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章综合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合成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

C.所有分子均可通过核膜上的核孔

D.细胞核内所需的能量在细胞核内产生

3.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翔的鸟类比不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多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比较发达

C.浆细胞比B淋巴细胞中的内质网发达

D.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只有释放出来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4.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5.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膜的形成有关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比胰岛细胞的要多

B.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

C.线粒体内的基粒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

D. 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

8.右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B.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②有关

C.③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④是大分子物质如DNA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9.如图为某种植物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

B.这是一种需氧型生物,但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C.1、

2、3、5、7都属于生物膜系统D.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5、6 10.肌细胞内的肌质网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由此可推测肌质网的作用是( ) A.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B.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

C.为肌细胞供应能量 D.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

11()

A.细菌和酵母菌 B.核糖体和中心体 C.蓝藻和衣藻 D.艾滋病病毒和核糖体

12.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B.线粒体是动物细胞合成ATP的唯一场所

C.细菌和蓝藻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小麦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中心体密切相关

13.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①肝脏②骨胳肌③高尔基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

1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功能不同 B内质网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形成有关

C.抗体的产生与游离核糖体有关D

15.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

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3

16.大肠杆菌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所共有的成分或结构包括: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DNA⑥染色体⑦核糖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⑤⑥⑦

17.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

C.原核细胞没有具核膜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只有一个具核膜的细胞核

D.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加倍

18. 下图为关于细胞生物膜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9、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5)是对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1)①~⑥都有膜结构

(2)①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

(3)该细胞需要的ATP主要由④提供

(4)③④都可产生水

(5)⑥内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对水的吸收

A.(1)(2)(3)B.(2)(3)(4)

C.(2)(4)(5)D.(3)(4)(5)

20、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产生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内含有50多种酸性水解酶。溶酶体的pH大约在4.8,比细胞质中的pH(7.0~7.3)低。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溶酶体膜不会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

C.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 D.溶酶体中的酶进入细胞质中将失活

21、实验发现,饥饿的原生动物粗面内质网减少,高尔基体的形成停止,用含14C标记的亮氨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的营养液培养饥饿的原生动物,然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观察生物膜的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为:内质网(2 min),高尔基体(5 min),细胞膜(42 min)。对以上实验结果所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膜是由内质网膜转化的 B.蛋白质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C.该实验可以研究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 D.生物膜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

2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由单层膜构成

C.核孔是DNA、RNA、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核仁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末期重现

23、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观察D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三个实验中,其共同点是()

A.都要用到显微镜 B.都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都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

2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细胞内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

D.无细胞结构的甲流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RNA和蛋白质

25、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他们掺和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B.②和④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C.⑥和⑧只共存于动物细胞中

D.⑤和⑦只共存于植物细胞中

27、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

A.核糖体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28、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 ) A.磷脂和蛋白质B.多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和多糖D.胆固醇和蛋白质

29、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

30、下列过程中,细胞膜体现了选择透过性的是 ( )

A.用龙胆紫染液将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染色 B.观察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传递兴奋 D.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

二、非选择题

31.甲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

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甲图乙图

(1)核膜由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同其它生物膜相同的功能特性是性,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的数目多,它们的作用是。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部决定并

需要。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与结

构(填数字)有关,结构②的性很强,其作用是。

32. 图l为某人体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或字母,横线填文字):

(1)若图1是B淋巴细胞,则与识别外来病菌有关的物质存在于[ ] 上。

(2)若图1细胞为胰岛细胞,其产生的胰岛素主要以的方式从胰岛细胞出来。若胰岛素由a个氨基酸构成,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含有b个胸腺嘧啶,则该基因至少含有个鸟嘌呤,其信使RNA在[ ]处合成后进入睫岛素合成场所的过程中,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____。

(3)若将1图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将发生现象。[金太阳新]

(4)图2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细胞器是。

若将图2细胞置于KNO3溶液中,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填序号)。(5)若图2是新鲜马铃薯块茎细胞,则图中肯定不应有的是[ ],当我们把马铃薯买回家,在扎紧的塑料袋中放置较长时间,此过程中,细胞中能形成ATP的场所是[ ],伴随ATP 同时产生的产物有。

33.下面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

(1)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有一种实验方法是,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填图中标号):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和(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3)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

(4)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分泌物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器包括,在细胞内穿梭往来,繁忙运输货物的是,而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5)从丙图中可以总结出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关系是

3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图表示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模式图,其中

①~⑧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⑤⑥⑦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图中结构(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2)若该细胞表示高等动物胰岛细胞,则图中缺少的细胞器有,不应有的细胞器是[ ] 。

(3)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填标号),甲表示的物质是。

图中有的蛋白质要进入⑥、⑦发挥作用,说明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4)⑧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内的病毒的病菌,是因为内部含有,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可以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继续使用,与其运输方式密切相关的两种细胞器

是(填序号)。

(5)若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图细胞,该细胞在合成分泌蛋白过程中出现18O 的部位依次为(填序号).

35、某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甲细胞,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⑴研究图甲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该细胞是由增殖分化产生的。放射性最早出现在细胞器(填标号)中。在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H2O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基团)。给图甲细胞吸入18O2,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⑤中有(含18O物质)生成。

⑵若甲图为口腔上皮细胞,想观察⑤结构,常用(染色剂名称)染色。

⑶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所示的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

A、削弱细胞吸收O2的能力

B、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K+的载体

C、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D、降低细胞中ATP的合成速率

⑷吸取一滴甲细胞培养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下观察到某一细胞如乙图所示,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是。染色体主要化学成分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和。该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最多

为条。

⑸若甲图细胞发生癌变,癌变后的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结构①表面

的减少。可利用甲基氯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观察图甲中DNA和RNA的分布,依据的原理是。

36、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二细胞中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填标号)

(2)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填标号)

(3)图一细胞中结构⑥与有关。

(4)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做还原糖鉴定材料?,

原因是。

(5)若图二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

是和(填标号)(6)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去掉图一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把该细胞置于7%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在人体内,抗利尿激素通过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壁细胞膜上该种蛋白质来维持体内此物质的平衡。由此说明该蛋白质参与运输的物质是_________ (7)下面是观察图一细胞显微结构的操作步骤。①制临时装片:取一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图一细胞组织置于水滴中,盖上盖玻片;②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通过调节准焦螺旋及移动装片找到并观察细胞结构;③高倍镜下观察:将低倍下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调节视野亮度及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结构。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具体错误是____ _____,正确的应该是

___ __ _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章综合试卷答案

1-5CADBA 6-10DDCBC 11-15DCBCC 16-20CBADC 21-25CDADD 26-30CBBDB 19、(①~⑥分别是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其中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内质网增加了膜面积;线粒体是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核糖体和线粒体都可以产生水;液泡内细胞液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

20.C(高尔基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溶酶体,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溶酶体的膜能够正常存在,说明不会被其中的水解酶水解;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再经高尔基体出芽形成。酶进入细胞质后,因存在环境pH发生改变,将失去活性。)

21、(14C放射性出现在不同的生物膜上,所以由亮氨酸合成的蛋白质应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且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成分发生了转化,故它们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而分泌蛋白的加工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进行的,放射性不会出现在细胞膜上。)

31.(1)四蛋白质选择透过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尾部消耗能量

(2)①折光性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2.(1)[1]细胞膜(2)胞吐 3a—b [ 13 ] 0

(3)渗透失水(4)[ BF ] 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 BC

(5)[F] [C、H] 二氧化碳、水、乳酸

33、.(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合理即可) 3 蓝藻没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3 、4 ATP

(3)光照氧气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2分)囊泡高尔基体

(5)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34.(1)具双层膜① (2)中心体[6]叶绿体

(3)①⑥⑦ mRNA 一定的流动性(4)多种水解酶①⑦ (5)①②③④35.(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②氨基和羧基H

2

18O

(2)健那绿(3)B (4)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平面氨基酸脱氧(核糖)核苷酸 8

(5)糖蛋白利用甲基绿和比罗红的对DNA和RNA的亲和程度的不同

36、⑴③⑵③⑤⑦⑶有丝分裂

⑷不能该细胞自身所含有的色素会对该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

⑸②⑧

⑹水

(7)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相应动物的生理盐水。

(新)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练习题---张慧娟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练习题 一,基础题 1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A.麦芽糖酶 B.核糖核酸 C.胰岛素 D.载体蛋白 2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细胞器的是()A.液泡 B.核糖体 C.核仁 D.内质网 3.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染色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D.核糖体和中心体 4) 成分 线粒体膜蛋白质 (质量分数/%) 脂类 (质量分数/%) 外膜52 48 内膜76 24 A. C.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D.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 5 对叶绿体的膜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某部分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该部分最可能是( ) A.外膜 B.基质 C.内膜 D.基粒 6、经研究发现,动物的唾液腺细胞内高尔基体含量较多。其原因是() A.腺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较多的能量 B.腺细胞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C.高尔基体可加工和运输蛋白质 D.高尔基体与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有关7.在洋葱根细胞中,含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 B.叶绿体、线粒体 C.线粒体D.线粒体、细胞核 8在人体的心肌细胞中,比腹肌细胞中显著多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线粒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9.在高等植物细胞中,除细胞核外还有含DNA的是()A.核糖体和线粒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 C.叶绿体和内质网D.高尔基体和液泡 10下面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相同点的叙述 , 错误的是() A. 都是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 基质中都含有少量的 DNA C. 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D. 所含酶的种类基本相似 11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能量 B.在叶绿体的内膜、基粒、基质上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C.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两者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且在遗传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12.在细胞质中与核膜、细胞膜具有结构联系的细胞器是() A 高尔基体B.叶绿体C.内质网D.液泡 13.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中心体和内质网 D.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14,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 A.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15.所有的原核细胞都具有( )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细胞膜和核糖体 16.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DNA存在于() A.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B.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C.线粒体和细胞核 D.叶绿体和细胞核 17.若给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研究胰腺细胞合成和分泌消化酶(属于蛋白质)的过程,放射性标记先后出现在() A.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18.细胞中核糖体存在的部位为() ①.高尔基体②.粗面内质网③.细胞核外膜④.叶绿体外膜A.①②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9.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 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20.杜鹃鸟和杜鹃花的体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线粒体④叶绿体⑤中心体⑥核糖体 ⑦内质网⑧高尔基体 A.①②⑥⑦⑧ B.②④⑥⑦⑧ C.②③⑥⑦⑧D.②③④⑥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训练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基础过关 1.在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 A.向左侧弯曲B.不弯曲 C.向右侧弯曲D.无规律弯曲 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3.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4.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 5.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下图所示);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合成生长素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不一定高 D.生长素旺盛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一定最高 8.在同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出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能力提升 9.下图是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练习及答案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选择题 1.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2.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未用龙胆紫染色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 C.口腔上皮细胞不分裂 D.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 4.同一细胞中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之比和DNA分子数之比分别是() A.1∶2和1∶2 B.1∶2和1∶1 C.1∶1和1∶1 D.1∶1和1∶2 5.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7.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8.人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④呼吸速率上升⑤色素积累增多⑥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⑦细胞核体积增大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⑥⑧D.①②③④⑤⑧ 9.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正常进行细胞的分化 10.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 1.下列图A至图E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动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显著的差别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基础》单元测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与靶细胞膜上蛋白质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B、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必须经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只起物质通道的作用 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而且对生命的起源具有重要作用 B、通过细胞膜的流动性有效地控制物质的进出 C、将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全都排出细胞外 D、细胞之间相互识别的信息交流功能 3、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如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对细胞通讯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图中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和传导 B、C图中抗体从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A图激素作用于受体肝细胞,促使肝细胞合成肝糖原 D、与细胞通讯有关,能识别信息的物质是位于细胞膜内侧的糖蛋白 4、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5、内质网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 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6、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测试题及答案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50分) 1.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是指() A.从第一次分裂的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的间期为止 B.从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开始到末期为止 C.在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D.在第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2.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表现在() A.产生的子细胞有更大的变异 B.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各不相同 C.使生物产生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相一致,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一致 D.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使所有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3.细胞分化与细胞增殖的主要不同是() A.细胞数量增多 B.细胞形态、结构相同 C.细胞的生理功能上相似 D.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4.在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和线粒体B.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C.中心体和核糖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为1∶1的时期是( ) A.间期和前期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中期D.后期和末期 6.适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是( )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人的口腔上皮 C.蛙的红细胞 D.马蛔虫受精卵 7.对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发生在( ) A.前期和末期B.间期和中期 C.前期和间期D.间期和末期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有丝分裂中期特点的是( ) A.染色体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B.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C.每个染色体着丝点的两端都有纺锤丝牵引着 D.形成细胞板 9.下图为某学生所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10.下图表示的是进行分裂的细胞内DNA含量的变化,由图知, 该细胞正在进行( ) A.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 C.无丝分裂 D.以上均不是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膜中还有少量的糖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3.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 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5.连接沟通细胞膜、高尔基体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结构是A.中心体B.线粒体C.内质网D.质体 6.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活细胞中,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可以相互转移的有 A.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核糖体膜 B.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C.内质网膜、核膜、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7.把鼠肝细胞磨碎,然后放在离心管内高速旋转离心,分成A、B、C、D四层,其中发现C 层中含有呼吸酶,C层很可能主要由下列哪种成分组成()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叶绿体 8.下列对线粒体的分布和数量的叙述中,不确切的是 A.普遍存在于一切生物的体内 B.动物细胞比绿色植物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多 C.细胞内需能的部位线粒体比较集中 D.生长和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线粒体数量多 9、下列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A.染色体B.叶绿体C.线粒体D.溶酶体 10、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无关的细胞器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导学案

第三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其他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预习内容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 等植物激素。 2 3.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的结果。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含义:___________的对植物的______________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_________ 、__________广泛、___________稳定。 3、具体应用: (1)用_______________催熟。 (2)用_______________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_______________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___________药物效果、药物毒性、________ 、________ 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__________ 、施用方式、___________ 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课时检测: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3、尝试利用多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学习过程: 问题探讨:1、什么是植物激素?

2、看教材53页的问题探讨资料后讨论问题?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探究一: 1、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激素的作用? 2、阅读课本53-54页,归纳:各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完成表格。 3、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赤霉素的? 4、以下是两种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 A.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这两种说法中,哪一种更准确?为什么? 5.各种植物激素在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时,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吗?试举例说明。(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探究二: 6、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7、请你自己进一步查找以下三方面的资料: (1).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断被发现和使用,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你可以从农业技术用书或比较可靠的网站进一步获取资料,也可以搜集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说明书,以了解有关信息。 (2).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与浓度、使用时期、使用方法等都有密切关系,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造成损失。试举一两个事例。 ( 3).试列出几种我国法规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危害,或者举~两个因植物生长调节剂指标不合格而引起的农产品贸易纠纷。 8 讨论: (1).你知道哪些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 ( 2).哪些水果在上市前有可能使用了乙烯利? (3).生产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不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4).如果你是水果销售员,面对半青不熟的水果,你认为应当使用乙烯利催熟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又怎么看? 9 技能应用: 假如现有一种用于麦田除草的除草剂刚刚研究出来。作为厂里的工程师,你的任务是研究这种除草剂在麦田除草时的浓度要求。请列出你的研究思路。 假如让你来设计这个产品的说明书,你认为除了浓度参考范围外,还应该在这个说明书中写些什么。 10\ 思维拓展: 分析下列图解,在空白框内填写适当的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练习答案 1.1 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1.2 1.B。`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即真核细胞有核 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拟核的结构比细胞核要简单。 它们的区别里包含着共性:细胞核和拟核的共同点是都有遗传物质DNA,体现了彼此之间在生物进化上的联系。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1.×。 2.×。 3.√。选择题 1.C。 2.D。 3.B。 画概念图:3个问号分别表示的连接词是:不具有、具有、具有。 2.1 1.(1);(2)√。 3.B。 2.2 1.(1)√;(2)√。 2.A。 3.B。 拓展题提示: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和心肌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都不同,它们的功能也不相同。 2.3 1.(1)√;(2)√;(3)√ 2.C。 3.C。 2.4 1.(1)√;(2)√。 2.C。 3.C。 4.C。 5.C。 2.5 1.C。 2.A。 3.D。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1.√。 2.×。 3.×。 4.√。 5.×。 6.×。 选择题:1.A。 2.B。 3.D。 4.A。 二、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 3.1 1.C。 2.A。 3.C。 3.2 1.图1中,注字的“内质网”应是“高 尔基体”,“高尔基体”应是“内质网”。染 色质的注字指示线位置有误。中心体还应包括 指示线下方的中心粒。 图2中,注字的“核仁”应是“叶绿体”,“叶 绿体”应是“线粒体”,“核糖体”应是“中 心体”。 2.C。 3.B。 4.C。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一)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系统不是其组分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组分间(结构)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形成的统 一整体。(P39) 2、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 0.2微米的细微结构 3、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 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4、(蛋白质)在细胞膜行驶功能时起主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 类)和(数量)越多。 5、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除,为能携带氧的(血 红蛋白)腾出空间。人的红细胞只能存货(120)d左右。 6、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 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7、与生活的联系:癌细胞的恶性增值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细胞在癌变过程中, 细胞膜的成分发成改变,有的产生(甲肽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 8、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当然,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例如:(病毒)、(病菌);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 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 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选择题 1.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量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右图。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②果实色素积累③番茄果实发育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若加大琼脂块中IAA的浓度,则上图的胚轴切段一定会更长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段端 3.以下措施与生长素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常选用一定浓度的2,4-D除去田间的杂草 B.移栽幼苗时常常选择阴雨天气并且摘去幼苗的部分叶片 C.使青色香蕉加速变成黄香蕉 D.单倍体育种中使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4.植物生长素能促进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呼吸 C.促进细胞伸长 D.促进光合作用 5.下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图中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具有

不透水性)图中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 6.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生长 B.解除向光性 C.解除顶端优势 D.抑制细胞分裂 7.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影响,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是由植物体特定的部位产生,并作用于该部位 B.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植物激素的运输都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D.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 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段细胞分裂有增效作用 B.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 C.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只能在F点 D.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 9.如下图所示,相同的甲、乙、丙三株幼苗均被切去茎尖,切面的不同位置上分别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怎么学?高中上生物课一定要听,不听课完全有可能考0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一)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还有胆固醇),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差别主要是膜上蛋白质种类数量不同。 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减少。 三、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选择透过性膜,只有活细胞有此特性)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方式一: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方式二:直接交流。相邻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方式三:通道交流。相邻的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前两种方式一般需要受体。 三、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二)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均不是细胞器。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体内。 2.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测试题(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应用自测] 1.判断正误: (1)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没有生命。() 解析: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构成的,每个单体又是由许多原子构成的,因此可以把生物大分子看成一个系统,但是生物大分子不能单独进行生命活动,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所以生物大分子是没有生命的。 答案:√ (2)艾滋病病人是由于感染了HIV,但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解析:艾滋病人感染HIV后,HIV会大量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导致免疫能力下降,这时病人很容易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造成死亡。 答案:√ (3)人体的消化液在体外也能消化食物,说明了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进行。() 解析:人体的消化液虽然在体外也能消化食物,但是在体外消化食物时的环境因素要和体内环境相一致,如温度37℃左右、pH一致等;再者,人体的消化液是由人体细胞分泌的,因此生命活动是不能离开细胞的。 答案:× (4)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解析:生物生活在环境中,需要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比如人体要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和氧气,并不断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这些过程都离不开细胞,比如:营养的摄入必须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吸收。 答案:√ (5)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 (6)种群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层次,而不是种群。 答案:× (7)一座桥梁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生命系统。() 解析:一座桥梁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它没有生命活动。 答案:× (8)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答案:√思路导引 ←要理解掌握本节内容中的基本概念。 2.用序号把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①一棵桃树 ②一面坡上的一片桃林 ③整个生物圈 ④一桃树的叶片 ⑤桃树根内的导管和筛管 ⑥一片桃花花瓣的一个细胞←本题考查一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各个结构层次的含义。

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选择透过性膜)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方式一: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方式二:相邻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方式三:相邻的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五、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体内。 (2)单层膜 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单层膜,动植物都有。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单层膜,动植物都有,参与了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液泡: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单层膜。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

(新)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到第三章综合试题。

生物阶段性考试试卷 Ⅰ卷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试卷只交答题卡和Ⅱ卷。) 1.下列叙述中,属于糖类作用的是() A.良好的溶剂 B.良好的储能物质 C. 主要的能源物质 D.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2.氮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列物质不含氮元素的是()A.酶 B.纤维素 C.RNA D.DNA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分别是() A.维生素和糖原 B.麦芽糖和乳糖 C. 淀粉和糖原 D.葡萄糖和纤维素 4.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C.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 D.碘液-淀粉-蓝色 5.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 A.细胞核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 D.叶绿体 6.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 A.8种 B.5种 C.4种 D.1种 7.两个氨基酸缩合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A.氨基 B.羧基 C.氨基和羧基 D.R基 8.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9.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A.磷脂、胆固醇 B.载体蛋白 C.蛋白质、磷脂 D.膜蛋白、糖蛋白 10.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 B.个体 C.种群 D.生物圈 11.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别是() A.大肠杆菌与蓝藻 B.大肠杆菌与病毒 C.大肠杆菌与酵母菌 D.酵母菌与病毒12.细菌与洋葱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不具有() A.细胞 B.核膜 C.细胞壁 D.核糖体 1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A.NH-CO B.-NH-CO- C.-NH2-COOH- D.NH2-COOH 14.在家兔细胞和小麦细胞中都可找到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15.以下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有染色质和染色体 B.酵母菌没有染色体或染色质 C.是同一物质在不同分裂时期的不同形态 D.同一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物质 16.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 B. 钙盐 C. 钠盐 D. 尿素 17.下列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A.染色体B.叶绿体C.线粒体D.溶酶体 18.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A.染色体与核糖体 B.中心体与核糖体 C.线粒体与高尔基体 D.中心体与线粒体 1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茎表皮装片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 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20× C.目镜10×,物镜4×D.目镜10×,物镜40× 20.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 A.核膜B.核仁C.染色质D.核基质 21.下列具双层膜的一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D.线粒体和叶绿体 22.下面是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其中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是 ( ) 23.某种毒素因妨碍细胞呼吸而影响生物体的生活,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的 ( ) A.核糖体B.细胞核C.线粒体D.细胞膜 24.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器是 ( ) A.线粒体 B.液泡 C.高尔基 D.叶绿体 25.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检测

第三章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 ) A.培育无子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条生根 解析植物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农业上运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③防止落花落果,农业上运用这种方法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达到棉花保蕾、保铃的效果。种子寿命的长短与种子自身新陈代谢强度有关,农业上常常通过晾晒使种子干燥,由于自由水大量减少,种子的代谢减弱,从而延长种子的寿命,与植物生长素无关。 答案 C 2.下列关于果实生长发育与植物激素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然的无子果实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生长素的调节 B.果实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始终以生长素的调节为主 C.果实中激素含量极低,因此其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不大 D.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解析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而且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答案 D 3.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解析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可降低脱落酸的含量,解除其抑制作用。 答案 A

4.绿色开花植物雌蕊受粉后,在子房发育成果实的早期,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则( ) A.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B.子房停止发育,甚至脱落 C.子房照常发育成果实 D.子房发育成很小的果实 解析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由种子产生的生长素促进,当种子被除去后,子房将不能发育。 答案 B 5.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解析由于单侧光和该实验的自变量均能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故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两组构成相互对照,即第一组“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切面的左侧”与第二组“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切面的右侧”构成对照;该实验可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也不能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答案 A 6.下列有关脱落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能促进植物由生长状态进入休眠状态,抑制种子的萌发、花的开放,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B.脱落酸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被赤霉素解除 C.脱落酸在植物某器官中的含量与其生长的活跃程度成负相关 D.脱落酸能促进果实成熟 解析脱落酸能促进果实产生乙烯,但它本身不促进果实成熟,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测控导航表 1.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构成正确的一组是( D ) A.细胞膜和液泡膜 B.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细胞膜、细胞核和液泡膜 D.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间的细胞质 解析: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如图所示,在U型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D )

A.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解析:由题意可知,a侧加入细胞色素C分子,该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b侧加入清水,因此a侧渗透压高于b侧,水分子由b向a运动的数量多,a侧液面升高,b侧无细胞色素C,为无色。 3.a、b、c表示某植物体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为a>b>c,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方向是( D ) 解析:水分子由溶液浓度低的一侧扩散至溶液浓度高的一侧,即水分 子运输的方向是由低浓度→高浓度。由于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所以水分子运输的方向为 b→a;由于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所以水分子运输的方向为c→b;由于a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所以水分子运输的方向是c→a。 4.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将临时装片放在盐酸中处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后,不一定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

1.在家兔细胞和小麦细胞中都可找到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和线粒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D)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2.人体内的红细胞和洋葱根尖细胞,两者相似的是( ) (A)都有细胞壁(B)都有大型液泡 (C)都没有叶绿 (D)都没有细胞核 3.不能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 (A)抗体(B)胆固醇(C)维生素D (D)核酸 4.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镜头的组合情况。 1、2代表物镜;3、4代表目镜;5、6是观察时,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使用下列哪组组合, 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1、3、6 (B)2、3、5 (C)1、4、6 (D)2、4、5 5.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 信号传导中有重要的功能。下列生物膜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可能是( ) (A)细胞膜(B)线粒体膜(C)叶绿体膜(D)内质网膜 6.糖蛋白(含有寡糖侧链的蛋白质分子)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 品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X可能作用在蛋 白质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哪一个细胞器上( ) (A)核糖体(B)线粒体(C)内质网(D)溶酶体 7.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物质注人金丝雀体内后,经检测,新生细胞的细胞核 具有放射性。注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脱氧核苷酸(B)脱氧核糖核酸(C)氨基酸(D)核糖核酸 8.在洋葱根尖细胞中,DNA存在于( ) (A)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B)细胞核和叶绿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和线粒体 9.炭疽杆菌与人成熟的红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 (A)有无细胞结构(B)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有无核膜、核糖体(D)二者分别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把它分解掉 (B)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一般是低等植物细胞 (C)蓝细菌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中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 11.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②抗体③淀粉④唾液淀粉酶⑤纤维素⑥胰岛素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12.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的能量转换场所是 (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含答案)

第0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多种激素 D.乙烯 2. 植物具有向光性,是因为 A.单侧光抑制了生长素的产生 B.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 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 D.单侧光破坏了生长素的结构 3. 若从植物中提取生长素,下面几个选项中最理想的材料是 A. 根 B. 茎 C. 叶 D.幼嫩的种子 4.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 A.培育无籽番茄 B.棉花保蕾、保铃 C.延长种子寿命 D.促进插枝生根 5. 如右图所示,曲线Ⅲ表示的是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下,某植物芽的生长状况,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根,能表示根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A.ⅠB.ⅡC.ⅣD.Ⅴ 6. 在生产实践中,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A.获得无籽辣椒 B.促进果实成熟 C.处理扦插枝条促进生根 D.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7.采用几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其实验结果如下,则选择最佳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应为 A.9mg/ml B.3mg/ml C.4.5mg/ml D.6mg/ml 8.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宇宙飞船中,放置有一株水平方向伸展的豌豆幼苗,在太空

飞行中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的生长特点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下生长 C.根、茎水平生长 D.根水平生长,茎向上生长 9.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①组实验是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B进贴C切面上,数小时后如图中甲所示处理。②组实验是将附有琼脂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图中乙所示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两天后,胚芽鞘D的生长向左,因B侧生长素多,向下运输多,右侧生长快 B.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右,因B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 C.两天后,胚芽鞘G直立生长,因为X、Y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 D.两天后,胚根E的生长向左,因B侧生长素浓度低,根的生长慢 10.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