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问题生转化

合集下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潜能生转化的策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潜能生转化的策略

心 ,更多的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实际中去。我常利用饭 间、课余和班 上 的潜能生 拉家常 ,说知心话 。 比如 :穿着是 否暖适 ?生活 费是否够 用 ?感 冒是 否 已痊 愈?学 习是否有 困难?周 日在家都 做些什 么?通过 这种方 式让这些情感缺乏 的学 生从失落 中找 回 自 , 到希 望。 信 看
头挖 起 ,才 能真 正转 化 过来 。教 师应 本着 理解 的原则 ,摸 清其 原 因 警 法 、慎 读 法 。 我经 常有 意 识 动 员 潜 能生 在 班 会课 上发 言 ,帮 他 和动机 ,从侧面 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 、家庭教育背景 、人际关系背 们 找到 自己 的前 进方 向 。在 这 方 面 最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及 时给 学 生 以 中肯 的评 价 和 鼓励 会 带 来 意 想 不 到 的后 果 。 “ 诚所 至 ,金 石 精 景 、心理 发展 过 程 、成 长 经历 等 ,为转 化_ T作奠 定 良好 的基础 。
| l
课 外 阅 读 教育教学探讨
春 风化 雨 ,润物 无 声 浅谈潜 能生转化 的策 略

崔 金 妍
( 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河南 荥阳 40O ) 5 10
[ 要] 在 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转化潜能生工作直接关系着班级的稳定健康发展。转化潜能生需要全面了解 学生的思想动向,使 摘 他们在爱的氛围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了解潜能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培养提高潜能生的 自 律能力;培养潜能生的学习兴 趣,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潜能生的转化需要社会 、学校、家庭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缺点 ,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著名教育学 生 理 和 心 理 等 ,采取 适 宜 的措 施 。 我善 于 通 过 不 同 形式 的教 育 使 家苏 霍姆 林 斯基 说过 , “ 有教 育不 好 的学 生” ,换 句话 讲 ,即对 学 生 提高 自身 修养 ,每 周 的主 题班 会时 间是 我对 学 生特 别是潜 能 生 没 由非 智力 因 素形成 的潜 能 生是 可 以教育 好 的。 进 行 思想 教育 工作 的固定 主 阵地 。让学 生制 定 学习 目标 、纪 律 目标 潜 能 生 的成 因是 多面 、复 杂 和长 期 的 ,只有 找到 其根 源 ,从 源 等 ,以此 来 约束 自己 ,并 教给 他们 自律 的方 法 。 比如 :榜样 法 、 自

春雨润物细无声——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春雨润物细无声——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春雨润物细无声——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作为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制定一份培优转差计划。

这份计划中的“差”,俗称“差生”。

现在,教育者称之为“学困生”,像这类学生,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他们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点。

若管理方法正确、到位,学困生就有可能会转化,反之,则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加大班级管理难度。

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曾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效果颇佳。

一、分析成因,对症下药学生是独立的有差异的个体,他们在各自的生活环境里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认识又产生了不同的标准。

形成学困生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几种:家长忙于工作或生产,对孩子疏于教育和管束:家长思想道德素质低下,长期的家庭共同生活中,家长的不良言行影响了孩子:先天智力发育不全,学习跟不上,从低年级就硬拖上来,只好抱着混天度日的心态打发时间。

弄清了学困生之所以“差”的原因,便可以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了。

二、提高自身素养,讲究批评方式学困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而不是“专政”的对象。

面对他们的屡屡出错,有的老师动辄火冒三丈,拍桌子瞪眼,满口的“怎么又是你?”“你无可救药了!”“又让我逮着了吧!”“你还想不想读了?回去叫家长!”……教师自己气的不得了,但收效甚微。

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教师的火气越大,学生的抵触情绪也会越强烈。

厉声的训斥,只能火上浇油,唠叨的说教,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过重的惩罚会使他们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走向教育的另一端。

作为教师,对待学困生的过错要善于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的个性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有时,委婉的批评比严厉的指责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三、尊重人格,启迪疏导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教师要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不歧视、不冷漠,不要习惯性的给他们戴上一顶“差生”的帽子。

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不是放纵,不等于姑息迁就),常常主动接近学困生,与他们多交往,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需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简谈对学困生的转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简谈对学困生的转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简谈对学困生的转化
张舒娅
【期刊名称】《环球人文地理》
【年(卷),期】2014(000)020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作为教师,如何对待学
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

对学困生的转化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总页数】1页(P161-161)
【作者】张舒娅
【作者单位】山东省泗水县龙城初级中学,山东济宁 273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J], 韩炜
2.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爱心教育对“学困生”的积极作用 [J], 张玉凤
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运用形成性评价转化小学英语学困生的个案研究 [J], 金鑫
4.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案例分析美术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 [J], 李小燕
5.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班级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J], 梁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浅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浅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生 ,才 能换 取 学 生 对 老 师 的好 感 ,从 而 激 发 起 学 生 对 学 习 的 兴 趣 。对 于 学 困生 ,他们 更渴 望 教师 对 他 们 的
鼓 励关 爱重 于批 评责 罚 高尔基 曾说过 “ 谁爱孩子 ,孩子


或少的存在 一些学 困生。作为教 师 , 我们 应该 正确 的去 看待 他们 。实 际上 ,
的架 子 , 以一个 好 朋 友 、好 伙 伴 的身 份 帮助 这 些 学 生 辅 导 。久 而 久 之 ,他 们 的学 习态 度 发 生 了 明 显 的转 变 ,学
所 谓 学 困 生 ,顾 名 思 义 就 是 学 习 困 难 的 学 生 ,主 要 表 现 在学 习成 绩 不
四 长期教育优于短期教育 冰 冻 三 尺 非 一 日之 寒 。我 们 知 道
天打鱼两天晒网” ,想 起 来 了 就 辅 导 ,
差导致落后。常言道 : “ 无 以规矩 ,不 想不起来就算了。对学 困生的转化 工 成 方 圆。 ”对于 学 困生 更是 这样 ,他 们 作是 长期 的 、 反 复 的、 不 断 强化 的过 程 ,
坚持 才 能胜 利 ,持 久才 会 收 获 。工作 中虽 然对 一 些 学 困 生 的 转化 取 得 了 一
思想等。那么 ,如何来 “ 处理”这些
中很多学生最缺乏 的就是正确的学 习 学 困 生 呢 答 案 是 肯定 的 ,教 师 必 须 态 度 和 学 习方 法 。 因此 ,我 们教 师 要 要 直 面这 些学 困生 ,做 好 对 他 们 的转 从 思 想 上 与 其 沟 通 ,转 变 他 们 的 学 习
学 困 生 的学 习 习惯 差 ,成 绩 落 后 并 不 是 一 两 天 形 成 的 ,已经 是 习惯 成 自然 了。要 想 改变 学 困生 的 学 习 习惯 和 成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摘要:在每个小学班集体中,都会存在学习成绩优异的优等生和学习能力稍弱的后进生。

后进生大部分都拥有强大的潜力,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就会取得不断的进步,现实教学生活中,存在部分教师对后进生束手无策,放任后进生,放松对后进生管理的现象,造成班级成绩两级分化严重。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教师该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完成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从而构建共同进步发展的优秀班集体。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不应该放弃每一位同学,要尽可能的转化后进生,后进生群体一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进步空间会非常大,如果教师无法正确对待后进生群体,那么后进生群体会影响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良好的班集体是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教师要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把握学生的能力生长点,了解后进生的内心诉求,帮助后进生的态度转变,能力提升,切不可任由其堕落,放松对后进生的管理和关心。

只有这样,整个班级才能共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找到形成后进生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存在发展的过程的,没有天生的优生,更没有天生的差生,发展的过程往往是受周围环境影响而成的。

一个优生会变成差生,一个差生也有成为优生的可能,遗传的因素并不是影响人的唯一因素,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后天的教育都是需要重视的。

所以后进生不是说生来就是后进生学习很差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往往是受不同因素影响才走了不一样的路,成为不一样的人。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所以后进生的形成并不是说变就变成的。

因此后进生一开始也跟优秀的同学们一样,造成后进生的根本原因往往是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他们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内心的期待得不到理解等心理问题,逐日累积造成的,小学生都喜欢接受赞美和表扬,没有人天生就想成为后进生。

因此教师在对待后进生转化问题时,要了解清楚,这位同学为什么抗拒学习,不信任老师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后进生转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后进生转化

绩 竞 排 到全 班 前 1 5 名 , 绘 画 作 品《烛 光里 的妈 妈》获得
县 级 文 艺作 品展 一 等奖 。
由于每 个 人 的生 长 的家庭 环 境 所 , 接触 的社 会环 境
的不 同 , 因此 每个人 都有 其个性 特征 ,对正 处 于 身心 快
速发展



, 老 师要
学 生 , 老 师 应 把他们 的特 长 进 行 扩大 , 唤起 他们 的 自尊 ,
引 导 他们奋 发 向上 努力 拼搏 。 有二 个 学生 特别喜欢 绘
画 ,谈 起 绘 画 , 眉 飞 色 舞 、 头 头 是 道 , 自感 在 同学 们 中 间
有 些 名 气 但 , 是 因 为 忽 视 了对 文 化 知识 的学 习 , 只 要 一
几 个后 进 生 经 常在班 内违犯 纪 律 。 可是这 次他们好 像
故意给我 出 了难题 。 于 是 我就有 意 向他们 :你们是看 到
他们在大声说话才说 的?
他们说




” 我 面 向优 秀 生








?
想想 吧 。




个学

怯怯地




师 ,我们错 了 。



出决定


你们所
以 宽 阔 的 胸襟
来包 容这 些个 性 , 不 能动辄训斥批评 ,要 给他们机 会和
空 间 ,促使他们先学做人再成材 。 一 次上 物理 课 ,物理 老
师把一 个正 听随身听的学生 叫了起来 , 进行批评教育 ,

春风化雨润无声——试论问题学生的有效沟通与转化

春风化雨润无声——试论问题学生的有效沟通与转化

春风化雨润无声——试论问题学生的有效沟通与转化【摘要】现代社会的高中生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便导致现在的高中生越来越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班主任们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难以避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

如何与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对其进行转化,需要讲究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沟通转化现代社会的高中生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便导致现在的高中生越来越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班主任们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难以避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

如何与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对其进行转化,需要讲究方法。

笔者曾经在高三担任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下面就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与转化,阐述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管理自我情绪。

班主任首先应当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不良情绪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可能导致更恶劣的后果,你激动,问题学生可能会更激动;你尖锐,问题学生可能会更尖锐。

班主任应当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用平静的心态、语言、表情,甚至可以去面对问题学生,让问题学生感觉你很客观,值得信任,不要让问题学生感觉自己已经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

二、多方面了解原因。

班主任应当设法多方面了解问题学生身上产生问题的原因。

凡事都有前因才有后果,有时我们单独去看一个学生的表现,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正常的学生怎么会那样呢?但是,如果把他放到他成长的历程去看,可能就会明白他为什么会那样。

只有找到了学生行为异常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了解原因的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

例如私下询问问题学生本人,或者私下询问其同桌、舍友,或者私下询问其家长等。

注意做好保密工作,要保护那些提供信息给你的线人。

有时候你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可能会不一样,这样可以让你更全面的了解原因。

比如:一个女生最近突然情绪低落,经常请假,不听课不交作业,并表示想请长假。

问学生本人,她流着泪反复强调一句话:“我觉得学习太难了,压力太大了”。

私下询问她同桌,说她可能是因为她喜欢一个男同学,却被男同学拒绝了。

春风化雨以身作则----“问题”学生的转化案例

春风化雨以身作则----“问题”学生的转化案例

春风化雨以身作则----“问题”学生的转化案例发布时间:2022-06-20T01:44:55.2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2月)4期作者:杨建凤[导读]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

杨建凤绍兴市柯桥区鉴湖中学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

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

作为一个高中班主任,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他们的问题层出不穷,批评虽然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为此,对待“问题”学生,我们更应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的方法。

1案例呈现1.1背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

所以每次接班,我都会向前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同时和学生同步强化,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今年接手的班里有一个胡同学,她是一个行为怪张的女孩,行为习惯完全不符合中学生的要求:自修课随意聊天,吃零食;垃圾随意丢弃,自己位置附近垃圾成堆;晚就寝在寝室喝酒聊天;犯错误后寻找各种借口,却不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等等。

虽然德育处对她进行了教育反思,但收效甚微。

作为班主任,我十分担心如果以她为中心形成小团体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1.2情境根据班级的选课特点,同时也为了整顿班风学风,我规定了午读,时间定在12:30,我明确第一周和他们同步作息,帮助他们一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自己会各个方面给他们做个榜样,后期也会不定期抽查其他违纪情况,如有违纪,给班级拖地服务一周。

在规则制定后的前三天,胡同学每天都规规矩矩的,看着她的进步,我窃喜自己的小策略奏效了。

第四天,我因不想去食堂就在办公室泡方便面吃,午读迟到了五分钟。

庆幸的是同学们都已经在教室大声的午读,当时大家也没注意到我迟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问题生转化
【摘要】如何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是所有教师面临的问题。

应首先明确其成因,然后寻找合适的转化方法,用老师满腔的爱浇灌、用老师的赏识激励,配以家庭的合力循序渐进逐步转化。

但注意小学生持久性差的特点,转化需要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

【关键词】对症下药;爱字当头;赏识当桥;爱的延伸;咬定青山不放松
所谓的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龄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如何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

在问题生的转化工作中,我觉得应从下面几方面做起。

1. 明确成因
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三种,也不外乎外因与内因。

我今天要谈的是外因方面的转化。

外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

要想彻底转变一个问题学生,首先需要明确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再寻觅适合的转化方法和对策,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转化有方
(1)“爱”字当头。

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尤其对待问题生必须具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这是老生常谈,也是老生必谈的话题和要求。

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

有这样的说法,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爱有问题的孩子便是神!只有拥有了神普度众生的爱心,育人方面才会拥有神的无所不能。

所以,教师不应放弃每一个问题孩子,努力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予他们全心的呵护,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用真诚的心去排除他们刺猬般地戒备心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的不离不弃、用满腔的真情让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

(2)赏识当“桥”。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尤其问题生,利用其闪光点帮助其改正不足。

让你爱的“赏识”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金桥。

我教过的班中有这样一名学生,前任班主任口中的他是一个无“差”不有、无可救药、谈之头疼的孩子,对他只得任其放任。

课堂上的他如果能安静地坐上五分钟都要被视为打破记录的奢侈了。

但我始终不敢忘记陶行知先生的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通过我连续几日细心地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并不是真的一无是处,我竟然发现他的手工制作非常好,于是我灵机一动,特意为他安排了“手工制作”比赛,赛场上,他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为大家呈现创造出了精美的作品,引来了同学们的赞叹声,于是,我在全班表扬
了他。

一次比赛就改变了同学们对他的看法。

我又针对他的转化问题,在班里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把优点变得更多,让缺点慢慢无存》。

班会中,同学们纷纷热情地给他提出了许多让“缺点慢慢无存”的建议良策,他也忽然意识到了自己并不是一个一文不值的废物和师生眼中的垃圾,他也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好多缺点原来也可以克服改正,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也可以成为好孩子!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一次表扬激起了他成功的信心,一次班会激发了他暗藏的上进心,我惊喜地发现,自此以后,他的各方面开始有了明显地改变,我坚信,只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浇灌培育和等待,花开便不是奇迹!一位名师说过:问题生就好比一朵被霜打虫咬的鲜花,只要我们倍加爱护,他也一定能使每一个花瓣恢复生机、散发芬芳。

(3)爱的延伸。

对问题生的爱还要扩展到学生的家庭中,要想了解学生的特殊行为,不能不深入到他们的家庭领域中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自幼在他们心灵中埋下很深的种子。

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会给学生各方面发展成长带来积极影响,而一个充满矛盾裂痕的家庭则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痛苦的烙印,干扰其在校内的正常生活。

我教过的班中有一男生,平时表现极差,跟老师顶嘴,上课捣乱,课外经常因一些小事和同学大打出手,想了很多方法去帮助他教育他都无效。

后来我给家长反映过两次,但结果并不乐观,一旦我和家长联系后,第二天他就用怨恨的目光瞪我,我很纳闷。

于是,我将工作做到了他的家庭,
到家中约见了他的父母,才了解到,他父母离婚后,他跟妈妈来到继父家,妈妈管不了他,而继父的法宝就是“打”,一犯错误就暴打,家庭因素使这个孩子失去了温暖,萌生了仇恨。

我觉得有责任协助父母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我专门几次去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给他们讲了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典型事例,告诉他们,不用动辄打骂,棍棒之下未必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孩子的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就此又尝试让他父母一段时间不要管他,全部交给我。

此后,我有意让他帮我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然后适时地表扬他,即使控制不好他又犯了错误我也不凶神恶煞批评他,而让他静下来想一想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这名男生再也不用“斗鸡式”的眼睛看别人了,脸上露出了真心的微笑,也不跟老师顶嘴了,也懂得尊重别人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前后判若两人。

3. 咬定青山不放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有的小学生都具有热情高而持久性差的特点,他们往往缺乏毅力和自制力。

在进步过程中,易受外界影响而反复,所以要彻底转变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具有持久性和反复性。

俗话说的好: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

雕刻一尊石像尚需很长时间,更何况塑造人的灵魂呢?问题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问题生的转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整个转化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应有思想准备,他们的故态重萌甚至反复无常乃正常反
映,对他们每个教师应满怀一腔爱心和耐心、热心和恒心,“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才能是问题生保持不断前进,彻底改变的势头。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不厌其烦,坚持不懈,不急功近利,使每个暂差生在你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早日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明天。

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爱好和性格。

所以,每个教师尤其班主任要用心选择适合每个学生此时特点的管理方法,这样的教育才最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