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下)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下)(3)

影响: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布政司
地方
废行中书省 按察司
分封诸子为王
都司
特务
厂卫特务机构
皇帝
中 央
废丞相
军事
五军都督府
吏 户 礼兵 刑 工
王生辞官回乡:
伴君如伴虎,王生过够了这种提心吊 胆的日子,决定辞官回乡。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王生由 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行将就木的 老人,他现在哪儿也不想去了,就想在 乡下过几天太平日子。
王生的困惑:
王生奉命到应天附近的一个小县城 任职,担任其最高长官,他发现他的 工作比之前元朝长官的工作清闲多了。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 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元朝地方行省制度有什么弊端
问题一: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利过大
地
行中书省 元朝
方
科举考试的变化
年代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世界发 中国发 占百 明数量 明数量 分比
45 32 71﹪ 67 38 57﹪ 472 19 4﹪
八股文之害,等 于焚书,而败坏人 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所坑者但四百六十 余人也。
——顾炎武
影响
应试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 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 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 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推动改革创新和开放 协作。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有 效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王生简介:
王生是元朝末年的一名书生,饱读诗书,一心 想去朝廷做官,治国安邦。但元朝末年政治黑 暗、战乱频繁,他的梦想一直未能实现,只能 在家无所事事。一天在街上他看到好多人都围 在一起看什么东西,他也凑了上去,原来是一 张皇榜!
古代史大事年表解读

三者关系
元代 (1206
~ 1368 年)
农业
行省
制 “腹
里”
宣政 手工
院
业
农作物品 种增多 , 棉花广泛 种植
黄道婆推 广棉纺织 技术
科技 文艺
王祯: 转 轮排字盘
宋元时期 , 封建经 济继续发展 , 中央 集权进一步加强 , 理学形成 , 科学技 术世界领先
商业 海运发达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一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新石器 时期
距今五千年 左右 , 黄河 和长江流域 出现了早期 国家
夏代
从禅让制到 王位世袭制
商代
宗法制
神权与王权 密切结合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刀耕火种
丝织 、彩陶 技术
出现早期商 业交换 井田制 青铜器铸造 工艺高超 商业有了初 步发展
造纸 术产
生
商业
商运活跃 、丝 绸之路
文艺
汉赋
三者关系
秦汉时期 , 由于封建 经济的发展 , 小农经 济占主导地位 , 政治 上秦汉走向大一统, 统一 的多民族封建国 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 为了适应统治者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 , 董 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他吸收道 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 家的一些思想改造了 儒家思想 , 形成新儒 学体系
壁画 、陶器 绘画
甲骨文 、金 文
春秋战国时期 ,经 济上铁犁牛耕的出 现造成了井田制的 瓦解和新兴地主阶 级力量的壮大; 新 旧秩序交替的过程 也造成了思想活跃, 出现了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出现的 各家学说为以后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确立和发展奠 定了思想基础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下)

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
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
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材料一是北宋 材料二是南宋
请回答: (2)材料二中的“和议”给我国造成了怎样的 割据局面?
南宋和金对峙的局面。
(3)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和议?
金的兴起及扩张:
1、概况:女真族分布在东北 黑龙江 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辽 宋时,受 辽 控制。
2、建立政权:11世纪末, 阿骨打 统一女真各部。12世纪初, 阿骨打起兵抗辽。1115年,他建立政权大金 ,定都会宁 。 阿骨打就是 金太祖 。
3、巩固措施: 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参照汉字创制女真文字,同时改革军政体 制,发展生产,国力日益强盛。
②使社会较为安定,南北方交流密切; 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 展;
④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
知识整合
金灭辽:1125年
金建国: 1115年
金灭北宋 1127年
岳飞 抗金
1127 年南宋 建立
1141年 宋金
和议
对南 峙宋
和 金 的
小结
契辽北宋澶渊盟, 西夏党项还插缝。 弱宋南迁金欲统, 岳军郾城力抗争。 宋金对峙水关线, 华夏民族尽英雄。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 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不是。 南宋和金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民 族矛盾,不是外来入侵,所以岳飞不能称 为民族英雄,而是抗金英雄。
南宋的偏安
金
南 宋
内容: ①南宋向金称臣 ②给金岁币 ③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 线划定分界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下)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三)蒙古灭亡西夏、金
1227年, 灭西夏
1234年, 灭 金
沁园春·雪 毛泽东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 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 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 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276年
(二)元朝完成统一 1、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2、南宋抗元:文天祥 标志南宋灭亡
标志元朝最终 完成统一
四、元朝的统一
(三)元朝完成统一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为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一)蒙古国的建立
时间:1206年 人物:铁木真(成吉思汗)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二)成吉思汗治理国家的措施:
1、建立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 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寓兵于农)
2、组建护卫部队
3、建立司法机构
4、创制蒙古文字
促进了蒙古族 族的发展壮大
1、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 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泌园春。雪》 回答: (1)材料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分别指的是谁? (2)“成吉思汗”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3)“唐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请说说他治理国家 (1采取了哪些措施? ) “唐宗”: 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成吉思汗”:铁
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大事年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传说中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统治者为夏禹。
- 夏禹继续开展治水工程,被尊为水利事业的奠基人。
- 夏朝使用青铜器,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传统,统治者为商汤和商武丁。
- 商朝繁荣时期出现了商代的青铜器精品,如司母戊鼎。
- 商朝时期的殷墟遗址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 周文王建立了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周武王和周文王。
- 《诗经》和《周礼》等经典作品出现在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分裂为多个国家的时期,称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 孔子的《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 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改革成就为后世学习所推崇。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完整统一制度的封建王朝。
- 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修建了万里长城,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
- 秦始皇的阿房宫、兵马俑等著名古迹至今仍然保留。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历时较久的封建王朝。
- 西汉时期推行的郡县制和科举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开创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东汉时期的董卓之乱和黄巾起义导致了社会动荡。
- 东汉时期的三国时代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时间的分裂局面。
- 东汉末年的桃园三结义和赤壁之战等故事被后世文人广为传颂。
三国时代(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蜀、吴、魏三个政权并立的时期。
- 三国演义是描写这一时期的著名长篇小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下)

外来的科学技术于文华,受到元朝的重视。
与中国贸易的国家 :宋朝50——60个,元朝140多个
课后活动
材料一: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
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
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
人物:北宋发明家毕升
快 了
地位: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图 书
普
影响:朝鲜、日本、东南亚
及
和
波斯(丝绸之路)
文
化
欧洲(蒙古西征)
传
播
指南针
指南针的应用
原理: 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作用: 指示方向(方位)
应用:
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航海
影响: 中国——阿拉伯——欧洲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想一想
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 则观指南针.”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 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火药的应用
火药的应用
唐朝: 发明火药 唐末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朝: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宋 金 蒙古人都使用火器) 元朝: 发明了火铳
发达的中外交通
【材料研读:】 驿站有什么作用?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 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发达的中外交通
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 输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站制度等传到西方;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征,学历史必备)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征,学历史必备)先秦时期(王制时代/青铜时代)★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商(公元前1600—到公元前1046)★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政治:分封制与宗法制(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济:刀耕火种,青铜器(作为权力、礼制的象征)。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出现牛耕、铁器, 私田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公元前594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
春秋后期:孔子仁,老子道。
封建社会(战国至1840年/铁器时代)★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政治:商鞅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经济:铁犁牛耕(传统耕作方式);(秦)李冰-都江堰,郑国-郑国渠,垄作法。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土地私有制确立;出现土地兼并。
科技文化:百家争鸣;《诗经》楚辞《风骚》;出现火药、“司南”。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政治: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民间手工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艰难发展。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统一货币;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政治: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西汉时井渠法传入西域;牛耕普及全国,铁农具数量增加;货币官铸、盐铁专卖、加重工商税收、抑制富商大贾。
文化:太学;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纸质地图;汉赋;秦汉绘画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典雅(类似印象画派)。
对外关系: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
★东汉(25年—220年)经济:出现一人一牛耕作方法;冶铁技术提高:煤为原料、水力鼓风;实行盐铁征税制,允许民间经营盐铁,笼络豪强地主;“市”有固定区域(时间、空间限制)。
文化科技: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楷书始于东汉;河南洛阳《夫妇宴饮图》充满生活气息。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 青铜器制作:西周时期青铜器制作技术已经非常高超,如毛公鼎等
文化艺术
• 诗歌:西周时期的诗歌已经非常成熟,如《诗经》中的《雅》、《颂》等
• 音乐:西周时期的音乐已经非常发达,如钟、鼓等乐器
• 绘画:西周时期的绘画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如壁画、陶器绘画等
• 书法:西周时期的书法艺术已经非常成熟,如甲骨文、金文等
超,如司母戊鼎等
• 陶瓷:商朝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殷墟
出土的陶器等
03
商业贸易
• 市场:商朝时期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市场,进行商品交换
• 货币:商朝时期已经出现了贝币、布币等货币,用于商
品交换
商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艺术
科技成就
• 天文学:商朝时期已经掌握了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能力
• 医学:商朝时期的医学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如《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
如齐桓公、晋文公等
兵法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
• 农作物: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种植了五谷杂粮,如稻、黍、稷、麦、
菽等
• 农业技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如犁耕、灌溉
等
手工业
• 青铜器制作: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技术已经非常高超,如曾侯
乙编钟等
• 陶瓷: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楚国的陶器等
• 书法:汉朝时期的书法艺术已经非常成熟,如隶书等
07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与
融合的时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与战争
政治格局
• 三国鼎立: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战争不断
• 西晋统一:西晋时期,统一三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南北朝分裂: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分裂,战争不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下)
(来源于网络,如有错误,请以历史书为主)
隋( 581 年—618 年)
581 年:杨坚代周,隋朝建立,北朝结束
589 年:隋灭陈,统一南北,南朝结束
605 年—610 年:开通大运河(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611 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灭亡
(选官制度: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朝时期:科举形成)
唐( 618 年—907 年)
618 年:李渊称帝,定都长安,唐建立
627 年—649 年:贞观之治
初唐帝王次序: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640 年:唐太宗征服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
641 年:文成公主入藏
646 年:日本仿唐,开始推行大化改新
690 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702 年: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 7 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713 年—741 年:开元盛世
8 世纪前期( 713 年):唐玄宗封粟末靺鞨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8 世纪前期( 738 年):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 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9 世纪中期瓦解)
755 年—763 年:安史之乱
780 年:开始实行两税法
9 世纪前期( 822 年):长庆会盟
875 年—-884 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 907 年—960 年)
907 年:朱温废唐称帝,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梁唐晋汉周)
916 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辽)北宋( 960 年—1127 年)
960 年: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979 年:宋太宗灭北汉,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 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 年:元昊建立西夏
11 世纪中期(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43 年:宋仁宗、范仲淹庆历新政
1044 年:宋夏和议,元昊取消帝号
1069 年:宋神宗、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4 年: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
1115 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 年:金灭辽
南宋( 1127 年—1276 年)
1127 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 年:岳飞组织宋、金郾城大战(1141 年被解职, 1142 年被害)
1141 年:南宋与金和议(绍兴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206 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1227 年:蒙古灭西夏
1234 年:蒙古灭金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已到南方,江浙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元( 1271 年—1368 年)
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 年:元灭南宋
13 世纪(宋元之际):指南针、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
1351 年: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明( 1368 年—1644 年)
1368 年:明朝建立,盟军攻占大都,元亡
明初: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 年—1433 年,郑和七次 "下西洋 "
1421 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553 年:葡萄牙欺骗进入澳门
1561 年:戚继光抗击倭寇取得台州九战九捷 ,
1565 年基本肃清倭寇
1581 年实行一条鞭法
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7 年:陕北王二起义,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 年: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 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 1636 年—1840 年)1644 年,清军入关
明末清初:蒙古分裂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分
1662 年:清灭了南明最后一个小朝廷,基本统一全国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9 年:康熙宣布“更名田”
1673 年—1681 年:三藩之乱
1683 年:施琅收复台湾
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1686 年:康熙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12 年:康熙规定“固定丁口”
1723 年:雍正“摊丁入亩” ,
1723 年:雍正禁止传教,西学东渐的势头衰落
1726 年:雍正大规模改土归流
1727 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1757 年—清军经 70 多年,最后粉碎准噶尔贵族的割据叛乱,统一天山北路,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
1757 年—1759 年: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小和卓发动叛乱
1762 年:清设伊犁将军,统管新疆
1771 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