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加热炉自动装料机的设计

课程设计----加热炉自动装料机的设计
课程设计----加热炉自动装料机的设计

机械设计学课程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2010年7月11日

加热炉自动装料机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1目的及意义 (1)

1.2设计要求 (2)

第二章功能原理设计

2.1总功能 (3)

2.2功能分析 (3)

2.3方案及评价 (4)

第三章选定方案的详细说 (10)

第四章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4.1总体功能机械系统设计方案 (11)

第五章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5)

附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1.1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

《机械设计学》课程设计是《课程设计学》课程的一个主要实践环节,也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方向学生全面的应用该课程基础理论与专业进行设计的一次综合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以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和商品化设计为核心内容,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机械产品形成过程,培养在掌握现代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上更加创造性地从事设计工作的能力和思想。

该机器用于向加热炉内送料。装料机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装置使装料机推杆做往复移动,将物料送入加热炉内。

二、意义

加热炉自动装料机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实现自动送料,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加热炉装料机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1.2设计要求

一、任务

完成向加热炉内自动送料。

1

二、设计要求

—1

图1-1

(1)完成加热炉装料机的功能原理设计。

(2)针对确定的功能原理设计方案,完成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

(3)针对确定的机械系统设计方案,完成必要的运动分析和设计计算

(4)设计技术要求:室内工作,需要5台,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动机,电动机单向转动,载荷较平稳,转速误差<4%;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16小时,大修期为3年。

2

第二章功能原理设计

所谓功能原理设计就是机械产品设计的最初环节,事先要针对该产品的主要功能原理性思想。这种针对主要功能原理型设计,简称“功能原理设计”.

2.1总功能

本次设计总功能为:实现加热炉装料机的自动装料。2.2功能分析

本套系统主要包括:动力装置,自动进料装置和传动装置。在进料口外,有一倾斜的工作台,上面放有准备加热的料,在进料口处,有一挡板,以便将料挡在进料口外,与挡板挨近的顶板,它的作用是逐一将料顶过挡板,进入送料轨,由推杆将其推入加热炉,这就是加热炉自动送料机的主要工作过程。

图2-1

3

2.3方案及评价

一、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根据技术要求,选用三相交流电动机,电动机单向转动,载荷较平稳,转速误差<4%。

图2-2

二、自动进料装置

三、方案一:

图2-3

4

此方案利用的是凸轮机构,当凸轮到达最高点时,顶板将将料挡在进料口外;当凸轮到达最低点时,顶板也随之下降,此时料可通过顶板,但是还是会被挡板挡在进料口外;当凸轮再次上升时,顶板就将其上面的料顶过挡板就进入送料轨,这样就实现自动进料。

这一方案的优点是,顶板的运动轨迹可以很精确,只要凸轮的外形满足要求。不足是,在与传动装置组合时,要添加凸轮机构,这样就显得机构繁杂。

方案二:

图2-4

此方案是凸轮—连杆机构,凸轮和连杆实现一级行程放大,由摇杆带动与摇杆固接的拨杆实现二级行程放大,来满足挡板行程。此方案结构简单,紧凑。此方案的缺点是需

5

要保证连杆与摇杆的传动角不小于40°且点接触易磨损。

相比较而言,在都能完全所需功能的情况下,机构越简单就越优化,同时损耗也会减少,所以我的选择倾向于方案二。

四、传动装置

方案一:

图2-5

方案一采用的是圆柱凸轮机构传动,此方案可以实现回转运动转换为一定规律的大行程往复运动。

优点是减少制造和装配的困难,减轻质量,缩小尺寸,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机构的累积误差,提高机器的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

6

缺点是点、线接触,易磨损,不适合高速、重载

方案二:

图2-6

方案二采用的曲柄滑块机构,结构非常简单,加工制作简便,但是很有可能满足不了行程的要求。

方案三:

7

图2-7

方案三采用的是凸轮机构,同方案二,结构简单,但是很难满足行程的要求。

比较这三种方案,我选择方案一,虽然有磨损,但是其构件的数目和运动副数目较少且工作可靠性优于方案二、方案三,另外,为保证方案二、方案三满足行程要求,对齿轮和凸轮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最佳方案我选择方案一。

8

综上所述,根据自动送料装置和传动装置的最佳方案,我们可得到以下结构简图:

图2-8

19

第三章选定方案的详细说明

首先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机,其输出轴连接一圆柱凸轮,带动圆柱凸轮转动并且带动凸轮转动,其上面有连杆和摇杆形成行程扩大,一方面带动推杆,实现左右移动,另一方面,带动顶板,实现上下运动。在进料口外,有一倾斜的工作台,上面放有准备加热的料,在进料口处,有一挡板,以便将料挡在进料口外,与挡板挨近的顶板,它的作用是逐一将料顶过挡板,进入送料轨,由推杆将其推入加热炉。挡板、推杆的具体运动参见第四章。

10

第四章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

根据前面整个工作流程的介绍,我们可得到以下大致的运动循环图。

t 0°180360φ(t)

φ(t)3600180 图4-1

首先假设推杆完全收回的位置为起始位置,这时带有摇杆的齿轮转过的角度为0°,顶板的最低位置设为0。如图所示,机器工作开始后,推杆随着角度的增大,位移也逐渐增大,把已进入送料轨的料推向加热炉,此时顶板在较高位置,将料挡在进料口外;角度达到180°时,料已被完全送入加热炉,推杆有外回走的趋势,此时挡板慢慢下降到料下面;

11

到达角度t时,推杆已接近完全收回,此时顶板慢慢升高,将料顶过挡板进入送料轨,准备下一轮的工作。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自动装料。

机械总体布局如附图1

图4-2

12

第五章结束语

通过对机械设计学的学习对本次机械设计学课程的理解和操作,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尤其是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

机械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功能原理设计,第二部分实用化设计,第三部分商品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功能原理的分解,分解到每个功能都能找到功能原理,从而通过功能原理解提出能够实现此功能的方案,通过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机械设计学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中也是如此,加热炉自动装料机也是在不断发展创新的。

回顾起此次机械设计学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在整整一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

13

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我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同学的耐心帮助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相信此次的课程设计对我受益匪浅!

14

参考文献

1 黄靖远等主编.机械设计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邹慧君主编.机械系统设计原理.科学出版社,2003

3 慧君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慧君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吴瑞祥,王之栋,郭卫东,刘静华主编.机械设计基础下册(第二版).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7

6吕仲文主编.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 机械设计编委会编.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15

机械课程设计自动打标机

自动打标机 一.功能要求及其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产品自动打标机能实现在产品表面自动打制钢印的要求。产品由输送带运送到推送头1的前端(如图1所示),然后由推送机构将产品3推送到打印头2的下部,此后打印头2向下运动,与产品上表面接触,完成打印操作。在打印头退还原位时,推送机构再推送另一产品,并把已打印好的产品推走。 图1 自动打标机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产品尺寸为:长?宽?高mm ? =,生产率为10件/min, 200? mm mm100 200 要求打印头在与产品接触时,有1秒的停歇时间,以保证在产品上形成清晰的印字。设打印头在打印过程中对产品的压力为500N。 3.设计任务 (1)画出打标机的工作循环图。 (2)拟定打标机机构和推送机构的运动方案,并进行分析评价。 (3)进行打标机机构和推送机构的尺寸综合,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4)完成打标机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各运动副处的摩擦系数f=0.1,不计各机构件的重力及惯性力)。 二.运动方案设计 2.1运动工艺动作分解及分析 该机构由推杆的对工件的推送功能和冲头对工件的冲压功能组成。 推送功能机构:

方案一 图2-2 凸轮机构,凸轮以等角速度回转,它的轮廓驱使从动件,可使推杆实现任意的运动规律,但行程较小。 方案二 图2-4 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可以实现行程放大功能,但效率较低。 方案三

图2-5 固定凸轮-连杆组合机构 固定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可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 冲压机构: 方案一 六连杆机构图2-3所示的连杆机构由曲柄摇杆机构ABCD与曲柄滑块机构GHK通过连杆EF相联组合而成。能实现一段时间实现近似停歇。 图2-3 连杆机构 方案二 图1 凸轮-齿轮组合机构,可以将摆动从动件的摆动转化为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直线往复运动。 2.2 根据工艺动作拟定工作循环图 工作行程冲压停歇回程冲压机构冲头停止 不动

毕业设计-电加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密级: NANCHANG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THESIS OF BACHELOR (2006 —2010年) 题目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化工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魏彩昊学号:5801206025 指导教师:杨大勇职称:讲师 起讫日期:2010-3至2010-6

南昌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5801206025 学生姓名:魏彩昊指导教师:杨大勇 摘要 温度是流程工业中极为常见的热工参数,对它的控制也是过程控制的一个重点。由于加热过程、加热装置特殊结构等具体原因,使得过程对象经常具有大时滞、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等特点,利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对其进行控制,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而应用数字PID控制算法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改进型的加热炉对象及其工艺流程,采用了PLC控制装置设计了控制系统,使加热炉的恒温及点火实现了自动控制,从而使加热炉实现了全自动化的控制。此种加热炉可广泛应用于铝厂、钢厂等金属冶炼、金属加工行业以及化工行业。 此设计以工业中的电加热炉为原型,以实验室中的电加热炉为实际的被控对象,采用PID控制算法对其温度进行控制。提出了一种适合电加热炉对象特点的控制算法,并以PLC 为核心,组成电加热炉自适应控制系统,其控制精度,可靠性,稳定性指标均远高于常规仪表组成的系统。 关键词:温度;电加热炉;PLC;控制系统

北航机械设计课设加热炉装料机结构设计总体方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加热炉装料机设计 院系:能源动力学院 学号:10041007 姓名:庞岩 年月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加热炉装料机 2、设计要求 (1)装料机用于向加热炉内送料,由电动机驱动,室内工作,通过传动装置使装料机推杆作往复移动,将物料送入加热炉内。 (2)生产批量为5台。 (3)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380/220V,电机单向转动,载荷较平稳。 (4)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工作300天,大修期为三年,双班制工作。 (5)生产厂具有加工7、8级精度齿轮、蜗轮的能力。 加热炉装料机设计参考图如图 3、技术数据 推杆行程300mm,所需推杆推力为6000N,推杆工作周期4.3s. 4、设计任务 (1)完成加热炉装料机总体方案设计和论证,绘制总体原理方案图。 (2)完成主要传动部分的结构设计。 (3)完成装配图一张(用A0或A1图纸),零件图两张。

(4)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总体方案设计 1、执行机构的选型与设计 (1)机构分析 ①执行机构由电动机驱动,原动件输出等速圆周运动。传动机构应有运动转换功能, 将原动件的回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因此应有急回运动特性。同时要 保证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特性,即压力角较小。 ②为合理匹配出力与速度的关系,电动机转速快扭矩小,因此应设置蜗杆减速器,减 速增扭。 (2)机构选型 方案一:用摆动导杆机构实现运动形式的转换功能。 方案二:用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实现运动形式的转换功能。 方案三: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联组合,实现运动形式的转换功能。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3)方案评价 方案一:结构简单,尺寸适中,最小传动角适中,传力性能良好,且慢速行程为工作行程,快速行程为返回行程,工作效率高。 方案二:结构简单,但是不够紧凑,且最小传动角偏小,传力性能差。 方案三:结构复杂,且滑块会有一段时间作近似停歇,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工作周

再加热炉的设计

序言 毕业设计,它是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踏实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有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有一定意义。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 1 培养我们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拓宽和深化学过的知识。 2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构思和创新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3 培养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4 培养我们进行调查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5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 一次适应性训练。丛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切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课题简介 摘要: 步进梁式再加热炉是为连轧生产线提供钢管再加热在线常化(一种热处理方式)所用。它是依靠专用的步进机械使工件在炉内移动的一种机械化炉。 步进炉底的结构和传动方式要根据出料的频率和炉子的生产能力决定,它不仅要考虑炉内的温度、还要考虑被加工工件的尺寸参数和工地方面的实用性。所以必须严格计算其内部参数,保证炉子的生产和安全。 炉底机械采用双轮斜轨式机构。步进梁的升降和平移动作采用液压缸驱动。步进梁支柱穿炉底的孔洞采用干式“拖板”密封。装出料端设有拨料机,固定梁最末一个料位检测有料后,出料拨料机上升将钢管拖起后,出料拨杆立即下降将钢管拨送到出料悬臂轨道上,使钢管能够马上出炉,出料周期最快20s,可以满足125根/h的操作频率。 关键词:步进梁式再加热炉步进梁双轮斜轨式机构有效炉底长度梁距齿距 在生产中,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或者将电能转化成热量对工件或物料进行加热的设备,称为工业炉。锅炉也是工业炉的一种,机械工业应用的工业炉有多种类型,在铸造车间有熔炼金属的平炉、冲天炉、感应炉、电阻炉、真空炉等;在锻压车间有对钢锭或钢坯进行煅前加热的各种加热炉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炉;在热处理车间,有改善工件力学性能的各种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的热处理炉;在焊接车间有压制前的钢板加热炉和焊后热处理炉;在粉末冶金车间还有烧结金属的加热炉等。 步进梁式再加热炉是为连轧生产线提供钢管再加热在线常化(一种热处理方式)所用。它是依靠专用的步进机械使工件在炉内移动的一种机械化炉。 参数:

加热炉施工方案

加热炉施工方案 一、施工程序 辐射室底柱子安装找正→辐射室圈梁安装→辐射室钢外壳及炉管安装→辐射室衬里砌筑→辐射室炉顶安装→辐射室梯子平台安装→对流段钢结构安装→对流段衬里砌筑→对流段炉管安装→对流段以上钢结构安装→炉管试压→弯头箱门安装→交工验收。 二、加热炉壳体安装 因无详细的设备装配图及设备关于圆筒炉现场进行炉底板、圈梁的拼组装,炉底小柱子及炉底圈梁单件安装。对流室预制以及管板成框,整体吊装。单独立柱安装、找正终止后,第一安装预留空挡处的加固角钢龙骨,然后安装炉壁板。 三、加热炉衬里砌筑 1、依照墙体厚度,弹出墙体操纵线及膨胀缝,排砖时由中间砌体开始,向两边排砖,将误差积存至两端。 2、竖皮数杆:使用宽度114mm木板制作,皮数杆厚度为砖墙膨胀缝宽度,木板两面刨光,标注砖皮数及灰缝。 3、砌体耐火砖使用配套的耐火胶泥砌筑,需紧贴炉墙隔热层砌筑,如与之有间隙时,应填塞纤维毡;基层找平可使用相应材质的耐火浇注料。 4、砌筑砌体时,应按砖的长度和厚度进行选分,误差相等的砖砌在同一层内;砌体应错缝砌筑,灰缝操纵在2mm内;砖缝应横平竖直,灰浆饱满,并用百格网随砌随检查,其灰浆饱满度应达90%以上,砌筑不得有空鼓和松动现象。砌筑时挤出和粘附在砌体表面的灰浆应清理洁净后,赶忙砌体表面勾缝。 5、炉墙的拉砖钩应平直地嵌入砖内,不得有一端翘起,拉砖钩应位于耐火砖的中间,当各不遇砖缝时,可将拉砖钩水平移动,使其嵌入处与砖缝间的距离不小于40mm。 6、轻质砖使用切砖机或刀锯切割,找正应用木棒或橡皮锤,不准使用铁锤,泥浆干固后,不得敲打砌体,不得在砌体上砍凿砖。砖的加工面不承诺朝向炉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盖章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自动盖章机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设计者: 指导教师: 2013年7月5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任务 (3) 1. 设计题目 (3) 2. 设计要求 (3) 二、设计方案分析 (3) 1. 原动机的选择 (3) 2.功能分解 (4) 3.盖章机构的选型 (5) 4.方案选择 (6) 5.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7) 三、机构设计 (9) 1.盖章机构 (9) 2.纸槽与分纸机构 (9) 3. 传动比计算 (10) 四、机构设计简图 (11) 五、设计小结 (12) 六、参考文献 (13)

一、设计题目与任务 1.设计题目 自动盖章机 2.设计要求 (1)可采用目前传统印章(不用印泥),适用于常见的机场办公印章结构形状; (2)实现在单页A3(297*420)、B4(250*393)、B5(176*250)纸上盖章,只的厚度为常见厚度,最大容许装质量不少 于100张; (3)直面盖章位置可任意调节; (4)每分钟盖章次数不低于10也; (5)电源电压为220 V ; (6)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非正常情况或危险情况具有保护措施 (7)适合于桌面工作,操作简单安全,盖章质量可靠,工作噪声低,结构轻巧,外形美观。 二、设计方案分析 1.原动机的选择 如表格所示:

型号功率/kW额定转速 /(r/min)额定转矩 /(N·m) 最大转矩 Tk/(N·m) 角速度wk /(1/s) Y132S-6 3 960 选择的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必须满足负载要求,而且必须保证在启动时可以顺利地运行,对于电动机来说,转速选择960r/min合适,可以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另外转速也不可过高,这样造成功率因素过低,这也是不经济的。电动机的运动参数为转速。电动机的速度越高,其尺寸和质量也就越大,价格也就越高,但当执行构件的速度较低时,若选用高速电动机,势必需要大减速比的减速装置,反而可能会造成机械传动系统的过分庞大和制造成本的显著增加。在此机械运动中执行构件要求的效率不是很大,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我选960r/min的电动机。型号为Y132S-6。 2.功能分解

加热炉装料机传动装置设计

三江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加热炉装料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机械工程院(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姓名邹翌学号12010152055 指导教师于彩敏职称讲师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三江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起讫日期2014年2月25日至2014年6月8日

摘要 传动装置主体为减速器,通过减速器中的两对齿轮的啮合,把电动机高转速降低,达到减速的目的。 传动装置中的执行机构选择摆动导杆机构,其中曲柄为原动件,滑块为从动件,经过导杆装置将曲柄的连续转动转变成装料机的往复移动,从而使装料机工作。 关键字:减速器;摆动导杆机构

ABSTRACT Gear selection actuator in the guide rod of the crank mechanism, the crank of the driving member, a driven member to slide through the continuous rotation of the rod, the rocker, the crank is converted into reciprocation of the slider, so that the push rod mounted material. Drive means for the main gear, the gear motor, engine, or other high speed power through a small number of teeth of the gear reducer input shaft to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gear engagemen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tion, according to type of transmi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gear reducer, worm gear and planetary gear reducer; gear shape can be divided in accordance with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bevel gear reducer and a cone -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and so on. High-speed transmission connected to the motor shaft end choice belt drive, low speed shaft and the crank shaft coupling connection choice, to join the two axe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so that together rotated to transmit torque

北航优秀机械设计说明书_加热炉装料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加热炉装料机设计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设计者: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3日

前言 加热炉装料机可用于向加热炉内送料。由电动机驱动,于室内工作。通过传动装置使装料机推杆往复运动,将物料送入加热炉内。 设计一台由减速器与传动机构组成装料机,配以适当的电动机等零部件,实现自动送料过程。尽量实现占地面积小,工作平稳及急回特性明显等工作特征。

目录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技术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传动方案的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原动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传动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执行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执行机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计算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推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电动机类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选择电动机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传动系统运动和动力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传动零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蜗轮蜗杆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终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终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轴的设计和校核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蜗杆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蜗轮轴.................................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轧钢车间加热炉设计

轧钢车间加热炉设计 创建时间:2008-08-02 轧钢车间加热炉设计(design of reheating furnace for rolling mill) 对型钢、中厚板、热轧带钢及线材等轧钢厂坯料加热炉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炉型选择、确定装出料方式与炉子设施的平面布置、炉子加热能力与座数选择、炉温制度与炉型结构选择、炉子供热负荷计算及其分配比例、炉子尺寸设计以及炉子的检测与自动化操作。 炉型选择轧钢车间加热炉主要有推钢式加热炉和步进式加热炉两大类型。一般在设计前期根据原料和燃料、生产规模与产品大纲、车间布置、加热与轧制工艺要求以及整个轧制线的装备水平等原始条件综合考虑选择。步进式加热炉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与传统的推钢式加热炉相比,具有加热质量好、热工控制与操作灵活、劳动环境好等优点,特别是炉长不受推钢长度的限制,可以提高炉子的容量和产量,更适应当代轧机向大型化、高速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步进式加热炉在配合连铸坯热装时有明显的优越性,一般采用炉底分段传动方式,即在连铸开始浇铸时停止向炉内装料,而炉子仍按轧制节奏连续出钢,炉子装料侧一段炉底空出,当热连铸坯送到后即迅速装入炉内,尽量减少热坯的散热损失,同时集中加热热连铸坯可以有效地提高炉子产量和降低燃料消耗。推钢式加热炉和步进式加热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单位炉底面积产量和热耗,基本相同或相近,但步进式加热炉的最高小时产量则可大大超过推钢式加热炉,热耗也较低。步进式加热炉的钢坯在炉时间短,其钢坯氧化烧损率、脱碳率及废品率低于推钢式加热炉。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冷却水消耗量比推钢式加热炉约多一倍,因此水系统投资要高一些,对操作及维护水平的要求也较高。 现在新建的具有经济规模的各类轧钢厂基本上都选用了步进式加热炉;一些老厂如美国底特律钢厂热轧车间、法国索拉克和恩西俄厂的热轧车间、日本和歌山热连轧厂与鹿岛厚板厂以及加拿大汉密尔顿的多发斯科厂等,在改建或扩建中都选用了步进式加热炉替代原有的推钢式加热炉。中国在70年代设计和建设步进式加热炉,但当前轧钢加热炉,特别是中小型轧钢厂推钢式加热炉仍较多,这与中国的原燃料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加热短小钢锭不能采用步进式加热炉。 设计加热炉时还要决定炉子的热工制度、结构型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燃烧装置的型式与数量、排烟和余热利用方式、出渣方式等。 装出料方式与炉子设施的平面布置按照工艺要求确定加热炉的装出料方式及炉子在车间的位置。炉子的平面布置设计,包括燃烧系统管道设施、排烟系统及热回收设施、冷却水与汽化冷却系统、排渣设施以及炉子区域操作检修平台等的平面布置。炉子仪表室及计算机房的位置、尺寸及炉子设施占用的轧钢跨、原料跨等按设计要求确定。 装出料方式装料方式有端装和侧装两种,出料方式也有端出和侧出之分。(1)端装料。其结构一般用炉后辊道上料,中小型加热炉也有用固定台架、活动台架上料的。(2)侧装料。分辊道装料和推入机装料。辊道装料用于步进式炉,由安装在炉内后端的悬臂辊道将坯料送入炉内,由炉后推钢杆将其推到固定梁上,也有直接由步进梁托到固定梁上的;推入机装料借炉外辊道将坯料送至炉侧装料门前再用侧推入机推到炉内的固定炉床上,由炉后推钢机向前推送,可用于推钢式炉与步进式炉。(3)端出料。有重力滑坡式出料及托出机出料两种。滑坡式结构用得比较普遍,炉内滑道与炉前出料辊道高差约1.2~2m,用斜坡滑道连接,滑坡俯角约32。~35。,坯料可借自重克服摩擦阻力滑至炉前辊道上,辊道对面设缓冲器。各部尺寸及斜坡与辊道之间的弧形滑板设计多凭经验确定。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出料口低于炉内坯料表面,炉子易吸

气动自动打标机结构及控制设计

一、气动自动打标机的发展及其现状 1.1气动自动打标机简介 1.2气动自动打标机功能及特点 1.3气动自动打标机主要应用范围 1.4设备机械部分运动要求 1.5设备电气控制要求及技术要求 二、气动系统设计及元器件选择 2.1画X-D线路图 2.2绘出利用行程开关控制的气动控制回路 2.3选择执行元件 2.4选择控制元件 2.5选择辅助元件 2.6确定管道直径及压力损失 2.7选择空气压缩机 三、控制系统设计及元器件选择 3.1绘出气动回路 3.2电气控制原理图 3.3选择电磁阀 3.4选择可编程控制器 3.5选择电源 3.6 选择磁性行程开关 3.7 I/O地址分配 3.8 PLC程序设计 四、电气接线图 五、元件明细表 六、参考资料 七、总结

一、气动自动打标机的发展及其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种流通的商品都需要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包装是信息的载体,对商品贴标是实现的途径。打标机就是在包装件或产品上加上标签的机器,不仅有美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对产品销售的追踪与管理,特别在医药、食品等行业,如出现异常可准确及时的启动产品召回机制。打标机是现代包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1气动自动打标机简介 气动打标机由PLC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来控制各个气缸,使之完成相应的动作。打印头在气缸C作用下做冲压运动,从而在工件上印出有一定深度的标记。 1.2气动自动打标机功能及特点 不用传送带靠重力作用使工件自动填装,通过气缸直接打标输出,标记工整清晰;标记速度快,对标记材料无特殊要求;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采用气体作为动力源,生产成本低,无污染;适合速度要求较快的流水线场合。 1.3气动自动打标机主要应用范围 1、汽车、摩托车等发动机、活塞、身、车架、底盘、连杆、发动机、汽缸等零部件进行编号、名称、商标、生产日期的打印; 2、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等加架号打印; 3、各种商品、车辆、设备产品的标牌打印; 4、各种机械零部件、机床工具、五金制品、金属管、齿轮、泵体、阀门、紧固件、钢材、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等金属打标;塑料制品。

精编【机械制造行业】加热炉装料机设计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行业】加热炉装料机设计机械设计说明书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加热炉装料机设计 院系: 设计者: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加热炉装料机 2、设计要求 (1)装料机用于向加热炉内送料,由电动机驱动,室内工作,通过传动装置使装料机推杆作往复移动,将物料送入加热炉内。 (2)生产批量为5台。 (3)动力源为三相交流电380/220V,电机单向转动,载荷较平稳。 (4)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工作300天,大修期为三年,双班制工作。 (5)生产厂具有加工7、8级精度齿轮、蜗轮的能力。 加热炉装料机设计参考图如图 3、技术数据 推杆行程200mm,所需电机功率2kw,推杆工作周期4.3s. 4、设计任务

(1)完成加热炉装料机总体方案设计和论证,绘制总体原理方案图。 (2)完成主要传动部分的结构设计。 (3)完成装配图一张(用A0或A1图纸),零件图两张。 (4)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目录 一、总体方案设计 (3) 1、执行机构的选型与设计 (3) 2、传动装置方案确定 (4)

二、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 1、联轴器 (6) 2、齿轮设计 (6) 3、蜗轮蜗杆设计 (12) 三、轴系结构设计及计算 (16) 1、轴的强度计算 (16) 2、轴承校核计算 (24) 3、键校核计算 (29) 四、箱体及附件设计 (30) 五、润滑与密封 (30) 1、齿轮、蜗杆及蜗轮的润滑 (30) 2、滚动轴承的润滑 (31) 3、油标及排油装置 (31) 4、密封形式的选择 (31) 六、技术要求 (31) 七、总结与体会 (32) 参考文献 (32)

加热炉设计导则

目次 1总则 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蒸馏炉设计要点 炉型选择 3.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3.3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4 热载体炉设计要点 4.1简介 4.2炉型选择 4.3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炉管材质的选择和壁厚计算 5延迟焦化炉、减粘加热炉及沥青加热炉设计要点简介 炉型选择 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炉管材质的选择和壁厚计算 6加氢炉设计要点 6.1加氢炉分类 6.2炉型选择 6.3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6.4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辐射管架的热膨胀问题 6.5炉管表面热电偶的设置 7重整炉设计要点 7.1炉型选择 7.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7.3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8润滑油精制炉设计要点 8.1炉型选择 8.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9气体加热炉设计要点 9.1炉型选择 9.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10制氢炉设计要点 转化管内的化学反应简介 工艺计算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性能指标 炉型选择 转化管管系设计 1 总则 适用范围 石油化工管式炉的设计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这些标准对管式炉设计的各个方面均有详细规定,为避免重复,本导则仅对各类管式炉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以指导设计者正确进行设计。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石油化工管式炉的设计,改扩建的石油化工管式炉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使用本导则时,尚应符合以下有关标准的规定: a)SHJ36 《石油化工管式炉设计规范》 b)SHJ37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管壁厚计算方法》 c)SH3070 《石油化工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规范》 d)BA9-2-1 《管式炉炉型选择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e)BA9-1-2 《石油化工管式炉工艺计算》 f)BA9-4-3 《管式炉炉管系统的设计》 g)BA9-4-1 《管式炉燃烧器选用原则》 h)BA9-4-2 《管式炉零部件的选用和设置》 i)BA9-1-3 《管式炉炉衬设计》 j)BA9-1-5 《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荷载确定》 k)BA9-1-6 《立式(箱式)管式炉钢结构设计》 l)BA9-1-7 《圆筒形管式炉钢结构设计》 m)BA9-1-4 《管式炉钢制平台、梯子和栏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打印机

目录设计任务书 (2) 原动机的选择 (5) 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7) 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9) 机构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10) 机构系统的运动循环图 (16) 机构功能分解图与动作分解图 (20) 机构的设计 (22) 机构的运动简图 (26) 必要的计算公式与有关调用子程序 (27) 程序图 (33) 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书 (1)、功能要求及工艺动动作分解 ○1总功能要求 在产品上打印记号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 自动打印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及工艺动作如图(1)所示,该系统有电机驱动主轴上的执行机构,完成打印任务。<1>首先是由送料曲柄滑块机构1连续旋转运动,带动连杆2旋转,再经滑块3往复移动,把工件6送到指定的位置<2>而此时凸轮8已由远休止运动到近休止,摆杆7与凸轮保持接触,并摆动一个角度?,从而带动摆杆5也转动?角,到打印工件所需位置<3>紧接着是打印印头动作完成打印。 (2)、原始数据和数据要求 ○1实现送料,凸轮,打印头等运动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一系列的减速机构,传动机构使该机构具有80r/min的打印速度。 ○2电动机功率P=0.8kw,转速n=980r/min.电机安放在整个装置的正下位置。 ○3根据打印产品的要求:长100-150mm,宽70-100mm,高30-50mm.因此须在此范围内满足要求设计如前一页图。 ○4并且要求打印设计,满足产品的重量在5-10N之间 ○5曲柄滑块由最左端向右运动过程中遇到如图(1)所示的送料桶中落下的工件并把它推到指定的打印位置,其中滑块的两极限位置间距为89mm。 ○6印头摆角为4°,印头工作行程与返回行程分别由凸轮的回程角φ 和升程角φ0=70o决定。 1=120o (3)、运动方案构思提示 ○1实现送料机构-夹紧功能的机构可以采用凸轮机构或有一定停歇时间的连杆机构。当送料,夹紧机构的执行件将产品送到指定位置,执行机构停

加热炉控制系课程设计

第1章加热炉控制系统 加热炉控制系统工程背景及说明 加热炉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 of reheating furnace),是对加热炉的出口温度、燃烧过程、联锁保护等进行的自动控制。早期加热炉的自动控制仅限控制出口温度,方法是调节燃料进口的流量。现代化大型加热炉自动控制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加热炉燃烧效率,减少热量损失。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在生产线中增加了安全联锁保护系统。 影响加热炉出口温度的干扰因素很多,炉子的动态响应一般都比较迟缓,因此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多选择串级和前馈控制方案。根据干扰施加点位置的不同,可组成多参数的串级控制。使用气体燃料时,可以采用浮动阀代替串级控制中的副调节器,还可以预先克服燃料气的压力波动对出口温度的影响。这种方案比较简单,在炼油厂中应用广泛。 这种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过剩空气量,保证加热炉高效率燃烧。简单的控制方案是通过测量烟道气中的含氧量,组成含氧量控制系统,或设计燃料量和空气量比值调节系统,再利用含氧量信号修正比值系数。含氧量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于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现代工业中都趋向于用氧化锆测氧技术检测烟道气中的含氧量。应用时需要注意测量点的选择、参比气体流量和锆管温度控制等问题。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特性往往都较差,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一般通过引入阻尼滞后或增加非线性环节来改善控制品质。 在加热炉燃烧过程中,若工艺介质流量过低或中断烧嘴火焰熄灭和燃料管道压力过低,都会导致回火事故,而当燃料管道压力过高时又会造成脱火事故。为了防止事故,设计了联锁保护系统防止回火和温度压力选择性控制系统防止脱火。联锁保护系统由压力调节器、温度调节器、流量变送器、火焰检测器、低选器等部分组成。当燃料管道压力高于规定的极限时,压力调节系统通过低选器取代正常工作的温度调节系统,此时出料温度无控制,自行浮动。压力调节系统投入运行保证燃料管道压力不超过规定上限。当管道压力恢复正常时,温度调节系统通过低选器投入正常运行,出料温度重新受到控制。当进料流量和燃料流量低于允许下限或火焰熄灭时,便会发出双位信号,控制电磁阀切断燃料气供给量以防回火。 随着节能技术不断发展,加热炉节能控制系统正日趋完善。以燃烧过程数学模型为依据建立的最佳燃烧过程计算机控制方案已进入实用阶段。例如,按燃烧过程稳态数学模型组成的微机控制系统已开始在炼油厂成功使用。有时利用计算机实现约束控制,使加热炉经常维持在约束条件边界附近工作,以保证最佳燃烧。

毕业设计-电加热炉控制系统设计

密级: NANCHA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2006 —2010 年) 题目锅炉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化工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魏彩昊学号:5801206025 指导教师:杨大勇职称:讲师 起讫日期:2010-3至2010-6

南昌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5801206025 学生姓名:魏彩昊指导教师:杨大勇 摘要 温度是流程工业中极为常见的热工参数,对它的控制也是过程控制的一个重点。由于加热过程、加热装置特殊结构等具体原因,使得过程对象经常具有大时滞、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等特点,利用传统的PID控制策略对其进行控制,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而应用数字PID控制算法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改进型的加热炉对象及其工艺流程,采用了PLC控制装置设计了控制系统,使加热炉的恒温及点火实现了自动控制,从而使加热炉实现了全自动化的控制。此种加热炉可广泛应用于铝厂、钢厂等金属冶炼、金属加工行业以及化工行业。 此设计以工业中的电加热炉为原型,以实验室中的电加热炉为实际的被控对象,采用PID控制算法对其温度进行控制。提出了一种适合电加热炉对象特点的控制算法,并以PLC 为核心,组成电加热炉自适应控制系统,其控制精度,可靠性,稳定性指标均远高于常规仪表组成的系统。 关键词:温度;电加热炉;PLC;控制系统

气动打标机的设计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气压传动及控制课程设计) 项目名称:气动打标机的设计 组员姓名:刘宝 夏子青 赵俊伟 马牙川 张文辉 指导教师:吴晓明 2012-10-26

目录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3) 一、气动打标机的发展及其现状 (4) 1.1气动打标机简介 (4) 1.2气动气动打标机主要特点 (4) 1.3气动打标机主要应用范围 (4) 二、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参数计算 (5) 2.1画X-D线路图 (5) 2.2绘出利用行程开关控制的气动控制回路 (5) 2.3选择执行元件 (5) 2.4选择控制元件 (7) 2.5选择辅助元件 (8) 2.6确定管道直径及压力损失 (8) 2.7选择空气压缩机 (9) 三、电控系统设计 (11) 3.1绘出气动回路 (11) 3.2画X-D线路图 (11) 3.3绘出电气控制回路 (12) 四、实验小心得 (13) 五、项目心得 (14) 参考文献 (17)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一、气动打标机的发展及其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种流通的商品都需要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包装是信息的载体,对商品贴标是实现的途径。打标机就是在包装件或产品上加上标签的机器,不仅有美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对产品销售的追踪与管理,特别在医药、食品等行业,如出现异常可准确及时的启动产品召回机制。打标机是现代包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1气动打标机简介 气动打标机是计算机控制打印针在X、Y二维平面内按一定轨迹运动的同时,打印针在压缩空气作用下做高频冲击运动,从而在工件上打印出有一定深度的标记。 1.2气动气动打标机主要特点 有较大深度,通过电脑直接打标输出,标记工整清晰;采用打印针头按照编辑好的字符或图形轨迹运动,控制高压气体高频冲击打印针,在工件表面形成由密集点阵组成的字符或图形。它可打标任意字符、图形、商标、图案等,具有的特点是:标记速度快,对标记材料无特殊要求;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采用气体作为动力源,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特别适合速度要求较快的流水线场合,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1.3气动打标机主要应用范围 1、汽车、摩托车等发动机、活塞、身、车架、底盘、连杆、发动机、汽缸等零部件进行编号、名称、商标、生产日期的打印; 2、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等加架号打印; 3、各种商品、车辆、设备产品的标牌打印; 4、各种机械零部件、机床工具、五金制品、金属管、齿轮、泵体、阀门、紧固件、钢材、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等金属打标;塑料制品。

加热炉设计导则

目次 1总则 1.1 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蒸馏炉设计要点 3.1 炉型选择 3.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3.3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4 热载体炉设计要点 4.1简介 4.2炉型选择 4.3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4.4 炉管材质的选择和壁厚计算 5延迟焦化炉、减粘加热炉及沥青加热炉设计要点5.1 简介 5.2 炉型选择 5.3 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5.4 炉管材质的选择和壁厚计算 6加氢炉设计要点 6.1加氢炉分类 6.2炉型选择 6.3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6.4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6.5 辐射管架的热膨胀问题 6.5炉管表面热电偶的设置 7重整炉设计要点 7.1炉型选择 7.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7.3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7.4 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8润滑油精制炉设计要点 8.1炉型选择 8.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8.3 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9气体加热炉设计要点

9.1炉型选择 9.2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9.3 炉管材质的选择及壁厚计算 10制氢炉设计要点 10.1 转化管内的化学反应简介 10.2 工艺计算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性能指标 10.3 炉型选择 10.4 转化管管系设计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石油化工管式炉的设计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这些标准对管式炉设计的各个方面均有详细规定,为避免重复,本导则仅对各类管式炉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以指导设计者正确进行设计。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石油化工管式炉的设计,改扩建的石油化工管式炉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使用本导则时,尚应符合以下有关标准的规定: a) SHJ36 《石油化工管式炉设计规范》 b) SHJ37 《石油化工管式炉炉管壁厚计算方法》 c) SH3070 《石油化工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规范》 d) BA9-2-1 《管式炉炉型选择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e) BA9-1-2 《石油化工管式炉工艺计算》 f) BA9-4-3 《管式炉炉管系统的设计》 g) BA9-4-1 《管式炉燃烧器选用原则》 h) BA9-4-2 《管式炉零部件的选用和设置》 i) BA9-1-3 《管式炉炉衬设计》 j) BA9-1-5 《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荷载确定》 k) BA9-1-6 《立式(箱式)管式炉钢结构设计》 l) BA9-1-7 《圆筒形管式炉钢结构设计》 m) B A9-1-4 《管式炉钢制平台、梯子和栏杆》 n) BA9-5-1 《管式炉余热回收方案的选用》 o) BA9-5-2 《管式炉余热回收烟风道系统》 3 蒸馏炉设计要点

圆筒型管式炉钢结构设计Word

1 总则 1.0.1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新建圆筒形 ( 包括对流辐射型,纯辐射型圆筒炉和炉顶烟囱,以及余热回收系统)管式炉的钢结构设计与计算(图1.0.1-1,图1.0.1-2),改建和扩建的圆筒形管式炉可参照执行。 1.0.2 执行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0.3 本标准代替原《圆筒形加热炉钢结构设计》(BA9-1-7-86)工程设计标准。

图1.0.1-1 对流辐射型圆筒炉

图1.0.1-2 纯辐射型圆筒炉 2 设计原则与设计顺序 2.1 设计原则

2.1.1 根据炉管等布置的要求和自然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合理的结构方案,使钢结构构件充分发挥结构功能,并应满足结构构造要求;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中的强度、钢度要求,此外,尚应考虑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2.1.2 圆筒炉筒体直径等于大于 4m 时,应采用有立柱的筒体结构,立柱的根数应为偶数,相邻两立柱之间的筒体外壁弧长应为 1.6~2.7m,立柱截面的长细比不应大于150。 2.1.3 筒体直径大于 4m,筒体上边对流室框架高度大于4m,且筒体壁厚较薄时,筒体上、下口环梁宜为矩形空腹组合截面。 2.1.4 筒体中间环梁上、下间距宜为2~3m。 2.1.5 有立柱的筒体,筒体壁厚不应小于4.5mm;无立柱的筒体壁厚不应小于 6mm。 2.1.6 对流室钢结构,先用持力斜撑承重时,(图 2.1.6)斜撑与竖向或水平杆之间的夹角宜为30°~60°。 2.1.7 对流室立柱截面的长细比不应大于 135;底大梁的最大挠度不应大于 L/450 (L-对流室底大梁的跨度);支承烟囱的顶大梁的最大挠度不应大于L/400 (L-顶大梁的跨度)。2.1.8 对流室侧面(沿对流炉管长度方向)桁架宜避开吹灰器布置的方位。 2.1.9 对流室侧向横梁间距宜为2.5~5m。 2.1.10 对流室顶部烟囱采用插入式连接时,在对流室顶面应设置平行顶平面的斜支撑。 2.1.11 顶部烟囱的高径比不应大于 20,当下部带有圆锥段时,圆锥段的底圆直径一般可取烟囱直径的1.5~1.8倍,锥顶角不应大于60°;当下部带有天圆地方段时,天圆地方段相对壁板的交角不应大于60°;烟囱壁板厚不应小于6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