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设计文化
日本文化日本产品设计分析课件PPT

1.用现代保留传统。日本的 传统设计几乎没有被现代化 破坏,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 都达到了一种几乎完美的地 步,并致力于将高度现代化 与高度民族化相结合,可谓 一种广收博采又不失本国情 调的特色设计。 2.用手感受设计。柳宗理说 “用手去感受,手上便会有 答案。”如左图。 3.注重设计的人性化。正如 日本著名设计师荣久庵宪司 所说的“真诚、善良、美好, 是设计的终极目标。”
柴田文江是日本举足轻重的一位 女设计师,曾拿过IF 等大奖,是日本 GOODDESIGN评委之一.她是以 FREELANCE DESIGNER的身份活跃 在日本的设计舞台上的.
她可以说是目前日本最为活跃的 工业设计师之一,自东芝设计中心独 立从事设计至今进有11年,从婴儿用 品、厨房家电、电子体温计到手机, 经手的各种制品不断在市场上获得广 大消费者的喜爱。至此11年来的不断 努力,不知不觉地被人们誉为“久盛 不衰的设计师”。
01 个人设计理念
Nendo在日文的词意为〝 黏土〞,意味着自由、弹性、 可以随意调整,这也正是 Nendo Studio的设计精神, nendo品牌正是全面体现出其 创始人Oki Sato 的个人性格。 Sato认为全身心投入和按规则 做事是最为重要的。
02 设计品展示
典雅的灯具不同触感的沙发
日本人认为生活不能是粗糙的,因为不能凑合,对细 节的忽视最终会使提升生活品质遭遇到瓶颈,而习惯粗糙 的人即使有一天产生了追求精致的意识,也已经不具备精 益求精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显然早已洞悉其中的 关联,所以他们对粗糙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全方位的排斥。 在日本生活你会时刻随处体会到对细节的高度重视。
01 个人设计理念
深泽直人将自己的计理念 概括为“无意识设计”。“无 意识(Without Thought) 又称为“直觉设计”,是深泽 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 他认为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一 种生活需求,而非改变,设计 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 杂。
日本的建筑文化

日本的建筑文化日本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那个时候,木结构的建筑被广泛地应用于宗教和住宅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建筑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文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研究日本建筑的历史、特点和未来发展。
历史日本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日本的文化和建筑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在那个时候,住宅和宗教建筑都采用了大量的木结构和屋顶,并有檐廊和围墙等特征。
在13世纪初,日本开始使用瓦片来制作屋顶,这使得建筑更加耐用,同时也增添了一定的装饰性。
在16世纪,日本出现了茶道和建筑的紧密联系。
茶道强调简单、自然和谦逊,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了建筑中。
室内空间被简化,同时采用了枯山水和花园等特征。
在江户时代(1603-1867)期间,日本的城镇化加速,城市开始出现了木结构的住宅和商业建筑。
这些建筑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例如障板和纸拉门等。
特点日本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简洁、自然和谦逊的设计理念。
建筑师注重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动来创造宁静的室内环境。
建筑中经常呈现出对称和间隔的图案,同时也善于利用空间和材料的重复来创造视觉上的统一感。
例如,日本的传统茶室就是一个简单而精致的设计,它的原则是讲求和谐、平衡和节制。
日本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也是独一无二的。
建筑师通常使用本地原材料,例如木材、竹子、纸和石头。
这些材料都非常适合日本的气候和环境。
同时,这些材料也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自然美感,这强调了日本建筑关注自然环境的理念。
未来发展尽管日本的建筑文化由来已久,未来的发展仍面临着挑战。
日本的艺术和文化以及建筑业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建筑师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例如,如何在旧有的城市环境中建设可持续的绿色建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技术方面,日本的创新和研发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在建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仍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建筑历史知识: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建筑历史知识: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古代的建筑遗迹至今仍为人所贵。
虽然现代建筑变化多端,但在日本仍有着许多人继承并传承日本传统建筑的技巧和艺术。
这些传统建筑为日本文化与艺术增添了份厚重的底蕴。
传统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日本传统建筑历史追溯至公元前710年的飞鸟时代,始建于日本各地的神社和寺庙。
与传统建筑相伴的是一些独特的建筑文化,如瓦屋顶和用草屋上覆盖着厚厚的稻草屋面的较简单的建筑方式。
在日本的四季变化中,这种建筑方式也因应了不同的季节变化:夏季的房屋的屋顶可以打开,冬季的房屋则可以保持温暖。
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日本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在于,这是一种为日本人民创造出的建筑美学和创作理念。
传统建筑由一系列独特的建筑元素和艺术特征组成,如:鬼瓦(特殊造型的瓦片)、护山壁(经过精心雕刻和装饰的木材)、向拦(用于保持建筑结构的垂直梁柱)、彩色绘画和装饰等。
这些特色元素都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和民俗,展示了人们的美学和宗教价值观。
此外,作为一个美学系统,传统建筑的构造也包含许多传统的绘画和雕刻技巧,体现了日本的民间艺术和工艺品制作技术,证明了日本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日本传统建筑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种独特的、凝聚着日本传统建筑知识和技术精华的美学表现。
传统建筑体现了日本建筑的漫长历史,也代表了日本人优秀的设计和制造技能。
日本传统建筑的优美外观,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着很高的声望。
因此,传统建筑成为了日本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许多重要的历史场所、著名的寺庙和神社等都是典型的日本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的现状现代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导致了传统建筑的减少和消失。
快速都市化和环境破坏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传统建筑的保存和维护工作。
虽然有一些措施来保护这种建筑风格,包括许多相关机构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个人的房屋升值和利益等问题,传统建筑的保存与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挑战。
日韩两国传统住宅文化比较

日韩两国传统住宅文化比较日本和韩国是东亚地区两个重要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这两个国家中,传统住宅文化是其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
虽然日本和韩国都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但传统住宅文化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
本文将就日韩两国的传统住宅文化展开比较,以了解这两个国家在住宅建筑、室内布局、材料选用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一、日本传统住宅文化日本的传统住宅文化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宗教信仰、气候环境和地域特点等。
最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住宅是“和室”,它的特点是简洁、清雅,具有浓厚的日本传统文化氛围。
1. 住宅建筑在日本,传统住宅一般采用木结构,建筑风格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住宅外观以屋檐高低变化和悬山脊等为特色,同时窗户小而布局合理,取得采光和通风的效果。
日本传统住宅的建筑技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传统的榻榻米,具有浓郁的日本传统文化特色。
2. 室内布局日本传统住宅的室内布局非常注重空间利用和功能性,各个房间通常以推拉门或者帘子分隔。
整个住宅空间通常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而且,日本传统住宅的室内装饰非常考究,如挂屏、花鸟画、盆景等,展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艺术的追求。
3. 材料选用在材料选用方面,日本传统住宅通常选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稻草等。
这些天然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保温和隔热性能,而且还可以调节室内湿度,给人带来舒适的居住体验。
1. 住宅建筑韩国传统住宅的建筑风格也以木结构为主,屋檐多呈弓形,屋脊上常常镶嵌有瓷器装饰。
韩屋的屋面一般采用檐角翘起的设计,既美观又有防雨的作用。
整体来看,韩国传统住宅的建筑风格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觉。
三、两国传统住宅文化的比较在对日本和韩国传统住宅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在建筑风格方面,日本和韩国的传统住宅都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形式上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日本三大美学指的是日本传统美学中的三种核心概念:侘寂、風雅、渋涩。
这三种美学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和艺术创作,贯穿在日本的绘画、建筑、服饰和文学中。
本文将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首先是侘寂。
侘寂是日本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的是“平淡、素朴、朴实、静谧”的美。
在日本的绘画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侘寂美学的体现。
日本传统的水墨画作品常常以简单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表现出自然风景或花鸟虫鱼,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在建筑中,侘寂美学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日本传统的庭院和茶室都注重简约、朴实、与自然融合的设计理念。
这种风格的建筑在追求“无为而治”的也展现出了一种内外一体、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之美。
其次是风雅。
风雅一词来源于中国的《诗经》,意为雅致的品味和耐人寻味的文化气质,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日本的绘画艺术中,风雅美学的体现主要可以看到在屏风画、屏风贴画等作品中。
这些作品以儒雅的风姿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绘画艺术家们对于东方风情和人文内涵的追求与表达。
在日本的建筑艺术中,风雅美学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比如日本的京都,以其许多历史悠久的庭院、歌舞伎剧场和传统建筑,展现了一种古典雅致、曼妙绽放的韵味。
在日本的建筑艺术中,渋涩美学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比如日本的传统茶室和庭院建筑,都追求极简和朴素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在内敛中流露出了不张扬的美,充分展现了渋涩美学所强调的朴素与内涵的完美结合。
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是非常广泛且深刻的。
从绘画到建筑,从文学到服饰,都可以看到这三种美学对日本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贯穿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这三种美学的深入理解与领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日本传统艺术的内涵与精髓,也可以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启发。
日本的文化和艺术

日本的文化和艺术日本是一个文化艺术非常丰富的国家,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些文化和艺术不仅在日本本土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而且经过传播和影响,已经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日本的文化和艺术。
一、日本文化日本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日本人心灵和精神的世界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和风和茶道。
和风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和风的形成,早在一千年前,日本与唐朝进行交往时便开始了。
和风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建筑、服饰、绘画和花艺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打造了日本的美学气质。
和风的建筑设计,如寺庙和城堡的造型和装饰精致考究;和服的制作和穿着;传统油画笔法美学等都是和风的代表性表现。
茶道,则是日本文化的另一个代表性表现。
它强调的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达到心灵和心境上的高质量。
茶道主张在喝茶的过程中,借着泡茶、品茗、赏景等环节,表达出了心中的感悟和认知,以达到美、和、雅的境界。
二、日本传统艺术日本传统艺术精彩纷呈,包括了绘画、雕刻、花艺、书法、茶道等一系列艺术表现形式。
其中,日本的绘画以山水画、人物画和动物画等为主要类型,形式多姿多彩。
日本山水画注重表现“意境”,画家通过静态、空灵、朦胧的手法,施展其真情实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人物画则更加注重神态和动态的表现,常常将人物与动植物甚至天地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日本的雕刻艺术以木雕和陶瓷雕刻为主要形式,注重自然、简洁和清新的表现,尤以雕刻能手高度崇尚自然主义和简洁实用的精神理念。
他们用自然的木材或陶器作为材料,雕刻出流畅的线条和流动的形态,展现出想象和创造的美感。
花艺则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茶道和花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
花艺不仅仅是一种花卉装饰的艺术,更是表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谐和美好的认识,他们通过花艺的秉承,表达对生命的敬重和对自然的感恩。
三、现代日本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浅述日本建筑和文化

浅述日本建筑和文化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国民生活水平很高,但由于国土狭小,地价昂贵,日本住宅在设计上讲究"小、巧、精(致)、(舒)适"的实用主义,同时处处体现出大和民族的家居文化特色。
一是"气"文化。
受土地资源的限制,日本住宅不可能像美国、加拿大那样分布得十分离散,为了保持居住环境拥有新鲜的空气,日本居民都自觉地维护居住环境的健康。
现代的住宅设计中渗透了这种文化意识,通过对烟尘污染的控制、绿化植被的营造,设置宽大的门窗、隔扇,采取简洁的室内陈设布置,有效地提高了空气质量及其流通性能。
住宅设计上的"气"文化,给日本人带来的好处之一是,日本人的寿命延长了。
二是"季"文化。
日本国土狭长,四季气候分明,为了使居室融入自然,日本人在现代住宅设计中注意根据地方气候、风土来考虑安排居室布局,使住宅空间努力追随自然的阳光、风和绿色,把室外的景物纳入视野之内。
或者通过种种人工手法,建造充满着自然情趣的庭院。
人们身居室内,亦可饱览自然界的变化,感觉自然生命力的脉搏,从中体会人生的意义。
三是"木"文化。
日本在建筑材料的开发方面居于世界前列,但这并未改变日本人对室内木料装修的偏爱。
木料装修能带给日本人回归自然的感受,而且对于居住在地震带上面的日本人来说,木料无疑是较安全的建材。
日本人的木装修做工精致,线条简洁,颇具原木风格,不像欧陆的木装修那样繁杂、豪华,而且与室内小空间流动合一,给人亲切、高雅的感觉。
四是"座"文化。
日本人乐于在充满木材、纸张(糊于移门、窗扇上)等天然材料的特殊气息所形成的氛围中,盘腿屈膝坐在榻榻米上无拘无束地交谈、饮食,进行心灵的对话。
这种赤脚文化,也可叫做"座"文化。
在现代住宅设计中西洋风日盛的今天,日本人仍保留着这一民族传统习惯,亦属难得。
日本地处地震高发带,因而日本的建筑也具有防震特点。
简述日本设计特点

简述日本设计特点
日本设计是指使用当代日本元素和东方传统元素融入西方文化,以色彩、线条、形状为重
要表现手法来展示日本设计理念的设计语言,其特色是结合日本艺术文化加以表现化。
日本设计的精神正如日本人所说的“探索真美”之意,他们一直努力在“节制”之下,让
每一件艺术作品体现出极致的美感,进而表达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当今的日本设计仍然延续着日本艺术和文化的传统,注重细节,以传统的设计手法如剪纸、和绘画来营造某种空间和心理气氛,表达出日本设计标志性的“节制大致美”风格和秩序感。
此外,日本设计能极大程度地表达出风格独特:创造多样性、简练性、人文意识性等有利
于心理舒适。
日本设计更加注重精细型,配色拿捏的恰到好处,巧妙的运用多种层次的色彩,使空间充满立体感和活力度;日本设计追求用材和产品外观的柔性,且注重细微差别,使作品充满细腻美感。
总而言之,日本设计所表达的是对美感与探索的热情,它所体现出的是精致大方、节制适
宜与简洁实用的特点,其多样性,丰富性,和灵动性,使得它成为当今年轻一代追求务实性,并体现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宅一生善于用缠裹和重叠的方式,以富有异国情调的织物与日本传统的服饰观 念相结合。为了这个目的,三宅一生设计了三种不同品质的织品,均能达成简便易穿 的要求,这三种织品各具特色,但都以皱褶的处理为基本形式,经过特殊的整理过程 使织物具有随身舒适的效果。三宅一生将这种带有细密褶皱的布料注入了更多新意, 并在设计中使它在造型方面的作用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三宅一生“褶皱的哲学”
当你一旦感悟到了禅宗朴实自然的美学理念,你 就会领悟三宅一生的皱折服装和乞丐服装,其实是 为了呈现出服饰在自然形态下的美感,和布料在撕 裂状态下呈现出的不受拘束的优雅灵气,展示出的 却是禅宗的灵性和朴实美学。
折纸时装
三宅一生从日式折纸技术中吸取灵感创造 的折纸时装。
三宅一生的腕表ovo(葡萄牙语中意为 “卵”),代表着生命体、生命之源。表 面如同生命生长般伸出四只细长的脚,造 型适合人的腕部的同时,将生命之始的禅 意表达的淋漓尽致。
日本的设计文化
—— 杨阳
日本的设计在世界独具魅力的。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在工业 设计上都是佼佼者。 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既 有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这就是东西方交融,从日本 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 感受到了一种东方式的抽象。
日本是大和民族,大和民族是个忧患意识 非常浓厚的民族。 也许是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所 致,使其呈现出一种既开放、又封闭,既辽 阔、又狭窄的地理状态,这种矛盾的地理状 态由此形成了日本人既排斥、又吸收,既抗 拒、又服从,既自尊、又自卑,既粗鲁、又 文明的国民特性,体现在艺术形式上则是既 自然、又人工;既伤感、又亢奋;既张扬、 又含蓄;既传统、又前卫;既狰狞、又温情; 使日本的设计艺术构成了一幅幅特有的图像 景观:似是而非,矛盾共生。
佐藤晃一 (Sato Koichi)
日本著名设计师,其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 他不但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民 族风格,还将这种风格更近一步地推向完美和充实,提 炼了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涵。
佐藤晃一就是双脚踏在日本文化的延长线上, 继田中一光等老一代平面设计师之后走上设计舞 台的新一代平面设计师。威廉.荷加斯在《美的 分析》中说过:"最好的色彩美有赖于多样性的、 正确而且巧妙的统一。"佐藤晃一作品的色彩可 以说大都具有这一品质,造成分离感和张力,具 有戏剧性。
佐藤晃一的设计作品在色彩、形体与光三者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既不完全归入西方古典的光 线照射法,也不归入东方传统的几乎抛尽光源,只求色彩与体积的表现法,而是把装饰色彩、变 形形体和折中了古典派与印象派的光表现在色渐变手法中融为一体。
在色渐变的隐隐约约依然清晰肯
定的形体、弱化了的明暗和相对强化 了的色彩,构成了佐藤晃一作品的基 本特征,三者融而合一,自然和谐, 开出了一块融合东西方的新天地。
日本的设计艺术常以一种传统东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力来表现作品内容的,有时它借助于鲜 明的民族传统视觉符号,例如和服、茶道、和屋、戏剧以及传统书法、绘画和民俗等饱含民族审 美意味的图形,以典型的日本风格展现在世人面前。
佐藤晃一招贴设计
日本设计以传统的"空灵、虚无"禅宗思想为基础,融合日 本艺术特有的"清愁、冷艳" 浓郁的色调,追求艺术中浮现的 优美和冷艳的感情世界,丰富了设计的视觉语言,开阔了对 设计的思考。
由于禅宗与书道、花道、茶道结合,使日本人在倒茶时有 禅,插花时有禅,书道中有禅。禅宗,使得日本人单调的平 常生活增添了艺术的趣味。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人的性格 和日本的文化就是禅。
川久保玲设计的乞丐装
禅宗也是日本设计艺术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如 果你缺乏禅宗的意念你便很难读懂日本的设计艺术, 自然就弄不清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参禅"时,悟出 的设计概念"皱的哲学"的含意,以及川久保玲设计的 褴褛乞丐装,何以能迈向国际时装的舞台;也无法理 解陶艺家八木一夫的陶艺作品,何以能在国际陶艺界 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END
风之教堂
水之教堂
佐藤晃一设计作品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 化的认同,而不是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 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 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
福田繁雄设计作品
日本设计的成功,不能不说是他们将东方理念贯穿于设计作品中 的成功。虽说大和民族的文化色彩有着华夏文明的遗留痕迹,而在他 们的设计作品中,东方文化的“归一”性却比中国的设计师们吃得更 透。日本设计大家福田繁雄先生曾经指出:“设计中不能有多余”。 从这个观点中,就不难看出他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恰 到好处”有某一个共通的契合点。日本的设计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 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这不能不值得中国的设计师 学习和借鉴。
日本禅文化所推崇中的简单意象是,在 空无一物的空间里配置一点东西的构思方式, “无中生有”的概念性商品品牌——无印良 品就是典型的代表。无印良品注重呈现产品 的质地,包装力求简单朴素,使用环保的无 漂白纸张做商品袋。它传达的是一种新鲜而 且纯粹的感觉,而展现的是一种优雅而质朴 的生活方式。
无印良品的理想,是它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接触到,就能触发一种新的生活意识,这种生 活意识最终启发人们去追求更为完美的生活样式,而意识具体化就是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 满足感。在个性化被盲目推崇的今天,“这样”中蕴涵的“抑制”、“让步”以及“退一步海阔天空” 的理智态度或许更接近真正的自由价值。
八木一夫的陶瓷艺术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是一位艺术造诣很高的设计师。他的作品风格 独特,个性很强。评论界认为他所表现的是活动的雕塑。设 计作品充满了对比之美,生动的配色,布料的弹运用,在走 路时亦能显出身形。而他对于材质的独到风解,使得褶裥的 花样更多。三宅一生是假服装发表之名,行艺术创作之实。
安腾忠雄建筑设计
日本的设计艺术以符合现代人的视觉习惯和一种超越东西方文化的 姿态,去探索新的艺术设计发展方向。如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三宅 一生的服装设计、佐藤晃一的平面设计,都可以让观赏者从其设计作 品中感受到一种"静、虚、空灵"的禅宗境界。
禅,原本为佛家的一个修炼法门,但经过代代承 传沿袭,日本的禅宗已转变为平常人生活中的一些智慧, 可以说中国禅宗与日本的设计艺术擦出了耀眼的火花。 特别是在书道、茶道、花道中积累下来的审美格调和艺 术品味已成为日本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 日本文化名著《菊与刀》
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 有商标与优质”。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 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着“无印良 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 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禅其实就是推崇一种简朴的生活形式。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应是优雅地活着。优雅是一种品味,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尽管有些质朴,看 上去还有点孤芳自赏,与海德格尔所说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一样,禅宗"天人合一、宁静致远、 中庸和谐"的理念,与海德格尔崇尚的境界是一脉相承的。
藤忠雄 (Ando Tadao)
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 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 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 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光之教堂
水之教堂
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和光之教堂、风之教堂就是将人引入寂静的禅宗的自 然境界,体现出对人与自然的尊重,在为现代人打造一片灵魂的栖息之地的同 时,也是一种可以在人的内心深处留下难忘记忆的空间体验。这种对于水与石、 光与影的思考,无论是静态的或动态的,在安藤忠雄的看来,它们都是整体建 筑中自然而鲜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