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天然药物化学重点讲课稿

最新整理天然药物化学重点讲课稿
最新整理天然药物化学重点讲课稿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1)

1、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目的和意义:

答:促进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2、有些化学成分是中草药普遍含有的如:蛋白质、糖类、油脂、树脂、鞣质、色素等,这些成分一般无生物活性,称为无效成份。

3、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有效成分是我国《本草纲目》中记载的:(D)

A. 香豆素

B.苯甲酸

C.茜草索

D.樟脑

E.咖啡碱

4、下列成分在多数情况下均为有效成分,除了:(E)

A.皂甙

B.氨基酸

C.蒽醌

D.黄铜

E.鞣质

5、属于亲脂性成分是:ABCD

A.叶绿素

B.树脂

C.油脂

D.挥发油

E.蛋白质

6、衡量一个制剂质量的优劣,主要是检验其有效成分是否存在。(错)

7、有效部位:含有效成分的混合物。

8、怎样利用有效成分扩大药源?举例说明。

答:当从某一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分离出一种有效成分后,就可以根据此成分的理化特性,从亲缘科属植物,甚至从其他科属植物寻找同一有效成分。如小檗碱最初从毛茛科黄连分离得到,后发现小檗科、防己科、芸香科等许多植物中均含有小檗碱。

9、把下列符号中文名称填写出来:

Et

2O(乙醚) CHCl

3

(氯仿) EtOAc(乙酸乙酯) n-BuOH(正丁醇)

Me

2CO(丙酮) EtOH(乙醇) MeOH(甲醇) C

6

H

6

(苯)

10、亲脂性有机溶剂是指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特点:选择性强提取成分范围小,沸点低易浓缩,毒性大,易燃,价贵,不易透入织物组织内,提取时间长,用量大。

11、乙醇沉淀法加入的乙醇,其含量应达 80%以上,可使淀粉,树胶,粘液质,蛋白质等从溶液中析出。

12、结晶法常用的溶剂有冰醋酸,水,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等。结晶法常用的混合溶剂有水/乙醇,丙酮/水,乙醇/氯仿,乙醇/乙醚,氯仿/乙醚,石油醚/苯。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4)蒽醌类

1、Molish试剂反应

答:即α-萘酚试剂反应,指糖或甙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衍生物与α-萘酚缩合而生成紫色缩合物。

2、简述糖的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

答:提取的方法是根据它们对水和醇的溶解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单糖包括小分子低聚糖可用水或50%醇提取;多糖根据可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醇的性质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可用铅盐、铜盐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以及分级沉淀或分级溶解法等。

3、香豆素具有苯骈α-吡喃酮的基本母核。结构上可看成是顺式邻羟

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尤其在芸香科、伞形科中特别多,在植物体内有90%以上的香豆素是 7-位有羟基或醚基。

4、香豆素及其甙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盐酸羟胺作用生成异羟肟酸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再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生成异羟肟酸铁为红色配合物。香豆素C

位上无取代基,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与 4-氨基安替匹林~铁

6

氰化钾或 Emerson试剂生成红色缩合物;与 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或 Gibbs 试剂生成蓝色缩合物。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蓝色或蓝绿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荧光更为显著。 7 位导入羟基后,荧光增强,但在 8 位再引入羟基,荧光消失。

5、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成分是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等,它们均具有降低GPT 的作用,其中五味子酯甲是主要有效成分。

6、

1.上述化合物进行PC,展开剂为BAW系统,推测Rf值最大的是:C

2上述化合物进行PC,展开剂为BAW系统,推测Rf值最小的是:B

3.上述化合物进行PC,展开剂为BAW系统,推测Rf值处于第三位是:E

7、试举例说明香豆素的生物活性。

答:香豆素的生物活性是多方面的:

①抗菌作用:如秦皮中的七叶内酯及其甙。

②解痉利胆作用:如茵陈中的滨蒿内酯。

③光敏作用:如补骨脂内酯。

④双香豆素有抗维生素K作用。

⑤其他方面:如矮地茶中岩白菜素有止咳作用;蛇床子素治疗脚癣、湿疹、阴道滴虫等。

8、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以及提取时注意点。

答:香豆素具有内酯环。在热碱溶液中能开环生成羧酸钠盐,而溶于水,加酸后又闭环析出的性质。

注意点:提取碱液一般用0.5%NaOH水溶液,碱液浓度不宜太浓,加热时间、温度不宜过长、过高,以免破坏内酯环而生成酚类及酚酸类。

9、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种类型。

10、蒽醌类具有泻下,抑菌,利尿,止血等多方面生物活性。

11、羟基蒽醌及其甙进行薄层层析检识时,常选用吸附剂是硅胶,也可用

聚酰胺,一般不用氧化铝。这是因为它能和羰基产生化学吸附而难以展开。

12、大黄中游离蒽醌的硅胶薄层检查用苯:乙酸乙酯(3∶1)展层后,可见4个斑点,Rf值由大至小依次分别为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

13、

芦荟甙按甙元结构应属于:(B)

A.二蒽酚 B.蒽酮 C.大黄素型 D.茜草素型 E.氧化蒽醌

1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E)

15、若从大黄中提取游离蒽醌类化合物,采用哪种方法最佳?

A.乙醇加热回流 B.苯加热回流提取

C.20%Ca(OH)

2

、苯加热回流 D.碱溶酸沉法

E.20%H

2SO

4

、苯加热回流

答:E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5)

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 2-苯基色原酮。现则泛指两个苯环(A与B 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联结,具有 6C-3C-6C 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

2、黄酮类化合物所呈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数目和位置有关。如果在4’或7位上引入助色团能促使电子位移和重排,使颜色加深。花色素及其甙的颜色随pH值不同而改变,Ph 7以下显红色,pH 8.5左右显紫色,pH>8.5 显蓝色。

3、锆-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 3 和 5 羟基黄酮,加入2%氯氧化锆甲醇溶液,均可生成鲜黄色锆配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液后, 5-OH黄酮颜色渐褪去,而 3-OH黄酮仍呈原色。

4、黄酮类化合物常用提取方法有溶剂法,碱溶酸沉法和金属络合物

法。用溶剂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若原料为叶或种子时,可用石油醚处理除去叶绿素,油脂,色素等脂溶性杂质。也可在浓缩的提取液中加多倍量的浓醇,除去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杂质。

5、组成黄酮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D)

A.3C—6C—3C

B.6C—6C—6C

C.6C—3C

D.6C—3C—6C

E.6C—6C—3C

6、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水溶性最大的是:(D)

7、黄酮类化合物加2%二氯氧化锆甲醇液显黄色,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黄色显著消褪,该黄酮类化合物是:(C)

A.3-OH黄酮 B.异黄酮 C.5-OH黄酮 D.二氢黄酮 E.3,7-二羟基黄酮

8、下列化合物进行纸层析,展开系统为TBA,其Rf值最小的是:(C)

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聚酰胺层析分离,以醇(从低高浓度)洗脱,其先后流出顺序为:(D)

A、②①④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E、③①②④

10、芸香甙的提取除了用碱溶酸沉法外,还可采用:(B)

A.冷水浸取法 B.乙醇回流法 C.乙醚提取法 D.酸水提取法 E.苯加热回流法

11、 A.山酮 B.橙酮 C.黄烷醇 D.花色素 E.异黄酮

1.黃酮类化合物其三碳链部分为:属于A

2.黃酮类化合物其三碳链部分为属于:E

3.黃酮类化合物其三碳链部分为属于: D

4.黃酮类化合物其三碳链部分为属于:C

12、A.四氢硼钠试剂 B.盐酸镁粉试剂 C.三氯化铝试剂

D.锆-枸橼酸试剂 E.三氯化铁试剂

1.检识二氢黄酮(醇)可选用:A

2.区别黄酮与黄酮可选用:D

3.区别黄酮与异黄酮可选用:B

13、芸香甙经酸水解后,可得到的单糖有:(AC)

A.葡萄糖 B.半乳糖 C.鼠李糖 D.果糖 E.阿拉伯糖

14、以BAW系统进行PC检识黄酮甙与其甙元,展层后甙元的Rf值大于甙。(对)

15、黄酮甙有旋光性,且多为右旋。(错)

16、四氢硼钠(钾)反应

答:为二氢黄酮(醇)专属性反应。二氢黄酮(醇)与四氢硼钠(钾)反应显红~紫红色。

17、写出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母核。

答:

18、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答:

19、用简便方法分离下述化合物?

答: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6\7)萜类

1、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的总称。开链萜烯的分

子组成符合(C

5H

8

)n;减少,随着分子中碳环数日的增加,氢原子数的比例相应减

少。

2、环烯醚萜类成分分为环烯醚萜甙和裂环环烯醚萜甙两类,如梓醇属于环烯醚萜甙而龙胆甙属于裂环环烯醚帖甙。环烯醚萜试易被水解,生成的甙元具有半缩醛结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缩合故难以得到结晶性甙元。

3、挥发油难溶于()而易溶于(),在高浓度()中能全部溶解。挥发油在水中只能溶解()量,利用此性质,可制备()。挥发油应密闭于()色瓶中,在()保存,以避免()、()和()的影响,而发生分解变质。

答、水;有机溶剂;乙醇;极少;芳香水剂;棕;阴凉处;空气;日光;温度。

4、挥发油的显色剂常用的有两大类。一类是()或()挥发油中各种成分均显不同颜色。另一类是挥发油()的显色剂,如挥发油中含酚类成分检查可用()试剂,显()斑点;含薁

类成分可用()试剂显斑点。若用2,4-二硝基苯拼试剂,显黄色斑点,表明含有()成分;若异经肪酸铁试剂显淡红色斑点可能含有()成分。

答、香草醛-浓硫酸;香草醛-浓盐酸;各类功能基;三氯化铁;绿或蓝色;对二甲基苯甲醛;深蓝色;醛或酮类;酯或内酯。

5、薄荷油来自()科()属植物,用作药()和()药。薄荷油化学组成复杂,主要成分为();()等。薄荷醇又称(),结构式为:()。

答、唇形;薄荷;芳香;驱风;薄荷醇;薄荷酮;乙酸薄荷酯;薄荷脑;

6、下列化合物应属于:

A.双环单萜 B.单环单萜 C.薁类 D.环烯醚萜 E.倍半萜內酯

答、D

7、采用分馏法分离下图,各成份馏出的顺序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E.②~③~①

答、A

8、测定挥发油物理常数,多先测定下述哪项指标,若此项不合格,其余项目可

不必进行,此挥发油质量即不合格:

A.比重 B.沸点 C.旋光度 D.折光率 E.凝固点

答、D

9、用吸收法提取挥发油时,选用豚脂与牛脂比例为:.

A.4:3 B.2:3 C.3:2 D.5:4 E.3:4

答、C

10、挥发油中的薁类化合物,用硫酸或磷酸提取时,选用酸浓度为:

A.60%~65% B.50% C.30% D.80% E.90%

答、A

11、A、 B、 C、 D、 E、

1.葑烷是指:

2.莰烷是指:

3.守烷是指:

4.蒎烷是指:

5.蒈烷是指:

答、E|A|D|B|C

12、A、 B、 C、

D、 E、

1.上述化合物沸点最高成分:

2.上述化合物沸点最低成分:

3.上述化合物沸点处于第三位是:

用分馏法分离挥发油中所含下述五种化合物:

答、C|E|A

13、下列中章药中,主要含环烯醚萜类成分的是:

A.大黄 B.甘草 C.地黄 D.玄参 E.栀子

答、CDE

14、下述哪些化合物属于萜内酯:

A.穿心莲内酯 B.青篙素 C.冬凌草素 D.冰片 E.环烯醚萜类

答、AB

15、从数值上讲,皂化值就是酸值和酯值的综合。()

答、对

16、环烯醚萜类成分是中草药苦味成分之一。()

答、对

17、环烯醚萜

答、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属单萜衍生物。

18、挥发油

答、又称精油,是植物体内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在常温下能挥发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19、萜类化合物分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类萜在植物体内主要以何形式存在?

答、萜类化合物是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异戊二烯单位数分类。可分为半萜(植物叶中)、单萜、倍半萜(多集中挥发油中)、二萜(树脂、苦味素)、二倍半萜(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四萜(胡萝卜素)、三萜(皂甙、树脂等)、多萜(橡胶)。

20、写出青蒿素、穿心莲的结构式:

答、

21、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沸点有何关系?

答、在单萜烃中沸点随着双键减少而降低,三烯>二烯>一烯;在含氧单萜中,沸点随官能团极性增加而增高。醚<酮<醛<醇<酸。另外,分子量增大,沸点增高。因此,酯的沸点大于相应的醇。含氧萜沸点一般高于相应的萜烃。

22、采用分馏法分离挥发油时,一般按分馏时的压力及温度分为几个馏份?各馏份可能含有哪些成分?

答、分为三个馏份(压力1.333KPa):低沸点馏份:单萜烯类化合物;中沸点馏份:单萜含氧化合物;高沸点馏份:倍半萜及其含氧化合物,薁类衍生物。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8)甾体

1、天然存在的甾体成分都具有()的母核,母核结构中含有()个环,在()、()、()位各有一个侧链。

答、环戊烷骈多氢菲;四;C

3;C

10

;C

13

;C

17

2、植物甾醇是C

17

侧链为()个碳原子的脂肪烃甾体。主要有(),(),()等。答、9-10;谷甾醇;豆甾醇;菠甾醇

3、强心甙的糖均与甙元()结合成甙。各种糖按结构可分()、()、()三类。L 鼠李糖属于()糖;毛地黄毒糖属于()糖。

答、C3-10;六碳醛糖;甲基五碳糖;2,6去氧糖;甲基五碳;2,6-去氧

4、强心甙甙键不被碱水解,但强心甙成分中有(),()基因可受碱液作用而水

解或裂解。一般用()如()、()、(),可使()脱去而()不受影响。若用(),()水溶液处理,可使其()结构(),但酸化后又()。

答、酰基;内酯环;稀碱;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钙;酰基;内酯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内酯;开环;环合

5、甲型强心甙元含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在()条件下,双键转位能形成()基,能与多硝基苯类试剂作用呈色。常用试剂有;()试剂,()试剂,()试剂()试剂。

答、醇性苛性碱;活性次甲;间二硝基苯;3,5-二硝基苯甲酸;碱性苦味酸;亚硝酰铁氰化钠

6、强心甙纸层析检识条件:亲水性较强的强心甙,展开剂用()或();对亲脂性较强的强心甙,固定相为(),展开剂为()或()。

答、丁酮/水;丁醇:甲苯:水(4:6:1);甲酰胺;苯/甲酰胺;甲苯/甲酰胺7、析胶法主要是除去()、()、()等杂质。当醇浓度为()时,效果最佳。答、树脂;叶绿素;粘胶;15%~20%

8、大多强心甙母核空间排列为:

A.A/B,B/C,C/D,环均为顺式 B.A/B,B/C,C/D环均为反式

C.A/B环为顺式,B/C环为反式,C/D环为顺式

D.A/B环为顺式,B/C环为顺式,C/D环为反式

E.A/B环为反式,B/C环为顺式,C/D环为反式

答、C

9、按其结构属于:

A.甲-Ⅰ型强心甙 B.甲-Ⅱ型强心甙 C.甲-Ⅲ型强心甙

D.乙-Ⅱ型强心甙 E.乙-Ⅲ型强心甙

答、C

10、缓和酸水解强心甙,其酸的浓度范围是:

A.0.3-0.5mol/L B.0.02~0.05mo1/L C.1~2mol/L

D.0.5~1mol/L E.2~5mo1/L

答、B

11、用硅胶G薄层,以甲酰胺为固定相,行强心甙的分配层析,合适的展开剂是:A.氯仿:丁醇(9:1) B.苯:丁醇:丁酮(9:1:1) C.氯仿:甲醇(99:1) D.氯仿:丙酮(4:1)/甲酰胺饱和 E.BAW(4:1:5)

答、D

12、有关甾体结构叙述的不正确项:

A、具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结构

B、分子中有ABODE五个环

C、各有1个侧链

D、多为含1个碳原子的基团

E、侧链不同形成不同甾体化合物

答、B

13、Legal反应叙述错误项:

A.本反应为亚硝酸铁氰化钠试剂反应 B.反应属于活性亚甲基试剂反应C.甲型强心甙及甙元可呈阳性反应 D.反应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E.阳性反应呈深红色

答、D

14、A.I型强心甙 B.Ⅱ型强心甙 C.Ⅲ型强心甙

D.次级强心甙 E.强心甙元

1. 结构属于:

2. 结构属于:

3. 结构属于:

4. 结构属于:

答、A|B|C|D

15、能够区别西地兰与蟾毒灵的反应有:

A.α-萘酚反应 B.Kedde反应 C.K·K反应

D.李-布氏反应 E.异羟肟酸铁反应

答、ABC

16、强心甙类化合物都含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答、错

17、蟾酥毒类

答、与乙型强心甙结构类似。甾核C

17位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但C

3

-OH羟

基多与辛二(单)酰精氨酸结合成酯。

18、强心甾烯

答、即甲型强心甙元,其甾核C

17

位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19、Keller-Kiliani(K·K)反应

答、样品溶于冰醋酸中,以三氯化铁水溶液,浓硫酸为试剂,作用于2-去氧糖的显色反应。

20、简述强心试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答、强心甙一般可溶于水、醇、丙酮等极性溶剂,略溶于乙酸乙酯,含醇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苯、石油醚等极性小的溶剂中。强心甙分子中糖数目越多,糖链越长,羟基相应增多,在水中溶解度也增加,若糖为2,6-去氧糖,实际增

加羟基不多,对其溶解度无甚影响。分子中羟基特别是甙元中羟基数目越多,在水中溶解度也增加。

21、如何应用K·K反应检识强心甙中是否存在2-去氧糖?

答、取强心甙样品少许溶于冰醋酸中,加20%三氯化铁水溶液,沿试管壁滴加浓硫酸,观察界面和醋酸层的颜色变化,如有2-去氧糖存在,上层醋酸层渐呈蓝色或蓝绿色,界面呈不同颜色(随甙元不同),此反应对游离2-去氧糖或在此条件下能水解出-去氧糖的强心甙显色,2-去氧糖与2-羟基糖结合的糖在此条件下不易水解,为负反应。因此,对此反应不显色的,并非绝对没有2-去氧糖。

22、皂甙的水溶液经振摇能(),加热后泡沫(),以此与蛋白质水溶液产生的泡沫相区别。

答、产生大量持久的蜂窝状泡沫,与肥皂泡沫相似;不消失

23、甾体皂甙元常不含(),故甾体皂甙又称()皂甙。三萜皂甙常含(),故三萜皂甙又称()皂甙。

答、羧基;中性;羧基;酸性

24、大多数皂甙溶于(),易溶于(),()中,难溶于()、()等极性小溶剂中。皂甙在含水()或()溶剂中有较大溶解度。皂甙元不溶于(),可溶于()、()、()、()等有机溶剂中。

答、水;热水;热醇;乙醚;丙酮;丁醇;戊醇;水;丙酮;乙醚;苯;氯仿25、将皂甙溶液滴于滤纸上,滴三氯醋酸试剂,加热至()℃,生成紫红色的是();加热至()℃,才显紫红色的是()。

答、60;甾体皂甙;100;三萜皂甙

26、判断某甾体母核结构为螺旋甾烷型或异螺旋甾烷型的依据是:

A.C10位上甲基的取向 B.C13位上甲基的取向 C.C20位上甲基的取向

D.C25二位上甲基的取向 E.C17侧链的取向

答、D

27、皂甙在下列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最大的溶剂是:

A.乙醚 B.丙酮 C.氯仿 D.丁醇 E.苯

答、D

28、三萜皂甙的水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盐酸,使pH=1,另一支试管加入氢氧化钠,使pH=13,振摇产生泡沫,可能结果是:

A.两管泡沫高度相同 B.碱管泡沫高于酸管

C.酸管泡沫高于碱管 D.碱管产生泡沫,酸管无泡沫

E.酸管产生泡沫,碱管不产生泡沫

答、A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9)生物碱

1、按化学结构分类,通常生物碱分为()、()、()、()等四大类。

答、有机胺类;杂环衍生物类;萜类生物碱;甾体生物碱

2、多数生物碱有手性碳原子而呈(),而且多呈()。一般说()的生物活性比()更强。有的生物碱的()因()而消失,如阿托品。生物碱的旋光性,往往受()、()

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答、旋光性;左旋;左旋性;右旋;旋光;外消旋;pH值;溶剂

3、能与生物碱产生沉淀的试剂称()。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一般在()条件下进行。由于各种生物碱对沉淀试剂的灵敏度不全相同,故在检识生物碱时,必须选择()种以上试剂同时试验。

答、生物碱沉淀试剂;酸性;三

4、生物碱的溶剂提取法有:①()提取法。②()提取法。③()提取法。

答、水或酸水-有机溶剂;醇-酸水-有机溶剂;碱化-有机溶剂

5、层析法分离生物碱常采用()法,用()或()作吸附剂,以()、()、()、等溶剂洗脱,()的生物碱先被洗脱,()的生物碱后被洗脱。

答、柱层析;氧化铝;硅胶;苯;乙醚;氯仿;极性小;极性大

6、游离小檗碱能溶于(),可溶于(),易溶于()和()。难溶于()、()、()中。其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为(),而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但均易溶于()中。盐酸小檗碱加水,加热,加氢氧化钠,加丙酮生成(),为()色沉淀;若加稀硫酸,加漂白粉生成()色;

若加浓硝酸;生成(),为()色沉淀,都可作为小檗碱检识反应。

答、冷水;冷乙醇;热水;热乙醇;苯;丙酮;氯仿;1:500;1:30;热水;丙酮小檗碱;黄;樱红;硝酸小檗碱;黄绿

7、生物碱的味和旋光性多为:

A.味苦,右旋 B.味苦,左旋 C.味苦,消旋

D.味甜,左旋 E.味酸,右旋

答、B

8、生物碱盐类在水中溶解度,因成盐酸不同而异,一般情况是:

A.无机酸盐小于有机酸盐 B.无机酸盐大于有机酸盐

C.无机酸盐等于有机酸盐 D.无机酸盐小于大分子有机酸盐

E.无机酸盐难溶于水

答、B

9、麻黄碱的碱性比去甲基麻黄碱强是由于下述哪种因素:

A.正诱导效应 B.负诱导效应 C.空间效应 D.共轭效应 E.分子内氢键

答、A

10、不易与酸成盐的生物碱为:

A.季铵碱 B.叔胺碱 C.伯胺碱 D.仲胺碱 E.酰胺碱

答、E

11、雷氏铵盐的化学组成是:

A.NH4[Cr(NH3)2(SCN)4〕 B.H3P04·12Mo03

C.NH4[Fe(SCN)5〕·5H20 D.SiO2·12W03·26H2O

E.Na[Cr(NH3)2(SCN)4〕

答、A

12、生物碱以分子形式进行纸层析,可选用下列哪种展开剂为好:

A.BAW(4:1:1) B.正丁醇:水(4:1) C.苯酚:水(8:2) D.正丁醇:氨水:水(4:1:2) E.丙酮:水(9:l)

答、D

13、从药材中提取季铵生物碱,一般采用方法为:

A.碱溶酸沉法 B.酸水-氯仿提取法 C.醇-酸水-氯仿提取法D.雷氏铵盐沉淀法 E.碱化-氯仿提取法

答、D

14、将干金藤的酚性生物碱I和II溶于氯仿,用pH5.2缓冲液萃取出碱I;用pH2.5的缓冲液萃取出碱II,则碱I与碱II的差异是:

A.碱II的碱性强于碱I B.碱I的极性大于碱II

C.碱I的碱性强于碱II D.碱I的分子大于碱II

E.碱I的酚羟基多于碱II

答、C

15、此化合物是:

A.莨菪碱 B.阿托品 C.樟柳碱 D.山莨菪碱 E.东莨菪碱答、C

16、此化合物结构是:

A.小檗碱 B.莨菪碱 C.小檗胺 D.苦参碱 E.粉防已碱答、D

17、下述生物碱沉淀试剂都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除了哪种试剂:A.碘化汞钾 B.硅钨酸 C.苦味酸 D.碘化铋钾 E.碘-碘化钾答、C

18、莨菪碱性质叙述错误项:

A.分子中具有酯的结构 B.溶于四氯化碳中 C.加热可发生消旋化D.硝基醌反应呈阳性 E.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均表现光学活性答、E

19、 A、阿朴菲型 B、啡啶型 C、吗啡烷型 D、原小檗碱型 E、单苄基异喹啉型

1.此母核属于

2.此母核结构属于:

3.此母核结构属于:

4.此母核结构属于:

5.此母核结构属于

6.上述化合物碱性最强者:

7.上述化合物碱性最弱者:

8.上述化合物碱性处于第三位者:

答、B|A|E|D|C|A|E|B

20、A.莨菪碱 B.东莨菪碱 C.山莨菪碱 D.樟柳碱

1.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

2.碱性最弱的生物碱是:

3.碱性处于第三位的是(强→弱):

4.麻黄素可在哪部分得到:

5.伪麻黄可在哪部分得到:

6.莨菪碱在哪部分可得:

7.山莨菪碱在哪部分可得:

8.樟柳碱在哪部分可得:

答、A|D|B|B|D|A|C|B

21、利用酸水法提取生物碱,一般使用酸的浓度为:

A.10%酸水液 B.5%酸水液 C.1%酸水液 D.0.5%酸水液 E.0.1%酸水液

答、CD

22、季铵型生物碱的氮和羟基以离子键形式结合,呈弱碱性。()

答、错

23、小檗碱为季铵类生物碱,易溶于水。()

答、对

24、正诱导效应

答、在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受到供电子基团的影响,使氮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的效应。

25、简述生物碱分子结构和碱性关系?

答、生物碱的碱性强弱和氮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的杂化方式、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及分子的空间效应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氮原子sp3氮的碱性大于sp2氮;sp3氮碱性大于sp氮;供电子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使氮原子的碱性增强;吸电子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使氮原子的碱性降低。而共轭效应不受碳链长短所影响;氮原子周围增大或增多了取代基,因空间效应的影响使氮原子的碱性降低。

26、简述诱导效应对生物碱碱性的影响。

答、诱导效应包括正诱导效应和负诱导效应,当生物碱分子中的氮原子受到供电子基团的影响(即正诱导效应)时,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当受到吸电子基团影响时(即负诱导效应),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降低,碱性减弱。常见的供电子基是烷基(甲基、乙基等)。常见的吸电子基有苯基、羰基、双键、酯基、醚基、羟基等。

27、简述生物碱总碱的水或酸水-有机溶剂提取法。

答、一般采用水或酸水(0.5%~1%盐酸,硫酸、醋酸)使生物碱转为相应的盐类来提取生物碱。提取液经适当浓缩后,加入有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氨水等)游离出生物碱,进行萃取,除去水溶性杂质,最后浓缩萃取液,得亲脂性总生物碱。

28、如何检识麻黄碱与伪麻黄碱?

答、①生物碱沉淀试剂:两种生物碱与多种生物碱沉淀试剂不产生沉淀,与碘化铋钾产生不显著的沉淀。②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两种生物碱甲醇溶液与二硫化碳、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试剂,产生棕色或黄色沉淀。③两种生物碱水溶液加入硫酸铜并用氢氧化钠碱化后即显蓝紫色,再加入乙醚,乙醚层显紫红色,水层变成蓝色。

29、如何区别莨菪碱与樟柳碱?

答、(1)硝基醌(Vitali)反应:莨菪碱(+),樟柳碱(-)。(2)过碘酸-乙酰丙酮缩合反应:莨菪碱(-),樟柳碱(+)。

30、分析从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工艺流程主要步骤目的。

答、A:使三颗针中盐酸小檗碱生成溶解度大的硫酸盐,若加大硫酸的浓度,小檗碱转为硫酸氢小檗碱(BHSO4),溶解度为1:100,较硫酸盐1:30小,从而影响提取效果。B:除去能和Ca2+产生沉淀的杂质,使小檗碱游离而溶于水。C:使小檗碱生成盐酸盐,并在盐析下沉淀出来,氯化物浓度不超过10%,否则溶液相对密度增大,造成盐酸小檗碱难以下沉,过滤操作困难。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11)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1、预试验的目的:

A.判断某类成分的有无 B.选择和建立合理的检查方法

C.初步了解所含成分的特性、存在状态

D.指导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工作 E.了解该药某类成分的生物活性

答、ABCD

2、系统预试法实际上是一种部位分离法。()

答、对

3、径向纸层析

答、采用圆形滤纸作层析材料,将供试液滴于滤纸圆心处,使所点层析样品从滤纸中央向周围作径向展开分离的层析方法。

4、什么叫预试验?可分为儿类?

答、预试验是指通过较为简单的提取和定性试验的方法,初步了解天然药物中所含成分的大致情况,以指导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工作。预试验可分为系统预试法和单项预试法两类。

5、请将下列试剂与编号与其可指示的成分的编号用直线联

系起来:

A.10%氢氧化钠(加热)①强心甙(甲型)

B.茚三酮试剂②内酯

C.硅钨酸试剂③生物碱

D.1%醋酸镁试剂④蒽醌

E.Molish反应⑤糖或甙

F、醋酐浓硫酸反应⑥氨基酸

G、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⑦甾体、皂甙

答、A—②;B-⑥;C—③;D—④;E—⑤;F—⑦;G—①

6、紫外光谱的波长范围是()nm,一般()的碳氢化合物无紫外吸收,含()的有机化合物才有紫外吸收。相同结构的分子紫外吸收光谱(),而紫外光谱相同,它们的结构可能()。

答、200~400;饱和;共轭体系;相同;不一定完全相同

7、化合物含有C=C双键,应在IR图谱中()处有弱吸收峰,如为芳环则应在()处有强吸收峰。

答、1680-1620 cm-1;1620-1450 cm-1

8、在质谱图中M+.表示(),m/e表示()。

答、分子离子;质荷比

9、A、 B、 C、

D、 E、

1.在IR谱图中吸收峰应在:

2.在IR谱图中吸收峰应在:

3.在IR谱图中吸收峰应在:

4.在IR 谱图中吸收峰应在:

5.在IR谱图中吸收峰应在:

答、E|A|B|D|C

10、已知某成分分子式测其波谱数据如下,试推断其结构:

答、

;。

11、化学位移

答、化合物分子中质子,由于分子中所处化学环境不同,而在不同的共振磁场下显示的吸收峰。

12、基峰

答、在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一个峰称基峰。

13、红外光谱图如何表示的?

答、^图谱中的横坐标表示波数(cm-1)或波长(nm);纵坐标表示百分透光率(T%),也有用吸收度A表示。当用透光率时,其吸收峰实际是向下的“谷”。

14、芳环在红外光谱图中有何特征吸收峰?

答、芳环在有中强度吸收峰();左边有吸收

峰;在有吸收峰临()。

15、质谱图是如何表示的?

答、质谱图一般都是用条图表示。即一条直线代表一个峰,离子强度通常用相对丰度表示。以强度最大的一个峰(称基峰)为100,其余的按比例加以表示。分子离子峰一般出现在质量度最高位置。

16、利用四谱数据来确定化合物结构。UV谱、IR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各提供了什么信息?

答、UV谱提供了化合物中是否存在芳香体系或共轭体系的信息,并可从最大的吸收值的数据判断共轭体系上取代情况。IR谱提供分子中具有哪些官能团的信息。核磁共振谱则提供分子中各种类型氢的数目、类别、相邻氢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体方面的信息。

17、中草药制剂薄层鉴定,对照品的选择有:(),(),()三种方法。

答、标准品对照;阴、阳对照;原药材和化学标准品同时对照。

18、中草药制剂质量标准一般有:(),(),(),()等几个方面。

答、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9、银黄口服液鉴别反应:取本品0.1ml加水10ml,取此液2ml,加

滴滴溶液显黄色,再加盐酸1~2滴颜色不褪,是检查制剂中存在有:

A.黄芩甙 B.香豆素 C.绿原酸 D.蒽醌 E.A+C项

答、A

20、用下述哪种溶剂,能将中草药制剂(固体)中大多数化学成分提出来作一般化学鉴定反应的是:

A、 B、 C、

D、 E、

答、B

21、中草药制剂是指用单味或多味中草药加工制成的中成药。()

答、错

22、中草药制剂

答、中草药制剂是由单味或多味中草药材或其浸出物、提取物,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单方和复方制剂。

23、标准品对照

答、用已知中草药制剂某一药材的某一有效成分的标准品制成对照液,与样品在同一条件下层析,比较在相同位置上有无同一颜色(或荧光)的斑点,以此来控制制剂中这种有效成分。

24、中草药制剂分析应如何取样?

答、取样要有科学性、真实性、代表性。一般应从每个包装的四角及中间五处取样。袋装可从袋中间垂直插入,桶装可在桶中央取样,深度可达1/2~1/3处。取得的样品应妥善保管,同时注明品名、批号、数量、取样日期及取样人,以便备查,防止差错。

25、何谓一般杂质?常见有哪些杂质?

答、一般杂质是指自然界分布较广,在多种药品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较易引入的杂质。常见有重金属(银、铅、汞、铜、锑等,以铅为代表)、砷盐、酸碱度、灰分、炽灼残渣等。

26、中草药制剂质量标准包括几个方面?其意义是什么?

答、包括:①性状:指制剂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外观要求。②鉴别:制剂的定性鉴别,以确保成品的真实性。③检查:控制制剂的纯度、有害物质及生产工艺中的存在问题,以确保用药的安全。①含量测定:是质量控制最重要的指标,确保临床疗效的可靠性。

天然药物化学(2016简答题)

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答:天然药物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操作技术及实际应用。 2*如何理解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 答:有效成分是指天然药物中经药效实验筛选具有生物活性并能代表临床疗效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天然药物中不代表其治疗作用的成分为无效成分。一般认为天然药物中的蛋白质、多糖、淀粉、树脂、叶绿素、纤维素等成分是无效成分或杂质。 3*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有几种?采用这些方法提取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溶剂提取法:利用溶剂把天然药物中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出来,而对其它成分不溶解或少溶解。②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性质。③升华法:利用某些化合物具有升华的性。 4*常用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如何排列?哪些与水混溶?哪些与水不混溶? 答: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互不相容)>丙酮>乙醇>甲醇>水(与水相混溶) 5*两相溶剂萃取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溶剂?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在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脂的多选用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等进行液‐液萃取;若有效成分是偏于亲水性的则改用弱亲脂性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也可采用氯仿或乙醚加适量乙醇或甲醇的混合剂。 6*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不同的两相中吸附、分配及其亲和力的差异而达到相互分离的方法。 7*聚酰胺吸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①与溶剂有关:一般在水中吸附能力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碱性溶剂中最弱;②与形成氢键的基团多少有关:分子结构中含酚羟基、羧基、醌或羰基越多,吸附越牢;③与形成氢键的基团位置有关:一般间位>对位>邻位;④芳香核、共轭双键越多,吸附越牢;⑤对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吸附力减弱。 8*简述苷的分类。 答:据苷键的构型不同分为α-苷、β-苷;依据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不同,可分为原生苷和次生苷;依据苷的结构中单糖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糖苷、双糖苷、三糖苷;依据苷元结构不同,可分为黄酮苷、蒽醌苷、香豆素苷;依据糖链的数目不同,分为单糖链苷、双糖链苷;依据苷的生物活性,分为强心苷、皂苷等。 9*简述苷键酸水解的影响因素。 答:①苷原子不同,水解难以顺序:N-苷>O苷>S苷>C苷②呋喃糖苷较吡喃糖易水解③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④吡喃糖苷中C5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⑤吸点子基的诱导效应,尤其是C2上取代基的吸点子基对质子的竞争吸引,使苷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质子化能力下降,水解速度下降⑥芳香族苷因苷元部分有供电子基,水解比脂肪族苷容易。 10*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葡萄糖、丹皮苷、丹皮酚。 答:三种样品分别做α-萘酚-浓硫酸反应,不产生紫色环的是丹皮酚。产生紫色环的,再分别做斐林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葡萄糖,不反应的是丹皮苷。 11*为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新采集的大黄必须储存两年以上才可药用?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 点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总论 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类 1. 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单体化合物。 2. 有效部位: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多种单体化合物的混合物。如人参总皂苷、银杏总黄酮、灵芝多糖等。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香豆素、黄酮、醌类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且并非在 所有植物中都能产生。由一次代谢产物产生,常为有效成分。 一、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solvent extraction) 原理:相似相溶 理想溶剂(ideal solvents ): (1)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2)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 (3)与有效成分不起化学反应;(4)安全,成本低,易得。 二分离方法 1. 根据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结晶法(纯化时常用) 条件:合适的溶剂;浓度;温度

沉淀法: a 溶剂沉淀法:改变极性,如水提醇沉法 b 酸碱沉淀法:改变pH,处理酸、碱、两性成分; c 沉淀试剂:如铅盐沉淀法,酸性、酚性成分加中性PbAc2,形成沉淀。 酸碱性成分的分离—pH-梯度萃取法 按酸碱性强弱不同分离酸性、碱性、中性物质,改变pH值使酸碱成分呈不同状态。 硅胶、氧化铝: ①被分离物质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 被分离物质极性大,吸附力强,Rf值小,洗脱难, 后被洗脱下来。官能团极性大小排列顺序: -COOH > Ar-OH > R-OH > R-NH2, RNHR ', RNR ' R " > R-CO-NR'R"> RCHO > RCOR ' > RCOOR ' > ROR ' >RH ②溶剂(洗脱剂)的极性与洗脱力的关系 洗脱剂极性越大, 洗脱力越强. 聚酰胺 ①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 a.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 吸附力越强; b.形成分子内氢键者, 吸附力减少; c.芳香化程度越高或共轭键越多,吸附力越强; d.芳香苷苷元>苷, 单糖苷>双糖苷>叁糖苷 ②溶剂的洗脱能力 水 <含水醇<醇 <丙酮

天然药物化学 重点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 总论 1、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醋酸——丙二酸(AA-MA):脂肪酸、酚类、蒽酮类 脂肪酸:碳链奇数:丙酰辅酶A、支链:异丁酰辅酶A、α-甲基丁酰辅酶A、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碳链偶数:乙酰辅酶A 甲戊二羟酸途径(MVA) 桂皮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 氨基酸途径 复合途径 2、分配系数: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 K=C U/C L(C U溶质在上相溶剂的浓度、C L溶质在下相溶剂的浓度) 3、分离难易度: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 β=K A/K B(β>100一次萃取分离;10<β<100萃取10-12次;β<2一百以上;β=1不能分离) 4、分配比与PHPH=pKa+lg[A-]/[HA](pKa=[A-][H3O+]/[HA]) 当PH<3酸性物质为非解离状态[HA],碱性物质为解离状态[BH+] 当PH>12酸性物质为解离状态[A-],碱性物质非解离状态[B] 5、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出阳离子,交换碱性物质 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出阴离子,交换酸性物质 糖和苷 1、几种糖的写法: D-木糖(Xyl)、D-葡萄糖(Glc)、D-甘露糖(Man)、D-半乳糖(Gal)、D-果糖(Flu)、L-鼠李糖(Rha) 2、还原糖: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3、样品鉴别:样品+浓H2SO4+α-萘酚—→棕色环 4、羟基反应: 醚化反应(甲醚化):Haworth法—可以全甲基话、Purdic法—不能用于还原糖、Kuhn 法—可以部分甲基化、箱守法—可以全甲基化、反应在非水溶液中5、酸水解难易程度:N>O>S>C 芳香属苷较脂肪属苷易水解:酚苷>萜苷、甾苷 有氨基酸取代的糖较-OH糖难水解,-OH糖较去氧糖难水解 (2,6二去氧糖>2-去氧糖>3-去氧糖>羟基糖>2-氨基糖)易→难 呋喃糖苷较吡喃糖苷易水解 酮糖较醛糖易水解 吡喃糖苷中:C5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 C5上有-COOH取代时最难水解 在构象中相同的糖中:a键(竖键)-OH多则易水解 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e 6、smith降解(过碘酸反应):Na2SO4、NaBH4,易得到苷元(人参皂苷—原人参二醇) 7、乙酰解反应:β-苷键的葡萄糖双糖的反应速率(乙酰解反应的易难程度) (1——6)》(1——4)》(1——3)》(1——2)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

中职天然药物化学基础阶段性测验一(全本课后)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阶段性测验一 班级 ---------- 姓名 ------------ 得分 --------------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水蒸气蒸馏法 B.溶剂提取法 C.两相溶剂萃取法 D.沉淀法 E.盐析法 2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A.三氯甲烷 B.苯 C.正丁醇 D.丙酮 E.乙醚 3.与水互溶的溶剂是 A.丙酮 B.乙酸乙酯 C.正丁醇 D.三氯甲烷 E.石油醚 4.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 A.乙醚 B.丙酮 C.甲醇 D.乙醇 E.丙酮和甲醇(1:1) 5.溶剂极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 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 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 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 E.乙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 6.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最广的溶剂是 A.水 B.乙醇 C.乙醚 D.苯 E.三氯甲烷 7.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 A.黄酮 B.二氢黄酮醇 C.异黄酮 D.查耳酮 E.双黄酮 8.煎煮法不宜使用的器皿是 A.不锈钢锅 B.铁器 C.瓷器 D.陶器 E.砂器 9.下列方法不能使用有机溶剂的是 A.回流法 B.煎煮法 C.渗漉法 D.浸渍法 E.连续回流法 10.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选用 A.回流提取法 B.煎煮 C.渗漉 D.连续回流法 E.水蒸气蒸馏 11.影响提取效率的关键因素是 A.天然药物粉碎度 B.温度 C.时间 D.浓度差 E.溶剂的选择 12.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甲醇 C.苯 D.乙烷 E.六氟化硫 13.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 A.密度不同 B.分配系数不同 C.移动速度不同 D.萃取常数不同 E.介电常数不同 14.从天然药物的水提取液中萃取强亲脂性成分.宜选用 A.乙醇 B.甲醇 C.正丁醇 D.乙酸乙酯 E.苯 15.采用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化学成分的原理是 A.两相溶剂互溶 B.两相溶剂互不相溶 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 D.两相溶剂极性不同 E.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 16.四氢硼钠反应用于鉴别 A.黄酮.黄酮醇 B.异黄酮 C.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D.查耳酮 E.花色素 17.下列官能团极性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羧基.烷基.醚基 B.烷基.羧基.醚基 C.醚基.烷基.羧基D.醚基.羧基.烷基 E.烷基.醚基.羧基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一、总学时数、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学分数: (一)总学时数:108学时 (二)理论学时数:54学时 (三)讨论学时数:6学时 (四)实验学时数:48学时 (五)学分数:6学分 二、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教研室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药学院中药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生在具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光谱解析、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源途径、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天然药物的化学研究、新药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为继承、整理祖国传统医药学宝库和全面弘扬、提高祖国药学事业水平奠定基础。 四、所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所用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参考书: 1、吴寿金、赵泰、秦永琪主编《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徐任生主编《天然产物化学》科学出版社。 3、Nakanishi K.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第一章绪论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2、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 3、掌握层析分离法的分类及其原理、各种层析分离要素、相关因素及应用技术;

天然药物化学基础习题(中职)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 A、生物碱 B、叶绿素 C、强心苷 D、黄酮 E、皂苷 二、名词解释 1、有效成分 2、有效部分 3、无效成分 第二章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一、选择题 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 A、比重不同 B、分配系数不同 C、分离系数不同 D、萃取常数不同 E、介电常数不同 2、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 A、离子交换色谱 B、凝胶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 3、分馏法分离适用于() A、极性大成分 B、极性小成分 C、升华性成分 D、挥发性成分 E、内脂类成分 4、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 A、离子交换色谱 B、凝胶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 5、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水>丙酮>甲醇 B、乙醇>乙酸乙酯>乙醚 C、乙醇>甲醇>乙酸乙酯 D、丙酮>乙醇>甲醇 E、苯>乙醚>甲醇 6、不属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A、氯仿 B、苯 C、正丁醇 D、丙酮 E、乙醚 7、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A、回流提取法 B、煎煮法 C、渗漉法 D、连续回流法 E、蒸馏法 8、下列类型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 A、醛基 B、酮基 C、酯基 D、烯基 E、醇羟基 9、采用溶剂极性递增的方法进行活性成分提取,下列溶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C6H6、CHCl3、Me2CO、EtOAC、EtOH、H2O B、C6H6、CHCl3、EtOAC 、Me2CO、EtOH、H2O C、H2O、EtOAC、EtOH、Me2CO、CHCl3、C6H6 D、CHCl3、EtOAC、C6H6、Me2CO、EtOH、H2O E、H2O、EtOAC、Me2CO、EtOH、 C6H6、CHCl3 10、下列那项不是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是() A、药材粉碎度 B、温度 C、时间 D、细胞内外浓度差 E、晶种 11、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 A、两相溶剂互溶 B、两相溶剂互不溶 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 D、两相溶剂极性不同 E、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 12、极性最小的溶剂是( ) A、丙酮 B、乙醇 C、乙酸乙酯 D、水 E、正丁醇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实验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 天然产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很多,在深入研究之前应首先了解其中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皂苷、黄酮类等等。这就需要进行各类化学成分的系统定性预试验。或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单项预试法来初步判断。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未知成分的天然产物是怎样初步提取分离的,熟悉各主要成分的试管试验、沉淀反应和纸层析、薄层层析的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含有什么类型的化学成分。 二、基本原理 利用各类成分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液进行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其中的化学成分。由于提取液大多数颜色较深,影响对颜色变化的观察,可以使用薄层层析(TLC)或纸层析(PC)等方法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液进行初步分离,再进一步检查。 三、实验内容: 利用不同成分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的不同,一般可采用以下3种溶剂分别提取,试验。 1.水浸液:取中草药粗粉5 g加水60 ml,在50~60℃的水浴上加热1小时,过滤,滤液进行下列试验。

*在试管进行,△在滤纸或硅胶CMC-Na薄层板上进行,下同。 糖鉴定 (1)α-萘酚一硫酸试剂检查还原糖。 ①溶液I:10%α-萘酚乙醇溶液。溶液II:硫酸。取1ml样品的稀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加入溶液I 2滴~3滴,混匀,沿试管壁缓缓加入少量溶液II,二液面交界处产生紫红色环为阳性反应。 (2)斐林试剂检查还原糖。 溶液I:6.93g结晶硫酸铜溶于100ml水中。溶液II:34.6g酒石酸钾钠、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取1ml样品热水提取液,加入4滴~5滴用时配制的溶液I、II 等量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产生砖红色沉淀为阳性反应。如检查多糖和苷,取1ml样品水提液,加入1m110% 盐酸溶液,在沸水浴上加热10min,过滤,(成盐去除杂质)再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按上述方法检查还原糖。 或者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看色谱图。 酚类鉴定试剂 (1)三氯化铁试剂检查酚类化合物、鞣质1%~5%三氯化铁水溶液或乙醇溶液,加盐酸酸化。取1ml样品的乙醇溶液,加入试剂1滴~2滴,显绿、蓝绿或暗紫色为阳性反应。作色谱显色剂用,喷洒后,显绿或兰色斑点为阳性。 2.乙醇提取液 取中草药粗粉5 g,加5~12倍量95%乙醇,在水浴上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滤液留2 ml作(1)项试验,其余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成浸膏状,浸膏分为二部分,一部分加少量2% HCL振摇溶过滤。分出酸液,作(2)项式验,附于滤纸上的一部分再以少量乙醇溶解,溶液作(3)项试验;

(完整版)天然药物化学重点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1) 1、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目的和意义: 答:促进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2、有些化学成分是中草药普遍含有的如:蛋白质、糖类、油脂、树脂、鞣质、色素等,这些成分一般无生物活性,称为无效成份。 3、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有效成分是我国《本草纲目》中记载的:(D) A. 香豆素 B.苯甲酸 C.茜草索 D.樟脑 E.咖啡碱 4、下列成分在多数情况下均为有效成分,除了:(E) A.皂甙 B.氨基酸 C.蒽醌 D.黄铜 E.鞣质 5、属于亲脂性成分是:ABCD A.叶绿素 B.树脂 C.油脂 D.挥发油 E.蛋白质 6、衡量一个制剂质量的优劣,主要是检验其有效成分是否存在。(错) 7、有效部位:含有效成分的混合物。 8、怎样利用有效成分扩大药源?举例说明。 答:当从某一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分离出一种有效成分后,就可以根据此成分的理化特性,从亲缘科属植物,甚至从其他科属植物寻找同一有效成分。如小檗碱最初从毛茛科黄连分离得到,后发现小檗科、防己科、芸香科等许多植物中均含有小檗碱。 9、把下列符号中文名称填写出来: Et 2O(乙醚) CHCl 3 (氯仿) EtOAc(乙酸乙酯) n-BuOH(正丁醇) Me 2CO(丙酮) EtOH(乙醇) MeOH(甲醇) C 6 H 6 (苯) 10、亲脂性有机溶剂是指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乙醚。亲脂性有机溶剂的特点:选择性强提取成分范围小,沸点低易浓缩,毒性大,易燃,价贵,不易透入织物组织内,提取时间长,用量大。 11、乙醇沉淀法加入的乙醇,其含量应达 80%以上,可使淀粉,树胶,粘液质,蛋白质等从溶液中析出。 12、结晶法常用的溶剂有冰醋酸,水,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等。结晶法常用的混合溶剂有水/乙醇,丙酮/水,乙醇/氯仿,乙醇/乙醚,氯仿/乙醚,石油醚/苯。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和参考答案(4)蒽醌类 1、Molish试剂反应 答:即α-萘酚试剂反应,指糖或甙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衍生物与α-萘酚缩合而生成紫色缩合物。 2、简述糖的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 答:提取的方法是根据它们对水和醇的溶解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单糖包括小分子低聚糖可用水或50%醇提取;多糖根据可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醇的性质提取。纯化和分离方法:可用铅盐、铜盐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以及分级沉淀或分级溶解法等。 3、香豆素具有苯骈α-吡喃酮的基本母核。结构上可看成是顺式邻羟

(完整版)天然药物化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1. 天然药物化学概述:天然药物化学是药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化学物资;具体内容包括主要类型的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测定等。 来源: 植物(为主)、动物、矿物天然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是其药效的物资基础。 2. 提取分离的方法 1)提取前文献查阅综述和药材生药鉴定 2)提取方法 (一)溶剂提取法原理:“相似者相溶”,通过选择适当溶剂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常见溶剂的极性强弱顺序:石油醚(低沸点—高沸点)<环己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乙腈<水<吡啶<乙酸分类:①浸渍法②渗漉法: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方法。缺点:消耗溶剂量大,费时长,操作麻烦。 ③煎煮法④回流提取法⑤连续回流提取法:可弥补回流提取法中溶剂消耗量大,操作台繁琐的不足,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沙氏)来完成本法操作。缺点:时间长,受热易分解的成分不宜使用此法。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⑦超声波提取技术 (二)水蒸气蒸馏法 ①适用范围: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容或不溶于水是我成分的提取。 ②原理:给予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共存时,各组分的蒸汽压和它们在纯粹状态时的蒸汽压相等,而另一种液体的存在并不影响它们的蒸汽压,混合体系的总蒸汽压等于两纯组分蒸汽压之和,由于体系中的蒸汽压比任何一组分的蒸汽压都高,所以混合物的沸点比任一组分的沸点为低。 (三)升华法原理:遇热挥发使用范围:游离蒽醌 (四)压榨法原理:机械挤压适用范围:新鲜药材,种子植物油 3)分离纯化法 ①根据物质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离 a. 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 b. 改变溶液的极性去杂 c. 酸碱法 d. 沉淀法 ②根据物质分配比不同极性分离 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 a. 液-液萃取法 b.反流分布法 c.液滴逆流层析法 d.高速逆流层析法 e.GC法 f.LC法:LC分配层析载体主要有---硅胶,硅藻土,纤维素等;有正反相之分;压力有低、中、高之分; 载量有 分析、制备之分。 ③根据物质吸附性不同极性分离 a. ※极性吸附剂(如SiO2,Al2O3...)极性强,吸附力大 ※非极性吸附剂(如活性炭-对非极性化合物的吸附力强(洗脱时洗脱力随洗脱剂的极性降低而增大)。 b. 化合物的极性大小依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极性大小而定;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目录 一、芦荟粗多糖的提取及鉴定 二、大黄中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三、槐米中芦丁、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四、八角茴香挥发油的提取及鉴别 五、黄柏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别 六、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前言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实验一芦荟粗多糖的提取及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高速冷冻离心机、旋转蒸发器等仪器的用法 3、了解芦荟多糖在医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芦荟的多糖类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治愈皮肤炎、慢性肾炎、膀胱炎、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症,抑制、破坏异常细胞的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抗癌目的。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所以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芦荟中的粗多糖。 三、试剂、材料及仪器 1、试剂:盐酸、无水乙醇、丙酮、乙醚、葡萄糖对照品、苯酚、浓硫酸 2、材料和仪器:芦荟叶、烧杯、移液管、量筒、容量瓶、玻璃棒、旋转蒸发仪、电子天平、真空泵、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真空冷冻干燥机。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芦荟鲜叶50g,洗净,去掉叶尖和叶底,在蒸馏水水中浸泡0.5h,已除去由表面滲出的黄色液体。然后切去表皮,将内层凝胶(匀浆后)置于烧杯中,加入三倍蒸馏水,置于55℃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浸提4h。 2、浸提液离心分离(2500r/min,5min)并过滤(直接6层纱布过滤),将所得液汁减压浓缩(至30ml),用6mol/L的盐酸调pH值3.2左右,向经过调酸处理的芦荟凝胶浓缩汁中缓慢加入6倍量的95%乙醇,边加边搅拌大约需要15~30min,室温下静置2h,离心分离(2500r/min,7min)得多糖沉淀。依次用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然后真空干燥(通风橱干燥),最终得到的沉淀即为芦荟多糖粗品。 3、芦荟多糖的鉴定 对芦荟多糖的鉴定利用改进的苯酚一硫酸法。苯嘞一硫酸试剂能与芦荟多糖中的己糖起显色反应,在一定波长下其吸光度的变化与多糖含量呈线性关系。采用苯酚一硫酸显色法鉴定芦荟多糖,芦荟中的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然后和苯酚缩合成有色化合物共轭酚在490nm处有最大波长,由此可以鉴定出芦荟中的多糖(图1)。

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一、绪论 1.天然药物化学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将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途径。 3.明代李挺的《医学入门》(1575)中记载了用发酵法从五倍子中得到没食子酸的过程。 二、生物合成 1.一次代谢定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的过程 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一些氨基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定义:以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又不起重要作用。称之为二次代谢过程。 产物:生物碱、萜类等 2.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 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 主要产物:脂肪酸类、酚类、蒽酮类 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起碳链延伸作用的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 碳链的延伸由缩合及还原两个步骤交替而成,得到的饱和脂肪酸均为偶数。碳链为奇数的脂肪酸起始物质不是乙酰辅酶A,而是丙酰辅酶A。 酚类与脂肪酸不同之处是在由乙酰辅酶A出发延伸碳链过程中只有缩合过程。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MV A) 主要产物:萜类、甾体类化合物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焦磷酸烯丙酯(IPP)起碳链延伸作用 焦磷酸二甲烯丙酯(DMAPP) 单萜-----------得到焦磷酸香叶酯(10个碳)倍半萜类-------得到焦磷酸金合欢酯(15个碳)三萜-----------得到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20个碳) (三)桂皮酸途径 主要产物: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黄酮类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报告(槲皮素的提取与鉴别)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二、实验目的: 通过对该选题进行资料查阅、方案设计、试验、结果分析等,让我自己学到一套系统、完整的槐米药效成分芦丁和槲皮素进行基源鉴定、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方法,并通过此项训练,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及提取方法 了解槲皮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价值 掌握槲皮素的纯度检测 掌握槲皮素的结构鉴定的方法 三、实验基本原理: 本实验主要利用黄酮类化合物虽然有一定的极性,可溶于水,但却难溶于酸性水,易溶于碱性水,故可用碱性水提取,再将碱水提取液调成酸性,黄酮苷类即可沉淀析出。以槐米为原料,采用煎煮法提取槐米有效成分芦丁,然后酸溶液水解获得槲皮素粗品,乙醇重结晶获得槲皮素精品。 四、实验所用试剂、仪器的型号及生产厂家: (一)实验试剂,见下表: 序号名称数量规格生产厂家 1 95%乙醇溶液25ml 500ml/瓶 AR 天津天力 2 浓H2SO4 12ml 500ml/瓶 AR 天津天力 3 甲醇10ml 500ml/瓶 AR 天津天力 4 无水乙醇43ml 500ml/瓶 AR 天津天力 5 纯净水1500ml 18L/桶万家纯水 6 硅胶GF254 30g 500g/瓶 青岛海浪 薄层层析

(二)实验仪器,见下表: 序号名称数量型号生产厂家 1 电子天平1台IM-B200 2 余姚市纪铭称量校验设备有 限公司 2 圆底烧瓶1个GG-17 1000ml 蜀牛 3 烧杯1个GG-17 1000ml 蜀牛 4 烧杯1个 GG-17 500ml 环球 5 烧杯1个GG-17 250ml Jing Xing 6 量筒1个100ml BOMEX 7 量筒1个10ml 旌湖 8 直型冷凝 管 1个BOMEX 9 75?弯管1个 10 橡胶管2条 11 移液管1个10ml 12 玻璃棒1个直径7mm 长40cm 高邮亚泰 13 尾接管1个BZ24129 HENG TAJ 14 布氏漏斗1个 15 抽滤瓶1个GG-17 500ml 蜀牛 16 滤纸1张 17 玻璃漏斗1个 18 研钵1套 19 胶头滴管1个 20 薄层板10个 21 展开缸1个P-1 100×100 上海信谊仪器 厂 22 紫外光谱 仪 1台 UV-8三用紫外分 析仪 无锡科达仪器 厂 23 熔点测定 仪 1台 X-6显微熔点测定 仪 北京泰克仪器 有限公司 24 真空泵1台SHD-III型循环水 式多用真空泵 保定高新区阳 光科教仪器厂 25 电热套1台98-1-C型数字控 温电热套 天津市泰斯特 仪器有限公司

最新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重点改

天然药物化学考试重 点改

第一章总论 1.天然药物化学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 门学科。 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 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二、生物合成 1.一次代谢定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的过程产 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 一些氨基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定义:以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又不起重要作用。称之为二次代谢过 程。产物:生物碱、萜类等 2.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一) 乙酸-丙二酸途径(AA-MA) 主要产物:脂肪酸类、酚类、蒽酮类 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起碳链延伸作用的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 碳链的延伸由缩合及还原两个步骤交替而成,得到的饱和脂肪酸均为偶数。碳链为奇数的脂肪酸起始物质不是乙酰辅酶A,而是丙酰辅酶A。 酚类与脂肪酸不同之处是在由乙酰辅酶A出发延伸碳链过程中只有缩合过程。 (二)甲戊二羟酸途径(MVA)和脱氧木酮糖磷酸酯途径(DXP) 主要产物:萜类、甾体类化合物起始物质:乙酰辅酶A

焦磷酸烯丙酯(IPP)起碳链延伸作用 焦磷酸二甲烯丙酯(DMAPP) (三)莽草酸途径 主要产物: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黄酮类 (四)氨基酸途径 主要产物:生物碱类 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能转变为生物碱,在脂肪族氨基酸中主要有鸟氨酸、赖氨酸,芳香族中则有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 三、提取分离方法 1.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超 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提取法) 2.水蒸气蒸馏法 3.升华法 2.分离方法: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根据物质离解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6.分子蒸馏技术 第二章糖和苷 苷类定义:苷类亦称苷或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称为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苷元脱水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苷的共性是:糖和苷键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总论 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类 1. 有效成分: 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单体化合物。 2. 有效部位: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多种单体化合物的混合物。如人参总皂苷、银杏总黄酮、灵芝多糖等。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香豆素、黄酮、醌类等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且并非在 所有植物中都能产生。由一次代谢产物产生,常为有效成分。 一、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solvent extraction) 原理:相似相溶 理想溶剂(ideal solvents ): (1)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2)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 (3)与有效成分不起化学反应;(4)安全,成本低,易得。 二分离方法 1. 根据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1 结晶法(纯化时常用) 条件:合适的溶剂;浓度;温度 1.2 沉淀法: a 溶剂沉淀法:改变极性,如水提醇沉法 b 酸碱沉淀法:改变pH,处理酸、碱、两性成分; c 沉淀试剂:如铅盐沉淀法,酸性、酚性成分加中性PbAc2,形成沉淀。 2.2 酸碱性成分的分离—pH-梯度萃取法 按酸碱性强弱不同分离酸性、碱性、中性物质,改变pH值使酸碱成分呈不同状态。 3.2 硅胶、氧化铝: ①被分离物质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 被分离物质极性大,吸附力强,Rf值小,洗脱难, 后被洗脱下来。官能团极性大小排列顺序: -COOH > Ar-OH > R-OH > R-NH2, RNHR ', RNR ' R " > R-CO-NR'R"> RCHO > RCOR ' > RCOOR ' > ROR ' >RH ②溶剂(洗脱剂)的极性与洗脱力的关系 洗脱剂极性越大, 洗脱力越强. 3.3 聚酰胺 ①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 a.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 吸附力越强; b.形成分子内氢键者, 吸附力减少; c.芳香化程度越高或共轭键越多,吸附力越强; d.芳香苷苷元>苷, 单糖苷>双糖苷>叁糖苷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须知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严密科学态度和良好工作作风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为此,提出下列实验须知: 1.遵守实验室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不违章操作,严防爆炸、着火、中毒、触电、漏水等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2.实验前作好预习,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排好当天计划,争取准时结束。实验过程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凡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有关的重量、体积、温度或其他数据,应立即如实记录,实验完毕后,认真总结,写好报告,提取纯化所得单体产物包好,贴上标签(日期、样品名称、纯度、mp、bp、TLC、重量)交给老师。 3.实验室中保持安静,不许大声喧嚷,不许抽烟、不迟到、不随便离开,实验台面应保持清洁,使用过的仪器及时清洗干净,存放在实验柜内,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丢入废物缸内,绝不能丢入水槽、下水道和窗外,以免堵塞和影响环境卫生。 4.公用仪器及药品用完后立即返还原处,破损仪器应填写破损报告单,注明原因。节约用水、用电、药用试剂。严格药品用量。 5.保持实验室内整洁,学生采取轮流值日,每次实验完毕,负责整理公用仪器,将实验台、地面打扫干净,倒清废物缸,检查水、电和门窗是否关闭。

实验一薄层板的制备、活度测定及应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硅胶薄层板的制备及薄层层析的操作方法 2.掌握硅胶薄层活度的测定方法 3.应用薄层层析法检测识中草药化学成分 二、实验材料 薄层层析用硅胶G,硅胶F,羧甲基纤维素钠,0.01%二甲基黄(Dimethy-yellow. P-Dimethylaminoazobenzene),苏丹红(Sudan Ⅲ),靛酚蓝(Indophenol blue 4-Tapnthoquinone-4-dimethyl aminoaniline),苯,微量点样管,10×20cm玻璃板20块,碾钵7套。 三、实验操作 (一)薄层板的制备 1.硅胶薄层的制备 (1)硅胶G薄层取硅胶G或硅胶GF一份,置烧杯中加水约5份混合均匀,

‘天然药物化学考试复习重点

常用溶剂提取方法与优缺点 (1)煎煮法:溶剂:水,缺点:以水为提取溶剂,故对亲脂性成分提取不完全,且含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多糖类成分含量较高的中药,用水煎煮后药液黏度较大,过滤困难。 (2)浸渍法:以水或稀醇反复提取,优点:不用加热,适用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含淀粉或黏液质多的成分适用;缺点:提取时间长,效率不高。 (3)渗漉法:以稀乙醇或酸水作溶剂,先浸后渗,不需加热,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 (4)回流提取法:一般多采用反复回流法。优点:提取效率高,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 (5)连续回流提取法:优点: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缺点:影响因素多、工业化生产是需优化。 常用溶剂极性有弱到强排列:石油醚(低沸点-高沸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乙碃<水(丙酮,乙醇,甲醇能和水任意比列混合) 主要生物合成途径:醋酸-丙二酸途径,如脂肪酸类,酚类,蒽醌,蒽酮;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桂皮酸途径,如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氨基酸途径,如生物碱;复合途径。 大孔树脂吸附力的影响因素:a.一般非极性化合物在水中易被非极性树脂吸附,极性化合物易被极性树脂吸附。b.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树脂对此物质的吸附力就小,反之就大。c.分子量小、极性小的化合物与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作用强;反之,与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作用强。d.能与大孔吸附树脂形成氢键的化合物易吸附。 酸催化苷裂解的规律:有利于苷键原子质子化和中间体形成的因素均有利于水解。 ①N-苷> O-苷> S-苷> C-苷。②N-苷的N原子在酰氨及嘧啶环上,很难水解)③酚苷及烯醇苷比其它醇苷易水解④.2,6-二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6-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⑤呋喃糖苷>吡喃糖苷⑥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最好记一下哦!)⑦当苷元为小基团——横键的苷键比竖键易水解,当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 苷键裂解的方式:苷键是苷类分子特有的化学键,具有缩醛性质,易被化学或生物方法裂解1、按裂解的程度可分:全裂解和部分裂解;2、按所用的方法可分:均相水解和双相水解; 3、按照所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酸催化水解、碱催化水解、酶解、过碘酸裂解、乙酰解等。 碱溶酸沉提取香豆素类成分的原因和提取注意:原因:具酚羟基的香豆素类溶于碱液加酸后可析出。具内酯环性质,在碱液中皂化成盐而加酸后恢复成内酯析出注意:香豆素如果和碱液长时间加热,水解产物顺邻羟桂皮酸衍生物则发生异构化,转变成反邻羟桂皮酸的盐,再经酸化也不再发生内酯化闭环反应水解的速度:主要与C7位取代基的性质有关。其水解难易为: C7-OH香豆素﹤C7-OCH3香豆素﹤香豆素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6,7-二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分别加碱碱化,然后用Emerson试剂,反应呈阳性者为7,8-呋喃香豆素,阴性者为6,7-呋喃香豆素。 醌类的酸性强弱(采取PH梯度法的原因):多具酚羟基,故具有一定酸性,在碱液中成盐溶解,加酸酸化后分离后又可重新沉淀析出,酸性与分子结构中羧基、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有关,酸性:-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α-OH>含一个α-OH ,故从有机溶剂中依次用5%NaHCO3 5%Na2CO3 1%NaOH 5%NaOH水溶液进行梯度萃取,达到分离目的 醌类化合物的溶解性:游离醌类苷元极性小,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结合成苷后极性大,可溶于甲醇、乙醇、在热水中可以溶解。注意避光保存 黄酮类化合物分类的依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三位是否有羟基取代(分为黄酮和黄酮醇类) 芦丁与槲皮素的化学鉴别:先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液(ZrOCl2)显黄色,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液,不褪色的是槲皮素,褪色的是芦丁 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因素:原理:氢键吸附,酰胺羰基与酚羟基形成氢键。 影响吸附力因素:(1)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多,强),(2)位置(形成分子内氢键,吸附力减小)(3)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4 )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吸附强弱顺序:黄酮醇﹥黄酮﹥二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实验一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 天然产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很多,在深入研究之前应首先了解其中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皂苷、黄酮类等等。这就需要进行各类化学成分的系统定性预试验。或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单项预试法来初步判断。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未知成分的天然产物是怎样初步提取分离的,熟悉各主要成分的试管试验、沉淀反应和纸层析、薄层层析的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含有什么类型的化学成分。 二、基本原理 利用各类成分的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液进行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其中的化学成分。由于提取液大多数颜色较深,影响对颜色变化的观察,可以使用薄层层析(TLC)或纸层析(PC)等方法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液进行初步分离,再进一步检查。 三、实验内容: 利用不同成分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的不同,一般可采用以下3种溶剂分别提取,试验。 1.水浸液:取中草药粗粉5 g加水60 ml,在50~60℃的水浴上加热1小时,过滤,滤液进行下列试验。

试管进行,△在滤纸或硅胶CMC-Na薄层板上进行,下同。 糖鉴定 (1)α-萘酚一硫酸试剂检查还原糖。 ①溶液I:10%α-萘酚乙醇溶液。溶液II:硫酸。取1ml样品的稀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加入溶液I 2滴~3滴,混匀,沿试管壁缓缓加入少量溶液II,二液面交界处产生紫红色环为阳性反应。 (2)斐林试剂检查还原糖。 溶液I:6.93g结晶硫酸铜溶于100ml水中。溶液II:34.6g酒石酸钾钠、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取1ml样品热水提取液,加入4滴~5滴用时配制的溶液I、II等量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产生砖红色沉淀为阳性反应。如检查多糖和苷,取1ml样品水提液,加入1m110% 盐酸溶液,在沸水浴上加热10min,过滤,(成盐去除杂质)再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按上述方法检查还原糖。 或者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看色谱图。 酚类鉴定试剂 (1)三氯化铁试剂检查酚类化合物、鞣质1%~5%三氯化铁水溶液或乙醇溶 液,加盐酸酸化。取1ml样品的乙醇溶液,加入试剂1滴~2滴,显绿、蓝绿或暗

(完整版)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天然药化 1.pH梯度萃取法: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 2.有效成分:存在于生物体中,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具有防病治病作用,可以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 3.盐析法:在水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如氯化钠)达到一定浓度时,使水溶性较小的成分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较大的成分分离的方法。 5.渗漉法:将药材粗粉用适当溶剂湿润膨胀后(多用乙醇),装入渗漉筒中从上边添加溶剂,从下口收集流出液的方法。 6.原生苷:植物体内原存形式的苷。 次生苷:是原生苷经过水解去掉部分糖生成的苷。 7.酶解:苷类物质在酶催化下水解生成次生苷的一种水解方法。 8.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9.苷化位移:糖苷化后,端基碳和苷元α-C化学位移值均向低场移动,而邻碳稍向高场移动(偶而也有向低场移动的),对其余碳的影响不大,这种苷化前后的化学变化,称苷化位移。 10.香豆素: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苯骈α-吡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11.木脂素:由二分子的苯丙素氧化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名木脂素。 12.醌类:指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邻醌、对醌。常见有苯醌、萘醌、蒽醌、菲醌。 13.大黄素型蒽醌:指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的蒽醌。 14.黄酮类化合物: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6C-3C-6C)一系列化合物。 15.碱提取酸沉淀法: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16.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羟酸才是萜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 19.SF/SFE:超临界流体(SF):处于临界度(Tc),临界压力(Pc)以上的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利用一种物质在超临界区域形成的流体进行提取的方法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25.三萜皂苷是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的。三萜皂苷元是三萜类衍生物,由30个碳原子组成。 26.甾体皂苷:是一类由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的寡糖苷。 27.次皂苷:皂苷糖链部分水解产物或双糖链皂苷水解成单糖链皂苷均称为次皂苷。28.中性皂苷: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1.强心苷:是生物界中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32.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C17位连接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α、β-γ-内酯)环称为强心甾烯,即甲型强心苷元。由23个碳原子组成。 33.乙型强心苷元(海葱甾烯或蟾酥甾烯):C17位连接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α(β),γ(δ)-δ-内酯)环称为海葱甾烯或蟾酥甾烯。由24个碳原子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