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合集下载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5章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5章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高三一轮总复习 · 生物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物质:空气、水、无机盐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⑧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阳光、热能
自养需氧型 1 生物代谢类型:⑨ 主要是绿色植物 2.生产者2地位:是生态系统的⑩ 主要成分 3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 等转化为有机物高三一轮总复习 · 生物
3.消费者
异养需氧型或异养厌氧型 主要是 (1)生物代谢类型: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各种动物)。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2)分类 三级消费者 „„ (3)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种子 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的前提。
③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如果无分解者,动植 物的遗传残骸将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将崩溃。分解者是生态系
统的必备成分。
④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但消费者的存在能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高三一轮总复习 · 生物
2.四种成分的判断
(1)图示(见下图)。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高三一轮总复习 · 生物
①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消费者未
必都是动物,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
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 ②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 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高三一轮总复习 · 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高三一轮总复习 · 生物
广东最新考纲 1.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及应用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 递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验:探究水族箱(或 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以传递信息的
,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
等。化学物质
性外激素
驱蚊草
蝗虫
黄鼠狼
水葫芦根部的分泌 物可以明显地抑制
藻类的生长
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3、)行信为息信的息种:类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
等行为特征
传递的信息。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表够现传和递动某作种信息,如孔雀开
屏、

蜜蜂跳舞
蜜蜂跳舞
孔雀开屏
(3) 若 将 本 题 图 修 改 为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能 量 流 动 示 意 图 , 可 将 D 的 含 义 改 为 ___非_生__物__环_境_____ , 其 他 字 母 及 文 字 代 表 的 含 义 不 变 , 还 需 要 修 改 之 处 有 : 增 加 “ 光 →A”、取消“→E→D”、 ___取__消__“__D__→__A_”____。
第三单元 生态系统
01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等元素
都不
断进行着 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
的 循环 过程。
2、范围: 生物圈(全球)
3、特点: 全球性 因此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循环性 4、物质循环的主渠道:_食__物_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__。
值,单位是 J·hm-2·a-1)
青蛙摄入的能量
青蛙同化的能量 青蛙粪便中的能量
青蛙呼吸作用散失 C
的能量
1.05×109
7.95×108
2.55×108
m
3.55×108
分析可知,卷叶螟到青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1_1._36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小数),青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第__二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明细]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P88—小字)(√)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全部的动物和植物也是一个系统。

(P88—旁栏思考)(×)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P90—正文)(√) 4.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P90—正文)(×)5.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P91—正文)(×)6.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P91—正文)(√)7.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P91—小字)(√)8.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

(P92—练习)(√)9.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P92—正文)(√)(2016·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

田螺、草鱼是消费者,A、D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正确;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是消费者,C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02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01生物群落与它的□0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0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1.组成成分:□解者。

2.各生物成分比较[特别提醒]1.三类“不一定”(1)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免费课件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免费课件
的能量?
草 → 虫 → 蜘蛛 → 蛙→ 蛇 → 鹰
➢ 1. 能量是否能逆着食物链流动?如从蛇流向蛙 ?
➢ 2. 虫是否可以获得草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 3. 为什么一条食物链一般最多只有5个环节呢?
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
能量流动的特点
• 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 单向流动。
生物可反复利用。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 流动;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 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 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生态瓶的制作
第8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食物网——各 条食物链彼此交 错,形成复杂的 网状结构,称为 食物网。
一、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
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
➢思 考
1. 生物为什么需要食物? 2. 为什么食物链要从生产者开始?生产者
在食物链中有什么作用? 3. 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如何运用它们所获得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 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二、讲授新课
(一)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
食物链的应用
稻田养鸭
稻田养鱼
二、讲授新课
(一)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
食物链的应用
森林医生
农田卫士
三、课堂反馈
1.下列食物链写法正确的是( A )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师大版 八下 第八单元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件

北师大版 八下 第八单元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件
(3)食虫鸟如果因某种原因而减少,则青蛙的数量可能是增加 , 蛇的数量如果急剧减少,由此容易出现 田鼠 大量增多而使农作 物受害。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 丙各代表什么( A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北师大版本生物学科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三章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不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海洋: 浮游植物 磷虾 蓝鲸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森林: 树 蝉 螳螂 黄雀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 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 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
物质循环的特点 资料:南极远离其他大陆,孤立在地 球的最南端。近年来,有人在南极企 鹅体内发现了化学农药DDT的成分。
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 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 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 (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 够不断地在生物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无机环境之间 循环往返。
下列哪一条食物链能够成立 B
A、植物→鹿→羚羊→山鹰 B、植物→鼠→蛇→山鹰 C、阳光→草→兔→狐 D、田鼠→蛇→山鹰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草 蝗虫
次级消费者
食虫鸟
三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26讲生态系统(1)课件(广西专版)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26讲生态系统(1)课件(广西专版)
• (4)营养级和消费级:如在草→兔→狐→狼这条 食物链中,兔和狐、狼的营养级分别是第二、 第三、第四,而它们的消费级却是第一(初级 消费者)、第二(次级消费者)、第三(三级消费 者)。由此看出,营养级和消费级并不一致, 差一级(生产者所占的一级)。
• 2.食物网
•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 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食物网。
•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另 一种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食物链确定。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蚱蜢突然减少,则 以它为食的蜥蜴减少,蛇也减少,蛇减少 则鹰就更多地吃兔和食草籽的鸟,从而导 致兔及食草籽的鸟减少。在这里必须明确 蛇并非鹰的唯一食物,所以蛇减少并不会 造成鹰的减少,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而 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 (6)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传递的平均效率 为10%~20%。
• 2.能量传递的有关计算
•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 约10%~20%。其含义是指一个营养级的 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营 养级(即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 在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能量为100%,那么,第二营养级所获得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1.能量流动过程 • 太阳能。
• (2)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该系统中全 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3)流动路径: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 (4)流动过程的图解:
• 注意:
• ①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 学能,最终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 失。
• 本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态观,尤 其是考查学生应用生态学知识分析解决现 实中实际问题及热点问题的能力。生态系 统的考查形式多样,试题中往往涉及图形、 图表的分析,常常与动植物、微生物的新 陈代谢、生态农业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人与生物圈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生物固氮是近年来新增的考点,常与蛋白 质代谢、C循环等知识结合,联系生产实 际进行学科内综合考查。

【课件】202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件】2024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5. (2021·1月八省联考湖南卷)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食动 物A、B和肉食动物C,C以A为食。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与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0~t1的后期,A的种群数量增长减慢,最终停止增长, 从种内和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 t0~t1后期草食动物A种群数量多,种内斗争加剧;同时肉食 动物C数量增多,导致被捕食的草食动物A数量增多,从而 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A的种群数量增长减慢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 等。 是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生态系统
存在的基础。
(2)生物群落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生物群落
例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 系统的必备成分
× 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
(2)将秸秆当作饲料喂猪,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生产沼气作燃
× 料,调整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 )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例1.(2015·海南卷28节选)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 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
(2)t1~t2时,B的种群数量上升,原因是A种群的数量下降后 可为B种群的生存腾出更多的___生__存__空__间__和__资__源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A的种群数量增加引起C的种群数量增加, C的种群数量增加又会抑制A的种群数量增加,这属于生态系 统的_(__负__)__反__馈____调节。 (4)以上分析说明,捕食关系的存在能有效调节种群数量和生 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__稳级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中,一部分能量用 于呼吸消耗,余下的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即积累的 能量。

2011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件

2011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件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草 成分 生产者 营养 第一 结构 营养级 昆虫
初级消费者
第二 营养级
食虫鸟
次级消费者
第三 营养级

三级消费者
第四 营养级
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 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称食物网
练习题
【例1】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代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是消费者,同化作用类型只有异养型 B.植物都是生产者,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 氧型 D.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 物成分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化、传递、 散失的过程。
1、能量流动的起点: 太阳能 2、输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太阳能) 食物链(网)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是沿________ 渠道进行的。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太阳能→有机物的化学能→热能
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从能量流动金字塔可以看出: 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 消耗的能量就 _____。 越多
湖泊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
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桑基 鱼塘
佛山地区的桑基鱼塘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
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能量流动的有关计算
假如一个人在代谢过程中的增重1/2来自植物,1/4 来自牛肉和牛奶,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并且能量 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现共有植物G克, 如果不计人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此人体最多能 增重多少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正确的C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4.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D 例 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4 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五__、__六___营养级。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5)该图作为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
澄清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六个易误点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即最高营养级,中间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A.甲和乙包含的所有种群可以构成群落 B.丙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丁可以表示大气中的 CO2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
例 3.据图回答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问题
(1)图示食物网中包含 8 条食物链。 (2)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 _→__猫___头__鹰__。 (3)图中狐属于 次 级消费者,占第 三 营养级;猫头鹰同时占有第 三、四、
b
e
e.海洋生态系统
f.城市生态系统
c
f
3.生态系统的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

的成分
生产者: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 蓝藻、化能合成生物等)

生物
消费者:大部分动物、寄生型异养生

群落
物。



分解者:腐生型异养生物(如腐生细

菌、真菌和腐生动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
例1. (2016·江西瑞昌检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 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周围的 无机环境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
a.森林生态系统
d
b.草原生态系统
a
c.农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2)据图分析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有: ①通过自身 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 ③残枝败叶等被 分解者 分解。
目录
下面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流动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相关问题
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 ① 同化量 ;②通过 呼吸作用 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③
流入下一营养级 的能量。
的 能 量 流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 传递 能量形式:化学能
动 能量 方式:呼吸作用散热
散失 能量转变:化学能→热能
目录
下面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内容:
甲: 生产者 ,乙:初级消费者 ,丙: 次级消费者 ,丁:呼吸作用 , 戊: 分解者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称 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特点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4、能量流动的计算
目录
1、能量流动的过程 来源:太阳能
生 能量 方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态 光能 →化学能
B 短期内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
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 C.水蚤下降 D.乌鱼上升
练习 1 (2013·广东高考)如图所示某湖
泊的食物网,其中鱼 a、鱼 b 为两种小 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
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相关生物都减少。 (2)“天敌”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 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 (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举例如下: a、生产者相对稳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生产者。 b、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被中断,则该种 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c、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数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 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d、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
目录
某一营 养级同 化量
自身呼吸作用散失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用于自身生 长、发育、 繁殖
遗体、残枝败叶 下一营养级的粪便
暂时未被利 用
分解者
例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P为生产者,Q1 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 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 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其中分析不正确 的是( )
蛛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C 例 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 6 条食物链 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 6 个营养级 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例5.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 捞花鲢后,各种群数量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
目录
B
•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B.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 •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 D.c1表示初级消费者所含能量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2)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不出现在食 物链(网)中。
(3)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 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
(4)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的是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 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5)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6)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青蛙和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