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复习

空间数据库复习
空间数据库复习

空间数据库复习

DB:DataBase 数据库

DBS: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是指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路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DBS、DBMS、DB的关系

DBS包含DBMS、DB和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SDBMS: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spati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SDBMS):对各类空间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存储、维护和管理的软件系统。

DBMS的组成和功能有哪些?

组成:DBMS是由两大部分组成: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1)查询处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DDL编译器、DML编译器、嵌入型DML的预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2)存储管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存储功能、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OR-DBMS:(Object Relational DBMS)对象关系数据库集成了ADT和其他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的关系数据库。OO-DBMS:(Object Oriented DBMS)面向对象数据库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OR-DBMS与OO-DBMS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数据库

不同点:对象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

OO-DBMS至今仍未取代OR-DBMS的原因有:

OR-DBMS包含OO-DBMS和ADT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集中式的应用程序,用来管理分布式的数据库,就像这个数据库式存储在同一台电脑上一样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在一台计算机上,数据的处理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ADT: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 简称ADT):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SDBMS)的定义:

(1) 一个SDBMS是一个软件模块,它利用低层数据库管理系统(ORDBMS、OODBMS);

(2) SDBMS支持多种空间数据模型、相应的空间抽象数据类型(ADT)以及一种能够调用这些ADT的查询语言;

(3) SDBMS支持空间索引、高效的空间操作算法以及用于查询优化的特定领域规则。

(1)空间连接:

两个表中空间类型字段的操作;

包括空间比较、空间操作等;

(2)非空间连接:

两个表中非空间类型字段的操作

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库的主要特征;空间数据库有什么作用?

空间数据特征:时空特征多维特征多尺度特征海量数据特征

空间数据库特征:综合抽象特征非结构换特征分类编码特征复杂性与多样性

空间数据库的作用:

空间数据处理与更新

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

空间分析与决策

空间信息交换与共享

空间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差异

信息描述差异

数据管理差异

数据操作差异

数据更新差异

服务应用差异

目前空间数据库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数据共享问题

1数据格式不统一

2地理信息的标准化

3数据共享的政策

数据瓶颈问题

数据安全问题

什么是模型?

模型: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或对象的抽象或简化,是对实体或现象中的重要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表达,能反映事物固有的特征或运动变化规律。

.场模型用连续变量分布表达空间现象。

对象模型:用连续变量分布表达空间现象

场模型:用离散类别分布表达空间现象

对象模型用离散类别分布表达空间现象。

森林的场模型观点

从函数的角度看,森林可建模成一个函数。

定义域是森林占据的地理空间。值域是树种的集合;

空间二维坐标连续取值,空间(X,Y)上任何一点都对应一个函数值f(x,y)。

考虑森林分布,按林分对空间区域作穷尽划分。

场模型适合表达的空间现象 物理参数

温度、气压、湿度、电磁场、流体 环境参数

化学污染分布、地表化学元素分布

森林的对象模型

考虑f 值发生变化的地方,在明确规定树种之间界限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多边形的边界。每个多边形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和树种名称。得到二维空间中的离散对象及其坐标。

对象模型适合表达的空间现象 人工建筑物

城市基础设施,道路、房屋、公园 自然对象

河流、湖泊、热带气旋、危险区域 其他类别变量 对象模型

将空间信息抽象成明确的可标识的类别实体或事物,称之为对象,并加以命名(名称变量)。与场函数不同(数值变量)。

空间对象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属性集,包括空间属性和非空间属性。

场模型与对象模型的关系

空间域上对象集合的某些属性可以形成数据场;

对场模型数据按照区间值分割或划分可以形成空间对象。

平面上二元拓扑关系 基于以下的相交情况:

A 的内部A °,边界?A 以及外部A ˉ

B 的内部B ,边界?B 以及外部B ˉ 九交矩阵

交为空集:用0表示 交为非空集:1

9(,)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

?Γ=????? ? ????

?

数据库设计的三个步骤

概念模型设计(E-R)

逻辑模型设计:与概念数据模型在商用DBMS上的具体设计实现(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有关。关系模型设计:关系表,属性,关系模式,逻辑一致性。关系查询语言SQL与关系代数(详细在第三章讲)。关系数据模型(关系代数)并不能满足空间数据的建模要求;GIS与关系数据库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语义鸿沟。

目前还没有广为接受的地理信息数学模型,地图代数并不成熟。ArcGIS的Geodatabase提供了空间实体及其关系的要素-对象-关系模型,但不支持SQL查询操作。

物理模型设计:空间存储、索引 (第4章) 。

E-R模型(概念模型)

实体和属性

现实世界被划分为一个个实体(Entity),或对象;例如州立公园中的:河流、森林、设施

实体由属性(Attributes)来描述其性质,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码(Key)。属性包括名称和类型:类别、比例、数值(场)。

属性的单值和多值:例如森林的空间多值属性(包括多个多边形)

联系

实体间关系通过联系来关联表达;

二元联系

一对一联系(1: 1)管理者与森林

多对一联系(M:1)设施与森林

多对多联系(M:N )河流与设施

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式是实体联系(E-R)模型

将ER模型映射到关系模型

将每个实体映射成一个独立的关系;

1:1的联系,将任一实体的码属性作为其他关系的外码;

M: 1的联系,“1”侧关系的主码作为“M”侧关系的外码。

M: N的联系,每个M: N联系被映射成一个新的关系,关系的名称就是联系的名称,关系的主码由参与实体的主码对组成。

对于多值属性,创建一个有两列的新关系:一列为拥有该多值属性的实体的码,另一列为该多值属性。

SQL语言组成

DDL用于创建、删除和修改数据库中表的定义。

DML对已经存在的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可以分成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大类。DCL:用来授予或收回访问数据库的某种特权,控制数据操作事务的发生时间及效果,对数据库进行监视包括对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并发控制,事务控制等。

关系代数的运算对象和运算符

连接运算

连接:用于多个关系表之间的查询。

在笛卡儿积的基础上的选择运算。

两个关系 R和S之间通用的条件连接?c:

R ?cS= σc (RXS)

条件C通常是指R和S共有的属性,

例如:用连接操作查询人口小于Mexico的国家

自然连接

在自然连接中,两个关系的公共属性中只用到相等性选择条件;而结果中,只有一列来表示公共的等值连

接属性。

C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R.originR

空间索引的定义: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

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

R树定义:是一个高度平衡树,它是B树在k维上的扩展。

聚类: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

Hilbert曲线:读入x和y坐标的n比特二进制表示

隔行扫面二进制数字的比特到一个字符串

将字符串自左至右分成2比特长的串Si 其中i=1,···n

规定每个2比特的串的十进制值Di 如00等于0,01等于1 10等于3 11等于2

对于数组中每个数字J,如果j=0把后面数组中出现的所有1变成3,并把所有出现的 3 变成1,j=3把后面数组中出现的所有0变成2,并把所有出现的3变成0,

将数组中每个值按上个步骤转换成二进制表示(2比特长的串),自左至右连接所有的串,并计算

其十进制

Z序曲线:读入x和y坐标的二进制表示

隔行扫面二进制数字的比特到一个字符串

计算出结果为二进制串的十进制值

关系模式:对关系结构的描述。

关系:关系是一种规范了的二维表中行的集合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

的数据,同时也是一个被组织成一组拥有正式描述性的表格,该形式的表格作用的实质是装载着数据项的

特殊收集体,这些表格中的数据能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被存取或重新召集而不需要重新组织数据库表格。

基本表:独立存在的表,SQL中一个关系对应一个基本表。

视图: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

基本表和视图的区别和联系:视图中看到的数据在数据库中并不存储,基本表中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数据库中只存储视图的定义,当用户请求从视图中查询数据时,数据将从相应的基本表中检索出来。

数据库设计内容和特点:

内容:结构特性设计行为特性设计

特点:数据库设计具有硬件、软件、和管理界面相结合、结构设计、、和行为设计相结合的特点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某一灌区包括一个水资源管理中心(Center) ,6条水渠(Channel) 以及多片耕地(Parcel),其空间ER图如下:

o

对于下图中的一组叶结点和中间结点,画出相应的R树结构。并列出用虚线表示的查询矩形所要搜索的结点,第一层结点是1和2。第二层结点是A、B、C、D和E,叶结点包括a、b、、、、、、k

论述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的区别。空间数据库有哪些应用?

World 数据库中的表

1、位于南美洲国家的名字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FORM Country Co

WHERE Co.Cont.=”NAM”

2、列出CITY表中首都的所有城市所在国家的名称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FORM City. Ci Country Co

WHERE Ci.Country=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AND

Ci.Capital=“Y”

3、列出GDP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的首都和人口数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Co.Pop

FROM City Ci, Country Co

WHERE Ci.Country=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AND

Co.GDP>1000.0 AND

Ci.Capital=“Y”

表示连接的运算

Ci ?ci.Country=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Co= σc( Ci.Country=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RXS)

4:、圣劳伦斯河发源地国家的首都的名字是什么,该城市的人口是多少。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Ci.Pop

FROM City Ci, Country Co, River R

WHERE R.Origin=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Ci=Country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wrence” AND

Ci.Capital=“Y”

5、找出各大洲的平均GDP.

SELECT Co.Cont, AVG(Co.GDP) AS Continent-GDP

FROM Country Co

GROUP BY Co.Cont

设计一个空间扩展的ER模型来表示国家(Country)和河流(River) ,包括他们之间的联系(Cross相交) ,并将此ER模型中的实体、空间和非空间属性和联系映射为关系数据库模式。

国家属性包括:名字(Name), 所属大洲(Continent),人口(Population),国民生产总值(GDP), 空间几何形状(Polygon). 河流的属性:名字(Name), 起源国(Country), 流量(Discharge), 几何形状(Line).

一个空间数据库包括以下三个表实体:

省份Province,属性包括:省名Name: varchar (35),人口Pop: integer,生产总值Products: Integer,形状Shape: polygon)。

(2) 公路Road,属性包括:公路名称Name: varchar (35),公路端1所在的省份Origin-province varchar (35),公路端2所在的省份(dest-province),公路长度Length: Integer,几何形状Shape: Linestring 。

(3) 城市City ,属性包括:城市名称Name: varchar (35),所在的省份Province: varchar (35),人口Pop: integer,是否为省会Capital: char(1),几何形状Shape point )。

应用SQL语句以及扩展的空间操作函数

(拓扑操作Equal,Disjoint,Intersect,Touch,Cross,Within,Contains,Overlap)(空间分析操作:Distance,Area, Buffer, Length)写出如下的查询:

(1)列出省Province表中与名称为HuBei省相邻的所有省份的名称;

SELECT Pname AS “Neighbors of HuiBei”

FROM Province P1 Provine P2

WHERE Touch (P1.shape,P2.shape)=1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HuBei”

(2)列出公路Road表中名称为R11的公路所经过的省的名称;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FROM Road.R Provience.P1

WHERE Cross (R.shape P.shape)=1

(3)公路R11能为方圆50公里以内的城市提供物流服务,列出能从该公路获得服务的城市名字;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From Road R, City Ci

Where overlap(R.shape,Burfer(R.shape,50))=1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R11’

(4) 求出公路R11在经过的各省内的长度;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Length(intersection (R.shape,p.shape)) AS”Length”

From Road R,province p

Where cross (R.shape,p.shape)=1

(5) 列出只有一个邻省的省名.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From province p, province p1

Where touch (p.shape,p1.shape)

Group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

Hawing count(https://www.360docs.net/doc/7a5756950.html,)=1

书上自己看看

空间数据库书 P33 习题4

P45习题三 p70 习题1

P80 习题 1 2 3 5 6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题库(第五版)

一、单选题: 1 DB、DBMS和DBS三者间的关系是(B)。 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 DBMS包括DBS 和DB D DBS与DB、DBMS无关 2 在一个数据库中可以有多个的是(C)。 A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存储模式 3 下面(A)不是常用的数据模型? A 线性模型B关系模型 C 层次模型 D 网状模型 4 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C)。 A 提高了系统效率 B 方便了用户使用 C 数据的结构化 D 节省了存储空间 5 下列叙述正确的为(C )。 A 主码是一个属性,它能唯一标识一列 B 主码是一个属性,它能唯一标识一行 C 主码是一个属性或属性集,它能唯一标识一行D主码是一个属性或属性集,它能唯一标识一列 6 下列不属于SQL语言的特点的是(D )。 A 综合统一 B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C 简洁易学 D 高度过程化 7 在“学生”表中有“学号”、“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字段。有以下SELECT 语句: SELECT 性别,avg(入学成绩)FROM 学生GROUP BY 性别其功能是(D )。 A 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B 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C 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D 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性别和入学分数的平均值 8 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和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D ) A.左外联接 B.右外联接 C.外部并 D.外联接 9 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共有的( C ) A.记录 B.行 C.属性 D.元组 10 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关系相当于( A )

空间数据库重点知识

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表达点、线、面等地理实体。 矢量数据结构的主要特点:定位明显和属性隐含。 结构:Spaghetti(面条)结构和拓扑矢量数据结构。 只有像拓扑结构这样的数据结构才是“矢量”数据结构。 拓扑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是:1、一个多边形和另一个多边形之间没有空间 坐标的重复,这样就消除了重复线;2、拓扑信息与空间坐标分别存储,有利于进行近邻、包含和相连等查询操作;3、拓扑表必须在一开始就创建,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4、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图形显示比较慢,因为图形显示需要的是空间坐标而非拓扑结构。 栅格数据模型是将连续的空间离散化,将地理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分解力作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形成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 空间数据引擎(SDE):是用来解决如何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空间的数据,实现真正的数据库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服务器的方法。 工作原理:SDE客户端发出请求,由SDE服务端处理这个请求,转换成DBMS 能处理的请求事物,由DBMS处理完相应的请求,SDE服务端再将处理的结果实时反馈给GIS的客户端。客户通过空间数据引擎将自己的数据交给大型关系型DBMS,由DBMS统一管理,同样,客户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从关系型DBMS 中获取其它类型的GIS数据,并转换成客户端可以使用的方式。 空间数据引擎的作用: (1)与空间数据库联合,为任何支持的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服务。 (2)提供开放的数据访问,通过TCP/IP横跨任何同构或异构网格,支持分布式的GIS系统。 (3)SDE对外提供了空间几个对象模型,用户可以在此模型基础之上建立空间几何对象,并对这些几何对象进行操作。 (4)快速的数据提取和分析。 (5)SDE提供了连续DBMS数据库的接口,其他的一切涉及与DBMS数据库进行交互的操作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完成的。 (6)与空间数据库联合可以管理海量空间信息。 (7)无缝的数据管理,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存储。 (8)并发访问。 空间数据是对空间事物的描述,实质上就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 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的数据。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空间数据特征:时空特征、多维特征、多尺度性、海量数据特征。

ARCGIS空间分析操作步骤演示教学

ARCGIS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它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条件 b)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c)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遥感1503班第10组 (杨森泉张晨欣杨剑钢熊倩倩)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017年5月

一.数据来源 二. 目的 三 .任务 四. 任务范围 五 .任务分配与计划六.小组任务分配七. E-R模型设计八.关系模式九.属性结构表十.编码方案

一.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为大二上学期期末实训数字测图成果(即DWG格式的校园地形图) 导入GIS 软件数据则为修改过的校园地形图 二.目的 把现实世界中有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空间数据库设计要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性能,准确模拟现实世界,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

三.任务 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具体为: ①静态特征设计——结构特性,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②动态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查询、静态事务处理等应用程序; ③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储方式。 主要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原则:①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②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数据结构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③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高校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④在空间元素间为耻复杂的联系,反应空间数据的复杂性;⑤支持多种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四、任务范围 空间数据库实现的步骤、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建库流程 步骤:①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②装入试验性数据测试应用程序;③装入实际空间数据,建立实际运行的空间数据库。 前期准备工作内容:①数据源的选择;②数据采集存储原则;③建库的数据准备;④数据库入库的组织管理。 建库流程:①首先必须确定数字化的方法及工具;②准备数字化原图,并掌握该图的投影、比例尺、网格等空间信息;③按照分层要求进行

空间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一、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管理阶段 注意了解各阶段的背景和特点 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面向全组织的复杂的数据结构 2、数据的冗余度小,易扩充 3、具有较高的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数据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三、数据结构模型三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约束性条件 四、数据模型反映实体间的关系 1、一对一的联系(1:1) 2、一对多的联系(1:N) 3、多对多的联系(M:N) 五、数据模型: 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数据库结构的基础就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数据结构)、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语义即数据操作,以及一致性(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工具的集合。 概念数据模型: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ER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从计算机实现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层次、网状模型、关系 六、数据模型的类型和特点 1、层次模型: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支持的联系种类太少,只支持二元一对多联系 数据操纵不方便,子结点的存取只能通过父结点来进行 2、网状模型: 优点:能够更为直接的描述世界,结点之间可以有很多联系 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缺点:结构比较复杂 网状模型的DDL、DML复杂,并且嵌入某一种高级语言,不易掌握,不易使用

3、关系模型: 特点: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定义、运算) 关系必须是规范化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检索操作不过是从原来的表中得到一张新的表。 优点:简单,表的概念直观,用户易理解。 非过程化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可以不指明路径。 数据独立性,用户只需提出“做什么”,无须说明“怎么做”。 坚实的理论基础。 缺点:由于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存储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4、面向对象模型 5、对象关系模型 七、三个模式和二级映像 1、外模式(Sub-Schema):用户的数据视图。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模式的子集。 2、模式(Schema):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 3、内模式(Storage Schema):又称存储模式。数据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 4、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某一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外模式中。当模式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逻辑独立性。 5、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数据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结构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物理独立性。 八、数据视图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隐藏关于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某些细节,而为用户提供数据在不同层次上的抽象视图,即不同的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所得到的结果—数据抽象。 九、规范化 1、几个概念 候选码(候选关键字):如果一个属性(组)能惟一标识元组,且又不含有其余的属性,那么这个属性(组)称为关系的一个候选码(候选关键字)。 码(主码、主键、主关键字):从候选码中选择一个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候选码作为码 主属性: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字段) 非主属性:除了候选码中的属性 外码:关系模式R中属性或属性组X并非R的码,但X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则称X是R的外部码,简称外码。 2、函数依赖 (1)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确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X称为这个函数依赖的决定属性集(Determinant)。Y=f(x)

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与

数据库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 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三级视图,反映了三种不同角度看待数据库的观点,用户眼中的数据库称为(D)。 A. 存储视图 B. 概念视图 C. 部视 图 D. 外部视图 3.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4.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5.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A)。 A. 不可再分 B. 可再分 C. 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惟一 D.以上都不是 6.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设备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设备关系的关键字: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 设备(设备号,职工号,设备名,数量) 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关键字为( C )。 A. 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B. 职工关系的“设备号” C. 设备关系的“职工号” D. 设备关系的“设备号” 7.以下四个叙述中,哪一个不是对关系模式进行规化的主要目的( C )。 A. 减少数据冗余 B. 解决更新异常问题 C. 加快查询速度 D. 提高存储空间效率 8.关系模式中各级式之间的关系为( A )。 A. B. C. D. 9.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非法更改或破坏。这是指数据的( A )。

ArcGIS缩编工具在空间数据库缩编中的应用

ArcGIS缩编工具在空间数据库缩编中的应用 熊志伟李静谭卢师 (黄河设计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 [摘要] 地图缩编是由大比例尺地图通过综合、取舍、合并、变换等操作,生产小比例尺地图以满足不同用图需求的技术方法。因基于已有的地图数据,能避免重复生产,缩短建设周期,节省人力物力,为目前得到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所广泛采用。纯手工的地图缩编方式速度慢、投入高,而计算机自动地图缩编仍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空间数据库的缩编与传统地图缩编相比,除了要按照地图缩编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取舍外,还要维持空间数据库严格的拓扑关系和属性数据,比单纯的地图缩编更加复杂。本文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省级汇总缩编项目的经验,阐述了利用ArcGis缩编工具,采用人机协同方式进行空间数据库缩编的方法。 [关键词]数据库缩编二调省级汇总 1、省级汇总缩编项目概述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省级汇总缩编项目,是在已经调查完成的河南省1:1万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缩编汇总,形成1:5万、1:10万、1:25万、1:50万的系列比例尺数据库成果。空间数据库与传统的地图缩编相比,不再只是简单的地图符号的综合取舍,而是有着严格的拓扑关系和属性要求,在遵循传统地图缩编要求的同时,还必须保持数据的拓扑关系正确,属性数据完整。如何简单快捷

的对海量数据库内容进行选取、简化、概括和关系协调,保持原有土地利用的规律和典型特征,是完成土地利用数据库缩编的关键,也是工作的难点所在。 2、ArcGis缩编工具介绍 地理信息主流软件ArcGis所包含的ArcToolbox工具箱,能够在GIS数据库中建立并集成多种数据格式,进行高级GIS分析,处理GIS 数据等,是一套功能强大的地学数据处理工具模块。其中包含的数据缩编工具,能够简单、高效的、自动的对线状、面状空间数据进行缩编操作,并且维持原来的拓扑关系属性数据正确。在现有的各种Gis 软件中,也或多或少的包含一些数据库缩编功能模块,但ArcGis以其算法严密、实用高效著称。 3、二调数据库缩编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调省级汇总缩编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以点状、线状、面状形式存储的反映各类用地分布的要素,主要工作内容是按照相关数据标准,缩编规则(包括面积规则、长度规则、宽度规则、重要性规则、综合取舍规则等),对要素进行取舍、合并、综合、变换等操作,从而形成符合成图要求的小比例尺的数据库。由于地图比例尺的变化,需要进行诸如图斑合并、带状河流变换为单线河流、面状村庄变换为点状村庄、线状地物形状综合等,其中工作量最大的是对面状要素的处理,主要有下面几类:○1按照宽度规则,小于某一宽度的带状图斑以线表示。○2地类相同的相邻图斑合并。○3按照面积规则,小于某一面积的图斑舍去,即合并到相邻大图斑。○4将临近的离散居民地、池

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三级视图,反映了三种不同角度看待数据库的观点,用户眼中的数据库称为(D)。 A. 存储视图 B. 概念视图 C. 内部视图 D. 外部视图 3(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E-R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4(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5(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A)。 A. 不可再分 B. 可再分 C. 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惟一 D.以上都不是 6(下面的两个关系中,职工号和设备号分别为职工关系和设备关系的关键字: 职工(职工号,职工名,部门号,职务,工资) 设备(设备号,职工号,设备名,数量) 两个关系的属性中,存在一个外关键字为( C )。

A. 职工关系的“职工号” B. 职工关系的“设备号” C. 设备关系的“职工号” D. 设备关系的“设备号” 7(以下四个叙述中,哪一个不是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的主要目的( C )。 A. 减少数据冗余 B. 解决更新异常问题 C. 加快查询速度 D. 提高存储空间效率 8(关系模式中各级范式之间的关系为( A )。 A. B. C. D. 9(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非法更改或破坏。这是指 数据的( A )。 A. 安全性 B.完整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10(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B )。 A.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B.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 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11(下列哪些运算是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D )。 A. 交、并、差 B. 投影、选取、除、联结 C. 联结、自然联结、笛卡尔乘积 D. 投影、选取、笛卡尔乘积、差运算 12(现实世界“特征” 术语, 对应于数据世界的( D )。 A(属性 B. 联系 C. 记录 D. 数据项 13(关系模型中3NF是指( A )。 A.满足2NF且不存在传递依赖现象 B.满足2NF且不存在部分依赖现象

数据库期末作业

一、概述 1、数据库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系统是针对高等院校的学生信息管理,因此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主要涉及院系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选课记录、成绩信息、宿舍信息等多种数据信息。 系统应具体实现的功能 用户信息实现——学生或老师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进入该系统。 基本信息实现——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各种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 信息查询实现——学生可以查询基本信息:所在院系、所在宿舍、各科的考试成绩 等,系统管理员负责把老师提交的学生成绩进行管理,计算总成绩和平均成绩,统计不及格学生信息和获得奖学金学生的信息,最后再输出所有的信息。 2、适用的软件和工具 SQL server 2008、Power Designer、E-R图 二、数据库部分 1、E-R图 (1)、数据流程图 (

(2)、功能模块图 (3)、E-R图 分E-R图

3、表结构 数据项描述

课程表结构: 选课表结构: 学院表结构: 宿舍表结构: 4、索引设计 (1)、单表索引设计 为学生表创建一个以student_id为索引的关键字的唯一聚簇索引 1)展开数据库中的表右键学生表,单击所有任务弹出的索引管理。 2)在窗体点新建索引名称为student_id_index,点击复选框“聚簇索引”、“惟一值” 同理为课程表创建一个以course_cno 为索引的关键字的唯一聚簇索引; 同理为选课表创建以student_id、course_cno为索引的关键字的聚簇索引; 同理为学院表创建一个以department_ deno 为索引的关键字的唯一聚簇索引; 同理为宿舍表创建一个以dormitry_dono为索引的关键字的唯一聚簇索引;

ArcGIS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题目:ArcGIS关于空间数据管理与空间数据分析操作实验姓名:赵文彪 学号: 2014212425 班级:地信141 学院:理学院 编写日期: 2015–11–8

学习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地图坐标校正变换 二、实验原理 ArcMap 默认支持3种Transformation 类型。其中,两种是平面至平面的转换,即仿射(Affine)和Similarity,二者有一定差别。另一种即由曲面至平面的地图投影转换(Projective)。本实验中学习的坐标变换方法,是GIS实践中较常用的仿射变换。 我们在课堂中讲过,坐标校正(rectification)可采用各级多项式来转换地图坐标。例如,设原坐标为(x,y),转换后的坐标为(x',y'),采用2次多项式: x' = a1 x2 + b1 y2 + c1 xy + d1 x + e1 y + f1 y' = a2 x2 + b2 y2 + c2 xy + d2 x + e2 y + f2 通过地面控制点GCPs 的已知坐标(x,y)和(x',y'),求出2次多项式的各项系数,就可以将地图上所有的(x,y)转换为(x',y')。 本实验中的仿射变换是采用一次(线性)多项式 x' = a1 x + b1 y + c1和y' = a2 x + b2 y + c2 作为坐标转换关系的坐标校正方法。仿射变换可以将数据在x, y方向是非等比放大缩小,歪斜,旋转和平移(如图所示)。 在ArcGIS中,一般采用4个Tics,即通常所说的地面控制点,来进行仿射变换。对于一般比较规整的地图,这样进行坐标校正是够用了。 三、实验内容 把数字化时形成的inch 单位的平面坐标,转化为我国统一使用的高斯-克吕格坐标,并将转换好空间坐标的数据导入到Geodatabase库中。为此,首先利用ArcMap,把原始的4个tic点坐标(x,y) (即取inch 的坐标),改为相应的高斯-克吕格坐标值。然后,计算机根据这四个Tics 在两种坐标系中的取值,计算出转换系数,再把所有的(x,y) 转为高斯-克吕格坐标系统。最后,在ArcCatalog 中,新建一个高斯-克吕格坐标的Feature Dataset,把转换好坐标的Feature Class放到Geodatabase的Feature Class 中。

地理空间大大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地题目总卷

《地理空间数据库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列不适合直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说法错误的是(A) A. 传统数据库管理的是连续的相关性较小的数字或字符,而空间数据是连续的,并且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 B. 传统数据库管理的实体类型较少,并且实体类型间关系简单固定,而GIS数据库的实体类型繁多,实体间存在着复杂的空间关系; C. 传统数据库存储的数据通常为等长记录的数据,而空间数据的目标坐标长度不定,具有变长记录,并且数据项可能很多,很复杂; D.传统数据库只查询和操作数字和文字信息,而空间数据库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操作和查询。 2. 下列关于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经历的阶段及其各自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 A. 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阶段,用一组文件形式来存储地理空间数据及其拓扑关系,利用通用关系数据库存储属性数据,通过唯一的标识符来建立它们之间的连接。 B. 全关系式数据库管理阶段,基于关系模型方式,将图形数据按关系模型组织。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在通用关系数据库中,即将图形文件转成关系存放在目前大部分关系型数据库提供的二进制块中。 C.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阶段,面向对象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最适合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持变长记录,还支持对象的嵌套,信息的继承和聚集。支持SQL 语言,有一定的通用性。允许定义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操作。 D.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阶段,解决了空间数据的变长记录管理,使数据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空间和属性之间联结有空间数据管理模块解决,不仅具有操作关系数据的函数,还具有操作图形的API函数; 3. 对下述图形进行链式编码,编码结果为(D)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

1、举例说明什么是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如何理解空间查询和非空间查询的区别?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数据:是指客观事务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符号描述。空间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空间对象(事物)的描述,其实质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河流的泛洪区,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气候数据等都可以是空间数据书店名称店员人数,去年的销售量,电话号码等是非空间数据 空间查询是对空间数据的查询或命令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管理阶段缺点: 1)程序依赖于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数据文件修改时,应用程序也随之改变。 2)以文件形式共享,当多个程序共享一数据文件时,文件的修改,需得到所有应用的许可。不能达到真正的共享,即数据项、记录项的共享。 常用: 文件与数据库系统混合管理阶段优点:由于一部分建立在标准的RDBMS上,存储和检索数据比较有效、可靠。 缺点:1)由于使用了两个子系统,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查询操作难以优化,存储在RDBMS外的数据有时会丢失数据项的语义。 2)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可能遭破坏,如在几何空间数据系统中目标实体仍存在,但在RDBMS中却已删除。 3)几何数据采用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较弱,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方面,比商用数据库要逊色得多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同时采用关系式数据库进行管理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不必进行烦琐的连接,数据存取较快 ◆属性间接存取,效率比DBMS的直接存取慢,特别是涉及空间查询、对象嵌套等复杂的空间操作 ◆GIS软件:System9,Small World、GeoView等 本质:GIS软件商在标准DBMS顶层开发一个能容纳、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功能。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优点:在核心DBMS中进行数据类型的直接操作很方便、有效,并且用户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空间存取算法。缺点:用户须在DBMS环境中实施自己的数据类型,对有些应用相当困难。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的数据库系统; 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 目前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还不够成熟,价格昂贵,在空间数据管理领域还不太适用; 基于对象关系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成为空间数据管理的主流 2、什么是GIS,什么是SDBMS?请阐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GIS是一个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可视化和空间数据分析的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有:搜索、定位分析、地形分析、流分析、分布、空间分析/统计、度量GIS 可以利用SDBMS来存储、搜索、查询、分享大量的空间数据集 改: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 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题目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操作尺度: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 3.地理网格:是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网格。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5.对象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为独立的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6.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贯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产出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7. 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8.空间数据结构: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9.影像金字塔结构:在同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10.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11.空间数据查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2.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异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13.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对于特定的栅格数据系统,有某一个或多个起点,按照一定的追种法则进行追踪目标或者追踪的空间分析方法。 14.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 15.数字地形分析: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二、填空题 1、空间实体的四个基本特征:空间位置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空间关系 特征。 2、地理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分为:对象模型、场模型、网络模型。 3、空间关系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空间关系主要有头拓扑空 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度量空间关系。 4、栅格数据模型的一个优点是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层可以进行叠加操作,不需 要进行复杂的几何计算。 5、矢量数据结构按其是否明确地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关系分为:实体数据结构和 拓扑数据结构两大类。 6、栅格数据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 7、矢栅一体化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多级网格方法、三个基本约定、线性四叉树

ArcGIS——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要点(20201005143349)

GIS理论与实践 讲义四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目的 掌握ArcMap的数据符号化方法 掌握对ArcMap进行数据层标注 掌握ArcMap的地图制作和输出 内容 学会ArcMap中的四种数据符号化方法:单一符号、分类符号、分级符号 和组合符号 学会对ArcMap进行数据层标注的两种方法:交互式标注和自动标注操作 学会ArcMap的地图制作和输出,包括地图模板的操作、版面设置、制图 数据操作、地理坐标格网设置及各种地图整饰的操作 一、ArcMap数据符号化 1. 单一符号标示数据 在上海行政区划图的内容表上,右击要标示的层,点取Properties命 令。 点取Symbology标签。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进行一系列的设置。 完成后单击OK。

2. 分类符号标示数据 在上海行政区划图的道路图层上点右键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 点取Symbology标签,在显示列表框中选择Categories中的Unique Value。 在Value Field中选择CLASS,即街道的分级。 单击Add All Values按扭,将所有街道级别添加进来。如图:

若对系统默认的符号样式不满意,还可以双击相应的Symbol符号,进行一系列设置。 完成设置后返回图层属性对话框,结果如图所示: 另外,系统还提供了另外的两种表示方法: 其一是同时按照多个属性值的组合进行分类来确定符号类型(Unique Value、Many Fields)。

其二是按照事先确定的符号类型通过自动匹配来表示属性分类(Match to Symbols in Style)。 3. 分级符号标示数据 (1)分级色彩设置 在内容表上右击river图层,点取Properties命令。 点取Symbology标签。 点击Quantities,选中Graduated Colors。 在Field复选框的Value下拉菜单中选择Length,表示按照河流的长度 分级。默认的分级方法是按自然分类法,通过聚类分析将相似性最大的 数据分在同一级别上。 也可以选择手动分级自行修改分级方法。如图: 确认分级方法后,点击OK。得到的分级结果如图:

arcgis连接空间数据库

Arcgis 空间数据库链接 1. 使用ArcSDE服务连接空间数据库 使用ArcSDE服务连接到空间数据库操作步骤如下: 1) 在ArcCatalog的目录树,展开Database Connections文件夹. 2) 双击添加Spatial Database Connection,打开“Spatial Database Connection P r operties”对话框. 3) 在Server文本框中,输入服务器名称或者IP地址; 4) 在Service文本框,输入服务名或者端口号。如果想连接Oracle数据库中某用户方案的空间数据库,输入端口号和schema,并以冒号分隔,例如:5151:Geodata. 5) 如果数据存储在SQL Server, IBM DB2, Informix, or PostgreSQL关系型数据库中,在Database文本框中,输入预连接的数据库的名称。Oracle数据库跳过此步。 6) 如果使用数据库认证,输入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密码。需要保存用户和密码,勾选“save t he user name and password with this connection file”,否则不保存。 7) 如果使用操作系统认证,单击“Operating system authentication”按钮。数据库认证不可用。 8) 如使用Oracle某用户的Schem a数据库或者使用SQL Server中的dbo-schem a数据库,必须在属性对话框中更改“Connection details”部分,从事务版本列表中选择空间数据库版本。 9) If you do not want to save the version connection information you provid ed in the last step, uncheck Save the version with the connection file. 如果不保存版本的连接信息,去掉“Save the version with the connection file”前的勾选。 10) 单击“Test Connection”按钮,执行连接测试. 测试成功,“Test Connection”按钮灰掉,否则,将无法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 11) 单击OK按钮. 12) 输入数据库连接名称. 13) 回车.

空间数据库考试复习资料

1.空间数据的定义及特点 定义:空间数据是指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以及表示地球表层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事物及其关系。 特点:(1)空间性,空间性表示了空间实体的位置或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实体几何特征以及空间实体的拓扑关系,从而形成了空间实体的位置、形态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特性。空间性又包括空间定位、空间度量、空间结构和空间集合。(2)专题性,专题性是指在一个坐标位置上的地理信息具有专题属性信息。(3)时间性,时间性是指空间数据的空间特性和属性特征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变化特征,即时序特征。 2.空间数据库的定义及特点 定义:空间数据库是存放空间数据的数据库。更准确地说,空间数据库是描述空间物体的位置数据、位置数据元素(点、线、面)之间的拓扑关系及描述这些物体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 特点:(1)空间数据库管理的是现实世界中相关性大的连续数据,要求进行综合管理;(2)空间数据库中描述的数据实体类型多,关系复杂。使数据模型复杂;(3)空间数据库存储的空间数据具有非结构化特征,不满足关系数据模型的范式要求。 3.传统关系数据库模型的局限性 答:(1)用关系模型描述具有复杂结构和含义的地理对象时,对地理实体进行不自然的分解,导致存储模式、查询途径及操作等方面不够合理;(2)关系数据库模型无法用递归和嵌套的方式来描述复杂关系的层次和网状结构,因此模型和操作复杂地理对象的能力较弱;(3)空间数据中图形数据通常是变长的,而一般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记录固定长度的记录,这不利于空间数据的表达;(4)GIS要管理的是具有高度内部联系的数据,为了保证地理数据库的完整性,需要复杂的安全维护系统。 4.空间数据库引擎的定义及特点 答:定义:SDE是空间数据组织管理的重要基础技术,从用户的角度的角度看,SDE是用户和异构空间数据库的接口;从软件的角度看,SDE是应用程序和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查件,用来管理空间数据库;从系统的角度来看,SDE 利用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扩展功能,实现空间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物理存储。特点:(1)采用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高效组织和管理海量空间数据;(2)采用高度结构化的关系表存储;(3)实现真正的client/serve计算,并在系统级、数据库级实现信息共存;(4)不足是还没有实现不同GIS平台之间的数据互操作。 5.Shapefile的文件格式 答:Shapefile至少由三个固定的文件组成,主文件(.shp)、索引文件(.shx)、表文件(.dbf)。Shapefile是ArcView的原生数据格式,属于简单要素类。Shapefile 中的信息分两类,一种与数据有关,如文件的记录信息,主文件文件头有关数据描述的字段,一种与数据的组织管理有关,如文件和记录的长度和记录的偏移等。(1)Shapefile中主文件(.shp)由固定长度的文件头和不变长度的空间数据记

空间数据库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空间数据库》实验报告 班级:地理1502班姓名:xx 学号:xxx 第1章需求分析 1.1需求概述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是适用于学校的,通过oracle数据库进行逻辑处理,实现对图书、读者(学生)、出版社信息的增删改查,核心功能是实现借书和还书操作,亮点是增添了学生可以挂失和修改密码的功能。下面设计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功能均已实现。 1.2功能需求 图1.1

第2章概念设计 2.1 实体与属性 根据需求建立五个实体(admin,book,publisher,reader,booktype),并赋予其各自的属性,如图2.1 图2.1 2.2 初步E-R图 将各个局部E-R图合并,消除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然后再用分析的方法或者规范化理论来消除冗余,生成基本E-R图,流程如图2.2,合并后的初步E-R图如图2.3所示。 图2.2

图2.3 第3章逻辑设计 3.1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流程图如图3.1所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将基本E-R图根据七条转化原则转化为一般数据模型;2、根据所选用的DBMS(Oracle)的功能及限制,将数据模型转换为Oracle 规定的模型。 图3.1

3.2 优化后的模型 管理员(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密码) 借阅者(卡号,姓名,年龄,性别,密码,专业,学院,最大借阅量)书籍(索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号,类型号,价格,是否被借阅)出版社(出版社号,出版社名,电话,地址) 类型(类型号,类型名,所在楼层) 借阅(借阅号,借阅时间,归还时间,是否过期,卡号,索书号) 第4章物理设计 4.1 设计数据表 管理员表(admin) 图书表(book) 图书类型表(bookType)

基于CAD数据的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基于CAD数据的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引言 计算机技术在测绘业的最早应用之一是在地图制图学中引入了机助制图技术,即cad(computer aided drafting)。cad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和处理矢量图形的能力,目前已广泛地被应用在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之中。随着相关学科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cad技术也逐步向gis技术方向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传统的测绘产业向地理信息产业转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便捷的地图显示处理、地理信息查询和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1],在数字产品的管理与应用方面明显优于cad技术[2]。以前的cad数据能否为gis所利用呢?找寻gis利用cad数据的有效途径无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cad与gis数据概述 1.1cad与gis的区别 1)gis是采集、存储、分析、查询、输出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管理是这个系统的主要目的。cad是对制图信息进行采集、综合、识别、存储、不同比例尺和不同投影之间的转换、编辑、输出的计算机处理系统。输出满足规范要求的图形为其最终目的。 2)gis是将空间图形实体抽象为点、线、面、注记4种类型。以此来采集、存储、编辑和管理。如围墙、陡坎、河流、道路等等在gis图中都是线型实体。它们之间差别不是用图形符号来区分,而是以属性来区分。cad图形中的图形元素种类很多,如点、线、多

义线、圆、矩形、注记等等。cad中的图形数据是矢量形式的,它不仅包含了由一组或多组的x、y、z坐标确定图形的几何位置和几何形状的可见的几何信息,还包含由数值或字符串表示线型的属性的不可见的非几何信息。 3)gis是个动态系统,存储的信息要求符合现状。因此,空间信息也要求及时更新。由于它是面向实体,实体图形只存储其主点主线,比较简单,所以修改比较方便。cad图是以符号来存储,修改麻烦。 1.2数据转换的研究现状 autocad具有极为强大的建模功能,能够精确、便捷地创建各种平面和三维图形,所以画地图首选autocad。在autocad中画出的图形能生成的是.dxf和.dwg这两种格式的文件,可以被arcgis直接调用,但是在打开后只能分成“注释”、“点”、“线”、“面”4层,这样不能很好的区分地图里面的有用信息,例如:做一幅城市地图,要把建筑物和河流分开,在autocad中可以分成两层,一层叫“一般房屋”,一层叫“面状水系”。如图1,当用arcmap打开后,这两层都合成到“面”这一层了,“一般房屋”和“面状水系”就只有靠注释和经验来分辨,这样会加长辨析的时间,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操作要求,如图2,在arcgis中的arcmap直接画地图没有在autocad中画的便捷,特别是在三维效果上面的体现更加没有autocad中表现的好。根据上面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面临着在autocad中画图,通过转换成.shp格式的文件给arcgis调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