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资料
青岛港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已具有115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全国512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
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
现有职工16000人。
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其中,营运码头13座,营运泊位49个。
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2个。
公司简介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已具有115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全国512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
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
现有职工16000人。
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其中,营运码头13座,营运泊位49个。
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2个。
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英文名字Qingdao Port Group Co., Ltd.公司概况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1.87亿吨,比上年(下同)增长14.8%,连续5年每年净增2000万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五位。
其中,外贸吞吐量1.41亿吨,增长17%,继续居中国大陆外贸口岸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630.7万标准箱,增长22.7%,继续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铁矿石吞吐量6317万吨,增长12.5%,其中进口铁矿石吞吐量4772万吨,继续居进口铁矿石世界第一大港;石油吞吐量3510万吨,增长10%。
安全引领及时靠离船舶2.89万艘次,其中船长超过200米的大型船舶4370艘次。
港口总收入53亿元,增长26%,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5.3亿元。
通过港口外贸货物为国家创造海关关税税源247.66亿元。
青岛港港口数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船宽限制 (米)
41 号泊位 42 号泊位 43 号泊位 44 号泊位 45 号泊位 46 号泊位 47 号泊位 48 号泊位 49 号泊位 50 号泊位 51 号泊位 52 号泊位
60 号泊位
121
6.8/6.5
一般货轮
161
7.4/7.3
一般货轮
100
6.5/6.5
一般货轮
174
5.5/6.5
13.6M
4Vsl
11.8M
8-10Vsl
14M
12-14Vsl
吃水超过 17 米的 超大船只
岸边起重机 货物吞吐量
32Mt X 1 10Mt X 2 10Mt X 2
32Mt X 1 16Mt X 1 10Mt X 1 10Mt X 1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一般货轮
210
8.8/8.8
一般货轮
210
12.8/12.8
一般货轮
210
12.8/12.8
10Mt X 3
一般货轮
250
12.4/12.5
33.5Mt X 5 一般货轮
225
11/11.4
一般货轮
223
12/11.8
32Mt X 2
一般货轮
198
10.3/10.3
25Mt X 3
一般货轮
218
10.3/10.3
港口位置
潮汐
航道
引航 拖船 燃料、淡水及必 需品供给 船舶维修 仓库及存储空间 港内轨道 内地贸易区 进口货物 出口货物 名字或序列号 (须 列 明)
青岛港水文资料

青岛市是一座山光水色秀丽、自然景观独特的海滨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东方瑞士”之美称。青岛市的主要风景名胜有崂山、八大关、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第一海水浴场、小鱼山、神话洞、中山公园等。
青岛港共有装卸机械752台,主要装卸机械均达到国际港口先进水平。其中,门机、轮胎吊、浮吊等起重机械144台,最大起重能力为320吨。有集装箱装卸桥13台,轮胎龙门吊25台,集装箱牵引车103台,可接卸国际第五代集装箱船舶。大型煤炭、矿石机械有翻车效率为每小时60节3800吨的翻车机2台、装船效率为每小时4500吨的装船机2台,卸船效率为每小时1600吨的斗轮卸船机1台,堆取效率每小时4500吨的堆取料机4台。可满足10万吨级以上大型散货船的装卸需要。原油、成品油装卸设备有装卸效率为每小时3500立方米的输油臂10台,可满足30万吨级以上油轮的装卸需要。
中港公司: 主要从事内贸集装箱、冻货、纯碱装卸作业和客运服务等业务。199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89.5万吨。公司拥有码头一座,营运泊位5个;仓库面积5000平方米;堆长面积10.3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3条;各类装卸机械79台,其中重箱叉车1台、跨运车2台、集装箱拖车4台以及最大幅度22米,安全负荷32吨的门机3台。
港口类型: Seaport
自然条件
气象:
风况:夏季多南风及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及西北风。每年大于7级以上大风天约8天;台风每年约发生1~2次,对港口影响甚小。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755.6毫米,6~7月降雨最多,占全年的70%。
雾况:年平均雾日51.6天,每年4~7月为最多,对航运、生产影响不大。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
青岛港港口概况

青岛港港口概况青岛港港口概况一、港口位置及综合交通情况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黄海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9′、北纬36°05′。
水路距上海港404海里、天津港460海里、广州港1169海里、香港1160海里,距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港口超过5000海里,目前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几十条,并有国际邮轮不定期来港。
陆路距烟台市168公里、日照市104公里、潍坊市135公里、济南市318公里,公路有济青、同三、青威、青银四条高速公路和204、308、309三条国道,以及多条省级干线公路;铁路通过胶济线与全国铁路网衔接。
航空方面,青岛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78条,国际和地区航线14条,每周航班密度达到1400余班。
二、自然条件(一)气象采用1960~1996年海军团岛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
1、气温青岛年平均气温12.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4℃(1968年8月1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6.0℃(1970年1月4日)。
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685.4mm;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
3、风况年平均风速5.5m/s。
常风向为SE,频率为12%;次常风向为NNW,频率为11%。
强风向为NNW,最大风速为23m/s;次强风向为N,风速为22m/s。
>6级大风天数年平均为18d。
4、雾年平均雾日46.9d。
每年的春末夏初(4月~7月)海雾盛行,平均每年能见度小于1km的雾日约15.8d。
(二)水文1、潮汐本海区潮汐属正规半日潮。
外海潮波由东向西传播,高潮时间东部早于西部,潮差西部略大于东部;胶州湾的潮差由湾口向湾底逐渐增大。
各港区潮位特征值分述如下(以下给出的潮位值均从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1)老港区①潮位特征值平均高潮位 3.80m;平均低潮位 1.02m;平均潮差 2.78m;平均海平面 2.42m。
青岛港简介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港内水域宽深, 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青岛 港始建于1892年,是具有117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 包括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 2008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亿多吨,居世界第七位;完成 集装箱1002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十位;进口铁矿石吞吐量 居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一位, 外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集装箱作业效率、铁矿石 卸船效率世界港口第一。
冻货装卸
1、青岛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及进出口基地之一。 2、青岛市区有储存和加工于一体的专业公司十余家,冷藏能力1.5万吨, 年加工能力40万吨。 3、青岛港有规模较大的冷藏专业公司——青岛港盛国际物流冷藏公司, 有先进的双层冷藏库,微机控制,温度自动调节,冷冻温度可达-25度。 4、青岛港的冻货接卸采取车船直取的方式。 5、青岛港开展了冻货卸船转集装箱的中转业 务。 6、青岛港年接卸冻货量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
港口业务
• 煤炭装卸 • 矿石装卸 • 原油装卸 • 化肥装卸 • 氧化铝装卸 • 粮食装卸 • 钢材装卸 • 纯碱装卸 • 冻货装卸
煤炭装卸
一、煤炭装卸泊位共有三个: 1、两个装船专用泊位,泊位长度566米,前 沿水深14.1米 ,可满足10万吨级船舶靠泊作 业 。拥有单机装船能力为4500吨/小时的装 船机两台。其他主要设备有:堆/取料机一台、 取料机两台、输送皮带总长度9.5公里及高精 度自动计量装置等。整套设备采用微机控制, 自动化作业。 2、一个20万吨级的矿石卸船泊位,可兼作 卸煤,泊位长420米,拥有3台桥式抓斗卸 船机,最大起重量62吨、外伸距44米;卸 船能力单1200吨/小时。
二、煤炭卸车 拥有翻车机两台,螺旋卸车机两台,卸车能力 7600吨/小时, 堆场堆存能力200万吨,对不同的 煤种、不同货主的煤炭单堆单放。三、市场开发 1、成功开发了配煤装船新工艺; 2、成功开发了20万吨煤炭船直接中转装船工艺。
世界级大港

世界级大港----青岛港第七组青岛港位于山东省半岛胶州湾畔,毗邻黄海,胶州湾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终年不冻不淤、浪小涌缓,拥有天然的深水航道,内航道水深-17米以上,外航道水深-21米,是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
青岛港拥有码头14座,泊位72个,岸线总长13149米。
其中,营运码头12座,营运泊位5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 。
拥有中国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集装箱EDI系统、最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最大的20万吨级矿石海上过驳设施和一流设备的煤炭码头。
拥有各类装卸机械690多台,港作船舶50多艘,陆上最大起重能力150吨,海上最大起重能力320吨。
港口采用雷达导航、800兆集群通讯、卫星通讯等现代化通讯手段青岛港由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部分构成:老港区位于青岛市中心,已有百年历史,拥有万吨级以上的泊位15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矿石、煤炭、水泥、化肥、钢材、粮食、氧化铝等进出口货物装卸运输服务,是山东省及内陆腹地经济建设、商业贸易和旅游业的重要口岸。
通过近几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老港区已成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现代化港区。
煤炭、矿石、原油、集装箱是青岛港的四大优势:煤炭:青岛港是中国大陆主要煤炭出口基地之一,年通过能力1500万吨。
前湾新港区拥有两个煤炭专用泊位,前沿水深-14.1米,可满足1-8万吨级船舶靠船作业,拥有先进的全部自动化的煤炭装卸机械,双输送带装船系统每小时9000吨。
还拥有煤炭专用堆场26万平方米,堆存能力达140万吨的堆场。
1998年青岛港煤炭吞吐量完成1201万吨。
原油:青岛港是中国大陆重要的综合性原油进出口基地。
拥有20万吨级原油中转码头(黄岛二期油码头)和8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
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的装卸工艺,日最高卸油量达18万吨,接卸了中国大陆沿海港口靠泊的最大的32.3万吨超级油轮“银行家”轮。
1998年完成石油吞吐量1594万吨。
矿石:青岛港是中国大陆北方最大的矿石中转港,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斗轮式卸船机,采用一流的生产工艺,卸船效率每小时2500吨。
青岛港

硬件设施:目前青岛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位于市区主要由日本和德国等侵占青岛时期建立的老港区,一是位于胶州湾西部的新港区——前湾港。
新老港区航道水深平均-123米,泊位水深平均-15米,是国内乃至全球难得的深水良港。
青岛港口设施齐全,现有码头14个,泊位72个,其中一半为万吨级泊位,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大型的新型桥吊,可以装卸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
,码头岸线长达6080米,而且集中利用度高,后方拥有充足的集装箱堆场,有利于船公司降低成本,最大化实现码头作业规模效益。
安装的集装箱卸桥外伸距达70米,与美国诺福克港并列世界第一,港口硬件设施优越。
同时,新建的前湾港区处于胶州湾内海,防风浪能力较强,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较小,而且港阔水深,水域条件良好,不冻不淤,可以全天候停靠第六代及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舶。
除了海上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码头一流的硬件基础外,陆上也配备了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
青岛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口岸城市,具有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和信息网络。
公路运输通过济青、青银高速公路和同三线等与全国公路网相联通,形成了高等级公路连接成网、向周边城市和内陆辐射的公路网络。
铁路运输通过胶济线、胶黄线与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大动脉相连接,集装箱海关直通式“五定”班列和亚欧大路桥过境运输的开通,使青岛港对内陆腹地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筑起较畅通的海运、铁路、公路综合运输网络,为物流发展提供了畅通高效的集疏运通道。
信息平台:,我市科技发展计划重大专项———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青岛港物流信息平台)正式通过专家验收。
青岛港作为现代物流和信息流的枢纽,投资600万元建设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采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通过有效地运用、配置、整合和优化资源,实现了与海关、商检、海事、税务、金融、外经贸和交通等政府监管部门的联网和信息共享。
该平台与船务、船代、货主、货代、码头、报关行、储运、机场、铁路、银行、保险等各类企业联网,进行电子交换业务、无纸贸易、无纸放行和信息的增值服务,为用户提供信息协作和共享。
青岛港口资料

青岛港口资料青岛港口资料港口中文名:青岛港口英文名: QINGDAO港口代码: CNQIN港口缩写: TAO所在国家: CHINA经纬度:36°04’N 120°19’05”E时差: -8:00锚地: 36-00-30N120-21-30E泊位吃水:大港航道限制最大吃水13米;前湾航道限制最大吃水14米海图号: 12351甲,12352甲(中)详细介绍:自然条件气象:风况:夏季多南风及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及西北风。
每年大于7级以上大风天约8天;台风每年约发生1~2次,对港口影响甚小。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755.6毫米,6~7月降雨最多,占全年的70%。
雾况:年平均雾日51.6天,每年4~7月为最多,对航运、生产影响不大。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2.1℃,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6℃。
冰况:水文: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3.85米,平均低潮位1.08米,最高高潮位5.36米,最低低潮位0.70米。
潮流:属半日潮流,总的特点是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潮流基本属于往复流,最大流速方向同海岸平行。
前湾最大涨潮流速0.51米/秒,最大落潮流速0.33米/秒。
波浪:胶州湾波浪主要为湾内小风区波浪及外海波浪经湾口的折射波、绕射波。
交通状况青岛港具有良好的运输条件。
胶济铁路和胶黄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烟青高速公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与港区相连。
青岛港客运站与青岛国际航空港、青岛火车站连成立体交通服务网络。
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运输,使青岛港具有高效的疏港运输能力。
海路可达国内外各港口,货运航线可至东北、华北、华东各省沿海;客运有至上海、日本下关、韩国仁川等航线。
经济腹地青岛港的经济腹地为青岛市、山东省及河南、河北和山西省部分地区,纵横连接华东、华北、中南等地区。
青岛港腹地内工业发达,主要有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采掘、冶金等工业。
腹地内矿产资源、建材资源、海产品、农副产品较为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信息
坐标位置:
青岛港位于北纬36°04′00″,东经120°19′05″。
气温情况:
年平均气温为12.1℃,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6℃。
风力情况:
夏季多南风及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及西北风。
每年大于7级以上大风天约8天;台风每年约发生1、2次,对港口影响甚小。
年中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755.6毫米,6~7月降雨最多,占全年的70%。
雾气情况:
年平均雾日51.6天,每年4~7月为最多,对航运、生产影响不大。
水文:
为正规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3.85米,平均低潮位1.08米,最高高潮位5.36米,最低低潮位0.70米。
航道:
进出青岛港的航道分湾内航道及外海航道两部分。
湾内航道为进入胶州湾后驶往各港区的航道,外海航道为胶州湾外的进湾航道。
本市地区
一组从“青岛—日本贸易物流发展研讨会”上得到的数字,再次让人们看到港口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到2020年,青岛的港口经济总量将占到全市GDP 的30%以上。
腹地部分!!
表1 2003年部分港口集装箱运输对腹地的贡献水平(单位:万标箱)
地区腹地外贸值生
成的港口集装
箱量
港口集装箱实际箱
量
港口对腹地的贡献水平
(%)
(实际箱量/生成箱量)
上海2,298.94 1,128.17 49.07 天津854.96 301.54 35.27 广州2,268.19 276.17 12.18 深圳2,268.19 1061.49 46.80 青岛357.10 423.86 118.70
大连303.89 167.93 55.26
宁波491.29 276.26 56.23
全国平均水平 6,807.90 4,867.00 71.49
表1结果表明:
大部分港口的贡献水平在50%左右,尚有一半的发展空间。
青岛港对腹地经济的贡献最大,贡献水平值高达118.7%。
说明青岛港腹地开拓能力较大,实际腹地不仅仅限于山东省,还吸引了更广范围的腹地,如周边的河南、安徽等地生成的箱量。
青岛港集装箱货源的85%来自山东省内,直接腹地是山东半岛,因此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情况直接影响了港口的业务量。
近几年来山东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GDP 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国GDP 增长速度(图2)。
2007 年末,山东GDP 已经达到25887.7 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总量居全国第二。
全国及世界
全国港口中唯一一个集装箱、煤、油、矿四大货种吞吐量全部都超过1500万吨的港口,集装箱居全国港口第三位
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形成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以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能源和大宗干散货储运集散为重点,依托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拓展港口物流、保税、信息、商贸等服务功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
打造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图片部分
年吞吐量达到三点五亿吨超级港口指挥控制中心竟然只有五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