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综述

摘要:随着iPhone等触控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火爆,人机互动领域成为新时尚热点,人们追求这种效果华丽、科技感强大的触控技术产品。多点触控技术,支持复杂的姿势识别,通过手势操作,可以实现放大缩小图像等功能。从此,人们可以甩开鼠标键盘,用双手就可以浏览图片、拖拽文件,甚至大玩游戏,一点一拨之间就轻松体验到充满科技乐趣的全新产品。本文将从多点触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当前应用,主要的研究方法分类和发展前景这几个发面对多点触

控技术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点触控;Multi-touch;多通道交互技术

1、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定义

多点触控(又称多重触控、多点感应、多重感应,英译为Multi-touch或Multi-touch)是一项由电脑使用者透过数只手指达至图像应用控

制的输入技术。是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1]。

多点触控系统特点:1、多点触控是在同一显示界面上的多点或多用户的交互操作模式,摒弃了键盘、鼠标的单点操作方式。2、用户可通过双手进行单点触摸,也可以以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触摸屏幕,实现随心所欲地操控,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对象的相关特征(文字、录像、图片、卫片、三维模拟等信息)。3、可根据客户需求,订制相应的触控板,触摸软件以及多媒体系统;可以与专业图形软件配合使用。

2、多点触控(Multi-Touch)屏幕技术发展历史

多点触控技术始于1982年由多伦多大学发明的感应食指指压的多点触控屏幕。同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首份探讨触控技术的学术文献。

198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够以多于一只手控制改变画面的触屏。同时上述于多伦多大学的一组开发人员终止了相关硬件技术的

研发,把研发方向转移至软件及界面上,期望能接续贝尔实验室的研发工作。

1991年此项技控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一种名为数码桌面的触屏技术,容许使用者同时以多个指头触控及拉动触屏内的影像。

1999年,“约翰埃利亚斯”和“鲁尼韦斯特曼”生产了的多点触控产品包括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经过多年维持专利的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

2006年,Siggraph大会上,纽约大学的Jefferson Y Han教授向众人演示最新成果,其领导研发的新型触摸屏可由双手同时操作,并且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利用该技术,Jefferson Y Han在36英寸×27英寸大小的屏幕上,同时利用多只手指(拇指似乎还无法感应到),在屏幕上画出了好几根线条。与普通的触摸屏技术所不同的是,它同时可以有多个触摸热点得到响应,而且响应时间非常短——小于0.1秒。

3、主要的研究方法分类

1基于传感器的Multi-Touch系统

许多Multi-Touch装置基于传感器技术,这些传感器能同时检测到多个接触点,从而识别多个点的输入。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Multi-Touch 系统相比,基于传感器的Multi-Touch系统一般

不能从现成的组件来组装,搭建的成本较高。而且环境温度、湿度的会影响到系统的性能。但是由于可以把传感器集成在接触表面上,可用于手机、Pads等屏幕较小的手持设备上。

Lee等在1985年提出的FMTSID(Fast Multiple-Touch-Sensitive Input Device)[2]多点触控装置是最早的基于传感器的多点触控装置之一。该系统由一个传感器矩阵面板、行列选择寄存器、A/D转换器和一个控制CPU组成。通过测量电容的改变,来检测手指的触摸点。FMTSID 可以精确的检测多个手指的触摸位置,而且还可以检测出手指的接触压力。

表 1 Multi-touch技术分类

三菱电子研究实验室的Dietz等在2001年提出了DiamondTouch(DT),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前置摄像头的多点触控系统。桌面是投影的屏幕,同时也是接触屏。触屏下面镶嵌大量的触角,每一个触角传递一个特定的信号,每一个使用者有独立的接收器,利用使用者的导电性,通过其座椅将信号传递。当使用者接触面板,在接触点附近的触角在使用者的身体和接收器之间传递

微弱的信号。这种独特的接触技术支持单一使用者的多种接触(例如双手接触的动作),还能区别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同时输入(多达4个)而互不干扰。该系统还可以检测接触点的压力,支持丰富的手势,不受外来物体的干扰。和许多的多点触控技术一样,DT不能区分来自同一个用户

的多个接触点是那个手指的。DiamondTouch存在如下的缺点:只能检测到“touch”动作,而不能识别放在他表面上的物体;DT则从桌子上方投射图像,因此使用的时候,人的肢体遮挡显示屏,从而带来操作上的不变。

根据Lee等提出的FMTSID原理,Sony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Rekimoto等在2002年提出具有更高分辨率的SmartSkin[3]多点触控系统,该系统由网格状发射器/接收器组成。

SmartSkin可以不仅可以识别多个手的接触位置和它们的形状,而且通过电容感应和网格式的天线来计算手和接触面的距离。和DiamondTouch相比,SmartSkin能够返回更加丰富的接触信息(如手指的接触形状)。这激发了Cao等人利用手指的接触形状来设计新颖的交互方式。

Apple在2007年推出的iPhone手机,是第一个支持多点触控的移动设备。iPhone使用电容耦合来感应多个触控点。iPhone能够实现具有有限维度的多点触控,允许人们以徒手的方式进行操作,并且可以通过虚拟的键盘进行打字,拨电话号码以及由Krueger最先介绍的“pinching”技术

(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实现对地图和照片的缩放操作)。这是鼠标、键盘这些传统的输入方式所办不到的,iPhone的这些功能让人们耳目一新。随着Apple公布了iPhone SDK,引起了研究人员对于Multi-touch技术在手持设备中的应用研究的极大兴趣。

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Multi-Touch系统

由于计算机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提高,计算机视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使我们能够实时、高速处理视频信号,这足以满足实时交互和人机交互的要求。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的Multi-Touch系统。

2.1完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多点触控系统

完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多点触控系统仅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接触点及其接触的位置。采用该技术的多点触控系统可以在任何平整的表面使用,而不需要专门的显示设备,具有很高的便携性。但这种便携性是以牺牲选择精度为代价的。

Pinhanez等人设计了一个完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触摸显示系统——Everywhere

Display[4]。该系统使用一个摄像头和投影仪通过

图像处理技术把一个普通的屏幕变成可以触控互动的显示屏幕。虽然Pinhanez在文章中没有提供任何接触检测算法的选择精度的数据,但很明显为了便携性而牺牲了选择的精度。比起其它Multi-touch技术来说,Everywhere Display要精确确定手指触摸显示屏的时间和时长很困难。

Microsoft的Wilson 等提出的PlayAnywhere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紧凑和具有较好的移动性的前置摄像头的桌面交互系统。Wilson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前置摄像头桌面交互系统提出了多种图像处理技术,最显著的是基于阴影的触摸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触摸事件和它们的接触位置。但Agarwal 等指出,该算法只有在手指的指向是垂直的情况下效果才是最好的,这限制了该系统在协作环境下的应用。

Agarwal等人根据立体图像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计算机视觉算法,该算法改善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多点交互桌面的选择精度(精确度2 3mm),能够准确地检测指尖的触摸事件,其准确率达到了98.48%,这和以前的技术级相比(之前的选择精度一般是cm级别的),有了

很大的提高。

2.2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学的多点触控系统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学的Multi-touch技术搭建起来的设备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但其体积一般都比较大。下面介绍两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学的Multi-touch系统。

(1).受抑全内反射技术(FTIR)

FTIR(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是一种光学现象,LED(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从触摸屏截面照向屏幕的表面后,将产生反射。如果屏幕表层是空气,当入射光的角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光就会在屏幕表面完全反射。但是如果有个折射率比较高的物质(例如手指)压住丙烯酸材料面板,屏幕表面全反射的条件就会被打破,部分光束透过表面,投射到手指表面。凹凸不平的手指表面导致光束产生散射(漫反射),散射光透过触摸屏被架设在亚克力板面下面的红外摄

像头读取,通过对应的软件(Touchlib)就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触摸信息。Touchlib 是NUI Group为多点触控系统开发的一套软件库,它实现了计算机视觉大部分算法。这种技术使用简单的Blob 检测算法就能检测多个触摸点和接触的

位置。

实际上,FTIR原理很早就被用来生产一些输入设备,例如指纹阅读器。Jefferson首次利用FTIR原理搭建了一个低成本的多点触摸显示屏,大大降低了Multi-touch技术的研究成本。根据Jefferson的方法,我们搭建了一个

60cmx45cm的Multi-touch平台,总共花费不到500元。

(2).散射光照明技术(DI)

DI(Diffused Illumination)多点触摸技术指红外光从底部照射在触摸屏幕上,将漫反射幕放在触摸屏幕的上面或者底部,当物体触摸屏幕的时候会反射比漫反射幕更多的红外光,然后被摄像头读取,通过Touchlib就可以检测到相应的触摸信息。用这个漫反射幕也可以用来检测悬停和在界面上的物体。

DI技术和FTIR相比,有一定的优势,DI 系统可以检测物体的悬停状态(系统能识别手或者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或者移近屏幕,而不需要真正触摸)。另外,基于DI的系统依靠“看”什么在屏幕上,而不是检测触摸本身,因此,DI能够识别和检测物体和物体的标记。但是,和FTIR

中使用的简单的Blob跟踪检测算法相比,DI使用的图像处理技术比较复杂。此外,DI系统容易受到外界光线的影响。

Microsoft的Surface 是基于背面DI (Diffuse Illumination)技术的多点触控系统。Surface内置的摄像头可以感知触摸和姿势等用户输入(手指在屏幕上移动),还能够捕捉识别放在上面的物体所需信息。这些信息发送到普通类型的Windows PC进行处理,处理结果由数字光处理(DLP)投影仪返回给Surface。Microsoft Surface能感应多个手指和手,能识别多种物体和它们在表面上的位置。

还有其他一些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光学的Multi-touch系统,例如:Alex 提出的激光平面多点触摸技术(LLP)[5];由Nima提出发光二极管平面多点触摸技术(LED-LP);由Tim Roth 提出的散射光平面多点触摸技术(DSI)。这些技术都可以用来搭建Multi-touch设备。更多的信息可以浏览自然用户界面小组(NUI Group)开源社区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a924251.html,)。NUI Group创建于2006 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关于自然用户界面的在线开源社区,NUI Group为人

机交互感兴趣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彼此交流的

环境,其成员收集并分享了许多搭建多点触摸系统的丰富信息和宝贵经验。

5、当前应用

多点触控技术目前的最大优势就是展示效

果华丽醒目,且操作简单直观,妙趣横生,让人爱不释手。根据他的优势,目前主要有如下应用1,现在的多点触控技术让您在编写文档、浏览网页、与朋友即时聊天、微博互动过程中,可以“亲自动手”,迅捷完成各种应用。复制、粘贴、删除等常规操作,用手指头即可轻松一“指”搞定,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也同样快捷简单,高效易用[6]。2,多点触控技术应用于娱乐方向,可以说是一大主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iPad和途拓科技的多点触摸娱乐平台。iPad可以说是中小尺寸触控产品的翘楚,其定位于娱乐,其上网冲浪、邮件等功能更加方便和具有视觉冲击力,更有图片、视频、音乐等功能,加上不可抵挡的趣味游戏,使得这款类似平板电脑的电子产品在娱乐方面可谓现阶段的巅峰之作。而途拓科技的多点触摸娱乐平台,则定位于国内顶级娱乐会,集休闲、个性化服务、点歌系统、娱乐游戏、

聊天交友等功能与一身,是途拓科技多点触摸软件的代表之作。3. 多点触控技术应用于展览展示等场合,只能是大尺寸触摸屏。途拓科技的多点触控一体机、多点触控液晶茶几等,是专为展示场合研发的触控产品,适用于展馆、商业店面、互动会议、房产展示、KTV等,适用面广,效果华丽醒目[7]。

6、发展前景

摒弃鼠标和键盘,触控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越来越多的场合需求多点触控产品来取代旧有的显示产品[8]。

1.展览展示馆:多点触控一体机是途拓科技主推的多点触控产品,价格仅相当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价格的1/4。内置的多媒体浏览、时空长廊、电子翻书、三维地图、增强PPT展示及电子白板等功能,基本涵盖了多媒体素材展示、产品介绍和营销、历史介绍、商务/政务会议、汇报与播报及电子教学等多种场景应用的主要功

能需求,展示效果华丽醒目[9]。2.商务/政务互动会议:途拓科技研发的互动会议软件,包括商务和政务两方面,各有侧重,人机互动功能强大,特有的设备联动功能使得与会人员交流更加方

便[10]。3.商业店面途拓科技研发的多点触控电子柜台、电子橱窗、电子试衣镜等产品,均适用于商业店面产品展示,各有特点,全新的用户体验方式,手势识别,无法抗拒的新奇体验感觉,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4. 娱乐会所多点触控技术在娱乐方向的应用可以说是最受关注的,而未来的发展也可能以娱乐方向为主导,KTV等场所,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触控产品,途拓科技在09年就已经和雷石合作开发多点触摸娱乐平台,其具有休闲、个性化服务、点歌系统、娱乐游戏、聊天交友等多种功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王岫晨.多点触控技术引领人机互动新时代.集成电路应用2011,9(10)

[2]Lee, S., W. Buxton, and K.C. Smith. A

Multi-Touch Three Dimensional Touch-Sensitive Tablet.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1985.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ACM.

[3] Rekimoto, J. Smartskin: An Infrastructure for Freehand Manipulation on Interactive Surfac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anging our world, changing ourselves. 2002.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A: ACM.

[4]Pinhanez, C., et al., Creating Touch-Screens Anywhere with Interactive Projected Displays, in 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2003, ACM: Berkeley, CA, USA.

[5]蒋朴春.基于LLP的多点触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4(01)

[6]陈强.多点触控技术:手机操控越来越妙.内江科技2014,04(25)

[7]张亚丽.形随我动,境由心生——浅析多点触摸方式对新媒体艺术的贡献. 美术向导

2012,07(15)

[8]张锋; 陈硕.多点触控交互方式的回顾与展望. 人类工效学2010,12(20)

[9]王峰.大型多人多点触控系统及软件设计与

实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10(23)

[10]蒋文文.多点触控环境下的人机交互创新研究.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15)

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

一、超临界萃取的技术原理 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过程组合而成的。 超临界CO2是指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称为临界点)以上状态的一种可压缩的高密度流体,是通常所说的气、液、固三态以外的第四态,其分子间力很小,类似于气体,而密度却很大,接近于液体,因此具有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气液两重性质,同时具有液体较高的溶解性和气体较高的流动性,比普通液体溶剂传质速率高,并且扩散系数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而且没有相际效应,因此有助于提高萃取效率,并可大幅度节能。 超临界CO2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在非临界状态的液体和气体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密度是溶解能力、粘度是流体阻力、扩散系数是传质速率高低的主要参数,因此超临界CO2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具有一系列的重要特点。超临界CO2的粘度是液体的百分之一,自扩散系数是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良好的传质特性,可大大缩短相平衡所需时间,是高效传质的理想介质;具有比液体快得多的溶解溶质的速率,有比气体大得多的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和携带能力;具有不同寻常的巨大压缩性,在临界点附件,压力和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CO2的密度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可通过简单的变化体系的温度或压力来调节CO2 的溶解能力,提高萃取的选择性;通过降低体系的压力来分离CO2和所溶解的产品,省去消除溶剂的工序。 在传统的分离方法中,溶剂萃取是利用溶剂和各溶质间的亲和性(表现在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蒸馏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蒸汽压)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而超临界CO2萃取则是通过调节CO2的压力和温度来控制溶解度和蒸汽压这2个参数进行分离的,故超临界CO2萃取综合了溶剂萃取和蒸馏的2种功能和特点,进而决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具有传统普通流体萃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而方便地改变溶剂的性质,控制其选择性;适当地选择提取条件和溶剂,能在接近常温下操作,对热敏性物质可适用;因粘度小、扩散系数大,提取速度较快;溶质和溶剂的分离彻底而且容易。从它的特性和完整性来看,相当于一个新的单元操作,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二、超临界萃取的特点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工工艺完整版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 工工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工工艺 本工程采用100mm厚轻钢龙骨隔墙内填充防火隔音岩棉,具体做法如下:1)施工工序概述: 弹线--安装天地龙骨 -- 安装竖向龙骨-- 横撑龙骨安装--单面石膏板安装 --墙体内部填充防火隔音岩棉 --墙体内部隐蔽验收 --石膏板安装. 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参考节点标准图集: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2六]; (1)墙体体系及构造 墙体石膏板选用设计指定厚度普通纸面石膏板;构造采用设计图纸 要求. (2)弹线找规矩 ①按设计图纸要求在地面上弹出墙体分隔线。在隔断与上、下及两边 基体的相接处,应按龙骨的宽度弹线. ②对墙体分隔线经过确认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竖龙骨间距 竖向龙骨的间距为400mm(考虑间隙). (4)天地龙骨固定 天地龙骨与原结构楼地面固定,通常情况下使用射钉固定,如遇射 钉难以固定的情况时,可以采用钉木楔元钉的固定方式.有隔音要 求的墙体,沿地龙骨与楼地面之间必须安装了3~5mm橡胶带; 固定 沿顶,沿地龙骨的射钉间距600mm左右,并错线排列. (5)边框龙骨固定 与混凝土墙体,砖墙墙体连接时,通常使用射钉固定,如遇射钉难 以固定的情况时,可以采用钉木楔元钉的固定方式; (6)特殊位置处理 1、门口竖向边框使用附加龙骨(加强龙骨),安装要求加强龙骨与 竖向龙骨对装,并铆接。 2、两层石膏板之间要填充防火隔音岩棉,岩棉填充殷实。 (7)支撑卡设置 为便于石膏板安装,在竖向龙骨设置支撑卡,其间距不大于600mm. (8)石膏板安装后检查 ①石膏板应倒角朝外,竖向铺设,长边(即包封边)接缝应落在竖龙骨 上,板缝间距2~6mm.但曲面墙所用石膏板应横向铺设.

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

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 一、Citrix XenServer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 案 方案综述 服务器虚拟化的业务及应用需求 随着企业业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系统依赖于数据中心的支撑,其中包括财务系统、OA系统、ERP系统和各种管理系统等等。在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各种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更新换代,每个业务系统都占用了大量的新旧服务器,其硬件利用率低下、管理复杂、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正逐渐显现。 这是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的纵向结构所造成的。由于传统服务器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绑定,使得服务器之间无法复用计算资源,只能通过为不同业务单元分别堆加服务器来满足业务要求,随着企业规模发展,显然传统模式的数据中心无法在快速响应和节省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矛盾,服务器虚拟化使得操作系统不再直接安装在硬件上,业务服务器成为逻辑服务器概念,形成了逻辑层和物理层分离的横向结构,不仅可以方便地复用硬件资源,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同时Citrix结合服务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和流技术,提出了新一代动态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能够根据不同业务模块的资源消耗,自动地分配硬件资源,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级数据中心的高效率、高性价比和自动化管理等要求。 由于业务系统的要求,目前企业数据中心越来越多地采用X86服务器,无论是系统扩展性还是系统可靠性都需要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进行增强,目前这些服务器部署的主要问题包括: 利用效率低下,由于每种业务运行都有高峰和低谷的周期,服务器不得 不分别按照峰值配备,大量时间运行空闲,再加上可靠性考虑分别配置 双机,不得不牺牲更多的计算资源。

多点触控电子白板软件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软件的总体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的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的脱机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的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桌面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辑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软件主界面功能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界面功能按钮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插入”选项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笔盒”选项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件选项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中对象的基本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缩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旋转...............................................................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锁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翻转...............................................................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制、粘贴、删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学科工具栏功能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形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钟和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工工艺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工程 编号:GY-GQ-1 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体是一种轻质隔墙,代替传统的湿作业法。减轻了建筑物自重,加快施工速度,为美化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较便捷有效的方法。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准备: 1.满足设计要求的轻钢龙骨、石膏板、包括沿顶、沿地龙骨、加强龙骨、竖龙骨、横撑龙骨。支撑卡、卡托、角托连接件、固定件、密封条。 2.其它辅料:射钉(膨胀螺栓)、高强自攻螺丝、木螺丝及嵌缝石膏、嵌缝带等。 3.其它材料:设计要求的玻璃棉、岩棉等。 (二)机具准备: 主要机具为射钉枪、手枪钻、电锤、拉铆枪、砂轮切割机等,门式脚手架、马镫等,数量可根据施工隔墙数量及施工人员数量确定。 (三)施工作业的相关条件 1.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工前,外装修应先进行,石膏板安装应待屋面、室内地面、顶棚和墙面抹灰完成后,水、暖、通风、管道安装完后进行。 2.在与砖砌体墙相接处,在交接处按600MM 间距预埋木砖,以利用固定沿墙竖龙骨。 3.石膏板质脆、耐水性差,封石膏板前,会污染墙体的工序应先进行。 四、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2.施工措施 (1)放线:在结构楼板上放出隔墙位置线、门洞口线及沿顶龙骨位置线。(若做混凝土墙应放出导墙位置线)。 (2)安装天地龙骨:固定沿顶、沿地龙骨,在放出的隔墙位置线处,准确的将龙骨固定在混凝土楼板上(或混凝土导墙上),一般用射钉固定,射钉间距< 800MM,也可用膨胀螺栓、预埋木砖的方法固定。 (3)安装竖向龙骨:安装竖龙骨将竖龙骨的上下两端插入沿顶、沿地龙骨,按要求调整尺寸,尺寸一般根据石膏板的规格进行确定,石膏板一般规格为1200×3000MM2,竖龙骨分档尺寸为402或603MM,使同一平面两块石膏板留有5~8MM 伸缩缝。竖龙骨用抽芯铆钉与天地龙骨固定,固定后的竖龙骨要保证定位准确、垂直。对于有耐火等级的墙体,竖龙骨长度比上下之间实际距离短10~30MM,以便形成一个膨胀缝,竖龙骨可以与沿顶龙骨不固定。靠墙(或柱)的竖龙骨,用射钉将其固定、钉距<1000MM。 (4)封石膏板:安装单层石膏板墙先装一侧石膏板,从墙的一端开始,用φ3.5×25高强自攻螺钉进行固定,周边螺钉中心距<200MM,中间龙骨上螺钉间距<300MM。当内有电线管,封石膏板前线管应全部配好。封好一面石膏板后,将岩棉等填充料填入然后封另一侧石膏板。两侧石膏板的接缝应错开一个竖龙骨布置,石膏板可纵向铺设,也可横向铺设,但要使石膏板间接缝落在竖龙骨翼板中央。对于耐火等级的石膏板墙应纵向铺设,且不能将石膏板固定在沿顶、沿地龙骨上。 (5)封多层石膏板:安装双层或三层石膏板墙时,第二层(第三层)石板固定方法与第一层同,但第二层板(第三层板)的接缝不能与第一层板(底二层板)的接缝落在同一龙骨上。内层石膏板中间螺钉间距可为500MM,周边螺钉间距最大可为300MM。防水墙时,石膏板与沿地龙骨均不固定。 (6)石膏板嵌缝:一般采用刮嵌缝腻子,刮腻子前,先将缝内浮土清除干净,用小刮刀将嵌缝腻子均匀饱满的嵌入板缝,并在接缝出刮上宽约60MM厚约1MM 的腻子。随即贴上穿孔纸带,用宽约60MM的腻子刮刀,顺着穿孔纸带方向,将纸带内的石膏腻子挤出穿孔纸带。用宽为150MM的刮刀将石膏腻子填满楔型部

虚拟化优缺点

1 引言 随着网络维护管理模式由分散式粗放型向集中式精细化管理模式迈进,铁通公司提出了“强化支撑能力,加强网络集中化管理,在集中化维护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核心机房的联合值守和非核心机房的无人值守”的目标。 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投资的前提下实现网管集中的目标,同时满足降低网络维护成本,达到维护出效率,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是我们在网管集中工作中重点关注和努力的方向。由于铁通陕西分公司部分网管未搭建统一的集中化平台,制约了网管集中及维护管理模式集中化推进工作的整体实施,通过搭建虚拟化平台,实现了网管集中化维护管理的要求。 2 现有网管集中技术的缺陷及弊端 2.1技术落后、效率低下 既有网管接入方式主要采取将放置在机柜中的几十台工作站终端逐个接人KVM,通过KVM终端盒接入显示器,通过显示器进行切换分别进入不同的工作站终端进行维护操作。 从以下流程中可以看到。运维人员在处理一个区域的告警信息时无法看到其他区域的告警信息,只有在处理完这个区域的告警信息后才能处理下一个区域的信息,那么排在后面检查的区域告警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且随着业务系统的增加,维护人员需要管理的系统越来越多,这种轮询检查的方式将越来越成为制约维护效率提升的瓶颈。 2.2网管终端设备数量多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几十台网管终端占据机房机柜资源,大量的终端清扫、部件维护和更换等在增加维护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维护成本。同时新增系统时需增加网管终端

及机柜,受机房条件制约性很大。不算人工工作量,仅终端维修费支出每年平均在6.8万元。 2.3带来耗电量及运营成本的增加 从维护成本支出上计算,每台工作站终端按250W 能耗计算,在不考虑空调等耗电量的情况下,每年需要消耗近20万度电。 2.4系统架构分散使得管理难度、网管系统安全隐患增大。 由于系统架构分散,无备用终端,一旦故障,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对网络正常运行形成潜在威胁。 3 虚拟机技术介绍 计算机虚拟技术是指计算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的基础上运行。虚拟化技术可以扩大硬件的容量,简化软件的重新配置过程。允许用户在一台服务器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且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虚拟化能在虚拟机技术(Virtual Machine Monitor)中,不再对底层的硬件资源进行划分,而是部署一个统一的Host系统。 在Host系统上,加装了Virtual Machine Monitor,虚拟层作为应用级别的软件而存在,不涉及操作系统内核。虚拟层会给每个虚拟机模拟一套独立的硬件设备。包含CPU、内存、主板、显卡、网卡等硬件资源,在其上安装所谓的Guest操作系统。最终用户的应用程序,运行在Guest操作系统中。 虚拟可支持实现物理资源和资源池的动态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针对那些平均需求远低于需要为其提供专用资源的不同负载。这种虚拟机运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优势。

基于NUMA架构的服务器虚拟化性能优化研究综述-黄步添

基于NUMA架构的虚拟化平台的性能优化研究综述 黄步添 摘 要: 随着虚拟化、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用户的大型关键业务(如高性能计算业务和大型数据库业务)部署到虚拟化平台。特别以NUMA架构为基础的多核与内存硬件技术,为高性能计算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持,并在传统的非虚拟化平台中广泛应用。在虚拟化环境中,为了有效运行大型关键业务,并使原来多机多核的高性能计算部署在巨型虚拟机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器的虚拟化性能。因此,基于NUMA架构的服务器虚拟化性能优化,是虚拟化领域一个重要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针对操作系统虚拟化平台,从NUMA服务器架构、虚拟化平台的NUMA感知、基于NUMA架构的虚拟机的调度及迁移、基于NUMA架构的虚拟机性能评测及部署优化等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论文分析了虚拟化平台面临的挑战,指出了虚拟化平台性能优化的难点、分析方法。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虚拟化;NUMA;VMM;Xen;KVM 1 引言 多核系统已经成为数据中心、云计算等的基础架构,越来越多的新的多核系统采用NUMA(Non Uniform Memory Access Architecture)架构。然而,由于数据局部性,片上内存资源的共享竞争,跨节点的数据共享的开销等,使得虚拟化性能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由于物理硬件到虚拟硬件的不正确映射和抽象,程序和系统级的优化在虚拟机内往往不能奏效。 片上共享资源的竞争,严重影响了虚拟化平台所能提供的效率、公平性、QoS(Quality of Service)等特性[19]。现有的研究中,通过硬件技术[24]和程序优化[28]来减轻这种影响;通过一种更加灵活的方法-线程调度,来避免破坏性地使用共享资源[11,12,13,32],且有效地使用[16,51]。处理器上的共享缓存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虚拟化平台性能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使用PMU(Performance Monitor Unit)采集缓存失效率[1,11,12,32]以及内存带宽使用量[16]来量化共享资源的竞争及共享情况。 较早的研究中,更多关注于线程和内存管理策略的NUMA感知[53,54,55]。最近的研究,Dashti提出了内存密集型的应用引起的内存控制器的拥塞和互连问题,是影响性能的更关键因素[26]。目前研究中大多是侧重于内存负载均衡[49]或CPU负载均衡[1,48,52],Tian提出Linux的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调度器通过感知NUMA架构,来优化调度算法[41];集成负载表征,Chen提出一种综合性调度算法,避免不必要的任务迁移[52];Blagodurov提出一种命中率启发式算法,来减轻缓存共享引起的性能退化[11]。这些研究未能很好地感知NUMA架构的特点,且未能全局考虑负载均衡所引起的性能开销。 在虚拟化环境下,持锁者抢占(LHP)问题也是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Strazdins提出采用co-scheduling 算法来避免LHP问题[56],但是该算法会带来CPU利用率碎片和不确定的系统延迟[57]。2010年3月,英特尔推出了6核32nm处理器家族Westmere,随它而来的也有一个新的VT-x虚拟化技术,即Pause-Loop Exiting(PLE,暂停-循环退出),它的主要用意就是减少因为循环等待而造成了CPU虚拟资源的浪费。基于PLE机制,Dong提出产生lock waiter任务,来避免CPU周期的浪费,使得提高性能[58]。 近几年的虚拟化研究,Kundu引入机器学习方法,对虚拟机运行指标特征进行分析,来优化虚拟机的放置策略[59];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对虚拟化环境进行评估,来优化系统资源调度[60]。Tickoo基于benchmark vConsolidate,设计了一种虚拟机性能建模方法[61]。 本文从NUMA服务器架构、虚拟化平台的NUMA感知、虚拟机的NUMA调度及迁移、基于NUMA 架构下的虚拟机性能评测及部署优化等四个方面,对基于NUMA架构的虚拟化平台的性能优化问题进行系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摘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简单说明了该技术在香料、医药、食品等工业上的应用。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技术基本原理 前言 超临界流体萃取,又称超临界萃取、压力流体萃取、超临界气体萃取。它是以高压、高密度的超临界状态流体为溶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所需要的组分,然后采用升温、降压或二者兼用和吸收(吸附)等手段将溶剂与所萃取的组分分离。 早在1897年,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超临界萃取这一概念。当时发现超临界状态的压缩气体对于固体具有特殊的溶解作用。例如再高于临界点的条件下,金属卤化物可以溶解再在乙醇或四氯化碳中,当压力降低后又可以析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了其工业应用的研究。目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已成为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能源、香精香料的工业的生产部门。 1 超临界萃取的原理 当液体的温度和压力处于它的临界状态。 如图1是纯流体的典型压力—温度图。图中, AT表示气—固平衡的升华曲线,BT表示液— 固平衡的熔融曲线,CT表示气-液平衡的饱 和液体的蒸汽压曲线,点T是气-液-固三相 共存的三相点。按照相率,当纯物的气-液- 固三相共存时,确定系统状态的自由度为零, 即每个纯物质都有自己确定的三相点。将纯物 质沿气-液饱和线升温,当达到图中的C时, 气-液的分界面消失,体系的性质变得均一, 不再分为气体和液体,称点C为临界点。与该点相对应的临界温度和压力分别称 为临界温度T 0和临界压力P 。图中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有影阴的区域属 于超临界流体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它既不完全与一般气相相同,又不是液相,故称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有气、液相的特点,它既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力和低粘度,又兼有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这种溶解能力能随体系参数的变化而连续的改变,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和压力,方便的调节组分的溶解度和萃取的选择性。利用上述特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原理流程即恒温降压流程和恒压升温流程。前者萃取相经减压,后者萃取相经升温。

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

石膏板吊顶工艺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在所要吊顶的范围内,机电安装均已施工完毕,各种管线均已试压合格,已经隐蔽验收。 2.已确定灯位、通风口及各种照明孔口的位置。 3.顶棚罩面板安装前,应作完墙、地湿作业工程项目。 4.搭好顶棚施工操作平台架子。 5.轻钢骨架顶棚在大面积施工前,应做样板,对顶棚的起拱度、灯槽、窗帘盒、通风口等处进行构造处理,经鉴定后再大面积施工。 (二)材料准备 轻钢龙骨、配件、吊杆、膨胀螺栓、自攻螺钉、拉铆钉、石膏板、纸带、石膏粉等,进场检验合格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三)施工机具 型材切割机、电动曲线锯、手电钻、电锤、自攻螺钉钻、手提电动砂纸机等。 二、质量要求 (一)暗龙骨吊顶工程 质量要求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 (二)明龙骨吊顶工程 质量要求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 三、工艺流程 弹顶棚标高水平线--画龙骨分档线--安装主龙骨吊杆--安装主龙骨--安装边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石膏板--涂料--饰面清理--分项--检验批验收

四、施工工艺 1.弹顶棚水平线:根据设计标高,沿墙四周弹顶棚标高水平线,并沿顶棚的标高水平线,在墙上画好龙骨分档位置线。 2.安装主龙骨吊杆:在弹好顶棚标高水平线及龙位置线后,确定吊杆下端头的标高,安装∮8吊杆。直安装选用膨胀螺栓固定到结构顶棚上。吊杆选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间距小于1200mm。 3.安装主龙骨:主龙间距为900~1200mm。主龙骨用与之配套的龙吊件与吊杆相连。 4.安装次龙骨:次龙骨间距为500mm~600mm,采用次挂件与主龙骨连接。 5.刷防锈漆:轻钢骨架罩面板顶棚吊杆、固定吊杆铁件,在封罩面板前应刷防锈漆。 6.安装石膏板:石膏板与轻钢骨架固定的方式采用自攻螺钉固定法,在已装好并经验收轻钢骨架下面(即做隐蔽验收工作),安装9.5mm厚反。安装石膏板用自攻螺丝固定,固定间距板边为200mm,板中为300mm。自攻螺丝固定后点刷防锈漆。 7.接缝处理:在板缝间采用粘贴纸带嵌缝膏进行嵌缝处理。 8.吊顶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①吊顶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②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③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④施工记录。 五、成品保护 1.轻钢骨架、罩面板及其他吊顶材料在入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管理,保证不变形、不受潮,不生锈。 2.装修吊顶用吊杆严禁挪做机电管道、线路程吊挂用;机电管道、线路如与吊顶吊杆位置矛盾,须经过项目技术人员同意后更改、不得随意改变、挪动吊杆。 3.吊顶龙上禁止铺设机电管道、线路。

最新多点触摸屏技术介绍

最新多点触摸屏技术介绍 -多点位置识别 肖学军高级应用工程师 郑赞高级应用工程师 林荣茹触摸屏产品经理 彭涛触摸屏资深系统工程师

?感应电容触摸屏(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screen)?人机接口的选择 ?手势(Gestures) ?单点触摸(Single-Touch) ?多点触摸(Multi-Touch) ?多点触摸识别位置(Multi-Touch All-Point) ?触摸屏物理结构 ?Cypress TrueTouch?触摸屏控制器 ?在线问答

?感应电容触摸屏(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screen)?人机接口的选择 ?手势(Gestures) ?单点触摸(Single-Touch) ?多点触摸(Multi-Touch) ?多点触摸识别位置(Multi-Touch All-Point) ?触摸屏物理结构 ?Cypress TrueTouch?触摸屏控制器 ?在线问答

消费类电子人机接口发展?1997: 摩托罗拉Startac手机& Palm PDA ?外形美观的通讯或管理工具 ?基于电阻触摸屏 ?1998: RIM 黑莓(Blackberry) ?带有完整的键盘 ?一种新颖的方式来解决人机接口的困扰?2004: 超薄而雅致的摩托罗拉RAZR ?很漂亮但是键盘输入不方便 ?2006: 使用感应电容触摸屏的LG Prada ?屏幕很硬抗损坏 ?精度很好无需校验 ?2007: 苹果iPhone ?从单点触摸进入多点触摸时代

为什么会选择触摸屏 节省空间–显示屏就是用户接口 用户接口方式多样化 单点触摸& 多点触摸 设计更美观 产品差异化

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流程

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流程 一、施工顺序: 弹吊点位置线——弹吊顶高度线——打眼安装吊杆——安装主龙骨安装T型主龙骨及小骨——机电设备安装、验收——安装石膏板 1、根据房间50水平线,用尺竖向量至吊顶设计标高,办公室2.6m(50线上返2.1m,水平允许偏差±3㎜),走廊2.3m(50线上返1.8m)沿墙四周弹顶棚标高水平线,并在墙上画好龙骨分档线,吊杆距墙150mm,主龙骨两端距墙距不大于150mm,且每根龙骨的间距为1m,在楼板下面弹好1m×1m方格线。开敞大办公厅吊顶起拱20mm,小办公室起拱5mm.走廊、起拱2mm,房间的短向跨度起拱。 2、弹好顶棚标高水平线及龙骨分档线位置后,确定吊杆下端的标高,按大龙骨位置和吊杆间距,把吊杆无螺丝扣一端与40×40×4角码焊接,吊杆用Φ8膨胀螺栓与顶棚固定。 3、吊杆端头螺纹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mm,安装大龙骨时,应将大龙骨用吊挂件连接在吊杆上,拧紧螺丝卡牢。大龙骨接长可用接插体连接。大龙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调平。 4、38及50主龙骨宜平行于灯具方向布置,吊杆应躲开风口、灯具的位置。开敞办公室天花需12米在大龙骨上部焊接横卧大龙骨一道,以加强大龙骨的侧向稳定及吊杆整体性。 5、中龙骨安装完毕,经检查标高、间距、平直度和吊挂荷载符合设计要求后,顶板的安装由顶棚中间行中龙骨的一端开始,先装一根边卡档小龙骨,再将硅钙板搁置在三面龙骨翼缘上,然后安装另一侧小龙骨,按上述程序分行安装,最后拉线调整T型明龙骨。等水、电、空调等专业工序完成后方可安装天花。 6、石膏硅钙板遇灯口、风口及墙边需要裁割时应垂直于板背面的肋裁割整齐。灯具、风口应调整好,使板四周在同一水平线上。非整块板可以用刨子开槽使裁割的一边放

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

三、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 令狐采学 1、施工准备 1)原材料、半成品要求 木料:木龙骨料应为烘干,无扭曲的红、白松树种,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处理。木龙骨规格按设计要求,如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大龙骨规格为50mm×70m m或50mm×100m m;小龙骨规格为50mm×50m m或40mm×50m m;木吊杆规格为50mm×50m m或40mm×40m m。罩面板材及压条。 纸面石膏板选用时严格掌握材质及规格标准。 其它材料 φ6或φ8吊筋、膨胀螺栓、射钉、圆钉、角钢、扁钢、胶粘剂、木材防腐剂、防火剂、8号镀锌铁丝、防锈漆。 2)作业条件 现浇楼板中按设计间距埋设φ6或φ8吊筋。当设计未做说明时,间距一般不大于1000mm。 墙为砌体时,应根据顶棚标高,在四周墙上预埋固定龙骨的木砖。 直接接触墙体的木龙骨,应预先刷防腐剂。 按工程不同防火等级和所处环境要求,对木龙骨进行喷涂防火涂料或置于防火涂料槽内浸渍处理。

顶棚内各种管线及通风管道均已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各种灯具、报警器预留位置已经明确。 墙面及楼、地面湿作业和屋面防水已做完。 室内环境力求干燥,满足木龙骨吊顶作业的环境要求。 2、施工工艺 1)抄平弹线 弹线包括:标高线、顶棚造型位置线、吊挂点布局线、大中型灯位线。 确定标高线:根据室内墙上+50cm水平线,用尺量至顶棚设计标高,在该点画出高度线,用一条塑料透明软管灌满水后,将软管的一端水平面对准墙面上的高度线。再将软管的另一端头水平面,在同侧墙面找出另一点,当软管内水平面静止时,画下该点的水平面位置,再将这两点连线,即得吊顶高度水平线。用同样方法在其它墙面做出高度水平线。操作时应注意,一个房间的基准高度点只用一个,各个墙的高度线测点共用。沿墙四周弹一道墨线,这条线便是吊顶四周的水平线,其偏差不能大于5mm。 确定造型位置线:对于较规则的建筑空间,其吊顶造型位置可先在一个墙面量出竖向距离,以此画出其它墙面的水平线,即得吊顶位置外框线,而后逐步找出各局部的造型框架线。对于不规则的空间画吊顶造型线,宜采用找点法,即根据施工图纸测出造型边缘距墙面的距离,从墙面和顶棚基层进行实测,找出吊顶

网络虚拟化技术介绍及应用实例

网络虚拟化介绍及应用实例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不断发展提高,市场也不断发展变化,谁能真正掌握市场迎合用户,谁就能够占领先机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运营中关键资讯传递的畅通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关键资源,供应链、渠道管理,了解市场抓住商机,从而帮助企业维持甚至提高其竞争地位。作为网络数据存储和流通中心的企业数据中心,很显然拥有企业资讯流通最核心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当前各个企业/行业的基础网络已经基本完成,随着“大集中”思路越来越深入人心,各企业、行业越来越迫切的需要在原来的基础网络上新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设施的整合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利用数据中心,企业不但能集中资源和信息加强资讯的流通以及新技术的采用,还可以改善对外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个好的数据中心在具有上述好处之外甚至还可以降低拥有成本。 1.虚拟化简介 在数据大集中的趋势下,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规模越来越庞大。随着服务器规模的成倍增加,硬件成本也水涨船高,同时管理众多的服务器的维护成本也随着增加。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的硬件成本和管理难度,对大量的服务器进行整合成了必然的趋势。通过整合,可以将多种业务集成在同一台服务器上,直接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有效的降低服务器硬件成本和管理难度。 服务器整合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难题:多种业务集成在一台服务器上,安全如何保证?而且不同的业务对服务器资源也有不同的需求,如何保证各个业务资源的正常运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虚拟化应运而生了。虚拟化指用多个物理实体创建一个逻辑实体,或者用一个物理实体创建多个逻辑实体。实体可以是计算、存储、网络或应用资源。虚拟化的实质就是“隔离”—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装置 该装置主要由萃取釜、分离釜、精镏柱、CO2高压泵、副泵、制冷系统、CO2贮罐、换热系统、净化系统、流量计、温度、压力控制(保护)系统等组成。 超临界CO2萃取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 萃取釜:0.5L、1L、2L、5L/50Mpa;10L、24L/40Mpa;50-200L/32Mpa,固态两用。配水夹套循环加热,温度可调。 分离釜:0.3-10L/30Mpa;50-100L/16-22Mpa。配水夹套循环加热,温度可调。 精镏柱:内径ф25×2-3m/30Mpa;ф35×2-3m/30Mpa;ф48×4-6m/30Mpa;ф78×4-6m/30Mpa,根据工艺要求可分4节、6节、8节梯度控温;柱内根据工艺要求由用户选相关填料。 CO2高压泵:20L/40Mpa·h双柱塞,50L/50Mpa·h双柱塞调频,400L/40Mpa·h三柱塞调频,800L/40Mpa·h三柱塞调频,泵头带冷却系统。 携带剂泵:用于萃取过程中,夹带溶剂来改变CO2极性,扩大应用范围。 制冷系统:配半封式、全封式压缩机,制冷量满足工艺要求。 换热及温度的控制系统:根据工艺要求,萃取釜、分离釜、精镏柱分别配置换热和温控系统,温度控制-85℃水循环、室温-150℃油循环,温度控制数显双屏控制水浴温度,测试CO2流体温度,控温±1℃ 压力控制(保护):高压泵出口配电接点压力表,设定工作压力,超压自动保护停泵。高压泵、萃取釜、分离釜、精镏柱,根据最高工作压力,分别配安全阀,超压自动泄压保护。萃取釜出口配背压阀系统,压力稳定,易于调整,压控制精度(动态)±0.1Mpa 流量显示:金属转子流量计,数显远传,分别显示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 管路:接触流体的容器、阀门、管件、管线均采用不锈钢制作。 其他:电源三相四线制380V/50Hz,CO2食品级≥99.5,用户自备 超临界CO2萃取装置的基本流程 1、CO2→萃取釜→分离Ⅰ→分离Ⅱ→回路; 2、CO2→萃取釜→分离Ⅰ→分离Ⅱ→精镏柱→回路; 3、CO2→萃取釜→精镏柱→分离Ⅰ→分离Ⅱ→回路; 4、CO2→萃取釜→分离Ⅰ→精镏柱→分离Ⅱ→回路。 超临界CO2萃取装置的特点

多点触控 多点触摸 光学式 红外光 设计方案

关于多点触控 1 前言 多点触控(又称多重触控、多点感应、多重感应)是采用人机交互技术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下进行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操作。 在人机交互的发展过程中,鼠标和键盘一直是最基本的输入设备,而屏幕一直是计算机信息的最主要输出设备。现在,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正在向我们走来——自然用户界面,也就是俗称的触摸界面,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屏幕不仅作为输出设备,同时被作为输入设备,在屏幕上直接操作,从而操控计算机。 多点触控是一样全新的人机互动方式,通过我们的十根手指代替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采用全新的用户体验方式,手势识别,新奇的体验感觉,高清直观的显示方式,为用户提供简便直观的人机互动方式和高效震撼的操作体验。 随着iPhone等触控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火爆,人机互动领域成为新时尚热点,多点触控必将引领一次新的人机交互变革。实体键盘鼠标等输入外设早晚有一天会被取代,现代的人们追求的是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不可能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鼠标键盘,便捷高效的多点触控技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 简单的来说就是解放我们的十个指头,能让我们离开办公室的椅子,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媒介进行人和机器装置高质量高效的沟通。

2 国内外现状 目前,手机等数码产品大多数采用电容屏或电阻屏,不管是电容屏还是电阻屏都共同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尺寸的限制,一般不能超过20寸,这也是制约多点触控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大尺寸多点触控技术方面,国外有一个组织,名字叫自然用户界面小组(Natural User Interttace Group),创建于2007年,他们以互动媒体探索以及开源机器遥感技术为中心,开发受益于艺术、商业、教育等相关应用。希望能够为在搭建低成本、高分辨率、开源式的多点触摸设备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多点触摸技术的信息资源中心。随着全国多点触控爱好者加入到这个项目的研究中,这个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多点触摸技术带来了许多惊人的开创,国内外几乎所有多点触控公司的技术都是来源于这个开源平台。 目前在国内,大屏多点触控技术刚刚起步,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技术方面的开源化和硬件实现方式相对简单,很多公司都尝试着开始了多点设备的制作。但是大多数公司只提供硬件设备,或者只提供一些简单的软件应用,如图片放大、缩小浏览、在线地图等,由于技术和需求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形成多点触控系统化的开发。 触控软件的开发设计比硬件技术更为重要、更为复杂,不仅在软件功能上要创新,还要在软件的开发与多种硬件技术的融合处理上多动脑筋。 例如我们给触控屏接上相应的电路以及软件,那么它就可以控制整栋大楼的电路、灯光等设备。嵌入摄像头红外扫描等设备,就可以

石膏板隔墙施工工艺

办公室装修材料之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工工艺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音材料这种方法最经济勒,便宜安装简单 石膏板施工工艺: 弹地面导墙控制线 →技术复核 →安沿地、沿顶龙骨固定 →安竖向龙骨加强龙骨(横贯龙骨) →封一面石膏板 →隐蔽验收 →填 塞岩棉→xx的另一面石膏板 →钉眼防锈处理 →接缝处理 →产品保护。《施工流程》 施工要点 1)施工所采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建设、设计单位要求和施工质量要求。 2)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标出墙体,门洞位置,门档与地坪应可靠连接。 3)检查与墙体有关的所有管线位置,正确无误后才能施工。 4)安沿地、沿顶龙骨前,在周边安放

5厚橡胶垫,宽度同龙骨。 5)沿地、沿顶龙骨用射钉固定,间距 ≤600mm。 6)主龙骨根据面板的宽度 B,以不大于 1/ 2B加缝隙 C(一般为 5mm)的间距将上下两端插入沿边龙骨。靠墙或靠柱子的竖向主龙骨用射钉固定,钉距不大于 900mm。 7)竖向龙骨间距 400mm,从墙的一端开始排列,当最后一根大于设计间距则增设一根,在门洞三侧各增设一道龙骨加强。 8)轻钢龙骨隔墙施工,必须以地面上所划的隔墙中心线用线锤引至顶棚,隔墙上槽的中心线与地面中心线吻合,保持在同一垂直中心线则安装的墙面就会平整,地面线及门窗预留洞口墨线应正确无误,复核后方可封板,在封第二侧板时应待安装管线就位后方可施工。 面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横向接缝处如不在沿边龙骨上,应加横龙骨固定面板。 2)隔墙中设置配电箱、插座,穿墙管等装置时,应对其周围缝隙进行密封处理。 3)门口两侧的上部面部不得通缝而采取

虚拟现实文献综述

《VRML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校园系统中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教育部在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中,多次涉及到了数字校园,阐明了数字校园的地位和作用。虚拟数字校园模拟真实世界,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校园空间。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数字校园系统的开发,有助于大学自身的宣传和信息的高度集中、配置和互动。它在数字校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校园展示效果,也能够体现校园个性方面的优势,对校园今后的推广及展示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词:虚拟现实;数字校园;基本概况 前言 教育部在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中,多次涉及到了虚拟校园,阐明了虚拟校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虚拟三维数字校园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校园的各个区域,在这个三维的校园里,空间次序的视觉理解和感知变得非常容易,使浏览者对校园环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1],其中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食堂、道路及绿化地带和种植的植物,都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三维虚拟校园模拟真实世界,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校园空间。三维虚拟校园可直接嵌入到大学的网站,直接通过网络浏览器察看,其丰富的、人性化的信息查询等功能,有效提高大学的美誉度,有助于大学自身的宣传和信息的高度集中、配置和互动。三维虚拟校园的直观特性,可以优化领导管理,对于校园信息管理、校园规划、建设等能够全局掌控。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状况的研究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崛起的一种实用技术,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构成三维信息的虚拟环境,可以真实地模拟现实中能实现的物理上的、功能上的事物和环境[2]。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可以直接与虚拟现实场景中的事物交互,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使人在虚拟空间中得到与自然世界同样的感受。该技术的兴起,为科学及工程领域大规模的数据及信息提供了新的描述方法。虚拟现实技术大量应用于建筑设计及其相关领域,该技术提供了“虚拟建筑”这种新型的设计、研究及交流的工具手段[3]。 在虚拟现实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虚拟现实系统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多感知性。指除一般计算机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还包括味觉、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2)存在感。指用户感动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理想的模拟环境应该达到使用户难辨真假的程度。(3)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4)自主性。指虚拟环境中物体依据现实世界物理运动定律动作的程度[4]。 虚拟现实技术自诞生以来,其应用一直受到科学界、工程界的重视,并不断取得进展,虚拟现实蕴藏的技术内涵与艺术魅力不断地激发着人们丰富的想象思维和创造的热情。从本质上讲,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种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5],其追求的技术目标就是尽量使用户与电脑虚拟环境进行自然式的交互。因此,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架起了一座人与数字世界沟通的桥梁。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校园系统的应用解析 目前,数字校园存在有2个定义,并分别带来不同的研究与实践。一种定义是从信息、网络和媒体技术发展角度,数字校园被理解为一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平台的、远程教学为主的信息主体;另一个事从因特网、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虚

单点触摸、点触摸与多点手势触摸三种触摸技术全剖析

单点触摸、点触摸与多点手势触摸三种触摸技术全剖析 就电子产品,特别是消费类产品而言,如何将用户复杂的控制动作转变为直观、便捷且可生产的体验,是用户界面设计面临的终极挑战。用户界面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到用户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五种感官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用户需求对器件或系统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大部分产品虽然有效,但主要都是将用户的视觉和触觉分开来处理。从计算机键盘、手机键盘、MP3播放器、家用电器甚至电视遥控器等上面的简单按钮或按键,到音量调节滑条、滚轮和跟踪板[LU1]等上面更高级的单击和滚动特性,输出位置(也就是用户的输入或操控动作的结果[LU2])与用户的输入位置是截然不同的。要是能让输入和输出,即视觉和触觉完全达到一致,那该有多好啊!而这种视觉和触觉的一致性正是触摸屏的基本优势所在。 让视觉和触觉完全达到一致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则不啻为一场意义深远的技术突破,其将彻底改变用户与电子产品互动的方式,因此有人将此称为用户界面的革命。触摸屏的透明特性允许用户直接“触摸”显示屏上的不同内容,人们对这样的用户界面设计发出感叹。因为用户再也不用去找电子设备周边的这个或那个按钮,如计算机鼠标或键盘甚至手机上的拨号按键,而是直接与固化在设备“大脑”(即其操作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互动。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这种操控方式可让用户直接掌控强大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一切尽在用户的指尖。当然,我们能在计算机屏幕上使用鼠标和跟踪[LU3]板访问应用程序,不过这种操控不是直接触摸显示屏,不能让用户与屏幕及内嵌的应用融为一体。实际上,我们能通过我们所能想象出来的各种动作或手势来使用触摸屏,让显示屏变得鲜活生动,只要眼睛看到的,都能简单地通过触摸进行互动。目前触摸屏主要分为三大类:单点触摸;多点触摸识别手指方向;多点触摸识别手指位置。 单点触摸屏 触摸屏的功能发展由简及繁,最初的产品只支持最简单的操[LU4]控,就是一个手指触摸屏幕上的一点来实现操控。比如我们每天在附件超市的POS终端机,或者在机场的check-in 终端上进行的操作。以前,我们只能通过屏幕周边的机械按钮进行操控,单点触摸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用户界面方面的一大进步。当然,机械和新型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钮在我们的家庭、办公室及其他地方无所不在:手机、固定电话、遥控器、电视、电脑及其各种外设、游戏机、电冰箱、微波炉、烤箱,以及无线电和空调等车内电子控制设备等等。现在,如下列图1所示的单点触摸屏在显示屏上直接集成了用户控制界面,因此再也不需要传统的机械按钮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