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ppt课件

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ppt课件
境污染。
06 校园饮用水安全 保障措施
校园直饮水系统建设规划
1 2
设计科学合理的直饮水系统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 求的直饮水系统,包括水源、处理设备、管网和 饮水点等。
选择合适的饮水设备
选用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的饮水设备,如反渗透 净水器、超滤净水器等,确保供水质量和安全。
3
合理布局饮水点
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防止水源污
染。
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政策
03
针对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农村
饮用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行业自律及监管机制
饮用水行业自律机制
饮用水行业组织建立自律机制,规范行业行为,提高饮用水质量 。
政府监管机制
政府加强对饮用水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饮用水 安全。
观察水质
查看自来水是否清澈透明,有无 悬浮物、沉淀物或异味。
试纸检测
使用余氯试纸、PH试纸等快速检 测工具,了解自来水的余氯含量和 酸碱度。
专业机构检测
定期将自来水样本送至专业检测机 构,进行全面的水质分析。
节约用水小技巧分享
合理使用水资源
避免长时间开启水龙头,尽量缩 短用水时间。
推广节水器具
使用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节水 器具,降低家庭用水量。
桶装水品牌信誉度考察
了解品牌背景和历史
选择有多年生产经验的知名品牌,考察其生产规模、技术实力和市 场口碑。
查看产品认证和荣誉
优先选择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认证的产品,如QS认证、HACCP认证 等,并了解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项。
关注用户评价和反馈
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其他用户的评价和反馈,以便更全面 地了解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农村饮水安全知识

农村饮水安全知识

农村饮水安全知识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农村地区的居民来说,饮水安全至关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农村饮水安全的相关知识。

一、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无论是饮用、做饭、洗漱还是养殖、灌溉等,都需要安全可靠的水源。

如果饮水不安全,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可能引发肠道疾病、寄生虫病,长期饮用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影响肝肾功能,甚至诱发癌症。

这对于农村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儿童、老人和孕妇等弱势群体,影响更为显著。

此外,饮水不安全还会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

由于健康问题,劳动力可能会减少劳动时间和效率,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

同时,不安全的饮水也不利于农村招商引资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原因1、水源污染农村地区的水源容易受到污染。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工业废水的排放等,都可能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透等方式进入水源,造成水质恶化。

2、供水设施简陋一些农村地区的供水设施陈旧、简陋,缺乏有效的净化和消毒设备。

有的地方还是依靠分散式供水,如井水、河水等,这些水源没有经过处理,水质难以保证。

3、管理不善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维护资金,导致供水设施损坏后不能及时修复,影响供水质量。

4、居民缺乏饮水安全意识一些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不良的用水习惯,如随意取用未经处理的水源、不注意保护水源地等。

三、农村饮水安全的标准农村饮水安全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其中,感官性状良好,无色、无味、无肉眼可见物;化学指标应符合规定,如 pH 值、硬度、重金属含量等;微生物指标应达标,不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 40 60 升,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基本的生产需求。

饮用水基本安全知识

饮用水基本安全知识

饮用水基本安全知识一、选择饮用水的常识(1)最好饮用瓶装水或开水,如果没有条件烧开水,可饮用消毒药剂消毒后的水;不喝被污染的水,不用浑浊、有颜色水洗漱等。

(2)取水优先选井水、泉水,也可选择河岸渗滤水。

(3)水容器应经常消毒,并用干净的水冲洗。

(4)有消毒味道的水是更安全的饮用水。

(5)选择水源的顺序为井水、泉水、山溪水、江河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但是,应结合实际情况和水源水质分析结果划定水源保护区,对水源地进行标识,加强保护水源地。

(6)我们应该共同保护饮用水源。

二、保护生活饮用水源的措施(1)水源井周围50米或地表水源沿岸30 米范围内,禁止建厕所、牲畜圈,禁止排放粪便、污水或倾倒垃圾,不要在水源处喷洒杀虫剂。

(2)粪便进行统一消毒和管理,动物和牲畜的尸体应及时移走并立即填埋。

填埋地点应距水源地150米以上并远离居民日常生活区,填埋深度应在40厘米以上,填埋按比例加入生石灰(重量为动物尸体重量的1/4~1/2),填埋完成后对填埋地进行标识。

(3)在水源地设置简易导流沟,防止雨水或污水将污染物直接带入水源或其上游区域;对于水井,应在周围设置拦截措施,要建井台、挖排水沟,并对水井进行加盖处理,严防污染物进入。

每天定时对井水消毒,用公用水桶进行取水。

三、判断饮用水水质的简易方法看:干净水应该无色、无异物、没有漂浮的动物尸体等;嗅:干净的水没有气味;尝:干净的水没有味道,如果发现有酸、涩、苦、麻、辣、甜味不可饮用;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水质(快速)水质快速检测设备,合格后才能饮用。

四、饮用水消毒方法(1)家庭和个人用水:煮沸消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卤素(如漂白剂)也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①漂白浓缩片的消毒:清洁水100公斤加漂白粉精片1片,混匀静置30分钟后可饮用;②二氯异氰尿酸钠片的消毒:清洁水100公斤加二氯异氰尿酸钠药片(泡腾消毒片)5片混匀搅拌,静置30分钟后即可饮用;③氯亚明消毒法:首先制备氯胺10%溶液,每100公斤水中加5~6毫升混匀搅拌,静置30分钟后即可饮用;④次氯酸钠消毒:清水100公斤加入10%次氯酸钠5~6毫升混匀搅拌,静置30分钟后即可饮用;⑤每升个人饮用水添加纯净水锭2片或2%碘酒5滴,振摇2分钟,放置10分钟即可饮用。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知识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知识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知识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日常生活所需的饮水和用水,包括直接饮用的水和用于做饭、洗菜、洗脸、洗澡、洗衣、冲厕所和清洁等的水。

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方式主要有三种: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分散式供水。

饮用水不卫生会对人体造成传染病流行、寄生虫病、重金属中毒等危害。

实验表明,未经消毒的水中的细菌、病毒能存活较长时间,其中肝炎病毒能存活70天。

饮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包括饮用水生产和输配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产品,如管材、管件、储水、联接止水材料、机械部件、防护涂料及内衬、化学处理剂、水质处理器等。

水源性疾病是指由于饮用水而引起的传染病、地方病和中毒性疾病。

在我国,主要指通过饮用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由饮水中氟化物、砷等引起的地方病和由饮水中某些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饮用水的水质卫生要求包括:确保每人每日摄入 2.0L水,该水中含的物质限量确保饮用者70年终生安全;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自来水有氯味是因为自来水厂在处理水时添加了氯化物消毒。

为了消除氯味,可以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或使用一些去除氯味的滤芯。

自来水常用液氯消毒,但为了保持消毒效果和避免微生物污染,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在0.05mg/L以上,因此自来水带有氯味。

水壶内出现水垢是因为日常使用的水中含有一定硬度,高硬度的水在加热时会析出不溶性盐类成分,如碳酸钙和碳酸镁,形成水垢。

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致病菌,防止肠道传染病。

我国主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包括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氯胺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

饮用水发黄可能是因为输水管网中的铁质水管内壁铁锈影响。

可放掉一些自来水,等水质恢复清澈后再使用。

简单测试水质可以通过观察、闻、品、查等方式。

观察水中是否有悬浮物和沉淀物,闻是否有氯气味,品尝是否有涩感,查热水器和开水壶内壁是否结垢等。

饮用水安全知识

饮用水安全知识

饮用水安全知识1.定义与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是指用于饮用、烹饪、洗涤等日常生活目的的水。

按照中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这类水必须达到以下要求:-感官性状良好:清澈、无色、无异味、无异臭,无肉眼可见杂质。

-流行病学安全性:不含有能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化学安全性:水中不应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不能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也不能产生远期健康风险。

2.饮用水来源与水质:-饮用水来源通常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和自来水。

这些水源都可能受地质、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而遭受污染。

-自来水需要经过水厂的净化和消毒处理,但即使经过处理也可能含有微量污染物,因此定期水质检测至关重要。

3.水质检测:-水质检测项目包括物理指标(如浑浊度、色度)、化学指标(如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微生物指标(如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

4.二次供水安全:-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水压限制,通常采用二次供水方式,即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供水设施提供的水储存并加压后再供给用户。

二次供水系统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储水设施如果不妥善维护,可能成为微生物繁殖的场所,导致水质下降。

5.正确用水行为:-避免将饮用水与可能污染水源混用,例如不得直接用自来水稀释农药,以防回流至供水系统,造成群体性饮用水污染事件。

-发现饮用水出现异常(如变色、变浑、变味),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

6.家庭饮用水保护:-家庭可通过安装家用净水设备或定期更换滤芯等方式,进一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维护供水管道的清洁和更新,尤其是避免老旧铁管造成的锈蚀和细菌滋生。

7.自来水氯化消毒:-自来水在出厂前通常会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氯能有效杀灭水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但可能导致自来水带有轻微氯味。

为确保到达用户的自来水仍具备持续消毒能力,出厂后的管网中也会保持一定的余氯浓度。

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讲座

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讲座

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讲座生活饮用水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以下是一些与生活饮用水安全相关的参考内容。

1. 饮用水的来源安全性。

在选择饮用水的来源时,应选择来自可靠渠道的水源,如自来水或经过净化处理的瓶装水等。

避免饮用未知来源或不确定安全性的水源。

2. 自来水水质的检测。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饮用水来源之一,因此,确保自来水的水质安全非常重要。

了解所在地自来水水质的检测情况,并随时关注当地政府或水务局的公告,确保自来水达到相关的安全标准。

3. 瓶装水的选择。

如果选择喝瓶装水,建议选择经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查看瓶装水的包装日期和保质期,确保水的新鲜度和质量。

另外,注意查看瓶装水是否通过国家相关的认证和检测,如食品安全认证等。

4. 饮用水的储存和保鲜。

无论选择自来水还是瓶装水作为饮用水,都需要注意储藏条件。

尽量避免将开封的瓶装水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阳光直射或者有异味的环境中,以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同时,使用具有可靠密封性的水壶或容器来储存水是保持水质的好方法。

5. 安全饮用水的消毒方法。

在特殊情况下,如露营、旅行或自备水等,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消毒是必要的。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加氯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并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确保消毒的有效性。

注意,不同地区的水质和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消毒方法,请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选择。

6. 水质异常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如果发现自来水或瓶装水出现异常情况,如变色、异味或有可见悬浮物等,应该立即停止饮用,并将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他们进行调查和解决。

同时,可以选择其他安全的饮用水来源,如可靠的矿泉水或生活用水经过净化处理后的水源。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饮用水的安全性需要高度重视。

了解安全水源、选择可靠的饮用水产品、储存适宜和正确消毒等措施,都能帮助我们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安全。

同时,关注公共水源的安全监测和政府部门的相关通知也是非常重要的。

饮用水安全知识

饮用水安全知识

饮用水安全知识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天喝足够的水不仅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保持良好身形的重要手段。

因此,饮用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障自身的饮用水安全呢?一、了解自来水水质自来水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源之一,其水质安全与否尤为重要。

要了解自来水水质,首先需要了解泉水、河水、地下水、海水等各种水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

自来水处理厂在对自来水进行消毒、过滤、沉淀和调整酸碱度等处理过程中,会对自来水中的病毒、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过滤、消毒、沉淀等处理。

根据对自来水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不同地区的自来水水质存在差异。

如果发现自来水水质存在问题,最好使用滤水器等设备进行过滤或直接饮用瓶装水。

二、储水容器的选购和清洗储水容器的选购和清洗也是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

首先,储水容器的材质应符合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且具有防霉、防变质、耐高温、不易破碎等特性。

其次,储水容器在存放水的时候应保证出水口紧闭,以防塑料杯内的细菌、微生物侵入。

最后,每天应对储水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

清洗时要选用中性洗涤剂,在水温不超过40℃的环境下进行。

清洗完毕后,不要马上补水,应等待干燥后再放入新水。

三、瓶装水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在市面上出售的瓶装水品牌繁多,但是千万不可盲目选购。

首先,需要查看瓶装水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避免饮用过期的瓶装水造成健康问题。

其次,需要注意瓶装水的封口是否完好,材质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最后,在选择瓶装水时,最好选择大品牌、有资质证明的产品,以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四、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杂志、瓶装水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外,还需注意其他方面的细节。

例如,游泳、洗澡后需要先擦干身体再穿衣服,以免细菌、病毒等吸附在湿身体上。

在烧开水或者饮用水瓶装水时,需要看看水的颜色和味道是否合适,避免喝到有味道或不干净的水。

在季节转换、气温变化等时候,要及时更换储水容器内的水,并清洗好储水容器,以避免出现异味、滋生细菌等。

饮用水安全宣传知识

饮用水安全宣传知识

饮用水安全宣传知识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水源受损、管道老化等原因,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识,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宣传知识:1. 饮用水的重要性:饮用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它参与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协助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并维持体温平衡。

因此,人们需要维持饮用水的质量来保持健康。

2. 饮用水的源头:了解饮用水的源头对确保水质安全至关重要。

多数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流、湖泊或地下水,这些水源应得到保护和监测,以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3. 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在饮用水到达用户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包括净化、消毒、除臭等步骤。

这些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确保水质安全。

公众应该了解并支持这些处理过程。

4. 水质监测与抽检:饮水供应单位应定期对饮用水进行监测和抽检,以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公众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机构或咨询饮用水供应单位来了解当地饮用水质量的情况。

5. 家庭饮水安全措施:除了对饮用水供应单位的监管之外,每个家庭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家中的饮用水安全。

例如,定期清洗水管和水龙头,保持水龙头的卫生;使用过滤器或净水器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不乱倒废弃物或药品;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水。

6. 饮用水安全常识:公众应了解一些常见的饮用水安全知识,如避免直接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不随意饮用自来水、井水或河水等未经过处理的水源。

此外,应定期清洗家中的水壶和水杯,保持它们的卫生。

7. 宣传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政府、环保组织和媒体等应加强对饮用水安全的宣传,向公众普及饮用水相关知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和举办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知,促使公众行动起来,加强对饮用水质量的关注和监督,共同维护饮用水安全。

总之,饮用水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公众应了解饮用水的重要性,了解饮用水的源头和处理过程,充分了解当地饮用水质量的监测情况,同时在家庭层面上采取相应的饮用水安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安全知识
1.什么样的水是安全饮用水?
答: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大营养素(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安全的饮用水,才能保障生命的健康生存。

从饮水与健康的角度来讲,良好的饮用水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干净,不含致病菌、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二是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三是含有新鲜适量的溶解氧;四是偏碱性的,水的分子团要小,活性要强。

目前,我国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有:自来水、纯净水、人造矿化水、矿泉水和天然水。

自来水是直接取自天然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净化消毒后再输入到各用户,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生活饮用水。

纯净水一般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把有害物质过滤的同时,也去除了钾、钙、镁、铁、锌等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不宜多喝。

饮用矿物质水是通过人工添加矿物质来改善水的矿物质含量。

这样的水虽然补充了纯净水中部分矿物元素的不足,但是添加的矿物质能否被人体吸收、利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人工开采所得到的未受污染的天然地下水。

矿泉水含有一定的矿物盐、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气体,容易被人体吸收。

适量饮用矿泉水对身体健康有益。

2.我们应该喝什么水?
答: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

烧开水的最佳时间是水烧开后再用小火维持沸腾3至5分钟。

研究显示,加氯消毒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所生成的卤代烃等致癌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升高。

烧到90摄氏度和刚烧开的水,潜在的危险最大。

沸腾后再加热3到5分钟,这些有害物质可迅速挥发。

但是,水烧的时间太长也不利,因为烧的时间越长,水分蒸发越多,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能越高,会危及人体健康。

喝白开水的水温以25到30摄氏度为宜,不宜过高或过低。

水温太低会引起肠胃不适,过高可致口腔、咽部、食管及胃的黏膜烫伤而引起充血和炎症等,长期发炎可能成为癌变的诱因。

生水和蒸锅水不宜饮用。

生水是指未经洁制、消毒的水,如河水、溪水、井水、库水等,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直接饮用后会发生肠道疾病。

如急性胃肠炎、伤寒、痢疾、寄生虫病等。

蒸锅水是指蒸饭和蒸馒头的剩锅水。

因加热时间长,其中重金属和亚硝酸盐会浓缩,含量增高,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合理选择饮料。

饮料的主要功能是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带给消费者愉悦的味觉感受。

但是很多饮料产品都含有糖和蛋白质,又添加了香精和色素,饮用后不易使人产生饥饿
感。

因此用饮料代替饮用水,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

同时,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入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

有些人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每天喝大量含糖的饮料代替喝水,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应当改正。

3.何时饮水是最佳时间?
(1)早晨起床后饮水,补充一夜之间的水消耗;(2)上午10时左右饮水,可补充流汗及尿液排出的水分;(3)下午3时左右饮水,再度补充体内排出的水分,也使体内囤积的废物顺利排出,防止人体酸性化;(4)晚上8时左右,睡前饮水是饮水最佳时间,因睡眠时血液浓度增高,睡前饮水可以冲淡血液,能加速血液循环。

4.人每天喝多少水合适?
人体大约每天肾脏排尿1.5公斤,加上皮肤蒸发、肺呼吸和粪便排出,人体每天排水大约2.5公斤,要维持生命,达到水平衡,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水分2.5公斤。

其中一日三餐混合膳食中补充水分约1公斤,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产生代谢大约0.3公斤,其余1.2公斤,则需要通过饮水来补充。

所以,每天饮水1.2公斤比较合适。

5.饮用不卫生的水有什么危害?
饮用水质不达标的水,容易引发腹泻、霍乱、伤寒、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和氟中毒、砷中毒等地方病。

6.有时饮用自来水会有消毒水药味,为什么?
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避免水生传染病的发生,供水皆经消毒处理(加氯消毒),并需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余氯范围。

因此有些人饮用时会感觉到消毒水味,但这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而且已习惯自来水生饮的先进国家的民众到各地旅游时,若当地自来水无此类消毒水味,反而不敢安心饮用。

7.有时自来水从水龙头流出后,看起来像牛乳般的白浊,但放置一会儿又变回清澈,为什么?
这是因为在输送自来水至用户的管线中需加压送水,在加压过程会混入空气,使得从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夹带大量的气泡,看起来白浊,但放置一会儿,气泡自然消失就可变回清澈,这与水质没有任何关系。

8.一般居民应如何判断其自来水有无问题?
居民仅能由自来水的外观、气味、和尝味来判断自来水水质,一般正常的自来水的外观应是澄清无色、闻起来没有气味(些微消毒水味是正常现象)、喝起来也没有异味(些微消毒水味是正常现象)。

9.什么是有效余氯?它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
自来水多以氯气消毒,当氯气溶于水中会变成次氯酸或次氯酸根离子,即俗称有效余氯。

由于次氯酸具有极高的氧化能力,如自来水含有效余氯,它在配水管中停留时可预防细菌(病原菌)的滋生,因此有效余氯在自来水的安全卫生上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为了卫生,自来水含有效余氯是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