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区域经济分析.

合集下载

兰州地区区域经济分析.综述

兰州地区区域经济分析.综述

兰州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区域经济分析一、兰州市情况简介1、兰州市概况兰州,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

土地面积13085.6km²,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

在物流方面,依托铁路优势,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

此外,兰州还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正在建设的兰渝线、兰成线、兰新第二双线即将完工,未来兰州的交通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

(2)公路:兰州公路交通已基本完全辐射周边地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G6(北京-拉萨)、G30(连云港-霍尔果斯)、G75(兰州-海口)、G22(青岛-兰州)、G3001(南山北环兰州绕城)、G109(丹东-拉萨)、G212(兰州-重庆)、G213(兰州-云南磨憨)、G309(山东荣成-兰州)、G312(上海-霍尔果斯)、G316(福州-兰州)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3)航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省会城市飞行区干线机场。

开通有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五十多条,为海南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为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基地。

2、人才优势兰州市拥有全民科研开发机构138个,科研人员10万人;研究专业有15门类。

兰州是西北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以兰州大学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近1200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2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5万人。

3、资源优势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35个矿种,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非金属矿相对丰富,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7956.7万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能够满足本地企业生产需求;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改进兰州地区经济结构研究

改进兰州地区经济结构研究
维普资讯
● 区域 经 济
游 区。
《 经济师)02 20 年第 6 期
改 - 地区经济结构研究 _ z ' -I
●薛格 顺
摘 要: 改革开放 以来, 肃省 兰州 甘 地 区的经济得到 了较大发展 本文 对 当 地经 济发展 的特点、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以 厦 改进 的 连 径 等 提 出 自 己 的 看 法 和 建
由 l % 上 升 到 2 % 4 2
3 地 区经 1优 势连 渐形成。 兰州是 , 弃 中国 l 2十 主 干交通抠 纽之 一 , 海 、 院 兰 新、 兰青 、 兰四奈铁路 干线和 六条 省道 包 在兰州交汇 , 中川机场 直航 全 国各地厦 新加坡和 日本. 电通 信水 平步 八全 国 邮 先进 行 列. 成 了以石 油 化 工、 色冶 形 有 金、 机械 电子、 医药 纺织 、 建材 为主体 、 门娄齐全 的工 业体 系 , 流、 人 物流 、 贵金 流 、 息 流 相 对 活 跃 . 市 场 、 流 通 格 信 大 大 局 初步形成。兰 州有近 7 o末科研 开发 0 机构, 九十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4所 高等 l 院校 , 2 近 0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 员一 4对外 开放格局和 步形成。 兰州 先 后 与 日本 国 秋 田 市 、 库 曼 斯 坦 阿 什 哈 土 巴德 市、 美国新墨 西哥 州 阿尔伯 克基 市 、 澳大利亚新 南威 尔士 州杨 市、 罗斯 奔 俄 萨州萨市、 国乔利市 、 里塔 尼亚努 瓦 英 毛 克 肖特 市等七十城 市结为友好城 市 全 市外商投 资企业发展到 10 0多户 , 3 累计 利用外资 76亿 美元 , .
文 南 标识 码 : I A 文章 绸 号 :0 4—4 1 (0 2 0 10 9 4 2o ) 6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分析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分析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分析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和对策研究杨双喜摘要:通过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就甘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区域差异性,从综合经济实力;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三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分析得出了甘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县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县域经济区域性特色经济不明显;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聚集度低等。

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调区域差异,壮大县域经济的对策: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特色经济为主方向;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 提高县域经济辐射;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县域工业等。

关键词:县域经济;区域差异性;对策县(市)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且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以县域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区域广阔,资源丰富,区域经济特色明显,是我国经济功能较完整的基本单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也是提高综合经济实力, 实现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然而甘肃作为全国较为贫穷的省份,其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此外从甘肃的区域分布去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差异和不平衡的特征。

一、甘肃县域基本概况甘肃省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自治县。

在这些县市区中,可纳入县域经济范围的有69个(不包括市辖区)(见表一)。

县域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种行政区划,其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也都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上。

一直以来,甘肃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大多数省份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1]。

兰州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兰州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兰州城市经济发展研究近年来,兰州市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本文将从兰州城市经济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可行的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兰州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兰州城市经济的现状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不仅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

这为兰州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目前,兰州的城市经济以工业为主导,涵盖了石化、能源、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同时,兰州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黄河风光带以及临近的嘉峪关、敦煌等旅游资源,这为兰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撑。

二、兰州城市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然而,兰州的城市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首先,兰州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依赖传统工业,缺乏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使得兰州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上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其次,兰州的交通网络尚待完善。

虽然兰州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但仍存在交通运输不畅、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这影响了兰州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兰州还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和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平衡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了摆在兰州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兰州城市经济可行的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兰州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几个策略可以考虑:首先,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兰州可以积极引导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经济的创新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兰州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相关产业,例如新能源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

其次,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兰州应加大投资力度,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物流环境,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完善城市交通组织与规划,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另外,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兰州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以甘肃兰白地区为例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以甘肃兰白地区为例
甘肃 省委 、 省政府 提出的“ 中心带动 、 两翼 齐飞 、 组团发展 、 整体推进 ” 的区域 发展战略 , 其首 要即在短期 内把兰州 、 白银建 设成 布局合理 、 优势 互补 、 功能 完善 、 生态优 良、 协调发 展具有 现代 化意义的 国际化大都市 ,充分发挥两市资源互补 的优势 , 推动要素流动 , 使 资本 、 劳 动力和技 术在 区域 之间相 互转化流 动。因此 , 对兰 白地 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 和过程 。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应具备 4个方 面的标志 , 即区域之 间经济联 系 日益密 切 、 区域分 工趋 向合 理 、 区域经 济发展差 距 保持在 一定的“ 度” 内, 且逐步 缩小 , 以及 区域经济 整体 高效增 长 。由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程度之分 , 那么, 区域经济联系越 密切 、 区域分工越合理 、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的程度越小 ( 前提是 保持 在一定的 “ 度” 内) 以及 区域经济 整体发 展速度越 高 , 区域 经济发 展的协调程度也就越高 。据此 , 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 的评 由于长期 以来学术 界对 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 的 内涵 缺乏一 价 可 以采 用 的指 标 如 图 1 所 示 。 个统一 的认识 , 所 以大多数 只是局 限于从定性 的层面上泛泛 地 讨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问题 。从定量 的层 面上 看 , 也仅仅是 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的分析 。目前 , 学术界对一个特定 区域 内 l 有关经济 ( 系统 ) 与社会( 系统 ) 的协 调 , 以及人 口、 资源与环境 l 协调 的评价研究较 多 , 在评价 方法上也 日趋成熟 。从技术 的层 正向指标 逆向指标 l 正向指标 面上看 ,对 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 进行评价 需要具备 三方 面的条 l 件: 一是要选 择一个 适用 的指 标或指标 体 系 , 二 是要确定 一个 }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程 度 【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差 距 程 度 l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速 度 l 协调 的标准 、 比例或 参照物 , 三 是在分 析 比较实 际数据 的基础 l 上, 得 出两个 区域是 否协 调或协调程度 的判 断和结论 。本文运 用相关 计量模 型 , 从 区域 经济一体化 、 区域经济 发展差距 和 区 区 区 区 区 区 域经济发 展速度三个指标来衡量 兰白经济一体化程度 , 这有助 域 域 域 域 域 经 分 发 发 经 于把握 区域经 济是否协调 、 协调 的程 度及其 发展趋 势 , 从 而为 济 工 展 展 济

兰州新区前景

兰州新区前景

兰州新区前景兰州新区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发展战略区域。

兰州新区的建设将对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兰州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具备了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交通枢纽的基础条件。

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市的东北部,连接兰州主城区和兰州机场,交通便利快捷,有利于加强兰州市与周边城市及西北地区的联系和合作,打造西北地区门户枢纽型城市。

其次,兰州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

兰州新区地处黄土高原和连绵起伏的半山丘陵带,土地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农业、林业、养殖业等产业的优势。

同时,兰州新区还紧邻黄河,水资源充足,有利于发展水资源利用、水产养殖等产业。

此外,兰州新区还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保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为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再次,兰州新区的发展还将推动兰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兰州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将吸引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兰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兰州新区还将吸引周边地区的企业和项目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兰州新区建设还将改善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兰州市是中国七大沙尘暴重点城市之一,空气污染问题严重。

而兰州新区不仅将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和排放,更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建设绿色生态新区,改善兰州市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总之,兰州新区作为甘肃省的发展战略区域,具备了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都为兰州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兰州新区的建设将为兰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带来巨大的机遇,有望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创业的热土。

兰州的经济与产业的趋势

兰州的经济与产业的趋势

兰州的经济与产业的趋势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也是黄河上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兰州的经济与产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兰州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政府政策、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兰州的经济与产业的趋势。

一、地理位置优势兰州位于黄河、甘肃和腾格里沙漠之间,是黄河上游地区的门户城市。

兰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兰州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区域中心城市,享有辐射周边区域的地域优势。

兰州还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有望成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门户。

二、产业基础1. 工业制造业兰州的工业制造业是其主导产业之一,以石化、机械、食品加工等为主要特色。

兰州是我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基地,拥有西北最大的石油炼化企业——兰州石化公司。

兰州还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如兰州铝厂、兰州锅炉厂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

2. 农牧业兰州属于半干旱气候,适宜农牧业发展。

兰州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要农牧业产业。

种植业方面,特色农产品有兰州大枣、马铃薯等;畜牧业方面,以奶牛养殖为主导, 兰州奶牛场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乳业基地。

3. 旅游业兰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兰州的旅游景点有白塔山、黄河铁桥、五泉山等。

兰州还是中欧班列的终点站之一,有望成为西北地区物流和旅游的重要枢纽。

三、政府政策为推动兰州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

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新兴产业。

政府还实施了招商引资政策,引导外资企业在兰州投资兴业。

同时,政府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科技创新近年来,兰州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力度,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兰州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吸引了众多创新创业团队和高端人才。

兰州还积极探索新兴产业发展,如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为兰州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兰州市空间经济不均衡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兰州市空间经济不均衡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兰州市空间经济不均衡的表现、原因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发展,城市空间经济不均衡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普遍问题。

兰州市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薄弱的城市,也面临着空间经济不均衡的困境。

本文将从兰州市的空间经济不均衡表现、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兰州市空间经济不均衡的表现1.城市热点区集中兰州市的城市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囊括了商业、政府、文化等多种功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的远郊区域和偏远区域却缺乏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力。

这种区域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城市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2.城市交通不便由于兰州市地处西北地带,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同时又处于七省区的交汇处,这使得兰州市的城市交通建设难度较大。

导致城市内外交通不便,交通成本较高,这制约了兰州市的经济发展。

同时,由于城市内部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瓶颈也经常出现,进一步阻碍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3.城乡经济差距显著兰州市的城市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城市经济比农村经济发展要快,同时也存在着资金、技术、市场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差距,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一定压力。

农村地区人口较为分散,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高技术产业等优势,因而无法与城市地区相媲美。

二、兰州市空间经济不均衡的原因1.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兰州市过去的城市规划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发展方向单一、城市内部的公共设施建设不足、配套齐全程度不高等问题都是制约城市发展的原因之一,导致城市经济发展趋势不明显,不利于城市发展的均衡增长。

2.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兰州市的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内在活力,这表现为就业机会不足、产业规模不足、投资热情不足等问题。

政策的利好和资源扶持等措施不足,也是制约经济均衡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城市纠错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兰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别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缺乏保障。

加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问题愈加突出,城市交通压力大,市民生活品质低、行动不便等问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区域经济分析
一、兰州市情况简介
1、兰州市概况
兰州,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

土地面积13085.6km²,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
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

在物流方面,依托铁路优势,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

此外,兰州还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正在建设的兰渝线、兰成线、兰新第二双线即将完工,未来兰州的交通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

(2)公路:兰州公路交通已基本完全辐射周边地区,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G6(北京-拉萨)、G30(连云港-霍尔果斯)、G75(兰州-海口)、G22(青岛-兰州)、G3001(南山北环兰州绕城)、G109(丹东-拉萨)、G212(兰州-重庆)、G213(兰州-云南磨憨)、G309(山东荣成-兰州)、G312(上海-霍尔果斯)、G316(福州-兰州)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和过道干线使得兰州成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节点。

(3)航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省会城市飞行区干线机场。

开通有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五十多条,为海南航空公司基地机场,为东方航空公司西北基地。

2、人才优势
兰州市拥有全民科研开发机构138个,科研人员10万人;研究专业有15门类。

兰州是西北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以兰州大学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近1200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2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5万人。

3、资源优势
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35个矿种,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非金属矿相对丰富,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7956.7万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能够满足本地企业生产需求;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三、兰州产业现状
兰州是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依托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兰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冶金四大行业为主体,能源电力、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辅助的产业体系。

1、石油化工产业
(1)发展现状:石油化工是兰州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炼油、化工、化肥、农药、农膜、有机化工基础原料、三大有机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塑料加工、化工机械和化学清洗等23个行业,能生产25大类,380余种产品。

(2)主要企业情况
目前兰州市累计拥有规模以上石油化工企业72家,占工业比重的15%。

主要企业包括:兰州石化公司、兰州润滑油厂,西北永新化工有限公司、蓝星西北公司、蓝星硅材料有限公司、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兰州燃气化工集团公司等。

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0.38亿元,占全市石油化工产业比重92.9的%,占全市工业比重的46.8%。

在产品及产能方面,企业全年可实现加工原油1000万吨以上,石化产品产量达2000万吨以上(包括气煤柴润油、乙烯、合成橡胶、化肥、合成塑料等)。

(3)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兰州地区石化产业将主要围绕石油炼制、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石油化工催化剂、有机化工产品、涂料、合成新材料、电石、石油化工原辅材料(助剂)、原油储备等进行产业延伸,针对以上产业进一步优化炼化结构,重点发展清洁油品、润滑油、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力争实现年原油储备达到2000 万立方米,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200万吨,石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2、机械产业
围绕地区资源及产业优势,为了配套大型石化及工业企业,兰州地区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通用机械制造、电工电器、仪器仪表等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兰州市装备制造业已形成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设备等七大门类组成的产业体系。

目前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97家,从业人员4.1万人,资产总额288.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6.4亿元。

(2)主要企业情况
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全市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园区,此外,园区是兰州市区工业企业“出城入园”的重要承接地。

截至2014年底,装备制造业园区已确定选址企业43家,总投资396亿元。

其中,入驻装备园区的“出城入园”企业共有22家,总投资199.5亿元,已开工项目共9家。

在企业方面,目前兰州地区装备制造企业主要包括:兰州兰石石油装备公司、兰州长征机械有限公司、兰州电机厂、兰州金合装备制造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北方机电有限公司、兰驼厂等,企业产品涉及石油石化装备、工业电机、农机生产及研发等。

除了传统装备制造业,目前兰州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目前主要以电机组、风轮叶片、塔架、增速齿轮箱、变频器等产品为主。

近两年,甘肃省先后组织实施了兰州电机公司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及控制系统产业化、中航惠腾风电设备公司风轮叶片生产等10余个项目,使甘肃逐渐成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大省。

(3)发展规划
根据兰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在现有装备制造基础上,未来兰州市将重点打造四大产业集群,包括:石油钻采与炼化、特种阀门等石化装备产业集群;兆瓦级风电装备产业集群;打造大飞机产业兰州制造基地,构建真空应用装备、数控机床等专用设备产业集群;以发展汽车整车制造产业为重点,形成以整车制造研发为带动,轿车、客车、农用车并举,零部件配套的汽车产业以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3、冶金、新材料产业
面积约10平方公里,已设立石油石化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石化装备制造、农机生产制造、工程机械生产制造、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分布式能源产业和职能电网相关产业等);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引进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及健康产品制造、化学药制造、生物制造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实体型项目。

此外,园区也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规划引进云计算产业、空间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等信息产业项目)。

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服务企业,园区近几年正在扩区计划建设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物流产业园,重点引进仓储、货运、批发、生产服务等物流和市场类项目。

——榆中园区:园区距兰州市区15公里,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2012年兰州市政府委托兰州高新区与名城企业集团携手合作打造的东部科技城项目正式启动,科技新城起步区面积20平方公里。

在定位方面,园区距离市区较远,主动承接市区城市功能外溢、部分产业转移和密集人口扩散。

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工业项目、能耗较高的生产型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同时适度发展总部研发(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器、总部经济类项目)、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金融服务、酒店会展、连锁超市及综合购物、现代商贸物流)。

2、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1)园区概况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2002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甘肃省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按照区位分布情况,园区下辖机场北高新园区、安宁园区、西固园区、红古园区、皋兰园区等,规划面积102.12平方公里。

(2)园区发展现状及产业情况
园区现有各类企业471家,其中工业企业247家(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建筑业企业9家、商贸餐饮企业105家、其它各类社会服务业企业110家,区内已形成一定
的产业基础布局。

在产业方面,园区初期产业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医药、轻纺、建材为主体,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和机械装备工业基地。

在企业方面,包括长风集团公司、兰州飞控仪器总厂、万里机电总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21家,是我国航天器材、电子仪表、信息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西部地区的大型药材市场——黄河市场规模日增,北京华联等全国性连锁购物广场和北京实创、兰州交大科技园和众邦电缆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也入驻发展,已形成以航天器材、电子仪表和信息产品为主,建材、食品、机械和医药工业共同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当基础的工业体系,现代仓储、物流业发展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