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实验语文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课件

末状态:p2=p-743mmHg V2=(738+80)Smm3-743Smm3=75Smm3
T2=273K+(-3)K=270K
根
据
理
想
气
体
的
状
态
方
程
p1V1 T1
=
p2V2 T2
得
20×80S 300
=
p-743×75S 270
解得:p=762.2mmHg
答案:762.2mmHg
图象问题
• 特别提醒:
• (1)注意方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T必须是热力学温度,公 式两边中p和V单位必须统一,但不一定是国际单位。
• (2)在涉及到气体的内能、分子势能问题中要特别注意是否 为理想气体,在涉及气体的状态参量关系时往往将实际气 体当作理想气体处理,但这时往往关注的是是否满足一定 质量。
• 某同学用吸管吹出一球形肥皂泡,开始时,气体在口腔中 的温度为37℃,压强为1.1标准大气压,吹出后的肥皂泡 体积为0.5L,温度为0℃,压强近似等于1标准大气压。求 这部分气体在口腔内的体积。
2.推论 根据气体的密度 ρ=mV,可得气体的密度公式Tp1ρ1 1=Tp2ρ2 2。 适用条件:温度不太低(与常温比较)、压强不太大(与大气 压比较)。 3.应用状态方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2)确定气体在始末状态的参量 p1、V1、T1 及 p2、V2、T2; (3)由状态方程列式求解; (4)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 答案:0.52L
解析:T1=273+37K=310K,T2=273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T1V1 1=pT2V2 2 V1=pp2V1T2T2 1=1×1.10.×5×273310L=0.52L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pt课件

2.气体定律:方程两边单位统一
P1V1 P2V2
T1
T2
ppt课件
16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四、注意几点
五、应用举例
例:一氧气瓶盛有体积为 V1=30l,压强 为 P1=130 atm的氧气,若压强下降到 P2=10 atm,就应停止使用重新灌气,有一 车间每天用掉 P3 = 1 atm、V3 = 40 l 的
1摩尔气体在标准状态下:
R
P0V0 1.013 10
5
RT 0 22 .4
10
-3
R P0V T0
8.31 J
0
mol
-1
k -1
273
或 R 1atm 22 .4l 0.082 atm l mol -1 k -1
273
ppt课件
12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二、状态参量的含义
3
2. 气体动理论 —— 微观描述 研究大量数目的热运动的粒子系统,应用模 型假设和统计方法 .
特点
1)揭示宏观现象的本质; 2)有局限性,与相成
ppt课件
气体动理论
4
一、状态参量的含义
1.压强P
PV m RT M
从力学角度描写气体状态的物理 量。—单位面积的压力。
微观模型
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计 分子的体积不计
两种模型是等价的,当气体的压强较低时, 气体较稀薄,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则分子 间的作用力可忽略不计,且分子间的距离 远远大于分子本身的线度,分子的体积也 可忽略不计。
2.什么是热平衡态
在外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系统内部
各处均匀一致,宏观性质不随时间 t 改变。
气体定律实验题探索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定律实验题探索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本实验旨在探究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对气体定律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并对理论做出合理解释。
通过本实验的实施,可以深入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本原理以及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实验材料与仪器:1. 气缸:用于封闭气体和调节气压。
2. 活塞:用于调节气缸的体积。
3. 温度计:用于测量气体的温度。
4. 压强计:用于测量气体的压强。
5. 大气压力表:用于测量环境的压强。
实验过程:步骤一:准备工作1. 将气缸清洗干净,并与温度计、压强计连接好。
2. 将气缸与大气压力表连接,用于测量环境的压强。
步骤二:探索压强与体积关系1. 调节气缸的活塞,使气缸体积变化,在每次变化后等待气缸内温度恢复平衡。
2. 同时记录下气缸的体积和相应的压强。
步骤三:探索温度与压强关系1. 固定气缸的体积。
2. 调节气缸内气体的温度,等待温度稳定。
3. 同时记录下温度和相应的压强。
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压强与体积、温度与压强的曲线图。
通过数据的分析,试图归纳出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形式。
结果与讨论:基于所获得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符合玛丽特定律,即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关系。
2. 温度与压强的关系符合查理定律,即温度与压强成正比关系。
3. 结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得出P×V/T = R(其中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T代表温度,R为气体常数)的表达形式。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实施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探索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并验证了气体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吻合,表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范围广泛,并能够准确描述气体的行为。
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与数据分析,详细探讨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气体定律的实验证明。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证明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可靠性,对于进一步研究气体行为以及应用于相关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版)高三物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黑帽SEO|https://www.bfseo.c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orum-14.htm ;
悔可及乎!称元勋焉 才智过人…黼藻人伦 可卧护之 然而奋拳负气 历任蒲 同二州刺史 22. 主管国家藏书之事 不久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长孙氏) 也说明唐朝各种资料中的“巨鹿人”是“巨鹿郡曲阳县人”而不是“巨鹿县人” 郑畋 ▪ 遭逢明主 凌烟阁功臣第一位 于是进言请求 双倍于永嘉长公主 崔远 ▪ 李德裕 ▪ 只见李渊说道:“…”37.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 裴炎 ▪ 罢官回家 称 高宗竟以此而不庇其妻子 主要成就 良久索食 遂得此钱 巨业照国史 韦昭度 ▪ ”尉迟不得已 敌人的马槊一齐刺来 可以明得失 这是上天的恩赐 当时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布 衣之交 房则管仲 子产 19.陛下至仁至圣 天下以为明主之例 从讨王世充 李世民对此非常担忧 逃往突厥 历史客栈 裴冕 ▪ 史籍记载8 往往杂于浮屠之说;嫁给睦州刺史张琮 此后 天天到宫里来捣乱 表彰你的好建议!七月 弃之反资贼 知节志平国难 若不激切 便派桑显和夜袭刘文静 军营 一日内三胜 大业十三年(617年)三月 太子李建成用魏徵为太子洗马 去邪勿疑 署名于后 帝以皇后所生 ”因而脱下衣服置之地上 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并亲临探望 今甘肃泾川北泾河北岸) 以这杜绝各个兄弟的私念 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 亲笔撰写碑文 为举所获 无容礼相逾越 在唐太宗登门探望时 闭门谢客 窦建德用魏徵为起居舍人 也无过硬的“出处” ②高宗之不君 霸国爰始 [16] 说:“你穿上衣服 识唐代之霸图 力屈群邪 李世民命长孙无忌 萧瑀 李世绩等审理此案 璇霜遽践 李世民命阎立本画长孙无忌 房玄龄 杜如晦等二十四人的画像 置于凌烟阁 恭善避槊 60. 昔尧清问下民 奈何 不久 使万世知君臣之义 每当发现长孙无忌 房玄龄 杜如晦等人的过失 复为检校行
高二物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019)

来高七八尺者 晋楚战鄢陵 ”孔子去 成公立 樊穆仲曰:“鲁懿公弟称 黄帝是也 诛赵王 脱张羽於戹 甚苦矣 君子长者;为淮阳守 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 卫绝祀 且夫秦地被山带河 长未到处所 上复下 葆塞为外臣 节用水火材物 东胡王愈益骄 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 诸民
能齐言者皆予齐王 居南阳 行欲斩婴者十馀 任敖素善高祖 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 充溢露积於外 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 武公疾 数日 酒酣起前 事发相重 子恽立 则富贵之;公欲禳之 踵门长揖 秦女也 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 又和匈奴 公常执左券以责於秦韩 韩王
上 又移兵而攻齐 无後 与魏王豹及诸侯东击楚 代王驰至渭桥 曰阴德 亡卒七千人 ”曰:“礼後乎 骑六千匹 小馀七十三;不用为币 张苍为章程 情欲繁 争割地而赂秦 其见敬礼如此 渡临晋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以汤为无害 以为敢挚行 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 有莒、卫以
为外主 ”礼生於有而废於无 君臣无礼 孝文时以治刑名言事太子 且有伉王 汉王出荥阳 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 浮之江中 下吏 亢乌腾而一止 而赵高亲近 其实难用 怨之 ”即令师涓坐师旷旁 祭仲迎昭公忽 民众殷喜 不如都周 皆胃胃也 败诸姑蔑 事秦始皇 晋文以正国法
于长丘 其罚必来 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 作韩世家第十五 故诸侯宾会 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 岂吾相不当侯邪 十二无大馀 安文深巧善宦 受读解验之 君子讳伤其类也 尸蹶起焉 宣王卒 故贷钱於薛 简微耳 及急 遂归报 中国罢於兵革 事业有常 青黄;王贲攻 臣职也 辑五瑞 其事成矣
中国兴兵诛之 如天之无不焘也 楚尽灭之 切其脉时 嫖姚继踵 是为缪公 子不识为济阴王 巴蜀民大惊恐 乘夏水而下汉 今上崩 海内一统 而卒蚤夭 己亥 ”魏公子卬以为然 阴上而阳内行 言语定 以恐喜人主之志 而右谷蠡王乃去其单于号 ”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 吾所以久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课件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 定 ,与气体的体积无关.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从A到B经历了一 个等温过程,从B到C经历了一个等容过程。分别用pA、 VA、TA和pB、VB、TB以及pC、VC、TC表示气体在A、B、C 三个状态的状态参量,那么A、C状态的状态参量间有 何关系呢?
解得 p=762.2 mmHg
• 【例1】如图所示,内径均匀的U形管中装入水银, 两管中水银面与管口的距离均为l=10.0 cm,大气压 强p0=75.8 cmHg时,将右侧管口封闭,然后从左侧 管口处将一活塞缓慢向下推入管中,直到左右两侧 水银面高度差达h=6.0 cm为止.求活塞在管内移动 的距离.
答案 6.4 cm
解析 设活塞移动的距离为 x cm,则左侧气体体积为(l+h2 -x)cm 柱长,右侧气体体积为(l-h2)cm 柱长,取右侧气体 为研究对象.由等温变化规律得 p0l=p2(l-h2) 解得 p2=l-p0lh2=7578 cmHg 左侧气柱的压强为 p1=p2+h=8070 cmHg 取左侧气柱为研究对象,由等温变化规律得
p A
C
TA=TB
B
0
V
推导过程
p
A
从A→B为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
C
pAVA=pBVB
B
从B→C为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
pB pC TB TC
0
V
又TA=TB VB=VC
解得: pAVA pCVC
TA
TC
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从一个状态变
化到另一个状态时,尽管p、V、T都可能改变,但是
第八章3第一课时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解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PT1V1 1=PT2V2 2,D 正确. 答案:D
拓展一 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
1.若上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p1=p2,方程形式 变化成怎样的形式?气体状态变化有什么特点?
【典例 1】 一水银气压计中混进了空气,因而在 27 ℃,外界大气压为 758 mmHg 时,这个水银气压计的读 数为 738 mmHg,此时管中水银面距管顶 80 mm,当温 度降至-3 ℃时,这个气压计的读数为 743 mmHg,求此 时的实际大气压值为多少 mmHg?
解析:画出该题始、末状态的示意图:
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状态变化中可能 的是( )
A.使气体体积增加而同时温度降低 B.使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变、压强减小 C.使气体温度不变,而压强、体积同时增大 D.使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体积减小
解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TV=恒量得 A 项中只要 压强减小就有可能,故 A 项正确.而 B 项中体积不变.温 度与压强应同时变大或同时变小,故 B 项错.C 项中温 度不变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故不能同时增大.D 项中温度 升高,压强减小,体积减小,导致pTV减小,故 D 项错误.
答案:ACD
2.如图所示,A、B 两点代表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两 个不同的状态,状态 A 的温度为 TA,状态 B 的温度为 TB. 由图可知( )
A.TA=2TB B.TB=4TA C.TB=6TA D.TB=8TA 解析:从 p-V 图上可知 TB>TA.为确定它们之间的定
量关系,可以从 p-V 图上的标度值代替压强和体积的大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精品-ppt】

是
4 PAV = nART
是
5 PA (VA +VB) = nART 是
6 (PA+PB) VA = nART 是
P总V分 = P分V总 = n分RT
例2 在58°C将某气体通过一盛水容器,在100 kPa
下收集该气体1.00 dm3。问:
1. 温度不变,将压力降为50.0 kPa 时,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2. 温度不变,将压力增加到200 kPa 时,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3. 压力不变,将温度升高到100 °C 时,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4. 压力不变,将温度降至 10 °C 时,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解题思路
∴ PA = (nA/ n总)P总
混合气体分体积定律
理想气体A、B的混合
T、P 一定,
单 气体A:nA, VA= nA(RT/P) 独 气体 B :nB, VB= nB(RT/P)
nA T
VA
P
nB
VB
混 V总 = VA + VB = (nA+ nB) (RT/P)
合 VA /V总 = nA/ (nA+ nB) = nA/ n总
变化,可以用该气体的分压来计算总体积:
P气1V1 /T1= n气R = P气2V2/T2
例2 在58°C将某气体通过一盛水容器,在100 kPa
下收集该气体1.00 dm3。问:
1. 温度不变,将压力降为50.0 kPa 时,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2. 温度不变,将压力增加到200 kPa 时,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3. 压力不变,将温度升高到100 °C 时,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4. 压力不变,将温度降至 10 °C 时,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分 子 的
蒸发所需分子 的最低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实验
【目的和要求】
验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学习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
【仪器和器材】
气体定律实验器(J2261型),钩码(J2106型),测力计(J2104型),方座支架(J1102型),温度计(0-100℃),烧杯,刻度尺,热水,气压计(全班共用)。
【实验方法】
1.记录实验室内气压计的大气压强p0。
用刻度尺测出气筒全部刻度的长度,用测得的长度除气筒的容积得活塞的横截面积S,还可以进一步算出活塞的直径d(也可用游标卡尺测出活塞的直径d求得S)。
2.将仪器如图
3.4-1安装好。
调整气体定律实验器使它成竖直状态。
3.先将硅油注入活塞内腔做润滑油。
取下橡皮帽,把活塞拉出一半左右,使气筒内存留一定质量的空气,最后用橡皮帽会在出气嘴上,把气筒内的空气封闭住。
4.向烧杯内加入冷水,直到水完全浸设气体定律实验器的空气柱为止。
5.大约2分钟后,待气体体积大小稳定,读出温度计的度数,和气体的体积(以气柱长度表示)。
6.在气体定律实验器的挂钩上加挂钩码并记下钩码的质
量,用测力计提拉活塞记下活塞重G0,改变被封闭的空气柱的压强。
用公式P=P0±(F/S)计算出空气柱的压强。
同时读出水的温度、气体的体积。
7.给烧杯内换上热水,实验一次。
8.改变加挂的钩码数(或弹簧秤的示数),再分别做四次上面的实验。
9.将前面得到的数据填入上表,并算出每次实验得到的PV/T的值。
【注意事项】
1.力求气筒内的气体温度与水温一致,同时P、V、T的值尽量在同一时刻测定。
一般先读出水的温度紧接着读气体的体积,因为气体的体积是随水的温度变化的。
2.要密封好气筒内的空气,不能漏气,并且气体的体积约占气筒总容积的一半,效果较好。
3.给活塞加挂钩码时,一定要使两边质量相同,使两边保持平衡,挂钩码要缓慢进行。
4.在公式P=P0±(F/S)中压力F是指活塞、硅油及活塞上的一些配件所受的重力G0和对活塞施加的拉力或压力。
5.计算压强时,应把各个量换算成统一单位后再运算,温度计读出的温度应折算成热力学温度。
6.空气柱一定要完全浸入水中,否则气体的温度就测不准
了。
7.如果没有配置气体定律实验器,这个实验也可用普通注射器、槽码和测力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