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林场森林管护的主要措施

浅谈国有林场森林管护的主要措施

浅谈森林资源的管护

浅谈森林资源的管护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森林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满足人类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同时它还关系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是,有的地区因为对于发展林业经济和森林资源的保护情况没有正确的处理完善,促使乱占林地以及毁林开垦的现象频繁出现。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已经刻不容缓,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主要对森林资源的管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护的重要性;森林资源的现状及问题;管护措施 1森林资源管护的重要性。 1.1对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说,森林资源的管护可以满足人类对林木产品的需求,同时它还关系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都会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护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2从社会化发展的需求的角度来说,林业的生产和社会各层面的支持配合有着重要的联系,而林业生产是巨大工程体系,并在工作当中要能够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在这一领域进行投入,所以要能够调动民间投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可以实现林业复合经济的发展。 1.3从生态化建设的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说,生态化的林业发展以及

建设观念是当前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方法及手段,所以在林业生产发展中要在复合发展的道路上进行开辟,由于存在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这一现状,所以森林的管护工作要能从生态化建设这一发展视角出发,如此才能更好的将环境资源进行保护。 2森林资源管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现状:以承包制为主的管理方式。从现阶段的森林管理及生产工作能看出,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是从整体的林业生产机制进行着手,是以承包制的方式进行管理。 森林资源管护主要问题: 2.1森林资源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由于在林业的管护形式上会有着不同和组成的人员有着较大差异性,森林资源的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差距相对较大,所以在集体自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比较薄弱。不仅如此,在资金的落实上也有着很大的困境,我国在森林的面积上相对比较大,并且从事的人员也有着不足,对森林资源的管护费用的投入比较缺乏,这些都会对发展森林资源的管护造成一定的阻碍。 2.2林业企业的管理体制比较落后,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管护的工作没有得到落实和优化。由于林业企业的管理体制的落后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管护质量提升。使企业在森林的管护过程中的工程建设没有得到紧密的结合,也就是在保护森林资源和培育森林资源这两个重要的方面,而从当前的管护工作来看,这两者还没有得到紧密结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措施也没有在配套措施上得到加强,从而就

国有林场改革基本情况的汇报(2015)

石首市桃花山林场基本情况的汇报 桃花山林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东南端,始建于1961年,原隶属于荆州市林业局,2003年8月下放石首市,归口石首市林业局管理,属正科级事业单位。 一、基本概况 ﹙一﹚人员状况 林场现有总人口数837人,干部职工总数372人,其中:①、退休人员178人(含8名退休干部)②、干部21人,际在岗12人,其他9人在外自谋职业;③、在职职工173人,平均年龄在46岁左右。 (二)职工安置及收入情况 1、退休人员178人均参照“小三场”改革政策作为过渡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年养老金在0.84-1.68万元之间。 2、在职职工173人,均在林场承包林地,人平30亩左右,承包年限为10-30年不等,自主经营,承包费用均已一次性缴清。近年来竹木市场疲软,职工年收入在0.8万元左右(含从事生产劳动工资),职工收入较低导致大部分职工在外靠打工维持生计。 3、剩余职工家属除少部分人员从事林业生产劳动外,大部分在外靠打工维持生活。 (三)五险一金缴纳状况 林场2013年以前,退休人员由林场发放生活费,年标准在5000元左右。2013年起,林场参照“小三场”改革政策纳入社会养老保

险体系,养老保险费由林场统一缴纳,年需缴纳保费65万元,公缴部分44万元、个人缴纳部分21万元,现累计欠社保部门保费530万元。林场职工均没有购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一般都自行购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没有纳入保险统筹范围。 ﹙四﹚森林资源状况 桃花山林场管理林地3.1万亩,其中:国有林地1.8万亩(包括省级生态公益林1.5万亩),主要树种为毛竹,现有毛竹蓄积380万株,合资造林1.3万亩,主要树种为杨树、樟树、梓树、马褂木为主。 ﹙五﹚机构及编制状况 1、党组织机构。林场共有党员57人,设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5个党支部(机关党支部,桃花、古井分场党支部,东兴、鹿角分场党支部,伯牙臣子山分场党支部,老年人党支部)。 2、行政机构。总场机关设综合办公室、生产科、财务科,下设三个管理片(桃花、古井分场,伯牙、臣子山分场,东兴、鹿角分场)。 3、林场实有编制22人。 (六)、经济状况 1、收入。2014年林场全年可支配收入77.89万元,其中:①、市财政事业经费19.11万元,②、生态公益林项目补助资金8万元, ③、林场林地占用补偿及经营收入50万元。 2、支出。2014年林场全年共需支出90万元,其中:①行管费、办公费、保险费、职工福利等共计60万元,②、生产性费用30万元,

对国有林场改革的认识

对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认识2015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方案》和《意见》全面系统讲述了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各项措施。根据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在2015年6月9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问数据显示,全国有4883个国有林场,经营的面积近9亿亩,在岗职工48万,改革如何更好的促进国有林场的发展,如何才能更好的保障每一位职工的收入,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国有林场改革的首要问题。改革立足保持林区的和谐稳定和林场的长远发展,为此必须对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在国有林场改革中,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从改革的目的和广度看,国有林场的改革就是破除目前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支持政策不健全、林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等严重影响自身发展和建设的问题,进一步理顺国有林场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明确国有林场在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态功能作用,更好的促进国有林场持续稳定发展。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林木采伐的数量,但没有有效遏制,而《方案》和《意见》中的改革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因此从深度上看,国有林场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或几个领域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发展和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等全局性、整体性的根本变革,将国有林场进行定性,把政企分开、企事分开。 在这三者之中,发展是硬道理,国有林场改革的成功与否就是看今后的发展。而发展说到底就是国有林场变身梧桐,自引凤凰。绿水映山,群山如绿带炫舞不断,扑面而来的林草香让人仿佛回归原始,这一场景就是“美丽中国”画面。要实现这

森林资源管护日记填写规范

森林资源管护日记填写规范 根据天保二期工程管理要求,森林资源管护日记填写要求如下: 1、第一页草图绘制由管护站统一绘制草图,(使用B2铅笔绘制不得用其他工具绘制)管护员不绘制草图。草图必须绘制规范,标注管护站界、林班界、河流、村庄、住户或者比较明显的界限或标志物。 巡护情况 2、内容填写, (1)年月日、巡护区域(林班)、天气. (2)巡护情况,已森林资源管护、禁种铲毒和森林防火为填写内容 要求管护人员每天对辖区内的森林资源状况必须巡护到位,巡查时间、地点、路线、巡查次数及发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范例1: 1月25日阴今天是“清套”的最后一天,我很伤感,因为我的留恋远大于我的疲惫,总想再为保护野生动物做点什么。在5天的清套巡山活动中,管护站同志们一起总计行程近500余公里,共清除套子和夹子300余个,清套总面积近1.3万公顷。此次活动证明巡山清套是十分必要的,人们的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意识还很薄弱,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供人们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 范例2: 5月25日、晴今天我和某某同志对割漆沟管护站81林班进行巡护,早晨8:30分出管护站,路经川祖庙进入××林班的××小班,初夏的森林内一派生机盎然,忽有红嘴蓝鹊、画眉从枝头飞过。林内树木生长良好,巡护过程中××小班内没有发现人为活动痕迹和病虫害现象,下午5:10返回管护站。 范例3: 5月27日、晴根据管护站安排,今天重点做宣传工作,早晨8:10分我和某某、某某同志一行3人去平沟宣传森林资源管护。先后去了某某、某某等人家,接受宣传人数××人。宣传工作主要是围绕送法进村、送法入户,大力宣传破坏林地资源的危害性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营造“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下午6:05分宣传工作结束,返回管护站。 (3)对在填写内容中出现发生破坏或违反管护要求填写的,管护站必须填写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 (4)负责人签字,必须由所在管护站站长签字,不得代签。 (5)休假天数必须按照管护站考勤为准,个人不得随意变更。 (6)休假期,管护日记交由代班人填写,保持巡护日记的完整性。 3、注意事项 填写时必须注意天气、巡护和考勤等方面的逻辑关系,如填写集体宣传的,宣传人和宣传地域要统一,不可出现自相矛盾现象。填写内容需真实、细致,符合实际和要求,不能千篇一律,牛头不对马嘴。 资源科每月不定期对巡护日记进行检查,对发现的任何问题,管护站和护林员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和重新填写,同时在月考核时进行扣分。 Xcj698 2013-6-12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2008-10-15 10:9:29 字体显示:大中小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林资字[2006]22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积极推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导各地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依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本区域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二、各地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准则,以本《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实施细则,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确保编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各地要选择不同森林类型的经营单位,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并率先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为其他单位提供借鉴。 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纲要》,请将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

时反馈我局。 附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 国家林业局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试行)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规范和引导森林经营主体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纲要。 2、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和林业主管部门经营管理森林的重要依据。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森林经营主体要依据经营方案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据经营方案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森林经营活动。 3、森林经营方案规划期为一个森林经理期,一般为10年。以工业原料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可以为5年。 4、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5、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坚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责、权、利统一,坚持与分区施策、分类管理政策衔接,坚持保护、发展与利用森林资源并重,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的原则。 6、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要有利于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有利于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改善林区经济社会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编案单位和程序

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

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 (样书) 编号: 甲方: 乙方: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所在单位: 住址: 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规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行为,明确森林管护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 一、管护范围 (一)边界: 甲方将亩森林资源委托(承包)给乙方管护。四至界限为东至,南至,西至,北至。管护范围包括村(林班)小班,分别是:村(林班)小班亩,村(林班)小班亩。 (二)管护范围森林资源本底数据: 本协议签署前,双方对其管护范围内的森林资源状况进行互认,建立主要林地指标的本底档案,对已发生破坏的情况要详细拍照并加文字说明,建立详细档案资料。双方签字

确认,以备年终核查兑现。本底指标包括: 1.林分郁闭度: 2.主要树种: 3.立木蓄积量:立方米 (三)管护范围示意图: 二、管护期限 乙方自年月日起履行森林管护责任,至 年月日终止,管护期为个月。 三、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向乙方指明管护范围、面积、四至界限,提供实施管护前的林地状况,明确管护要求。 (二)及时向乙方传达有关保护森林的政策法规。 (三)组织乙方进行林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等业务培训。 (四)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等毁害森林的情况,并及时组织预防和防治、及时组织扑灭火灾。对乙方管护范围内的林业行政、刑事案件及时进行查处。 (五)为乙方提供森林管护方面的技术支持。 (六)定期或不定期对乙方的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和检查,对不尽责或者不能胜任森林管护工作的,有权扣减管护费直至解除森林管护责任协议。 (七)在管护期内,向乙方支付管护费为元/月。

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

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 近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印发《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启动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个目标,力图理顺管理体制,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实现管护方式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向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 吉林省共有国有林场340个,国有林场职工70936人,经营总面积5832万亩。据了解,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首批将有13个试点县市正式启动改革;2017年第四季度在

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除四个森林经营局外,林场改革在全省全面推开;2017年初启动四个森林经营局改革,同时完成其他林场改革收尾工作,确保到2017年年底全省国有林场改革主要任务全面完成。 根据《方案》,计划到2020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增加200万亩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5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富余人员基本安置,国有林场数量整合40%以上。 据财新记者了解,此《方案》是吉林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中发〔2017〕6 号,下称中央6号文件)的具体举措。2017年3月,国家林业局曾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贯彻中央6号文件。 全国现有国有林场4855个,分布在31个省份的1600多个县(市、区),大多地处江河两岸、水库周边、风沙前线、

黄土丘陵、硬质山区等区域。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生产木材和管理森林,分别在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等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起了国有林区。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日益严重。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解读中央6号文件出台背景时坦言,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普遍面临着资源管理弱化、基础设施落后、债务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等问题,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势在必行。 赵树丛指出,国有林场主要承担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任务,虽为事业单位却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费自收自支,没有明确的支持政策和稳定的公共财政投资渠道;国有林区产权虚置,政事企不分,林区经济发展长期过度依赖森林资源消耗,导致可采资源枯竭、森林和湿地面积减少、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转型困难,陷入资源危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新时期,林场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日前,我们煤田林场调研组对本林场进行了走访调研,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成就及遇到的难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煤田林场的发展现状 煤田林场始建于年月,林场现状 现有干部职工人(天保工程编制总人数人,其中森林管护人员人)其中:离退休人,在职职工人(其中男职工人,女职工人)。 二、煤田林场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林场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根基,转型发展是新时期林场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战略目标。近30年来,乌尔旗汉林业局煤田林场在后备资源培育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骨干、示范作用,在林场改革与发展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林业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林场改革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新时期林业和整个国家生态建设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一些历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不适应的情况逐渐显露出来,已经成为制约林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顺。煤田林场位于牙伊公路段,主要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任务。长期以来,煤田林场一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从事的是一项公益事业,干事业单位的工作却

无事业单位的定性,性质不明,林场的生产、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不列编制、不给经费,工资和事业费没有保障,林场只能自支解决,而林场既要承担繁重的生产经营任务,又要承担繁重的资源管护任务,诸如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等任务。其事 业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策也未得到落实,林场的这种“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体制模式,与它所承担的建设任务极不相称。 2、经营机制不活。当前,煤田林场已初步形成多样化的经营机制。各国有林场在搞好森林资源培育的同时,积极探索经营机制、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采取国有民营等形式,大力发展林场经济。各项改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增添了林场发展活力。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等多方面的原因,国有林场内部经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在所有制结构上,还没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林业同步发展的方针。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还没有做到按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对国有林场所办的多种经营项目实行股份合作、转产改造、合资、联合、承包、租赁、兼并、拍卖、出售等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实行“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盘活国有资产。 3、天保工程静态投资不适应社会动态发展的形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的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天保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工程实施困难日益增大。国家关于天保资金的安排标准是以1997年的森林资源数据和职工工资基数(7680元/年)进行核定的,每人380公顷的管护面积,每人每年12000元的天

森林资源管护制度

一、天保工程科长工作职责 1、在本单位范围内组织、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及自治区有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组织实施本单位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和生态建设工程,负责相关业务项目的质量管理并组织考核验收。 3、负责编制本单位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等相关业务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设计。 4、负责拟定本单位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办法并组织实施。 5、负责本单位的营林和木材生产管理,并组织检查验收。 6、负责本单位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生态建设工程、营林和木材生产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7、负责检查、考核本单位天保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实施方案和年度设计的落实情况,检查各管护所、站管护责任状(书)、责任卡、管护合同和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处理天保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8、根据《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五好森林管护所站”建设管理考核办法》,组织负责管护所站的年度考核工作。 9、负责提出管护所、站建设计划,根据批复抓好各所、站建设的质量管理。 10、负责对管护所、站的人员配备、调整提出方案。 11、负责规范管理天保工程、国家级公益林、生态建设、木材生产等业务方面的档案,收集并按时上报各类报表。 12、负责本科室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

13、积极参加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14、完成上级和本单位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本辖区内国家及自治区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2、负责协助本单位业务科室管理本辖区内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和生态建设工程,配合上级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理、考核验收。 3、负责监督本辖区内的营林生产和木材生产,配合上级对辖区内的各项生产进行质量管理、检查验收。 4、防止辖区内的林木盗伐、滥伐和偷拉盗运、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进行汇报。 5、做好辖区内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测报工作,根据《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对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 6、防止牲畜践踏辖区内的幼苗、幼树。 7、配合上级或独立完成对本辖区内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生态建设工程、管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 8、严格遵循《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五好森林管护所站”建设管理考核办法》,接受并配合单位对本管护所站的年度考核工作。 9、对辖区内管护人员的配备、调整提出建议。 10、负责本管护所的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 11、积极参加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12、完成上级和本单位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湖南省江永县黑山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修正

第一章基本概况 黑山国有林场位于江永、江华、道县三县之间的萌渚岭山脉铜山岭西北坡。地理坐标东经111°29′--111°31′,北纬25°13′--25°15′,全场东西宽约6.6公里,南北长约7.7公里,总面积2768.8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327.8公顷。东与江华县桥头铺镇为邻,西与江永县上江圩镇毗邻,南与江永县黄甲岭乡相接,北与道县祥霖铺镇交界。 江永县黑山国有林场始建于1974年,1991年根据湖南省林业厅湘林场[1991]2号文件批准纳入国有林场行业管理。行政区域辖管六个工区和一个行政村,场部驻老屋场工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黑山国有林场属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定性为企业管理的正科级单位,业务隶属市林业局领导,行政隶属江永县人民政府领导。 二、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林场境内中、低山地貌占绝对优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最高海拨铜山岭967.4米,最低海拨东宅自然村218.1米,相对高差749.3米,岩石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等。 2、气候、水文 黑山国有林场气候属中亚热带南缘季风湿润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生长期长;年内雨季明显,但降水量分配不均,多年前涝后旱;光照充足,但温光水配合不协调。据县气象局的1991年~2008年资料记录统计:年平均气温约18.4℃,年降水量1586.7毫米,多集中在六、七两个月,年日照1453.6小时,无霜期302天。主

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霜灾、冰雪雨冻灾等。 3、土壤 黑山国有林场境内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花岗岩、砂岩风化物。土壤主要以红壤为主,海拨218~400米为红壤区,400~600米为黄红壤区,600~960米为山地黄壤区。土壤受高温、多雨及植被的影响,淋溶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丰富,速效磷含量缺乏。石砾含量10~15%,土层厚度一般在70~100厘米,呈酸性。土壤深厚肥沃,土质较疏松,通透性良好,适宜林木生长。 4、植被 本区属于常绿阔叶林区,原生植物被人为破坏严重,原生植物已不复存在,被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替代。人工林主要以杉、松、柑、柚为主,天然次生林以松科、壳斗科植物为主。主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国外松、擦木、樟树、枫香、栎类、银木荷、泡桐、枫杨、南酸枣;灌木树种有檵木、柃木、杜鹃、盐肤子、胡枝子、冻绿等;地被物有蕨类、铁芒箕、五节芒等;竹类有零星毛竹和楠竹等;果木类主要有柑桔、橙子、香柚、桃子、梨子、板栗、杨梅等。 5、野生动物和矿产资源 境内栖居着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麂、金猫、灵猫、山蛙、中华竹鼠、果子狸、野猪、獐、穿山甲、刺猬、猫头鹰、猴面鹰、黄腹角雉、灰腹角雉、瑶山鹿赡等三十余种。 林场境内蕴藏银、金、铅、锌、铜、锰、铁、锡、稀土等矿产资源;还有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料资源。 三、社会经济概况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XX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整改推进情况报告 XX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 根据《XX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整改工 作的通知》(红林场改[2018]2号)要求,XX高度重视,针对XX国有林场改革工 作领导小组下发的《XX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省国有林场改革进展情 况的通报》(云林场改[2018]27号)通报列出的XX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中需要进一 步整改到位的5条问题清单,逐条分析研究,明确整改目的、整改的任务和措施、完成时限,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目前XX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问题,已基本整改 完成,现将整改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尚未制定适合国有林场特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 XXXX国有林场从2017年1月起,纳入财政全额拨款,所取得的收入按照《XX 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部纳入部门预算。根据《XX人 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非税收入征收成本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个政办 发[2017]77号),国有林场所有经营性收入全部上缴财政,根据实际需要按照 “执收成本比例”支出。改革后,市财政局按照执收成本,每年安排XXXX国有林 场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和森林资源管护费,以保证机构职能的正常运转。 (二)存在周边老百姓侵占国有林场土地情况。 XXXX国有林场大部分林区林地相对独立,界线清楚,日常巡护到位,不存在 百姓侵占国有林场土地的情况。对于农林交错区域较多的火谷都林区,在老坡背与农户林地界线有争议的地方,已经过多次调查取证,通过林权调解中心调解完成。 (三)符合条件的基层林场职工乡镇补贴尚未落实。 XXXX国有林场隶属于XX林业局,工作岗位分散设置在乡镇偏僻的林区。根据2014年十六届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XX关于实行乡镇工作岗位补 贴的实施意见,决定给予XX林场等7家单位补助经费,参照乡镇工作岗位补贴标准,按照现行财政供养方式给予保障。 (四)未落实国有林场失业保险。 XX按照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XX国有林场失业保险参保工作 的通知》文件精神,XX国有林场已办理全部在职职工失业保险参保手续和信息录 入等工作,参保时间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正进行失业保险参保的衔接工作。 (五)仅安排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经费,未安排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 根据中央改革政策精神,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保障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国有林场改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共213.91万元,已拨付XX元,市级也拨付5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已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各项工作。通过国有林场改革,XXXX国有林场在职、退休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已全部纳入财政统筹,市级国

森林资源管理管护和森林防火劳动合同模板

编号:LD-20213037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 森林资源管理管护和森林防火劳动合 同模板 Parties hereto may revise or supplement through negotiation matters not mentioned herein.

[标签:titlecontent] 甲方名称: 地址: 电话: 法定代表人: 乙方姓名: 电话: 身份证号码(或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本着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劳动合同。 一、公共条款 第一条甲、乙双方协商确定本合同期限:合同期限为年,本合同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中试用期为三个月。 第二条由于甲方工作的特殊性质,乙方必须根据甲方安排的工作时间及工作地点切实履行好森林资源管理管护和森林防火本职工作。

第三条乙方试用期的工资待遇按管委会招聘人员工资待遇标准执行。乙方试用期满后,甲方根据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确定乙方工资待遇,其标准为管委会招聘人员工资待遇标准。甲方以人民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乙方工资。 第四条甲方按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乙方自行缴纳或者甲方从乙方工资中代扣代缴。甲乙双方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甲方按有关规定为乙方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甲方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工具,督促乙方遵守操作规程、工作规范、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制度及其标准。 第六条对乙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甲方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乙方,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甲方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乙方在离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乙方。 第七条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第八条乙方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据本单位规章制度,给予相应处分。 第九条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情况调查报告

一、国有林场的基本情况我州国有林场于1957年在天柱县十里冲建立第一个国有林场后,到目前为止,全州现有国有林场18个,经营面积70.29万亩,有林地面积64.8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756.93万立方米。在国有林场现有的森林面积,材种多为用材林,树种多为杉木和马尾松;在有林地面积中,公益林为39.46万亩,商品林为30.83万亩。全州国有林场在册职工总数为2048人。其中:在职职工人数为1277人,离退休人员771人。在在职职工中,上岗职工467人,分流安置下岗职工699人,下岗待安置111人。在全州18个国有林场中,除州国有林场为定额拨款单位外,其余17个国有林场均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二、改革脱困的情况我州除从江县外,其余17个国有林场都处在天保工程区内。实施天保工程以前,多数林场的经济来源都靠采伐木材,经营结构单一。加上有木材作为经营来源,调进林场的职工越来越多,人浮于事。实施天保工程以后,停伐了木材,林场没有了经济来源,停发了职工工资,国有林场出现了经济危困。为摆脱经济危困,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帮助下,我州各国有林场都编了改革脱困实施方案。我州国有林场改革脱困实施方案力求在以林为主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和森林景观,大力发展种养业和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同时,强化内部管理,精简管理机构,加大职工分流安置的力度,维护了林区稳定。我州各国有林场改革脱困方案都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几年来,我州国有林场的改革脱困工作在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帮助下,从2001年开始试点,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以下的成绩。(一)强化内部管理,推行全员竞争上岗为改变林场职工多,人浮于事的局面,我州国有林场首先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推行全员竞争上岗。该项改革首先是精简林场管理机构,第二是定岗定员,第三是全面竞争上岗。以黎平县花坡林场为例,该场经营面积7万多亩,通过改革,内设机构由9个股室减少到4个,后勤管理由67人减少到16人,生产岗位204人减少到36人。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竞争上岗,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二)加大了分流安置的力度,确保社会稳定我州国有林场强化内部管理,定岗定员后,产生了大量的富余职工,给林区稳定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为确保稳定,我州国有林场积极开展了分流安置工作。一是通过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的实施,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从事森林管护工作;二是通过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实施,安排富余职工从事营造林工作;三是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和开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安排富余职工。通过努力,全州共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699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三)积极开展国有林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来,由于林场经济危困,发不起职工工资,职工生活非常困难。为解决林场退休职工的养老生活费,我州积极开展了国有林场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到目前为止,在全州18个国有林场中,已有14个国有林场参加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469人,参保率为71.73%。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职工,都能按时足额地领到了基本养老金。(四)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和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为加快国有林场改革脱困步伐,近几年来,我州国有林场积极向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争取项目和资金,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和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从19982005年,全州有14个国有林场获得国家和省扶贫项目24个,扶贫资金达550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林场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有些项目建成后,解决了部分富余人员就业,经济效益显著。一是在种养业上,黄平县国有林场利用国家扶贫项目和资金,成立了黄平县且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县委书记黎平同志亲自任指挥长,县国有林场场长任总经理,以贵州大学为科技支撑单位,采用胚胎繁殖技术,为该场养牛基地和全县养牛大户提供优良种牛。天柱县国有林场利用国家扶贫项目和资金,建立了科技含量较高、示范效益较大的养猪场,还解决了10多名职工的就业。黎平县花坡林场建立了种草养畜基地,解决了31名职工就业困难。榕江县国有林场通过扶贫项目危房改造和输水管工程的实施,解决了3o余户职工住房问题和5o余户家庭的人畜饮水以及13oo亩果园用水问题。丹寨县国有林场利用各护林点,建立了养羊基地等,既管护了森林,又增加了场员的

2019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最新】

新时期,林场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日前,我们煤田林场调研组对本林场进行了走访调研,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成就及遇到的难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煤田林场的发展现状 煤田林场始建于年月,林场现状 现有干部职工人(天保工程编制总人数人,其中森林管护人员人)其中:离退休人,在职职工人(其中男职工人,女职工人)。 二、煤田林场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林场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根基,转型发展是新时期林场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战略目标。近30年来,乌尔旗汉林业局煤田林场在后备资源培育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骨干、示范作用,在林场改革与发展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林业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林场改革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新时期林业和整个国家生态建设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一些历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不适应的情况逐渐显露出来,已经成为制约林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顺。煤田林场位于牙伊公路段,主要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任务。长期以来,煤田林场一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从事的是一项公益事业,干事业单位的工作却无事业单位的定性,性质不明,林场的生产、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不列编制、不给经费,工资和事业费没有保障,林场只能自支解决,而林场既要承担繁重的生产经营任务,又要承担繁重的资源管护任务,诸如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等任务。其事 业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策也未得到落实,林场的这种“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体制模式,与它所承担的建设任务极不相称。 2、经营机制不活。当前,煤田林场已初步形成多样化的经营机制。各国有林场在搞好森林资源培育的同时,积极探索经营机制、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采取国有民营等形式,大力发展林场经济。各项改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增添了林场发展活力。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等多方面的原因,国有林场内部经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在所有制结构上,还没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林业同步发展的方针。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还没有做到按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对国有林场所办的多种经营项目实行股份合作、转产改造、合资、联合、承包、租赁、兼并、拍卖、出售等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实行“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盘活国有资产。 3、天保工程静态投资不适应社会动态发展的形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的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天保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工程实施困难日益增大。国家关于天保资金的安排标准是以1997年的森林资源数据和职工工资基数(7680元/年)进行核定的,每人380公顷的管护面积,每人每年1 元的天保资金,一定11年不变。按有关文件规定,天保资金的

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范文

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范文 根据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厂领导研究决定;为了搞好我厂公益林管护,提高林业管护规范,以抓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落实责任制和详细措施为突破口,加大巡护工作力度,认真贯彻好《四川省林业生态效益管理规定》和《森林法》等相关的林业管护法律法规,将责任落实到站、班、(个人),特制定森林管护责任书。 一、管护人员的职责: 1.管护好各自区域的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安全,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进入林区巡护时,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和巡护标志。 3.加强重点林区的巡查,并做好巡护记录日志,按时上报数据和巡护记录。 4.负责搞好本区域的封山设卡和巡护工作,坚守岗位,坚持原则,同毁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行为作斗争。 5.负责对进入管护区的车辆和行人进行防火知识宣传和检查,制止违章用火,发现火情及时处理并上报。 6.发现乱砍滥伐林木、非法侵占林地、无证采石采沙、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药材等毁坏林区资源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上报。 7.积极配合做好林区林业调查,林木病虫害防治,发现大面积林木死亡或病虫害的要及时上报数据。 1/ 2

8.安全巡护,不得干与巡护无关的事,严禁在巡护时边巡护边抽烟,保护好本身安全。 二、管护区域与面积: 将我厂所有的管护面积为19659公顷分为三个管理站;分别是:小木岭管护站、板棚子管护站和长河坝管护站。 管护责任区域为: 第一管理区域是小木岭管护站,管护黑洞岩至黄水河至杨家沟。第二管理区域是板棚子管理站,管护新桥至黑沟至黄土坑。第三管理区域是长河坝管理站,管护新桥至盐井沟至城墙岩。 三、管护报酬: 在与厂签定合同期内完成好巡护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按我厂的工资分配方案进行考核造发工资,对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职责的反之扣减工资。 四、本责任书按区域一式贰份,分别由德阳市代木厂和责任站班个人留存,责任书期限自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德阳市代木厂(盖章): 责任人签字: 2/ 2

森林资源管护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一、天保工程科长工作职责 1、在本单位范围内组织、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及自治区有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组织实施本单位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和生态建设工程,负责相关 业务项目的质量管理并组织考核验收。 3、负责编制本单位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等相关业务的实施方案和年 度设计。 4、负责拟定本单位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各项规章 制度、标准、办法并组织实施。 5、负责本单位的营林和木材生产管理,并组织检查验收。 6、负责本单位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生态建设工程、营林和木材生 产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7、负责检查、考核本单位天保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实施方案和年度设计的落实 情况,检查各管护所、站管护责任状(书)、责任卡、管护合同和各项制度的落实 情况,处理天保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8、根据《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五好森林管护所站”建设管理考核办法》, 组织负责管护所站的年度考核工作。 9、负责提出管护所、站建设计划,根据批复抓好各所、站建设的质量管理。 10、负责对管护所、站的人员配备、调整提出方案。 11、负责规范管理天保工程、国家级公益林、生态建设、木材生产等业务方面 的档案,收集并按时上报各类报表。 12、负责本科室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 13、积极参加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14、完成上级和本单位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2、负责协助本单位业务科室管理本辖区内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和 生态建设工程,配合上级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理、考核验收。 3、负责监督本辖区内的营林生产和木材生产,配合上级对辖区内的各项生产进 行质量管理、检查验收。 4、防止辖区内的林木盗伐、滥伐和偷拉盗运、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发现问题 及时向上级进行汇报。 5、做好辖区内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测报工作,根据《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对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 6、防止牲畜践踏辖区内的幼苗、幼树。 7、配合上级或独立完成对本辖区内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生态建设 工程、管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 8、严格遵循《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五好森林管护所站”建设管理考核办法》,接受并配合单位对本管护所站的年度考核工作。 9、对辖区内管护人员的配备、调整提出建议。 10、负责本管护所的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 11、积极参加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12、完成上级和本单位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以山西省为例

森林经营方案是做好森林经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规范国有林场科学经营森林、提高森林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国有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实施森林资源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是建立高效、透明、科学、有序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载体。 1山西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 工作现状 1.1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山西省现有267个国有林场。其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始于1990年,最近一次编案从2009年开始,所采用的资源数据是在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组织进行了补充调查更新。为了搞好国有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省林业厅 成立编案领导组,资源处牵头负责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组织协调工作,省国有林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技术指导,各市、省直林局都成立了相应的编案领导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 1.2森林经营方案的审核审批情况 编制完成的森林经营方案在设计部门和编案单位签署意见后,要组织论证、评审、审批、备案。县属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市级国有林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后,由市级林业主管部门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市属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由市级国有林管理部门组织论证、评审后,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省直林局及其所属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由省直林局组织论证,省林管局组织评审后,由林局按程序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2012年,省林业厅正式批复了省直林区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2011-2020年)》。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山西省为例 徐茂宏 (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太原030012) 摘要:森林经营方案是做好森林经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简要说明了山西省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分析了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森林经营方案中期修订情况,提出了加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对策中图分类号:F307.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38X (2015)03-0103-04 收稿日期:2014-11-17 作者简介:徐茂宏,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资源科科长,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 Forest Management Scheme and Implementation 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Shanxi Province Xu Maohong (Shanxi State-owned Forest Bureau,Taiyuan 030012) Abstract :The forest management planning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forest management work.This paper briefly illustrates the state-owned forest farm forest management plan compiling situation,Shanxi Province,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introduce a revision of the forest management plan,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forest management plan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Key Words:forest management;scheme;compile;implementation;countermeasures No.32015林业经济FORESTRY ECONOMICS ·森林经营· 103 DOI:10.13843/https://www.360docs.net/doc/7a8376556.html,ki.lyjj.2015.03.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