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

2012年12月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中图分类号:R28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24-0125-02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研究刘文丽**安徽六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237000)2012年9月20日收稿受体,协同B 2受体激动剂的支气管扩张作用,由于支气管哮喘及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长期反复使用B 2受体激动剂,使机体处于低下的B 2受体,以致后期使用B 2受体激动剂常见效甚微,反使病情加重,以致延误,故,及早使用硫酸镁可协同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

2.5加速心肌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反应,改善缺氧心肌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4]。

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及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发作期常合并不同程度的缺氧,间接使心肌供氧减少,使用硫酸镁可保护心肌。

3小结与展望硫酸镁作为一种解痉药物,因其便宜、安全、实用,倍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喜爱,但支气管哮喘及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指南中尚未独立提出推广使用。

在急性期,由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故有些学者对其疗效仍有质疑,肾功能不全,用药剂量大,可发生血镁积聚,血镁浓度达5mmol/L 时,可出现肌肉兴奋性受抑制,感觉反应迟钝,膝腱反射消失,呼吸开始受抑制,血镁浓度达6mmol/L 时可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浓度进一步升高,可使心跳停止。

在发达国家使用较少,其作用尚待进一步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1]邵美珍.镁的基础与临床[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Bloch H ,silvermanR ,mancherjeN ,et al.Intravenous magnesium Sulfate as an adjunc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sthma chest ,1995,107960:1576-1581.[3]pulm pharmacol Ther 2010Apr 21[Epub ahead of print].[4]朱静.硫酸镁联合银杏达膜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8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它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灭菌制剂。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内容及项目要求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内容及项目要求

第三章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内容及项目要求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必须是在理化性质研究基础上进行,因此,注射剂的理化性质研究应对处方中的各组份和最终成品的与质量有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其包含文献资料和实验研究二方面的内容。

由于注射剂处方中的组份存在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泡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受制备工艺的影响,因此对其纯度的确定、杂质控制及保证质量和稳定性方面都增加了复杂性和特殊性。

为此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必须注意各有关方面的因素,从多个环节全面综合考虑。

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要求注射剂的主要成分必须基本清楚。

多个成分之间的比例应相对稳定。

在理化性质研究基本明确,质量、工艺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

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以方法成熟、灵敏度高、准确性大、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的原则来确定必要的检测项目。

为保证质量稳定性,对注射剂的组份、半成品、成品均须制订质量控制项目。

净药材应明确品种,规定产地,必要时应制订符合该注射剂专用的质量要求。

制订质量标准的样品应为中试产品。

对所制订的项目及指标均应提供实验数据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资料。

一、名称、汉语拼音控《规定》附件十"命名的技术要求"制订。

二、处方(一)处方应体现源于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的原则。

(二)应以中医药理论。

文献古籍、经验或现代有关该品种研究成果等情况来阐述选题目的与处方依据。

(三)复方组成一般应无配伍禁忌。

处方药味宜少而精。

(四)处方组成可以是单方或复方。

处方中的组份可以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净药材。

(五)以有效成分为处方组份的,系指从中药材中提取的单一化学成分,须按一类新药要求报进相应资料,并随制剂一起申报审批。

(六)以有效部位为处方组份的,系指从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非单一化学成分,须按二类新药要求报送相应资料,并随制剂一起申报审批。

(七)单方中的药材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若药材原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的,必须补报相应资料,连同省级药品标准资料按三类药材的要求一并整理后随制剂一起上报,如符合要求,该药材可作为国家药品标准认可;苦药材为未制定法定药品标准者,则须按其相应类别报送有关资料并随制剂一起上报审定。

中药行业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与管理

中药行业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与管理

中药行业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与管理中药注射剂是中药行业中一种重要的剂型,它在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特殊性质,其质量标准与管理也成为了中药行业中的一项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与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药注射剂的特殊性质中药注射剂是将中药提取物或复方制剂注射到人体体内,其药理活性比较高。

与传统中药剂型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更快的药效起始时间和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然而,由于其注射给药的特殊性,中药注射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二、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分析:中药注射剂应明确各种成分的含量,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2. 质量控制: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应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的控制、成品的检验和质量评价等。

3. 生物等效性: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等效性,即可被人体有效吸收和利用。

4. 安全性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应包括毒性研究、致畸性研究、致癌性研究等,以确保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三、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为了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1.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应进行全面控制,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加工、生产、包装等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加强质检力度:注射剂产品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各个方面。

3. 健全药品溯源系统:通过建立完善的药品溯源系统,可以追溯到每一批次的制剂和原材料,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4.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行严肃处理。

四、建议为了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与管理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强化行业标准制定:制定更加严格、科学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加强科研力量:加大对中药注射剂的药理、药效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及有关问题评述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及有关问题评述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及有关问题评述中药注射剂是指含有中药成分的静脉输注、静滴输注或口服制剂。

它是一种现代医学药剂形式,是保证身体健康、治疗疾病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提出,是为了保证中药注射剂质量的高标准,以确保患者服用安全有效、药效可用的药物,实现患者药物有效治疗的目的。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首先要考虑的是合成或提取的药物的质量标准,包括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组分结构,药物的性质及安全性、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及辅料的安全性。

另外,也包括处方及辅料的比例、药品成份、药物的有效性。

以上这些都是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在建立标准时要慎重考虑。

其次,还要考虑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过程。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的质量检查,糖质量检查、温度控制,此外,还要求对熔点、滴定浓度、总体外观、粒度、水分和固形物的检查,对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价,以便于控制制剂质量。

第三,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质量标准之一。

要保证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首先要考虑的是药物组分的稳定性,包括成药稳定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其次,还要考虑注射液的稳定性,即保证温度和环境湿度的关系,以及注射液中各成分之间的稳定性。

最后,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还包括安全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包括药物成分安全性、药物活性安全性、药效安全性和药剂安全性。

药剂安全性要求是指保证药剂中不会出现毒性、致癌性或其他有毒物质,并且不会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安全服用。

总之,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为了确保患者服用的药物是安全有效、药效可用的,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实现患者治疗目的。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是要建立在药物本身、成分结构、制备方法等质量标准基础之上,才能有效保障患者药物安全。

因此,质量标准的建立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未来需要继续加强药物的安全性评估,提高药物的质量,以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管理,规范工艺流程,以保证质量的稳定,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麦注射液质量标准

参麦注射液质量标准

参麦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主要成分包括红参、麦冬等。

其功效与作用主要是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固脉,可用于治疗一些具有气阴两虚证候的患者,如心慌、心悸等症状。

在现有的质量标准中,参麦注射液通常需要经过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步骤来进行检验。

首先,性状应该与所描述的一致。

其次,可以通过鉴别反应来验证主要成分,例如通过TLC或HPLC等方法。

此外,一些基本的检查项目,如外观、装量、溶液的颜色和澄明度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含量测定则是用来确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浓度。

在常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还有一些特殊的质量要求,如对一些可能存在的杂质的要求会更高。

对于参麦注射液,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有机溶剂、微粒、不溶性微粒等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以确保用药的安全。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参麦注射液的质量,需要对生产环境、工艺、原辅料、包装材料等进行全面控制。

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对最终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尽管参麦注射液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例如,参麦注射液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有些患者使用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孕妇、过敏体质者等,在使用前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的来说,参麦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是确保其安全、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被投放市场用于患者治疗。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并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效果。

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关于参麦注射液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其质量标准,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中医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中医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中医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研究第一章绪论中医药注射剂是中药制剂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质量水平会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进行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是保证中医药注射剂质量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对中医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二章中医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标准2.1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规定,其中规定的指标包括外观、pH值、浓度、细菌限度、毒性等。

2.2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学检验、物理检验、质量控制等多种方法。

其中,化学分析可以有效检测注射剂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质量指标是否达标;生物学检验主要检测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物理检验主要检测药品的外观、物理性质和药品的稳定性等方面;质量控制则是对以上检验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以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达到标准,并得到加强。

第三章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指标3.1 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中药注射剂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反映了药品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情况。

因此,在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中,对于生物利用度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3.2 含量测定中药注射剂的含量测定也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指标。

在质量控制中,需依据药品的处方要求和制剂工艺,制定合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保证药品的质量达标。

3.3 药效与安全性药效与安全性也是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其中,药效主要验证药品的疗效是否符合要求,安全性则主要验证药品是否具有毒副作用。

第四章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4.1 质量标准完善性不足目前,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仍存在不足,对一些关键指标没有明确规定,这也使得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面临了一定的挑战。

4.2 检测方法不足在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中,检测方法的不足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要求有哪些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要求有哪些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要求有哪些中药注射剂是一种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无菌制剂。

它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质量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其生产要求也相对较高。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要求。

一、药材的选择与质量控制1、来源稳定用于生产中药注射剂的药材应来源稳定,最好有固定的产地和种植基地。

这样可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因药材来源不同而导致的成分差异。

2、质量标准药材应符合国家药典或相关标准的规定,同时还应根据注射剂的特点制定更为严格的内控质量标准。

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害物质、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进行严格检测。

3、炮制规范药材的炮制应遵循传统的炮制方法和现代的炮制规范,以确保药材的药效和安全性。

炮制过程应严格控制,防止因炮制不当而影响药材的质量。

二、提取与纯化工艺1、提取方法应根据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等。

同时,还应考虑提取效率、成本和环保等因素。

2、纯化工艺提取液需要经过纯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无效成分。

常用的纯化方法有醇沉法、水沉法、大孔吸附树脂法、超滤法等。

纯化工艺应能有效地提高有效成分的纯度,同时尽量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

3、工艺参数优化提取与纯化工艺的参数,如温度、时间、溶剂用量等,应通过实验研究进行优化,以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三、制剂工艺1、剂型选择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如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等。

2、配液在配液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液的pH 值、渗透压、稳定性等指标,确保药液符合质量标准。

3、灌装与封口灌装和封口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采用先进的灌装设备和封口技术,保证产品的无菌性和密封性。

四、质量控制与检测1、中间产品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的中间产品进行检测,如提取液、纯化液、半成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质量标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质量标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为确保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的安全性和制剂质量可控性⽽定。

包括异常毒性检查法,降压物质检查法,过敏反应检查法,溶⾎与凝聚检查法。

中药注射剂可参照本指导原则提供的检查法进⾏检查项⽬的适⽤性研究。

检查限值 检查限值可按以下各项⽬内容要求进⾏研究。

1.异常毒性检查法 ⑴按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法求得中药注射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低致死量(LD5),并了解其毒性反应症状。

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或其他注射途径,观察时间为48⼩时。

⑵如中药注射剂静脉注射(或缓慢注射)每只⼩⿏0.8ml仍未见死亡或毒性反应,可以该剂量作为异常毒性检查限制。

2.降压物质检查法 ⑴确定供试品对⿇醉猫能否引起⾎压下降以及降压值与剂量间的相关性。

⑵⼀般根据临床⽤药剂量估算供试品的剂量限值。

⑶如中药注射剂静脉注射2ml/kg剂量未见降压剂量可以作为给药限值。

⑷凡有可能产⽣类组胺样急性降⾎压杂质的输液剂和静脉注射剂均应设定降压物质检查。

3.过敏反应检查法 ⑴观测供试品对豚⿏腹腔注射(或⽪下注射)和静脉给药急性毒性反应。

⑵根据豚⿏毒性反应剂量和临床反应剂量确定豚⿏致敏剂量和攻击剂量。

⑶研究预试验应取⾄少9只豚⿏,分3组,三次致敏后,在⾸次致敏⽇后14⽇、21⽇、28⽇进⾏攻击以确定攻击反应时间。

⑷必要时,预试验采⽤半成品进⾏致敏和攻击研究,以确定该注射剂成分和⼯艺有⽆致敏的可能性。

4.溶⾎与凝聚检查 按溶⾎和凝聚检查法观察供试品原液和稀释液有⽆溶⾎和凝集反应、如为阳 性反应,应测定⽆反应的最⼩稀释度,以确定规定稀释限值。

以上研究确定限值后,⾄少应进⾏三批以上供试品进⾏检查验证。

异常毒性检查法 本法系将⼀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体内或⼝服给药,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种⽅法。

供试验⽤的⼩⿏应健康合格,体重17~20g,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如果上述问题不能解决,中药注射剂就永远 处于失控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另一次药 害事故。而公众对这类药品的不信任最终会 判决这类制剂的“死亡”。
中药注射剂将走向何处?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诱发因素 1、质量标准问题 2、有效成分原因 3、杂质 4、辅料 5、制备工艺 6、给药方法 7、联合用药 8、病人原因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制定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意义
“中药注射剂,提升质量标准是关键” “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要参照药典及国家相关规定, 将质量标准尽快提高上来,从而保证产业的长远发 展。” 吴立军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要求
1、处方
2、制备工艺
3、章 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学专业 蒙瑞波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回顾
2003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有关葛根素注射剂的新发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 1006例,其中11例死亡。 2005年,莲必治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品种因严重不良反应被修改药品说明书。 2006年6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接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5488例,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258例,死亡44人,鱼腥草注射液被暂停销售使用。 2008年10月5日,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 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后3例患者死亡。 2008年10月19日上午,卫生部紧急通报,陕西省志丹县人民医院使用山西太行药业 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的 新生儿死亡。 2009年2月9日至10日,青海省大通县有3名患者静脉输注标识为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 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后,发生疑似不良反应。2月10日,其中一 名62岁的女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
5、中药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的建立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1.中药注射剂这种制剂类型是否应当存在,是否应 当用化学药物标准来统一管理? 2.在中药注射剂中未知成分达90%以上、有效成 分和毒性成分都不清楚的前提下,如何制定质量控 制标准? 3.简单地用某一种标志物来控制中药注射剂“含量” 是否会导致类似“毒牛奶”的欺诈行为发生? 4.简单地控制蛋白质、鞣质等某几种“相关物质” 是否能够控制中药注射剂的所有有害“杂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