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白马篇》
古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翻译赏析

古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翻译赏析《白马篇·白马饰金羁》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植。
其古诗全文如下: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前言】《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
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注释】[1]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2]金羁(ī):金饰的马笼头。
[3]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4]幽并:幽州和并州。
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5]去乡邑:离开家乡。
[6]扬声:扬名。
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
秉:执、持。
[8]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何:多么。
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9]控弦:开弓。
的:箭靶。
[10]摧:毁坏。
月支:箭靶的名称。
左、右是互文见义。
[11]接:接射。
曹植《白马篇》原文和译文

曹植《白马篇》原文和译文曹植是中国东汉末年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其中,他的《白马篇》被誉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曹植《白马篇》的原文和译文。
曹植《白马篇》原文:白马王子青帝子,粉蝶宫,乘轻马。
见空山,虚有声,人犹杳,花满阶。
我幸分良驹,手欢弹。
骏马庭前歌舞便,飘忽洒郊外。
羽毛休谢翩翩舞,马胆仍用蕙兰脂。
凌摇威风蔽日月,名腾杂天无已。
倒骑鸣弦一曲歌,傲含新酒自斟饮。
郢中艳女莫及贤,濯发缨佩照丛林。
鞍非绮罗裘,马非红十蹄。
曹植《白马篇》译文:白马王子戴着青色帝子冠,住在粉色蝶宫,骑着一匹轻盈的马。
看到一个空山,感觉有声音,但人仿佛并不存在,阶梯上满是花朵。
我很幸运地得到了这匹优秀的马,手欢快地弹奏。
骏马在庭院前歌舞起舞,四处飘忽洒落。
它的羽毛不再需要感谢飘逸的舞姿,马腹上的汗珠仍闪耀着光彩。
它轻灵威勇地行走,挡住了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它的名字已经遍布天空,没有止境。
我倒骑过来,鸣弦演奏一曲歌,傲然地含着新酒自斟自饮。
在郢州,没有一个妇女能比得上这骏马的聪明,洗净了头发,佩戴着绮罗缨,照亮了茂密的丛林。
马鞍并非由锦缎所做,马蹄也非红色。
通过原文和译文,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曹植《白马篇》的意境和表达。
这首诗以白马王子为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墨,展现了白马的卓越与美丽。
同时,作者把马与自身相比较,突出了马的高傲与超凡脱俗的气质。
这使得整个诗篇更加丰富有趣,表达了曹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在整个诗篇中,曹植注重运用富有韵律和意象的语言,以及对比和修辞手法。
这些都使得诗歌更加优美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通过《白马篇》,我们可以看到曹植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才华和不凡艺术造诣。
结束语:曹植的《白马篇》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于曹植《白马篇》的原文和译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构思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至今仍被后人所传颂。
《白马篇》曹植赏析

《白马篇》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
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
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
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何:多么。
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
的:箭靶。
摧:毁坏。
月支:箭靶的名称。
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
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
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
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āo):勇敢剽悍。
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辞章华丽、意境深远著称。
其中《白马篇》被誉为曹植的代表作之一,笔者将为您翻译及赏析该篇诗歌。
《白马篇》全文如下:白马王迴首,东西空山尽。
黄交尚利劒,红字初翻轮。
西见白日落,南望黑云深。
皆谓对归宿,于中殊未沉。
赏析:曹植的《白马篇》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辞章,表现出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归宿的追寻。
首先,诗的开篇即以“白马王迴首”来描绘白马回首的情景,透露着一种回忆过去的心境。
白马象征纯洁和高贵,其回首则寓意着作者对过去的追忆与思考。
接着,诗中提到“东西空山尽”,以此表达了东西两方向的山林无尽头,意味着空旷无界的世界。
这种广阔的空间给人一种心灵迷茫与迷失的感觉。
然后,诗中谈到“黄交尚利劒,红字初翻轮”。
这里的“黄交”指的是一种黄色的石头,传说中有开创世界的功效;而“利劒”则象征着力量和权势。
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界的美与人世间的力量相结合,传递出对于权力和力量的矛盾思考。
随后,诗中出现了“西见白日落,南望黑云深”的景象。
这种视角的转变,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西方的太阳落下,象征着黄昏和暮年;而南方的黑云则暗示着风暴和困难。
这些景象的变幻,让读者感受到人生中不同阶段的挫折和纷扰。
最后,诗歌以“于中殊未沉”的一句,表达了对于人生归宿的愿望。
这句话暗示着即使在不同的环境中,作者仍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品质。
同时,也传递出对于寻找真正的归属和解脱的渴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曹植的《白马篇》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辞章,展现了对于命运和人生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歌给予读者思考和启示,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归宿。
注:文章以散文的形式进行了对《白马篇》的翻译及赏析,将作者的意境和内涵进行了解读。
同时,采用了段落分明、信息清晰的书写方式,使得整体排版整洁美观,文笔流畅,更具可读性。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

曹植《白马篇》全诗翻译及赏析曹植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魏文帝”曹丕的次子,其文风优美、不拘一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白马篇》对于其地位极高,也是最著名的一篇。
本文将对《白马篇》的全诗进行翻译及赏析。
《白马篇》是一篇抒情作品,其中自然景色描写自然而然,人物形象亦是如此,更有深刻的意蕴。
以下是该诗的全文翻译:白马依山傍,花皆似锦裳。
何须去桃源,自是桃源郎。
不为桃源远,为有美人傍。
美人如此多,会笑君少壮。
君生能有几,何限骐骥骊。
盼秋更吹箫,分曹射猪羊。
文中首先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
白马依山傍,花皆似锦裳,引人想象马儿肆意奔驰,嘶鸣连连,在这片美丽的自然风景中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舒适。
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何须去桃源,自是桃源郎”。
这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桃园的不以为然。
桃源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无忧无虑,平静安逸,与世隔绝的乐土。
然而,曹植在此意味着,自然风景已经足够美好,无需去寻找更加完美的桃源。
接着,作者不自觉地将目光转向人物描写,呈现出一个美人在身侧。
其实,这也是作者前文的默认和引导,在让读者欣赏大自然壮观景色之后,再去想象一个美人在身边。
此时,由花似锦裳到突然出现的美人形象,让人感到一种突然强烈的美好感。
与此同时,作者状态也不禁被她的魅力所感染,不为桃源远,为有美人傍。
这一埃及颂扬美人的诗句把静景和动人的美人形象相结合,让读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之后,作者紧接着表达了对美人众多的羡慕,会笑君少壮。
这一句话可以读出作者略带苦涩的口气,暴露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眷恋。
在最后的两句话中,作者营造出了憧憬未来的想象。
君生能有几,何限骐骥骊。
作者借用了古代骏马的典故,表示自己要追求的是更加高贵出挑的自己。
最后一句盼秋更吹箫,分曹射猪羊。
箫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代表着柔和、安逸和悠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此外,文中的“曹”字为作者自谦之语,表明自己与曹家姓并无关联。
总的来说,曹植的《白马篇》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体现了对于美好生活和美好爱情的诉求。
曹植最霸气的一首诗

曹植最霸气的诗
1.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
原诗节选: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 《薤露行》
原诗: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3. 《鰕䱜篇》
原诗:鰕䱜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4. 《名都篇》
原诗: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5. 《泰山梁甫行》
原诗: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6. 《赠白马王彪·并序》
原诗较长,节选: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踟蹰亦何留。
相思无终极,长歌怀苦辛。
7. 《七启》(为设客问之辞,设为镜机子与玄微子问答之辞)
原诗较长且为辞赋体,节选:镜机子曰:……玄微子曰:……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世罕有其匹。
8. 《朔风诗》(包括《苦寒》《苦雨》《远游》《观沧海》四章)
以《苦寒》为例:悠悠我思兮,薄寒入肌。
殷忧积心兮,何日忘之……
9. 《矫志诗》
原诗:猗与庄老,栖迟永年。
实惟龙化,荡志浩然……
10. 《怨歌行》
原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白马篇》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白马篇》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白马篇是《七步诗》中的一篇,作者为曹植,曹植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刘备的儿子,被誉为才子佳人,文学才华出众。
这篇诗以宛转婉约的笔触,描绘了白马山的美景,展示了曹植高超的艺术才华。
篇首写道:“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这里的“白马”指的是曹植的战马,被装饰得华丽而高贵。
“金羁”是指用金子装饰的马嚼子,象征着豪华和尊贵。
“连翩西北驰”形容马儿飞驰奔跑的速度,表现出曹植的军事才能。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白马山:“借问白马能行否,宛转蹄间步。
”这里的“白马”是指白马山,曹植以马的方式来描绘白马山的婉约和灵动。
“宛转蹄间步”形象地描绘了山势起伏的景象。
继而,诗人描绘了白马山的壮丽景色:“四蹄翻地金鳞合,幔亭亭秀色妖都一。
”这里的“四蹄翻地金鳞合”形容白马山的山峦起伏,金色的山峦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幔亭亭秀色妖都一”描述了山脉间的云雾弥漫,美得像一个仙境。
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曹植对白马山的喜爱:“紫盖登山而自媚,艳袂遥招弄通庐。
”这里的“紫盖”是指诗人此时身穿的彩色长袍,诗人站在山上,欣赏山的美景,感到自己也变得更加美丽。
“艳袂遥招弄通庐”形容白马山的美景吸引着游客,好像在邀请他们进入山中游玩。
随后,曹植用婉约的词句形容白马山的美景:“石水草木无情岸,时移景转终节宇。
”这里的“石水草木无情岸”表达了白马山的景色如此美妙绝伦,不受外界情感的影响。
“时移景转终节宇”则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白马山的景色永远在变化,却又能维持独特的节奏。
最后,诗人以自身之喜赏析这座奇山:“白马出塞东风急,连峰如画复黄鹂。
”这里描绘了白马山的出塞之美,白马山堪称东方的瑰宝。
“连峰如画复黄鹂”则是对白马山壮美景色的再次赞美。
《白马篇》是曹植优美的文字之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马山的婉约、灵动和壮丽之美。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同时,诗人通过对白马山的描写,融入了自己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示了曹植崇高的情操和文学才华。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白马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白马篇》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1《白马篇》原文翻译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1《白马篇》诗歌赏析“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诗一开头就使人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亲士》:“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三国志·魏志·挹娄传》:“矢用楛,长尺八 寸,青石为镞,古肃慎氏之国也。” 《国语·鲁语》:“昔武王克商,通于九夷百蛮,于 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
邯郸淳《艺经》:“马射,左边为月支 三枚,马蹄二枚。” 曹丕《典论· 自叙》:“尚书令荀彧奉使 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 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 俯马蹄而仰月支也。’” 《文选》李善注:“凡物飞迎前射之曰 接。”
写其忠义
《淮南子·泰族训》:“视死若归,义重於 身也。” 刘向《新序·杂事》:“平原广囿,车不结 轨,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若归。”
三、解析
李瀚《蒙求集注》: “(谢灵运)云: 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 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 之。” 《诗品》:“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 古今,卓而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 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 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汉书·高帝纪》:“吾以羽檄征天下兵。” 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 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 也。”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附录:《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 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 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 为鬼雄。”
曹植《白马篇》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一、解题
《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 齐瑟行》:“《歌录》 曰:‘《名都》、《美女》、《白马》,并 《齐瑟行》也。……皆以首句名篇,犹《艳歌 罗敷行》有《日出东南隅篇》,《豫章行》有 《鸳鸯篇》是也。” 《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 齐瑟行· 白马篇》:“白 马者,见乘白马而为此曲。言人当立功立事, 尽力为国,不可念私也。《乐府解题》曰: ‘鲍照云:白马騂角弓。沈约云:白马紫金鞍。 皆言边塞征战之事。’”
写其声威 《陌上桑》:“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说文》:“羁,马络头也。” 《晋书·郭钦传》:“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 为戎居。” 《七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美女篇》:“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 《隋书·地理志》:“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 并。”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1、骨气奇高
《史记·游侠列传》:“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 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 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 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汉书·游侠传》:“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 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荀悦《汉纪》:“生于季世,周秦之末尤盛。上 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纲纪废弛。” 《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 义于道,无是,馁也。”
朱乾《乐府正义》 :“此寓意于幽 并游侠,实自况也。子建《自试表》 云:‘昔从武皇帝,南极赤岸,东 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 见所以用兵之势,可谓神妙。而志 在擒权馘亮,虽身分蜀境,首悬吴 阙,犹生之年。’篇中所云‘捐躯 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 非泛述矣。”
二、疏解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荀悦《汉纪》:“生于季世,周秦之末尤盛。 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纲纪废弛。” 《孟子· 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 配义于道,无是,馁也。”
2、词采华茂
(1)奇警 方东树《昭昧詹言》: “此篇奇警,„„而 实出自屈子《九 歌·国殇》也。” 沈德潜《说诗晬语》: “陈思极工起调,如 ‘惊风飘白日,忽然 归西山’,如‘明月 照高楼,流光正徘 徊’,如‘高台多悲 风,朝日照北林’, 皆高唱也。”
(2)赡丽 “子建《名都》、《白马》、 《美女》诸篇,辞极赡丽,然 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 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 同。”——胡应麟《诗薮》 “陈思王《白马篇》:‘俯身 散马蹄’,此能尽驰马之状。 《斗鸡诗》:‘嘴落轻毛散’, 善形容斗鸡之势。‘俯’‘落’ 二字有力,一‘散’字相应。 然造语太工,六朝之渐 也。”——谢榛《四溟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