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根部症状

根结线虫根部症状
根结线虫根部症状

根结线虫根部症状、幼虫、雌成虫及一些微观症状

根结线虫主要有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及南方根结线虫。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泛,常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各种蔬菜的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亡。少量的根结线虫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线虫数量多时才影响作物生长,一般植株地上症状不明显。

描述:根结

描述:雌成虫

描述:各种幼虫

巨形细胞: 根结线虫在寄主根尖分生组织附近侵入。侵入后刺由食道分泌出吲哚乙酸等生长激素,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形成巨形细胞,线虫头部四周细胞的细胞壁分消解,余下的细胞壁联接,细胞质融合后形成多核的、细胞质很浓的巨形细胞。

描述:巨型细胞

效果比较好的要大都是高毒农药,像涕灭威、克线丹、灭线威等!现在比较好的是用2%阿维1000倍在移栽时灌根,并且保证作物苗无虫!

根结线虫的防治一般采取农业防治比较,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啊!最好是水旱轮作,田间多施有机质的肥料!另外,菊科植物对根结线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小麦胞囊线虫(CCN,Heterodera spp. )是小麦上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类固着寄生的线虫;包括已经定名的12个有效种和几个为未定名的种,主要为害禾谷作物及杂草,其中为害最重分布最广的为燕麦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小麦胞囊线虫全球性分布,世界主要产麦过均有发生;在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分别对小麦能造成15-20%、40-92%和23-50%的产量损失,也是印度小麦上的主要病害,被称为“molya”。

在我国湖北发现小麦胞囊线虫在小麦上的发生为害,现在在华北、华中等小麦主产区均有发生;理论上讲由于华北地区气候与小麦胞囊线虫生活习性不一致,小麦胞囊线虫不能在冬小麦幼苗期大量侵染,在华北平原的北部该线虫难以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河南农业大学根据1990年在郑州郊区须水镇的调查认为,能对小麦造成40%以上的产量损失;但一般认为小麦胞囊线虫对我国冬小麦不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描述:小麦胞囊线虫田间、根部症状及卵

描述:根部寄生的雌成虫

描述:雌成虫

合胞体:胞囊线虫在寄主根尖分生组织附近侵入。侵入后刺激寄主根尖分生细胞DNA复制,但细胞核不分裂,而侵入点多个细胞局部融合,形成多核,厚壁,细胞质浓度大。

描述:合胞体

根结线虫寄生形成的巨型细胞和胞囊线虫寄生形成的合胞的体区别

病原线虫形成过程形态寄主症状

巨型细胞根结线虫细胞核分裂,无细胞有丝分裂多核厚壁,细胞质浓度大形成巨大根结围绕巨型细胞。

合胞体胞囊线虫 DNA复制,但无核分裂,多个细胞局部融合厚壁,细胞质浓度大不形成根结,

最全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最全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目前农业生产中危害最普遍的线虫种类主要有根结线虫、孢囊线虫、根腐线虫、茎线虫、肾状线虫、半穿剌线虫、叶线虫、松材线虫等,其中以根结线虫危害最重、损失最大。线虫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与缺素症混淆,并与其它病原生物形成复合侵染。 一、线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1、轮作有根结线虫的菜地,最好实行轮作,特别是水稻和葱、蒜等轮作,防治根结线虫效果更好。勿与线虫易发蔬菜种类如茄子、番茄、芹菜、莴苣、胡萝卜等蔬菜轮作。 2、苗床消毒或无土育苗苗床是根结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苗床不进行处理,很容易将根结线虫传播到大田,而作物早期受到根结线虫的危害对其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无土育苗是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一条重要措施。如果苗床面积很大,可采用苗床消毒的措施,将35%威百亩水剂(8-10kg/亩)与土壤充分拌匀后,盖上塑料薄膜熏蒸。

3、水淹杀虫重病田灌水10-15cm深,20-30天,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最好该种一季水稻,既杀死线虫,又不造成田地荒芜。 4、深翻根结线虫多分布在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播前深耕深翻25cm以上,把可能存在的线虫翻到土壤深处,可减轻为害。 5、采用抗根结线虫的品种或砧木选用抗病或耐病的蔬菜品种,可大大减轻各种病害的为害。 (二)物理防治

1、蒸汽消毒蒸汽消毒对人畜无害,多次使用无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问题。蒸汽消毒的方法有地表覆膜消毒法、埋设地下管道法以及负压消毒法,以负压消毒法效率最高。根结线虫对热很敏感,在50℃时保持10-15分钟,可杀死几乎所有线虫。 2、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一项能有效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重要农业措施。根据研究,利用土壤栽培槽填装由稻壳、作物秸秆及动物排泄物的发酵物料等构成的栽培基质进行蔬菜栽培,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产品优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日光消毒(1)日光消毒蔬菜收获后,在夏季炎热季节,覆地膜覆盖10-15

根结线虫病防治

根结线虫病防治 一、发生情况: 根结线虫目前在宁夏地区温室蔬菜上均有发生。2005年石嘴山市隆湖区四站、五站村个别春茬黄瓜上发生较重,2007年在部分秋冬茬番茄上严重发生,发病率100%,死秧率11.5%;固原市原州区2007年6月25日在一栋日光温室黄瓜上发现根结线虫,调查病株率55%,严重影响了温室蔬菜的生产。中卫地区2007年,在蔡桥村温室发现。从目前情况看,蔬菜根结线虫有逐渐蔓延加重的趋势,因此必须要加强监测调查,指导农户及时防治,减少损失。 二、症状 蔬菜根结线虫主要危害黄瓜、西葫芦、番茄、茄子等,以黄瓜、番茄危害最重。黄瓜和番茄的根结线虫均为(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根结线虫为害作物根部的须根和侧根,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串珠状瘤状物,也叫根结。瘤状根结初期白色光滑,后转呈黄褐色至黑褐色,表面粗糙甚至龟裂,严重时腐烂。番茄的根结常在根上形成一串大小似小米或绿豆的珠状瘤,黄瓜根结则在侧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或根肿大。剖开瘤状物可见里面有透明白色针头大小的颗粒,即雌成虫。病株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阻,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植株较矮小,发育不良,结瓜果小而少。随着病情的发展,植株逐渐枯死。沙壤土地或连作地发病较重。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根结线虫多在土壤5--30cm处生存,常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线虫远距离的移动和传播,通常是借助于流水、风、病土搬迁和农机具沾带的病残体和病土、带病的种子和其他营养材料以及人的各项活动。根结线虫生活最适温度为25--30℃,高于40℃或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雨季有利于线虫的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适宜土壤pH4--8,地势干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发病,砂土常较粘土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必须在加强生产管理,一是彻底清除病根,并集中处理。不管大棚或大田菜地,均应在收割完菜后,立即清理土壤中病残体,以减少病源,减轻发病。二是合理轮作。轮作换茬可以显著地减少土壤中线虫数量,是一项易行的防治措施。如与葱、蒜类轮作,可起到减少虫源的作用。 1、农业防治 首先是选用抗线虫品种。 选择抗线虫的品种种植不仅可节省生产投入,减少农药污染,而且还可节省农时,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 另外,利用抗线虫的砧木进行嫁接,也是防治根结线虫的理想方法。 2、物理防治 通过处理土壤,杀灭线虫。 目前来说,处理土壤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高温闷棚。利用线虫致死温度为55℃,在55℃的环境下10分钟即可致死的特点,进行高温闷棚杀灭线虫。该方法效果很好,但需要深翻土壤、大水漫灌、闷棚20天等条件限制,否则20厘米以下的地温难以达到55℃以上的高温。二是溴甲烷熏棚。这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其效果比较理想。三是石灰氮熏

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的区别

[经济作物]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识别与防治技巧! 近年来,随着蔬菜生产不断发展,复种指数越来越高,连作现象十分突出,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及根结线虫病为害日趋严重,产量损失高达30%以上,同时根肿病及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又促进了软腐细菌的感染,导致作物发育不良,叶片萎蔫甚至枯死。十字花科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症状相似,都表现为根部肿大,地上部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但两者病原及发病条件不同,防治技术差异较大,正确识别是防治两种病的关键所在。 一、病害识别 1、病状特点: ①根肿病只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发病于根部,根系受病菌刺激,细胞加速分裂,部分细胞膨大,以致形成肿瘤。肿瘤一般成纺锤形、手指形、不规则畸形,大的如鸡蛋,小的如粟粒。在主根上发病时,肿瘤个大而数少,在侧根上发生时个小而数多。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后期常发生龟裂,且粗糙。其他杂菌侵入后可造成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正

常吸收,所以地上部出现萎蔫。但在后期感病的植株,地上部症状不明显。 ②根结线虫病不仅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的根部上,还发生在胡萝卜、茄子、番茄、莴苣、生菜等的根部,作物根部感染根结线虫后,受到根结线虫释放的吲哚乙酸等生长激素的影响,造成细胞恶性分裂,形成根瘤或根结。主要发生在须根和侧根上,病部产生肥肿畸形瘤状结。剖开根结,内部有许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一般根结之上可生出细弱的新根,再度侵染则形成根结状肿瘤。轻病株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重病植株矮小,叶片萎蔫,渐黄枯,严重时全株枯死。 ③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田间简易诊断可根据解剖根部的肿瘤或根结进行区别,在肿瘤内是否有乳白色洋梨状的根结线虫的成虫,这是最准确的诊确依据,根肿病的肿瘤内什么也没有。 2、发生规律: ①根肿病是由真菌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病菌在根肿上产生休眠孢子囊,肿瘤腐烂后,休眠孢子囊散落在土中越冬或越夏。因此,曾发生过根肿病的菜地,或连续栽种十字花科蔬菜的菜地(白菜类和甘蓝类蔬菜),由于病菌孢子囊在土中逐年积累,病情会逐年加重。病原真菌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主要靠雨水、灌水、害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还有土壤缺钙的地块发病也重。 ②根结线虫病以卵及幼虫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通过种子、苗木、土壤、流水和包装材料远距离传播。土壤疏松、地势高燥、盐分低、贫瘠、砂壤土的地块,适宜根结线虫活动发病严重。通透性不好的土壤极少发生。 3、流行条件: ①诱发根肿病的主要条件是土壤酸碱度、温度和湿度。土壤pH值为5.4-6. 5、土壤温度为18-25℃、土壤湿度为60%时,不仅有利于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并能在48小时内侵入植株表皮细胞内。土壤pH值在7.2以上、土壤湿度在45%以下或95%以上、土壤温度在12℃以下或27℃以上,本病很少发生。 ②根结线虫病的线虫是好气性的,地势高燥,结构疏松,含盐量低的中性砂质土壤,适合根结线虫活动。此外,线虫多分布在表层下20厘米土壤中,以3-9厘米土层内最多,空气充足,有利线虫生长,因而发病不但普遍,而且也较严重。

根结线虫

科技之窗 根结线虫 植物的根部若不好,哪能谈得上高产 根结线虫是一个让农民朋友们听了头疼的病,因为很难彻底清除掉。近年来各地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以瓜类、番茄和芹菜受危害为重,病株常达30%--60%,减产20%--40%,个别减产达80%以上。 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是:秋季重于春季,大棚重于露地,温室重于大棚。 由于线虫体微小且在地下部危害,往往被误认为营养病害。目前此病仍呈蔓延趋势,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有些地方采用剧毒农药防治后尽管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农药残留威胁了人们的健康,也不乏有农药中毒的报道。 一、危害的特点 目前已知为害蔬菜的线虫主要有高弓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及南方根结线虫。线虫寄主范围广泛,常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根结线虫主要为害各种蔬菜的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亡。 蔬菜染病后的植株矮小,黄化、萎蔫。线虫所造成的肿块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变为褐色,或暗褐色。染病植株根系紧缩,有小结或肿块。青椒染病部位肿块比起西葫芦和番茄这些作物染病部位结块要小得多,常被忽略。 二、形态特征 根结线虫雌雄异体。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0.03~0.04毫米。雌成虫梨形,多埋藏在寄主组织内,大小0.44~1.59×0.26~0.81毫米。该种雌虫会阴区图纹近似圆形,弓部低而圆,背扇近中央和两侧的环纹略呈锯齿状,肛门附近的角质层向内折迭形成一条明显的折纹和肛门上方有许多短的线纹等特征与本属已记载的其他根结线虫的会阴区图纹显著不同。此外,具有比一般根结线虫较长的侵袭期幼虫。雌虫、雄虫和幼虫的口斜较长;背食道腺开口离口斜基部球较远;雌虫排泄孔位置偏后等与近似种M.incognita不同。卵囊通常为褐色,表面粗糙,常附着许多细小的砂粒。 三、生活习性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0~20厘米土壤内,特别是3~9厘米土壤中线虫数量最多,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植株残体遗留在土壤中或粪肥中越冬或翌年环境适宜时以2龄幼虫从嫩根侵入,繁殖为害。在日光温室中可终年为害。线虫可通过带虫土或苗及灌溉水传播。土温25~30℃,土壤湿度为40%~70%条件下线虫繁殖很快,易在土壤中大量积累,10℃以下停止活动,55℃时10分钟死亡。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一年。 连茬地病重,保护地重于露地。根结线虫主要以病土、病苗及灌溉水传播。在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情况下发病重,多年连作的地块发病也重。零散田块发病有时更为严重。 四、症状识别 幼苗染病,初期根上形成小米状根瘤,以后根瘤增多、增大,植株生长缓慢,黄弱;成株期地上部生长不良、矮小、黄化,萎蔫或早枯,似缺肥水,枯萎病症状,果实小而少,多畸型果。病轻时地上部不显症,但影响产量,地下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瘤状物。黄瓜得此病,有的根部不产生瘤状物,而是寄生在腐烂的根茎中。所以,当地上部出现以上症状时,应想到根结线虫病危害的可能,此时要挖出植株根部进行检查,以确诊病情。

了解根结线虫病及其防治方法

了解根结线虫病及其防治方法 根结线虫分布与危害 果树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为害苹果、梨、山楂、柑桔、枣等果树。主要危害根部 目前已知为害蔬菜的线虫主要有高弓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及南方根结线虫。线虫寄主范围广泛,常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根结线虫主要危害各种蔬菜的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亡。 根结线虫形态特征 根结线虫雌雄异体。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0.03~0.04毫米。雌成虫梨形,多埋藏在寄主组织内,大小0.44~1.59×0.26~0.81毫米。该种雌虫会阴区图纹近似圆形,弓部低而圆,背扇近中央和两侧的环纹略呈锯齿状,肛门附近的角质层向内折迭形成一条明显的折纹和肛门上方有许多短的线纹等特征与本属已记载的其他根结线虫的会阴区图纹显著不同。此外,具有比一般根结线虫较长的侵袭期幼虫。雌虫、雄虫和幼虫的口斜较长;背食道腺开口离口斜基部球较远;雌虫排泄孔位置偏后等与近似种不同。卵囊通常为褐色,表面粗糙,常附着许多细小的砂粒。 根结线虫生活习性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0~20厘米土壤内,特别是3~9厘米土壤中线虫数量最多,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植株残体遗留在土壤中或粪肥中越冬或翌年环境适宜时以2龄幼虫从嫩根侵入,繁殖为害。在日光温室中可终年为害。线虫可通过带虫土或苗及灌溉水传播。土温25~30℃,土壤湿度为40%~70%条件下线虫繁殖很快,易在土壤中大量积累,10℃以下停止活动,55℃时10分钟死亡。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一年。 发生规律 病原线虫主要是以卵及幼虫越冬。当外界条件适合时,卵在卵囊内发育成为:龄幼虫。1龄幼虫孵化后仍藏在卵内,经一次蜕皮后破卵而出,成为2龄侵染幼虫,2龄侵染幼虫侵入维管束附近为害,并刺激根组织过度生长,形成不规则的根瘤。幼虫在根瘤内生长发育,再经三次蜕皮,发育成为成虫。雌、雄虫成熟后交尾产卵,卵聚集在雌虫后端的胶质卵囊中,卵囊的一端露在根瘤之外,每卵囊有卵300~800粒。根结线虫一年可发生2~3代,能进行重复侵染。 根结线虫发生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由于连作大棚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用药不科学,致使线虫发展蔓延速度较快,抗性增强。作物死苗率不断增加,从而造成作物严重减产,品

四种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菌株的筛选研究 第三稿

四种南方根结线虫生防菌菌株筛选研究 摘要 线虫的生物防治是近几年植保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从采自洛阳市李楼蔬菜基地的根际土壤样本中分离、筛选出了4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生防细菌菌株,并对这4株生防菌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初步检测结果如下:假单胞菌属(18-4)、巨大芽胞杆菌属(15-5)、蜡样芽胞杆菌属(20-7)、枯草芽孢杆菌属(2-1)。该结果为下一步开发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利于减少传统化学农药过度使用而导致的“3R”问题。 关键词:根结线虫;生物防治;根际生防细菌;筛选;

1 引言 通过有关植物线虫病害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现在农户中对于植物寄生线虫所导致的病害中了解程度不够,对于线虫病的危害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相反植物寄生线虫已经是导致植物病害的第二大杀手,不仅能引起植物线虫病,同时他也能为植物病原细菌和真菌提供侵染途径,也是很多植物病毒的传播介体。传统的防治线虫病害的方法一般都是采用传统化学农药,化学方法防治植物寄生线虫具有防治好,见效快的特点,但是不可避免的污染了自然环境,因此生物防治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利用对植物寄生线虫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生防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进行防治是当今新的研究热点。种类繁多的细菌从寄主植物、线虫体、线虫的卵、土壤中上被分离,不同的作用方式被报道。自然界中存在有许多对植物有益的细菌群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这些细菌的生物学潜力来控制植物寄生线虫的种群数量将有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促进植物生长、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高效的发展。 本研究首先从蔬菜的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通过室内离体实验的方法验证其防效,同时对线虫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进一步鉴定。本次研究的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开发新型防治线虫的生物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土壤样本与供试线虫来源及处理 土壤样本采自洛阳市李楼蔬菜基地的蔬菜大棚中,样本土壤均为蔬菜大棚的根际土壤。在蔬菜收获后,采用十点取样法从5~15 cm的土层中采集作物根际土壤,共采集30份土样,土样自然风干后过200目筛,然后封装于密封袋中并编号,置于4 ℃冰箱保存备用。 从样本土壤中分离得到细菌菌株50种,其中对植物寄生线虫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有4种,编号分别为2-1、15-5、18-4、20-7。将其接种于LB固

根结线虫防治四大要点

根结线虫防治四大要点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为根结线虫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适宜环境条件,使得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得以积聚增殖,致使连作温室中的黄瓜和番茄受害严重,常造成减产或绝收,且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现根据目前实践生产中存在问题,总结防治措施下:一、根结线虫防治,要以预防为主,药剂为辅 线虫本身移动性较差,一年内最多移动1米远。在实践中,我们经常见菜农随便借用种苗、串棚、农机具(特别是旋耕机)混用等现象。这无形中为线虫的远距离传播提供了方便。日光温室栽培中,有的种植7~8年温室内基本没有根结线虫,而有的种植2~3年甚至当年就有根结线虫危害,根结线虫一旦传入,很难根治。因此,阻止根结线虫的传入是防治根结线虫的首要工作,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线虫防治过程中,应重视每一个细小的农事操作环节,如进出棚要换鞋子、种苗消毒、在借用农具时,将农具进行火烧、水烫等杀线虫处理。做到早期预防,是根治线虫的基础。二、要注意轮作倒茬 连作是造成当地线虫严重的又一重要原因。一般根结线虫在没有活寄主的情况下只能存活1年左右,因此,在发病严重的地块与非寄主作物合理轮作是有效防治措施但要考虑轮作年限问题。 根结线虫病除危害黄瓜外,还能危害番茄、茄子、芹菜、甘蓝、辣椒、大白菜等20多种蔬菜,这些都是线虫的寄主作物,发病田块不可连茬种植,而禾本科作物、韭菜、蒜、葱等不宜感染根结线虫,属于线虫的非寄主作物。为切断线虫寄主,可与非寄主植物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轮作年限必须达到2—3年以上,才能断绝线虫食源,使其无法生存。实践中有的菜农轮作间隔期太短,所以未收到预期效果。 三、夏季高温淹水闷棚,要地膜、棚膜双扣 具体做法是在前茬作物拔秧后,立即进行,此时根结线虫大多处于表土层,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以免根结线虫向下转移,清洁地面,在地面按每667平方米施用稻草500—1000千克,生石灰100—150千克(如果土壤偏碱性,可不用),深翻30—40厘米,然后按40厘米行距起垄,垄高30厘米,在沟内浇大水,使沟内存有明水,然后在地面上覆盖旧棚膜,并扣好棚膜。使20厘米土温保持50摄氏度以上,连续保持15—20天。高温处理后,撤掉棚膜地膜,放水后施有机肥,恢复土壤生机,两星期后翻耕种植蔬菜。这一方法除可有效控制根线虫病外,对其他传染病害、杂草种子、地下害虫等,都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四、注意用药方法 针对线虫,多数菜农重视化学防治,但又经常抱怨药剂的无效。究其原因,多数农民盲目用药,不讲方式和方法是造成药剂疗效差的原因。例如:1.8%的阿维菌素是目前防治根结线虫的特效药之一,但阿维菌素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因此不可与碱性农药(绝大多数铜制剂、松脂合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杀虫双等)或碱性化肥(钙镁磷肥、草木灰、石灰、硝酸钙、碳酸钾等)混用。而且配好的药液应当日使用,尽可能在阴天或清晨、傍晚施用,以免光解。还要注意施药期以卵高峰期最佳。这些注意事项往往被菜农忽视,最终导致药效降低。不同的农药有不同的特性和施用方法,施用前应正确掌握所用农药的类型、性质、用量、浓度、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或向农业部门咨询,不可完全相信推销商的宣传。做到心中有数,使用准确,防治才有效。

几种常见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及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a9324810.html, 几种常见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及防治 作者:孔令圆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6期 摘要:蔬菜根结线虫病,群众又称为“瘤子病”,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保护地蔬菜面积的增长,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日益严重,一般发病导致减产26%~50%,严重的甚至绝收,成为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 关键词:蔬菜;防治;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病还可以与真菌、细菌、病毒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侵染,加重对蔬菜的危害。根 结线虫病跟线虫,又名根结线虫,雌雄异体。幼虫呈细长蠕虫状,危害蔬菜,寄主范围广泛,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一年。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亡。根结线虫雌雄异体。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0.03~0.04毫米。雌成虫梨形,多埋藏在寄主组织内,大小0.44~ 1.59×0.26~0.81毫米。该种雌虫会阴区图纹近似圆形,弓部低而圆,背扇近中央和两侧的环纹略呈锯齿状,肛门附近的角质层向内折迭形成一条明显的折纹和肛门上方有许多短的线纹等特征与本属已记载的其他根结线虫的会阴区图纹显著不同。此外,具有比一般根结线虫较长的侵袭期幼虫。雌虫、雄虫和幼虫的口斜较长;背食道腺开口离口斜基部球较远;雌虫排泄孔位置偏后等与近似种M.incognita不同。卵囊通常为褐色,表面粗糙,常附着许多细小的砂粒。 黄瓜的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在根部,侧根或须根上,植株叶片暗淡无光,不久萎蔫、枯萎死亡,容易与枯萎病混淆。该虫以幼虫或卵随根组织在土壤中越冬。带虫土壤、病根和灌溉水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1~3年。翌春条件适宜时,雌虫产卵繁殖,孵化后为2龄幼虫侵入根尖,引起初次侵染。侵入的幼虫在根部组织中继续发育交尾产卵,产生线虫寄生后分泌的形成“虫瘿”,或称为根结”。 番茄根结线虫病是一种番茄多发病,病害发生在须根和侧根上,寄主枯死后雌成虫在根结内产出的卵囊团、2龄幼虫,随病残体在约20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一般存活1~3年。翌年离开卵囊团的2龄幼虫,从嫩根侵人,并刺激细胞膨胀,形成根结,而幼虫在根结内继续发育、成熟,并交配产卵。初孵幼虫留在卵内,2龄幼虫离开卵块,钻出寄主到土中越冬或再侵染。根结线虫多分布在20厘米以上的土层内。通过病土、浇水和农事活动传播。土壤湿度是影响其发生与繁殖的重要因素。土壤湿度40%~70%,繁殖最快,也适宜其在土中的存活和累积。 茄子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于茄子根部,尤以支根受害多。根上形成很多近球形瘤状物,似念珠状相互连接,初表面白色,后变褐色或黑色,地上部表现萎缩或黄化,天气干燥时易萎蔫或枯萎。以成虫或卵在病组织里,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病土和病肥是发病主要来源。翌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方法及形态观察实验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 一、目的要求 了解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基本原理,掌握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常用方法。学习在解剖镜或扩大镜下用镊子、竹针、毛针、毛笔等工具从水中和滤纸上挑取线虫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存在于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分离线虫的方法有许多,要根据线虫的种类、研究目的等来选择适宜的方法。植物寄生线虫的个体很小,除极少数可从植物组织中直接挑出以外,绝大多数需借助特定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完成。线虫的分离主要是利用它的趋水性、大小、比重以及与其他杂质的差异,采用过筛、离心、漂浮等措施,将线虫从植物组织、土壤中分离出来。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 1.实验材料感染根结线虫病的植物病根、病土、感染大豆孢囊线虫或其它孢囊线虫的病土、感染甘薯茎线虫的病薯块等。 2.仪器或实验用具解剖镜、漏斗分离装置、漂浮分离装置、浅盘分离装置、纱布或铜纱、记数皿或平皿、小烧杯、小玻管、旋盖玻璃瓶、

40目和325目网筛、线虫滤纸、餐巾纸、挑针、竹针、毛针、毛笔等。 3.试剂线虫固定液。 四、实验操作 1.直接观察分离 对于个体较大的线虫如根结线虫、孢囊线虫、粒线虫的雌虫等,可直接用挑针从植物组织中挑取,也可在解剖镜或扩大镜观察下直接挑取,对于虫体稍小的线虫如茎线虫、粒线虫的雄虫和幼虫等,需在解剖镜下,用竹针或毛针直接挑取。 取感染根结线虫的植物病根材料(若是干材料需用水浸泡过夜),剥开皮层,观察里面是否有针头大小、乳白色发亮的颗粒状物。用挑针挑取,置凹玻片上水滴中,在解剖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是否为根结线虫雌虫。 2.漏斗分离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是目前从植物材料中分离线虫较好的方法。其装置是将直径10~ 15cm 的玻璃漏斗架在铁架上,下面接一段约 10 cm 的橡皮管,橡皮管上装一个弹簧夹。

河北省根结线虫发生种类与分布_陈书龙

收稿日期:2006-03-02 基金项目:河北省农业科学院重点项目(A03-1-03-25) 作者简介:陈书龙(1963-),男,河北阜城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线虫学研究工作。 河北省根结线虫发生种类与分布 陈书龙,李秀花,马 娟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对采自河北省不同地区的根结线虫种类、分布以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根据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雄虫和雌虫的形态特征,明确了河北省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发生最为普遍,几乎遍及全省各个地区,发生量很大,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50条/g,主要为害保护地黄瓜和番茄等作物;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仅局部发生,北方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麻山药,花生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黄瓜,北方根结线虫与花生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的发生量相对较少,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10条/g 。 关键词: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鉴定;分布 中图分类号:S435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91(2006)04-0091-04 Identification and Distribu tion of Root -knot Nematodes in Hebei Province CHEN Shu -long,LI Xiu -hua,MA Juan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 tion,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Baoding 071000,China)Abstract: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population densities of root-knot nematodes (Meloidogyne spp.) were investigated in Hebei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occured in Hebei include M incognita ,M hapla and M.arenaria .M incognita is widly spread in Hebei and causes a serious damage to the vegetable production.The highest density of this nematode in soil reach to 50second stage juveniles per gra m soil.It maily causes damage to cu -cumber and tomato in the protected fields.M hapla and M arenaria only partially distributed in Hebei.M hapla maily causes damage to peanut and Dioscorea opposita while M arenaria only causes yield loss to peanut and cucumber.The population densitiy of M hapla and M arenaria are relatively lower,and the highest density of those nematodes in soil reach to 10second sta ge juveniles per gram soil. Key words:M arenaria ;M hapla ;M incognita ;Identification;Distribution 植物寄生线虫主要为害植株根部,造成植株矮小和顶端黄化,通常与缺肥、缺水、水淹、营养不良、根腐真菌和病毒病的为害症状难以区分,一般不易引起人们重视。对于迁移性线虫,在对植株造成严重危害后,通常在植株枯萎或死亡前离开受害植株,造成线虫病害诊断困难,所以在评估线虫的危害时,它所造成的损失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1]。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线虫为害日趋严重,为害植物的线虫种类多达30个属、数百种,几乎每一种 植物都会受到多种线虫的危害[1]。为有效地防治植物线虫病害,做到有的放矢,必须了解植物线虫病害的发生种类。我国陕西、福建等省份均对本省的植物线虫病害种类做过调查 [2,3] ,并对当地线虫病害 的防治起到指导作用,有关河北省植物线虫的种类 及发生情况尚未见系统报道,因此笔者于2003~2005年对河北省的植物线虫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旨在摸清河北省植物线虫的发生种类及分布,为植 物线虫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仅就河北 华北农学报 2006,21(4):91-94

根结线虫根部症状

根结线虫根部症状、幼虫、雌成虫及一些微观症状 图 根结线虫主要有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及南方根结线虫。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泛,常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各种蔬菜的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亡。少量的根结线虫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线虫数量多时才影响作物生长,一般植株地上症状不明显。 描述:根结 描述:雌成虫

描述:各种幼虫 巨形细胞: 根结线虫在寄主根尖分生组织附近侵入。侵入后刺由食道分泌出吲哚乙酸等生长激素,刺激寄主细胞分裂,形成巨形细胞,线虫头部四周细胞的细胞壁分消解,余下的细胞壁联接,细胞质融合后形成多核的、细胞质很浓的巨形细胞。 描述:巨型细胞

效果比较好的要大都是高毒农药,像涕灭威、克线丹、灭线威等!现在比较好的是用2%阿维1000倍在移栽时灌根,并且保证作物苗无虫! 根结线虫的防治一般采取农业防治比较,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啊!最好是水旱轮作,田间多施有机质的肥料!另外,菊科植物对根结线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小麦胞囊线虫(CCN,Heterodera spp. )是小麦上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类固着寄生的线虫;包括已经定名的12个有效种和几个为未定名的种,主要为害禾谷作物及杂草,其中为害最重分布最广的为燕麦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小麦胞囊线虫全球性分布,世界主要产麦过均有发生;在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分别对小麦能造成15-20%、40-92%和23-50%的产量损失,也是印度小麦上的主要病害,被称为“molya”。 在我国湖北发现小麦胞囊线虫在小麦上的发生为害,现在在华北、华中等小麦主产区均有发生;理论上讲由于华北地区气候与小麦胞囊线虫生活习性不一致,小麦胞囊线虫不能在冬小麦幼苗期大量侵染,在华北平原的北部该线虫难以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河南农业大学根据1990年在郑州郊区须水镇的调查认为,能对小麦造成40%以上的产量损失;但一般认为小麦胞囊线虫对我国冬小麦不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描述:小麦胞囊线虫田间、根部症状及卵

根线虫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根线虫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根结线虫常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胡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对火龙果、葡萄、柑橘等为害也不容小觑。通过口针吸取植物营养,对植物地下根部,地上茎、叶和果实等造成极大危害,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一般减产10~20%,甚至80% 2、清除带虫残体,压低虫口密度,带虫根晒干后应烧毁。 3、深翻土壤。将表土翻至25厘米以下,可减轻虫害发生。 4、轮作防虫。线虫发生多的田块,改种抗(耐)虫作物如禾木科、葱、蒜、韭菜、辣椒、甘蓝、菜花等或种植水生蔬菜,可减轻线虫的发生。 5、高(低)温抑虫。利用夏季高温休闲季节,起垄灌水覆地膜,密闭棚室两周。利用冬季低温冻垡等可抑制线虫发生。

二、化学药剂防治 可选用10%克线磷,每亩3~5公斤均匀撒施后耕翻入土。也可用上述药剂之一,每亩2~4公斤在定植行两边开沟施入,或随定植穴施入,亩用药量1~2公斤,施药后混土防止根系直接与药剂接触。 无线爽(速效缓释型):本品由高活性阿维菌素与侧孢短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诺卡氏放线菌、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高具抑线活性的10个菌属微生物菌群,辅以缓释剂、粘结剂、稳定剂、着色剂和pH值调节剂,运用现代高科技提取及发酵技术组织成的强有力纯生物杀线虫缓施颗粒剂,施入土壤后,不仅对线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而且抑线菌群对线虫微管蛋白有极强亲和力,侵入后其独特的菌丝能快速穿透虫体体壁及卵壳,使类脂层和几丁质崩解,并通过菌丝在其体内的营养吸收和繁殖使虫体及卵迅速萎缩脱水,进而死亡消解。5天内对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等植物线虫的防效可达90% 三、微生物防治

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根结线虫防治方法大全! 目前农业生产中危害最普遍的线虫种类主要有根结线虫、孢囊线虫、根腐线虫、茎线虫、肾状线虫、半穿剌线虫、叶线虫、松材线虫等,其中以根结线虫危害最重、损失最大。线虫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与缺素症混淆,并与其它病原生物形成复合侵染。 一、线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一)农业防治1、轮作有根结线虫的菜地,最好实行轮作,特别是水稻和葱、蒜等轮作,防治根结线虫效果更好。勿与线虫易发蔬菜种类如茄子、番茄、芹菜、莴苣、胡萝卜等蔬菜轮作。 2、苗床消毒或无土育苗苗床是根结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苗床不进行处理,很容易将根结线虫传播到大田,而作物早期受到根结线

虫的危害对其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无土育苗是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一条重要措施。如果苗床面积很大,可采用苗床消毒的措施,将35%威百亩水剂(8-10kg/亩)与土壤充分拌匀后,盖上塑料薄膜熏蒸。 3、水淹杀虫重病田灌水10-15cm深,20-30天,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最好该种一季水稻,既杀死线虫,又不造成田地荒芜。 4、深翻根结线虫多分布在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播前深耕深翻25cm 以上,把可能存在的线虫翻到土壤深处,可减轻为害。

5、采用抗根结线虫的品种或砧木选用抗病或耐病的蔬菜品种,可大大减轻各种病害的为害。 (二)物理防治 1、蒸汽消毒蒸汽消毒对人畜无害,多次使用无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问题。蒸汽消毒的方法有地表覆膜消毒法、埋设地下管道法以及负压消毒法,以负压消毒法效率最高。根结线虫对热很敏感,在50℃时保持10-15 分钟,可杀死几乎所有线虫。

2、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一项能有效避免根结线虫为害的重要农业措施。根据研究,利用土壤栽培槽填装由稻壳、作物秸秆及动物排泄物的发酵物料等构成的栽培基质进行蔬菜栽培,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产品优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几种药剂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比较

几种药剂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比较 周兴良 双柏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双柏6700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双柏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一项新产业,对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具有积极作用;尤其在低热河谷地区的番茄、辣椒、黄瓜等作物,形成了设施栽培的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势头。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栽培模式伴随蔬菜种植类型的单一化,以土壤传染以及根部病害的发生加重,根结线虫病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而农民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在防治上农民乱用、滥用农药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造成环境负担,一些高毒农药严重威胁人畜与环境的安全,是影响当地蔬菜生产和产业结构发展的。针对根结线虫病的问题,双柏县植保植检站于2014年在设施蔬菜地开展了3种药剂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情况 试验设在双柏县大庄镇大庄村委会叶家井双柏县康源特色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内,海拔1450米,年平均气温23 ℃,土壤肥力中上,番茄品种为迪芬尼粉果,棚内设有滴灌设施,采用滴灌方式灌溉,前前茬作物为黄瓜,根结线虫病持续发生为害严重。 1.2供试药剂及处理 福气多噻唑膦10%颗粒剂,有效成分为10%噻唑膦,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原产);根结灵阿维·噻唑膦10.5%颗粒剂,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0.5%+噻唑膦10%,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艾巴夫阿维·噻唑膦5.5%颗粒剂,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0.5%+噻唑膦5%,广西农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共设4个处理:(1)福气多噻唑膦10%颗粒剂,用量为1 kg/667 m 2 ; (2)根结灵阿维·噻唑膦10.5%颗粒剂,用量为1 kg/667 m 2;(3)艾巴夫阿维·噻唑膦5.5%颗粒剂,用量为3 kg/667 m 2;(4)以不施药处理作为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小区面积35 m 2, 每小区80株,种植行向由北向南,行距为50 cm ,株距为45 cm ,试验田北方为河流。 1.3施药与栽培管理 整地打塘时采用毒土法将几种药剂分别施于塘内,并拌塘土使药剂均匀分布于土壤中,然后盖膜并移栽番茄小苗于塘内。番茄植株于2014年8月11日定植,定植后按常规措施进行管理。 1.4 调查内容和方法 安全性调查:番茄移栽后7天开始药剂安全性调查,以后不定期观察植株长相与长势,有无药害症状。 防治效果调查:药后40天采用拔株数根瘤法每小区调查10株,采收后期采用拔株数根瘤法每小区调查40株的根系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 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1]: 0级:根系完整,无根结; 1级:有少量根结,占根系数的25%以下; 2级:根结数占根系数的26-50%; 3级:根结数占根系数的51-75%; 4级:根结多且较大,占根系数的76-100%。 病株率%=调查总株数病株数×100 病情指数=最高级 调查总株数相对级数值)(各级病株数??∑×100 防治效果%= 对照区病情指数数)处理区发病率(病情指—数)对照区发病率(病情指×100%

蔬菜南方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蔬菜南方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姜玉兰 (山东省青岛市种子站,266000)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呈逐年 上升的趋势,由于多年连作,根结线虫病已成为蔬菜设施栽培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除辣椒、 葱、蒜目前尚未发现被侵染外,几乎所有蔬菜都已受到危害,特别是瓜类、茄类、豆类等受 到的危害最重, 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1 南方根结线虫的危害及发生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属植物寄生线虫,该病主要危害番茄、茄子、 黄瓜、莴苣、菜豆、芹菜、辣椒、甘蓝、大白菜等30多种蔬菜根部,侧根和须根上形成大小 不等的瘤状根结。植株地上部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变黄,呈 点片缺肥状,不结实或结实不良。 在不同的温度下,南方根结线虫一代生活史时间一般在17~57d之间。主要分布在5~30 cm深的土层中,土壤pH 4~8、土温20~30℃、土壤相对湿度40%~70%有利于线虫的繁殖 和生长发育,55℃以上经过10min幼虫即可死亡。土壤温度超过40℃或低于5℃,在干燥或过 湿土壤中,线虫侵染活动都很少。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土壤间干间湿利于线 虫病发生。砂土常较粘土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 2 南方根结线虫防治

2 1 农业防治选用高抗病品种,采用多茎嫁接的方法,进行无土育苗。种苗移栽、农事 操作是线虫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选用无病土壤育苗,劳动器械应适时消毒。尽量多用种 子繁殖,因为种子不传播线虫。收获后及时清除焚烧病株残体。种植前一定要将表土深翻20 cm以下,土壤中增施堆肥、粪肥、绿肥。如在休耕时期栽培万寿菊,然后将万寿菊翻耕于土 壤中,可显著降低南方根结线虫的数量;或土壤中添加1%的麦糠、楝叶,对南方根结线虫 的防效[1]可达7155%、6999%;或休耕期种植金盏菊、孔雀草满一季可降低土壤中90 %的线虫。但注意,金盏菊是北方根结线虫的寄主。蟹粉(主要是甲壳素)与土壤按10%~ 20%混和堆肥可降低南方根结线虫的危害。005%的生蟹粉比20%的堆肥对控制南方根结 线虫更有效,使用蟹粉防治必须在种植前采用。 轮作与休耕可有效降低线虫的危害,但并不可能完全杀灭线虫。水旱轮作的方法防治效 果较好,轮作的作物应避免葫芦科、茄科以及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对线虫有毒性( 如蓖麻和蕉麻)或抗线虫蔬菜(如石刁柏)和耐线虫蔬菜(如葱、蒜、韭菜)进行2~3年轮 作。通常休耕6个月后土壤中线虫数量可减少95%以上,在线虫高发区有时仅种植冬季作物 。也可采用无土栽培,通常栽培基质是草炭、蛭石、珍珠岩、椰壳的混合物。无土栽培1~3 年后,基质需要更换或进行消毒,通常采用蒸汽或土壤消毒剂消毒。 萝卜、莴苣、菠菜等能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可以提前或推后种植,以避开线

240种已报道杀南方根结线虫植物及杀线虫化学成分

杀南方根结线虫的植物有效成分(20181221) 草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扁桃酸巴豆酸苦参碱苦豆碱槐胺碱野靛碱毒扁豆碱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三酚丁子香酚香茅醇DL-薄荷醇柠檬酸 已报道杀南方根结线虫的植物(20181221)240种植物 合欢黄花菊万寿菊一枝黄花蟛蜞菊艾蒿黄花蒿紫茎泽兰肿柄菊青蒿乌桕蓖麻火殃勒苦楝子大叶桃花心木红果米仔兰四季米仔兰烟草曼陀罗金纽扣鸡蛋花夹竹桃黄芩厚果鸡血藤紫花非洲山毛豆雷公藤细辛冬青马樱丹鸡矢藤骆驼蓬假俭草对叶百部花椒黄文江鱼藤了哥王博落回地黄黄杜鹃白花丹岗松生姜韭菜大黄何首乌马齿苋猫爪草决明黄柏喜树连翘徐长卿黄荆栀子白花蛇舌草半夏藜芦黄姜苦参番荔枝牛角瓜砂仁槟榔玉蕊镶边玄叶铁苋锡兰叶下珠洪桑重阳木黄脉爵床硬枝老鸦嘴白蟾花龙船花鹅掌木圆叶南洋参竹柏酸豆蕺菜草麻黄石榴无花果马钱麻疯树大蝎子草杏一把伞南星山茶马尾松草乌紫云英大蒜胡黄连狗脊白头翁蛇床子小茴香甘草番泻叶胡黄连鱼腥草竹醋液朱砂连胡黄连木香紫青金盘圆叶葡萄叶大豆荚壳松柏叶松柏籽胜红蓟紫万年青芦笋蒲公英侧柏千里光牵牛子马鞭草向日葵辣蓼川楝子常春藤龙胆草山苍子贯仲藿香苍耳刺柏叶刺柏籽洋葱构树黄藤莴苣蚯蚓粪茼麻银杏柑橘荆芥七叶一枝花巴豆薄荷草麻黄大戟杜衡商陆藿香五味子附子山茶马尾松打碗花泽泻小米椒巴豆杜衡商陆藿香川穹南瓜土元粪苦豆子藿香蓟金腰箭孔雀草苦艾山道年蒿金盏花木贼猪屎豆木蓝印度皇橙斑纹芦荟臭椿香苦草番茄毒扁豆马铃薯画眉草

柠檬香茅瑞香木醋液牛心朴子叶菜豆利马豆蔓生刀豆鱼藤毛鱼藤狼牙刺羊角豆楹树大叶相思印度黄檀长角豆花生芒柄花苜蓿腰果蓟罂粟苦蒿年蒿石刁柏燕麦印楝黑芥海棠果番木瓜长春花距瓣豆宽皮橘菽麻大花菟丝子蜿蜒香茅狗牙草鲫鱼草向日葵止泻木韦氏大风子白茅黑夜爵床独行菜印度紫荆木母菊含羞草苦瓜翅籽辣木黑种草圣罗勒稻金甲豆萝卜黑麦蛇瓜孔雀草。

关于鉴定抗根结线虫研究方法的综述

关于鉴定抗根结线虫研究方法的综述 摘要:根结线虫是世界上对植物破坏最大的病原体之一,鉴定和筛选抗根结线虫的植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接种源的获取方法及其对接种线虫的影响和鉴定方式,鉴定方式包括一般接种、高持续接种和组织培养基内接种。 关键词:根结线虫;接种;组织培养 Review on the way of selecting plants to resisting root-knot nematodes Qiao Feng, Wang Jingmin, Li Jinghua Abstract: Root-knot nematodes (RKN) were one of the pathogens damaged to plants mostly in the world. It was important to select the plants resisting RKN. The article mainly talked about the ways of getting RKN and how to the ways effected the inoculation, how to selecting the resistance plants, including the general inoculation, the high and durable inoculation, the inoculation in the plant medium. Keywords: root-knot nematodes; inoculation; tissue culture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能够侵染热带和温带植物的根系,是世界上对植物破坏最大的病原体之一[1]。目前,药剂防治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而且一些高毒有效的杀线剂已被禁止使用。生产中可以通过栽培持续高抗的品种,以达到防治RKN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种简便、快速的抗性品种的鉴定筛选方法,尤其是木本植物。本文介绍接种源的获取方式及其对抗性筛选的影响和最常用的鉴定方式,如一般接种、高持续接种、扦插和组培获得幼苗后接种、组织培养基内接种,以及适用于木本植物的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组织培养接种,并指出抗线虫植株鉴定筛选的趋势是向快速、简便的分子标记方向发展。 1 接种源的获取方法及其对接种RKN的影响 一般RKN的接种源分为卵块、卵、二龄幼虫(Second-stage juveniles,J2),由于卵块的收集需要一定长的时间,而且每个卵块中卵的数量不一致,不能够形成一定的接种标准,其次,接种时,由于是卵块,不能够较均匀的分散在植物根系的周围,最后,其他病原体和根腐病菌可通过卵块侵染植物,引起病害。J2从获得到接种的时间必须要短,以防止J2死亡,侵染能力下降,另外还要保证J2比较适宜的生活条件,防止J2死亡或侵染率下降。相对而言,卵的获得较方便快速,可以通过NaClO溶液冲洗的方法[2]获得,同时,卵的表面被消毒,不会携带任何病原体,接种时,可以制定一定浓度的悬浮液,做到接种量上的统一,并且可以均匀的侵染植物根系。 接种源不同的获取方法对RKN的侵染都有一定的影响。根据Hussey 1973的报道,用离心[3]或机械粉碎获得卵的方法对其孵化和侵染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如卵的孵化率降低和卵的数量减少,在潮湿环境中,孵化的RKN侵染率更低。用1.05% NaClO溶液冲洗[2]获得卵的方法对其孵化和侵染影响都比较小,表明用1.05% NaClO溶液冲洗收集到的卵作为接种源最为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