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处理习题集

1.水处理习题集
1.水处理习题集

1.水处理习题集

筑龙给排水资料下载了,投稿获更多奖励!《水处理工程》第一篇水和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习题集第二章混凝 1. 何谓胶体稳定性?试用胶粒间相互作用势能曲线说明胶体稳定性的原因。2. 混凝过程中,压缩双电层何吸附-电中和作用有何区别?简要叙述硫酸铝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的pH值的关系。 3. 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 4.为什么有时需要将PAM 在碱化条件下水解成HPAM?PAM水解度是何涵义?一般要求水解度为多少?

5.混凝控制指标有哪几种?为什么要重视混凝控制指标的研究?你认为合理的控制指标应如何确定?

6.混合和絮凝反应同样都是解决搅拌问题,它们对搅拌有何不同?为什么?

7.根据反

应器原理,什么形式的絮凝池效果较好?折板絮凝池混凝效果为什么优于隔板絮凝池?8.采用机械絮凝池时,为什么要采用3~4档搅拌机且各档之间需用隔墙分开?9.试述给水混凝与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混凝各自的特点。

10.某粗制硫酸铝含Al2O315%、不溶解杂质30%,问:(1)商品里面Al2(SO4)3和溶解杂质各占的百分数;(2)如果水中加1克这种商品,计算在水中产生的Al(OH)3、不溶解杂质和溶解的杂质分别重多少? a flow of 13500 m3/d containing 55mg/L of suspended solids, ferric sulfate is used as a coagulant at a dose of 50mg/L (a) Assuming that there is little alkalinity in the water, what is the daily lime dose? (b) If the sedimentation basin removes 90% of the solids entering it, what is the daily solids production from the sedimentation basin?

12.隔板絮凝池设计流量75000m3/d。絮凝池有效容积为1100m3。絮凝池总水头

损失为。求絮凝池总的平均速度梯度G 值和GT值各为多少?13.某机械絮凝池分成3格。每格有效尺寸为??。每格设一台垂直轴桨板搅拌器,构造按图15-21,设计各部分尺寸为:r2=1050mm;桨板筑龙给排水资料下载了,投稿获更多奖励!长1400mm,宽120mm;r0=525mm。叶轮中心点旋转线速度为:第一格v1=/s 第二格v2=/s 第三格v3=/s 求:3台搅拌器所需搅拌功率及相应的平均速度梯度G值14. 当硫酸铝投加量为20毫克/升,消毒加氯量为5毫克/升,水厂产水量为10000米3/日,一级和二级泵房总提升高度为60米,试计算每日所耗药费和电费,又每千吨水的药费和电费为多少?第三章沉淀与澄清 1. 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 2. 影响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沉淀池纵向分格有何作用? 3. Determine the

settling velocity in m/s of a spherical sand particle with a specific gravity of and diameter of mm at temperature of 20 ?C.

4.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3/h。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s的颗粒全部去除。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3?沉速为/s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

5. 原水泥砂沉降试验数据见下表。取样口在水面下180cm处。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900m3/h,表面积为500m2。试按理想沉淀池条件,求该池可去除泥沙颗粒约百分之几?沉降试验数据取样时间C/C0 0 1 15 20 30 60 120 180

6. A laboratory settling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on a domestic wastewater exhibiting flocculent sedimentation with the results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The column had a diameter of 14cm and total depth of , with sampling ports spaced 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wastewater was 300 mg/L. Determine the

surface loading rate of 筑龙给排水资料下载了,投稿获更多奖励!sedimentation tank when SS overall removal of 65% is requested. Sampling ports Percentage SS removed at the following settling times (%) depth (m) 5min 10min 20min 40min 60min 90min 120min 41 55 60 67 72 73 76 19 33 45 58 62 70 74 15 31 38 54 59 63 71 7. 如何从理想沉淀池的理论分析得出斜板沉淀的设计原理?8. 已知平流沉淀池的长度L=20m,池宽B=4m,池深H=2m。今欲改装成斜板沉淀池,斜板水平间距10cm,斜板长度l=1m,倾角60度。如不考虑斜板厚度,当废水中悬浮颗粒的截留速度u0=1m/h,求改装后沉淀池的处理能力与原有池子比较提高多少倍?改装后沉淀池中水流的雷诺数Re 为多少?与原有池子的Re相差多少倍?9. 澄清池的工作原理与沉淀池有何异同?运行上要注意什么问题?10.简述4种澄清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

要特点。第四章气浮1. 是否任何物质都能粘附在空气泡上,取决于哪些因素? 2. 为什么废水中的乳化油类不易相互粘聚上浮? 3. 混凝剂与浮选剂有何区别?各起什么作用? 4. 在处理同样水量的条件下,试比较加压溶气气浮、叶轮气浮与射流气浮三种设备的电耗比值。 5. 造纸废水量3000m3/d,悬浮物浓度平均为1,000mg/L,水温20℃,采用回流式加压溶气气浮处理流程,溶气水压力为3kg/cm2,溶气罐中停留时间2分钟,空气饱和率为70%,问在气浮池中释放出的空气量有多少L/m3,回流水量占处理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投入的空气量占处理水量的体积百分比是多少?筑龙给排水资料下载了,投稿获更多奖励!第五章过滤1. 试述快滤池的工作原理。 2. 某天然海砂筛分结果见下表,根据设计要求:d10=,K80=。试问筛选滤料时,共需筛除百分之几天然砂粒。

筛孔砂底盘合计留在筛上砂量质量200100 %通过该号筛的砂量质量% 3. 某生活饮用水厂于有预沉池,预沉池水的浊度保持在16~18度,试考虑能否不投加混凝剂直接过滤,为什么? 4. 直接过滤有哪两种方式?采用直接过滤应注意哪些问题? 5. 什么叫“等速过滤”和“变速过滤”?两者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形成?分析两种过滤方式的优缺点并指出哪几种滤池属“等速过滤”? 6. 什么叫滤料“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过大对过滤和反冲洗有何影响?“均质滤料”的涵义是什么?

7. 设滤池尺寸为×4m。滤层厚70cm。冲洗强度q=14L/,滤层膨胀度e=40%。采用3条排水槽,槽长4m,中心距为。求:a) 标准排水槽断面尺寸;b) 排水槽顶距砂面高度;c) 校核排水槽在水平面上总面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8. 滤池平面尺寸、冲洗强度及砂滤层厚度同上题,并已知:冲洗时间6min;

承托层厚;大阻力配水系统开孔比?=%;滤料密度为/cm3;滤层孔隙率为;冲洗水箱至滤池的管道中总水头损失按计。求:a) 冲洗水箱容积;b) 冲洗水箱底至滤池排水冲洗槽高度。

9. 如果过滤速度为10米/时,过滤周期为24小时,初步估算1米2滤池在过滤周期内扣去冲洗水,净生产多少水量,又砂层里截留了多少你?。10. 试述反冲洗配水不均匀的绝对性,怎样才能达到配水的相对均匀?11. 理想的滤池应是怎样的?12. 虹吸滤池分格数如何确定?虹吸滤池与普通快滤池相比有哪些主要优缺点?筑龙给排水资料下载了,投稿获更多奖励!第六章消毒1.The chlorine residuals measured when various dosages of chlorine were added to a wastewater are given below. Determine (a) the breakpoint dosage and (b) the design dosage to obtain a residual of /L free available chlorine Dosage, mg/L Residual,

mg/L 02.The following data were obtained for a percent inaction for a given bacterial strain at 10 ℃.Using these data develop a general relationship that can be used to model the observed data. Using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ed, determine the chlorine dose required to achieve a percent inactivation in 60 min. Combined chlorine residual, mg/L Contact time ,min 2 240 3 92 4 47 5 28 6 18 7 12 8 9 9 10 3. 为什么在水消毒中广泛采用氯作为消毒剂?近年来发现了什么问题?4. 试讨论其他消毒剂的发展前途。第七章氧化还原 1. 如何运用氧化还原电位数值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行性? 2. 离子交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区别是什么? 3. 用氯处理含氰废水时,为何要严格控制溶液的pH 值? 4. 电解可以产生哪些反应过程?对水处理可以起什么作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集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集 一、简答题 1、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平面布置等角度简单描述一个你所了解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是你所在城 市的污水厂,也可以是你曾参观过的污水厂)。 2、在好氧条件下,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由哪几个生物过程完成的?请分别给出其反应方程式。 3、试比较“生物膜法”和“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有何不同? 4、请简述Orbal氧化沟的基本概念。 5、试简述影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6、在一个启动运行不久的处理厌氧反应器出水的活性污泥工艺中,由于负荷较低,曝气池内的溶解氧较 高,结果发现污泥在二沉池中有上浮的现象;从曝气池中取混合液测定其SV时发现污泥的沉降很好,但0.5~1.0小时后,即出现污泥成团上浮;镜检观察未发现有大量丝状菌;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 7、试推导L—M模式的两个基本方程和四个基本导出方程。 8、普通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法和完全混合法各有什么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有机废水BOD5的去除 率如何?根据活性污泥增长曲线来看,这几种运行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什么地方?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9、试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产生原因、分类、以及相应的对策。 10、废水可生化性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主要方法有那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1、试指出污泥沉降比SV、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指数SVI的定义,以及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意义 以及一般的正常数值范围。 12、试简述生物膜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原理与过程,并比较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主要差别。 13、试简述活性污泥系统运行过程中曝气池中常见的异常现象,并同时给出简单的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 14、试比较以下概念:污泥腐化、污泥解体、污泥上浮、污泥膨胀,并分别给出其形成原因及相应对策。 15、请画出氧转移双膜理论的示意图,并结合图从Fick定律推导出氧的总转移系数K La的表达式,并对影 响氧转移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16、试推导出活性污泥系统出水水质与动力学常数之间的关系式。 17、请分别画出一个典型的工业废水处理流程和城市污水处理流程。 18、沉淀可以分为几大类?主要的沉淀池形式有几种?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与初沉池的主要区别是什 么?试分别予以简单说明。

中水处理技术

中水处理技术 ? 适用范围 广泛适用于宾馆、写字楼、饭店等公用场所。 主要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YES中水处理,系采用生化处理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洗浴废水格栅调节池(予曝气)毛发过滤器污水泵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过滤(活性碳过滤备用)中水贮存池中水泵用水点 二、技术关健 采用水下曝气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及条件 一、技术指标 BOD<5㎎/l 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CO2、NH3、和H2O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NH3进一步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所谓硝化过程。NH3已是无机物,污水的生化需氧量一般只指有机物在第一阶段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氧量。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与温度有关,一般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所以在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就是说,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需要20天,这在

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BOD5约为BOD20的70%左右。 COD<7㎎/l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氧化法与氧化法。高锰酸钾(K2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DmnO4法)>5mg/L 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SS l㎎/l PH 8.0 二、条件要求 主要设备及运行管理 一、主要设备 毛发过滤器、水下曝气机、污水提升泵、机械过滤器、活性碳过滤柱、自动控制系统、过滤水泵、反冲洗水泵、中水泵、投药设备。 二、运行管理

锅炉水处理理论试题库(答案)

工业锅炉水处理理论试题库(答案) 二填空(每题1 分,共计20 分) 《规则》部分 1.《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规定:使用锅炉的单位应根据锅炉的(数量)、参数、水源 情况和水处理(方式),配备专(兼)职水处理管理操作人员。 2.《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规定:锅炉水处理人员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 (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水处理工作。 3.《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规定:使用锅炉的单位应根据锅炉的参数和汽水品质的要求,对锅炉的原水、(给水)、锅水、(回水)的水质及(蒸汽)品质定期进行分析。4.《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规定:安全监察机构对锅炉使用单位的水质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水质不合格造成严重(结垢)或(腐蚀)的锅炉使用单位,市、地级安全监察机构有权要求(限期改正)或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5.制定《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由于 (结垢)或(腐蚀) 而造成的事故,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 6.制定《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的依据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7.未经注册登记的锅炉水处理设备、药剂和树脂,不得生产、销售、(安装)和(使用)。8.锅炉清洗单位必须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的资格认可,才能从事相应级别的(锅炉)清洗工作。 9.锅炉水处理系统安装验收是锅炉总体验收的组成部分,安全监察机构派出人员在参加锅炉安装总体验收时,应同时审查水处理设备和系统的安装技术资料和(调试)报告,检查其安装质量和水质。(水质)验收不合格的不发锅炉使用登记证。 10.安全监察机构对锅炉使用单位的水质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水质不合格造 成严重(结垢)或(腐蚀)的锅炉使用单位,市、地级安全监察机构有权要求限期改正或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1.锅炉水处理的检验一般应结合锅炉(定期)检验进行。检验内容包括:水处理设备状况以及设备的(运行操作)、管理等情况。 12.锅炉取样装置和取样点应保证取出的水汽样品具有(代表性)。 13.其它部门或行业颁发的与《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相抵触的规定或文件(无效)。14.锅炉水处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不应以化学清洗代替正常的(水处理) 工作。 15.使用锅炉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无机化学部分 16.在盐酸中溶解很少,基本无气泡,加入10%氯化钡后,生成大量白色沉淀物的垢样是(硫酸盐垢)。 17.加稀盐酸可缓慢溶解,溶液呈黄绿色,加硝酸能较快溶解溶液呈黄色的垢样是(氧化铁垢)。18.在5% 盐酸溶液中,大部分可溶解,同时会产生大量气泡的垢样是(碳酸盐垢)。19.在盐酸中不溶解,加热后其它成分缓慢溶解,有透明砂粒沉淀物,加入1%HF 可有效溶解的垢样是(硅酸盐垢)。 20.中和反应是指一般把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2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22.溶度积定义为: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在(一定温度) 下是一个常数。 23.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外界主要因素有:(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24.燃料在锅炉中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25.水在锅炉中受热变成蒸汽属于(物理)变化。26.水是一种极性分子,是一种很好的极性溶

水处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为使得好氧反应器正常运行,污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应比例适当,其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比例为BOD5:N:P=【】。 A.10:5:1; B.1:5:10; C.100:5:1; D.1:5:100。 2、根据曝气池内混合液的流态,活性污泥法分为【】两种类型。 A.好氧与厌氧; B.推流和完全混合式; C.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 D.多投水法和生物吸附法 3、一般情况下,污水的可生化性取决于【】 A、BOD5/COD的值 B、BOD5/TP的值 C、DO/BOD5的值 D、DO/COD的值 4、污泥回流的目的主要是保持曝气池中一定【】 A、溶解氧 B、MLSS C、温度 D、pH 5、在生物滤池中,为保证微生物群生长发育正常,溶解氧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一般以【】为宜 A、1-2mg/L B、2-4mg/L C 4-6mg/L D 6-8mg/L 6、好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范围是【】 A、4.5-6.5 B、6.5-8.5 C、8.5-10.5 D、10.5-12.5 7、城市污水厂,初次沉淀池中COD的去除率一般在【】之间 A、10%-20% B、20%-40% C、40%-60% D、60%-80% 8、某工业废水的BOD5/COD为0.5,初步判断它的可生化性为【】 A较好B可以C较难 D 不易 9、生物膜法产泥量一般比活性污泥的【】 A多 B少C一样多D不确定 10、下列四种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很不稳定,很容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其他三种。 A.有机氮; B.氨氮; C.亚硝酸盐氮; D.硝酸盐氮 1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成分是【】。 A.无机物; B.简单有机物; C.有机物; D.砂砾 12、污泥中温消化控制的温度范围为【】。 A. 20℃~ 25℃; B. 25℃~ 30℃; C. 30℃~ 37℃; D. 40℃~ 45℃ 13、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时间为【】。 A.4~6h; B.6~8h; C.16~24h; D.8~10h; 14、厌氧消化池中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属于【】 A.好氧菌; B.厌氧菌; C.兼性菌; D.厌氧菌和兼性菌 15、下列不属于污水二级处理工艺的是【】 A.SBR; B.氧化沟; C.A2/O; D.混凝沉淀 16、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 A.同时审批、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沉淀物过滤法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 质清除干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于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2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

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以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下: Ca2++2Na-EX→Ca-EX2+2Na+1Mg2++2Na-EX→Mg-EX2+ 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树脂基质(resin matrix)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regeneration)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其反应方式如下:Ca-EX2+2Na+ (浓盐水)→ 2Na-EX+Ca2+Mg-EX2+2Na+ (浓盐水)→ 2Na-EX+Mg2+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长期饮用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采用离子交换原理,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结垢离子。当含有硬度离子的原水通过交换器内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便与树脂吸附的钠离子发生置换,树脂吸附了钙、镁离子而钠离子进入水中,这样从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的软化水。 3去离子法

水处理精彩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胶体的稳定性:胶体颗粒保持悬浮分散状态的特征。主要是 由于胶体颗粒布朗运动强以及胶体粒子之间不能相互聚集的特性形成的。 2.助凝剂:混凝过程的辅助药剂,可提高混凝效果。助凝剂通常 是高分子物质。可以参加混凝,也可不参加混凝。一般可分为酸碱类、加大矾花的粒度和结实性类、氧化剂类。 3.乳化现象:当油和水相混,又有乳化剂存在,乳化剂会在油滴 与水滴表面上形成一层稳定的薄膜,这时油和水就不会分层,而呈一种不透明的乳状液。 4.反渗透:在高于渗透压的压力作用下,咸水中的纯水的化学位 升高并超过纯水的化学位,水分子从咸水一侧反向地通过膜透过到纯水一侧。海水淡化即基此原理。 5.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又称短时曝气法或不完全曝气活性污泥 法。其主要特点是有机负荷率高,曝气时间短,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较低;在系统和曝气池的构造等方面与传统法相同。 6.充氧能力:通过表面机械曝气装置在单位时间转移到混合液中 的氧量(kgO2/h)。 7.污泥比阻:单位干重滤饼的阻力,其值越大,越难过滤,其脱 水性能越差 8.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 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9.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10.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 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11.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5min,

沉下的矾花所占mL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降比。 12.总硬度:水中Ca2+、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13.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 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14.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 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 15.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产生的吸附。 16.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了化 学作用,使得化学性质改变。 17.膜分离法:是把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将溶液隔开,使溶液中 的某种溶质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溶质的目的。 18.氧化还原能力:指某种物质失去或取得电子的难易程度, 可以统一用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指标。 19.生物处理:是主利用微生物能很强的分解氧化有机物的功 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一种可控制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0.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天数, 也就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21.活性污泥:充满微生物的絮状泥粒。 22.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装置。 23.自然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来 净化废水的方法。 24.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来净化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25.悬浮生长: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形成絮状,悬浮在混 合液中不停地与废水混合和接触。 26.污泥负荷率:指的是单位活性污泥(微生物)量在单位时

水处理试题题库 (2)

水处理试题题库 一.选择题 1.标定硫酸溶液可用(C)做基准物。 A.氢氧化钠 B.氨水 C.碳酸钠 D.氯化钠 2.给水加氨的目的是(D) A.防止铜腐蚀 B.防止给水系统结垢 C.给水调节PH到碱性 D.调节PH, 防止钢铁腐蚀 3.能有效去除水中硅化合物的是(C) A.强酸阳树脂 B. 弱酸阴树脂 C. 强酸阴树脂 D. 弱酸阳树脂 4.炉水磷酸盐防垢处理的最佳PH值是(D) 5. C. >9 对新锅炉进行碱洗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锅炉中心的(C) A.腐蚀产物 B.泥沙 C.油污 D.水垢 6.反渗透膜的渗透特点是(A) A.只透过水,不透过溶液 B.只透过溶质,不透过水 C.水和溶质均可透过 D.只选择透过少数几种离子 7.热力设备中发生溶解氧腐蚀严重的部位是在(D) A.给水系统 B.凝结水系统 C.汽包炉水,汽系统 D. 疏水系统 8.饱和蒸汽溶解携带硅酸化合物的能力与(B)有关。 A.锅炉蒸发量 B.锅炉的压力 C.锅炉的水位 D.蒸汽引出方式 9.蒸汽溶解携带的硅酸化合物会沉积在(D) A.过热器管壁上 B.汽轮机叶片上 C.过热器和汽轮机内 D.不沉积 10.空白试验是为了消除或减少(B) A.方法误差 B.试剂与仪器误差 C.偶然误差 D.操作误差 11.采集江河湖水等地表水的水样,应将采样瓶浸入水面以下(C)cm处取样。 A. 10 D. 80 12.一垢样表面为咖啡色,垢底部与金属接触处有少量白色沉积物,内层是灰黑色,含铜15%,这种垢样可能是(A) A.氧化铁垢 B.硅酸盐垢 C.铜垢 D.碳酸盐垢 13.锅炉用氨—联氨溶液中,含联氨量为(D)mg/L. 14.颁布《化学清洗导则》规定主蒸汽压力为—的汽包炉,通常隔(B)年清洗一次。 A. 8-—

《水处理工程技术》习题库答案

第四章混凝和絮凝 1.胶体有何特征?什么是胶体的稳定性?试用胶粒之间相互作用势能曲线说明 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答:胶体的基本特性有光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的表面性能、电泳和电渗现象。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致使胶体颗粒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同性电荷的静电斥力和颗粒表面的水化作用。胶体稳定性分为动力学稳定和聚集性稳定两种。 E A E R 图1 相互作用势能与颗粒间距离关系 (a)双电层重叠;(b)势能变化曲线 可以从两胶粒之间相互作用力及其与两胶粒之间的距离关系进行分析。当两个胶粒相互接近至双电层发生重叠时,就会产生静电斥力。相互接近的两胶粒能 否凝聚,取决于由静电斥力产生的排斥势能量E R 和范德化引力产生的吸引势能 E A ,二者相加即为总势能E。E R 和E A 均与两胶粒表面间距x有关。从上图可知, 两胶粒表面间距x=oa~oc时,排斥势能占优势。X=ob时,排斥势能最大,用E max 表示,称排斥能峰。当xoc时,吸引势能均占优势,x>oc时,虽然两

胶粒表现出相互吸引趋势,但存在着排斥能峰这一屏障,两胶粒仍无法靠近。只 有x

中水处理工艺及选择

一、中水处理的工艺及选择。 1、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为了将污水处理成符合中水水质标准的水,一般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 (1)预处理该阶段主要有格栅和调节池两个处理单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质。 (2)主处理该阶段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 (3)后处理该阶段主要以消毒处理为主,对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保证出水达到中水水标准。 2、主处理的方法按目前已被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1)生物处理法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处理,一般以好氧处理较多。 (2)物理化学处理法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相结合为基本方式,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提高了水质,但运行费用较高。 (3)膜处理采用超滤(微滤)或反渗透膜处理,其优点是S 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积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减少了很多。但目前对此工艺在实际应用上还存有一定争议。 3、工艺流程的选择 工艺流程的选择需确定工艺流程时必须掌握中水原水的水量、水质和中水的使用要求,应根据上述条件选择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在选择工艺流程时,应考虑装置所占的面积和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噪声和臭气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中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目前大多数以生物处理为主处理方法;在工艺流程中消毒灭菌工艺必不可少,一般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取决于中水水源和中水的用途,中水水源不仅影响处理工艺的选择,而且影响处理成本,因此,中水水源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我国主要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所处理的中水主要用于浇花、冲厕、洗车等。当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物化+消毒工艺,具体如下: 源水--->调节池--->过滤池--->消毒池--->储水池 --->排放当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生化+消毒工艺,具体如下: 源水--->水力筛--->调节池--->生化池--->过滤池 --->消毒池--->储水池--->排放上述工艺设施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计成地上式或地埋式结构。 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是将中水回用处理的几个单元集中在一台设备内进行,其特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一般的处理量小于1500

级锅炉水处理理论试题库(附答案)

级锅炉水处理理论试题 库(附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7a488567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王* 1390227**** 020-8563**** 电站锅炉水处理理论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规则》部分 1.锅炉的定义:蒸汽锅炉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来生产蒸汽的一种设备。 2.给水:直接进入锅炉,被锅炉蒸发或加热的水称为锅炉给水,它是由凝结水、补给水、生产返回水和疏水等组成。 3.凝结水:锅炉产生的蒸汽,作功后,经冷却冷凝而成的水。 4.补给水:锅炉在运行中由于取样、排污和泄漏等要损失一部分水,而且生产回水被污染不能回收利用,或无蒸汽凝结水时,都必须补充符合水质要求的水,这部分水叫补给水。 5.锅水: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着受热的水称为锅水。 6.排污水:为了除去锅水中的杂质和悬浮性水渣,必须从锅炉的一定部位排放掉一部分锅水,即排污水。 7.冷却水:锅炉在运行中因某种需要,将蒸汽冷凝用的水,称为冷却水。8.减温水:用于调节过热器出口蒸汽在允许温度范围内的水。 无机化学部分 9.化学平衡:当可逆反应中生成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时,此时反应达到了动态平衡,称之为化学平衡。 10.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11.溶度积: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用K SP表示。 12.缓冲溶液:缓冲溶液具有调节和控制溶液酸度或碱度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抵御外来酸、碱或稀释的影响,从而使溶液的pH保持相对的稳定。如NaH2PO4 + Na2HPO4溶液,NH3 + NH4Cl溶液,及HAc +NaAc所组成的溶液都是缓冲溶液。 分析化学部分 13.空白试验:在不加试样的条件下,按照试样分析同样的操作手续和条件,进行分析试验,所得结果为空白值。 14.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滴定终点”。 15.滴定分析法:将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当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定量完全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离子交换部分

水处理习题集

模拟题一 一、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比较正交表中各因素的极差R值的大小,可排出因素的主次关系。() 2.正交表中比较同一因素下各水平的效应值,可以确定最佳生产运行条件。() 3.变异系数可反映数据相对波动的大小。() 4.回归分析是用来分析、解决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 5.K80反映滤料中细颗粒尺寸,d10反映粗颗粒尺寸。() 6.余氯比色中,水样先投加亚砷酸钠溶液,再投加邻联甲苯胺溶液,2min后水样显示游离余氯与干扰性物质迅速混合后所产生的颜色。() 7.待曝气之水以无水硫酸钠为脱氧剂,以氯化钴为催化剂进行脱氧。() 8.钠离子型交换树脂的再生用浓度为10%的氯化钠再生液。() 9.絮凝沉淀实验是研究浓度较稀的絮状颗粒的沉淀规律。() 10.活性污泥的活性是指吸附性能、生物降解能力和污泥凝聚沉淀性能。()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混凝沉淀试验中需要测原水的、及。 2.快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比滤料空袭率小的水中的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 和。 3. 氯消毒效果不如氯 4.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中,取样前,一定要记录柱中 H0。 5.曝气充氧实验中脱氧剂是催化剂是。 三、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 解释正交表L4(23)各符号的含义。 2.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3.在混凝沉淀实验中如何确定最小投药量和最大投药量。 4.何谓吸附平衡?

5.在混凝沉淀实验中对混合阶段和反应阶段有何要求。 四、综合分析题:(共30分) 1.离子交换软化实验的中如何对交换柱进行清洗?(7分) 2. 评价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指标有哪些。(8分) 3. 画出颗粒自由沉淀的P-u曲线,并写出工程中的总去除率的计算公式,标明各符号的含义。(15分) 复习题二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快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的杂质,主要通过作用,其次为 和沉淀作用。 2.次氯酸与次氯酸根相比,消毒效果好。 3.反渗透在废水处理中能用来除去废水中及大部分溶解性的有机物和。 4.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是研究浓度较稀时的的沉淀规律。 5.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6.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和营养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污泥处于状态,以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曝气充氧设备的充氧过程均属于传质过程,氧传递机理为双膜理论,阻力主要来自于气膜。() 2.水的混凝过程主要包括混合、反应两个阶段。() 3.多指标化成单指标的方法主要有指标拆开单个处理综合分析法和直观分析法。() 4.准确测定的数字加上最后一位估读数字所得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 5.钠离子型交换树脂的最大优点是出酸性水,但不能脱碱(HCO3-)。() 6.水中HOCl及OCl-称为游离性氯。() 7.曝气充氧实验以无水硫酸钠为脱氧剂,以氧化钴为催化剂进行脱氧。() 8.测定硬度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成纯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水处理试题

培训试题答案(热力专业除盐水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溶液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体系称做分散体系,均一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 2、浓度 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或简称浓度。 3、硬度 是用来表示水中某些容易形成的垢类物质。对于天然水来说,这些物质主要是钙、镁离子。因此,总硬度(简称硬度)就表示钙、镁离子含量之和。 4、碱度 碱度表示水中含OH-、CO32-、HCO3-量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量的总和。通常所说的碱度,如不加特殊说明,就是指总碱度,即甲基橙碱度。 5、电导率 电导率就是指示水导电能力大小的指标。其单位为西/厘米(S/cm),实际上,水的电导率常常很小,经常用μS/cm单位。 二、判断题(每题3分)正确打“√”,错误打“X” 1、若原水的水温≥25℃,则直接进入超滤装置的保安过滤器;若原水的水温<25℃,则先进入汽水换热器换热,以使水温达到25℃以上,再进入超滤装置的保安过滤器。(√) 2、各种反渗透膜进水最大允许含铁量为0.2mg/l。( X ) 3、渗透压是溶液的一种特性,它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4、气体很容易透过反渗透膜,溶解气体很容易分离,如CO 2和H 2 S透过率几乎为 100%。( X ) 5、原水经预处理,通过反渗透装置处理后,可除去原水中90%的离子。( X ) 三、选择题(每题3分) 1、水中的PH值小于7表示水呈①酸性中性③碱性④盐性 答:选② 2、全固形物是水中全部杂质(溶解气体除外)转化成固体时的含量单位用①mg/l 或ppm ② mg或g ③ ml或l ④mg-N或g-N表示

水处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80) 1、为使得好氧反应器正常运行,污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应比例适当,其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比例为C:N:P=【C 】。 A.10:5:1; B.1:5:10; C.100:5:1; D.1:5:100。 2、一般情况下,污水的可生化性取决于【A 】 /COD的值 B、BOD5/TP的值 A、BOD 5 C、DO/BOD5的值 D、DO/COD的值 3、污泥回流的目的主要是保持曝气池中一定【B 】 A、溶解氧 B、MLSS C、温度 D、pH 4、在生物滤池中,为保证微生物群生长发育正常,溶解氧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一般以【B】为宜 A、1-2mg/L B、2-4mg/L C 4-6mg/L D 6-8mg/L 5、好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范围是【 B】 A、4.5-6.5 B、6.5-8.5 C、 8.5-10.5 D、10.5-12.5 6、城市污水厂,初次沉淀池中COD的去除率一般在【 B】之间 A、10%-20% B、20%-40% C、 40%-60% D、60%-80% 7、某工业废水的BOD5/COD为0.5,初步判断它的可生化性为【B 】 A较好 B可以 C较难 D 不易 8、下列四种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A 】很不稳定,很容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其他三种。 A.有机氮; B.氨氮; C.亚硝酸盐氮; D.硝酸盐氮 9、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成分是【C 】。 A.无机物; B.简单有机物; C.有机物; D.砂砾 10、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时间为【B 】。 A.4~6h; B.6~8h; C.16~24h; D.8~10h;

11、厌氧消化池中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属于【D】 A.好氧菌; B.厌氧菌; C.兼性菌; D.厌氧菌和兼性菌 12、污泥沉降比是一定量的曝气池混合液静止【 C 】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 A 10分钟 B 30分钟 C 60分钟 D 100分钟 13、国内外普遍采用的BOD培养时间是【 A 】天。 A 5 B 20 C 1 D 30 14、如果二沉池大量翻泥说明【 B 】大量繁殖。 A 好氧菌 B 厌氧菌 C 活性污泥 D 有机物 15、曝气池有臭味说明【 C】。 A 进水pH值过低 B 丝状菌大量繁殖 C 曝气池供养不足 D 曝气池供养充足 16、当活性污泥沉淀性好时,容积指数SVI一般在【B 】。 A 〈50 B 50—150 C 150—200 D 〉200 17、污水消毒药剂中,下列哪一种效率最高【A 】。 A 臭氧 B 氯气 C 二氧化碳 D 氧气 18、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率与深度无关,但深度又不能设计过浅,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B 】 (A)较小的水深作用水头较小,排泥不畅(B)沉淀颗粒过早沉淀到池底,会重新浮起 (C)在深度方向水流分布不均匀(D)易受风浪等外界因素扰动影响 19、在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关于污泥回流的目的,下述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 (A)反硝化胶氮(B)厌氧释磷(C)维持曝气池中的微生物浓度(D)污泥减量 20、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的处理效能大大高于厌氧接触池及厌氧生物滤床等厌氧工艺,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 B 】 (A)污水在 UASB 反应器内停留时间长(B)在反应器中微生物量高 (C)水流自下而上,基质与微生物接触充分(D)有搅拌设施,促进了基质与微

水处理工程技术复习题库答案

《水处理工程技术》习题库答案 第一篇水质与水处理基本概论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 1.什么是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有何特点? 答:水资源是人们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了数量和质量的定义,又包括了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天然水,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从狭义讲,就是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这部分水主要指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及渗入地下的地下水。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匀;(2)时间分配不均匀。 2.天然地表水有何特征? 答:天然地表水的杂质特征:天然地表水体的水质和水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几乎各种污染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流入地表水,且向下游汇集。地表水中按杂质颗粒的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类。以悬浮物形式存在的主要有石灰、石英、石膏和黏土及某些植物;呈胶体状态的有黏土、硅和铁的化合物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产物即腐殖质和蛋白质;溶解物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及一些重金属的盐类,还含有一些溶解气体,如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 3.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有何特征? 答:生活污水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弃物所污染的水;工业废水是指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并被生产原料等废料所污染的水。当工业废水污染较轻时,即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没有被生产原料严重污染,如只有水温上升,这种污水称为生产废水,相反,污染严重的水称为生产污水。 4.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有哪些?其测定意义如何? 答:物理指标:水温、臭味、色度以及固体物质等。水温:对污水的物理性质、生物性质、化学性质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讲,污水生物处理的温度范围在5~40°C。臭味:是一项感官性状指标,天然水无色无味,被污染的水会产生气味,影响水环境。色度:生活污水的颜色一般呈灰色,工业废水的色度由于工矿企业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固体物质: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一般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及生物体三种;化学指标:(1)有机物指标: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总需氧量等。BOD在一定条件下,即水温为20度时,由于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COD是 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氧化成CO 2和H 2 O,测定其消耗的氧化剂量,用(mg/L)来表示。 TOC是将一定数量的水样,经过酸化后,注入含氧量已知的氧气流中,再通过铂作为触媒的燃烧管,在 900°高温下燃烧,把有机物所含的碳氧化成CO 2,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记录CO 2 的数量,折算成含碳量。 TOD是指将有机物氧化后,分别产生CO 2、H 2 O、NO 2 和SO 2 等物质,所消耗的氧量以mg/L来表示。当污水 水质条件较稳定时,其测得的BOD 5、COD、TOD和TOC之间关系为:TOD>CODcr>BODu> BOD 5 >TOC。(2)无 机物指标:包括氮、磷、无机盐类和重金属离子及酸碱度等。生物指标:指污水中能产生致病的微生物,以细菌和病毒为主。污水生物性质检测指标为大肠杆菌指数、病毒及细菌总数。 5.什么叫水体自净?其工作原理是什么?水体自净过程有哪些? 答:水体自净过程是水体受到污染后,经过复杂的过程,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来状态。从净化机理来看可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混合、沉淀、挥发使河水的污染物质降低的过程,这种过程,污染物质总量不减;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中和、分解合成等使河水污染物降低的过程,这种过程只是将污染物质存在的形态及浓度发生了变化,但总量不减;生物净化是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水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得有机污染物质氧化分解从而使得污染物质降低的过程。这一过程能使有机污染物质无机化,浓度降低,污染物总量减少,这一过程是水体自净的主要原因。 6.简述河流水体中BOD与DO的变化规律。 答:由于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消耗溶解氧的速度与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成正比(一级反应)。而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受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如温度不变,压力不变,水中溶解氧是一个定值。如果水中的微生物将溶解氧全部耗尽,则水体将出现无氧状态,当DO﹤1mg/L时,大多数鱼类会窒息死亡。此时,厌氧菌起主导作用,水体变坏。河流水体中溶解氧主要来自于大气,亦

(发展战略)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状态 发展方向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世界上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缺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都缺少民用和工业用淡水。随着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其中水处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绿色技术。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包括了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63%的目前运行的设施都在超期运行,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其中52%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在于效率,而随着淡水的短缺,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的预测,至2010年,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例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的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

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0,000ppm的污水,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十分之一。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 中国目前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极度严重,因此国家启动了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2050年建成。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估计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被污染的。2004年至2008年,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从482亿吨增长至572亿吨。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吨。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以2008年为例,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

水处理题库

天然气净化厂水处理岗题库 填空题 1、离子交换树脂分阴树脂、阳树脂两大类。 2、一级除盐水得中间控制指标为:硬度为≯ 0 umol/L,SiO2≯ 100 ug/L,电导≯ 10 us/cm。 3、离子交换树脂正常运行时得流量控制范围为 100280 T/H,再生置换时流量控制范围为 2530 m3/h,清洗时流量控制范围为6080 m3/h。 4、常见得离子交换树脂分类方法将树脂分为强酸阳树脂、弱酸性阳树脂、强碱性阴树脂与弱碱性阴树脂四种。 5、浮动床再生工艺得特点就是再生液从床顶进入,从 床底排出,树脂清洗则需在体外清洗塔 (设备内)进行。 6、脱碳塔得作用就是脱出水中溶解得二氧化碳 ,运行中,脱碳塔风机停运对阴床得运行影响为使阴床负荷加重,提前失效。 7、除盐水得PH值低于指标范围可能就是因为加氨泵工作不正常。 8、除盐水泵名牌压力为 0、55 MPa,流量为 200 m3/h。 9、水处理站得危险化学品有盐酸、液碱与液氨。 10、所谓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就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得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与使用。 11、阴床出水PH一般为中性 ,外送除盐水要求加氨调节PH值合格后外送,避免对锅炉造成腐蚀。 12、外送二级除盐水得各项指标及其正常范围为:电导率小于0、2 us/cm,PH值在 8、89、3 之间、二氧化硅含量小于20 ug/L。13、生水罐T101得容积为 500 m3,除盐水罐T102A/B得 容积为 1000 m3,凝结水罐T103A/B得容积为 1000 m3。 14、凝结水要经过两级过滤器后再进入凝液混床进行处理,先后 经过得两级过滤器依次为精密过滤器、凝液活性碳过 滤器。 15、设备运行“四不准”得内容就是:不准超温 ,不准超压,不准超速,不准超负荷。 16、安全生产得原则就是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17、凝结水泵得出口压力为 0、6 MPa,出口流量为 120 m3/h。 18、防止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得有效措施就是_ 接地__。 19、四不伤害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监督她人不受伤害。 20、中间水泵得流体呈酸性,故采用耐腐蚀泵,铭牌排量为 200 m3/h,出口压力 0、55 MPa。 21、凝结水要经过三级换热器后才能进行处理,按照先后顺序写 出换热器得名称,依次为 E101 、 E102 与 E103 。22、树脂再生时酸碱浓度可以用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监测 比重计、酸碱滴定、在线酸碱浓度仪。 23、再生系统计量泵得出口铭牌压力为 0、6 MPa。 24、经过阳离子交换器得水,由于水中得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等大部分离子都被交换为氢离子,所以水得PH值很 低 ,阳床产水经过阴离子交换器,水中得所有阴阳离子已经基 本被除去,电导率很低,水呈中性。 25、泵就是用来增加液体能量得机器。 26、启动离心泵前泵内应充满液体 ,因离心泵无干吸能力。 27、密封得基本作用就是阻止介质得泄漏。 28、凡润滑剂都能起降低摩擦阻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