要保护性抗原的鼠疫杆菌成分是:A.F1抗原B.V抗原C.W抗原D.内毒素E.鼠毒素13.鼠疫杆菌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的菌体成分是:A.F1抗原B.V抗原C.W抗原D.V和W抗原的结合物E.MT14.鼠疫杆菌的传播媒介是:A.鼠蚤B.鼠虱C.恙螨D.蚊E.蜱15.下列细菌中属需氧芽胞杆菌的是: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产气荚膜梭菌D.炭疽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16.青霉素串株试验阳性的细胞是: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产气荚膜梭菌D.炭疽杆菌E.白喉棒状杆菌17.控制炭疽杆菌毒力的物质是:A.染色体B.噬菌体C.质粒D.侵袭性酶E.毒素18.炭疽杆菌的毒力因素不包括:A.荚膜抗原B.菌体抗原C.保护性抗原D.水肿因子E.致死因子19.对炭疽杆菌致病性的错误叙述是:A.荚膜的抗吞噬作用使该菌易于在体内生长B.致死因子可抑制细胞的生长C.水肿因子可激活细胞的分泌功能D.炭疽毒素各成分可独立发挥毒性作用E.炭疽毒素主要损害微血管的内皮细胞20.炭疽杆菌区别于类炭疽杆菌的阴性试验是:A.荚膜B.动力C.串珠试验D.噬菌体裂解E.动物致病力21.布鲁菌不经过哪条途径侵入人体:A.皮肤B.眼结膜C.呼吸道D.消化道E.节肢动物叮咬22.主要引起食草动物传染病的细菌是:A.炭疽芽孢杆菌B.结核分枝杆菌C.鼠疫杆菌D.枯草杆菌E.小肠结肠炎耶氏杆菌23.炭疽微生物学检查采集标本,下列哪项不正确?A.无菌割取兽尸耳朵或舌尖组织B.人皮肤炭疽无菌取病灶渗出液C.人肺炭疽无菌取痰及血液D.人肠炭疽无菌取畜肉及血液E.兽尸剖检并取血液二、多项选择题1.鼠疫耶氏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A.芽胞B.鼠毒素C.痉挛毒素D. V/W抗原E.F1抗原2.炭疽芽胞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有A.透明质酸酶B.炭疽毒素C.荚膜D.肠毒素E.内毒素3.炭疽毒素的组成不包括:A.外膜蛋白B.菌体多糖抗原C.保护性抗原D.致死因子蛋白E.水肿因子蛋白4.大部分细菌有毒株形成S型菌落,而少数细菌有毒株形成R型菌落,它们包括:A. 炭疽芽胞杆菌B. 结核杆菌C. 鼠疫杆菌D. 肺炎链球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5.关于布鲁氏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革兰氏阳性短杆菌B. 引起母畜流产C. 引起波状热D.我国以牛布氏杆菌为多见E. 感染后形成带菌免疫6.布氏杆菌致病物质包括:A.外毒素B.内毒素C.芽胞D.透明质酸酶E.荚膜7.布氏杆菌感染人类可通过下列那种途径: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眼结膜E.血液8.诊断炭疽病一般取那种标本A.痰B.粪便C.水疱内容物D.尿E.血液9.炭疽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A.2-10岁儿童B.牧民C.疫区毛纺工人D.兽医师E.皮革工人10.鼠疫杆菌抗原成分包括:A.脂多糖O抗原B. F1抗原C. V/W抗原D.外膜蛋白E.鼠毒素11.人类鼠疫包括那些临床类型:A.腺鼠疫B.肺鼠疫C.肾鼠疫D.败血症鼠疫E.肠鼠疫三、名词解释1.zoonosis2.有菌免疫3.动物源性细菌四、问答题1.简述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作用。
医学生物学课件

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缺陷病
由于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疾病 ,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 性免疫缺陷病等。
肿瘤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或调节免疫系统来治 疗肿瘤的方法,如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疫苗
通过注射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 或其成分,刺激机体产生特异 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疾病的
基因表达调控
通过转录因子、表观遗传修饰和RNA干扰等机制,调控基因的表 达,实现细胞分化、发育和应激反应等过程。
03
遗传学基础
遗传物质的基础
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
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介绍DNA、RNA等遗传物质的化学组 成、结构和功能。
阐述DNA复制、修复等机制,以及影 响遗传物质稳定性的因素。
遗传物质的变异
03
04
抗原识别
免疫细胞通过表面的受体识别 抗原,启动免疫应答。
活化与增殖
免疫细胞在识别抗原后活化并 增殖,形成效应细胞。
效应阶段
效应细胞通过释放抗体、细胞 因子等分子,清除病原体或靶
细胞。
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在初次应答后形成免 疫记忆,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 时能够迅速启动二次应答。
免疫相关疾病与治疗
自身免疫病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改造免疫细胞,提高其对肿瘤等疾病的 杀伤能力。
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药物的来源与分类
介绍生物药物的来源、分类及其特点。
生物药物的制备工艺
阐述生物药物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
探讨生物药物在肿瘤、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医学生物学11ppt课件

为何近亲结婚子女的发病风险会增高呢?
由于近亲结婚的两个人,有可能从共同祖 先那里获得某一隐性致病基因,婚后子女发 生致病的等位基因纯合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 所致。
遗传异质性:系指相同或相似的表型可以由不同
的遗传基础所决定。 等位基因异质性:是同一基因的 不同突变所引起的相同或相似的 表型。 基因座异质性:是指不同基因座 上不同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相同或 相似的表型。
性的传递。
(2)半合子: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Y染色体
上缺乏相应的等位基因,故男性X染色体只有
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称为半合子。
男性X染色体上只要有致病基因就会导致疾病。
1. X连锁隐性遗传病
一些疾病,其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其性质 是隐性的,杂合时并不发病,这类疾病称为X连锁隐性
遗传 (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 , XR)病。女性杂
Ⅱ
1
2
3
4
?
试计算Ⅱ3和Ⅱ4婚后所生子女 的患病风险是多少?
答:该系谱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Ⅱ1是患者,Ⅱ3携带者 频率是2/3, Ⅱ4是群体中一员,携带者频率是1/200 , 两个
携带者婚配时子女发病率是1/4。
Ⅱ3和Ⅱ4婚后子女患病风险是2/3×1/200×1/4=1/1200
讨论 2.
先天性聋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群体
医学生物学11
由于致病基因是隐性的,当两个隐性基因(aa) 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患者。只含一个隐性致病 基因(Aa)时,表现型正常,称为携带者。 携带者(carrier):表现型正常,带有致病基 因的杂合子个体,并能向下一代传递,这样的
个体称携带者.
AR病中两个携带者婚配图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有缺失热点区域。
举例:1、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致病基因位于Xp21.2-p21.3
I
1
2
II
III
1 2
1
2
3
4
5
6
7
3
4
5
6
7
8
9
2、鱼鳞病
I II III
1 2 1 2 1 2
3
4
5
6
3
4
5
7
8
9
2、X连锁显性遗传病(XD)
(1)一些疾病,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上,杂合时就发病,这类疾病就称为X连锁显
1
或
2
注:Ⅱ3和 Ⅲ1患色盲病,用基因A (a) 表示 Ⅱ5和 Ⅲ2患血友病,用基因B (b) 表示
4. 判断下列系谱属于什么遗传方式,并说明判断的根据 ① ②
③
④
三.线粒体遗传病
(一)mtDNA的遗传学特征
1.mtDNA具有半自主性
mtDNA能独立地复制、转录和翻译,但由 于核基因编码大量的维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 大多数大分子复合物以及多数氧化磷酸化酶的 蛋白质亚单位,因此其功能又受核基因影响。
多毛耳(MIM 425500)家系系谱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RY)基因
SRY基因定位于Yp11.3,基因长约35kb,
只有一个外显子。SRY基因决定未分化性腺发
育成睾丸,如果SRY基因发生点突变、缺失,
可导致性发育不全或性逆转综合征。
无精子因子(AZF)基因
AZF基因定位于Yq11.2,它控制精子的发
5 3 6
Ⅱ
1 Ⅲ Ⅳ 1 2 2 1 2 3 4
(2)Ⅳ2随机婚配子女发病
4
风险如何? 答案如下 :
II2、II5为携带者的几率分别是2/3 III4随机婚配子女发病风险为 1/3×1/100 ×1/4=1/1200
III1、III4携带者的几率分别是2/3×1/2=1/3 (III2 III3为肯定携带者)
中携带者频率为1/50。试计算:Ⅲ 1随机婚配子女发 病风险是多少?
Ⅰ 1 2
Ⅱ 1 2 3 4 5
Ⅲ
1
2
答案: Ⅲ 1 携带者频率为: 2/3×1/2 = 1/3
子女发病风险是:1/3×1/50×1/4 = 1/600
讨论 3.
Ⅰ 1 2
若人群中携带者频率为1/100时, 计算(1) III4随机婚配子女发病 风险如何?
生,如该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则导致无精子症
或严重精子减少。
课堂讨论与练习
1. 双亲表型正常,生了一个色盲(XR)的儿子和 一个先天聋哑(AR)的女儿,请写出父母的基因
型。注:色盲基因用b表示
答案:父亲基因型 母亲基因型
聋哑基因用a表示
XBY Aa XB Xb Aa
2. 在一个家系中,父亲患有色盲(XR),母亲
(二)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
一些疾病,其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
体上,在杂合子( Aa )时并不发病,只有隐性
纯合子(aa ),即突变基因的纯合子个体才表
现为疾病。这类疾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utosomal recesive,AR)病。
由于致病基因是隐性的,当两个隐性基因(aa) 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患者。只含一个隐性致病 基因(Aa)时,表现型正常,称为携带者。 携带者(carrier):表现型正常,带有致病基 因的杂合子个体,并能向下一代传递,这样的
III4随机婚配子女发病风险为 1×1/100 ×1/4=1/400
Ⅳ1随机婚配子女发病风险为 2/3× 1/100 ×1/4=1/600
遗传异质性:系指相同或相似的表型可以由不同
的遗传基础所决定。 等位基因异质性:是同一基因的 不同突变所引起的相同或相似的 表型。 基因座异质性:是指不同基因座 上不同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相同或 相似的表型。
(4)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
②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 子如果发病,母亲肯定是携带者,即男性患者的致 病基因来自携带者母亲。
③由于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
姨表兄弟、外甥、外孙等有可能是患者。
举例:甲型血友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主要类型,是严
重致死性神经肌肉系统XR病,发病率为出生男
婴的1/3500。DMD患儿5~6岁时症状明显,表
现为走路鸭型步态、上下楼困难,Gower征阳
性,一般20岁之前死于呼吸及循环衰竭。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
发病率比DMD明显低,发病较晚,一般10
• 该病是一种凝血障碍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患者血浆中第 Ⅷ凝血因子遗传性缺陷所导致的。
Ⅰ 1 2
Ⅱ 1 2 3 4 5 6 7
Ⅲ
1 2 3 4 5
血友病系谱
6
7
8
临床症状为自幼在自然或者轻微外伤后出
血不止,常在皮下出血形成血肿,关节、肌肉
反复出血引起活动受限,关节强直,可丧失劳
动力,颅内出血可致命。 F8基因定位于Xq28,长约186kb,有26个外显 子,mRNA长度为9.0kb,编码2332个氨基酸构成 的Ⅷ因子前体。F8 基因 缺陷包括大的缺失、点突 变、小的插入或缺失,还有重复和倒位等。
携带者 a Aa
正常
基因型比例 AA Aa aa
1:2源自:1表型比例
Aa
正常
aa
患者
正常人
3 :
患者
1
先天性聋哑是一种典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系谱如下:
Ⅰ
1 2
Ⅱ
1
2
3
4
5
6
Ⅲ
1 2 3 4 5 6
Ⅳ
1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病的系谱特点:
1.患者双亲都无病,但都是肯定携带者。
2.患者同胞中约有1/4患病,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合状态下表型正常,但可以把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 这样的个体就称为携带者。
(1)由于男性为半合子,只要有一个隐性致病
基因就患病,而女性需要两个隐性致病基因同
时存在时,才成为患者。
(2)X连锁遗传中基因型书写时,必须写出性染
色体组成,在X染色体的右上角写明基因符号。
X连锁隐性遗传(XR)基因型: XAXA 正常 女性 XAXa 正常 (携带者) XaXa 患者
男性
XAY XaY
正常 患者
举例:红绿色盲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 人的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 一般都将它们综合在一起考虑。 • 婚配图解如下: 男性色盲 正常女性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B Xb × BY XbY × XBXB X X XB Xb XB Y Xb Y XB
XBXB XBY
岁左右开始发病,临床表现与DMD相似,但病
程缓慢,症状较轻,往往可以生育后代。
DMD基因定位于Xp21.2,是目前已知最大
的致病基因,长约2400kb,含79个外显子,
cDNA长约14kb,其产物由3685个氨基酸组成
, 分 子 量 约 为 427kD , 称 为 抗 肌 萎 缩 蛋 白 。
DMD基因55% ~ 65%是不同区段的基因缺失,
Ⅳ2随机婚配子女发病风险为 1/100 ×1/2=1/200
讨论 4. 若人群中携带者频率为1/100时,
Ⅰ 1 2
计算(1) III4随机婚配子女发病 风险如何?
5 3 6
Ⅱ
1 Ⅲ Ⅳ 1 2 2 1 2 3 4
(2)Ⅳ1随机婚配子女发病
4
风险如何? 答案如下 :
因II5是患者,所以 III4100%为携带者
正常,她的弟弟患有血友病( XR ),他们生
育了一个色盲的女儿和一个血友病的儿子,请
写出这一家4人的基因型。
注:色盲基因用a表示 答案:父亲基因型 母亲基因型 女儿基因型
或
血友病基因用b表示
或
儿子基因型
分析系谱:试写出Ⅱ3、 Ⅱ4 、 Ⅲ 1、 Ⅲ 2基因型
Ⅰ
1 2 3 4
Ⅱ
1
2
3
4
5
6
答案:
Ⅲ 或
遗传异质性
两个聋哑人婚后生育正常人是属于基因座异质性。
(三)X连锁遗传
一些疾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上下代 之间随着X染色体传递,称为X连锁遗传病。 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不同,女性:XX,男 性:XY
(1)交叉遗传:男性X连锁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 将来只能传给自己的女儿,不存在从男性到男
性的传递。
(四)Y连锁遗传
决定某种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
上,随Y染色体传递,这种性状或疾病的传递
方式称为Y连锁遗传(Y-linked inheritance)。
由于Y染色体只存在于男性个体,由父亲
传递给儿子,再由儿子传递给孙子,其遗传方
式也称全男性遗传(holandric inheritance)。
如:外耳道多毛症 临床表现:外耳道生长成簇的黑色硬毛。
Ⅱ
1
2
3
4
?
试计算Ⅱ3和Ⅱ4婚后所生子女 的患病风险是多少?
答:该系谱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Ⅱ1是患者,Ⅱ3携带者 频率是2/3, Ⅱ4是群体中一员,携带者频率是1/200 , 两个
携带者婚配时子女发病率是1/4。
Ⅱ3和Ⅱ4婚后子女患病风险是2/3×1/200×1/4=1/1200
讨论 2.
先天性聋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群体
女性 正常
XaY
男性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