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焦点中东第一次
伊拉克战争开始中东地区的动荡与后战后重建的挑战

伊拉克战争开始中东地区的动荡与后战后重建的挑战伊拉克战争是近年来中东地区最具争议性和影响深远的军事行动之一。
随着美国及其盟友于2003年发动这场战争,中东地区进入了一段持久动荡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伊拉克战争引发的中东地区动荡以及战后重建所面临的挑战。
一、伊拉克战争引发的中东地区动荡伊拉克战争的发起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美国及其盟友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理由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与恐怖主义有关联。
然而,后来证实这些理由是基于错误的情报。
无论如何,伊拉克战争导致了中东地区的巨大动荡。
首先,伊拉克战争破坏了地区的稳定。
在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变得政治不稳定且社会动荡。
不同的宗派和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导致了激烈的内部冲突。
伊拉克战争还激发了整个中东地区的敌对情绪,使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不安。
其次,伊拉克战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蔓延。
部分伊拉克人群起反抗美国军队的占领,形成了一系列激进组织,如伊拉克基地组织等。
这些激进组织在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制造了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严重威胁。
再次,伊拉克战争引发了中东地区的军事干预。
许多国家在战争期间选择了不同的立场,有些支持美国的行动,有些则公开反对。
这导致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局势更加不稳定。
例如,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冰点,对地区的影响深远。
二、战后重建所面临的挑战结束战争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战后重建同样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在伊拉克战后,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重建伊拉克的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战争导致了伊拉克经济的崩溃和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
道路、桥梁、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的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然而,部分国家对伊拉克的重建投入有限,使得重建进程举步维艰。
其次,政治安全的恢复是重建的关键。
政府的稳定与伊拉克的重建息息相关。
在处理伊拉克的民族和宗教分歧问题时,政府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平等和公正的保护。
伊拉克战争发中东动荡

伊拉克战争发中东动荡伊拉克战争引发中东动荡伊拉克战争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之一,它在中东地区引发了深远的动荡。
自2003年3月20日,美国及其盟友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以来,这场战争引起了全球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的影响。
1. 地区安全局势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使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明显恶化。
作为远离伊拉克的国家,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其他国家的影响十分直接和深远。
战争导致了地区力量对抗的升级,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对战争的态度和立场引发了内外部矛盾和紧张。
各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形成了利益冲突,动荡局势持续增加。
2. 民众动荡与难民潮伊拉克战争给中东地区的民众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冲击。
战乱导致大量伊拉克平民和难民被迫逃离家园,加剧了中东地区的人道危机。
难民潮涌入邻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构成了严重挑战。
难民问题也成为中东地区的一大难题,对接纳国家的社会和公共服务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3. 地区经济与发展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的经济与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中东地区本就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而伊拉克战争引发的动荡导致石油生产和出口受到了重大影响。
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对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战争还破坏了伊拉克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给伊拉克的重建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4. 地区政治格局变动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伊拉克被推翻的前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垮台后,伊拉克出现了真空状态,政治力量对抗和内部争斗不断。
各种宗派、族群和派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乱和恐怖袭击。
同时,地区其他国家也利用战争的机会加强了地区的影响力,地区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
总结:伊拉克战争引发的中东动荡给该地区的安全、民众生活、经济和政治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
地区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抗、民众逃离和难民问题、经济发展的困难以及政治格局的混乱,都使中东地区的稳定和繁荣面临重大挑战。
2013北京国防知识竞赛中级答案

1.民兵动员,主要是指组织发动民兵担负( )任务。
A 补入部队B 转入预备役C 参战支前2.人民防空动员,是国家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 )、消除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
A 防备敌人空袭B 反击敌人进攻C 支援前线作战3.战时政治动员主要包括国内政治动员和( )。
A 国外华人动员B 外交舆论宣传C 联合友好国家4.《国防法》规定(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 国务院总理C 国防部长5.进行战争动员决策的关键是( )。
A 正确分析判断敌情B 认真组织宣传民众C 积极调集作战军队6.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西方著名的( )元帅来到中国访问,对中国大办民兵师感触颇深。
A 丘吉尔B 蒙哥马利C 艾森豪维尔7.在朝鲜战争中,击落并被我志愿军俘虏的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歇尔是被志愿军空军年轻的飞行员( )击落的。
A 张积慧B 韩德彩C 刘玉堤8.中越边境我军自卫反击战发生在( )。
A 1975年B 1979年C 1982年9.世界上已经正式宣布并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目前共有( )个。
A 7B 8C 910.我军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装备的作战飞机为( )。
A 歼--10B 歼—15C 歼—2011.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最先退出军队序列并在战场上消失的兵种是( )。
A 步兵B 装甲兵C 骑兵12.坦克在通过较软的地面时也不至于陷进去,主要是靠( )行驶的原因。
A 履带B 轮子C 滑板13.用( )表示地貌,能精确地反映地面的高低、斜坡形状和山脉走向。
A 等高线B 渲染图C 素描图中级题目判断题1.俄罗斯的国土横跨亚洲和欧洲两大洲。
( )正确错误2.钓鱼岛附近海底储存着大约800亿桶石油和油气。
( )正确错误3.南海地区是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涉及我国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维护等重大问题。
( )正确错误4.目前,我国的新安全观认为国际安全问题就是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经济与资源争夺

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经济与资源争夺在当代历史中,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
这场战争发生在1990年至1991年期间,涉及到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和资源,对当地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经济与资源争夺,以及相关的影响。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石油资源争夺以及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
1.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下令入侵其邻国科威特。
伊拉克声称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并试图控制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愤慨,并最终导致了多国军队的干预。
2. 石油资源争夺中东地区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地区之一。
石油资源的控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伊拉克在这场战争中试图通过控制科威特的石油资源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因其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而对此感到担忧。
3. 地缘政治利益第一次伊拉克战争还涉及到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
对伊拉克的战争行动被视为西方国家在地区内部事务中的干预,这引发了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关注和反对。
伊拉克战争成为了中东地区势力重新分配的一个关键节点。
二、经济与资源争夺的主要参与方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涉及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参与方包括:伊拉克、科威特和美国。
1. 伊拉克作为战争的发起者,伊拉克试图通过控制科威特的经济和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伊拉克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获得科威特的石油资源,并通过其销售来增加国家收入。
然而,伊拉克在战争中遭受了强大的反击,最终导致战争失败和自身经济的崩溃。
2. 科威特科威特是本次战争中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伊拉克的入侵导致科威特的石油产量急剧下降,并对其经济造成了重大破坏。
科威特在战争期间向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请求援助,并最终得到了多国军队的干预,使其成功摆脱了伊拉克的控制。
浅议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浅议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作者:勾焕蕾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7期摘要回顾中东地区的历史便可发现,中东地区和平之路曲折坎坷,充满波折。
在美国的主导下,中东问题和平会议一次又一次地召开,会后相关各方达成的多项有着美好前景的协议也一个接一个地无疾而终。
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将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关键词中东地区和平进程国际社会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282-022009年6月1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演讲指出,他支持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
但条件是这个国家不能拥有军队,不能控制领空,并要切断走私武器的渠道。
内塔尼亚胡的此次表态是对美总统奥巴马此前在开罗对穆斯林世界演讲的回应。
尽管以色列方面对巴勒斯坦建国有着苛刻的条件,但这仍然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极大关注,同时对巴以两国握手言和寄予较大期望。
中东和平之路始终充满坎坷和曲折,此次能否取得突破值得关注。
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本文将对其中的5大主要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一、全球战略环境的改变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一)冷战时代,中东地区的动乱是两大阵营在世界范围内对抗的缩影1.在世界处于几十年的冷战阴影笼罩下时,中东地区自然也不例外。
美苏为争夺各自在中东地区的势力范围一直处于紧张的交锋状态。
美国一方面大力支持其盟友以色列以遏制苏联的扩张,另一方面,美国在海湾扶植亲美政权以确保石油供应。
除此之外,美国还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支持阿拉伯温和国家对抗阿拉伯激进国家。
与此相应,苏联也极力向中东渗透,花大力气支持阿拉伯激进国家对抗以色列和阿拉伯温和国家。
2.就阿以双方本身而言,阿以冲突的日益加剧导致了多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世界也由此分为亲美阵营和亲苏阵营。
中东地区的意识形态亦表现为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竞争和对立,阿拉伯民族主义曾一度兴起,却很快又被纳入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的战略轨道。
2015年形势与政策 中东乱局及根源

据犹太传说,救世主来临后,死者 将最先在这里复活,因此,自15 世纪以来,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便将 橄榄山作为自己百年之后的长眠之 所。那些流散在外的犹太人,有的 年老时不远万里返回故土,以便葬 在橄榄山上,有的千方百计托人带 回一捧橄榄山的黄土,死后洒入墓 穴中,象征着自己与耶路撒冷靠得 很近,祈盼能够早日复活。
犹太教认为耶路撒冷是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是 宗教圣殿所在地。
基督教认为耶路撒冷是创始人耶稣诞生、传教、 牺牲、复活的城市。
伊斯兰教认为创始人穆罕默 德踩着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 寺的一块“圣石”升空的。
犹太人最为神圣的地方:耶路撒冷的哭墙
耶路撒冷橄榄山的南面和西面陡坡 上,是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坟茔。
埃胜
以占埃叙 领土
埃叙夺回 部分领土 以色列获
胜
文化和宗教冲突引起的战争
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
?
探询第四个原因——无比稀缺的水资源
沙漠面积广大 气候炎热干燥 河流极其稀少
匮乏的水资源
. 中东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但水资源却非常紧缺。
.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和地中海以东的沙漠覆 盖并威胁着大片地区。
. 中东地区雨量很少,离地中海215千米的开罗年平均 降水量仅为28毫米,而中东地区人口正以平均3%的 速度增长,进一步加速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非阿拉伯国家
土耳其
约旦 黎巴嫩 科威特 巴林 摩洛哥 苏丹
索马里 以色列
叙利亚 伊拉克 阿联酋 阿曼 突尼斯 埃及
科摩罗 伊朗
中叙 东利 主亚
土耳其 伊
要 的
黎巴嫩
国
拉 克
伊朗
家约
或旦
地 区
埃及
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伊拉克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场就是伊拉克战争。
这场战争是在2003年开始的,以推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为目标。
本文将从战争的前因后果、参与方的动机、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等多个方面探讨伊拉克战争的历史。
1. 背景与前因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可追溯至1990年,当时伊拉克入侵了其邻国科威特,并宣称其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
然而,伊拉克未能遵守决议,导致联合国实施了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干预。
2. 参战方的动机2.1 美国美国是伊拉克战争中最主要的参与方之一。
其参战的主要动机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美国担心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到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其次,美国试图通过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促进中东地区的民主化进程,以期在该地区塑造自己的利益格局;此外,美国还追求对伊拉克的战略控制,以确保其在石油资源方面的供应安全。
2.2 其他参战方除了美国,还有一些国家派遣军队参与了伊拉克战争。
英国是美国的主要盟友,其参与战争的原因与美国类似。
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派遣了军队参战,多数是出于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和对反恐战争的支持。
3. 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3.1 伊拉克政权被推翻2003年3月20日,美军及其盟友发起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经过几个月的激烈战斗,伊拉克政权最终被推翻,萨达姆·侯赛因被捕。
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伊拉克的政治格局,也为战后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3.2 喀布尔战役2003年,伊拉克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各地出现了多起暴力冲突和恐怖袭击。
其中,对阿美利的喀布尔战役是战后伊拉克重建过程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美军与伊拉克反对派武装激烈交战,最终收复了喀布尔,为喀布尔地区的稳定和重建提供了保障。
3.3 恐怖组织的兴起伊拉克战争的后果之一是导致了境内无政府状态的出现,为恐怖组织的兴起提供了机会。
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霸权争夺与地缘变局

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霸权争夺与地缘变局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霸权争夺与地缘变局伊朗伊拉克战争,也被称作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东地区的一场重大冲突。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也对整个中东地区的霸权争夺和地缘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战争背景与原因伊朗伊拉克战争爆发于1980年,其背景与原因复杂而深远。
在此之前,两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形成鲜明对比:伊朗实行伊斯兰革命后,伊斯兰共和国建立,推行什叶派伊斯兰教义,这与主要是逊尼派的伊拉克产生了明显的矛盾。
此外,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认为伊朗革命的扩张主义威胁到了伊拉克的国家安全和地区霸权地位。
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
二、战争进程与战争类型伊朗伊拉克战争的战争进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伊拉克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空中袭击和地面进攻,试图迅速击败伊朗军队并占领其重要领土。
然而,伊朗军队展现出强大的抵抗能力,阻止了伊拉克的军事进攻。
此后,战争演变成为一场持久而残酷的战争,双方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伊朗伊拉克战争的战争类型主要包括游击战、阵地战和化学武器的使用。
双方采取了多种战术手段,包括地雷、导弹、飞机轰炸等。
而伊拉克在战争中多次使用了化学武器,对伊朗和伊拉克民众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三、中东地区霸权争夺与地缘变局伊朗伊拉克战争不仅是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也是中东地区霸权争夺和地缘变局的重要剧变。
1. 霸权争夺:伊朗和伊拉克作为中东地区两个重要的强国,其冲突直接涉及到地区霸权的争夺。
两国战争期间,它们争夺海湾沿岸地区和海上航道的控制权,试图在地区间建立自己的霸权地位。
2. 地缘变局:伊朗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战争加剧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宗教对立。
其次,战争破坏了中东地区的统一,导致地区内部力量的重新组合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点: 第一次中东战争 , 亦称“巴勒斯坦战争”,1948 中东 第二次中东战争 , 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 第三次中东战争 , 亦称六.五战争, 1965 第四次中东战争 , 亦称 “赎罪日战争”, 1973 第五次中东战争 , 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1982
中东海湾地区,地处亚、欧、非三大洲枢纽 世界七大产油区依次为: 位置,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约占世界探明总储量 中东;俄罗斯,美国,拉丁美洲, 的三分之二,被称为世界油库。其中在世界产油 排名中,沙特阿拉伯第一,伊拉克第二,伊朗第 东南亚,中国,西欧 。 三。
石油与战争
石油与战争,一个现代 经济学与现代战争史的永 恒话题。现代战争已经让 石油与战争“难舍难分”, 真正成为一对孪生兄弟。 任何一场现代战争,似乎 都摆脱不掉石油的影子。
二战北非战场
二战德军在欧洲战场作战,同时还要在北 非战场上与英国人作战,德国的主要作战目 标应该是欧洲,其盟国意大利在进攻北非失 败,像德国求援 希特勒派隆美尔到北非,隆 美尔在北非发动昔兰尼加战役,击败英国奥 金莱克的第8集团军,打到阿拉曼,迫使英国 重视北非战场并增兵北非,同时参战的美国 陆军登陆摩洛哥王国,使北非战场全面展开。 希特勒派兵到北非主要目的是保障德国南 部和意大利本土的安全还是要控制苏伊士运 河呢????
1980-1988年)
1、第一次海湾战争,又称两伊战争或 第一次波斯湾战争,(1980-1988年) • 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 达8年的边境战争。 • 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 姆· 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 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 重要石油出口通道。
2、第二次海湾战争 1991年 导火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美国参战的动机:解放科威特, 以重建该地区的稳定、阻止像 伊拉克袭击沙特阿拉伯这类事 件的再度发生,与日益危害美 国利益的萨达姆•侯赛因斗争, 保证从海湾地区进口原油的稳 定。
钓鱼岛
钓鱼岛之争的原因
• 为什么这个狭小的岛屿会引起日本政府的 垂涟?问题出在石油上。根据联合国和远 东地区委员会的勘探结果,钓鱼岛附近广 大大陆架海域存在大量石油。日本急迫需 要石油,但本土不产一滴石油,全部依靠 从国外尤其是中东进口,因此现在听说靠 近日本国土的钓鱼列岛有丰富的石油,当 然要全力据为己有。
3、阿富汗战争 2001 “9•11”事件是2001年9月11号 发生,布什认为作为国家头号 敌人的奥萨马•本•拉登是恐怖 主义及基地组织的头领。 因此以“反恐”为口号,追捕 本•拉登,掀起阿富汗战争。
4、第三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 2003 美国认定萨达姆•侯赛因政权与基地组 织有联系,并认定在伊拉克境内生产大 规模杀伤性武器,因而要将其推翻"解 放"伊拉克人民
• 第一种观点: • 一是去中东抢占资源 • 二是和日军在中东会师 所以日军往缅甸登录 一是想戳中国的大后方 二是想和德国在中东 会师
• 第二种观点: • 是走埃及、中东、土耳其的路线去包抄苏联 人的侧翼,配合李斯特拿下高加索的油田.
日本为何要参加二战?
• 日本作为新兴的列强国家,需要资源和势 力范围,但是,在此之前,亚洲地区的的 势力范围和资源基本上由西方列强掌控。 资源贫瘠的岛国当然要往土地开阔,资源 丰富的大陆上跑,因此,腐朽的中华帝国 传统范围也就成了日本获得土地的最好的 目标。
• • • • • • •
13、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14、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 15、1980年的两伊战争 16、1983年的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17、1986年的美军入侵利比亚 18、1989年的美军入侵巴拿马 19、1991年的海湾战争 真正的现代战 争的开端 • 20、2000年的科索沃战争 • 21、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伊朗战争,美国挽救世界霸权的最后杀手锏!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伊朗战争?
这个问题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首先, 美国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状态,而且在 没有突发事件改变世界格局的状况下,这 一趋势将会加速。所以,在美国政治界战 争救市有很大的市场,特别是在美国的政 治早已经被庞大的军火利益集团控制的背 景下,这种政治取向日益明显!
美国以什么口号打伊朗?目的是什么?
5、埃塞俄比亚---索马里战 争 2006-2008年 美国以“反恐和维持秩序的 口号”介入战争,利用埃塞 俄比亚、索马里政治派别代 理人争夺地区利益
美国为什么要插手利比亚内战??
• 卡扎菲这一次和萨达姆一样也是毁 在石油上,而且卡扎菲和萨达姆还 相同的一点都毁在石油流向上了, 萨达姆当时想和欧洲搞一个以欧元 方式的,这对美国造成威胁,迫使 萨达姆自尽。卡扎菲政府85%的石 油转向欧洲,美国可以这样讲,想 使整个中东乱起来。
美国二战后主要参加过那些战争??
1、二战后: 1945-2008年63年时间,美国共参加 了全球30场战争。 不计持续时间,平均每2.1年卷入或 发动一场战争
2、冷战结束后:
1991-2008年17年时间,美国共 参加了全球12场战争。 不计持续时间,平均每1.4年卷入 或发动一场战争。
两伊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
• 从1980年两伊战争,到2003年伊 拉克战争,再到如今的黎以冲突, 无时不是闪动着石油的阴影,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着全球市场与人类承受心理的上下 波动。有人称:石油多的地方,战 争就多。二战后的中东,极少有过 太平,的确与这里有石油密不可分。 因此,中东是世界经济的“油箱” 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二战之后的大型战争 1、 1946年的中国国内解放战争 2、 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 3、 1950年的朝鲜战争 4、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 5、 1961年的越南战争 6、 1962年的中印战争 7、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 8、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 9、 1969年的中苏珍宝岛战争 10、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11、1979年的苏军入侵阿富汗 12、1979年的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