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_以高密市为例
规划调控下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达坂城区为例

规划调控下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达坂城区为例摘要:我国农村面积广大,为了对乡村居民点进行空间布局优化,有效指导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及新农村建设实践。
本文以达坂城区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为例,提出较为具体的优化方案,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与整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总体规划;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达坂城1引言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整治的大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其优化日益成为国内学术界重视的热点议题。
近年来,受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地规模大,建而不用,扩张无序、布局散乱,基础设备不完善、使用率低等问题的影响,农村人地矛盾加剧,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
对农村居民点合理优化布局,在促进土地资源集约使用、改善生活生产环境的同事,还可以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本文以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对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2区域概况达坂城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段,乌鲁木齐的东南部,西临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乌鲁木齐县,东与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交界,北接芦草沟乡和阜康市、吉木萨尔县。
达坂城区行政区划总面积4759.2km2平方公里,包括水磨村、苇子村等21个行政村。
3现状乡村居民点布局现状问题分析3.1布局分散,多沿水网分布从整体来看达坂城区乡村居民点呈串珠式布局,村庄多自然形成于水系旁、沟谷中与道路两侧,个别村庄位于湿地保护范围区、洪水淹没区内,对生态保护、村民住房安全均有不利影响。
乡村之间的交通距离相对较远,布局较为分散,也造成了基础设施难以统一配套完善,资源浪费等问题。
图1 达坂城区现状街道、乡镇及村庄分布图3.2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高达坂城区域位置相对偏远,乡村土地利用较为粗犷,乡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其中以阿克苏乡下辖的村庄比较典型。
2017年,阿克苏乡人口数约为3600人,98%为哈萨克族。
主攻难点补短板 人居环境焕新颜

文化资源与优势,打造绿色食品、农事体验、养生 养老、休闲民宿与新兴业态,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 业,让东台农村成为诗和远方。
精准发力 补齐短板
东台市将继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基础,精准 发力、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一 是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坚持高位推动,积极拓 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聚合市 镇村各级力量,进行“回头看”,确保巩固和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二是完善长效管护机 制。始终坚持狠抓长效管护,按照网格化要求,健 全“五有”制度,充实镇村组三级管护人员,形成 无死角、广覆盖的长效管护机制,推进村庄由“一 时清洁”向“长效久洁”转变。同时,充分发挥农 民主体作用,实现民建、民管、民享。三是放大示 范区效应。2022 年将继续深化创建活动,通过典型 示范,激发内生动力,影响和带动村民,打通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一公里”。坚持分类实施、规 划先行、统筹推进、立足农村、留住乡愁,加快推 进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区建设。实现村庄干净整洁、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花,让农民过上市民 羡慕的生活。□
用厕所无害化建设和改造,有序推进公共场所无害 化公共厕所向社会开放,推动行政村村部配建公共 厕所,同步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厕所数量和品质,农 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 96% 以上,新建农村公共 厕所 199 座、乡村旅游厕所 8 座。三是农村生活污 水治理持续提升。坚持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 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 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农村生活 污水管网建有率 70% 以上,超额完成任务。持续开 展农村河道疏浚工程,综合施策恢复水生态,逐步 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疏浚农村河道 1457.1 万方,建 成生态样板河道 51 条。四是农业废弃物治理质效显 著。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改造,加快小、 散、乱养殖粪污处理体系建设,规模畜禽养殖治理 率达 100%。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农机深耕、深翻技 术,建立秸秆收储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98.2%, 农膜回收率达 93.3%,农药化肥 8 年连续零增长,农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日趋凸显,农村人居环境的破坏,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通过对潍坊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出目前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同时结合实际,提出完善收运处置体系、多渠道广筹资金、提高村民参与率等措施,努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档升级。
关键词:潍坊;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随之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也日益增多。
目前,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不仅污染农村水源,而且会影响村容村貌,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的人居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是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1潍坊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潍坊市,古称潍州、潍县,别称鸢都,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东与青岛、烟台连接,西邻淄博、东营,南连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
全市下辖4个区、2个县、代管6个县级市,另设4个开发区。
截至2022年底,潍坊共有常住人口94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8.4万人,农村人口323.4万人。
2022年全市垃圾产生量307万吨,其中,农村垃圾产生量169万吨,占全市垃圾量的55%。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潍坊市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制定印发《潍坊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持续攻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到2015年底,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了市域全覆盖。
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2019年起连续四年位于全省一等行列,实现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由净起来到美起来转变。
1.1抓机制完善、促常抓长效坚持政策不松劲、力量不减弱、工作不断档,围绕打造“最干净的村庄”,制定各项考核标准和提升方案,做到工作可考核、可量化、真落地。
山东省高密市城中村环境景观问题分析与对策

高密 市位 于 山东省 东部 , 胶莱 河 和潍河 之 间 。 总面 积 16 5k 全 市 总人 口 8 0 m , 6万人 。在 该 市
发展 建设 过程 中 , 乡结 合 部 的 环境 出现 了 很 多 城 问题 , 主要包 括生 产环 境被 破坏 和生 活环境 杂乱 。
在 其 城 乡 结 合 部 即 城 市 外 围 区域 出 现 了越 来 越 多
图 1 初家 村建 设 现 状 l
收 稿 日期 : 0 2 0 — 9 2 1 — 10 Fg 1 Th o sr cin sa u f h j ia e i . e c n tu t tt so u i v] g o C a . 1
第 一作 者 简 介 : 明 惹 ( 9 7 , , 东 省 高 密 市 人 , 读 硕 周 18 ) 女 山 在 士 , 事 风 景 园 林 规 划 与 设 计 。 E malmig u8 6 1 3 从 - i n h i8 6 6 @ :
1 2 1 缺 乏 规 划 , 筑 密 度 过 大 , 间 肌 理 混 乱 . . 建 空
被城 市 已建 设用 地包 围 , 在 土地权 属 、 但 户籍 和行 政管 理体 制 上 仍 然 保 留 着 农 村 模 式 的农 村 居 民 点 , 称 为城 中村【 。 被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 设 立 了土 地 开发 整理 专 项 资 金 ,但 资 金 投 向偏 重 于 耕地 开 发和 复 垦 整理 ,对 农村 居 民点整 理 投 入较 少 。 目前 ,我 国农 村 居
民点 整理 建设 的过程 中又走 上 了 “ 、乱 、差 ”的 脏 老 路 。 “ 农 村 ” 建 设 涉 及 基 础 设 施 配 新
比较 单一 ,这 给本 已捉 襟见 肘 的地 方财 政
带来 了更 大的压 力 。
2国 家政 策支 持 力度进 一 步加 大 .
此 外 ,政 府 资 金 注 入 “ 输 血 ” 而 有 “ 造 血 ” 功 能 , 资 金 使 用 需 要 层 层 审 无 批 、 逐级 拨 付 ,常 常 是 “ 子 吃一 节 剥 ~ 粽
新农 村 建设 规 划 ,一 般 乡镇 仅 有土 地 利 用 总体 规 划 。农 村居 民点 整理 过 程 中 ,只 关 注 单 个 项 目设 计 ,缺 乏 与 相 关 规 划 的 衔 接。 由于 对 地 方农 民发展 经 济 、 改善 居 住 条件 、保 障权 益等 诸 方 面 没有 做 出统 筹 规 划和 合 理 安排 ,致使 部 分 新农 村 居 民点 在
达 到预 期 效 果 ,资 金投 入 是 关键 。虽 然 我
快 ,支 农 惠 农 政策 的广 泛实 施 ,我 国 农村
经 济 不 断发 展 ,农 民收 入水 平 显著 提 高 。 农 民 享 受市 民 待遇 、提 高生 活质 量 的 愿 望 日益 强烈 ,主 动参 与 改 善居 住 环境 的意 识 不 断增 强 ,为 开展 农 村 居 民点 整理 提 供 了
r 代 化 、加 快 社会 主 义 新 农村 建 设 _ 【
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农村居民点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农村居民点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
农村居民点建设作为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居民点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农村居民点建设的现状。
目前,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一方面,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不完善,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的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垃圾处理不规范,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备,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此外,农村居民点的居住条件也需要改善,房屋质量低劣,居住空间狭小,不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其次,农村居民点建设面临的问题。
农村居民点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居民点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农村居民点相对城市地区发展水平较低,政府投入有限,导致农村居民点建设资金缺乏。
其次,人才短缺也是制约农村居民点建设的问题之一。
由于农村居民点建设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而农村地区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导致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技术支持不足。
此外,农村居民点建设还面临土地问题、规划问题等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最后,解决农村居民点建设问题的方案。
为了推动农村居民点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点建设的资金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引导社会资本等方式,增加农村居民点建设的资金来源,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其次,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技术支持。
政府可以组织培训班、设立奖励机制等方式,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参与到农村居民点建设中,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土地管理,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综上所述,农村居民点建设是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问题等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以及改善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努力。
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典型案例

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典型案例
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是当前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1. 胶州市:胶州市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通过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高标准宅基地建设等措施,提高了农民宅基地使用效率和居住环境。
2. 广饶县:广饶县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实行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宅基地有偿使用等措施,促进了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发展。
3. 高密市:高密市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通过实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宅基地置换等措施,促进了宅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
4. 临沭县:临沭县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建立了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制度等措施,提高了宅基地管理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5. 阳谷县:阳谷县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实行了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宅基地置换等措施,提高了宅基地使用效率和农民住房条件改善。
这些案例展示了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的不同思路和措施,为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吴宗杰;董会忠;王格【摘要】Changes in regional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are closely relatedto the population ,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is region .Knowledge of the laws of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chan-ges helps optimize the land allocation ,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regional land . Based on the data of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from the year 2005 to 2011 ,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 proportion and dominance degree through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of Wei -fang City by applying Shannon ’ s Information Entropy Theory .In the e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changes in Weifang city are summarized , which will help improve the integrating planning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ke proper land policies in this city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区域人口、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是研究区域土地优化配置的重要内容,对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续表 1 ) 现状人均建 设用地水平 80. 1 ~ 100 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 指标级别 Ⅱ Ⅲ Ⅳ 100. 1 ~ 120 120. 1 ~ 150 > 150 Ⅲ Ⅳ Ⅳ Ⅴ Ⅴ 规划人均用地 60. 1 ~ 80 80. 1 ~ 100 100. 1 ~ 120 80. 1 ~ 100 100. 1 ~ 120 100. 1 ~ 120 120. 1 ~ 150 120. 1 ~ 150 可减 0 ~ 15 可减 0 ~ 20 应减至 150 以内 允许调整幅度
2 限 150 m 人。2010 年,高密市农业人口 419 855 人, 2 农村居民点用地 14 247. 9 hm ,人均居民点用地规模 2 为 339 m 人。根据 《高密市村镇体系规划 ( 2009 — 2020 年) 》 的 预 测, 到 2015 年 农 村 人 口 约 为 43 万
可增、 减 0 ~ 10
注: 允许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现状人 均建设用地水平的增减数 。
t 其公式为: Q t = Q0 × ( 1 + r) ± Δ Q St = Qt × B
Δ S = S0 - S t 式中 — —目标年农村人口总数 Qt — Q0 — — —基期年农村人口总数 r— — —人口自然增长率 t— — —规划期 — —人口机械变动量 ΔQ — — —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St — B— — —人均用地标准 S0 — — —基期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 —现状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ΔS — 农村居民点用地理论整治潜力依据人均居民点用 地指标,参照标准选择国家村镇人均用地控制标准上
该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参数 ,然后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交通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等图件信息 ,得出高密市农村 居民点整治潜力布局 ,结合整治潜力测算值 ,针对不同农村居民点提出相应的整治模式 。 关键词: 空间分析; 整治潜力; 整治模式; 高密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1795 ( 2014 ) 06-0089-03
4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布与模式
4. 1 整治潜力分布 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将农村建设用地整 2 治潜力划分为 3 个等级。Ⅰ级: 潜力面积 ≥700 hm ;
, 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 幅度为 “应减至 150 以内 ” 地指标可调整情况见表 1 。
Tab. 1 表 1 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per capita construction land index m2 人
现状人均建 设用地水平 ≤50 50. 1 ~ 60 60. 1 ~ 80 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 指标级别 Ⅰ Ⅱ Ⅰ Ⅱ Ⅱ Ⅲ 规划人均用地 50. 1 ~ 60 60. 1 ~ 80 50. 1 ~ 60 60. 1 ~ 80 60. 1 ~ 80 80. 1 ~ 100 允许调整幅度 应增 5 ~ 20 可增 0 ~ 15 可增 0 ~ 10
。 其原理
包括图形量算原理 ( 长度量算、 多边形面积量算 ) 、 缓冲区的算法原理 ( 点、 线、 面的缓冲区及多重缓 冲区) 、 空 间 叠 加 分 析 原 理 和 DEM 应 用 分 析 原 理。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析需对各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 进行提取和统计分析,主要是图形量算、空间叠加原 理的应用。具体操作步骤: ① 根据 2010 年高密市第 2 次调查变更数据,结合 《高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2006 —2020 年 ) 》 , 利 用 Mapgis 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 以行政村为单位提取农村居民点图斑 ; ②利用 Mapgis 统计工具,计算图斑面积,汇总各乡镇数据; ③结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等图件 信息,利用 Mapgis 对数据进行叠加, 得到农村居民 点整治潜力分布图。④结合整治潜力数据和布局,分 析高密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0
引言
本文结合高密市的地理空间分布和社会经济状况 ,利 用 GIS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对该市的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分析。
目前,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率低、一户多宅、多 重占地及 “空心村 ” 现象普遍, 农村宅基地超标严 ; 基础设施不完善, 村内基础设施用地比例少, 服务功能低; 居民点分布零散,占用耕地较多,土地 重 资源浪费严重
第4 卷 第6 期 2014 年 11 月
农
业
工
程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l. 4 No. 6 Nov. 2014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
— — —以高密市为例
张翠平,王兴娟
( 北京地星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0 ) 摘 要: 根据高密市 7 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Mapgis 环境下,运用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得到
中心村建设确保做到先拆旧后建新 ,并按照宅基 地建设标准确定面积。中心村统一修建配套设施。政 府也可以采取奖励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走耕地 总量不减少,村镇建设不断发展的新道路。 4. 2. 3 异地迁移模式 在中心城区和中心村外的区域,对农村居民点规 模较小,交通不便捷、经济条件落后的区域进行异地 迁移模式。主要包括引导合并村和引导迁建村 。引导 合并村进行村庄合并整治; 明确合并村庄的建设位 置,统一组织集中建设居住区; 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可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 集中建房改善农民居住条 件,拓展发展空间。 引导迁建村一般应停批宅基地; 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引导农户到小城镇 、中心村购房建 房,或者按照规划整村搬迁,原址进行复垦。
Readjustment Potential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 Case Study of Gaomi City
Zhang Cuiping,Wang Xingjuan
( Beijing Landstar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8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Mapgis software, rural settlement spa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s of 7 towns were obtained. Spatial analysis was used,managing spatial data was obtained,such as current land use maps,general land use plan,and the transportation plan and so on. Layout of readjustment potential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as obtained. Combining the layout and potential we calculated,some arrangement model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region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Spatial distribution,Realignment potential,Realignment model,Gaomi
2 年末, 高密市农村建设用地总规模 14 247. 91 hm ,
占土地 总 面 积 9. 35% 。 通 过 对 现 状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将全部农村建设用地都纳入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区域 , 涉及农村人口 419 855 人。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 居民点以外的独立工矿用地整治 ,属于农村建设用地 整治,但是由于面积相对较小,也将其整治潜力计入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 3. 1 理论潜力
张翠平
等: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来自91力 0. 30 ,农民人均纯收入 0. 12 ,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0. 14 ,人均耕地面积 0. 27 , 农村人口 0. 14 , 地形因 子 0. 03 。理论潜力经修正测算出全市农村建设用地 2 整治补充耕地现实潜力 3 926. 79 hm ,增加耕地系数 为 27. 56% 。 全市待整治的农村特殊用地主要为坟地和路边 店,其中路边店是指道路两侧、且不与农村居民点集 中分布的集体建设用地。这两项地类整理由各乡镇自 行安排到其他整理项目中。农村特殊用地整治可增加 耕地面积。
3
高密市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潜力
农村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居民点和居民点以外
的独立工矿用地,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所占比例 远远大于其外围的独立工矿用地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潜力主要在农村居民点用地,而且农村居民点整治直 接关系到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是农村建设用 ,《规划 》 单独将农村居民点用地 地整治的主要对象 的 “腾退” 潜力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2010
。 这一客观情况为土地利用发展模
式的转变提供了条件。通过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来盘 活这些存量建设用地, 达到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解决紧张的土地利用问题,缓解了建设用地指标紧缺 的现象。通过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来盘活这些存量建 设用地,是实现土地利用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方式 [3 ] 之一 。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中后 期,我国学者主要是对农村居民点整理面临的问题与 [4 ] [5 ] [6 ] 对策 、驱动力 、 整理潜力及测算方法 和整理 模式 等方面进行研究。 其中采用的方法主要从两 个角度进行研究: 一是基于空间分析和经济社会状况 的分析; 二是基于组织管理和资金筹措方式的研究。
[2 ] [1 ]
1
研究区域概况
高密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胶东地区 ,胶莱平原腹 地。地势南高北低,中间略有起伏,境内无大山。高 密市属季风区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 冬冷夏热, 四季分明, 土壤类型有棕壤、 褐土、 潮土和沙姜黑 土,土壤质地较好, 土层深厚, 适宜多种农作物生 长。高密市交通发达,胶济铁路、胶新铁路、济青高 速公路和胶王公路横跨东西,平日公路从市境中间南 北穿过,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 高密市现辖 3 个街道办事处,7 个镇,960 个行政村, 土地总面积 1 523. 49 km2 ,总人口 86. 87 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44. 88 万人, 农 业 人 口 41. 99 万 人, 城 镇 化 率 达 到 51. 66% ,人口密度为 570 人 k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