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PPT课件
合集下载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课件PPT

✓ 不赞成,开展旅游业可能会破坏朱鹮现有的生存空间,大量游客进入不利于保护区的 管理,可能造成比较多的污染,危及朱鹮的生存繁育。
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 第一,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 留下天然的“本底”。
• 第二,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 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196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明确了国家公园的基本特征为:(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 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物种、景观和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科 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2)政府权力机构已采取措 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 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 得到充分展示。(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美丽的 山景、河景、湖景、海景,甚而人工水库建景,皆可大量规划保护,发展成美丽的国家公园,吸 引各地人士前往欣赏旅游。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 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和鹤类为代表性物种的迁 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其中39 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 、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缓冲区是在核心区 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区内只能开展科 学研究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驯化、繁 殖和培养、生态环境监测、科普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等活动。
(2)阐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 第一,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 留下天然的“本底”。
• 第二,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 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196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明确了国家公园的基本特征为:(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 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物种、景观和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科 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2)政府权力机构已采取措 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 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 得到充分展示。(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美丽的 山景、河景、湖景、海景,甚而人工水库建景,皆可大量规划保护,发展成美丽的国家公园,吸 引各地人士前往欣赏旅游。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 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和鹤类为代表性物种的迁 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其中39 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 、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缓冲区是在核心区 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区内只能开展科 学研究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驯化、繁 殖和培养、生态环境监测、科普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等活动。
(2)阐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自然保护区概述》课件

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
1
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教育基地
自然保护区可以建设环保教育基地,吸引广大师生和公众参观和学习。
3
科普活动
自然保护区开展有趣的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自然保护区与地方居民的利益协调
1 参与规划决策
自然保护区可以组织地方居民的代表参加保 护区规划、决策等重要环节,以实现利益协 调。
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系统的维护作用
水土保持
促进自然恢复
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防护林网、护土林带和绿色屏障, 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用。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恢复措施有 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自然恢 复和环境修复。
维护生态平衡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有助于 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利用与管理方式
截至2020年,全国已建立了4500 多个自然保护区,包括326个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实施保护项目
我国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大量保护 项目,包括野生动物保护、生态 修复等多个方面。
社会参与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需要广大公众 的积极参与,目前已经有许多志 愿者和爱好者加入其中。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法规
管理机构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维护成本
建设成本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2000年至2019年甘肃柴达木盆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投资超过20亿元。
维护成本
自然保护区维护成本包括场地维护、生态修复维护等多方面,一般需要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
经济效益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利用可以创造出很好的经济效益,如2019年雪豹国家公园旅游收入达到 了1.77亿元。
《自然保护区概述》PPT课件

14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网络
h
13
管理现状
❖ 初步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法规体系;形成了环保部门 综合管理和林业、农业、海洋、水利、建设等部门 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保护区 的管理机构建设和管理人员配备逐步得到加强。到 1995年底,全国已建的799个保护区中,有536个建 立了管理机构,占67%,有570个保护区配备了管理 人员,占71.3%。
积为64.8874ha。
h
9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停滞与缓慢发展时期(1966-1978)
❖ 10年文革,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基本上处于 停滞状态,不仅没有建立新的保护区,一些 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 1973年8 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 会议,在会议上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暂 行条件(草案)》供会议讨认并获通过。
自然保护区概述
h
1
主要内容
一、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
二、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三、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类型
四、自然保护区的设计
五、自然保护区网与生境走廊
六、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七、自然保护管理与评估
h
2
一、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
❖ 1 定义: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是一 个人为划定的、需加以保护的特殊地理区域。
2. 1958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建立了小勐养、勐后、勐腊三个 保护区,对热带雨林及珍稀动物亚洲象、野牛、犀鸟等 进行保护。
3. 1961年,全国各地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有70多处, 其中自然保护区级20处,面积814万ha, 约占我国国土 面积的0.1%。
4. 到1965年为止,我国正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19处, 面
《九寨沟》课件ppt

小熊猫等。
动物生态
03
九寨沟的动物生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们在食物链
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保护与开发
保护价值
九寨沟因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
开发影响
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人类活动会对九寨沟的动植物资源产生负面影 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九寨沟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限 制旅游人数、加强环境监测和维护等。
古建筑与文物
古寺庙
九寨沟地区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如安 乐寺、吉祥寺等,这些寺庙见证了九 寨沟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古文化遗产
九寨沟地区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化 遗产,如古老的藏戏、民间舞蹈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也是九寨沟独特的文化瑰宝。
旅游设施与服务
01
酒店与住宿
九寨沟地区拥有众多酒店和客栈,提供不同档次和风格的住宿选择,从
原始森林
箭竹海
海拔3630米。森林茂密,林间小 道蜿蜒曲折,让人感受到原始森 林的神秘和幽静。 林茂密,林中有许多珍稀植物和 野生动物,是一个天然的宝库。
03
九寨沟的动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
植物种类
九寨沟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野生菌类、蕨类植物、裸子植 物和被子植物等。
感谢观看
熊猫湖
位于熊猫沟内,海拔2470米。湖水 清澈,周围有竹林和树林环绕,景 色优美。
雪峰
01
02
03
雪宝顶
是九寨沟的最高点,海拔 5588米。山峰终年积雪不 化,远看就像一个巨大的 银屏,壮观无比。
甲根坝
位于九寨沟东南部,海拔 3900米。山峰高耸入云, 山腰上云雾缭绕,景色非 常迷人。
3.2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知识拓展】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 华南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疆
湿地萎缩
三江平原,湖 滨、海滨
生物多样性 林区、草原、 锐减 近海海域
滥垦、滥伐,超出 了森林抚育更新的 森林火灾等 能力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 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 经济结构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 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图示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示河源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 (2)简述三江源地区湿地的生态价值。 (3)判断三江源地区珍贵的野生动物如藏羚羊种群数 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的主要原因。 (4)简述遏制三江源地区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的具体 措施。
【参考】(1)位于青藏高原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 (2)涵养水源;补给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水源;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存空间。 (3)高强度捕猎、采集;破坏植被;过度放牧、垦殖;城市、交通发展破坏野生动植物 生存环境。 (4)退耕还草(林);休牧轮草;禁猎、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草)保护工程。
三、案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三江源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
(1)位置: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
原东南部,是长江源区、黄 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平均海拔4000多米,总面积 为39.5万平方千米。
地形
山脉绵延,地势高耸,海拔33356564米,地形复杂。
气候特点
高原山地气候:终年低温干燥,夏 季凉爽冬季寒冷,年降水量比较少。
(四)-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差异
《自然保护区》课件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规模、数量和分布情况。
我国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
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1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度
2
探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建设。
3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机构
介绍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主要机构和职责。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 实际操作。
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
介绍自然保护区所保护的生态系 统及其重要性。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重建
探讨自然保护区采取的生态重建 措施和成果。
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 保护
介绍自然保护区对野生动植物的 保护和研究。
五、未来展望
1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趋 2 自然保护区未来发展 3 未来建设更加完善的
《自然保护区》PPT课件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本课件将带您深 入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管理制度。
一、引言
•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概况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里程碑事件。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势
的挑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然保护区
展望自然保护区未来的发 展方向和趋势。
探讨自然保护区面对的挑 战和解决方法。
提出建设更加完善的自然 保护区的建议和期望。
六、总结
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总结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生态平衡维护中的重要 作用。
自然保护区的价值
介绍自然保护区对人类的经济、 社会和文化价值。
感受自然保护区的美 好
我国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
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1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度
2
探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建设。
3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机构
介绍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主要机构和职责。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 实际操作。
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
介绍自然保护区所保护的生态系 统及其重要性。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重建
探讨自然保护区采取的生态重建 措施和成果。
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 保护
介绍自然保护区对野生动植物的 保护和研究。
五、未来展望
1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趋 2 自然保护区未来发展 3 未来建设更加完善的
《自然保护区》PPT课件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本课件将带您深 入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管理制度。
一、引言
•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概况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里程碑事件。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势
的挑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然保护区
展望自然保护区未来的发 展方向和趋势。
探讨自然保护区面对的挑 战和解决方法。
提出建设更加完善的自然 保护区的建议和期望。
六、总结
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总结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生态平衡维护中的重要 作用。
自然保护区的价值
介绍自然保护区对人类的经济、 社会和文化价值。
感受自然保护区的美 好
爱护大自然保卫地球主题班会PPT课件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选择公交、地铁等大众交通工具可以减少个人汽车使用,从而降低碳排放。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电动和混合动力车的尾气排放更低,对环境更加友好。
汽车分享
汽车共享有助于提高汽车使用效率,减少私有车辆数量,降低总体排放量。
种植树木植被
绿化家园
种植各类树木和植被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吸收碳dioxide、净化空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地,让我们一起创造一个更加绿色、环保的家园。
垃圾分类减量
了解垃圾分类
掌握不同垃圾类别的收集和处理流程,提高分类意识。
减少废弃物产生
选择可重复使用的商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妥善处理垃圾
将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投入到正确的回收箱,避免错误投放。
养成良好习惯
将垃圾分类和减量行为纳入生活,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环保出行方式
步行和骑自行车
步行和骑自行车不仅不会排放污染物,还能增加身体活动,维持健康生活。
减少塑料污染
限制使用
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如塑料袋、餐具等。改用环保可降解的替代品。
垃圾分类
将塑料垃圾与其他废弃物分类收集,方便后期回收利用。
参与清洁
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组织的捡拾塑料垃圾活动,为身边的环境贡献一份力。
循环利用
将一些塑料制品重复利用,如将塑料瓶回收制成其他产品。
合理利用能源
珍惜水资源
1
珍惜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的基础,不可或缺。但水资源却日益匮乏,我们要学会珍惜水资源,谨慎使用。
2
合理用水
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用水,如选用节水型家电、及时修理漏水等,做到人人注重用水效率。
3
保护水环境
减少水污染,正确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保护河湖水质,让绿水青山永续传承。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课件(34张).ppt

(3)设立现状:目前,我国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 740个,总面积大约147万平方千 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1)类型和级别
(2)三大类别
类别 自然生态系 统类保护区
野生生物 类保护区
自然遗迹 类保护区
内容 主要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 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 护对象
三、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生态安全 (1)概念:国家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者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2)特点
特点 整体性 不可逆性 战略性
内容
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导致区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生 态危机
当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超过了其自身修复能力时,往往会 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生态安全与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国防安全同样重要,是 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角度 生态 系统 动植物 特殊 价值 自然 遗迹 特殊 区域
内容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 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 原和荒漠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 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 其他自然区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究】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立足我国现实,对接国际做法, 大胆改革创新,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整体设 计思路,意义重大。 思考:(1)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有哪些? (2)我国自然保护区按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同一般分为哪几大类别? (3)设立自然保护区有何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6 %左右,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网 络。
3. 使9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90%的典型生 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极大地改善濒解危物 种的生存状况。
1973年8 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 会议,在会议上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暂 行条件(草案)》供会议讨认并获通过。
1. 1975年后我国又新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如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于1975年建立
2. 1975年-1978年建立了卧龙、九寨沟等8个大 熊猫自然保护区。
3. 到1978年底,我国共建自然保护区34个, 面积达126.5万ha, 占国土面积的0.13%。
美国有自然保护区669个,国家公园38个,总面 积达9360万ha,占用土面积的10%。
扎伊尔、巴西、智利、坦桑尼亚等国家自然保护 区的面积都已发展到1000多万ha以上。
智利、博茨瓦纳等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崐面积都已 达到国土面积的20%。
表 6-2 世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年代
新建自然保护区
• 资金来源
➢ 企业资助 ➢ 私人捐款
2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及重要资源动植物。 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类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
【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2.1 国际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世界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为1864年美国为保护红 杉树而在约西迈特山谷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 ➢ 自然保护区是人为划定的。 ➢ 自然保护区需要进行保护。
自然保护协会 (The Nature Conservancy)
成立于1951年。 1993年 会员有70万人。 采取温和的、企业式运营手段开展保护
➢ 推广合理利用土地的经验 ➢ 购买需要保护的土地
3. 1961年,全国各地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 有70多处,其中自然保护区级20处,面积814万 ha, 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0.1%。
4. 到1965年为止,我国正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19 处, 面积为64.8874ha。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停滞与缓慢发展时期(1966-1978)
10年文革,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差不多上处 于停滞状态,不仅没有建立新的保护区,一 些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 坏。
法》。
建设现状
到1998年初,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达932个,保 护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67%。到2000年底, 我国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1.23亿公顷,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4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155处。另外,我国还建有风景名胜区512处。长 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格勒、 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 兰等 14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 区网络
1989年初,自然保护区已达600多个,面积占国土3%以上。 到1995年底,自然保护区799个,总面积7185万ha, 约占
国土面积的7.48%。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创建时期(1956-1965)
1. 1957年在福建建立了以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为主的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2. 1958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建立了小勐养、勐后、 勐腊三个保护区,对热带雨林及珍稀动物亚洲 象、野牛、犀鸟等进行保护。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即 黄石国家公园。
1879年,澳大利亚在悉尼附近建立了世界上第 二个国家公园。自此以后,尤其是本世纪三十年 代以后,世界各国都陆续开展建立自然保护区的
工作。
国际自然保护区
日本已有369个国家公园,370个自然保护区,总 面积560万ha,占国土面积的15%。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开始于1956年。 同年10月,林业部批发了《天然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
案》和《狩猎管理方法(草案)》。 1956年我国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以保护南亚热带季雨林为
主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到1987年初,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481个,总面积2370 万ha, 占国土面积的2.4%。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蓬勃发展阶段(1978--)
1. 1978年3月5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我 国的自然保护事业纳入了法制轨道。
2. 197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1984年6月颁布《全国自然保护区区划方案》 4. 1988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
自然保护区
要紧内容
【一】自然保护区的差不多概念 【二】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三】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差不多类型 【四】自然保护区的设计 【五】自然保护区网与生境走廊 六、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七、自然保护管理与评估
【一】自然保护区的差不多概 念
1 定义: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是一个 人为划定的、需加以保护的特殊地理区域。1900 年以前来自371900—1909
52
1910—1919
68
1920—1929
92
1930—1939
251
1940—1949
119
1950—1959
319
1960—1969 1970—1979
573 1317
1980—1989
781
2.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创建时期(1956-1965)
管理现状
初步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法规体系;形成了环保部门 综合管理和林业、农业、海洋、水利、建设等部门 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保护区 的管理机构建设和管理人员配备逐步得到加强。到 1995年底,全国已建的799个保护区中,有536个建 立了管理机构,占67%,有570个保护区配备了管 理人员,占71.3%。
存在问题
1. 现有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不能适应自然保 护工作的需要。
2. 自然保护区建设未得到普遍重视,发展不 平衡。
3. 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4. 管理工作落后,保护区管理人员素质较差。
发展规划
1.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2017年的目标是:使全国自 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80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数量达到220个。
3. 使9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90%的典型生 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极大地改善濒解危物 种的生存状况。
1973年8 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 会议,在会议上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暂 行条件(草案)》供会议讨认并获通过。
1. 1975年后我国又新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如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于1975年建立
2. 1975年-1978年建立了卧龙、九寨沟等8个大 熊猫自然保护区。
3. 到1978年底,我国共建自然保护区34个, 面积达126.5万ha, 占国土面积的0.13%。
美国有自然保护区669个,国家公园38个,总面 积达9360万ha,占用土面积的10%。
扎伊尔、巴西、智利、坦桑尼亚等国家自然保护 区的面积都已发展到1000多万ha以上。
智利、博茨瓦纳等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崐面积都已 达到国土面积的20%。
表 6-2 世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年代
新建自然保护区
• 资金来源
➢ 企业资助 ➢ 私人捐款
2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及重要资源动植物。 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类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
【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2.1 国际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世界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为1864年美国为保护红 杉树而在约西迈特山谷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 ➢ 自然保护区是人为划定的。 ➢ 自然保护区需要进行保护。
自然保护协会 (The Nature Conservancy)
成立于1951年。 1993年 会员有70万人。 采取温和的、企业式运营手段开展保护
➢ 推广合理利用土地的经验 ➢ 购买需要保护的土地
3. 1961年,全国各地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 有70多处,其中自然保护区级20处,面积814万 ha, 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0.1%。
4. 到1965年为止,我国正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19 处, 面积为64.8874ha。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停滞与缓慢发展时期(1966-1978)
10年文革,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差不多上处 于停滞状态,不仅没有建立新的保护区,一 些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 坏。
法》。
建设现状
到1998年初,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达932个,保 护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67%。到2000年底, 我国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1.23亿公顷,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4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155处。另外,我国还建有风景名胜区512处。长 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格勒、 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 兰等 14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 区网络
1989年初,自然保护区已达600多个,面积占国土3%以上。 到1995年底,自然保护区799个,总面积7185万ha, 约占
国土面积的7.48%。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创建时期(1956-1965)
1. 1957年在福建建立了以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为主的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2. 1958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建立了小勐养、勐后、 勐腊三个保护区,对热带雨林及珍稀动物亚洲 象、野牛、犀鸟等进行保护。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即 黄石国家公园。
1879年,澳大利亚在悉尼附近建立了世界上第 二个国家公园。自此以后,尤其是本世纪三十年 代以后,世界各国都陆续开展建立自然保护区的
工作。
国际自然保护区
日本已有369个国家公园,370个自然保护区,总 面积560万ha,占国土面积的15%。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开始于1956年。 同年10月,林业部批发了《天然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
案》和《狩猎管理方法(草案)》。 1956年我国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以保护南亚热带季雨林为
主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到1987年初,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481个,总面积2370 万ha, 占国土面积的2.4%。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蓬勃发展阶段(1978--)
1. 1978年3月5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我 国的自然保护事业纳入了法制轨道。
2. 197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1984年6月颁布《全国自然保护区区划方案》 4. 1988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
自然保护区
要紧内容
【一】自然保护区的差不多概念 【二】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三】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差不多类型 【四】自然保护区的设计 【五】自然保护区网与生境走廊 六、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七、自然保护管理与评估
【一】自然保护区的差不多概 念
1 定义: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是一个 人为划定的、需加以保护的特殊地理区域。1900 年以前来自371900—1909
52
1910—1919
68
1920—1929
92
1930—1939
251
1940—1949
119
1950—1959
319
1960—1969 1970—1979
573 1317
1980—1989
781
2.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创建时期(1956-1965)
管理现状
初步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法规体系;形成了环保部门 综合管理和林业、农业、海洋、水利、建设等部门 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保护区 的管理机构建设和管理人员配备逐步得到加强。到 1995年底,全国已建的799个保护区中,有536个建 立了管理机构,占67%,有570个保护区配备了管 理人员,占71.3%。
存在问题
1. 现有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不能适应自然保 护工作的需要。
2. 自然保护区建设未得到普遍重视,发展不 平衡。
3. 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4. 管理工作落后,保护区管理人员素质较差。
发展规划
1.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2017年的目标是:使全国自 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80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数量达到2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