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猩红热试卷及答案
保育员猩红热试卷题

猩红热答案
一、单选
1、猩红热是由什么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A )
A、细菌
B、病毒
2、猩红热是哪种传染病?(A )
A、呼吸道
B、消化道
3、猩红热医学观察班隔离多少天?(A )
A、12天
B、21天
二、多选(ABCDE)
1、猩红热临床症状有哪些?
A、起病急
B、发热
C、咽峡炎
D、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
E、疹后脱屑
2、猩红热传染源是?(AB)
A、患者
B、健康带菌者
3、猩红热潜伏期?(ABC)
A、最短1天
B、最长12天
C、一般为2-5天
三、是非题
1、猩红热的病原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该菌在体外的生活力较强,在痰液、脓液和渗出物中能生存数周。
(√)
四、简答题
1、托幼机构猩红热处置要点:
及时发现疑似患儿---建议家长及时带幼儿就诊
患儿隔离---病人隔离6天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一般隔离期为10天)
托幼机构第一时间做好终末消毒(空气、飞沫传播,餐饮具消毒)
明确医学观察对象(医学观察班)
开展好医学观察期间的随时消毒工作(空气、飞沫传播,主要针对幼儿可能集中所处环境的空气消毒,教室、盥洗室通风以及餐饮具的消毒)
做好家长宣教工作,让医学观察班级的每位家长都了解猩红热早期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
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
2019.11.20。
最新猩红热试卷及答案

猩红热培训试题姓名:科室:成绩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8分)1、猩红热是由()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和()。
2、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和()。
3、猩红热病人的隔离期的医学观察期为()天,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为()天。
4、猩红热除典型表现外,尚有其他临床类型,包括()、()、()、()。
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表皮葡萄球菌C、A组a溶血性链球菌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2、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消化道传播B、呼吸道传播C、产道D、皮肤伤口3、猩红热的特征性表现是指()A、发热、咽峡炎,发热后第2天出现弥漫性皮疹B、发热、咽峡炎、杨梅舌C、发热、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杨梅舌D、发热、咽峡炎、口周苍白圈4、猩红热潜伏期一般为()A、1-2dB、2-3dC、3-4天D、7-9天E、7-14天5、确诊猩红热的检查是:()A、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B组溶血性链球菌B、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A组溶血性链球菌C、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D、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E、锡克试验阳性6、猩红热病原治疗首选()A、红霉素B、四环素C、青霉素D、头孢菌素E、氯霉素7、关于猩红热的皮疹错误的是:A 、发病后第二日出疹B、皮肤弥漫性充血基础上针尖大小丘疹C、于耳后、颈及上胸开始出疹D、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E、脱屑少见8、有关猩红热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 、发热多呈持续性B、发热程度及热程与皮疹多少及消长无关C、咽峡炎明显D、腭部粘膜疹或出血疹可先于皮疹出现E、可见“草莓舌”或“杨梅舌”9、猩红热的特征性临床表现()A、咽峡炎B、咽部充血,咳嗽C、口腔苍白圈,草莓舌D、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肤充血的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丘疹10、猩红热的发病年龄高峰:()A、5-15岁B、20-30岁C、30-40岁D、40-50岁三、判断题. (每题2分,共12分)1、猩红热全年均可发病,以温带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第一节猩红热题库1-2-10

第一节猩红热题库1-2-10问题:[单选]有关猩红热的诊断,哪种叙述不妥A.A.发热,咽峡炎,病后2天内出疹B.B.疹退后皮肤大片脱屑可作为辅助诊断条件C.C.病人咽拭子可培养出A群溶血性链球菌D.D.患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作为猩红热的回顾性诊断E.E.多价红疹毒素试验在发病早期呈阳性,而恢复期转为阴性问题:[单选]关于猩红热的皮疹,叙述不准确的是A.A.皮疹是在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基础上,分布着以毛囊为中心的鸡皮样疹B.B.面部皮疹密集C.C.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形成帕氏线D.D.疹退开始脱屑E.E.皮疹越密集,脱屑越严重问题:[单选]关于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哪种叙述不妥A.A.起病急,发热,咽峡炎,第2病日出现皮疹B.B.皮疹的密集程度与发热的高低关系不大C.C.咽峡部充血,有脓性分泌物D.D.皮疹为红斑疹,弥漫性E.E.舌苔可出现“草莓舌”、“杨梅舌”的变化(安徽11选5 https://)问题:[单选]有关猩红热的发病机制,哪种叙述不妥A.A.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借助脂壁酸LTA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进入组织,引起炎症B.B.通过M蛋白保护细菌不被吞噬C.C.在玻璃酸酶、链激酶及溶血素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和引起组织坏死D.D.细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可引起皮肤血管充血发疹E.E.A群链球菌感染后,均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问题:[单选]关于β型溶血性链球菌,叙述错误的是A.A.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猩红热的主要病原体B.B.M蛋白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均具免疫毒性作用C.C.红疹毒素能致发热和猩红热皮疹D.D.链球菌均可致猩红热E.E.O、S两种溶血素对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有毒性问题:[单选]关于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A.A.猩红热的皮疹为红色斑丘疹B.B.皮疹从躯干部出现迅速蔓延全身C.C.猩红热先出现发热,第2天出皮疹D.D.舌苔的变化亦是诊断猩红热的重要依据E.E.疹间皮肤正常问题:[单选]有关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A.猩红热为儿童传染病,成人不感染B.B.猩红热主要经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消化道传播C.C.病人感染A群链球菌后,除咽峡炎外均可发疹D.D.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其间无交叉免疫,故可再患猩红热E.E.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渐趋轻症化的原因是人体的抵抗力增强问题:[单选]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A.奈瑟菌——血液传播B.B.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猩红热——呼吸道传播C.C.伤寒沙门菌——呼吸道传播D.D.布鲁菌——消化道传播E.E.脑膜炎奈瑟菌——接触传播。
主管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猩红热真题解析

主管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猩红热真题解析主管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猩红热真题解析导语:猩红热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也称为化脓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屑。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真题内容吧。
【真题库】1.?猩红热的皮疹出现在发热后(2004)?A?12小时之内 ?B?12~48小时 ?C?49~60小时?D?61~72小时 ?E?大于72小时?答案:B(2004)?【真题库】2?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正确A?皮疹粗糙,砂纸样 ?B?常有散在糠屑样脱皮?C?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稀疏D?常在24小时内遍及全身E?疹间皮肤亦呈红色?答案:C?[解析]:猩红热皮疹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易受摩擦部位更密集,可有皮下出血点形成紫红色线条,即帕氏线。
【真题库】男,5岁。
高热l天,第2天出疹,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可见密集均匀的红色细小丘疹,面部潮红,唇周苍白,咽扁桃体充血水肿,舌乳头红肿突起。
最可能的`诊断是A.风疹B.麻疹C.幼儿急疹D.猩红热E.水痘[解析]:发热1天后出疹,皮疹呈充血性斑丘疹,同时有口周苍白圈,扁桃体炎,草莓舌,所以诊断首先考虑D。
考题涉及的考点及练习题:猩红热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有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
(一)病因 A族乙型链球菌是对人类的主要致病菌株,有较强的侵袭力,能产生致热性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m;又称红疹毒素,erythrogenic toxin),是本病的致病菌。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
传染原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引起“外科型”猩红热。
(二)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外科型1~2天。
1.普通型典型病例可分以下3期:(1)前驱期:起病急,发热,体温38~40℃之间,中毒症状重。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猩红热考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doc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猩红热考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杨梅舌 本题答案:杨梅舌:猩红热在发疹的同时出现舌乳头肿胀,初期舌被白苔 本题解析:杨梅舌:猩红热在发疹的同时出现舌乳头肿胀,初期舌被白苔,肿胀的舌乳头凸出覆以白苔的舌面,称草莓舌;2~3天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绛红色,舌乳头凸起,称杨梅舌。
2、单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关于猩红热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A.在皮肤皱褶处可出现线状疹B.可出现口周苍白圈C.皮疹多于96小时达高峰,继之依出疹顺序开始消退D.疹退后开lC.伤寒沙门菌呼吸道传播D.布鲁菌消化道传播E.脑膜炎奈瑟菌接触传播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名词解释红疹毒素本题答案:红疹毒素:是由链球菌产生的一种毒素,能致发热和猩红热皮本题解析:红疹毒素:是由链球菌产生的一种毒素,能致发热和猩红热皮疹,还可抑制吞噬系统功能,影响细胞功能;可导致肝、脾、淋巴结充血和脂肪变性,心肌浊肿和变性,肾问质性炎症改变。
6、单项选择题有关猩红热的发病机制,哪种叙述不妥( )A.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借助脂壁酸(LTA)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进入组织,引起炎症B.通过M蛋白保护细菌不被吞噬C.在玻璃酸酶、链激酶及溶血素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和引起组织坏死D.细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可引起皮肤血管充血发疹E.A群链球菌感染后,均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本题答案: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多项选择题红疹毒素的特征为( )A.可引起皮肤血管充血发疹B.可抑制吞噬系统功能,影响T淋巴细胞功能C.可引起肝、脾、淋巴结充血及脂肪变性D.可引起心肌浊肿和变性E.可引起肾间质性炎症本题答案:A, B, C, D, 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配伍题发热、咳嗽,结合膜充血,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发热、咽疼,第2病日出现红斑疹( )发热,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颈部淋巴结肿大( )不明原因高热,3后体温下降,皮肤出粟粒样皮疹( )皮肤出红疹、瘙痒,不发热,服药情况不详,可能为( )A.药物疹B.麻疹C.猩红热D.风疹E.幼儿急疹本题答案:B,C,D,E,A本题解析:B,C,D,E,A9、多项选择题β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人体后可产生下列哪些病变( )A.化脓性病变B.中毒性病变C.中枢神经系统病变D.变态反应性病变E.肾病综合征本题答案:A, B, 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填空题对猩红热病人进行____天隔离治疗。
中医(专长)-中医儿科学-猩红热练习题

第二十六单元猩红热一、A11、猩红热的好发年龄哪种说法正确A、1岁左右B、2~5岁C、2~8岁D、3~12岁E、任何年龄2、猩红热病机主要涉及的脏腑是A、心肺B、心肝C、脾肾D、脾胃E、肺胃3、治疗猩红热邪侵肺卫证的首选方剂是A、桑菊饮B、银翘散C、透疹凉解汤D、葱豉桔梗汤E、解肌透痧汤4、治疗猩红热毒炽气营证的首选方剂是A、清瘟败毒饮B、白虎汤C、清营汤D、透疹凉解汤E、凉营清气汤二、A21、患儿,男,8岁。
发热,咽痛1天后出疹。
查体:体温39.5℃,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退色,见疹后的1~2天舌苔黄糙,舌质起红刺,3~4天后舌苔剥落,舌面光红起刺,状如草莓,脉数有力。
其病证诊断为A、麻疹,邪犯肺卫B、风疹,邪入气营C、猩红热,邪侵肺卫D、猩红热,毒炽气营E、猩红热,疹后阴伤2、患儿,男,7岁。
诊断为猩红热。
现身热渐退,咽喉糜烂,疼痛减轻,皮疹渐消,唇干口燥,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
治疗首选方为A、养阴清肺汤B、益胃汤C、沙参麦冬汤D、竹叶石膏汤E、增液承气汤三、B1、A.清解透表汤B.透疹凉解汤C.凉营清气汤D.清胃解毒汤E.化斑解毒汤<1> 、治疗猩红热毒炽气营证的首选方剂是A B C D E<2> 、治疗风疹邪入气营证的首选方剂是A B C D E2、A.辛凉宣透,清热利咽B.清热解毒,软坚消肿C.养阴益气,清解余邪D.养阴生津,清热润喉E.辛凉透表,清宣肺卫<1> 、猩红热疹后阴伤证的治法是A B C D E<2> 、猩红热邪侵肺卫证的治法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多。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
【该题针对“猩红热”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猩红热时邪,乘时令不正,寒暖失常,机体脆弱之时,从口鼻面入,蕴于肺胃,邪正相搏,卫阳被遏,则见恶寒发热、头痛咽痛等证候。
猩红热登革热布病猴痘炭疽试题

猩红热登革热布病猴痘炭疽试题1、炭疽的病理特点() [单选题]A.受侵组织或脏器出血B.受侵组织或脏器坏死C.受侵组织或脏器水肿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2、炭疽的治疗原则() [单选题]A.精神症状B.严格隔离C.对症治疗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3、炭疽的诊断依据有() [单选题]A.《炭疽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5-1997)B.《炭疽诊断标准》(WS 283-2008)C.《炭疽诊断》(WS283-2020)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4、炭疽的传播方式有() [单选题]A.接触病畜及其肉类、奶制品、毛皮B.吸入含有该菌的气溶胶或尘埃- 1 -C.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以上都不是5、炭疽的致病物质有() [单选题]A.外毒素B.荚膜C.以上都不是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6、猩红热是由哪种细菌引起的() [单选题]A. 肺炎链球菌C. 溶血性链球菌.(正确答案)D. 大肠杆菌7、猩红热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哪项() [单选题]A. 持续高热B. 皮肤出现红疹C. 喉咙疼痛D. 所有以上.(正确答案)8、猩红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单选题]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正确答案)C. 食物传播D. 水源传播9、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单选题]A、4-13B、3-15.(正确答案)C、4-15D、3-1410、2014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 ) [单选题]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正确答案)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11、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单选题]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正确答案)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12、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单选题]A、血小板快速下降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C、HCT升高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升高.(正确答案)13、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单选题]A、双峰热.(正确答案)B、稽留热C、驰张热D、波状热14、鼠疫是我国法定的()传染病。
猩红热试题.docx

猩红热培训试题姓名:科室:成绩:一、填空题1.链球菌产生的与致病相关因素包括()、()、()和()。
2.链球菌感染所致变态反应常引起(3.病原体侵入机体产生()、()、()、()、()并发症。
)三种病变。
C 二、选择题⑴、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表皮葡萄球菌.A 组α溶血性链球菌 D .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E.B 组溶血性链球菌⑵、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传播 B .呼吸道传播C.产道E.血液⑶ 、猩红热的特征性表现是指:【】A.发热、中毒症状、第二日出现皮疹D .皮肤伤口B.发热、咽峡炎、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C.发热、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杨梅舌D.发热、咽峡炎、口周苍白圈E.发热、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口周苍白圈⑷ 、猩红热潜伏期一般为:【】A.1~2d B.2~3d C.3~4d D.7~9d E.7~14d⑸、确诊猩红热的检查是:【】A.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 B 组溶血性链球菌B.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 A 组溶血性链球菌C.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D.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E.锡克试验阳性⑹ 、猩红热病原治疗首选:【】A.红霉素B.四环素C.青霉素D.头孢菌素 E .氯霉素⑺ 、关于猩红热的皮疹错误的是:【】A.发热后第二日出疹B.皮肤弥漫性充血基础上针尖大小丘疹C.于耳后、颈及上胸开始出疹D.皮疹于 48h 达高峰E.脱痟少见⑻、有关猩红热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发热多为持续性B.发热程度及热程与皮疹多少及消长无关C.咽峡炎明显D.腭部粘膜疹或出血疹可先于皮疹出现E.可见“草莓舌”或“杨梅舌”9、猩红热的特殊临床表现是【】A. 口腔粘膜斑B.咽部充血,咳嗽C.口周苍白圈,草莓舌D.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E.耳后及枕骨下淋巴结肿大10、与猩红热有关的主要致病物质是【】蛋白 B.透明质酸酶 C.链激酶 D.链道酶 E.致热外毒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猩红热培训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8分)
1、猩红热是由()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和()。
2、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和()。
3、猩红热病人的隔离期的医学观察期为()天,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为()天。
4、猩红热除典型表现外,尚有其他临床类型,包括()、()、()、()。
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1、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A组a溶血性链球菌
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2、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消化道传播B、呼吸道传播C、产道D、皮肤伤口
3、猩红热的特征性表现是指()
A、发热、咽峡炎,发热后第2天出现弥漫性皮疹
B、发热、咽峡炎、杨梅舌
C、发热、第二日出现猩红皮疹、杨梅舌
D、发热、咽峡炎、口周苍白圈
4、猩红热潜伏期一般为()
A、1-2d
B、2-3d
C、3-4天
D、7-9天
E、7-14天
5、确诊猩红热的检查是:()
A、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B组溶血性链球菌
B、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A组溶血性链球菌
C、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D、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
E、锡克试验阳性
6、猩红热病原治疗首选()
A、红霉素
B、四环素
C、青霉素
D、头孢菌素
E、氯霉素
7、关于猩红热的皮疹错误的是:
A 、发病后第二日出疹B、皮肤弥漫性充血基础上针尖大小丘疹
C、于耳后、颈及上胸开始出疹
D、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
E、脱屑少见
8、有关猩红热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 、发热多呈持续性
B、发热程度及热程与皮疹多少及消长无关
C、咽峡炎明显
D、腭部粘膜疹或出血疹可先于皮疹出现
E、可见“草莓舌”或“杨梅舌”
9、猩红热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A、咽峡炎
B、咽部充血,咳嗽
C、口腔苍白圈,草莓舌
D、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肤充血的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丘疹
10、猩红热的发病年龄高峰:()
A、5-15岁
B、20-30岁
C、30-40岁
D、40-50岁
三、判断题. (每题2分,共12分)
1、猩红热全年均可发病,以温带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
2、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排菌量大且不易被隔离及发现,是重要的传染源。
()
3、猩红热的发热呈持续性,可达39℃左右,自然病程约1周。
()
4、猩红热可出现“草莓舌”或“杨梅舌”。
()
5、猩红热检查中血常规可表现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常在80%以上,严重病人可出现中度颗粒。
()
6、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对热及干燥的抵抗力均较强。
()
四、简答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猩红热的鉴别诊断?
2、猩红热的预防?
答案:
一、填空题:
1、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呼吸道,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
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2、病人,带菌者
3、6天,7天
4、轻型、中毒型、脓毒性,外科型或产科型
二、选择题:
DBABB CEBDA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1、鉴别诊断:
麻疹、风疹、药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预防:①管理传染源:应对病人进行6天隔离治疗,对接触者
医学观察7天,儿童机构内有本病流行时,对咽峡炎或扁桃体
炎患者,因按猩红热隔离治疗。
②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应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接触病人应戴口罩。
③保护易感
人群:对接触者可用卞星青霉素120万U肌注一次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