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

合集下载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苏彦捷编写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26 目录前言 (130)第一章生理心理学的源起 (131)第一节理解人类意识:生理学途径 (131)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本质 (131)第三节自然选择和演化 (131)第四节动物研究的伦理问题 (131)第五节神经科学事业 (131)复习题 (131)第二章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32)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细胞 (132)第二节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 (132)第三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132)复习题 (132)第三章神经系统结构 (133)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特征 (133)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 (133)第三节外周神经系统 (133)复习题 (133)第四章精神药理学 (134)第一节精神药理学原理 (134)第二节药物作用点 (134)第三节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 (134)复习题 (134)第五章研究方法与策略 (135)第一节实验毁损法 (135)第二节神经活动记录和诱发 (135)第三节神经化学方法 (135)第四节遗传学方法 (135)复习题 (135)第六章视觉 (136)第一节视觉系统的刺激 (136)第二节视觉系统解剖 (136)第三节视网膜对视觉信息的编码 (136)第四节视觉信息的分析:纹状皮层的作用 (136)第五节视觉信息的分析:视觉联合皮层的作用 (136)复习题 (136)第七章听觉,身体感觉和化学感觉 (137)第一节听觉 (137)生理心理学第二节前庭系统 (137)第三节躯体感觉 (137)第四节味觉系统 (137)第五节嗅觉 (137)复习题 (138)第八章睡眠与生理节律 (139)第一节睡眠的生理和行为描述 (139)第二节睡眠障碍 (139)第三节为什么需要睡眠 (139)第四节睡眠状态和觉醒状态的生理机制 (139)第五节生物钟 (139)复习题 (139)第九章生殖行为 (140)第一节性的发展 (140)第二节性行为的激素调控 (140)第三节性行为的神经调控 (140)第四节亲子行为 (140)复习题 (140)第十章情绪 (141)第一节情绪作为反应模式(response patterns) (141)第二节情绪交流 (141)第三节感受情绪 (141)复习题 (141)第十一章摄食行为 (142)第一节生理调节机制 (142)第二节饮水 (142)第三节进食与新陈代谢 (142)第四节什么引发进餐? (142)第五节什么终止进餐? (142)第六节脑机制 (142)第七节进食障碍 (142)复习题 (142)第十二章学习与记忆 (144)第一节学习的性质 (144)第二节学习与突触可塑性 (144)第三节知觉学习 (144)第四节经典条件反射 (144)第五节工具性条件反射 (144)第六节关系性学习 (144)复习题 (144)第十三章人类的交流 (146)127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28 第一节言语的产生和理解:脑机制 (146)第二节读写障碍 (146)复习题 (146)第十四章神经系统失调 (147)第一节肿瘤 (147)第二节癫痫 (147)第三节脑血管意外 (147)第四节发育失调 (147)第五节退行性疾病 (147)第六节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神经紊乱 (147)复习题 (147)第十五章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与焦虑障碍 (148)第一节精神分裂症 (148)第二节重度情感障碍 (148)第三节焦虑障碍 (148)复习题 (148)第十六章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症,应激和物质滥用障碍 (149)第一节孤独症 (149)第二节注意缺陷/多动症(ADHD) (149)第三节应激失调 (149)第四节物质滥用障碍 (149)复习题 (149)生理心理学实验大纲 (151)实验1 消极的回避反应(步下) (151)一、实验目的: (151)二、理论基础: (151)三、实验对象: (151)四、实验器材及药品: (151)五、实验步骤: (151)六、注意事项: (152)说明和建议: (152)实验2 积极的回避反应(穿梭箱) (152)一、实验目的: (152)二、理论基础: (152)三、实验对象: (152)四、实验器材及药品: (153)五、实验步骤: (153)实验3 电痉挛休克对短时记忆的影响 (153)一、实验目的: (153)二、理论基础: (153)三、实验对象: (153)生理心理学四、实验仪器: (153)五、实验步骤: (153)六、备注: (154)实验4 情绪的测量与测谎 (154)一、实验目的: (154)二、理论基础: (154)三、实验器材及药品: (155)四、实验步骤: (155)129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30前言课程性质本科必修课程编写目的课程简介生理心理学介绍认知神经科学中基本的理论和研究,集中讲授与重要心理现象相关的生物学机制,如语言、学习、性行为、焦虑、攻击、脑损伤的恢复、抑郁、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一些身心问题。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A. 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B. 课程编号:XXXC. 学分:X学分D. 先修课程:无E. 授课方式:讲授和讨论F. 授课语言:中文二、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B. 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生理心理学与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关系;C. 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心理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D.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A. 导论1. 生理心理学定义与发展历程2.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生理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B. 神经系统与行为1. 神经细胞与神经传递2. 大脑结构与功能3. 感觉系统与知觉4. 运动系统与动作C. 感觉与知觉1. 视觉系统2. 听觉系统3. 嗅觉系统4. 味觉系统5. 触觉与疼痛感知D. 学习与记忆1. 经典条件作用2. 操作条件作用3. 记忆的形成与存储4. 遗忘与记忆损失E. 情绪与心理健康1. 情绪的生理基础2. 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3.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生理因素F. 延伸与应用1. 生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2. 生活中常见的生理心理问题四、教学方法A. 讲授:通过讲解基本理论和重要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B.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C. 实验:组织学生参与实验,体验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过程;D. 个案分析:引入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E.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拓宽知识面和思考角度。

五、考核方式A. 课堂测验:对课堂内容有针对性的细节理解;B. 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C. 小组讨论: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D.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生理心理学全面理解的能力。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A. 主教材:1. 《生理心理学导论》2. 《生理心理学:科学基础与应用》B. 参考书目:1. 《生理心理学教程》2. 《生理心理学》3. 《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七、学习资源A. 图书馆:提供相关教材、参考书籍和期刊论文;B. 网络资源: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电子文献数据库。

生理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为促进学生掌握生理心理学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增加学习生理心理学的兴趣。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领会心理的生理基础,以指导个人或他人调节身心健康。

通过生理心理学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深刻理解身心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自觉抵制和正确分析伪科学,使学生养成勇于怀疑、客观公正、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所学知识科学地解释有关现象,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搜集分析数据的能力,使学生能较好地接收最新科研成果。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鼓励学生合作实验,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严把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

安排学生实验的内容,了解实验的程序和操作规则,并布置思考题和预习报告,让学生查阅与实验有关的资料。

实验开始前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要点,提出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主体是学生,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认真处理,对实验报告细致地分析讨论,完成相关的作业。

三、课程学时本课程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开设一学期,16个实验,每个实验1学时,共16学时。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办法本实验课与理论课配合进行教学,考核与理论课考试结合进行,不单独进行考核。

五、大纲适用的范围本大纲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专业三、四年级学生。

七、实验项目汇总表八、实验内容简介1、观察中枢神经传导模型实验目的:对神经系统构造有直观的印象。

2、观察交感神经系统实验目的:观察电动模型,了解交感神经系统。

3、瞳孔对光的反射实验目的:通过了解瞳孔对光的反射,学习使用眼动仪。

4、观察听觉传导实验目的:观察电动模型,了解听觉传导过程。

5、观察脑脊液循环实验目的:观察电动模型,了解脑脊液循环过程6、暗适应实验实验目的:学习测试人类的暗适应能力和时间进程,并用生理知识进行解释。

7、痛阈测量实验目的:测量被试的痛觉阈限,了解痛觉的个体差异。

生理心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学时] 14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

生理心理学实验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生理心理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实验及技能原理.能独立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准确分析实验结果,达到独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及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科研实验能力。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完成规定实验内容后,要认真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课出勤和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生期末总评成绩。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实验目的和要求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及肌肉收缩的特点;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技术。

2、实验内容取蟾蜍一只,毁脑脊髓;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将全部皮肤剥除,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3、实验仪器蟾蜍或蛙;蛙板,探针,粗剪刀,细剪刀,尖镊子,玻璃分针,大头针,培养皿,滴管, 瓷碗,锌铜弓或铝银电极,任氏液。

4、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二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1、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电生理实验技术测定蛙类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双相动作电位和其中A类纤维冲动的传导速度,并观察神经损伤,药物的影响。

2、实验内容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借助实验装置观察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观察和测定双相动作电位波形,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观察和测定单相动作电位波形,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仪器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一套,标本屏蔽盒,带电极的接线若干,任氏液,1~3mol/L KCL溶液,瓷碗,培养皿,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仪。

4、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三反射弧的分析1、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某些脊髓躯体运动反射,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授课对象:_____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以心身关系为基本命题,以实验研究为基本方法,试图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掌握大脑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情绪、语言等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关的科研文献。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尊重和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的形态和分类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2、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3、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皮层的分区和功能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和功能(二)感觉与知觉的生理机制1、视觉的生理机制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视觉通路和视觉中枢颜色视觉的理论2、听觉的生理机制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通路和听觉中枢声音定位的机制3、躯体感觉的生理机制皮肤感觉的感受器和传导通路深部感觉的感受器和传导通路4、知觉的生理机制知觉的神经基础知觉的组织原则(三)学习与记忆的生理机制1、学习与记忆的分类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海马在记忆中的作用新皮层在记忆中的作用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3、学习与记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基因表达与学习记忆(四)情绪的生理机制1、情绪的分类和表现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反应2、情绪的神经基础杏仁核在情绪中的作用下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前额叶皮层在情绪中的作用3、情绪的神经化学机制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情绪神经肽与情绪(五)语言的生理机制1、语言的神经基础语言中枢的定位语言的单侧化优势2、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语言产生的神经机制语言理解的神经机制(六)意识的生理机制1、意识的概念和特征意识的不同层次意识的主观体验和客观测量2、意识的神经基础大脑皮层的广泛激活与意识丘脑在意识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讲解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hysiopsychology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学时数:48 学分数:3 执笔者:叶嘉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性质生理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它是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学习的基础上,为心理学专业学生介绍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使学生对于心理与行为现象的生理基础有更深的了解。

本课程目的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教育,为心理学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心理现象能够进行客观、全面的生理基础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相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心理咨询与康复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

二、课程基本要求(一)本课程总体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准确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名词和术语,全面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具备初步的动手能力,理解有关感觉、知觉、注意、基本动机行为、学习与记忆、情绪、人格等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能够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起来去分析、解决新问题。

2、通过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与后续课程间的关系,掌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制定的教学参考书以及文献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了解该学科领域前沿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进展,对一些疑难内容或需要深入了解的内容帮助学生结合有关参考书目进行延伸学习。

3、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充分认识生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利用综合知识的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以适应21世纪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需要。

4、讲课中着重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同时辅以作业与思考题,帮助学生学习。

应用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大纲

应用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1112总学时数:54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课程性质:《生理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感知觉信息的神经加工过程和研究感知觉信息加工的方法,初步掌握运动反映的控制机制,理解并初步掌握维持生存的几种主要活动的内驱力的生理基础,了解学习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研究的新进展,加强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为将来从事该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实际运用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观一、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二、脑研究的历史回顾三、当代主流与发展趋势第二节学习生理心理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一、心理活动的基本概念二、精神病与精神病学的基础知识三、神经病与神经病学四、脑形态学的基本概念五、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六、分子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的方法学问题第二章感觉第一节视觉生理心理学一、视觉信息的产生二、视觉信息的传递三、视觉信息加工与编码第二节听觉生理心理学问题一、声音刺激的物理参数和心理物理学参数二、耳与听觉通路三、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四、对音色的神经编码五、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第三节味觉与嗅觉一、味觉二、嗅觉第四节躯体感觉一、躯体感觉模式及其编码的一般规律二、浅感觉及其上行通路三、深感觉及其传导通路四、内脏感觉与痛觉第三章知觉的生理心理学第一节知觉的神经基础一、失认症与知觉的脑结构二、知觉的细胞生理学基础第二节知觉理论及其生理学研究一、两种加工过程和知觉特征结合论二、脑事件相关电位与知觉过程三、脑区域性糖代谢与知觉过程第三节视知觉机制一、空间知觉的枕-顶通路二、物体知觉的枕-颞通路三、面孔的认知与识别第四章注意的生理心理学理论第一节心理加工理论关于注意机制的认识第二节非随意注意与朝向反射第三节神经活动模式匹配理论第四节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第五节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第六节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第五章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第一节学习模式一、联想式模式二、非联想式模式三、程序性学习或熟练与技巧性学习四、认知学习五、情绪性学习六、味-厌恶学习七、印记式学习第二节学习的脑机制一、脑等位论与机能定位论的统一二、暂时联系和异源性突触易化三、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三节联络区皮层与认知学习一、颞顶枕联络区皮层与学习二、前额叶皮层第四节小脑与快速运动反应性学习第五节边缘系统与情绪性学习一、边缘系统相互作用的学习模型二、嗅觉与味觉条件反射第六节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一、空间辨别学习二、学习过程中的抑制性调节三、情绪性学习的调节第七节无脊椎动物的学习模型第六章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第一节记忆的痕迹理论一、短时记忆的反响回路二、长时记忆的生化基础第二节海马的记忆功能第三节人类的记忆障碍一、海马与顺行性遗忘二、脑震荡与逆行性遗忘三、心因性和原因不明的遗忘症第四节多重记忆系统与多重编码理论第五节对记忆机制研究的新挑战第七章言语、思维的脑机制第一节脑和言语障碍一、失语症研究二、清醒病人脑刺激的效应第二节脑与思维一、阳性精神分裂症及其脑机制二、阴性精神分裂症的脑形态学改变三、两类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脑机制的关系四、言语、思维的脑机制第三节言语思维和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一、正常人类被试的实验分析二、割裂脑病人的实验分析三、应用现代构象技术的实验研究第四节言语知觉的认知理论第八章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饮水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二、摄食行为三、性行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四、防御和攻击行为五、睡眠与觉醒的脑机制第九章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第一节关于情绪、情感的经典研究一、情绪生理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二、情绪生理心理学的经典实验研究第二节情绪、情感的生理基础一、三、情绪、情感的神经机制四、情绪、情感的生物化学调节机制第三节情感性精神病的发病机制第十章运动和意志行为第一节神经肌肉装置与运动功能一、肌肉的分类与特点二、神经肌肉接点与接点传播第二节脊髓运动反射一、单突触反射二、多突触反射三、最后共同公路第三节脑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控制一、脑对运动功能的节段性控制二、大脑皮层和锥体系的运动功能三、锥体外系及其运动功能四、小脑的运动功能第四节目的方向性运动和计划性意志行为三、教学方法以课堂教授为主,辅之以实验。

02《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02《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61802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学时数:54学分数:3执笔者:编写时间:2004年8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生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生理基础的科学。

通过生理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要旨;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和原则;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和原则难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要旨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和原则第四节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第二章神经解剖学基础(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解剖学定位;脑的概观;脊髓的概观;周围神经系统(二)教学内容:重点:脑的概观难点:神经系统的解剖定位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解剖定位第二节脑的概观第三节脊髓的概观第四节周围神经系统第三章体内信息加工和传递过程(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突触传递的化学性质;脑表现的整体电位;激素。

(二)教学内容:重点: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难点:神经细胞兴奋和传导的离子运动第一节神经系统中的电信号第二节神经细胞兴奋和传导的离子运动第三节突触传递的化学性质第四节脑表现的整体电位第五节激素第四章感觉的基本过程(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感觉世界的多样性和适当刺激;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感觉系统的信息加工。

(二)教学内容:重点: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难点:感觉系统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第一节刺激的多样性和适当性第二节感觉系统的基本功能第三节感觉系统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第五章知觉的加工过程(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视觉信息的加工;听觉的信息加工;平衡觉的信息加工;躯体感觉的信息加工;嗅觉的信息加工;味觉信息的加工;个体的经验对知觉系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目标生理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教育,为心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2.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名词和术语。

3.使学生全面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思考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策略。

4.使学生理解有关感觉、知觉、注意、基本动机行为、学习与记忆、情绪、人格等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5.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起来去分析、解决新问题。

6.开设实验课,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去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学要求生理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既是心理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具备普通心理学,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等基础知识,也要具备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

三、大纲依据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专业设置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及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2.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发展趋势;3.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基础;4.参考部分国内外同类教材。

主要包括:(1)沈政、林庶之,《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邵郊,《生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3) Carlson N.R Physiology of Behavior (5th edition), Allyn &Bacon,2000。

四、教学原则根据本学科的内容、性质及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应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1.科学性原则:对生理心理学阶段性理论的阐述、推理和论证过程,要确保教学内容及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确切性。

2.直观性原则:综合利用VCD、录像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的升华,启发学生思维,使其获得正确的概念和原理知识。

直观手段的选用遵循形式为内容服务、少而精的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用事实或实验现象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引导学生探索心理现象生理机制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学习兴趣。

4.能力培养原则: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课的组织既要保证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仪器,获得一定的实验技能,也要使学生能够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原理,同时促进学生理解从实验过程到结果,及从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以理论课为主。

理论课教学主要采用叙述演示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教学内容,适当安排课堂讨论等活动,力求系统、准确、客观、直观、生动地将大脑的工作原理呈现出来。

同时布置课外作业,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配合理论课的内容和教学进度开设实验课。

教师可利用实物投影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演示,并指导学生亲手动手,使他们了解实验设计与操作的基本过程,掌握包括常规解剖学、立体定位技术等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多道仪等电生理仪器的操作原理和脑成像工作的基本原理。

训练学生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在每次实验后完成实验报告。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方法与策略、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两大部分,总学时为60课时;实验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学实验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室实验两部分,总学时为20学时。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常用的实验方法 6生理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2生理心理学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训练 2 第三章感知觉的生理心理学 6第四章注意的生理心理学 4实验一放松和注意状态下的脑电(EEG) 2 第五章基本动机行为的生理基础8实验二下丘脑与摄食行为 2实验三胰岛素与摄食行为 2 第六章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8实验四消极回避反应 2实验五电痉挛休克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2 第七章语言的神经生物学基础8实验六语言的ERP实验演示 2 第八章情绪与应激的生物学基础8实验七电刺激引起的侵犯行为 2实验八生物反馈训练 2 第十章人格的生理心理学问题 4复习总结 4共计80七、测试与评估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别测试与评估。

1.理论课的测试与评估目的:重点考察学生对生理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方式:主要采取平时测验与期末综合性考试两种方法。

(1)平时测验:占总成绩的30%。

主要是检查教学效果,调节师生动机,改进教学。

采用单元测验、课外作业(如对学科发展趋势或一篇文章进行合乎逻辑的学术评价)等方法,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的识记,及对理论原理的理解水平。

(2)期末综合性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主要以书面的认知测验为主,重点考察学生对总体教学内容的理解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命题既要保证学科内容的覆盖面也要突出重点,同时具备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评定的目标包括对生理心理学中的术语、事实、方法等具体内容的识记;对心理现象生理机制的理解水平;对学科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对理论原理的应用能力等。

考题的编写力求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和测验的可靠性。

根据本学科内容特点,题式可包括选择题等固定应答型,及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自由应答型两大类。

2.实验课的评估目的: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的操作水平,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方式:评定学生实验操作(占总成绩的50%)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水平。

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八、附录:课程内容、学时分配与具体要求生理心理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共60学时)第一章绪论(4课时)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历史1.1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2脑研究的历史回顾1.3当代主流与发展趋势第二节相关基础知识2.1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2内分泌系统2.3 药物与行为的关系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科性质、当代的主流及发展趋势。

难点:人脑的结构和功能。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大脑演化(VCD)、人体的奥秘、脑图谱光盘、人脑模型本章作业(或思考题)与实习活动1.神经信息是如何通过突触的?2.总结大脑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人体有哪些主要的内分泌腺?其主要功能有哪些?4.什么是药物成瘾?常见的滥用药物有哪些?本章必读书目与参考书目1.K.W.沃尔什(澳)《神经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4。

2.邵郊《生理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3.沈政、林庶之《生理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杨雄里《脑科学的现代进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

5.A.P.鲁利亚(前苏)《神经生理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83。

第二章常用的实验方法(6课时)第一节常规解剖学检查方法1.1常规组织学方法1.2组织化学技术第二节干预脑功能的手段2.1手术损伤法2.2刺激法2.3脑立体定位技术2.4脑损毁后的行为评定第三节脑功能的电磁记录技术3.1脑电图3.2诱发电位3.3脑磁图第四节常用的脑成像技术4.1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4.2正电子放射扫描技术4.3核磁共振显影技术本章重点和难点脑电及脑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生理心理学实验录像带本章作业(或思考题)与实习活动1.常用的生理心理学技术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哪些可用于对正常人类被试的生理心理学研究?2.总结各种脑成像技术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策略的关系。

3.讨论脑损伤后的行为评定与研究本章必读书目与参考书目1. Carlson N.R,Physiology of behavior, Allyn &Bacon,2000。

2.谭郁玲,临床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邵郊:《生理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第三章感知觉的生理心理学(6课时)第一节视觉的生理心理学1.1视觉信息加工与编码1.2视知觉与视觉联络皮层1.3视觉失认症1.4脑事件相关电位与知觉过程第二节听觉的生理心理学2.1听觉信息的产生和传递2.2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2.3听觉缺陷的康复问题2.4听觉失认症本章重点和难点视觉、听觉信息的加工和编码,与失认症有关的脑结构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视觉和听觉系统的图片、模型本章作业(或思考题)与实习活动1.视觉信息加工和编码的主要规律有哪些?2.描述音强的神经编码机制与声源的空间定位原理。

3.与失认症有关的脑结构有什么关系?本章必读书目与参考书目1..沈政、林庶之《生理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 Carlson N.R Physiology of behavior, Allyn &Bacon,2000。

第四章注意的生理心理学(4课时)第一节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1.1特异传导系统和非特异传导系统2.2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第二节儿童注意缺陷障碍2.1注意缺损障碍的一般概述2.2生物学病因探讨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及儿童注意缺损障碍的生物学病因。

难点: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多媒体设备和相关图片本章作业(或思考题)与实习活动1.为什么说丘脑网状核在随意和非随意注意的选择中具有闸门的作用?2.什么是注意缺陷障碍?其可能的生物学病因有哪些?本章必读书目与参考书目1.魏景汉罗跃嘉,《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研究》,2000讲习班讲义。

2.沈政林庶之,《生理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第五章基本动机行为的生理基础(8课时)第一节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1.1为什么要睡眠?1.2睡眠障碍1.3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第二节饮水行为的生理基础2.1渴感的产生2.2饮水的生理基础第三节摄食行为的生理基础3.1摄食与新陈代谢3.2影响摄食行为的因素3.3与摄食有关的脑结构3.4摄食行为的生化调节3.5摄食障碍第四节攻击行为4.1攻击性行为4.2攻击性行为的神经控制4.3攻击性行为的激素调节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饮水、摄食及睡眠的生理基础难点:葡萄糖对摄食行为的调节机制,饮水、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脑结构及生理机制图。

本章作业(或思考题)与实习活动1.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

2.渴感是如何产生的?原发性饮水的生理机制。

3.葡萄糖在摄食调节中的作用?4.攻击行为的神经和激素调节过程。

5.思考与讨论:(1)摄食障碍的病因对我们的日常保健有何提示?(2)睡眠的功能:睡眠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梦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