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进程、结案报告框架、各机构现场督导信息记录表

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进程、结案报告框架、各机构现场督导信息记录表
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进程、结案报告框架、各机构现场督导信息记录表

附件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报告框架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疫情(事件)发生地的单位名称、性质(公办/民办,寄宿制/非寄宿制)、地理位置(城市/农村),年级班级分布,教职员工和学生数量;建筑布局(教室和宿舍分布、人均使用面积等)、教学及生活环境(通风情况等)、卫生情况,有无校医院、疫情报告人,校医配备情况等。

学校结核病日常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体检、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等),既往学校结核病发生情况等。

二、疫情(事件)概况(包括发生发展经过)

主要包括指示病例基本情况(所在班级和宿舍;发现时间,发现方式,症状出现时间,就诊过程,诊断时间,大疫情报告时间等),接触者筛查前的主动就诊病例及其他重点病例的发病、就诊、诊断、报告全过程,每一轮筛查发现患者数(发现的患者总例数和病原学阳性患者例数)、疑似患者数和单纯TST检测强阳性数/IGRA阳性数。附上《肺结核患者个案调查一览表》(附件21),同时参照该一览表格式,列出全部疑似患者一览表。

三、流行病学特征

本次疫情中发现的所有患者的时间、空间(患者所在教室、宿舍分布图)、性别、年龄等分布。

四、已采取(计划采取)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部门开展的工作分别进行描述,区分已落实工作和计划开展工作。包括:组织领导及经费保障等措施,接触者筛查情况汇总(筛查方式,筛查范围,筛查时间,应筛查人数,实际筛查人数,异常人数,诊断患者总数、疑似患者总数和TST检测强阳性总数/IGRA阳性总数等),已诊断患者的治疗管理及休学情况、疑似患者隔离情况,预防性治疗实施情况,健康教育,舆情监测及心理疏导情况,加强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情况,校园卫生及消毒执行情况。

五、疫情发生原因分析

初步判定疫情发生相关因素,重点在于说明防控薄弱环节。

六、风险评估和疫情研判

判定疫情未来发展风险。

七、下一步处置计划

对疫情处置提出下一步处置计划。

一、疫情进展情况

上次报告后新增和累计的病例和疑似病例数,疑似病例的排查和诊断结果,累计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按照最新信息更新患者和疑似患者个案一览表(参照附件21)。

二、处置进展情况

接触者筛查进展情况(筛查方式,筛查范围,筛查时间,应筛查人数,实际筛查人数,异常人数,诊断患者数、疑似患者数和TST检测强阳性数/IGRA阳性数等),已诊断患者的治疗管理及休复学/休复课情况,预防性治疗实施情况,其他措施落实情况(健康教育,舆情监测及心理疏导,日常防控措施,校园环境卫生及消毒措施情况等)。

三、下一步处置计划

对疫情处置提出下一步处置计划。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疫情(事件)发生的单位名称、性质(公办/民办,寄宿制/非寄宿制)、地理位置(城市/农村),年级班级分布、教职员工和学生数量;建筑布局(教室和宿舍分布、人均使用面积等)、教学及生活环境(通风情况等)、卫生情况,有无疫情报告人,校医配备情况等。

学校结核病日常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新生入学体检、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等),既往学校结核病发生情况等。

二、疫情发生发展概况

主要包括指示病例基本情况(所在班级、宿舍;发现时间,发现方式,症状出现时间,就诊过程,诊断时间,大疫情报告时间,目前治疗管理情况等)、接触者筛查前的主动就诊病例及其他重点病例的发病、就诊、诊断、报告全过程,及筛查发现患者的情况(发现的患者总例数和病原学阳性患者例数)。

三、流行病学特征

本次疫情中发现的所有患者的时间、空间(患者教室、宿舍分布图)、性别、年龄等分布。

四、已采取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部门开展的工作分别进行描述,区分已落实工作和计划开展工作。包括:组织领导及经费保障等措施,接触者筛查情况的汇总分析(包括筛查方式,筛查范围,筛查时间,应筛查人数,实际筛查人数,异常人数,诊断患者数、疑似患者数和TST检测强阳性数/IGRA阳性数等),已诊断患者的治疗管理及休复学/休复课情况,预防性治疗实施,健康教育,舆情监测及心理疏导情况,加强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情况,校园卫生及消毒执行情况。

五、疫情发生原因分析

分析疫情发生原因,找出防控薄弱环节。

六、事件评估

明确写出结案依据,对事件处置的及时性、适宜性和效果进行评价。

附件27各机构现场督导信息记录表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现场督导信息记录表(参考)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名称:

2.年级数:班级数:平均每班学生数:(初中和高中填写)

学院数:班级数:平均每班学生数:(大专院校填写)

3.学生总数:人,住宿生数:人,走读生数:人

4.教职员工总数:人,教师数:人,其它员工数:人

二、学校结核病防控有关制度建设情况

1.是否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是否

2.是否建立结核病防控工作责任制?是否

3.是否明确疫情报告人?是(写出姓名:)否

4.是否建立学校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机制?

是否

医疗卫生机构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

教育行政部门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

三、学校医务室(初中、高中)/校医院(大专院校)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

1.是否有医务室/卫生室(托幼机构、小学、初中和高中)?有无

2.有无校医?有无

编号姓名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从事专业1

2

3.是否有校医院(大专院校)?是否

4.校医院医护人员数量:人,其中医生人,护士人

5.校医院预防保健科人员数:人

6.上一年度校医接受结核病防控相关培训的人次数:人次

四、校园卫生环境

1.教学楼

1.1每间教室:平均面积:m2,平均容纳的学生数:人1.2是否每天开窗通风:是否

1.3卫生状况:好一般差

2.宿舍楼

2.1每间宿舍:平均面积m2,平均住宿人数:人/间2.2是否每天开窗通风:是否

2.3卫生状况:好一般差

3.图书馆(阅览室)

3.1是否每天开窗通风:是否

3.2卫生状况:好一般差

4.食堂

4.1是否每天开窗通风:是否

4.2卫生状况:好一般差

五、健康体检

1.学生

1.1是否开展新生入学健康体检?是否

1.2新生入学健康体检是否包含结核病检查项目?是否

1.3结核病检查项目包括:

(1)结核病可疑症状问诊

(2)既往结核病史和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调查

(3)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4)胸部X光片

(5)其它注明:

1.4新生体检的经费是否落实到位?是(元/人)否

1.5健康体检的结果是否纳入健康档案?是否

1.6上一年度年新生入学体检情况:

(1)全校入学新生数:人

(2)开展含结核病检查在内的体检人数:人

2.教职员工

2.1是否开展常规健康体检?是否

2.2健康体检是否包含结核病检查项目?是否

2.3结核病检查项目包括:

(1)结核病可疑症状问诊

(2)既往结核病史和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调查

(3)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4)胸部X光片

(5)其它:

2.4教职员工体检经费来源:自费政府投入(元/人)

2.5健康体检结果是否纳入健康档案?是否

六、健康教育

1.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是否集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是否

2.是否开设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课?是否

3.健康教育课中是否包含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内容?是否

4.是否邀请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开展结核病防治的专题讲座?

是(次数:次)否

5.是否开展其他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1)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竞赛活动:是(次数:次)否

(2)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征文活动:是(次数:次)否

(3)结核病宣传的黑板报、或宣传展板:是(期数:期)否(4)印发结核病宣传的小册子:是(册数:册)否

(5)其他(注明):

七、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制度

1.学校是否建立了晨检制度(初中和高中)?是否

2.是否有晨检登记本?是否

3.执行晨检的人员?

(1)班主任

(2)班干部

(3)卫生保健老师或校医

(4)其他:

4.晨检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处理?

(1)告知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诊治

(2)报告校医,学校指定人员陪同就诊

(3)其他:

5.学校是否执行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是否

6.是否建立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制度?是否

7.学生因病缺勤后,谁负责跟踪调查学生缺勤的原因?

(1)班主任

(2)班干部

(3)校医

(4)其他:

8.因病缺课原因如怀疑为肺结核,是否报告学校医务室(卫生室)?是否

9.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发现的疑似结核病病例,疫情报告人是否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是否

10.查看过去一个月的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本:

(1)晨检中发现咳嗽咳痰人次数:人次

(2)因病缺勤人次数:人次

因结核病缺勤人次数:人次

八、已诊断肺结核患者的管理

1.上一年度本校因结核病办理休学的学生人数:人

2.目前未休学/已复学、但仍在治疗中的学生结核病患者人数:人

3.是否协助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督促不需休学的结核病患者按时服药?

是否

4.是否协助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督促不需休学的学生结核病患者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随访复查?

是否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督查信息记录表(参考)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均为督导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1.核实学校肺结核单病例预警信息的人次数:人次

2.反馈给学校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例数(查阅相关记录):例

3.开展追踪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例数(查阅相关记录):例

4.核实学校结核病患者信息与开展指示病例个案调查的时间间隔(查阅相关记录):最短天,最长天

5.核实学校结核病患者信息与开展首次密接者筛查的时间间隔(查阅相关记录):最短天,最长天

6.从完成现场调查至组织完成密接者筛查工作的时间间隔(查阅相关记录):最短天,最长天

7.协助辖区内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次数:次

8.协助辖区内学校开展培训的次数:次

定点医疗机构(以下均为督导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1.辖区内登记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例数:例

2.为辖区内学校在校学生开具休学诊断证明的人次数:人次

3.为辖区内学校在校学生开具复学诊断证明/复核外地开具的复学诊断证明的人次数:人次

4.开展结核病诊疗相关医务人员技术培训的次数:次

非定点医疗机构(以下均为督导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1.发现的学生或学生年龄段的肺结核/疑似肺结核患者例数:例

2.在大疫情系统中报告的学生或学生年龄段的肺结核/疑似肺结核患者例数:例

3.转诊的的学生或学生年龄段的肺结核/疑似肺结核患者例数:例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模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1.1为提高XX项目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采取紧急措施,做到有效应 对,特制订本预案。 二、范围: 2.1适用范围:为XX项目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2发布范围:工程物业部、营运部。 三、名词解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在项目管理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 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 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职责: 4.1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总经办领导副组长:工程物业部负责人、营运部负责人 组员:工程物业部、营运部全体员工 非标准工作时间内由总值班经理担任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 4.2相关职责: 4.2.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并对预案 的适宜性进行审核,负责紧急状态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组织、监督工作。 4.2.2工程物业部客服组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具 体培训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4.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期间,由应急副组长担任现场总指挥, 负责对工程物业部人员及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工程物业部所属人员必 须服从总指挥的指示与命令。 4.2.4安保组负责紧急状态下现场秩序指挥、财产安全的维护。 4.2.5工程部组负责紧急状态下设备设施的临时处理、控制与恢复工作。 4.2.6客服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对客户的通知工作。 五、作业内容;

5、规程要点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5.1.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领导下,工程物业部和营运部应当建立 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由各职能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 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 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 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 5.2 信息分析通报与报告: 5.2.1物业部定期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信息,教育培训值班人员, 加强责任心,认真巡视检查各种设备。 5.2.2客服组人员在确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及时将情况报告应急 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安保组负责人。 5.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客服组及时将事故情况上报应急小组 负责人。 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方案: 5.3.1物业部行动方案: 5.3.1.1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危险性分析评估,根据专业人员有关意见和政 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及时采取防范突发事件的应对措 施。 5.3.1.2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 作,普及卫生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5.3.1.3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练, 增强全体员工和广大客户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5.3.1.4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 械的物资储备。 5.3.1.5出现突发卫生事件后,履行报告职责,主要内容包括:发生或者可 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情况;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 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发生或者可能发 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伤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防制,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组织管理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学校职责 1、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保证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学校内,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 学校常见传染病主要有两类: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腮腺炎、水痘、麻疹以及肺结核等 肠道传染病:痢疾、伤寒、副伤寒、甲肝等。 在学校的传染病流行事件当中大概有四分之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大概占学校传染病流行事件的五分之一左右。 学校常见的食物中毒大概有三类: 1. 细菌性的食物中毒 主要是指进食含有细菌,或者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里面最常见的,发病率非常高,病死率比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气候比较炎热的夏秋季节。 2. 化学性的食物中毒 主要是指误食有毒的化学物质(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这些有毒的物质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这种中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 3. 食用有毒的动植物中毒 通常指的是误食里有毒的动植物,或者食用了因加工烹调的方法不当,而没有除掉有毒成份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 比较常见的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的马铃薯中毒,河豚鱼中毒,以及有毒的蘑菇中毒等。 这一种食物中毒的发病率也比较高,病死率一般因动植物种类而异,有一定的季节性。 目前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形势严峻,根据卫生部应急办提供的一个资料表明 1.2006 年我们全国发生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共有告总数的 1944 次,占了整个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 70.33% 。

2. 食物中毒或者传染病患者的人数总数一共有111916 人,占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总数的77.60%。 3. 去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 30 人,占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总数的 6.86%。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比,农村乡小学和乡中学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共有个学校突 1324 起,占整 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3.17% 。 5.2006 年和2005 年相比,整个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件数上升了135.92 ,病例数上升了10 6.98 ,死亡人数下降了1.05% 。 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预防 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当中,传染病的预防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是不一样的,我们接下来分别来讨论。 一)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这三个基本条件可以说缺一不可,缺 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1.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够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或者动物。 2.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之后,传染给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从病人到健康人)。 常见的传播途径有5 类, 1 )接触传播:结膜炎、红眼病等。 2 )空气或者飞沫传播: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是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 ( 径。 3 )食物或水传播:霍乱、细菌性的痢疾、甲型肝炎等。 4 )昆虫或动物媒介传播:疟疾、狂犬病、肠道的传染病等。 5 )经血液或体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 案例1] 2002 年12 月至2003 年的5 月,南方某县中学先后有147 名学生患有急性传染性的肝炎。经省疾控中心专家 进行调查:该中学急性传染性肝炎爆发流行系以水源传染为主的这个传染性肝炎的传播。该学校的自备水井的水质检测 结果显示:该水井被粪便污染,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而甲型肝炎病毒绝大多数都隐藏在大便当中。

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和卫生局、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结核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传播。在群体环境下如果存在结核病传染源就特别容易发生结核菌的传播。学校是典型的群体环境存在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病例疫情的高风险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二、建立卫生、教育两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完善并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做到对结核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预防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学校将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区域卫生规划,负责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及时联系县疾控中心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学校要指定在校医护人员负责结核病防控工作,担负结核病监测、疫情报告、 可疑病人转诊、管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并列入年度教育、卫生工作检查内容。 四、相关部门职责 教导处

1、负责学校结核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2、会同卫生局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学校有关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3、加强与卫生局的沟通及时了解本地区学校结核病疫情等相关信息。 4按规定设立校医室、配备卫生专业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内结核病疫情 班主任 1、建立健全本班结核病疫情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2、做好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3、主动配合学校做好传染性病人的隔离、密切接触者筛查、环 境消毒、宣传教育等疫情处置措施的落实。接受上级部门结核病疫情的督促、检查 4、负责组织开展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班主任是本班结核病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 五、监测报告 1、学校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指定专职或兼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2、学校一旦发现肺结核报告病例,应详细记录病人的年级、班级住址和联系方式立即通知并报当地教育局要求其采取相关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讲课提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讲课提纲 突发公共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 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按性质,分为: (1)自然灾害: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和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安全生产,交通,危险化学品,公共设施和设备,核与辐射,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动物疫 情,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民族宗教,经济安全,涉外和群体性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所有可能严重危害公众生命、健康的重大社会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重大的传染病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3)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4)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可能会因认识水平、时间和重视等因素,而未能将其 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和分类 1、重大传染病疫情指传染病在短期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发现大量病人和死亡病例, 如1988年上海甲肝暴发,2004年青海鼠疫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发现具 有共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如2003年SARS早期。 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如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镇投毒案,造成395人 因毒鼠强中毒,死亡42人,2002年保定市百沟镇苯中毒事件,6名工人死亡。 4、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药物反应。 5、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池漏造成 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如2004年重庆江北氯气罐泄漏事件, 造成7人死亡,15万人疏散。 6、核事故和放射事故 1992年山西忻州钴-60放射源丢失,造成3人死亡,百余人过量辐 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案例.do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案例 ——欧洲“毒黄瓜”事件的应对分析一、事件回顾: 欧洲毒黄瓜事件始末 2011年5月初,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公布了第一例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所致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病例,随后德国东北部数州报告的感染人数迅速增加。5月中旬开始在德国蔓延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仍在继续扩散,死亡病例首度扩散到德国北部以外地区,截至5月31日,死亡人数增至16人,1人在瑞典,其余在德国。感染人数已超过1200人,其中373人为重症患者。此外,包括瑞典、丹麦、英国和荷兰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已报告感染病例欧洲爆发的大肠杆菌疫情截至该年6月,造成9个国家至少1500人患病,其中470人出现肾衰竭症状,至少18人死亡。 为了应对此次危机,德国联邦及地区相关卫生食品防疫部门的代表5月30日在柏林举行了紧急会议。德国卫生部长巴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局目前依然无法确定此次疫病的传染源,所以他预计新增病例还将继续上升。 不久,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欧洲疾病预防管制中心”表示,产自西班牙的黄瓜可能是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感染源之一。随后,欧洲各国纷纷停止进口并下架西班牙黄瓜。 德国汉堡卫生研究部门已宣布,除在自西班牙进口的黄瓜上发现出血性大肠杆菌之外,是否其他蔬果也带有大肠杆菌病毒,需要进一步追踪确认。因此,德国卫生部门建议民众,生吃黄瓜、西红柿和生菜沙拉,存在很大风险,建议煮熟后食用。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媒体公告,警惕德国出现的大肠杆菌疫情,表示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是种此前从未被发现过、“毒性和复制能力都更强的”大肠杆菌病毒,这可以解释为何这次欧洲疫情范围广且危害大、感染速度快“主攻”成年人;并提醒民众,该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可通过人际、食物、水和接触动物等渠道传播,民众应注意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前和入厕后。建议民众注意饮食卫生,有症状者及时就医,同时提醒民众不可滥用抗生素和止泻药,以防加重病情。 由于这种病菌对很多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使用抗生素反而会使病菌产生更大毒性,因此目前没有很好的方法治疗这一病菌感染,但德国部分医院积极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予以应对。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曾于去年用一种特殊的抗体治疗3名年幼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患者获得成功。获知这一消息后,德国汉堡、汉诺威等地的医院已开始对一些重症患者试用这种方法。 通过对涉及进口黄瓜的两家西班牙公司的调查,德国汉堡卫生当局5月31日宣布,实验室的最新化验结果显示,肆虐德国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的致病原并非西班牙进口黄瓜。 6月初,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农业部长林德曼表示,在汉堡市郊于尔森区一个有机农场的豆芽等芽苗菜样本中发现大肠杆菌,初步怀疑是疫情源头。经过检测,德国德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等多家机构表示,他们已确认豆芽等芽苗菜是造成此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的源头。 最终,尽管西班牙黄瓜“沉冤得雪”,但消费者又陷入了对芽类蔬菜的恐慌。而这轮大肠杆菌疫情暴发之初,德国卫生部门曾怀疑产自西班牙的黄瓜是疫情源头。欧洲多国随即发布对西班牙蔬菜和水果的进口禁令,招致西班牙方面的强烈抗议。西班牙环境大臣里韦罗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建议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建议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和《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有关要求,现将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职责分工,贯彻落实 由市教育行政部门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结核病防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确保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 二、具体防控措施 1.学校接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关于学校的结核病报告后,应及时与辖区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紧密联系并协助辖区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对密切接触者筛查,共同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2.学校需做好确诊病例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的健康状况。 3.做好确诊学生的休学和复学管理工作。根据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患病学生经治疗康复并取得治疗地县级及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复学证明后方可复学;协助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不需休学的结核病病例的管理;对经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不具传染性、不需

休学的学生结核病病例,校医或班主任应当协助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随访复查。 4.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筛查对象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师生筛查中发现了1例及以上结核病病例,将需扩大筛查范围;对密切接触者筛查无异常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可正常上课、上班,学校应当要求其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5. 学校应落实环境控制工作,对学校结核病患者活动和居住的室内环境(教室、活动室、餐厅、宿舍等)进行开窗通风,每天通风持续时间不少于7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宿舍、教室等内环境进行有效消毒;对学校结核病患者接触的相关物品(桌、椅、柜、门、窗等)进行有效氯擦拭终末消毒(1000-2000mg/L);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终末消毒(平均照射能量不少于1.5W/m3,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 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强化开展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防治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形式,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提高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并减少对结核病患者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培训讲义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相关知识讲义 一、法定传染病分类及病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法定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甲型H1N1流感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

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2.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3.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4.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样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1.1为提高XX项目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采取紧急措施, 做到有效应对, 特制订本预案。 二、范围: 2.1适用范围: 为XX项目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危害, 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 特 制定本预案。 2.2发布范围: 工程物业部、营运部。 三、名词解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指在项目管理范围内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 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的事件。

四、职责: 4.1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 总经办领导副组长: 工程物业部负责人、营运部负责人 组员: 工程物业部、营运部全体员工 非标准工作时间内由总值班经理担任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 4.2相关职责: 4.2.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 案, 并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负责紧急状态的应急准 备与响应的组织、监督工作。 4.2.2工程物业部客服组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的培训, 具体培训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4.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期间, 由应急副组长担任现 场总指挥, 负责对工程物业部人员及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 工程物业部所属人员必须服从总指挥的指示与命令。 4.2.4安保组负责紧急状态下现场秩序指挥、财产安全的维护。 4.2.5工程部组负责紧急状态下设备设施的临时处理、控制与恢复工作。 4.2.6客服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对客户的通知工作。

五、作业内容; 5、规程要点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5.1.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领导下, 工程物业部和营运 部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由各职能组 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 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 的正常运行, 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 制定监测计划, 科 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 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进行 报告。 5.2 信息分析通报与报告: 5.2.1物业部定期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信息, 教育培训 值班人员, 加强责任心, 认真巡视检查各种设备。 5.2.2客服组人员在确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 要及时将情 况报告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安保组负责人。 5.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 客服组及时将事故情况上 报应急小组负责人。 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方案: 5.3.1物业部行动方案:

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应急制度样本

西街中学卫生应急处理制度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监测, 及时发现可疑病例, 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迅速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和蔓延。 (二)分级控制 传染性疾病按疫情波及的区域范围, 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件。 在具体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上, 根据疾病在本学校的实际流行强度, 实施分级控制措施, 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三)分类处理 呼吸道传染病( SARS、禽流感、类流感)、肠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或食物中毒的病例, 在于早期发现非典疫情, 提高对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报工作。SARS早期预警病例分类标准、禽流感、类流感、霍乱病例按照县卫生局规定的病例分类标准执行。 (四)及时处理 任何人发现或得知”疫情”发生, 应立即向值班领导和学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确证信息属实后, 立即启动学校应急程序。为有效地切断疾病的传播,

根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 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 对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人实行隔离治疗; 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二、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及职责 (一)班主任老师 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中健康状况动态观察, 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时或因病缺课情况, 应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 如病例数超过正常时, 应及时报告卫生老师。 2、突发事件发生后, 应提供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3、突发事件发生后, 对班级学生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后, 每天2 次报告卫生老师。 (二)卫生老师 1 、负责每天接受班主任晨检情况, 并记录归档。 2、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 负责及时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征、发病人数、发病班级、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和趋势, 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3、负责对出现症状的学生进行暂时隔离, 必要时护送相关医院就诊。 4、发生突发事件后, 负责每天2 次接受班主任晨检情况汇报, 统计后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汇报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汇报 第1篇: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方案作方案 2020年4月19日 1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南庄九年制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群防群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师生安全,确保学校稳定。 二、组织机构 成立“南庄九年制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张富平(校长)副组长:蔡睿智(政教主任)成员:张元鹏冯玉龙张元鹏李王长袁文瑾任长洲各班主任

分工如下: 张富平:负责全校结核病总责及经费落实工作蔡睿智:负责督查结核病健康健康工作的开展冯玉龙: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张元鹏: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结核病主题班会活动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李王长:负责做好师生和学生家长结核病情况统计,严防结核病的传染 袁文瑾任长洲:负责做好班级协调工作,确保安全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具体负责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实施。 三、工作职责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配合卫生部门对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情处理等工作。 四、常规预防措施 1、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经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

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考试86分

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 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 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必须 获信息进行科学处理的分析系统。 (A) 检测系统 (B) 监测网络 (C) 监测系统 (D) 检测网络 [分值: 2. 所谓()语言,实际上是医护人员 调动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是非 常重要的。 (A) 鼓励性 (B) 安慰性 (C) 激励性 (D) 严肃性 [分值:

3. ()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 理的各项工作,必须由各级人民政 府统一领导,成立应急指挥部,对 应急处理工作实行统一指挥。 (A) 分级负责 (B) 措施果断 (C) 加强合作 (D) 统一领导 [分值: 4. 所谓()就是对某一行政区域内的 各级卫生机构和卫生资源实行统一 管理和使用。 (A) 统一领导 (B) 分级负责 (C) 属地化管理 (D) 加强合作 [分值:

5. 面对层出不穷的危机事件,最为关键的就是建立核心的(),专门应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 (A) 稳固政权 (B) 应急指挥机构 (C) 危机处理预警系统 (D) 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 构 [分值: 6. ()是应急处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A) 防控得力 (B) 反应及时 (C) 病源调查 (D) 防控管理 [分值: 7. ()指的是执行卫生法规和卫生标 准所进行的卫生检查、卫生鉴定、卫生评价和采样检验。 (A) 卫生督导

(B) 卫生监督 (C) 疾病检测 (D) 市场监察 [分值: 8. ()对应急管理中有关的职责、权 利和义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A) 《防震减灾法》 (B) 《传染病防治法》 (C) 《突发公共危机应对 法》 (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分值: 9. ()是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处理工作的领导中心,负责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A) 国家应急指挥部 (B) 国家安全卫生防控小 组 (C) 地方医疗机构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

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早餐。 7.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培训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培训学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学校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学校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18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在区教育局、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学校工作职责 1、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各部门的落实情况,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食堂、学校环境、教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2、结合学科教学,充分利用板报、学校网、广播等宣传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3、严格执行学生缺课登记及请假制度、学校传染病期间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 4、积极开展学校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5、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菜。 6、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教育管理中心和上级组织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留样等工作。四、突发事件预防 1、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经常对学校食堂、学校环境、教学设施等进行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食品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对患有“五类病”的人员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照规定验收,严禁向学生出售变质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存必须生熟分开;餐具必须采用高温消毒或药物消毒,并采取严格的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储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4)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厕所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做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厕所卫生、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完成计划免疫任务。

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 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幼儿及师生员工的 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 定,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我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二、工作目标: 、向全体家长、教师及幼儿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 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我园蔓延、流行。 三、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师、 幼儿、家长的防护意识和幼儿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 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 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和病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组织管理: 幼儿园成立由园长负责的、保健老师及班主任参与的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 的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根据我市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园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 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 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教师、幼儿、家长的科学防病 能力。 4、建立幼儿缺席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分析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疆 写在课前的话 传染病随着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改变,出现新的特点和更大的危害。如何控制好新发传染病对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具有深远意义。本课件结合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分析,详细介绍新发传染病的各方面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一、传染病概述 (一)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认识上的误区 1、传染病 误区一是混淆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传染也称为传染过程,是病原微生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该过程有两种结果:相互适应,形成共生;或是相互斗争,形成感染。 微生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肉眼难以区分,需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植物有益,仅少数对人或动、植物有害,并可引发人类疾病,此类微生物称之为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阮粒等。 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包括:病原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和潜伏感染。 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两因素包括:(1)三环节:①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②传播途径:从传染源传给易感者的途经,有直接、间接等多

种。③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2)两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法定报告传染病 误区二:简单认为仅有传染病防治法列举的38种传染病,才需依法管理,而其他传染病则无此必要。传染病防治法按照严重程度将这38种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不仅对甲乙两类,而且包括丙类疾病,均明确提出了规定的报告时间。 3、非法定报告传染病法的管理 误区三:认为某一传染病,若未被列入38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则无需报告。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于某一传染病,虽未被列入需及时报告的范畴,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如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暴发,则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管理。 二、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 (一)中国是世界上SARS流行最严重的国家 WHO报道全球8422例SARS,中国共有7748例,其中大陆5327例,香港1755例,台湾省665例,澳门1例。北京市是世界上SARS流行最严重的城市:累积SARS确诊病例2521例,占我国大陆地区47.32%,占全世界29.93%。 (二)案例分析 1、第一起输入暴发 Y某:山西人,27岁,女性。2月18日曾到广东经商,2月21日感身体不适, 23日回山西太原。26日诊断为肺炎。3月1日到北京301医院就诊,后转入302医院诊治。造成5名亲属、4名医护人员和10名同期住院患者感染。 2、第二起输入暴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