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速铁路质量现网优化技术方案.pptx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数据业务质量提升技术方案报告_汇报1_2

高速铁路数据业务质量提升技术方案报告_汇报1_2

高速铁路数据业务质量提升技术方案报告广东公司网络优化中心2009-02-24目录一、研究背景 (3)二、方案概述 (4)1.优化效果 (4)2.影响因素 (5)3.优化策略 (6)三、铁路数据业务性能影响因素 (8)1.覆盖范围因素 (8)2.列车速度因素 (12)3.小区重选因素 (15)4.容量资源因素 (20)四、优化策略描述 (24)1.NACC新功能应用 (24)2.覆盖优化策略 (39)3.参数优化策略 (41)五、技术方案总结 (46)1.覆盖方案 (46)2.资源方案 (47)3.参数方案(爱立信) (47)4.新功能应用方案 (49)六、附录 (50)1.GMCC高速铁路EDGE专项优化_车速对数据业务质量的影响 (50)2.GMCC高速铁路EDGE专项优化_R4终端比例 (50)3.GMCC高速铁路EDGE专项优化_无线参数建议方案 (50)一、研究背景1. 铁路网建设不断扩大,车速不断提高2008年全国铁路网建设投资达3000亿以上,随后几年并不断加大投资,进入中国铁路建设的高峰期,预计至2012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络将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在加大铁路网建设的同时,提速也是铁路建设的另一主题。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道部进行了第6次列车提速,列车时速普遍提升至200公里,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提速干线部分区段可达到时速250公里。

2. 列车型号不断更新,车体损耗对信号覆盖要求越来越高在铁路提速的同时,铁道部引入了CRH(China Railway High-speed)这一新型列车。

该列车分为CRH1、CRH2、CRH3和CRH5这4个种类,其中,CRH1、2、5均为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

CRH3为3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330KM/h,最高速度380KM/h)。

而CRH2具有提升至300KM级别的能力。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覆盖优化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覆盖优化
止通信中断或延迟。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发展历程:从模拟到数字,从窄带到宽带,从地面到卫星 技术特点:高速、大容量、低延时、高可靠性 发展趋势: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延时、更高可靠性 应用领域:高速铁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行业
02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覆盖优化技术
网络覆盖优化的必要性
高速铁路对无线通信网络的需 求日益增长
网络覆盖优化可以提高通信质 量,减少通信中断和延迟
网络覆盖优化可以降低能耗, 提高能源效率
网络覆盖优化可以增强网络安 全,防止恶意攻击和信息泄露
网络覆盖优化的关键技术
01
多天线技术: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 传输速率
03
干扰抑制技术:降低干扰,提高信 号质量
05
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网络性 能
扑结构。
部署基站:在覆盖区域内, 部署无线通信基站。
测试网络性能:对部署好的 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测试,确 保网络性能满足覆盖需求。
覆盖优化方案的
网络稳定性等
评估方法:现场 测试、数据分析、
用户反馈等
改进措施:调整 基站位置、增加 基站数量、优化
网络结构等
持续优化:定期 评估、持续改进, 确保网络覆盖质
05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覆盖优化的挑战与 展望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难
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极快,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高速铁路沿线地形复杂,如山区、隧道等,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效果产生影响 高速铁路列车高速运行,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切换和漫游性能提出挑战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需要与现有通信网络兼容,实现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
.
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与
网络覆盖优化

高速铁路线路PPT课件

高速铁路线路PPT课件

隧道施工方法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方法主要有矿山法、 盾构法、TBM法等,其中矿山法适用于 各种地质条件,盾构法和TBM法适用于 特定地质条件下的快速施工。
隧道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包括超前地质 预报、开挖与支护、防水与排水、二 次衬砌等,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 量。
桥梁隧道连接处设计要点
连接方式
施工图设计
完成施工图纸设计,明确各项工程细节。
典型案例分析:京沪高铁线路设计
线路概况
连接北京和上海,全长1262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
选址原则
选择平原地区,避开山区和水网地区, 减少工程难度和成本。
设计特点
采用无砟轨道、高速道岔等先进技术, 确保列车运行平稳、安全。
经济效益
缩短旅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促进 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道岔、曲线等关键部位设计
道岔设计
高速铁路道岔采用大号码、可动心轨结构,具有高通过速度 、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特点。设计时需考虑道岔的几何尺 寸、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因素。
曲线设计
高速铁路曲线设计需考虑曲线半径、超高设置、缓和曲线长 度等因素,以保证列车在曲线上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同 时,还需考虑曲线地段的养护维修条件及经济性等因素。
应急处置、应急资源保障等方面。
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途径
要点一
提高运营效率
要点二
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停站时间 等措施,提高高速铁路的运营效率。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完善车站和列 车服务设施,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环境。同时,加 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调,提高旅客出行效率。
感谢观看

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交通成为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是确保高铁运行安全和提供高效服务的关键设备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

一、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的设计原理1. 整体框架设计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网络架构、通信设备以及信号传输等方面。

首先,要确定监控中心和各个车站之间的通信连线,选择适当的通信设备,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2. 通信传输技术在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设计中,常见的传输技术包括SDH(同步数字体系)、PDH(分时复用数字体系)、Ethernet以及LTE等。

根据具体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技术,以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3. 信号系统设计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设计需满足列车运行安全和高效。

采用轨道电路和无线通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和运行速度的监测。

同时,还需要设计信号机、轨道检测设备以及信号解码等装置,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递和解析。

4. 系统安全设计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设计者需要考虑网络安全、数据保护和防止干扰等方面的问题。

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和安全策略等手段,有效保护系统免受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威胁。

二、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的优化方法1. 数据传输优化为了提高高速铁路信号通信系统的效率,设计者可以采用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分包等方法。

将数据进行压缩,减少传输负荷,同时采用分包策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

2. 信号仿真与测试通过对信号系统进行仿真和测试,可以发现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和瓶颈。

设计者可以使用专业的仿真软件模拟高速铁路运行情景,并确定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信号传输中断、延迟和误差等问题,从而进行优化调整。

3. 设备匹配和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信号通信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

设计者需要对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匹配和更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通信技术需求。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与优化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与优化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与优化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在现代化交通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速铁路的快速、高效和安全性能要求对其信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讨论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集成化设计和优化,从而提升铁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一、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集成化设计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是为了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无缝衔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集成化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轨道电路系统:轨道电路系统可以通过检测轨道上的电信号来判断列车的位置和速度。

集成化设计需要考虑轨道电路系统的布置和维护,确保准确地检测列车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2. 信号机系统:信号机系统负责向列车驾驶员提供行车指示信号,指示列车的行驶速度和安全距离。

集成化设计需要考虑信号机系统的布置和控制,确保准确地提供行车指示信号。

3.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

集成化设计需要考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整个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核心,负责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协调和控制。

集成化设计需要考虑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以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优化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优化是为了提升铁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为错误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优化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优化信号灯设计:通过优化信号灯的布置和显示方式,可以准确地传达行车指示信息给列车驾驶员,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概率。

2. 优化信号机设置:根据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和列车数量,合理设置信号机,确保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按时获得行车指示信号,减少行车延误的可能性。

3. 优化轨道电路系统:通过优化轨道电路的布置和维护,可以提高信号检测的准确性,降低误判出现的概率。

4. 优化通信系统:采用高效可靠的通信技术,确保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减少信息传递延时和丢失的发生。

高速铁路质量现网优化技术方案(PPT 47张)

高速铁路质量现网优化技术方案(PPT 47张)
城镇路段连续覆盖。
建设难度
适用环境
农村及较偏远地区覆盖
在专网的建设中,光纤专网适合信号泄露控制要求高的路段,如城镇路 段的连续覆盖。光纤专网的主要问题是建设协调难度大。
第 16 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汇报提纲
1 2 3
项目背景
高速列车质量问题分析 网络优化策略
4
5 6
现网覆盖优化技术
现网参数优化技术 光纤专网技术试验
专门覆盖铁路线,能保证足 覆盖调整需要兼顾铁路周边城 镇农村区域,调整难度较大 够的覆盖深度 小区覆盖半径大,形成狭长 小区半径受现网结构影响,高 话务区的小区半径短。 的覆盖区 话务低,载波配置少 话务较高,载波配置多
邻区少,重选切换更准确及 邻区多,重选切换优化难度高 时 ,高业务量地区切换频繁。
第9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质量问题原因
• CRH列车的车体损耗和高速移动对覆盖提出了以下要求: 长距离的重叠覆盖要求(694米)、高信号强度覆盖要求(-62dBm) • 现网覆盖深度达不到以上要求,表现为覆盖信号不足,重叠覆盖区过短。 • 现网小区的邻区多,而且切换重选参数没有按照高速移动进行配置,在高速 移动情况下出现重选切换混乱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覆盖问题。 2’ 1 2” 2
第 22 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功分扇区
• 将覆盖小区功分两个方向,分别覆盖基站两侧的铁路,可以延长小 区的覆盖距离,减少切换。 此时由于功分带来了3dB的损耗,单方向 的覆盖半径会缩短,因此必要时要增加功放,以补偿损耗。
• 另一种方案是:采用10dB耦合器+基站功率放大器的方式解决,耦 合器输出支路功率不受影响,耦合支路则通过基站功率放大器提供覆 盖信号。

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探索

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探索

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探索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稳定、快速、安全的通信网络对于高速铁路的运行和乘客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本文将探索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以提高通信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首先,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传输速率、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稳定性。

针对传输速率,需要选择适当的通信技术,如LTE或5G,以满足高速铁路中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同时,为了实现全线覆盖,可以考虑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和信号扩展设备。

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稳定性是保证通信网络连续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可以采用频谱分配、信号过滤等技术来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其次,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优化需要考虑信号容量、网络平均时延和信号覆盖质量。

提高信号容量可以通过增加基站数量、优化频谱分配,以及使用多天线技术来实现。

网络平均时延是实现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通过智能化调度算法来优化数据传输,减少网络时延。

信号覆盖质量可通过安装信号扩展设备、改进天线布局等方式来进行优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采用容错技术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如冗余设计、自动切换等。

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网络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再次,建立高速铁路通信网络运维中心,实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提供技术支持和故障处理。

此外,还可以和其他领域的通信网络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以提高整体网络性能。

除了设计和优化方法,高速铁路通信网络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问题。

高速铁路通信网络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因此,网络安全技术应该与通信网络设计和优化并行进行,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是提高通信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传输速率、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稳定性等因素。

高速铁路现网优化技术方案free

高速铁路现网优化技术方案free

高速铁路现网优化技术方案目录一、刖言 (4)二、研究背景 (5)2.1铁路提速 (5)2.2 CRH 简介[1] 5三、高速列车对现网质量的影响分析 (6)3.1穿透损耗 (6)3.2覆盖信号强度需求 (6)3.2.1手机在单小区内的最低信号强度需求 (6)3.2.2考虑切换的最低信号强度 (6)3.2.3小区覆盖半径 (7)3.3相邻小区的重叠区域 (8)3.3.1 Idle 模式下的小区重选 (8)3.3.2 Active 模式下的切换 (10)3.4 小结 (10)四、高速铁路的优化策略 (11)4.1覆盖优化 (11)4.2重选与切换算法优化 (11)4.3专网覆盖与现网调整 (11)4.3.1专网覆盖与现网调整的相同点 (12)4.3.2专网覆盖与现网调整的差异 (12)4.3.3专网覆盖与现网调整的技术特点分析 (12)4.3.4现网调整与专网覆盖的融合 (13)五、现网覆盖优化技术 (14)5.1现网覆盖小区序列的整理 (14)5.2 GSM1800 网的信号调整 (14)5.3现网覆盖小区天线调整 (14)5.4分裂第四小区 (17)5.5功分扇区 (18)5.6功率放大器的应用 (20)5.7新增宏基站建设方案 (22)5.8直放站方案 (23)六、基于现网结构的参数优化方法 (24)6.1空闲模式参数优化 (24)6.2切换相关参数优化 (26)6.3其他相关参数优化 (28)七、技术方案总结 (30)八、引用 (30)CRH 列车具有不同的穿透损耗,、/一一、前言2007 年 4 月 18 日,中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提速, CRH 动车组 “和谐号 ”列车正式开通,由于 CRH 车体密封性好、损耗高,列车速度快等原因,车厢内通信质量明显下降。

为保证乘客的通 信畅通和通信质量,特制定高速铁路现网优化技术方案。

本方案立足于高速铁路现网的调整和优化,重点解决铁路提速后出现的接通率低和掉话等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LL A
O1
CELLB O2
CELL C
D
E
第8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切换边界信号强度
• 小区边界上,手机进行小区重选,必须保证在重选完成前原小区的信号能够 达到覆盖要求,否则在重选期间,呼叫失败几率非常高。
• 按照典型的基站与铁路距离、基站天线高度,满足小区5秒内完成重选前信 号强度不低于-97dBm的覆盖要求,采用奥村-哈塔模型 (城区)计算:小区 切换边界信号强度要达到-89dBm。
高速铁路质量提升 — 现网优化技术方案汇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第1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汇报提纲
1
项目背景
2
高速列车质量问题分析
3
网络优化策略
4
现网覆盖优化技术
5
现网参数优化技术
6
光纤专网技术试验
第2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项目背景
广深铁路按照铁道部部署4月下旬提速,最高时速200公里/小时,全程 147公里,提速后全程54分钟。广深线为4轨道运行,每天发81对列车 (D701-D862),实现“城际列车公交化”。
加强覆盖是基础,只有基础覆盖达到要求,参数优化才能取得效果,否则 参数调整措施可能导致切换更混乱。
第 13 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专网与现网调整的技术特点
高速铁路覆盖优化中的专网方案或现网调整方案各有特点,总体而言:专 网具有更强的覆盖针对性,有利于实现长距离的深度覆盖,网络质量更稳定, 但专网的建设难度也较大,并且有一定的环境要求。
网络优化策略
4
现网覆盖优化技术
5
现网参数优化技术
6
光纤专网技术试验
第5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车体穿透损耗
广深铁路目前行驶的CRH为CRH1型列车,采用欧洲庞巴迪动车组技 术,全车无卧铺车厢, 广东公司的测试结果显示穿透损耗为14dB, 比普通列车高7dB。
第6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质量优化目标
高速列车的通信质量可采用以下质量衡量: 1 覆盖场强
CRH列车覆盖场强应达到-97dBm; 2 接通率
CRH列车上无线信道接通率应大于98%; 3 通话质量(rxqual)
CRH列车上应达到95%区域通话质量优于3级; 4 掉话指标
列车的基站平均掉话率应小于1%; 5 E-GPRS业务
覆盖重叠区
• 小区重选按GSM规范要求最短时间为5秒; • 切换时间由BSIC解码、测量滤波、切换执行三部分时间组成,最快可在2~3 秒内完成。 • 按照小区重选5秒计算,小区的双向重叠覆盖距离=车速*5秒*2 • 长距离的重叠覆盖区,现网需要大量调整才能满足要求。
车速(公里/小时)
150 180束 二阶段结束
联通CDMA(7月)
覆盖率
79.5% 96.2% 98.8% 91.9%
通话质 量
84.2 93.3 94.5 92.1
未接通次数
17 0 0 3
掉话次数
18 6 3 5
第4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汇报提纲
1
项目背景
2
高速列车质量问题分析
3
• 广深铁路经过广州、 东莞、深圳,是广东经济 最发达区域,经过区域多 为城镇,铁路周边区域经 济繁华,人口密集,网络 站间距短,全线260个小 区覆盖。
• 提速后网络质量明显 下降,在集团公司指导下 ,我省积极开展网络调整 优化工作。
第3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项目开展情况
• 根据网络现状,我省开展了3阶段的网络优化工作。第一阶段在5月份 完成,第2阶段在6月完成,第三计划在10月前完成。
250
双向重叠覆盖区(米) 417 500 556
694
第7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连续小区重选对GPRS的影响
• 从CELLA 到CELLB再到CELLC发生连续的小区重选,此时手机在D点使用小 区CELLB信号,立即发现小区CELLC信号更强,经过5秒后,手机又重选到小区 CELLC。手机在CELLB驻留时间只有5秒。
• 按照车体损耗为14dB计算,另考虑阴影衰落余量13dB,则基站信号在小区 切换边界要达到-62dBm(车体外)。
第9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质量问题原因
• CRH列车的车体损耗和高速移动对覆盖提出了以下要求: 长距离的重叠覆盖要求(694米)、高信号强度覆盖要求(-62dBm)
• 现网覆盖深度达不到以上要求,表现为覆盖信号不足,重叠覆盖区过短。
• 考虑现网的基础条件,我省主要采取了现网调整优化的方案,力求在 短时间内提高网络质量。
• 经过前两阶段的工作,广深线掉话次数和呼叫失败次数明显减少,重新 取得了对竞争对手的网络质量优势。
• 按照集团公司部署,我省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开展了相关的试验 和深入研究,形成了高速列车质量提升的现网调整技术方案,
• 如果此时手机正在进行GPRS业务,那么进入D点后,手机需要进行小区同步 、读取广播消息、申请信道重建TBF,这个时间约需2秒。因此在小区CELLB内 实际只有3秒能够传输GPRS业务数据,而且这3秒时间内信号强度并不好。因此 在连续快速重选情况下,GPRS业务速率很低。
• 按照GPRS数据传输时间比例不低于75%的目标,小区的主覆盖距离dm应满 足>车速*[2秒/(1-75%)]=车速*8秒。时速250公里时,主覆盖区要求达到560米
高速运行状态下,采用具备4时隙能力的终端下载速率应高于60kb/s。
第 12 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优化方向
为适应高速列车的特点,网络优化应从三个方面对网络进行适应调整:
1、 加强覆盖,延长重叠覆盖区,针对性地进行覆盖调整和补点建设; 2、 加强覆盖,延长单小区覆盖距离,减少切换重选次数; 3、 优化重选切换参数,使重选切换反应更迅速,能及时跟踪信号的衰落变化 情况,使手机能够使用最强的信号。
• 现网小区的邻区多,而且切换重选参数没有按照高速移动进行配置,在高速 移动情况下出现重选切换混乱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覆盖问题。
2’
1
2X
3
2”
第 10 页
正 德 厚 生、臻 于 至 善
汇报提纲
1
项目背景
2
高速列车质量问题分析
3
网络优化策略
4
现网覆盖优化技术
5
现网参数优化技术
6
光纤专网技术试验
第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