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易原文

合集下载

连山易归藏易原文

连山易归藏易原文

连山易归藏易原文最早出现连山、归藏的古籍是周礼大卜中,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而学术界早已证明这部古籍周礼是西汉刘歆所伪造,但也确实参考许多古经典所作,并推论连山、归藏两词根本是刘歆研究山海经时所假想的。

刘歆是西汉王朝皇室贵族,是位天文学家、古经文学家、目录学家,能够进出皇家收藏图书馆,直接继承上个朝代秦一统天下所囊括来各国的经典,其库藏庞大杂乱许多使用词语又艰涩难懂,他与父亲刘向都是不得权势的皇族旁亲,偏偏父子兴趣相同沈溺于众多失传古经典中如获至宝,那个纷乱求生的西汉末年哪来时间编撰新作,材料多到惊人,拼凑节录整理出周礼等书怎能说是捏造,没多久王莽窜汉时期将刘歆谋杀。

山海经说是五藏山经与海经两本书合称,其实由多部古经典合集而成,由夏朝开始由历代巫师、方士等开始记载至秦朝末年,避开了秦始皇的焚书,其内容精彩众多从古史古民族、古神话、宗教民俗、地理、物产、巫术医药到山川鸟兽无所不有,历代均有名家为此书集成或作注,而第一个开始集成作注的便是刘向父子。

早期的书籍收藏不易,不像如今印刷制品快速简单容量大,到了东汉桓谭在新论正经(一部古籍目录简介)中说,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

八万字的书籍在当时可摆满如今的一个房间,到了北魏写下奇书水经注(感于山海经内容杂乱不成系统,再搜古籍与考察编写成全国地理水脉的书籍)的郦道元(本身也是官宦贵族)还曾看到过,然后又再失传。

此后每逢失传,便又出现王公贵族甚至是帝王本身出来再编撰连山,然后原文本义越来越少(归藏则更早失传),又要被历朝学者攻击是伪造要抵制,时至今日可窥探一二的古籍相当贫乏,目前仍可由流传至今的两种学问来证明连山确实存在并影响甚巨。

一个是中医,其中对人体筋脉的穴位名称如三里、商丘、承山、昆仑、涌泉、内关、风池、丘墟、鹤顶、地机、陷谷、天柱、灵台、玉田、支沟、风岩、岩池、地仓、石门等都来自连山易中的形势,而脉像中的浮、沉、迟、虚、实、滑、涩、洪、细、紧、促、结、等也都是连山易中的现象。

归藏易原文

归藏易原文

归藏易原文归藏易原文(王家台秦简《归藏》编号者一百六十四支,未编号的残简二百三十支,共计三百九十四支,总字数约四千余字。

由于残缺过甚,至今尚未拼出一支整简,顺序也难以排定。

在这批竹简重,共有七十组卦画,其中十六组相同,除去相同数,不同的卦画有五十四种。

卦画皆以一表示阳爻,以∧表示阴爻。

卦名有七十六个,其中重复者二十三个,实际卦名五十三个。

此外,卦辞也有一部分重复。

竹简有两种,一种宽而薄,而另一种窄而厚。

因此,我们推测,这批《归藏》有两种抄本。

秦简《归藏》的卦画皆可与今本《周易》对应起来,卦名也与传本《归藏》、不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

现摘录部分释文如下(本释文以录简头为主,重复者只录其一,但卦画和卦名可互相补充者则皆录下来。

释文大致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之《六十四卦》的顺序排列,下面的编号为清理时的原始编号,上面的编号为临时序列号。

竹简残断者以◇标出,字迹模糊、无法辨识者以□标出,通假字、异体字不另注明,但据文意明显有脱字者以【】补足。

本释文是刚清洗出来时所作的原始释文,未经仔细校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若有抵触,以将来正式出版为准):1、寡曰:不仁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啻弗良而投之渊寅共工队□江□◇ 5012、天目朝=不利为草木赞=偁下□◇ 181(知北逰按:此简头有乾卦卦画)3、肫曰昔者效龙卜为上天而攴◇ 3234、【蒙】曰昔者□□卜□◇5、讼曰:昔者□□卜讼启□□□◇6、师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师而攴占□□□◇439 ◇龙降于天而□◇ ◇远飞而中天苍◇7、比曰:比之芣=比之苍=生子二人或司阴司阳不□姓□◇2168、少督曰:昔者□小子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2069、履曰:昔者羿射陼比庄石上羿果射之曰履□◇46110、柰曰:昔者攷龙卜□□而攴占囷=京=占之曰不吉不柰之□◇1111、否曰:昔者□□□◇12、同人曰黄啻与炎啻战◇182 ◇=咸=占之曰果哉而有吝□◇18913、右曰昔者平公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神=老=占曰古有子亓□间漻四旁敬□风雷不◇30214、大过曰昔者日月卜望□◇15、亦曰:昔者◇16、囷曰:昔者夏后启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占◇20817、井曰:昔者夏后启贞卜◇31918、鼒曰:昔者宋君卜封□而攴占巫苍=占之曰吉鼒之芲=鼒之焠=初有吝后果述21419、丰曰:昔者上啻卜处□□而攴占大=明=占之曰不吉□臣体=牝□雉=◇30420、大过曰:昔者□小臣卜逃唐而攴占中=虺=占之曰不吉过亓门言者□◇52321、临曰:◇22、灌曰:昔【者】夏后启卜◎(知北逰按:原字左酉右昜)◇23、【卒】曰昔者□卜出云而攴占◇◇卒曰:昔者屳卜出云而攴占囷=京=占之曰不吉卒◇30524、复曰:昔者陼王卜复白雉□◇25、毋亡曰:出入汤=室安处而墅(原字上予下土)安藏毋亡◇47126、瞿(知北逰按:原字左目右瞿)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27、散曰:昔者◇◇□卜□散实而攴占大◇28、节曰:昔者武王卜伐殷而攴占老=考=占曰吉◇19429、涣曰昔者高◇32830、【蹇】□◇31、损曰◇32、【咸】曰◇◇咸曰□◇33、恒我曰:昔者女过卜作为缄而◇47634、◎(知北逰按:原字上罒下左炎右匕,即夬卦)曰:昔者赤舄止木之遽初鸣曰鹊后鸣曰舄有夫取妻存归亓家◇21235、□(知北逰按:此简头有姤卦卦画,此当即姤卦)曰:昔者◇536、兑曰:兑=黄衣以生金日月并出兽□◇37、丽曰:昔者上◇38劳曰:昔者蚩尤卜铸五兵而攴占赤□◇53639、陵(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谦卦卦画,此即谦卦)曰:昔者赤乌卜裕水通而见神为木出焉是啻◇50340、介(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豫卦卦画)曰北=黄鸟杂彼秀虚有樷者□□有□□人民◇20741、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307◇□□奔月而攴占□□□◇20142、渐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巫咸=占之曰不吉不渐于◇33543、晋(知北逰按:原字上艹下晋。

归藏易原文——精选推荐

归藏易原文——精选推荐

归藏易原⽂归藏易原⽂王家台秦简《归藏》编号者⼀百六⼗四⽀,未编号的残简⼆百三⼗⽀,共计三百九⼗四⽀,总字数约四千余字。

由于残缺过甚,⾄今尚未拼出⼀⽀整简,顺序也难以排定。

在这批⽵简重,共有七⼗组卦画,其中⼗六组相同,除去相同数,不同的卦画有五⼗四种。

卦画皆以⼀表⽰阳⽘,以∧表⽰阴⽘。

卦名有七⼗六个,其中重复者⼆⼗三个,实际卦名五⼗三个。

此外,卦辞也有⼀部分重复。

⽵简有两种,⼀种宽⽽薄,⽽另⼀种窄⽽厚。

因此,我们推测,这批《归藏》有两种抄本。

秦简《归藏》的卦画皆可与今本《周易》对应起来,卦名也与传本《归藏》、不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部分相同。

现摘录部分释⽂如下(本释⽂以录简头为主,重复者只录其⼀,但卦画和卦名可互相补充者则皆录下来。

释⽂⼤致按马国翰《⽟函⼭房辑佚书》之《六⼗四卦》的顺序排列,下⾯的编号为清理时的原始编号,上⾯的编号为临时序列号。

⽵简残断者以◇标出,字迹模糊、⽆法辨识者以□标出,通假字、异体字不另注明,但据⽂意明显有脱字者以【】补⾜。

本释⽂是刚清洗出来时所作的原始释⽂,未经仔细校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若有抵触,以将来正式出版为准):1、寡⽈:不仁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啻弗良⽽投之渊寅共⼯队□江□◇ 5012、天⽬朝=不利为草⽊赞=偁下□◇ 181(知北逰按:此简头有乾卦卦画)3、肫⽈昔者效龙⼘为上天⽽⽁◇ 3234、【蒙】⽈昔者□□⼘□◇5、讼⽈:昔者□□⼘讼启□□□◇6、师⽈:昔者穆天⼦⼘出师⽽⽁占□□□◇439 ◇龙降于天⽽□◇◇远飞⽽中天苍◇7、⽐⽈:⽐之芣=⽐之苍=⽣⼦⼆⼈或司阴司阳不□姓□◇2168、少督⽈:昔者□⼩⼦⼘亓邦尚⽏有吝⽽⽁◇2069、履⽈:昔者羿射陼⽐庄⽯上羿果射之⽈履□◇46110、柰⽈:昔者攷龙⼘□□⽽⽁占囷=京=占之⽈不吉不柰之□◇1111、否⽈:昔者□□□◇12、同⼈⽈黄啻与炎啻战◇182 ◇=咸=占之⽈果哉⽽有吝□◇18913、右⽈昔者平公⼘亓邦尚⽏【有】咎⽽⽁占神=⽼=占⽈古有⼦亓□间漻四旁敬□风雷不◇30214、⼤过⽈昔者⽇⽉⼘望□◇15、亦⽈:昔者◇16、囷⽈:昔者夏后启⼘亓邦尚⽏有吝⽽⽁占◇20817、井⽈:昔者夏后启贞⼘◇31918、鼒⽈:昔者宋君⼘封□⽽⽁占巫苍=占之⽈吉鼒之芲=鼒之焠=初有吝后果述21419、丰⽈:昔者上啻⼘处□□⽽⽁占⼤=明=占之⽈不吉□⾂体=牝□雉=◇30420、⼤过⽈:昔者□⼩⾂⼘逃唐⽽⽁占中=虺=占之⽈不吉过亓门⾔者□◇52321、临⽈:◇22、灌⽈:昔【者】夏后启⼘◎(知北逰按:原字左⾣右昜)◇23、【卒】⽈昔者□⼘出云⽽⽁占◇◇卒⽈:昔者屳⼘出云⽽⽁占囷=京=占之⽈不吉卒◇30524、复⽈:昔者陼王⼘复⽩雉□◇25、⽏亡⽈:出⼊汤=室安处⽽墅(原字上予下⼟)安藏⽏亡◇47126、瞿(知北逰按:原字左⽬右瞿)⽈:昔者殷王贞⼘亓【邦】尚⽏有咎◇27、散⽈:昔者◇◇□⼘□散实⽽⽁占⼤◇28、节⽈:昔者武王⼘伐殷⽽⽁占⽼=考=占⽈吉◇19429、涣⽈昔者⾼◇32830、【蹇】□◇31、损⽈◇32、【咸】⽈◇◇咸⽈□◇33、恒我⽈:昔者⼥过⼘作为缄⽽◇47634、◎(知北逰按:原字上罒下左炎右⼔,即夬卦)⽈:昔者⾚舄⽌⽊之遽初鸣⽈鹊后鸣⽈舄有夫取妻存归亓家◇21235、□(知北逰按:此简头有姤卦卦画,此当即姤卦)⽈:昔者◇536、兑⽈:兑=黄⾐以⽣⾦⽇⽉并出兽□◇37、丽⽈:昔者上◇38劳⽈:昔者蚩尤⼘铸五兵⽽⽁占⾚□◇53639、陵(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谦卦卦画,此即谦卦)⽈:昔者⾚乌⼘裕⽔通⽽见神为⽊出焉是啻◇50340、介(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豫卦卦画)⽈北=黄鸟杂彼秀虚有樷者□□有□□⼈民◇20741、归妹⽈:昔者恒我窃⽏死之□◇307◇□□奔⽉⽽⽁占□□□◇20142、渐⽈:昔者殷王贞⼘亓邦尚⽏有咎⽽⽁占巫咸=占之⽈不吉不渐于◇33543、晋(知北逰按:原字上艹下晋。

归藏易原文阅读

归藏易原文阅读

归藏易原文阅读归藏易原文阅读归藏在秦书中有精简版,值得我们去学习。

小编为大家收集分享的归藏易原文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简介编辑《归藏》,传统认为是商代的《易经》,魏晋以后已经失传。

《商易》以坤为首卦,故名为归藏。

《归藏》是三易之一,《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意思是说《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

相传黄帝作《归藏易》,有四千三百言。

宋代家铉翁称:“归藏之书作于黄帝。

而六十甲子与先天六十四卦并行者,乃中天归藏易也。

”。

一说《归藏》在汉朝已佚,因为《汉书·艺文志》中没有著录,《隋书·经籍志》亦曰:“《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

”明朝杨慎以为汉代时《归藏》未失,“《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见桓谭《新论正经》,则后汉时《连山》《归藏》犹存,未可以《艺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

”清人朱彝尊云:“《归藏》隋时尚存,至宋犹有《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其见于传注所引者。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称为王家台秦简归藏,重启研究《归藏》的热潮。

有人认为“秦简《易占》不仅是《归藏》,更准确一点,应当是《归藏》易中的《郑母经》”今仅存《初经》、《六十四卦》、《十二辟卦》、《齐母经》、《郑母经》、《本蓍篇》、《启筮》等七篇。

易理编辑南宋罗沁《路史发挥》“论三易”中说:“初坤、初乾、初离、初坎、初兑、初艮、初震、初巽,此归藏之易也。

”今有人以二进制结构作归藏易示意图。

归藏易卦图与周易六十四卦卦图在卦的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按逆时针“乾—兑—离—震-坤—艮-坎——巽—…”来排列的,而归藏卦画是按逆时针“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来排列的,这里要清楚一点归藏易中并没有乾坤坎震等八卦的概念只有天地金水火风山木,其卦序是“天(乾位),金(兑位),山(离位),水(震位),火(巽位),风(坎位),木(艮位),地(坤位)”。

归藏易清·严可均辑本

归藏易清·严可均辑本

归藏易清·严可均辑本归藏清·严可均辑归藏谨案:杜子春注《周礼》云:“归藏,黄帝也。

”《御览》六百九引《帝王世纪》云:“殷人因黄帝曰《归藏》。

”《礼运》:“我得坤乾焉”,郑元云:“其书存者有《归藏》”,《疏》引熊安生云:“殷《易》,以坤为首,故先坤后乾。

”《隋志》、旧、新《唐志》:“《归藏》十三卷”,《隋志》又云:“《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以本卦尚存,故取贯于《周易》之首,以备殷《易》之缺。

”案《御览》六百八引桓谭《新论》云:“《归藏》四千三百言”,是西汉末已有此书,《汉志》本《七略》,偶失载耳。

《文献通考》引《崇文总目》云:“今但存《初经》、《齐母》、《本蓍》三篇”,《玉海》引《中兴书目》同。

《文渊阁书目》不著录,盖三篇又亡于元明之际。

今蒐辑群书所载,得八百四十六字,视桓谭所见本略存十二焉。

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

”《御览》七十九,《路史·前纪三》、《后纪四》。

昔者丰隆筮将云气而吉核之也。

《北堂书钞》一百五十。

案:旧写本每条删下半段,以“之也”字代之,通部如此。

《穆天子传》二注云:“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云师”,疑《归藏》之文。

陈禹谟本作“虽有丰隆茎,得云气而结核”,盖臆改也,不足据。

昔者河伯筮与洛战,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

《初学记》二十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北堂书钞》一百五十,《文选·月赋》注、《宣贵妃诔》注、《祭颜光禄文》注,《御览》九百八十四。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

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续汉天文志上》注引张衡《灵宪》,当是《归藏》之文。

鲧筮之于《归藏》,得其大明,曰:“不吉。

有初亡后。

”《路史·后纪》十三昔者夏后启享神于晋之墟,作为璿台,于水之阳。

《艺文类聚》六十二,《文选》王元长《曲水诗序》注,《初学记》二十四,《御览》一百七十七。

归藏易原文

归藏易原文

归藏易原文归藏易原文王家台秦简《归藏》编号者一百六十四支,未编号的残简二百三十支,共计三百九十四支,总字数约四千余字。

由于残缺过甚,至今尚未拼出一支整简,顺序也难以排定。

在这批竹简重,共有七十组卦画,其中十六组相同,除去相同数,不同的卦画有五十四种。

卦画皆以一表示阳爻,以?表示阴爻。

卦名有七十六个,其中重复者二十三个,实际卦名五十三个。

此外,卦辞也有一部分重复。

竹简有两种,一种宽而薄,而另一种窄而厚。

因此,我们推测,这批《归藏》有两种抄本。

秦简《归藏》的卦画皆可与今本《周易》对应起来,卦名也与传本《归藏》、不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

现摘录部分释文如下(本释文以录简头为主,重复者只录其一,但卦画和卦名可互相补充者则皆录下来。

释文大致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之《六十四卦》的顺序排列,下面的编号为清理时的原始编号,上面的编号为临时序列号。

竹简残断者以?标出,字迹模糊、无法辨识者以?标出,通假字、异体字不另注明,但据文意明显有脱字者以【】补足。

本释文是刚清洗出来时所作的原始释文,未经仔细校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若有抵触,以将来正式出版为准):1、寡曰:不仁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啻弗良而投之渊寅共工队?江?? 5012、天目朝,不利为草木赞,偁下?? 181(知北逰按:此简头有乾卦卦画)3、肫曰昔者效龙卜为上天而攴? 3234、【蒙】曰昔者??卜??5、讼曰:昔者??卜讼启6、师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师而攴占439 ?龙降于天而?? ?远飞而中天苍?7、比曰:比之芣,比之苍,生子二人或司阴司阳不?姓??2168、少督曰:昔者?小子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2069、履曰:昔者羿射陼比庄石上羿果射之曰履??46110、柰曰:昔者攷龙卜??而攴占囷,京,占之曰不吉不柰之??1111、否曰:昔者12、同人曰黄啻与炎啻战?182 ?,咸,占之曰果哉而有吝??18913、右曰昔者平公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神,老,占曰古有子亓?间漻四旁敬?风雷不?302 14、大过曰昔者日月卜望??15、亦曰:昔者?16、囷曰:昔者夏后启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占?20817、井曰:昔者夏后启贞卜?31918、鼒曰:昔者宋君卜封?而攴占巫苍,占之曰吉鼒之芲,鼒之焠,初有吝后果述214 19、丰曰:昔者上啻卜处??而攴占大,明,占之曰不吉?臣体,牝?雉,?304 20、大过曰:昔者?小臣卜逃唐而攴占中,虺,占之曰不吉过亓门言者??523 21、临曰:?22、灌曰:昔【者】夏后启卜◎(知北逰按:原字左酉右昜)?23、【卒】曰昔者?卜出云而攴占?卒曰:昔者屳卜出云而攴占囷,京,占之曰不吉卒?30524、复曰:昔者陼王卜复白雉??25、毋亡曰:出入汤,室安处而墅(原字上予下土)安藏毋亡?47126、瞿(知北逰按:原字左目右瞿)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27、散曰:昔者卜?散实而攴占大?28、节曰:昔者武王卜伐殷而攴占老,考,占曰吉?194。

归藏易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本

归藏易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本

归藏易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本归藏易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本归藏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秦代竹简本王家台秦简《归藏》编号者一百六十四支,未编号的残简二百三十支,共计三百九十四支,总字数约四千余字。

由于残缺过甚,至今尚未拼出一支整简,顺序也难以排定。

在这批竹简重,共有七十组卦画,其中十六组相同,除去相同数,不同的卦画有五十四种。

卦画皆以一表示阳爻,以∧表示阴爻。

卦名有七十六个,其中重复者二十三个,实际卦名五十三个。

此外,卦辞也有一部分重复。

竹简有两种,一种宽而薄,而另一种窄而厚。

因此,我们推测,这批《归藏》有两种抄本。

秦简《归藏》的卦画皆可与今本《周易》对应起来,卦名也与传本《归藏》、不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

现摘录部分释文如下(本释文以录简头为主,重复者只录其一,但卦画和卦名可互相补充者则皆录下来。

释文大致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之《六十四卦》的顺序排列,下面的编号为清理时的原始编号,上面的编号为临时序列号。

竹简残断者以◇标出,字迹模糊、无法辨识者以□标出,通假字、异体字不另注明,但据文意明显有脱字者以【】补足。

本释文是刚清洗出来时所作的原始释文,未经仔细校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若有抵触,以将来正式出版为准):1、寡曰:不仁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啻弗良而投之渊寅共工队□江□◇5012、天目朝=不利为草木赞=偁下□◇181(知北逰按:此简头有乾卦卦画)3、肫曰昔者效龙卜为上天而攴◇ 3234、【蒙】曰昔者□□卜□◇5、讼曰:昔者□□卜讼启□□□◇6、师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师而攴占□□□◇439 ◇龙降于天而□◇◇远飞而中天苍◇7、比曰:比之芣=比之苍=生子二人或司阴司阳不□姓□◇2168、少督曰:昔者□小子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2069、履曰:昔者羿射陼比庄石上羿果射之曰履□◇46110、柰曰:昔者攷龙卜□□而攴占囷=京=占之曰不吉不柰之□◇1111、否曰:昔者□□□◇12、同人曰黄啻与炎啻战◇182 ◇=咸=占之曰果哉而有吝□◇18913、右曰昔者平公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神=老=占曰古有子亓□间漻四旁敬□风雷不◇30214、大过曰昔者日月卜望□◇15、亦曰:昔者◇16、囷曰:昔者夏后启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占◇20817、井曰:昔者夏后启贞卜◇31918、鼒曰:昔者宋君卜封□而攴占巫苍=占之曰吉鼒之芲=鼒之焠=初有吝后果述21419、丰曰:昔者上啻卜处□□而攴占大=明=占之曰不吉□臣体=牝□雉=◇30420、大过曰:昔者□小臣卜逃唐而攴占中=虺=占之曰不吉过亓门言者□◇52321、临曰:◇22、灌曰:昔【者】夏后启卜(知北游按:此字从酉昜声,传本作享。

归藏周易 文档

归藏周易 文档

王寧:傳本《歸藏》輯校在2009-11-30 13:31:33 发布:传本《归藏》辑校(首发)王宁枣庄人民广播电台摘要:传本《归藏》是晋代汲冢中出土易学类文献的汇编,宋代佚失,后世学者颇有疑之为伪书者,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又出土秦简本始证其确为先秦古书。

清代学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各有辑本,然辑本多有舛误和遗漏,本文乃在二辑本的基础上,参阅秦简本重新辑录校订,冀对易学研究和秦简本《归藏》之整理有所助焉。

关键词:归藏;汲冢;马国翰辑本;严可均辑本《归藏》,传为三易之一,《汉书·艺文志》无之,直到了晋代才出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三卷,晋太尉参军薛贞注,云:“《归藏》已亡,按晋《中经》有之,惟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

”《唐书·艺文志》著录与《隋志》同,到了宋代,此书已残缺,只剩下了《初经》、《齐母经》、《本蓍篇》三篇,宋代王尧臣等撰《崇文总目》卷一《易类》曰:“《归藏》三卷,晋太尉参军薛正(贞)注。

隋世有十三篇,今但存《初经》、《齐母》、《本蓍》三篇,文多阙乱,不可详解。

”《隋志》说晋《中经》里有《归藏》,而《中经》中都是西晋武帝太康年间在汲郡(今河南汲县)魏安釐王墓出土的战国竹简书,据《晋书·束皙传》所记,这些出土的竹书中有《易经》二篇、《易爻阴阳卦》二篇、《卦下易经》一篇、《公孙段》二篇、《师春》一篇等易学作品,其中《易爻阴阳卦》是“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郭沫若认为:“晋的《中经》所著录的都是汲冢的出品。

《晋书·荀勗传》上说:‘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勗撰述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

’据此可以知道所谓《归藏易》不外是有荀勗对于《易爻阴阳卦》所赋与的拟名。

……荀勗得到了《易爻阴阳卦》,便任意把它拟定为《归藏》罢了。

”[1]但是《隋志》著录的是十三卷,这么大部头,不可能只是《易爻阴阳卦》二篇,笔者认为《归藏》十三卷应该是汲冢中出土的几种古易书的合编,其中有《易爻阴阳卦》,也有《卦下易经》、《公孙段》等[2],另外还应该有一些不知名的易书,因为《束皙传》里说除了那些知道名题的古书之外,还有“杂书十九篇”,另有“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这些杂书、无名书里应该也有易学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藏易原文王家台秦简《归藏》编号者一百六十四支,未编号的残简二百三十支,共计三百九十四支,总字数约四千余字。

由于残缺过甚,至今尚未拼出一支整简,顺序也难以排定。

在这批竹简重,共有七十组卦画,其中十六组相同,除去相同数,不同的卦画有五十四种。

卦画皆以一表示阳爻,以∧表示阴爻。

卦名有七十六个,其中重复者二十三个,实际卦名五十三个。

此外,卦辞也有一部分重复。

竹简有两种,一种宽而薄,而另一种窄而厚。

因此,我们推测,这批《归藏》有两种抄本。

秦简《归藏》的卦画皆可与今本《周易》对应起来,卦名也与传本《归藏》、不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

现摘录部分释文如下(本释文以录简头为主,重复者只录其一,但卦画和卦名可互相补充者则皆录下来。

释文大致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之《六十四卦》的顺序排列,下面的编号为清理时的原始编号,上面的编号为临时序列号。

竹简残断者以◇标出,字迹模糊、无法辨识者以□标出,通假字、异体字不另注明,但据文意明显有脱字者以【】补足。

本释文是刚清洗出来时所作的原始释文,未经仔细校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若有抵触,以将来正式出版为准):1、寡曰:不仁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啻弗良而投之渊寅共工队□江□◇5012、天目朝=不利为草木赞=偁下□◇181(知北逰按:此简头有乾卦卦画)3、肫曰昔者效龙卜为上天而攴◇3234、【蒙】曰昔者□□卜□◇5、讼曰:昔者□□卜讼启□□□◇6、师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师而攴占□□□◇439◇龙降于天而□◇◇远飞而中天苍◇7、比曰:比之芣=比之苍=生子二人或司阴司阳不□姓□◇2168、少督曰:昔者□小子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2069、履曰:昔者羿射陼比庄石上羿果射之曰履□◇46110、柰曰:昔者攷龙卜□□而攴占囷=京=占之曰不吉不柰之□◇1111、否曰:昔者□□□◇12、同人曰黄啻与炎啻战◇182◇=咸=占之曰果哉而有吝□◇18913、右曰昔者平公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神=老=占曰古有子亓□间漻四旁敬□风雷不◇30214、大过曰昔者日月卜望□◇15、亦曰:昔者◇16、囷曰:昔者夏后启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占◇20817、井曰:昔者夏后启贞卜◇31918、鼒曰:昔者宋君卜封□而攴占巫苍=占之曰吉鼒之芲=鼒之焠=初有吝后果述21419、丰曰:昔者上啻卜处□□而攴占大=明=占之曰不吉□臣体=牝□雉=◇30420、大过曰:昔者□小臣卜逃唐而攴占中=虺=占之曰不吉过亓门言者□◇52321、临曰:◇22、灌曰:昔【者】夏后启卜◎(知北逰按:原字左酉右昜)◇23、【卒】曰昔者□卜出云而攴占◇◇卒曰:昔者屳卜出云而攴占囷=京=占之曰不吉卒◇30524、复曰:昔者陼王卜复白雉□◇25、毋亡曰:出入汤=室安处而墅(原字上予下土)安藏毋亡◇47126、瞿(知北逰按:原字左目右瞿)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27、散曰:昔者◇◇□卜□散实而攴占大◇28、节曰:昔者武王卜伐殷而攴占老=考=占曰吉◇19429、涣曰昔者高◇32830、【蹇】□◇31、损曰◇32、【咸】曰◇◇咸曰□◇33、恒我曰:昔者女过卜作为缄而◇47634、◎(知北逰按:原字上罒下左炎右匕,即夬卦)曰:昔者赤舄止木之遽初鸣曰鹊后鸣曰舄有夫取妻存归亓家◇21235、□(知北逰按:此简头有姤卦卦画,此当即姤卦)曰:昔者◇536、兑曰:兑=黄衣以生金日月并出兽□◇37、丽曰:昔者上◇38劳曰:昔者蚩尤卜铸五兵而攴占赤□◇53639、陵(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谦卦卦画,此即谦卦)曰:昔者赤乌卜裕水通而见神为木出焉是啻◇50340、介(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豫卦卦画)曰北=黄鸟杂彼秀虚有樷者□□有□□人民◇20741、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307◇□□奔月而攴占□□□◇20142、渐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巫咸=占之曰不吉不渐于◇33543、晋(知北逰按:原字上艹下晋。

下同)曰:昔者◇◇卜◎(知北逰按:原字左酉右昜)帝晋之虚作为□◇晋曰:昔者夏后启卜◎(知北逰按:原字左酉右昜)帝晋◇33644、明夷曰:昔者夏后启卜成乘飞龙以登于天而攴占□□◇45、蜷(知北逰按:原字上下虫,或释螣。

此简头有既济卦画)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巫咸=占之曰不吉蜷亓席投之◎(知北逰按:原字左亦右谷)蜷在北为牝□◇21346、□□(知北逰按:此简头有未济卦画)□□□攴卜□□□◇47、◎(知北逰按:原字从辶彖声,即遯卦)曰:◎旦(知北逰按:原字从艹)以入为羽不高不下即利初事有利□◇46348、亦(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蛊卦卦画)曰:昔者北□◇343夜曰昔者北□夫=卜逆女◇49、□曰昔者北敢夫=逆女过而攴占□◇40450、筮曰□之□筮盖之□□◇53751、□(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贲卦卦画)曰昔【者】◇52、中絕(知北逰按:絕字当是从糹包声,即中孚)曰:啻□卜◇31753、大【壮】曰:昔者◇408隆卜将云雨而攴占囷京=占之曰吉大山之云降◇196壮曰:昔者丰隆◇320知北逰按:以上根据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2000年北京大学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手写本)抄录,开篇一段介绍即王先生之文;原简头具有卦画,兹从略,唯卦名用字与《周易》不同者用按语说明;打不出来的古体字亦用按语描述。

如有疑问请核对王先生原稿。

本资料蒙清华大学思想所廖名春教授热忱提供,兹谨致谢意。

古三坟三坟传说中是我国最古的书籍,现有《三坟书》(亦称《古三坟书》)一卷。

全书分为山坟、气坟、形坟,分别解说《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

《山坟》是《三坟》之一,主要以伏羲氏的连山易为解释对象,该书作者尚不能确定。

据称《山坟》保存了《连山易》的概貌,它的八宫卦歌词以山(艮)为首描绘了崇山、伏山、列山、兼山、潜山、连山、藏山、叠山等八种山,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山居生活。

其内所载的“连山易爻卦八宫分宫取象歌”为“崇山君、君臣相、君民官、君物龙、君阴后、君阳师、君兵将、君象首;伏山臣、臣君候、臣民土、臣物龟、臣阴子、臣阳文、臣兵卒、臣象股;列山民、民君食、民臣力、民物货、民阴妻、民阳天、民兵器、民象体;兼山物、物君金、物臣木、物民土、物阴水、物阳火、物兵执、物象春;潜山阴、阴君工、阴臣野、阴民鬼、阴物兽、阴阳乐、阴兵妖、阴象冬;连山阳、阳君天、阳臣干、阳民神、阳物禽、阳阴礼、阳兵遣、阳象夏;藏山兵、兵君师、兵臣佑、兵民军、兵物材、兵阴谋、兵阳阵、兵象秋;叠山象、象君日、象臣月、象民星、象物云、象阴夜、象阳昼、象兵气。

”根据《山坟》这一八宫分宫取象歌所述,《连山易》的八卦名称是∶君、臣、民、物、阴、阳、兵、象。

这种说法尚未得到公认。

《气坟》是《三坟》之一。

载有“归藏易爻卦八宫分宫取象歌”∶“天气归、归藏定位、归生魂、归动乘舟,归长兄,归育造物,归止居城、归杀降;地气藏、藏归交,藏生卵、藏动鼠、藏长姊、藏育化物、藏止重门、藏杀盗;木气生,生归孕、生藏宫、生动勋阳,生长元胎、生育泽、生止性、生杀相克;风气动、动归乘轩、动藏受种、动生机、动长风、动育源、动止戒、动杀虐;火气长、长归从师,长藏从夫,长生志,长动丽、长育违道、长止平、长气顺性;水气育、育归流,育藏海、育生援,育动渔,育长苗、育止养、育杀畜;山气止、止归约、止藏渊、止生貌、止动济、止长植物、止育润、止杀宽宥;金气杀、杀归尸、杀藏基、杀生无忍、杀动干戈、杀长战、杀育无伤,杀止动。

”歌中列地、天、木、风、火、水、山、金等八物象,保留了《归藏易》概貌。

有人将此与通行本《周易》八卦作比较发现,《气坟》有“金”而没有“泽”字。

认为歌中“归生魂”、“归育造物”、“藏生卵”、“藏育化物”等强调土地与事物生长化育的关系。

“山气止”、“止长植物”、“止育润”、“止杀宽宥”强调了山地的生殖作用,反映戒止滥捕滥杀禽兽的思想,说明《归藏易》已进入农业发展时期,人们对土地功能的认识和应用已渐深化。

较之《连山易》,“山”退居到次要地位,《连山》与《归藏》为两个时代。

两者思想认识有所差异。

《连山》依赖自然、崇拜山林;《归藏》顺应自然,且有改造自然的观念。

并据此歌认为《归藏》八卦名称是地、木、风、火、水、山、金、天。

八气发生、发展和转化过程,都按“归、藏、生、动、长、育、止、杀”几种动态排列。

“归藏”是表示天象的圆形结构,按五行运转确定方位。

此说尚缺乏论据,未得到公认。

《三坟》中最后一坟为《形坟》,形坟保留了《乾坤易》《周易》的前身的概貌。

载有“乾坤易爻卦大象八宫分宫取象歌”∶“乾形天、地天降气、日天中道、月天夜明、山天曲上、川天曲下、云天成阴,气天习蒙;坤形地、天地圆丘、日地圜宫、月地斜曲、山地险径、川地广平,云地高林、气地下湿;阳形日、天日昭明、地日景随、月日从朔、山日沉西、川日流光、云日蔽雾、气日昏部、阴形月、天日淫、地月伏辉、日月代明、山月升腾、山月东浮、云月藏宫、气月冥阴;土形山、天山岳、地山磐石、日山危峰,月山斜巅、川山岛、云山岫、气山岩;水形川、天川汉、地川河、日川湖、月川曲池、山川涧、云川溪、气川泉;雨形云、天云祥、地云黄英、日云赤昙、月云素雯、山云叠峰、川云流章、气云散彩;风形气、天气垂氤、地气腾氲、日气昼围、月气夜圆、山气笼烟、川气浮光、云气流霞。

”有人认为,歌词中“乾”升到了首位,以纯乾为八卦之冠,突出了“乾形天”、“阳形日”的地位,反映了已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重父统的“殷道亲亲”的观念已为重母统的“周道尊尊”思想所代,反映了以父系为主体的社会制度到周代已完全确定。

歌词对“天”、“日”、“阳”等卦象推崇极高;对“地”、“月”、“阴”等卦象只作自然描述。

有重男轻女、崇阳抑阴倾向,带有一定政治色彩。

乾为天,坤为地,“天尊而地卑,贵贱有别。

”乾为龙(周以龙为饰),坤为虎(殷以虎为饰),龙居天上,虎居地上。

所以龙为帝王之徵,虎为臣属(如虎将之类),虎不及龙。

乾健而坤顺,故坤必承乾。

有人据此歌认为《乾坤易》八卦之名为∶乾天(天),坤地(地),阳日(日),阴月(月),土山(山),水川(川),雨云(云),风气(气),《乾坤易》即《周易》,是表示地象的方形结构,用“天、地、日、月、山、川、云、气”八个物质概念纵横相乘,构成八八六十四卦。

也有人认为《形坟乾坤易》不等于《周易》,从《乾坤易》到《周易》,至少经过了数百年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