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气继电器简介
继电器的定义、分类及主要技术参数

继电器
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
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的电流来控制较大的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在电路中起作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等作用。
一、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二、继电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属于开关的范畴。
它是利用电磁原理、机械原理或其它方法实现自动接通或断开一个或一组接点,完成电路的开关功能。
可以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或高电压的转接变换,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1.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继电器,结构及图形符号如图4—1。
图4—1 电磁继电器结构及图形符号
继电器由线圈、衔铁、返回弹簧及动静触点组成。
2.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在线圈中通以直流电流时,线圈产生磁场,线圈中间的铁芯被磁化产生磁力,吸引衔铁(动铁)带动触点簧片3,从而使动触点3与静触点4分开,与静触点5接通。
当线圈断开电流时,铁芯失去磁性,衔铁被返回弹簧拉起,动触点3与静触点5断开,而与静触点4接通。
继电器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图4—1中的5),处于接。
继电器说明书

继电器说明书继电器说明书1. 简介继电器是一种电气开关装置,用于控制小功率信号操作较大功率电路。
它在自动化系统中广泛应用,承担着信号放大、保护、控制等功能。
本文档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2. 工作原理继电器由线圈和触点组成,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工作。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使触点吸合或断开,从而控制外部电路的开关状态。
3. 继电器的分类3.1 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是最常见的继电器类型,主要可分为单联触、双联触和多联触等。
根据工作特性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3.2 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采用固态器件(如半导体器件)实现电路的控制和隔离。
与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相比,固态继电器具有响应快、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
3.3 保护继电器保护继电器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保护,能够侦测电流、电压等参数,并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切断电路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 继电器的使用方法4.1 连接方式继电器通常需要与外部电路配合使用。
在使用继电器时,需要按照电气图纸中的接线方式进行连接,确保线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2 控制信号继电器的线圈需要接收控制信号才能工作。
控制信号可以是直流或交流电压,需要根据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进行选择。
4.3 触点容量继电器的触点容量是指继电器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和电压。
在选择继电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考虑触点容量,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5. 继电器的注意事项5.1 工作环境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环境的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影响继电器的性能和寿命。
5.2 安装位置继电器的安装位置应远离高温、火源等危险因素,并保持通风良好。
同时,要确保继电器与其他电气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干扰和故障。
5.3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继电器的接线端子是否松动,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继电器。
6. 总结继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开关装置,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用继电器符号表示

常用继电器符号表示
常用继电器符号表示如下:
1.电磁继电器:EMR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铁控制电路的继电器。
电气文字符
号为EMR。
2.固态继电器:SSR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半导体器件控制电路的继电器。
电气文字
符号为SSR。
3.磁保持继电器:MCR 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永久磁铁来保持电路状态的继电器。
电气文字符号为MCR。
4.其他常用符号:
•电流继电器KA 、LJ。
•负序电流继电器KAN、FLJ。
•零序电流继电器KAZ、LLJ。
•电压继电器KV、YJ。
•正序电压继电器KVP、ZYJ。
•负序电压继电器KVN、FYJ。
•零序电压继电器KVZ、LYJ。
•时间继电器KT、SJ。
•功率继电器KP、GJ。
•差动继电器KD、CJ。
•信号继电器KS、XJ。
•信号冲击继电器KAI、XMJ。
•继电器KC、ZJ。
•热继电器KR、RJ。
•阻抗继电器KI、ZKJ。
5.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
方框。
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
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
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位置上。
这些符号只是常用的,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它们的符号也会有所不同,具体可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电气工程师了解更多信息。
常用继电器使用说明

常用继电器使用说明继电器是一种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接通或断开小电流电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功能的电器。
继电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按输入信号的性质可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晶体管式继电器和热继电器等;按输出方式可分为:有触点式和无触点式。
继电器主要由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3部分组成。
1.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是用来增加控制电路中的信号数量或将信号放大的继电器。
其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和断电,输出信号是触头的动作,由于触头的数量较多,所以可以用来控制多个元件或回路。
JZ系列中间继电器的外形如图所示。
(1)结构中间继电器由线圈、静铁心、动铁心、触头系统、反作用弹簧及复位弹簧等组成。
JZ7型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如图所示。
(2)选用中间继电器主要根据被控制电路的电压等级、所需触头的数量、种类、容量等要求来选择。
(3)安装与使用中间继电器的使用与接触器相似,但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容量较少,一般不能在主电路中应用。
中间继电器一般根据负载电流的类型、电压等级和触头数量来选择。
2.热继电器热继电器一般作为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用,热继电器有两相结构、三相结构和三相带断相保护装置等3种类型。
JR系列热继电器的外形如图所示。
(1)结构它是由热元件、触头系统、动作机构、复位机构和整流电流装置组成。
其结构如图所示。
(2)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热继电器的三相热元件分别串接在电动机的三相主电路中,常闭触头串接在控制电路的接触器线圈回路中。
当电动机过载时,流过电阻丝的电流超过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电阻丝发热,主双金属片向右弯曲,推动导板向右移动,通过温度补偿双金属片推动推杆绕轴转动,从而推动触头系统动作,动触头与常闭静触头分开,使接触器线圈断电,接触器触头断开,将电源切除起保护作用。
电源切除后,主双金属片逐渐冷却恢复原位,于是动触头在失去作用力的情况下,靠弹簧的弹性自动复位。
常见继电器及参数一览表

常见继电器及参数一览表1. 继电器简介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在电路中起到电流放大、电路隔离和电路保护等作用。
它可以将微小的控制信号转换成较大的能量输出,常用于自动控制领域。
2. 常见继电器参数3. 常见继电器类型和特点3.1 电磁继电器- 特点:具有可靠的开关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 应用:广泛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领域。
3.2 固态继电器- 特点:快速开关速度、低噪音、高可靠性。
- 应用:适合高频,高速,高精度控制要求的系统。
3.3 热继电器- 特点: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 应用:适用于电动机、家用电器等领域。
3.4 时间继电器- 特点: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顺序开关电路。
- 应用:广泛用于时间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等。
4. 继电器选型注意事项-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继电器类型。
- 注意继电器的额定负荷电流和额定负荷电压是否与被控制设备匹配。
- 考虑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
- 继电器需要满足工作环境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5. 继电器应用案例- 家庭电路控制系统:通过继电器实现电灯、窗帘等的自动控制。
-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继电器进行电机的启停和方向控制。
- 电力系统保护系统:使用继电器对电路进行过载、短路等保护。
6. 总结本文介绍了常见继电器及其参数,包括电气参数、接触参数、动作参数、绝缘参数和环境参数。
同时对不同类型的继电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给出了继电器选型的注意事项。
最后,列举了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通过本文的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应用继电器。
继电器的介绍

继电器的介绍一、小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
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的电流来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在电路中起着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等作用。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电磁式和干簧式两种。
电磁式继电器成本较低,便于在面包板上使用。
电磁式继电器是以电磁系统为主体构成的,图T319 为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符号示意图。
当继电器线圈通以电流时,在铁心、轭铁、衔铁和工作气隙 d 中形成磁通回路,从而使衔铁受到电磁吸力的作用而吸向铁芯,此时衔铁带动支杆而将板簧推开,使一组或几组常闭触点断开(也可以使常开触点接通)。
当切断继电器线圈的电流时,电磁力失去,衔铁在板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触点又闭合。
在电路中,表示继电器时只要画出它的线圈和与控制电路有关的接点组就可以了。
继电器的线圈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同时在长方框内或框旁标上这个继电器的文字符号“ K ”。
继电器的接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直接画在长方框的一侧,这样做比较直观。
另一种是按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接点分别画在各自的控制电路中,这样对分析和理解电路是有利的,但必须同时在属于同一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旁边,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把接点组编号。
表B321 列出了继电器的常用符号和三种接点的符号。
按有关规定,在电路中,接点组的画法应按线圈不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出。
图T320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自动关灯电路。
当按下按钮开关S后,晶体管VT立即饱和导通,电源电压(6 V)加在继电器线圈的两端,使它吸合,动合触点闭合,“ 220 V、40 W ”的灯泡电源被接通而发光。
同时,电容C被迅速充电,使它的两端电压也达 6 V。
当放开按钮后,由电源提供电流IB的电路被切断,但电容C两端存在电压,还能维持晶体管工作,随着时间的延迟,电容中的电荷经过电阻R与晶体管的发射结泄放,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下降,当晶体管UBE<0.5 V以后,VT截止,继电器线圈失去电压而释放,触点被打开,“ 220 V、40 W ”灯泡的电源被切断而熄灭。
五种继电器分的工作原理

五种继电器分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装置,用于实现电路的自动控制。
它可以在一个电路中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开关操作。
继电器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电磁式继电器、热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电子式继电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是一种最常见的继电器类型。
它由电磁线圈和一对可触电触点组成。
当电源施加在电磁线圈上时,形成磁场,吸引触点闭合,通电流通路。
当电源断开时,磁场消失,触点开启,断开电路。
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场的产生和消失来控制触点的开合,实现电路的开关操作。
2.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一种基于热效应的继电器。
它由热元件和电气触点组成。
热元件通常是热敏电阻或热敏电位器,它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电流通过热元件时,它会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电气触点会闭合或开启,实现电路的开关操作。
3.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是一种没有机械活动部件的继电器。
它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固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或电电转换效应来完成电路的开关操作。
当控制信号施加在固态继电器上时,光电或电电转换设备会改变电流的导通或阻断状态,实现电路的开关操作。
4.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带有定时功能的继电器。
它通过设定一个时间延迟,在延迟时间结束后,触发电路的开关操作。
时间继电器通常采用电子电路或机械装置实现。
其中,电子时间继电器基于电容或电感元件的充放电过程来实现时间延迟,机械时间继电器则基于钟摆或齿轮装置来实现时间延迟。
5.电子式继电器电子式继电器是一种基于电子元件的继电器。
它由半导体器件、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电子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操作来实现电路的开关操作。
电子式继电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例如逻辑运算、滤波、放大等。
以上是五种常见的继电器类型的工作原理。
它们分别基于电磁、热效应、固态、时间和电子原理来完成电路的开关操作。
不同类型的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继电器的介绍

继电器的介绍一、小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
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的电流来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在电路中起着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等作用。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电磁式和干簧式两种。
电磁式继电器成本较低,便于在面包板上使用。
电磁式继电器是以电磁系统为主体构成的,图T319 为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符号示意图。
当继电器线圈通以电流时,在铁心、轭铁、衔铁和工作气隙 d 中形成磁通回路,从而使衔铁受到电磁吸力的作用而吸向铁芯,此时衔铁带动支杆而将板簧推开,使一组或几组常闭触点断开(也可以使常开触点接通)。
当切断继电器线圈的电流时,电磁力失去,衔铁在板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触点又闭合。
在电路中,表示继电器时只要画出它的线圈和与控制电路有关的接点组就可以了。
继电器的线圈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同时在长方框内或框旁标上这个继电器的文字符号“ K ”。
继电器的接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直接画在长方框的一侧,这样做比较直观。
另一种是按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接点分别画在各自的控制电路中,这样对分析和理解电路是有利的,但必须同时在属于同一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旁边,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把接点组编号。
表B321 列出了继电器的常用符号和三种接点的符号。
按有关规定,在电路中,接点组的画法应按线圈不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出。
图T320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自动关灯电路。
当按下按钮开关S后,晶体管VT立即饱和导通,电源电压(6 V)加在继电器线圈的两端,使它吸合,动合触点闭合,“ 220 V、40 W ”的灯泡电源被接通而发光。
同时,电容C被迅速充电,使它的两端电压也达 6 V。
当放开按钮后,由电源提供电流IB的电路被切断,但电容C两端存在电压,还能维持晶体管工作,随着时间的延迟,电容中的电荷经过电阻R与晶体管的发射结泄放,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下降,当晶体管UBE<0.5 V以后,VT截止,继电器线圈失去电压而释放,触点被打开,“ 220 V、40 W ”灯泡的电源被切断而熄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电气继电器1、电气继电器的作用和分类电气继电器是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当输入继电器的电气物理量达到一定数值时,继电器就动作,从而通过执行元件完成信号发送或动作于跳闸。
电气继电器种类很多,按照其结构原理,可以分为电磁型、感应型、磁电型、整流型、极化型、半导体型等;按照继电器反映的物理量的性质来分,又可以分为电流、电压、功率方向、阻抗、周波继电器;按照继电器反映的电气量的升降来分,还可以分为过量继电器和欠量继电器,如过电流继电器和欠电压继电器。
2、电气继电器的表示图形及符号在电气控制原理图中,继电器及其动作触点都需要应用某种特定的符号或图形来表示,以示不同,如下说明。
2.1、常用电气继电器的表示图形:在新规定中,电气继电器的文字符号都是以大写英文字母“K”为第一个字母,其后的字母是表征该种继电器用途的英文词汇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形式。
如电流继电器以“KA”表示,其中的“A”即表示“Ampere”。
2.2、常用继电器触点的表示符号:3、常用电气继电器简介3.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电磁型继电器多应用于定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中,归于DL型电流继电器系列 。
其动作原理是:当交流电流通过继电器线圈时,在线圈铁芯中产生一个交变磁通,对继电器的可动舌片产生一个电磁吸引的转动力矩,由弹簧作成的游丝同时产生一个与电磁力矩相反的力矩起阻尼作用。
当线圈中电流增加,使转动力矩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矩时,可动舌片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其带动触点桥也转动,动静触点闭合,继电器动作。
当电流减小时,电磁转动力矩减小,在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作用下,可动舌片返回,动静触点分离,继电器从动作状态返回到原始状态。
能够使过流继电器开始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而当继电器动作后,均匀减小电流,使继电器可动触点返回到原始状态的最大电流即继电器的返回电流。
返回电流除以动作电流所得到的比值,就是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对于过电流继电器而言,由于动作电流总是大于返回电流,所以返回系数总是小于1。
一般情况下,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要求在0.85~0.90之间。
如果返回系数小于0.85则认为不合格,如果大于0.90,则有可能造成继电器动作后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接触压力不够,需要进行调整。
定时限过流继电器的线圈一般由两个组成,通过改变其线圈的串联或并联方式,可以改变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线圈的具体连接方式,根据继电器的整定值与继电器动作电流的调整范围而定。
3.2、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的结构与电流继电器相似,型号为DJ型,其铁芯上的线圈为电压线圈。
电压继电器有过电压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之分。
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是指在继电器线圈上承受额定电压后,逐渐降低电压,继电器开始动作时的最高电压,而其返回电压是指继电器动作后,电压逐渐升高,继电器可动触点返回初始状态的最低电压。
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也要求在0.85~0.90之间,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都大于1.0,但一般要求不大于1.2。
3.3、GL系列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GL型过电流继电器既有反时限特性的感应元件,又有电磁速断元件,触点容量大,不需要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配合即可实现过流保护与速断保护。
这种继电器在交流操作的保护装置中应用很广。
3.3.1、GL型过流继电器的感应元件GL型过流继电器的感应元件带有反时限特性,所以它的动作时间与电流的大小有很大关系,线圈中通过电流越大,继电器动作时间越短。
GL型过流继电器的感应元件的组成有:电流线圈、铁芯、衔铁杠杆、铅制圆盘、永久性制动磁铁、可动方框、扇形齿轮、蜗母轮杆、时间调节杆、拉力弹簧、返回系数调节钢片和触点等。
当电流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铁芯中就产生一个磁通穿过铅制圆盘,然后分成两个磁束,一个通过短路环,一个不通过短路环,从而最终使圆盘产生一个转动力矩,通过理论计算可以得出,圆盘的转动力矩与线圈中通过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圆盘转动速度越快。
当圆盘转速超过弹簧拉力时,可动方框向外移动,使扇形齿轮啮合蜗母轮上升,最后扇形轮得挑杆挑起衔铁杠杆,衔铁动作,触点闭合。
GL型过流继电器的感应元件的动作时间可以通过改变扇形齿轮的起始位置来实现,也就是通过调整时间螺杆来控制。
GL-11、12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一般要求不小于0.85,GL-13~16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要求不小于0.8。
GL型继电器圆盘的始动电流一般为感应元件启动电流的20%~30%,不应大于40%。
3.3.2、GL型过流继电器的电磁速断元件GL型继电器的电磁速断元件由与感应部分共用的电流线圈、铁芯、衔铁杠杆、触点等元件和独有的可动衔铁、磁分路组成。
GL型继电器的电磁速断元件的可动衔铁左侧装有衔铁杠杆,由于左端比右端重,左端下垂,右端张开,如果线圈中流过足够大的电流,达到速断部分的启动电流,则电磁吸力就会使可动衔铁沿顺时针方向吸合,促使触点动作。
借助可动衔铁右侧的短路环,可以促使可动衔铁顺时针方向吸合,还可以消除交流电磁力因周期性过零所引起的振动现象。
通过调节速断旋钮,从而改变可动衔铁右侧端部与主铁芯之间的空气间隙大小,可以调整GL型继电器电磁速断部分的启动电流。
GL型继电器电磁速断部分的动作电流,一般宜整定为2~8倍的感应元件动作电流。
3.4、电磁型时间继电器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在继电器保护装置中可以建立所需要的时限。
在直流回路中应使用DS-110型时间继电器,在交流回路中则应使用DS-120、DSJ-10型继电器,这是根据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允许承受的电压性质决定的。
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得工作原理是:当时间继电器的励磁线圈得电后,继电器衔铁瞬时被吸住,因此放松了吸附在衔铁上得轴柄,在其主弹簧得作用下,扇形齿轮开始转动,带动其他齿轮以至使主齿轮转动,从而最终使钟表机构断续运动。
当断电后,由于受返回弹簧的作用,继电器的衔铁与曲柄瞬时返回原先位置。
将继电器固定触点沿刻度盘来回移动,可以改变动、静触点的角度关系,实现继电器动作时限的整定。
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一般只允许短时通电,只有在其线圈回路中串入一个附加电阻,线圈才可以长时间承受电压。
加装了附加电阻的时间继电器,都会在其型号中加入一个后缀“C”,如DS-110C型继电器。
3.5、电磁型中间继电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为了扩大触点容量或数量,往往会用到中间继电器。
一些带延时性能的中间继电器的应用,还可以实现触点闭合或断开时带有微量延时;某些带自保持性能的中间继电器,还能够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些特殊需要,如常规继电保护装置中必需的防跳性能。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极其简单,当其线圈受电后,电磁铁产生电磁力,吸合衔铁,带动继电器触点闭合或断开,继电器断电后,则依靠反作用弹簧的拉力使触点返回。
带有延时性能的中间继电器,其线圈铁芯上都套有若干片状铜制短路环,这些短路环在继电器线圈磁通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短路电流阻止线圈磁通变化,从而使继电器获得动作延时,如DZS-100系列继电器。
对于中间继电器,要使其具有自保持功能,一般需要其不仅要有一个电压型启动线圈,还要有一到两个电流型自保持线圈,如DZB-100系列中间继电器。
3.6、电磁型信号继电器电磁型信号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都比较简单,当有电流通过继电器线圈时,衔铁在电磁力作用下开始吸合,信号牌因其自身重量下落,带动触点闭合,使外电路接通,发出相应声光信号,同时信号牌落下。
断电后,手动操作复归按钮,信号牌恢复。
3.7、瓦斯继电器瓦斯继电器是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重要保护装置之一,当变压器油箱内发生轻微的短路等故障时,因电弧的产生,绝缘油分解产生气体,绝缘材料分解产生气体的原因还可能是变压器部件局部过热等现象,这些气体聚集在继电器上部,迫使继电器内油面下降,造成开口油杯的自身重量与其内部的油重之合超过平衡重锤的重量,油杯下降,带动永久磁铁使干簧继电器触点闭合,发出的就是轻瓦斯信号。
如果变压器内发生严重故障,大量气体的产生造成箱体内压力显著增大,于是有油流迅速流向油枕,油流冲动挡板,挡板运动到某一限定位置时,永久磁铁促使干簧触点闭合,完成跳闸回路的接通,即重瓦斯保护跳闸。
3.8、差动继电器差动保护是变压器、发电机和母线非常重要的主保护之一,简单的说,差动保护就是采用比较被保护设备两端的电流,正常时,两端电流一进一出相互抵消,而被保护设备内部发生短路等故障时,两电流同时流入设备内部,启动保护继电器,差动继电器出口使开关跳闸,起到保护变压器等设备的作用。
由于目前的大中型变压器、发电机组等的差动保护多采用以单片机为主核心的综合保护继电器,这里对常规差动继电器的主要组件及其基本功能仅做最简单介绍。
在常规差动保护装置中,BCH-2、DCD-2型继电器应用较为广泛,现在以此为例说明。
BCH-2、DCD-2型差动继电器主要组成部件有:执行元件(DL型电流继电器)和速饱和变流器。
速饱和变流器由三柱型硅钢片成“山”字形交错叠成,中间柱的截面比两边柱的截面大。
差动绕组和两个平衡绕组以相同绕向绕在中间柱上,与二次执行元件连接的二次线圈绕在中间柱上,两短路绕组分别绕在中间柱和左边柱上。
差动绕组只有在被保护区域内部故障时,才有短路电流通过,继电器迅速动作切除故障,正常情况下,差动绕组中只有不平衡电流通过,由于平衡绕组的作用,不平衡电流被消除到最小程度。
平衡绕组正常状态下补偿因变压器各侧互感器变比不能完全配合造成的不平衡电流,提高了继电器的可靠性。
当被保护区域内部故障时,流过平衡绕组内的电流产生的磁通与差动绕组内电流产生的磁通方向一致,使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得到提高。
两个短路绕组匝数不同,中间柱上的短路绕组匝数为左边柱上绕组的两倍。
这两个短路绕组在被保护区域出现短路或励磁涌流时,可以使其获得非周期性分量的助磁使铁芯饱和,减小误动可能性。
除去二次线圈以外的所有速饱和变流器绕组,都有一定数量的抽头,利用这些抽头,可以平衡绕组的匝数,使速饱和变流器的磁化力达到平衡。
3.9、数字型综合保护继电器近些年以来,数字式综合型电气保护继电器在电气装置的继电保护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
这种类型的继电器以微处理器做各硬件的设计平台,做继电器的核心元件,其控制完全实现数字化,采样回路采用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检测信号。
所以,这种继电器与常规继电器比较,它的精度高,功能强,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通过其应用软件的编程,可以很轻松完成常规继电器不能、或很难完成的工作,如除保护信号、保护跳闸以外的遥测、遥信等功能,还可以直接和微机连网。
数字型综合继电器主要由处理器、采样电路、输出电路、数模转换电路等组成。
其保护等工作原理与常规继电器基本相同,这里无须赘述。
4、继电器的检验4.1、电气继电器的性能要求及一般性检验4.1.1、继电保护装置对电气继电器的性能要求电气继电器作为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单元与核心装置,必须同时具备灵敏性、可靠性、快速性与选择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