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插花的风格与特点(1)

合集下载

第5次课 东方式艺术插花和常见礼仪插花的插制

第5次课  东方式艺术插花和常见礼仪插花的插制

三)篮花 1. 插制要点:A. 精选花材 B. 铺垫防水材料 C.注 插制要点: 精选花材; 铺垫防水材料; 注 意篮把的作用. 意篮把的作用 2. 插制方法与步骤:
• • • • • 1)铺设防漏水物、固定花泥; )铺设防漏水物、固定花泥; 2)插入造型的骨架枝(主枝); )插入造型的骨架枝(主枝); 3)插入焦点花; )插入焦点花; 4)插各骨架枝的辅枝、衬叶和填充花材; )插各骨架枝的辅枝、衬叶和填充花材; 5)整体修饰 )
五)缸花
选好花材; 固定花材 固定花材; 缸口 1. 插制要点:A.选好花材; B.固定花材; C.缸口 插制要点: 选好花材 干净。 干净。 2.插制方法与步骤: 1)在缸内固定花泥和撒; 2-5)同前 插制方法与步骤: )在缸内固定花泥和撒; ) 插制方法与步骤
述蓝花。 述蓝花。
六)筒花
1. 插制要点:A. 注意筒的稳定性与配重;B. 造型 插制要点: 注意筒的稳定性与配重; 的确定; 花材的固定。 的确定;C. 花材的固定。 2. 插制方法与步骤: 1)筒底的配重,筒口做撒;2-5)同 插制方法与步骤: )筒底的配重,筒口做撒; )
插制要点
1. 一切花材的整形、修剪都以顺其自然生长之势为 佳,不刻意造作,整形不露人工痕迹为宜,充分 展现花材的原有形姿之美; 2. 无论是局部花材的组合或整体造型的布局都要表 现出参差天热之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的艺术效果。
二、中国传统式插花的表现技巧 (一)符合植物生长规律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 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1.起把紧,上散下聚 .起把紧,

插花艺术(2)

插花艺术(2)

【摘要】: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所以,插花是一门艺术,同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一样,均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

【关键词】:东方式插花清新自然西方式插花富丽堂皇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溶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

国内外插花界的朋友们都认为,插花是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因此,看似简单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

一)插花艺术的特点插花艺术虽与雕塑、盆景、造园、建筑等艺术学科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特点。

时间性,随意性,装饰性,自然性等等。

时间性:由于花材都不带根,没有根部,吸收水分及养分受到限制,以植物种类及季节不同,水养时间少则1~2天,多则10天或个把月。

因此插花作品供创作和欣赏的时间较短,属于快捷的临时性的艺术欣赏活动,要求创作者与欣赏者抓紧时间插作和品味。

随意性:这表现在选用花材和容器都很随意和广泛,档次可高可低,形式多种多样,常随场合和需要而选用。

高档的气生兰、鹤望兰、火鹤花、切花月季固然很美,而路边的狗尾草、酸模、芦花、蒲草、车前草同样可有用;芹菜、辣椒、豆角、萝卜及各种水果常是家庭和饭店插花的好材料。

其构思、造型可简可繁,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以及作者自己的心愿,随意创作和表现。

因此,插花作品在选材、创作、形式、陈设、更换上都较灵活随意。

传统东方花艺理论

传统东方花艺理论

第三部分
传统东方花艺 基本花型
传统东方花艺基本花型
基本花型的结构
东方式基本花型一般都由 三个主枝构成骨架,然后再在 各主枝的周围,插些长度不同 的辅助枝条以填补空间使花 型丰满并有层次感。
传统东方花艺基本花型
直立型插花
东方式常见基本花型
一、直立型
花枝直立向上插入容器中,表 现其亭亭玉立或者刚劲挺拔的姿态, 给人以端庄稳重的艺术美感。
艺术之美
包含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 构思美和整理艺术美。
圣洁之美
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神圣感, 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
第二部分
传统东方花艺 创作理念法则
传统东方花艺创作理念法则
传统东方花艺创作理念
中国传统花艺以表现植 物的自然形态美见长,故称 为自然式插花。
传统东方花艺创作理念法则
传统东方花艺基本花型
东方式常见基本花型
二、倾斜型
主要花枝向外倾斜插入容器中, 表现其生动活泼、富有动态的美感。
倾斜型插花
传统东方花艺基本花型
平卧型插花
东方式常见基本花型
三、平卧型
主要花枝横向斜伸或平展于容 器中,着重表现其横斜的线条美或 横向展开的色带美。
传统东方花艺基本花型
下垂型插花
东方式常见基本花型
CONTENT
目 录
壹 传统东方花艺风格特点 贰 传统东方花艺创作理念与法则 叁 传统东方花艺基本花型
中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 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也是插花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 原始期(先秦)——昌盛期(隋唐)— —静雅期(宋代)——衰微期(清代)—— 复苏期(现代)。
传统东方花艺创作理念法则

浅谈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

浅谈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

浅谈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同为花艺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二者在风格、手法和审美观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传统中式插花讲究凝重、典雅、含蓄,强调与自然的融合和意境的表达;而现代插花更加注重个性、创新和表现力,追求活力、变化和与当代生活的融合。

本文将就这两种插花艺术进行浅谈,探讨其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美学的影响。

一、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传统中式插花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宫廷文化和宗教仪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其特点是注重枝干的线条、花朵的色彩和姿态、器皿的造型等方面的和谐搭配,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境界。

传统中式插花更注重对自然的尊崇和表达,主张“雅”、“静”、“淡”、“幽”,通过花材的精选和摆放,展示自然之美,表现作者的情感。

在材料的选用上,传统中式插花偏好中国传统的花材,如梅、兰、竹、菊等,尊重季节变化和自然之美。

传统中式插花强调的是情感的凝聚和意境的营造,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悟。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池楼》中的“山光忽一闪,疑是银河落九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细微之美的感悟和赞美。

这种抒发情感、寄托情思的方式也体现在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中,通过花材的精选、摆放和造型,表现出一种含蓄、凝重和典雅的审美情趣。

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不但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精神的净化。

二、现代插花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插花艺术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形成了现代插花艺术。

现代插花艺术倡导创新和个性,更加注重对材料的多样性和表现力的挖掘。

现代插花艺术突破传统的束缚,不仅大胆地运用了国内外各种花材,而且结合了钢、玻璃、陶瓷等现代材料,使插花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在造型和风格上,现代插花艺术更加强调对空间、形式、颜色的创新和表现。

在手法上,现代插花更加灵活多变,注重对花材的切割、揉搓和组合,通过独特的手法和技巧,使插花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生命力。

现代插花既可以取材于自然,也可以融入当代的生活元素,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风貌。

中国式插花的特征

中国式插花的特征

中国式插花的特征中国式插花特征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弯曲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插花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式插花的特征中国插花(chinese floarr)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插花(ikebana)源于古代民间的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

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

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象征意义中国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国人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凤,赋予各种花木许多象征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

在插花中也自然视各种花材不单纯是造型的素材与表现形式美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是构思传情的语言和工具,是创造和表现意境美的重要要素。

因此自古以来,插花以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为创作的中心与主题,以追求枝情花韵之美,突出花品花格的表现为最高艺术境界。

文化艺术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的概括而创作的作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造型、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通俗的说,减轻我们的生活负担,莫名其妙地使我们开心或谓之赏心悦目者,是为艺术。

领导(管理)艺术指在领导(管理)的方式方法上表现出的创造性和有效性。

艺术,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好胜心态,也是对同类之间显现自身能力的一种表现。

中国插花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它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茶席设计——插花

茶席设计——插花

插花一、中国插花的起源及历史进展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份,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硕的文化底蕴。

大约在5000连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咱们的先人就把漂亮的花卉纹饰烧制在陶器上。

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期,花卉纹饰不仅能够从陶器上看到,在青铜器上也能够看到。

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有了文字记载。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中国最先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即芍药)。

”这是描述男女青年为表达彼此倾心之情;临别时折下芍药花枝相赠的诗句。

他们折下的花枝确实是今天所说的切花。

中国最先的大诗人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阊医生屈原作《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的句子,说明那时有采摘香花佩带身上的时尚。

以花传情,以花、朋志,给予花卉以某种寓意,可见花卉进入文化领域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

秦汉时期,文化艺术有了极大进展,插花艺术也不例外,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

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

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所发觉的唯一的初期中围插花。

隋唐时期,是中国插花艺术进展史上的兴隆时期。

每一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定为“花朝”,即百花生日,举行大规模的赏花盛会。

牡丹在唐朝处于国花的地位,宫庭中举行牡丹插花会,有严格的程序和超级讲究的排场。

对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状和挂画都有严格规定,还要谱曲、咏诗歌颂,再饮美酒方能尽兴。

从而达到视觉、听觉多方面欣赏的成效。

在现在期,人造花的应用也日渐普遍。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文人雅士避乱隐居,吟诗泼墨,插花艺术也变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插花艺术风格也从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一格,当场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利用。

插花器具也不仅是瓷或铜的瓶、盘,而且扩展到竹筒、漆器,还有悬挂和壁挂。

2.1 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2.1 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第一.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高于自然
注重自然情趣,力求表现花材自然而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是人工美与自 然美的巧妙结合,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元朝吊篮式插花
南宋 李蒿 篮花图
第二. 注重内涵和意境的创设
运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以及谐音、谐意等手法表达作品的神韵意趣, 以有限的形象表达无穷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达到以花造型、以型传神、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仿古作品 “晚节香 ”
第四. 强调象征意义和季节特色
中国插花花材选用比较严格,强调象征意 义和时令感,寄情花草之风代代盛行。 荷花:被视为“出污泥而不染”,代表圣 洁清灵,常用于禅房清供插花。 牡丹:因花朵硕大,花形端庄艳丽而视作 “花中之王”,象征富有显贵。 梅花和蜡梅:严冬开花,不畏冰寒,象征 坚忍不拔,傲雪凌霜的性格。 桂花:是官运亨通、文思长进和中秋团圆 的象征。 果实和其它配件也都具有象征意义。 苹果:示“福” 石榴:多籽示“禄” 桃:示“长寿” 佛手:示“幸福” 葫芦:代表丰饶和好运 灵芝:代表福和寿 如意:代表吉祥 古币:代表富有

Hale Waihona Puke 夏秋冬第五. 重视插花的摆设与欣赏环境
中国传统插花同中国绘画一 样,注重画面完整统一以及作品 与环境的和谐,讲求诗、书、画、 印与花的完美结合。 如花材之间的有机组合,容 器与造型的浑然一体,题跋的运 用等,都是这一风格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对于插花欣赏相当考究,十 分注重排场,追求视觉美和嗅觉美,以达 到多层次的美感享受。 酒赏:唐朝时,插花作品以悬挂名画 为背景,形成花画合一的布局。欣赏者盘 坐室内,饮美酒、赏花、吟诗鼓曲,风格 高雅。后传入日本。 香赏:五代时,以不同的香炉分燃不 同的香料,以便于插花花材的风味相和。 茗赏:明代在审美情趣上独具特色, 提倡“茗赏”,即品茶赏花,格调高雅。 明代 品茗图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是一种源于古代东方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它与西方的插花风格有所不同,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简约、典雅、平衡的美感。

下面将对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的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在东方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插花艺术也是要通过花材的形状、色彩和姿态来表现自然界的美丽。

同时,东方插花还融入了人文的因素,通过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表达对人类生活和人类情感的关怀和理解。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强调简约和克制。

东方人崇尚简约和克制的审美观念,认为简约能够使事物更加纯粹、凝练和高雅。

因此,在东方插花中,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形式都力求简洁明快,通过少量的花材和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主题,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杂的花艺技巧。

第三,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平衡和谐的美感。

东方人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认为事物的美是通过平衡和谐的组合来实现的。

在东方插花中,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都受到平衡和谐的原则的指导,力求在空间上达到均衡的效果。

花材的高低、左右的分布、色彩的搭配等都要经过精心的考虑和调整,以达到整体的平衡和谐。

第四,传统东方插花风格追求自然与真实的美感。

在东方插花中,强调自然界的美丽和真实性。

东方插花不追求花材的形态和色彩的变幻,更注重体现花材的原始美感和真实的形态。

插花师会根据花材的特点和形态来选择合适的插花方式,使花材的美感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情感的表达。

东方人善于表达情感,插花艺术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通过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插花师可以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情感。

插花师可以通过花材的形态、色彩和布局来表达情感,使插花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简约克制、平衡和谐、自然真实和情感表达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东方插花在艺术表达中独树一帜,为人们带来了独特的美感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插花的风格与特点
艺术风格是一种艺术表现,它既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性情的再现,也是艺术家个人气质的表现。

而这种表现又必然受本国家本民族及本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与各自时代精神相呼应。

所以任何一门艺术的风格和特点都应当很好地体现本民族、本地域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地方乡土气息。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造型创作的共同指导思想,重形尚意,追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而深邃的意境美则是其创作的最高目标。

作为中华优秀古老文化一部分的传统插花艺术,它在许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并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些精髓,并不断发扬光大。

例如在选用花材上,中国传统插花对待每一片叶、每一花枝都是顺其自然之势,或直或曲、或仰或俯,巧妙组合,使之各得其所,彼此和谐共处斗起i宛如生长在自然之中,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毫无刻意造作之气。

即使修剪,也不显露人工痕迹,都是很好地将各种花材的自然美构成了人工装饰美,是大自然的浓缩与升华,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形肖自然”理论的典型体现。

又如中国传统插花的构图中无论采用对称式造型酮巨对称式造型;都遵循既有形式又不拘于形式,既规范而又不规范化的法则,对于花材的
天香远溢
剪截组合以及与容器的比例关系虽定为7:5:3近似黄金分割率的尺度十但对每个花枝的位置伸展方向与角度绝无固定程式和严格要求;是以顺乎花枝自然之势富有自然之趣以及合乎自然之理为原则,而在保存花材原有自然形态之下,灵活插制,随意造型,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境界。

表现了构图上的自由活泼,形式上的丰富多样的变化性。

中国传统插花虽然崇尚自然,追求花枝自然情趣,但是绝不是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抄袭自然或只注重花材在形、色上的自然属性美的展现,而是通过对花材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的观察与感受,萃取精华,倾注情感,并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或谐音、谐意等,借以表达作品的主题内涵与神韵意趣,以有限的形象表达无穷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充分表现了构思上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意境之美,这种运用诗的意境、画的构图的创作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含蓄而又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与雅俗共赏的多样性,从而形成了其独 ( 中国传统插花的风格与特点) } 特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中国传统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国人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凤,赋予各种花木许多象征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

在插花中也自然视各种花材不单纯是造型的素材与表现形式美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是构思传情的语言和工具,是创造和表现意境美的重要要素。

因此自古以来,插花以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为创作的中心与主题,以追求枝情花韵之美,突出花品花格的表现为最高艺术境界。

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视为清净高洁,称为净友,常用于佛前供花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称为“花中之王”,是富有和显贵的象征,是唐代宫廷插花的
主要花枕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桂花,是官运亨通、文思长进和中秋团圆的象征;竹,是虚心和忠诚的象征;松,是威严与长寿的象征等等。

另外,一些品高韵胜的花材组合一起,或根据它们的习性、或按照它们的名称的谐音,赋予一定的寓意。

如玉兰、海棠、牡丹组合一起,名为“玉堂富贵”;松、竹、梅,名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等。

民间还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习俗,这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花材使传统插花作品在花材自然美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更多精神上的意义,从而更增添了作品的美感,使作品更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魅力。

以花枝为线条进行造型,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线条进行造型也是中国传统插花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木本花枝最富画意,或柔或刚,或粗或细,或秀雅或苍古等等。

其寿命也较长又易加工整形,可以自由构图,表现出各种优美生动的轮廓、体量、质感与动态,展现出一叶一世界,一花一乾坤的艺术天地。

注重画面的完整统一并与环境和谐;讲求诗、书、画、印与花的协调结合是中国传统插花又一重要的特点与风格。

如花材之间的有机结合,容器与造型的浑然一体,几座与配件的运用,题跋的搭配以及多层次的欣赏方式(酒赏、香赏、茗赏)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传统插花不仅是与书、画密切关联的多学科的艺术,而且也是融生活于一体,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