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知识整理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知识整理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知识整理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整理

1.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

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三条高。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

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

形的底。

4.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

边。

5.三角形的角和等于180°。

6.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7.按角分,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8.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

形。

9.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

角形。

10.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

角形。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12.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底角,大小相等;

有1个顶角。

13.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腰,长度相等;有

一条底。

1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

称轴。

15.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也叫作正三角形。

16.等边三角形3个角相等,都是60°,

17.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

称轴。

18.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

÷2

19.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

2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

行四边形。

21.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角和

是360°。

22.平行四边形有2组对边互相平行,而

且长度相等。

23.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

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2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

形。

25.梯形有4条边,4个角,一组组对边

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26.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

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

形的腰。

27.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

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28.两腰相等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等腰

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29.有两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作直角梯

形。

30.梯形的角和是360°。

31.()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

作三角形。

32.三角形有()条边,()个角,

()个顶点,()条高。

33.从三角形的()到对边的()

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

()。

34.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第

三边。

35.三角形的角和等于()°。

36.三角形具有()性。

37.按角分,三角形可以分为()三

角形、()三角形和()三角

形。

38.()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9.()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0.()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41.()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2.等腰三角形有()个底角,大小

();有()个顶角。

43.等腰三角形有()条腰,长度();

有()条底。

44.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45.()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

作()三角形。

46.等边三角形3个角(),都是

()°,

47.等边三角形()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48.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49.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50.()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51.平行四边形有()条边,()

个角,角和是()°。

52.平行四边形有()组对边互相

(),而且()。

53.从平行四边形()的一点到它对

边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

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

54.()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55.梯形有()条边,()个角,

()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

平行。

56.()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

底和下底,()的一组对边是梯形

的腰。

57.从梯形()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

()叫作梯形的高。

58.()的梯形叫作等腰梯形,等腰

梯形()轴对称图形,有()条对称轴。

59.()的梯形叫作直角梯形。

60.梯形的角和是()°。

初三《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如△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 △ABC ∽△A /B /C / 。 相似三角形的比叫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既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也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注意:(1)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2)对应性,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这 样写比较容易找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3)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若△ABC ∽△A /B /C /, 相似比为k ,则△A /B /C /与△ABC 的相似比是1 k 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 (2)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3)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等要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 知识点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 ::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 d 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 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a b c d a b b c d d =?= ③等比性质: ……≠……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 ===+++?++++++=()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l1∥l2∥l3, A D l1 B E l2 C F l3 可得 EF BC DE AB DF EF AC BC DF EF AB BC DF DE AC AB EF DE BC AB =====或或或或等.

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两边的和 第三边 2、三角形两边的差 第三边 3、判断三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方法:最小两数之和大于第三边 4、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为a 和b ,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例: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5,6,10 B.5,6,11 C.3,4,8 D.4,4,8 例: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7和12,则第三边长得取值范围为( ) 考点二:5、三角形具有 性,四边形具有 性 例: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 A.正方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 D.直角三角形 考点三: 1. 三角形的高 从△ABC 的顶点向它的对边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 , 那么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高。 注:三角形面积=底×底边上的高 例:AD 是△ABC 的高,∠ADB=∠ADC= 例:AD 是△ABC 的高,AD=3,BC=5,则△ABC 的面积是 2. 三角形的中线 连接△ABC 的顶点A 和它所对的对边BC 的中点D , 所得的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 几何语言: AD 是△ABC 的中线 BD=CD=2 1BC 注: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D 例:AD 是△ABC 的中线 ,BD=3,则CD= ,BC= , 若△ABC 的面积是18,则△ABD 的面积等于 。 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A 的平分线与对边BC 交于点D ,那么线段AD 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几何语言: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BAD=∠CAD=2 1∠BAC 例: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70度,则∠BAD= ,∠CAD= 考点四: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几何语言:∠A+∠B+∠C= 例:在△ABC 中,∠B=45度,∠C=55度,则∠A= 考点五:三角形的外角 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 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几何语言: ∠ACD 是△ABC 的外角 ∴∠ACD=∠A+∠B 例:如图,已知∠ACD=120度,∠B=50度,则∠A= 考点六: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等于 例:计算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例: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度,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考点七: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例:十二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例: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都是40度,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三角形全等相似知识点总结

三角形全等、相似知识点比较总结
三角形特点及相似全靠等的概: 特点: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征的本质就是“边长确定,大小、形状也就确定”,三角形的一个元素变化,相应的边和角都会跟着变化。 概念:1、相似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指的是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结论:1、可见全等三角形要在相似三角形的基础上多加几个个条件才能确定。2、判断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实际上是看由哪几个元素能确定一 个唯一的一个大小或形状相同的三角形。3、要保证三角形相似(形状一样),对应角必须相等;要保证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变化必须成比例。
三角形全等
三角形相似

(1)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1)(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

(2)(AAA)
×
(3)(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
判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A
(4)(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A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5)(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 A
定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SSA)
S
×
(7)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A
S
A S
S
A
S S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 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SSS)三边对应成比例,
两三角形相似。

A A
(2)(AA)两角对应相等,两三
角形相似。

A
A
(3)(SAS)两边对应成比例且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
A
(4)(SSA)
×
D
E
B
F
C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与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 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课前让学生对第四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上课以后小组交流。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教师板书。 师:我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和复习)知识结构网络: 垂直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 的整理和复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下面的各组直线,哪组互相平行?哪组互相垂直?该用什么方法检验呢? 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的例子?

2、复习画垂线和平行线。 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画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 3、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画出它们的高。 让学生来说一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他们的联系和区别,并让孩子们说说在画高时注意什么?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画出它们的高。 2、给下面每条直线作两条垂线。看一看这两条垂线有什么关系? 3、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4、想一想,选一选。 (1)、长方形是特殊的()。 ①梯形②平行四边形③方形 (2)、在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①腰②上底和下底③高 (3)、下面图形中,4个角的度数同样大的是()。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_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高。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梯形则是第一次学习。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再教学梯形。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 1让学生通过“做”图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靠接受。 (1)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凭已有的直观认识想办法“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他们做的方法一定很多,教材里呈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还有别的做法。“做”图形的目的是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时要注意四点: ①课前要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如小棒、钉子板、方格纸……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准备的。有些材料是预设的,有些材料是教学中即时想到的。 ② 在做中发现特征,要让学生说说做的体会。“做”图形的目的是感受图形的形状特征,所以,要组织学生交流做法与思考。如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根小棒一样长,左、右两根小棒也一样长。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也互相平行…… ③ 要抓住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进行教学。平行四边形有许多特点,如对角相等、邻角和是180°等。例题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所以要抓主要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至于其他特点,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必须使学生充分体会。不仅凭眼睛看,还要用画平行线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验证。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是平行四边形的重要特点,在以后计算面积时经常用到。也要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或验证。 ④ 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互补共享。每个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的,用小棒摆容易发现对边相等,不注意对边平行;用直尺画容易体会对边平行,不注意长度相等。因此,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相互吸收、共享发现成果尤为必要。听听别人的发现,看看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也这样,就能做到互补共享。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交流,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如把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互相平行概括地说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单元知识点

三角形单元知识点 煌固中心小学陈道元 市实验一小陈思思 1.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3.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 三角形有3条高,3个底。 5.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6.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7.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8. 快速判断任意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看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 9.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10.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11.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13.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3.三角形按边分: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4.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按边)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按角) 15.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按边) 有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按角) 注:课本83页三角形集合图。 16.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7.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8.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19.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 20.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21.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相交于一点形成的夹角是顶角;两腰与底相交形成的两个夹角是底角。(P84图) 2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3.多边形的内角和=180度×(多边形的边数-2) 24. 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2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 26.最少用2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最少用3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腰梯形。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提纲 (何老师归纳) 一:比例的性质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一)相关概念:1.两条线段的比: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 的比是,或写成a :b=m :n ; 其中 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2: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记作:c d a b =(或a :b=c :d ) ① 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 ② 线段a 叫首项,d 叫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③ 比例中项:若 c a b c a b c b b a ,,2是则即?==的比例中项. (二)比例式的性质 1.比例的基本性质:b c a d d c b a =?= 2. 合比:若 ,则或a b c d a b b c d d a b a c d c =±=±±=± 3. 等比:若 ……(若……)a b c d e f m n k b d f n =====++++≠0 4、黄金分割: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AC>BC ),并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2 1 5-AB ≈0.618AB ,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当AD∥BE∥CF 时,都可得到 = . = , = , 语言描述如下: = , = , = . (4)上述结论也适合下列情况的图形: n m b a =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和复习 一、知识点回顾 垂直与平行 例1 认识垂直与平行 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不相交(也就是平行)。相交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况。 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例2 学习画垂线。 画垂线的方法: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或另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点所在的直线)重合。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4.拿走三角尺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现在有些同学还是随手画,在家请家长监督。) 灵活运用:可以利用此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 例3: 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例4:利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正方形。如: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方法:1.先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画两条与它垂直的线段,每条线段长2厘米。 3.把这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注意事项:做图题一定要借助三角板,用铅笔画(画错好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例1 : 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四边形分为不规则四边形和特殊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生活中的伸缩门、升降机都应有了这一特性。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二、巩固练习完善提高 (一)、填一填。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2、()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 )。有一个角是()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完整版)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点及测试题,文档.doc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点及测试题 1.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平面图形: a、圆(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b、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由线段围成的图 形) 3.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锐角:小于 90°的角是锐角。钝角:大于 90 °的角是钝角。直角: 等于 90°的角是直角。平角=180°;周角=360° 4.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等腰三角形两腰间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底角。 5.等腰三角形包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每个内角都是60°。 6. 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7 . 三角形 (有三条边)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是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按边分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 8.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 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10.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1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3.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底边,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 14. 梯形的周长:上底 + 下底 + 腰+ 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5..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判定三角形的类型: 较小两边的平方和小于最长边的平方钝角三角形 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直角三角形 较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最长边的平方钝角三角形 16..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一般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正方形 17. 四边形一般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有四条边)(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一般梯形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梯形:等腰梯形:两条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直角梯形:一条腰垂直于的的梯形。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测试题 一、填空: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三个角是 锐角的三角形是()。任何三角形都有()个角,()条边,()顶角。 2. 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另一条边叫();两腰的夹角叫(),底边 上的两个角叫()。 3. 三角形中三个角都相等的是()三角形,又叫()三角形。它的三天边都(),每个角都是()度。 4. 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按边分可以分为()()()。三角形是()图形,圆球是()图形。 5.三角形最多有()直角,最多有()钝角,最多有()锐角,至少有()个锐角。 6.()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 ::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 d 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 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a b c d a b b c d d =? = ③等比性质: ……≠……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 ===+++?++++++=()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 ,,,…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 DF === 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 例。 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①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④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形相似 ⑤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⑥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测试卷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3分) 1.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出( )条线段,其中( )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 4.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在同一个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条。 5.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变成90°,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变成( )或( )。 6.右图中,( )号和( )号 一定是长方形,( )号可能 是正方形,也可能是长方形。 7.右图中,与线段BC平行的线段是( ),与线段BD垂直的线 段是( )与( )。 8.将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交叉摆放(如图),重叠部分可能是( )形,也可能是( )形。 9.在下图中表示出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10.熊大和熊二赛跑。它们以相同的速 度同时从A、B两点跑向大树,你认 为( )会输,理由是 ( )。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在同一个平面内,过P点只能画一条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 ( )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3.直角梯形只有一个角是直角。 ( ) 4.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5.平行四边形同一条底边上的高都相等。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画和直线l平行的直线,可以画( )条。 A.1 B.2 C.无数 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 )。 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 C.可能互相垂直,也可能互相平行 3.右图中,a∥b,如果∠1=35°,那么∠2的度数是( )。 A.125°B.35°C.无法确定 4.下面各图形中,各个角的度数和不是360°的是( )。 5.右图中,明明想把长方形画片制作成平行四边形画片,要按虚线进行裁剪。你从图中找到了( )组平行线,( )组垂 线。 A.2 B.4 C.6 D.8 四、动手操作大比拼。(每题6分,共30分) 1.在下图中,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梳理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重点、难点分析: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判定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是难点。 一、重要定理 (比例的有关性质): 二、有关知识点: 1.相似三角形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3.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6.直角三角形相似: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 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 如果△ABC ∽△A 1B 1C 1,△A 1B 1C 1∽△A 2B 2C 2,那么△ABC ∽A 2B 2C 2 反比性质:c d a b = 更比性质:d b c a a c b d ==或 合比性质:d d c b b a ±=± ?=?=bc a d d c b a (比例基本定理)

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模型 A字型 X字型反A字型反8字型母子型旋转型双垂直三垂直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变化模型 C B E D A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归纳总结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 线不平行就相交)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3、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 两条直线也(互相垂直)。 4、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一对,二移,三画) 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6、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7、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行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1)平行四边形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角(对角)度数相等,相邻的角(邻角)度数和是180度,四个角的度数和是360度。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 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同一底上的高长度都相等。 (2)梯形 ①在梯形中,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其中短的叫上底,长的叫下底)。不平行的两条边叫做梯形的腰。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②梯形有无数条高,所有的高长度都相等。 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④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互 相平行,邻边互相垂直。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测试4272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测试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和()。 2、两条直线相交成()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平行四边形具有()。 4、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5、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6、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7、()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8、等腰梯形()一组对边平行。 9、平行四边形()轴对称图形。 二、选择。 1、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引()垂线。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A、平行四边形 B、梯形 C、长方形 4、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 B、圆形 C、平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 5、右图中有()个梯形。 A、5 B、7 C、9 6、长方形中有()组对边平行。 A、1 B、2 C、4 三、判断。 1、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3、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梯形。() 5、只要不相交就一定是平行线。() 6、两条直线相交就一定是垂直。() 四、作图。 1、过点O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O 2 4、在下面这组平行线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至少画三条)

五、回答问题。 1、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2、找出下图中我们学过的图形 六、标出下面图形个部分的名称。 七、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 ) ( ) ( ) ( ) (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3章三角形知识点

三角形 几何A 级概念:(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主要用于几何证明)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 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 A B C D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D 平分∠BAC ∴∠BAD=∠CAD (2) ∵∠BAD=∠CAD ∴AD 是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定义: 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如图) A B C D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D 是三角形的中线 ∴ BD = CD (2) ∵ BD = CD ∴AD 是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线定义: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如图) A B C D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D 是ΔABC 的高 ∴∠ADB=90° (2) ∵∠ADB=90° ∴AD 是ΔABC 的高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图) A B C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AB+BC >AC ∴…………… (2) ∵ AB-BC <AC ∴…………… 5.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如图) A B C 几何表达式举例: (1) ∵ΔABC 是等腰三角形 ∴ AB = AC (2) ∵AB = AC ∴ΔABC 是等腰三角形 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如图) A B C 几何表达式举例: (1)∵Δ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 (2) ∵AB=BC=AC ∴ΔABC 是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分析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是在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包括直观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之后,主要以平行线的认识为基础学习的。掌握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这些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例1、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第二段例3、例4,认识梯形和梯形的特征。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图形及各部分名称 ◆感知实例→形成表象→做出图形→抽象图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与建立三角形概念一样,是从感知形成表象、到抽象图形建立概念这样的过程。如P43例题,先让学生观察生活里的平行四边形,再举出一些实例,使学生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表象,然后根据形成的表象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进一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P46例题安排与此相同,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感知形成表象,再在做梯形基础上抽象出梯形的图形,由此让学生认识梯形的特征。 ◆测量平行线间距离→认识高和底→介绍相关名称→

量相应长度加深认识 教材P44例题是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先让学生量平行线间的距离,感受所量的线段所在位置,再通过描述相应的线段的位置特点,揭示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它对应的底的概念。“试一试”通过量不同位置的底及相应的高,进一步认识:不管平行四边形的位置如何,只要是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P47例题教学梯形的高,同样是先量平行的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认识底和高,并介绍梯形的各条边的名称,使学生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试一试”也是通过量不同位置梯形的高,加深对梯形高的认识,体会在梯形中,只要是从上底到下底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通过测量,感知、认识等腰梯形 在P47例题里认识等腰梯形时,主要让学生量一量两条腰的长度,感受长度相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说明这样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留给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空间 教材对认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安排,主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特征→交流方法→获得经验。P43的例题在得出图形以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己探究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复习过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 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①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3.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1.小芳有两根长度为4cm和9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的木条. A.5cm B.3 cm C.17cm D.12 cm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可知: 对A,∵4+5=9,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错误; 对B,∵4+3<9,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错误; 对C,∵4+9<17,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错误; 对D,∵4+9>12,12-9<4,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故正确;

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例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3,5 B.3,3,6 C.2,5,8 D.4,5,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2+3=5,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3+3=6,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C.2+5<8,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D.4+5>6,故,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例3.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能组成三角形的木棒长度分别为:4cm、8cm、10cm;4cm、6cm、8cm和4cm、8cm、10cm三种情况.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例4.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9cm的木棒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4cm B.5cm C.9cm D.13cm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总结+经典题型总结(学生版)

板块 考试要求 A 级要求 B 级要求 C 级要求 相似三角形 了解相似三角形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及性质,以及掌握相关的模型 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相关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一、相似的有关概念 1.相似形 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做相似形.相似形仅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相似图形之间的互相变换称为相似变换. 2.相似图形的特性 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3.相似比 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二、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如图,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ABC A B C '''△∽△,符号∽读作“相似于”. A ' B ' C ' C B A 2.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形”,“相似形”不一定是“全等形”.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如图,ABC △与A B C '''△相似,则有A A B B C C '''∠=∠∠=∠∠=∠,,. 知识点睛 中考要求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A ' B ' C ' C B A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ABC △与A B C '''△相似,则有 AB BC AC k A B B C A C ===''''''(k 为相似比) .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线和对应角的平分线成比例,都等于相似比. 如图1,ABC △与A B C '''△相似,AM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A M ''是A B C '''△中B C ''边上的中线, 则有AB BC AC AM k A B B C A C A M ==== '''''''' (k 为相似比). M ' M A ' B ' C 'C B A 图1 如图2,ABC △与A B C '''△相似,AH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A H ''是A B C '''△中B C ''边上的高线,则有AB BC AC AH k A B B C A C A H ==== '''''''' (k 为相似比). H 'H A B C C 'B 'A ' 图2 如图3,ABC △与A B C '''△相似,AD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A D ''是A B C '''△中B A C '''∠的角平 分线,则有AB BC AC AD k A B B C A C A D ==== '''''''' (k 为相似比). D ' D A ' B ' C B A 图3 4.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如图4,ABC △与A B C '''△相似,则有 AB BC AC k A B B C A C ===''''''(k 为相似比) .应用比例的等比性质有AB BC AC AB BC AC k A B B C A C A B B C A C ++===='''''''''''' ++.

小学数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汇总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两邻角互补。 ③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④平行四边形是空间图形 3.平行四边形的判断方法:①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能够看作是矩形。) 6.梯形: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①上底、下底: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 ②腰:不平行的两边叫腰; ③高: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7.梯形中常见的一些判定: 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②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④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⑥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底加下底和的一半,且平行于上底和下底。 8.特殊梯形的一些性质:①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②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④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 ⑤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二分之一 ⑥直角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 ⑦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可用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计算。 9.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三角形知识点复习(经典归纳)

21 D C B A A D C B A 初二上册知识点:三角形复习 1、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2、三角形的表示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 的边AB 可用边AB 所对的角C 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 可用b 表示,BC 可用a 表示.三个顶点用大写字母A,B,C 来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3)△ABC 是三角形ABC 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 3、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 4、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定义: (1)三角形的中线(在中文中,中有中间的意思而在这里就是边上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2)BD=DC=12 BC.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注:这点叫重心:当我们用一条线穿过重心的时候,三角形不会乱晃) ③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 (2)∠1=∠2=1 2 ∠BAC.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注:这一点角三角形的内心。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③用量角器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①AD 是△ABC 的BC 上的高线②AD ⊥BC 于D ③∠ADB=∠ADC=90°.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象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_C _B _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