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法煤田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铁法煤田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铁法煤田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铁法煤田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摘要铁法煤田煤层气开发始于1996年,是我国煤层气地面钻井开采较早的煤矿区,迄今已施工的煤层气井35口,累计生产煤层气5 300万m3,其中dt3井、dt4井两井单井累计生产煤层气分别突破1 500万m3、2 000万m3,居我国水力携砂压裂完井累计产能之首。煤矿区煤层气开发集煤层气地面钻井开发、煤层气井下抽采为一体,具有新能源开发利用、矿山井下安全生产、大气环境保护“一举多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安全效益。对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具有示范作用。本文仅以对铁法煤田煤层气开发所采用的储层改造关键技术加以研究,以利于具有相似煤田储层条件煤层气开发的技术交流。

关键词煤层气;多煤层;储层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100-02

0 引言

铁法煤田属长焰、气煤煤田,区内赋存煤层气资源量107亿m3,1996年~2012年间共施工煤层气井35口,属典型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并服务于煤矿瓦斯治理需要,煤层气井储层改造其关键技术为:煤层压裂分段组合,水力携砂压裂完井。区内1996年施工的dt3

井截止2013年2月已累计开采煤层气1 540万m3,2004年施工的dt4井已累计开采煤层气2016万m3,气井平均产气量2 000m3/d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01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发热量大于8100大卡),完全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井下抽放的煤层气不需提纯或浓缩就可直接作为发电厂的燃料,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 煤层气是近20年来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它在发电、工业和民用燃料及化工原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煤层气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层气利用技术 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英国、德

煤层气开采技术

煤层气简介 1、定义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主要成分为甲烷。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煤层气与煤矿瓦斯的关系与差异 在煤炭工业界通常将涌入煤矿巷道内的煤层气称之为煤矿瓦斯(Gassy),其气体组分除煤层气组分外,还有煤矿巷道内气体的成分,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空气组分以及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等采矿活动所产生的气体组分。

在煤层气概念引进初期,有些学者为便于业外人士了解煤层气,通常在煤层气一词后加注“俗称煤矿瓦斯”。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为区分两者之间的概念差异,将通过煤矿井下抽放(Gas Drainage in-mine)、采动区(GOB)抽放或废弃矿井(Abandoned Mines)抽排等方式获得的煤层气称为Coal Mine ethane (缩写为CMM)。 2、存在形式 吸附于煤内表面;以游离态存在于煤的天然孔隙中;少量溶解在煤的地层水中。 3、用途 煤层气(煤矿瓦斯)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可作为瓦斯发电、居民生活和工业锅炉燃料。煤层气可以用作民用燃料、工业燃料、发电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煤层气的开采与利用 (包括不限于新旧技术的介绍与对比、国内外技术对比,目的是搞清楚煤层气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的); 一.煤层气背景介绍 1.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 我国大型煤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13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矿区埋藏深度1500m以浅,煤 ,煤 2. 12起,。3. 程等。 地质载体特殊性 煤层气的地质载体为煤层,煤炭本身就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对象,这一自然属性更是有别于其他所有的化石能源矿产。煤层气与煤炭资源的同源同体的伴生性决定了这2种资源的开发必然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煤矿区煤炭资源的开采引起矿区岩层移

动的时空关系,影响着煤层气资源开发的钻井(孔)的布设、采气方法的选择和抽采效果等多个方面。 鉴于上述特殊性,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既有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来源、借鉴甚至直接移植,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还有与采煤技术交叉融合的耦合特性,是一个与常规天然气和煤炭开发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复杂技术系统。 1. 三(多) , 2. 创新, 3. 前提下,协同开采技术得以发展和进步。如解放层开采、井上下联合抽采、煤炭与煤层气共同开采等就是其典型实例。 4.煤层卸压增透技术

对于煤层渗透率低和含气饱和度低的矿区须探索应用煤层卸压增透技术,提高煤层气 抽采率。此类技术主要包括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技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深穿透 射孔技术、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和高压水力增透技术等。 三.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 1.勘探技术手段深化 (eg 2~3倍; 管、。)2. 活性 变排量控制缝高技术、前置液粉砂多级段塞降滤失技术、前置液阶段停泵测试技术、大粒径/高强度支撑剂尾追技术、压后合理放喷控制技术等。 针对多煤层地区,采用煤层和岩层组合分段压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单井产量和资源 利用效率。

煤层气资源勘查

一名词解释 1矿产资源总量:指天然产出的具有经济意义的且具有一定地质确定性的矿物原样的富集体。 2煤炭储量:指蕴藏于地下,经过一定地质勘查工作,确定符合储量计算标准,具有一定工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煤炭资源量。 3煤炭资源量:是可开发利用或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煤炭埋藏量。 4保有储量:截至统计报告期止,煤田、矿区、井田内实际拥有的探明储量。 5可采储量:指在工业储量中,可以采出来的那部分储量,即工业储量减去设计损失量。 6设计可采储量:在开发利用方案或初步设计中设计到的可以采出来的储量。 7暂不能利用储量:由于煤层厚度小、灰分高(或发热量低),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有困难,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8煤层气预测储量:经过钻探工程控制,用所获得的有关煤层几何形态、含气量等方面的实测数据而计算的已发现的煤层气资源量。 9探明储量:地质勘查报告提交、经储量审批机关批准的能利用储量,是反映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成果的主要指标。 10工业储量: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以作为设计和投资依据的那部分储量。 11 A级储量:在精查勘探阶段,通过较密的勘探工程控制和详细地质研究所圈定的储量。 12地质原始编录:在煤田勘查工作中,对勘查工程所揭露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描述和记录 并整理成原始图件、数据和文字表格等。 13地质综合编录:在煤田勘查过程中,把所获得的各种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研究,然后用文字、图件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的一项综合性工作。14煤自燃倾向性:煤由于氧化放热而导致温度逐渐升高,至70~80℃以后温度升高速度骤然加快,达到煤的着火点(300~350℃),从而引起燃烧,这就是煤的自燃倾向性,即煤在常温下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 15开采技术条件:指影响煤矿建设、生产与安全的各种地质因素,包括:煤层的厚度、结构、煤的物理性质、煤层的产状及其变化、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

地质录井技术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

地质录井技术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 摘要:工程现场测井技术服务采用岩矿分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方法,对 钻井中固体、液体、气体等油井排放物的信息进行观测、收集、记录、分析,建 立测井地质剖面,发现油气标志,评价油气层,进行工程(投资者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都在变化),煤层气和油气储层但是目前国内对煤层气测井方法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研究了地质录井技术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供相关从业人 员参考。 关键词:地质录井技术;煤层气勘探;应用 引言 煤层气是指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煤层中氢气,吸附煤基颗粒表面,或部分分 离煤层气或溶解在煤层水中,是煤的关联矿产资源,也是煤化工过程中的额外产品。大多数主要分布在地层中,其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自由或溶解。近年来, 中国在煤田勘探中发展了技术登录技术,在甲烷含量检测和煤层分析方面比传统 技术有更大的发展,但其投资高、周期长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总体还有更大的 改进空间。 一、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分析 煤层气能源主要是在地下的土层中进一步形成的,然因煤层本身具备一定的 优势及特性,可以使得钻井的技术与常规的技术有所不同,过去的钻井方式在复 杂的一些地质层中使用是十分不合适的,从而造成勘探部彻底的情况,所以,在 煤层气的开采的过程中,对相关的问题也是做了相应的完善和改进。针对煤层支 撑压力大的问题,一般为了对煤层气的能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确保一定的安全,现场会用清水取代一定的钻井的液体,然而由于清水自身有一定的缺陷,从 而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研究相关的液体,来取代清水,进一步促进 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煤层的地质一般都不是很优质,一不小心就容易产生一 定的损伤,煤层的缝隙是很少,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渗透的效果也不是很很好,除此之外,煤层会出现一些固体物质,从而导致一定的困难,现时期,运用的技 术会造成煤层出现损害的现象,由此对煤层的保护工作出现问题,还有因为煤层 受不了太大的压力,钻井液会逐渐的进入到煤层里边,一旦进去之后是很难再出 来的,煤层气会因此而出现堵塞的现象,降低煤层气进一步的勘探和开采。 二、录井技术的应用 2.1岩屑录井 所谓头屑测井是指以一定的间隔收集头屑,通过系统的观察、分析等模拟原 始地层的剖面。在整个煤炭勘探过程中,煤层屑的特点明显。例如颜色浅,植物 碎屑增加,云母发育,黄铁矿结核等,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准确判断煤层的具体位置。 2.2钻孔循环介质测井 根据测量范围测量钻井设备性能数据(例如钻井周期支撑类型、密度、粘度、 过滤器损耗、泥浆饼、切向力、PH值、沉积物浓度、氯化离子含量等),并对其 进行准确记录。对钻井过程中发生的煤屑破裂、泄漏速度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煤层气钻井后,液体表面煤屑的损伤和地层损失可作为确定煤层瓦斯含量和煤层 储压大小的辅助依据。 2.3核心(煤炭心脏)测井 岩芯(煤层)测井是通过对钻井过程中获得的岩芯(煤层)的技术描述,达到设定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哲学思考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115,No110,1999 ?博士文苑?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哲学思考 傅 雪 海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在圣胡安盆地地面勘探开发煤层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引进了这一技术,并在煤层气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实践中经历了曲折的探索,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地质特征的煤层气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方法。这一成果的取得经历了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往复,目前正在向更高一级的认识迈进。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真理相对性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等方面来阐述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历程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 煤层气的基本概念和 勘探开发的意义 煤层气是成煤和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并储集在煤层内的一小部分气体,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由于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能源、煤矿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多重意义,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有关工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能源问题的严重挑战,由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制约,能源供应长期以来不能满足经济迅速增长的需要。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不同于发达国家,也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煤炭资源量(包括探明储量和远景资源量,-2000米以浅)约5157万亿吨左右〔1〕,1994年全国煤炭产量为12129亿吨〔2〕,资源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直占70%以上。煤层气资源量约14万亿米3(甲烷含量大于4米3/吨,-2000米以浅)〔3〕,煤层气地面开发尚没有取得实际产能,但井下瓦斯抽放每年约6亿米3左右(146个矿井总计)〔2〕,其中利用的约4亿米3,其它2200多个矿井,煤层气(瓦斯)直接向大气中排放,年排放量约达100亿米3,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地面勘探开发煤层气为保护我国能源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早期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同客观世界相接触,获得大量材料、信息,经过整理、加工,便形成了认识。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切断了主体和客体的联系,任何认识都是不能产生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在煤矿开采实践活动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煤与瓦斯突出,或瓦斯爆炸等灾害性事件,逐渐认识了煤内瓦斯气体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其对矿工的危害并改善矿井安全,人们尝试着从井下抽取瓦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煤中瓦斯的产生、储存和释放,瓦斯在煤层内流动方式及煤层开采前和开采期间的脱气机制等。 认识的深化,固然以正确的思维作指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事实资料的发现和积累,而这些是同新工具、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井下瓦斯抽放早期只能在采空区和巷道内进行,随着钻探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井下施工垂直和水平钻孔进行目的层抽放或临近层排放。抽放技术由开采后老窑抽放发展到边掘边抽和预抽,由自然抽放排空到水力压裂、爆破致裂,人工卸压抽放、运输、储集和利用。我国煤层气含量测试五十年代采用的是磨口瓶法,六十年代采用的是真空罐集气法(前苏联引进),八十年代以后,采用的是解吸法(美国引进),并颁布了标准M77-84(原煤炭部),统一了煤样的采取和测试步骤与方法,测试精度有了明显改善,近年 26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143-96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20xx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了“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的煤矿瓦斯防治方针,强化了瓦斯抽采在治理瓦斯灾害中的地位。但目前的井下瓦斯抽采远远不能满足瓦斯治理的要求,“地面钻采”煤层瓦斯日益提上日程。如何将“地面钻采+井下抽采”有机结合,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本文在分析了两种开采模式差异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事故树分析法+多层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矿井的煤层气开采模式。 1 两种开采模式的异同 1.1 开采机理的差异 (1)井下煤层气抽采机理。所谓井下煤层气抽采就是借助煤炭开采工作面和巷道,通过煤矿井下抽采、采动区抽采、废弃矿井抽采等方法来开采煤层气资源。

井下煤层气抽采机理是:当煤层采动以后,破坏了原岩石力学平衡,造成了煤层的卸压,由于瓦斯气体90%以上以物理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为了继续保持平衡,煤层中的瓦斯涌出,通过人工改造使其成为密闭系统,从而持续维持卸压区域.这样,煤层瓦斯将源源不断被抽出。由此可见:使井下煤层气得以抽采的2个基本条件是:在小范围内有足够的煤层气资源及使煤层瓦斯得以释放的煤层透气性大小。 (2)地面钻采煤层气机理。地面钻采煤层气就是利用垂直井或定向井技术来开采原始储层中的煤层气资源。地面钻采煤层气的机理是:当储层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甲烷气体从煤基质微孔隙内表面解吸出来;由于瓦斯浓度差异而发生扩散到煤的裂隙系统,最后以达西流形式流到井筒。解吸是煤层气进行地面钻采的前提,降压是解吸的前提。由此可见:地面钻采煤层气能否发生的根本在于煤层气是否能降压解吸。 1.2 实施方法的不同

煤层气开发技术及产出规律特征

煤层气开发工艺及排采技术 一、产出理论(前言) 煤层气开采通过抽排煤层及上覆岩层中的地下水,从而降低煤储 层的压力,促使煤层中吸附的甲烷气体解吸释放出来。煤储层条件和 煤层气赋存环境条件是煤层气开发的基本地质条件,煤层气开发是在 充分认识这些基本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工程(钻井、压裂、排 采等工艺)改变煤层气赋存环境条件(地应力、地下水压力、地温环境)使煤储层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而使煤层中吸附的甲烷气解吸 出来。煤层气的排采是一个“解吸-扩散-渗流”的连续过程,在实际 排采中可分为三个阶段,Ⅰ阶段为排水降压阶段,煤储层压力高于煤 层气解吸压力,该阶段主要是产水,并有少量的游离器和溶解气产出;Ⅱ阶段为稳定生产阶段,煤储层压力降至煤层气解吸压力之下,产气 量相对稳定,并逐渐达到产量高峰(一般在3年左右),产水量下降 到较低水平;Ⅲ阶段为产气量下降阶段,产少量水或不产水,该阶段 的开采时间最长。由于煤层气抽采目的、对象、条件和资源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煤层气开发模式,总体上分为煤矿井下抽采和地面 钻井抽采两大类。

图表 1典型煤层气井的气、水产量变化示意图 时间 产 量 Ⅰ Ⅱ Ⅲ 产气量 产水量 临界解 压力 压力

二、煤层气的开发工艺 煤层气开发的目的主要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资源、最大 限度的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降低瓦斯)、更好的保护环境等几 个方面。按照煤层气开发服务目的不同,煤层气开发总体上分为煤 矿井下抽采和地面钻井开发两大类,而我们公司目前所实行的“采 煤采气一体化”的瓦斯治理模式是把上述两种开发方式的有效结合,它不仅有效的服务了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实现了煤矿瓦斯利用的最 大化。 (一)、煤矿井下抽采 目前煤矿井下抽采技术已由单一的本煤层抽采发展到本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采动区抽采等多对象抽采;抽采技术也由单一的 钻孔抽采发展到钻孔、巷道、地面井和混合抽采等。 按抽采对象的不同 煤矿井下抽采开采层抽采 邻近层抽采 围岩抽采 采空区抽采 采动区抽采 废弃矿井抽采

煤层气(瓦斯)地震勘探技术

煤层气(瓦斯)地震勘探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二零一零年十月

1 煤层气(瓦斯)勘探的意义 煤层气(瓦斯)是由煤化作用形成的赋存于煤层中以甲烷为主的混合气体。 首先,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其开发利用可弥补我国常规能源的不足。我国是煤层气资源大国,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对煤层气的成因、储层特性、赋存状态、成藏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但是,相应的勘探与开发技术相对滞后。今天,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已经把研究重点放在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 其次,瓦斯突出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灾害性问题。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在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起数占69%。问题关键在于煤矿开采前和开采过程中,对地下瓦斯富集的情况一无所知。这样就使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根据瓦斯分布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总之,煤层气(瓦斯)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可以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的大事。 2瓦斯地质理论 影响煤层气(瓦斯)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煤层埋藏深度、断层及其它构造分布、构造煤(煤层中的软分层)的分布、煤层顶底板的封闭程度(透气性)。瓦斯富集和突出有以下基本规律: (1) 瓦斯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加; (2) 构造煤是典型的瓦斯地质体,所有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都发育一定厚度的构造煤; (3) 大多数瓦斯突出都发生在构造破坏带,主要与压性、压扭性断裂有关; (4) 瓦斯突出与褶皱构造关系密切,在向斜、背斜轴部及其附近有利于瓦斯聚集,易于发生瓦斯突出。 2.1煤体结构类型和构造煤 瓦斯地质学从地质角度出发,根据煤体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把煤体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即原生结构煤、破碎煤、碎粒煤和糜棱煤,后三种类型是煤层中的软煤,统称为“构造煤”,是煤层层间滑动构造的产物。 当地应力和瓦斯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突出与否的关键取决于地压和瓦斯膨胀

煤层气开发钻井工艺及设备选择方案讲解

煤层气开发钻井工艺及设备选择方案 APE OGGO 李向前 2010-12 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Coal Bed Methane/CBM。煤层气俗称“ 瓦斯”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在煤的生成和煤的变质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在成煤的过程中生成的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甲烷通常是由水压支撑在煤层气中。煤层气的主要组成部分(95%是天然气。因此,煤层气具有热值/每立方米与天然气几乎一样,可与天然气混合运输。

煤层气就像天然气,相对便宜,是清洁燃料。 CBM 是 21世纪重点发展的替代能源。 CBM 开发技术基本成熟,在中国潜力巨大。 煤层气储量 中国煤层气产业数据概览: 36.8万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 12% 41. 5万平方公里煤层气产区面积 2010年地面产量为 15亿立方米; 2015年地面产量为 110亿立方米; 2020年达240亿立方米。 中国 9大煤层气富集盆地: 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滇东黔西、二连、吐哈、塔里木、天山和海拉尔等含气盆地(群、 121个含气区带。

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资源分布集中,适于开发资源比例大, 煤层气产业刚刚起步,煤层气市场逐步步入商业化阶段,煤层气资源量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有效勘探开发可以对常规天然气形成重要补充。 目前能够商业化的煤层气主要目标市场为山西沁水、韩城、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地区 储存特点:低渗透,低压力,开发难度较大。 煤层气开发与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不同

煤层气开发流程 -地面开发 第一步:勘查规划(国家投资带动外资 第二步:招商引资(区块开采权:中石油,中联,煤业集团第三步:钻井、固井、压裂、排采(承包商承包:煤田地质勘探队; 钻井工程公司等等 第四步:运输(井口压缩机,管道输送 第五步:应用(煤层气发电,加气站,工厂,民用

浅谈煤层气勘探井录井技术方法

浅谈煤层气勘探井录井技术方法 摘要:我国煤层气能源的总量是挺多的,虽然研究的时间起步相关来说比较晚一点,然而经过一定的深入探究,我国在煤层气能源的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煤层气整体的产量并不是很多,后期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开发,所以,对煤层气的技术进行研究是十分有价值的。我国需不断在煤层气勘探的技术方面进一步分析和统计,加大一定的重点关注,但是同时还需确保工作的安全,避免一定的安全安全隐患。由于经济也是在不断的进步和扩大,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是在逐渐的增加,但是因为油气开采的数量是有限度的,因此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找到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煤层气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煤层气是并不是一种常规性的天然能源,但是在一定的生活中它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能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支持和保障。而且其特有的地质的特征对煤层气的勘探和开采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需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完善相关的方案,进一步可以提升煤层气能源开采量。 关键词: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地质录井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同样煤层气也不例外,他是和煤资源共生的一种的资源,同样也是一种前景应用十分好的天然气,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环境污染的问题。因为污染问题在不断地增加,人们

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升,更多的人考虑关于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对于煤层气是十分占据优势的。煤层气是十分的优质和干净的资源,已经成为能源的主要组成的部分。然而这种能源同时也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出现一定的安全事故。从煤层气能源的勘探和地质录井技术进一步进行分析,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理论性的支持和帮助。 1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分析 煤层气能源主要是在地下的土层中进一步形成的,然因煤层本身具备一定的优势及特性,可以使得钻井的技术与常规的技术有所不同,过去的钻井方式在复杂的一些地质层中使用是十分不合适的,从而造成勘探部彻底的情况,所以,在煤层气的开采的过程中,对相关的问题也是做了相应的完善和改进。针对煤层支撑压力大的问题,一般为了对煤层气的能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确保一定的安全,现场会用清水取代一定的钻井的液体,然而由于清水自身有一定的缺陷,从而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研究相关的液体,来取代清水,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煤层的地质一般都不是很优质,一不小心就容易产生一定的损伤,煤层的缝隙是很少,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渗透的效果也不是很很好,除此之外,煤层会出现一些固体物质,从而导致一定的困难,现时期,运用的技术会造成煤层出现损害的现象,由此对煤层的保护工作出现问题,还有因为煤层受不了太大的压力,钻井液会逐渐的进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I If 编号:SM-ZD-16333 煤层气开米模式探讨 Orga nize enterp 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nning, guida nee, inspect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 审核: 时间: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20xx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了“先抽后采,以风定 产,监测监控”的煤矿瓦斯防治方针,强化了瓦斯抽采在治理瓦斯灾害中的地位。但目前的井下瓦斯抽采远远不能满足瓦斯治理的要求,“地面钻采”煤层瓦斯日益提上日程。如何将“地面钻采+井下抽采”有机结合,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本文在分析了两种开采模式差异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事故树分析法+多层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矿井的煤层气开采模式。 1两种开采模式的异同 1.1开采机理的差异(1)井下煤层气抽采机理。所谓井下煤层气抽采就是借助 煤炭开采工作面和巷道,通过煤矿井下抽采、采动区抽采、废弃矿井抽采等方法来开采煤层气资源。井下煤层气抽采机理是:当煤层采动以后,破坏了原岩石力学平衡,造成了煤层的卸压,由于瓦斯气体90%以上以物理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为了继续保持平衡,煤层中的瓦斯涌出,通过人工改造使其成为密闭系统,从而持续维持卸压区域.这样,煤层瓦斯将源源不断被抽出。由此可见:使井下煤层气得以抽采的2个基本条件是:在小范围内有足够的煤层气资源及使煤层瓦斯得以释放的煤层透气性大小。 (2)地面钻采煤层气机理。地面钻采煤层气就是利用垂直 井或定向井技术来开采原始储层中的煤层气资源。地面钻采煤层气的机理是:当储层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甲烷气体从煤基质微孔隙内表面解吸出来;由于瓦斯浓度差异而发生扩散到煤的裂隙系统,最后以达西流形式流到井筒。 解吸是煤层气进行地面钻采的前提,降压是解吸的前提。由此可见:地面钻采煤层气能否发生的根本在于煤层气是否能降压解吸。

煤层气勘探开发新技术与理论评价分析实用手册

煤层气勘探开发新技术与理论评价分析实用手册主编: 编委会 出版社: 煤炭科技出版社2011 年 规格: 全一卷16 开精装 定价:380 元 优惠价:310 元 xx 本书收录了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80 篇,内容包括地质理论新认识,煤层气的选区评价和经济评价、煤层气勘探开发适用工艺技术、地面集输技术、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以及我国煤层气开发前景展望等方面的文章。 本书可供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煤层气地质理论与选区评价 基于动力学条件的煤层气富集高渗区优选理论与方法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煤层含气量校正系数研究 我国煤层气选区评价参数标准初步研究 基于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煤层气物质平衡方程通式的推导与动态地质储量预测煤中残余气含量预测方法研究几种关键压力的控制因素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煤变质作用对煤吸附能

力的控制作用机理高温高压煤层岩心动态污染评价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水饱和煤样三轴力学实验研究利用测井、气测资料评价煤层含气性研究与应用 国内外中煤阶煤层C02气体埋存可行性分析 xx 比德向斜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沁水盆地不同煤阶煤相渗规律实验和模型研究 xx 盆地煤层气成藏控气作用研究 xx 盆地南部含气饱和度研究 深部煤层含气性及其地质控因 深部煤层xx 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xx 昭通盆地新近系褐煤地球化学特征 xx 向斜煤层重烃浓度异常及其成因探讨 xxxx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 xxxx地区煤系地层对比特征 xx 陆块煤层气勘探方向及高效开发潜势 xxxx地区煤层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开发方向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 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分析山西省沁水煤田煤层气资源量预测及开发潜力 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固县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河南省焦作区块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及市场前景分析xx 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展望 xx 东部xx 地区煤层气潜力分析 XXXXXX狮王寺勘查区煤层气浅析

浅析煤层气开采技术与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a8922617.html, 浅析煤层气开采技术与发展趋势 作者:焦腾辉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伴有极为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 展,煤层气的开采效率与质量均有提升。本文研究了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常运用的勘探、钻井、净化增产等几项技术,并就其开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煤层气;开采;技术 在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情况下,我们对煤层气等化石能源的需求逐渐提高,同时也行成了该部分能源紧缺的局势。为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开采单位要不断提升开采技术,提高能源开采的产量与质量。 1 煤层气开采技术 煤层气即赋存于煤层当中的天然气,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有着较大量的低、中煤阶煤层气储量。作为一种具有较大价值的化石能源,煤层气开采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确保开采的效率与质量,开采的几个环节都要依靠相应的先进技术。目前,煤层气开采中常用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种: 1.1 勘探技术 勘探是煤层气开采的基础环节,对整个开采工作有重大影响。施工人员在开采作业之前必须对煤层气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详细的勘探,了解当地的地质构造,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1]。这是因为地质的构造与特点对煤层气产量与开采难度有巨大关联,只有准确了解当地地 质的整体情况,决策人员才能制定开采实际方案。经研究发现,煤层气多储于向斜底部等位置,且煤层气都是压力圈闭气藏。其压力圈又可分为水压圈与气压圈,向斜底部裂缝处就是水压圈闭气藏吸附气的聚集区。此外,勘探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探测当地的地质活动的相关情况,以判断煤层开采的难度。首先,开采位置若是在地质构造变化严重的区域,煤层气的储存难度会加大。其次,火山岩活动情况对开采有巨大影响,其活动严重会对煤层造成破坏,不利于开采。但其若有小幅度活动则会促进煤阶升高并利于气体转化,从而便于开采。最后,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密度的。密度较高的区域,其含气量较高便于开采。为保证煤层气开采的整体工作效益,开采人员要利用精准的地质勘探仪器,对开采区的地质构造及特征进行详细调查,为开采作业提供准确指导。 1.2 钻井技术 在进行钻井时,多利用石油钻井设备进行作业,钻头多选择取心钻头与压轮钻头,钻井液根据产层的实际特点多选则低密度水泥浆或清水。钻井作业中常用到欠平衡钻井与定向钻井两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发热量大于8100大卡),完全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井下抽放的煤层气不需提纯或浓缩就可直接作为发电厂的燃料,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 煤层气是近20年来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它在发电、工业和民用燃料及化工原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对煤层气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层气利用技术 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英国、德国、前苏联、波兰等国主要采用煤炭开采前抽放和采空区封闭抽放方式抽放煤层气。8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验应用常规油气井(即地面钻井)开采煤层气并获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世界煤层气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进行煤层气地面开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没有采煤作业的煤田开采煤层气,采用

的技术与常规天然气生产技术基本相似,渗透率低的煤层往往需要采取煤层其激励增产措施,如把二氧化碳注入不可开采的深煤层中的煤层气回收增强技术;另一种是在生产矿区内开发煤层气,这种情况下采气与采煤密切相关,特别是采用地面钻井抽取采空区的煤层气,通常抽气容易,不需要进行煤层压裂处理。 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煤层气开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澳大利亚采用航空磁测和地震勘探以确定钻井的最佳位置,开发了水平井高压水射流改造技术,并应用水平钻孔、斜交钻孔和地面采空区垂直钻孔抽放技术开采煤层气。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煤储层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即:低压、低渗、低饱和、高含气量的特征,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理论,指导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我国对于本层、邻近层和采空区的井下煤层气开采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还有些关键技术需进一步完善。从90年代初开始引进国外煤层气开发技术,目前基本掌握了适合我国煤储层特征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为煤层气的商业化开发创造了条件。 国内外支持政策 美国1980年出台了《能源以外获利法》第29条税收补贴政策极大促进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1992年美国能源管理委员会颁布第636号法

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工艺技术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整个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发展迅速,是世界煤层气开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以井下定向井开发为主,借助比较发达的天然气管网系统,产量增长较快,使煤层气产业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然而在澳大利亚煤层气工业发展的初期,在钻井和煤层气抽采技术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模仿美国,借鉴美国技术的成果也有成有失,有很多应用获得了成功,也有很多失败的实例。结果造成了澳大利亚煤层气工业萌芽阶段的诸多挫折。 因此,澳大利亚也开始着手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结合自身煤层气资源特点,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一套适合本国地质背景的煤层气勘探 开发方案,成效显著。本文就目前澳大利亚主要的煤层气开发技术作简单的介绍,以供我国煤层气产业参考和借鉴。 1钻采工艺技术 目前,澳大利亚三种主要的煤层气钻井技术是:水力压裂的垂直井、中等半径钻井(MRD )和极短半径钻井(TRD )。不同的钻井技术结合相应的完井方式,在尽量减少风险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再采用压裂等措施提高采收率,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1.1钻井类型 不同的沉积环境下,煤层的特点及煤质不同,因此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煤层所采用的钻井技术不同。下边就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各煤层气钻井技术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1.1.1垂直井 垂直井已经成为目标煤层增产的常规方法,通常运用水力压裂或成穴方法进行增产(图1)。这些井一般要钻到超过500m 深度的目标层,主要是在 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工艺技术 赵兴龙,汤达祯,陶树,陈贞龙,吕玉民,蔡佳丽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油气沉积地质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100083) 摘要:参考当前国内外在煤层气开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澳大利亚现今主要的煤层气开发工艺技术,包括钻采工艺技术和煤层气开采技术进行了重点重点调研,以期能够给予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起到启示作用。研究表明:澳大利亚目前最主要的钻井类型是中等半径钻井,普遍运用欠平衡钻井工艺,其煤层气开采技术因地制宜,采用有针对性的工艺方法。对于与我国煤层气地质条件相似的区域,其煤层气开发技术值得我们借鉴。关键词:澳大利亚;煤层气;钻采工艺;开采技术中图分类号:TE37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 展规划项目(973)(2009CB219600)。 作者简介:赵兴龙(1984—),男,山东邹城人,研究生,从事煤层气地 质与勘探研究。 收稿日期:2010-03-09责任编辑:唐锦秀 CBM Developing Technology in Australia Zhao Xinglong,Tang Dazhen,Tao Shu,Chen Zhenlong,Lu Yumin and Cai Jiali (Oil and Gas Sedimentary Geology Innovation Tea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UGB,Beijing 100083)Abst ract:In order to make further knowing about the actuality of CBM industry in Australia,through researching on correlativ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summarizes the prime CBM developing technology of Australia at present,including drilling and producing technology and CBM recovery technology,with the hope to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to our CBM industr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drilling type is medium radius well and under-balanced drilling is commonly used in Australia,and the CBM recovery techniques are some applicable methods in this country.For the areas which geologic conditions of CBM are similar to our nation,the CBM developing technology of Australia is worth to us for reference.Keywords:Australia;CBM;drilling and producing technology;recovery technology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ol.22No.9Sep .2010 第22卷9期2010年9月 文章编号:1674-1803(2010)05-0026-06 doi :10.3969/j.issn.1674-1803.2010.09.07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27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正 式版)

煤层气利用技术简介(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煤层气简介 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 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 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发热量大 于8100大卡),完全可以与常规天然气混输、混用, 井下抽放的煤层气不需提纯或浓缩就可直接作为发电 厂的燃料,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 煤层气是近20年来崛起的新型洁净能源,它在 发电、工业和民用燃料及化工原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 用,对煤层气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短缺的状

况,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煤层气利用技术 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英国、德国、前苏联、波兰等国主要采用煤炭开采前抽放和采空区封闭抽放方式抽放煤层气。8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验应用常规油气井(即地面钻井)开采煤层气并获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世界煤层气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进行煤层气地面开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没有采煤作业的煤田开采煤层气,采用的技术与常规天然气生产技术基本相似,渗透率低的煤层往往需要采取煤层其激励增产措施,如把二氧化碳注入不可开采的深煤层中的煤层气回收增强技术;另一种是在

煤炭资源勘查中的煤层气兼探技术与方法

煤炭资源勘查中的煤层气兼探技术与方法 发表时间:2019-07-31T11:09:43.0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康锴 [导读] 总结提炼了一套适合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煤层气兼探的工作技术及方法体系,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煤炭企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煤层作为煤层气的地质载体,煤层气与煤炭资源兼探是国家矿产资源管理的强制性规定。通过近年来兼探项目的实践,梳理了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涉及到的煤层气资源评价规范,明确了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煤层气勘查方法,根据煤层气勘查方法的特殊性,总结了兼探过程中煤层气地震、测井、钻井、录井、及工程质量验收方法,提出了煤炭资源勘查全过程煤层气勘查技术体系。 关键词:煤炭资源;勘查;煤层气;兼探技术;方法 引言 2015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多个煤炭资源勘探过程中实施煤层气兼探的项目并已在国土资源部评审备案,笔者根据这些项目的工程部署技术路线、主要方法、井位部署、技术要点及依据、报告编制等,总结提炼了一套适合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煤层气兼探的工作技术及方法体系,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 1煤炭兼探技术的基本原则 1.1煤炭兼探工作实质是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普查在完成主要矿种普查任务的同时,应当对工作区内包括共生或者伴生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工业远景作出初步综合评价”、“矿床勘探必须对矿区内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其储量”。 GB/T25283-2010作为指导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所谓规范性技术文件,煤炭兼探实质是GB/T25283-2010针对煤炭两个特定矿产进行综合勘查评价的应用。因此,制定《铀煤兼探技术要求》应该结合我国北方煤炭同盆共聚盆地的找矿实践,对煤炭两种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的目的任务、工作内容及工作程度、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和估算等做出系统具体规定,从而作为指导煤炭兼探、进行综合地质勘查和资源评价的具体技术依据。 1.2“下位法”应服从“上位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制定《煤炭兼探技术要求》总体上应该遵循和满足GB/T25283-2010对于“异体共生矿产”确定的总体技术要求,不应超越或简化这些技术要求,更不得与之相抵触。其中,综合勘查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矿床实际,确定综合勘查评价的有用组分;根据各勘查阶段的要求,对共伴生矿产应同时进行相应的勘查和评价,并按要求估算资源储量;具有多种用途的矿产,应根据需要按相应用途的工业要求进行研究评价;妥善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勘查的工作要求包括:一般情况下应根据需要,利用揭露主矿产的工程或增加适当工作量,对(异体共生)矿体进行勘查和评价;对矿产资源储量规模达到中型及以上、揭露主矿产的工程达不到相应控制程度的,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按该矿种的勘查规范进行专门的勘查和评价工作。 1.3放射性测井的先定性后定量原则 钻探工程应按照勘查阶段逐渐加密设计钻孔,并优先实施预查、普查阶段钻探工程。所有钻孔均应提取符合DZ/T0215-2002、 DZ/T0199-2002及EJ/T1157-2002要求的地质、水文地质、物化探等信息,采取符合要求的分析样品进行分析化验。专门放射性测井是煤炭兼探勘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工作。煤炭勘查过程中的天然放射性测井不能替代和换算为铀矿勘查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专门放射性测井,但可以提供可能存在放射性异常的重要线索,应该确定相应的分析研究和对比评价方法指标,从中提取可能显示放射性矿产异常的信息。从而科学有效地确定铀煤兼探的目标层位、找矿线索及其可能存在的有利找矿空间。对根据天然放射性测井初步确定的目标层位和找矿线索,按照DZ/T0199-2002、EJ/T1157-2002实施专门放射性测井,及时准确测定放射性异常和矿化。简言之,只在天然放射性测井异常钻孔中实施专门铀放射性测井工作。 2煤层气兼探技术体系 2.1地震勘探技术 煤层气资源兼探的地震工作按照MT/T897《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和NB/T10002—2014《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执行,工作要求低于相应调查程度的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因此,煤炭资源勘查阶段的地震勘探工作满足煤层气兼探工作,不单独进行煤层气地震勘探。 2.2钻井技术 根据地质目的和工程任务不同,煤层气井型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探井、参数井及排采井。煤炭资源勘查前期煤层气兼探工作主要施工煤层气探井和参数井,到煤炭资源详查和勘探阶段发现煤层气有利区时采用排采井。 煤层气勘查技术规范要求煤岩心直径大于60mm,同时应考虑到现阶段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最小井径要求为89mm。因此,煤层气探井井身结构建议一开采用Φ114mm,二开(进入含煤地层或最上一个目的层以上20m)采用Φ96mm。该井身结构既能满足GB/T19559—2008《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绳索取心要求,又能满足煤层气试井要求。排采井的井身结构建议一开(进入基岩10m)采用Φ311mm,二开采用Φ216mm,表层套管采用Φ245mm,技术套管采用Φ140mm,如产水量大、地层复杂或为提高气水产量,可采用更大直径的套管。 2.3测井技术 煤层气测井分为标准测井、综合测井、压裂质量检测测井、固井质量检测测井,执行NB/T10021—2015《煤层气测井作业规范》。全部测井完成后,应提交测井专业技术报告。 2.4录井技术 录井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 煤层气井录井包括地质录井、钻时录井、气测录井、简易水文观测等,技术标准可参照中联煤层气公司Q-CUCBM0201—2002《煤层气地质录井作业规程》,安全标准严格按照SY6923—2012《煤层气录井安全技术规范》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