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比,表现个性

合集下载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一)对比。

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XXX的《变色龙》,写警官XXX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XXX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XXX《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XXX夫妇对于XXX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再如《故乡》中年XXX和少年XXX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XXX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衬托。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XXX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三)铺垫。

在主要人物、事件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

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XXX的头发、XXX表的叙写,为后文写XXX夫妇决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四)伏笔、照应。

作文-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

作文-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
描写形式
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写人的文章要想把人物写活,是离不开语言描写的.人物的语言描写一般有五种:
(一)提示语在前面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二)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指导方法
教具
归纳法比较法仿写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共案
教师个案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最直接的表露,语言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为不同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而某些习惯往往就是性格的反映。如果人物语言公式化,千人一言,那么人物个性必然模糊.
作文评点:












二、方法直击
写作技巧
1、要精选、提炼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恰当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性格特征.
2、在对话描写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话是谁说的。为了文章的需要,对话描写要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尤其是对话,不能虚构和拔高,要有真情实感。
片段三
《滴露的康乃馨》中的语言描写
爸朝我这边走来,我咧着嘴躲在被角里偷偷地笑。“哦,醒了。”爸惊诧的表情让我知道我是多么爱睡懒觉。“嗯,可是老爸,您这花事给我的?”我还是有点狐疑。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色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昨天还和你妈商量着买什么,后来你妈说你喜欢康乃馨。一大早我就到花店拣了几束新鲜的,只是店主将把它包装得太鲜艳……"爸停住了,他可能真的不习惯这种送花的场合。

如何运用对比来描述人物个性

如何运用对比来描述人物个性

如何运用对比来描述人物个性对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个性特点,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在文学作品中,对比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人物。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妙运用对比来描述人物个性,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技巧。

一、对比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描写是读者对其最初印象的来源,通过对比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特点。

例如,在描写一个人物时,可以通过对比来突出他与其他人的差异,如“他略显矮小,站在高大的同伴中显得格外娇小。

”这样的描写方式既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的身高矮小,又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来突出他的娇小感。

另外,对比还可以通过形容词的运用来描绘人物的外貌特点。

例如,“他的皮肤白得如同雪花,而他那黑黑的眼睛却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通过对比白皙的皮肤和黑色的眼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更具有吸引力。

二、对比性格描述人物的性格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刻画内容之一,通过对比可以更加深入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对比可以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也可以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对比来实现。

在人物之间的对比中,可以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例如,描述一个勇敢的人物时,可以与其他人物相比较,“他勇敢无畏,不惧任何危险,与身旁的人相比,他显得更加果敢。

”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勇敢特点。

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对比中,可以通过对比来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变化。

例如,描写一个内心矛盾的人物时,可以通过对比来表现他内心的挣扎,“他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渴望自由,另一方面又害怕孤独。

”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情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三、对比行为描写人物的行为描写是展现其性格特点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比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行为特点。

对比可以通过与其他人物的行为相比较,也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的行为对比来实现。

与其他人物的行为相比较时,可以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的行为特点。

例如,描写一个勤奋的人物时,可以与其他人相比较,“他每天早早起床,勤奋工作,与同伴相比,他的努力程度更高。

用对比手法写两个人的性格100

用对比手法写两个人的性格100

案例一:阿姨拿了一本《故事宝匣》,一看定价6元9角,又看了看《故事大王》,定价4元9角,接着又给我们拿了几本书,可不是太贵,就是我看过的……这时,从旁边走过来一位戴帽子的阿姨,看样子很刁,手里托着一把瓜子。

她嘴里一边嗑着,一边说着:“李大姐,别给这些小毛孩子找了,这本也不行,那本也不行,多麻烦!我都替你累!”案例二:他是位性格刚强的人性格刚强的腊梅因为挑战冬天,为人所称赞。

而小程刚强的性格也将成为他走向成功的一颗铺路石。

在我的朋友中,有着许多不同性格的人:内向、开朗、乐观……但我最欣赏的还是那种刚强的个性。

阿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小到写字,大到学习,从来都是不服输的,并且永不放弃。

和他做朋友这几年以来,从来就没有见过他掉眼泪,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什么叫做刚强。

阿程,一个黑黑瘦瘦的男生,浓眉大眼,他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中,透露着一股永不屈服的劲儿。

就是这样一个男生,告诉我什么叫做“铮铮铁汉”。

上一次的校运会上,他报了1800米来挑战自己。

一声令下,选手们就像一只只离弦之箭。

飞奔而去,可还没有跑几圈,他就已经累的不行了,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大家都劝他:“不要再跑了,你会倒下的!”但是他执意要跑下去,直到后来,他终于“噗”的一声倒下去了。

虽然这次比赛他失败了,但他却向我们诠释了坚强不屈的真正含义。

课下,因为不小心头在桌角上撞了一下。

鼓起了一个大包,却没有听见喊过一个“疼”字。

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难题让我们自己解答,直到下课,也没有人能做出来,许多人都选择了放弃,只有他还在坚持着。

你瞧他,一只手托着腮邦,另一只手中的笔在草稿纸上不停的演算,眉头紧皱着,嘴里还在不停的嘟哝着,一副“不破此题誓不罢休的样子”,直到放学,他还在研究。

同学们都在嘲笑他,他全然不顾。

第二天早上,出乎意料他真的求出了正确答案。

他可以为编中国结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个多小时,他可以为了学扫地而而每天早上六点来学校……如果说困难是一条河,那么他刚强的性格就是一条船,载着他漂洋过海;如果说困难是一棵树,那么他刚强的性格就是一把刀,为他劈荆斩棘;如果说困难是一座山,那么他刚强的性格就是一柄斧,助他翻山越岭。

用对比衬托写人物的作文200

用对比衬托写人物的作文200

用对比衬托写人物的作文200
对比衬托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人物的性格、行为、思想等方面的差异来彰显出其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比衬托,来写两个人物的特点,表现他们的不同个性。

第一个人物是小明,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他每天早早起床,认真复习功课,始终努力进取。

他不喜欢和别人打闹,而是沉浸在书
本中,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

他总是很谨慎地行事,从不做冲动的决定,更不会因为一时的快乐而放弃学业。

小明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家
长的认可,他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与小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红,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她从
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利用互联
网资源寻找更多资料来学习。

她喜欢与人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她的社交圈子非常广阔。

虽然小红的成绩不如小明那么出色,但
她的综合能力却非常强,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

通过对比着写小明和小红这两个人物,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性格
特点有着鲜明的对比。

小明的努力和谨慎展现了他的刻苦好学,而小
红的开朗与善交际则彰显了她的综合能力。

两者之间的对比衬托,使得他们的特点更加鲜明。

这样的对比衬托,也使得我们在阅读中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两个人物,同时也吸引了读者的兴趣。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对比衬托不仅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在写作中,善于运用对比衬托,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刻,使读者更容易被吸引,也更容易被人记住。

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尝试用对比衬托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如何运用对比与类比提升小说的表现力总结

如何运用对比与类比提升小说的表现力总结

如何运用对比与类比提升小说的表现力总结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对人物、情节和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而在提升小说的表现力方面,运用对比与类比是一种有效的手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总结如何运用对比与类比来提升小说的表现力。

一、对比的运用对比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相对照的对象进行对比,突出对象之间的差异,从而表现出更加生动鲜明的形象和情节。

在小说中,对比的运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比人物形象通过对比不同性格、行为举止、内心世界的人物,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个性的独特性。

例如,在《红与黑》一书中,作者将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同一些虚伪自负的贵族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坚持和真实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2.对比情节发展对比不同情节发展的方式和结果,可以更好地体现故事的紧凑性和张力。

例如,在《三体》一书中,作者通过对比地球人和外星人的交流方式以及两种文明的差异,将情节推进到高潮,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

3.对比时间、地点和环境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描写,可以更好地展示小说中的背景和情节。

例如,在《雾都孤儿》一书中,作者对比了伦敦的繁华与贫民区的贫困,突出了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营造了小说的压抑氛围。

二、类比的运用类比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和性质。

在小说中,类比的运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类比人物内心世界通过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具体事物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心理活动。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一书中,作者将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的内心比作一块灰尘,突出了她对心灵的清晰和坚定的追求。

2.类比情感描写通过将人物的情感比作自然景物,可以更好地描绘出情感的强烈和易变。

例如,在《红楼梦》一书中,作者将贾宝玉对林黛玉悲痛的情感比作秋叶落地,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哀思和忧愁。

3.类比物品特点和功能通过将物品的特点和功能与人物行为相类比,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比”出来的人物特点

“比”出来的人物特点

“比”出来的人物特点在中国语言中,“比”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字。

除了表示比较之外,它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即通过两个事物的对比来描述一个人的特点或行为。

这种用法通常被称为“比”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生动地描绘一个人的外表、性格和行为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比”出来的一些人物特点吧。

1.比鸡巴出来的人这是一个极端粗鲁、无礼的人。

他们的言行举止常常让人感到不适和厌恶,甚至可能会引起争端和冲突。

他们往往缺乏尊重和礼貌,口无遮拦,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在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卷入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

2.比拇指出来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可爱和讨人喜欢的人。

他们通常具有和善、友好、乐观的性格,乐于助人,善解人意。

他们的微笑和笑声常常让周围的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与这样的人相处会让人感到愉快和幸福,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和阳光。

3.比耳朵出来的人这是一个善于倾听和关心他人的人。

他们通常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愿意倾听他人的心声和诉求。

他们的耳朵常常是他人的倾诉对象,他们会用心倾听,给予他人温暖和支持。

与这样的人相处会让人感到被理解和被关爱,让人感到有人在乎和在意自己的感受。

4.比眼睛出来的人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洞察问题的人。

他们的眼睛常常是他人的镜子,能够看清他人的内心和真实的态度。

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和症结,能够抓住关键点,解决难题。

与这样的人相处会让人感到受到启发和激励,让人感到目标清晰,方向明确。

5.比嘴巴出来的人这是一个口才了得、擅长表达的人。

他们通常善于言辞和辩论,善于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他们的嘴巴常常是自己的武器,能够说出精彩的演讲和口才。

与这样的人相处会让人感到被吸引和被打动,让人听得入迷,信服不已。

通过“比”出来的这些人物特点,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和形象地描述一个人的外表、性格和行为特点。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比”出来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一个人的品质和个性,也反映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

书愤对比手法的运用

书愤对比手法的运用

书愤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使用,可以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差异,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是对比手法的一些运用方式:
1.对比人物形象: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展
现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例如,在一部小说中,将一个勇敢果敢
的主人公与一个懦弱退缩的配角进行对比,可以更加鲜明地展
现主人公的英勇和坚毅。

2.对比情感体验:通过对比不同的情感体验,可以更加深刻
地表达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例如,在一首诗歌中,将欢乐
与悲伤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呈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反衬出
情感的强烈。

3.对比意象描写:通过对比不同的意象描写,可以更加生动
地展现事物的特点和表现其丰富的内涵。

例如,在一篇散文中,将春天的明媚与冬天的寒冷进行对比,可以更加生动地描述出
春天的美丽和冬天的萧瑟。

4.对比背景设定:通过对比不同的背景设定,可以更好地突
出主题和情节的发展。

例如,在一部小说中,将一个幸福美满
的家庭与一个破裂分离的家庭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展现家庭
的价值和爱的重要性。

5.对比语言风格:通过对比不同的语言风格,可以更加丰富
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

例如,在一篇散文中,将古典文
辞与现代口语进行对比,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增加作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总之,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帮助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入地表达主题和情感,使读者更加投入和感受到作品的力量。

在写作中使用对比手法时,需要注意合理选择对比的对象和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对比,表现个性》教学设计月明潭中学黎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在赏析、探究和尝试中逐渐感受对比手法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发现对比,在对比刻画人物形象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感受对比刻画人物手法的魅力,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对比”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及文学作品实例分析探究,从而有效的掌握这一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方法:引导法、综合探究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出示图片
骑行西藏的男女之前和之后对比
提问:人物有什么不一样?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有比较才有鉴别。

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

作文时将人物的刚与柔、喜与悲、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等放在一起,表现作者的倾向性,从而更生动、深刻地表现人物的个性。

这节课,我们就集中来学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个性。

(板书课题:运用对比,表现个性)
1、千玺捡到了100元钱,交给了班主任。

就这件事,能用对比吗?
人物前后的对比
人物与人物的对比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范进中举》片段视频,分析人物性格。

2、出示《空城计》选段
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形象进行对比,表现诸葛亮什么样的性格?三、迁移运用
运用刚才归纳的几种对比类型来分析以下习作,看看其中运用了什么对比,有什么作用。

《我们班的“牛人”》
学生评析小结:
在本文第三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的同桌和小陈形成对比,在对比中,小陈的自信从容与技高一筹显得更为突出。

3、总结巩固:
要想把人物写得鲜活,就从对比入手,这节课我们都在讨论如何能运用对比将人物刻画得准确和生动,你现在可以总结一下,你都学到了哪些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四、小试身手
将“环卫工阿姨把给自己准备的午餐送给了那个流浪汉。

”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方式将人物性格表现出来。

五、布置作业
将“小试身手”中的练笔加以润色,课后完成一篇以“与众不同的”为标题的半命题作文。

通过作文练习掌握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