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应力与变形

合集下载

焊接应力与变形及其预防和校正措施

焊接应力与变形及其预防和校正措施

焊接应力与变形及其预防和校正措施焊件不均匀局部加热和冷却是导致焊接应力和变形产生的根本原因。

1.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a)收缩(纵向、横向)变形 b)角变形 c)弯曲变形 d)波浪变形 e)扭曲变形 f)错边(长度方向、厚度方向)变形σ>σs时,产生变形σ>σb时,产生裂纹,甚至断裂2.预防和减小焊接应力及变形的措施1)合理设计焊接结构(减少焊缝长度和截面积、尽量采用对称焊缝、避免交叉焊缝);2)焊前预热(焊后冷却时,加热区与焊缝同时收缩。

此法称为加热减应区法:如图a)焊前b)焊后);3)反变形法4)刚性固定法5)选择合理焊接顺序a)焊接顺序应能使焊件自由收缩 b)对称焊接法 c)长焊缝的分段焊法 d)工字梁的焊接方法6)锤击焊缝法3.焊接变形的校正1)机械矫正法a)压力矫正 b)锤击矫正变形的步骤2)火焰矫正法a)T形梁的火焰矫正 b)薄板波浪变形的火焰矫正4.焊接接头设计1)焊接结构应尽量选用型材成冲压件a)用四块钢板焊成 b)用两根槽钢焊成 c)用两根钢板弯曲后焊成 d)容器上的铸钢件法兰2)合理布置焊缝①焊缝布置应尽量分散a)、b)、c)不合理 d)、e)、f)合理②焊缝和位置应尽量对称布置a)、b)不合理 c)、d)、e)合理③尽量减少构件成焊件接头部位的应力集中a)不合理 b)合理④焊缝应避开最大应力和应力集中部位a)、b)、c)、d)不合理 e)、f)、g)、h)合理⑤对不同厚度钢板的受力对接接头,要采用工艺措施⑥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焊缝对结构附加应力的影响a)次要焊缝影响主要受力构件 b)附加元件(卡箍)代替次要焊缝。

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

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

近缝区的构件在加热和随后冷却过程中发生了塑性变形,
• 受到焊接残余应力的焊缝金属的收缩变形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二 横向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
三 弯曲变形
四 角变形
五 波浪变形
六 扭曲变形
• 一 纵向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
• 长板对接接头焊缝处受热温度较高,因此焊缝 金属有较大伸长,离焊缝金属较远的部位温度较 低,伸长则较小,钢板中间温度高的金属受到两边 温度低的金属限制,阻碍了它的自由伸长,因此这 部分产生压力,同时两边温度低的金属受到反作 用力而产生应力,这时钢板中存在压应力和拉应 力,并处于平衡,如有纵向微小缩短,数值都较小,
• 刚性固定法只适用塑性好的材料,特别是低碳钢,对于脆性较大的 和容易淬火而变硬脆的中碳钢等材料不宜采用刚性固定法进行结 构焊接,否则易导致焊缝产生裂缝,
• 4 散热法 • 散热法又称强迫冷却法,是将散热物体放置在焊接区域
的(ZHOU)围,使焊件迅速冷却借以减小焊接受热区域, 使变形减小,但是,这种方法对淬火倾向较大的材料易产 生冷淬而出现焊接裂纹, • 5 机械矫正法 • 机械矫正法就是对焊缝及其(ZHOU)围区域施加外力, 可以减小收缩应力和变形,其原理是利用焊缝及其 (ZHOU)围金属受外力后产生塑性变形,而将已产生收 缩的焊缝纤维伸长,从而减小了构件的可见变形和应力, • 机械矫正最好在热状态下进行,这时的金属具有较高的 塑性,对于低碳钢构件焊缝机械矫正的最佳温度在150~ 200℃左右,
一、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的基本知识
• 我们已经知道,焊缝由于有内部结构上的缺陷 和内部应力的释放、焊件将产生焊缝裂缝,同时, 在焊接过程中,焊件受到不均匀的电弧加热,受热 区域的金属膨胀程度也就不同,此时产生的内应 力和变形是暂时的,但当焊接完毕待焊件完全冷 却后,剩余的内应力和变形称为残余内应力和变 形,

焊接变形和应力

焊接变形和应力

预热法
对焊缝两侧进行预热,减小温差 引起的收缩,从而减小变形和应
力。
层间温度控制
保持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在一定 范围内,以减小热影响区的宽度, 从而减小变形和应力。
焊后热处理
对焊接后的压力容器进行热处理, 以消除残余应力,防止裂纹的产生。
案例三:船舶焊接变形和应力控制
工艺评定
在焊接前进行工艺评定,确保焊接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控制焊接应力的措施
01
02
03
04
预热法
在焊接前对焊件进行预热,减 小温差,降低焊接应力。
层间温度控制法
在焊接过程中控制层间温度, 减小温差,降低焊接应力。
锤击法
在焊接过程中对焊缝进行锤击 ,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减
小焊接应力。
热处理法
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法消除或 减小焊接应力。
05 实际应用案例
焊接应力的影响
变形
焊接应力会导致焊接结构产生变形, 影响结构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结构失效。
疲劳强度
焊接应力会降低焊接结构的疲 劳强度,缩短其使用寿命。
稳定性
焊接应力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使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 易发生屈曲或失稳。
安全性
过高的焊接应力可能导致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突然断裂,
焊接顺序规划
根据结构特点和焊缝分布情况,合理安排焊接顺序,以减小变形和 应力。
刚性固定和夹具使用
在焊接过程中使用刚性固定和夹具,限制结构的自由变形,减小焊 接应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仍然存在的应力。
焊接应力的产生与焊接工艺、 材料、结构形式等多种因素有 关。

焊接应力和变形及措施

焊接应力和变形及措施

焊接变形 1. 影响工件形状、尺寸精度 2. 影响组装质量3. 增大制造成本———矫正变形费工、费时4. 减少承载能力———变形产生了附加应力焊接应力 1. 减少承载能力 2. 引发焊接裂纹,甚至脆断3. 在腐蚀介质中,产生应力腐蚀裂纹4. 引发变形焊接应力{ 焊接加热时,焊缝区受压力应力(因膨胀受阻,用符号“-”表达)远离焊缝区手拉应力(用符号“+”表达)焊后冷却时,焊缝受拉应力(因收缩受阻),远离焊缝区受压应力焊接变形:当焊接应力超出金属 σs 时,焊件将产生变形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总是同时存在,不会单独存在,当母材塑性较好,构造刚度较小时,焊接变形较大而应力较小;反之,则应力较大而变形较小。

4.2.3 焊接变形的控制和矫正:4.2.3.1 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如图 6-2-9 4.2.2 焊接变形和应力的产生因素:根本因素:对焊件进行的不均匀加热和冷却,如图 6-2-8 焊接应力与变形:4.2.1 焊接变形和残存应力的不利影响:{ {如图 6-2-9 常见的焊接残存变形的类型1、2---纵向收缩量 3---横向收缩量 4、5---角变形量 f---挠度(1)收缩变形:即焊件沿焊缝的纵向和横向尺寸减少,是由于焊缝区的纵向和横向收缩引发的。

如图 5-2-9 a(2)角变形:即相连接的构件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普通是由于焊缝区的横向收缩在焊件厚度上分布不均匀引发的。

如图 5-2-9b(3)弯曲变形:即焊件产生弯曲。

普通是由焊缝区的纵向或横向收缩引发的。

如图 5-2-9c(4)扭曲变形:即焊件沿轴线方向发生扭转,与角焊缝引发的角度形沿焊接方向逐步增大有关。

如图 5-2-9d(5)失稳变形(波浪变形):普通是由沿板面方向的压应力作用引发的。

如图 5-2-9e4.2.3.2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1)设计方法(详见焊接构造设计)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尺寸,合理选用焊缝的截面形状,合理安排焊缝位置──尽量使焊缝对称或靠近于构件截面的中性轴(以减少弯曲变形)。

焊接应力与变形

焊接应力与变形

七、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
1.设计措施 (1)选用合理的焊缝尺寸 焊缝尺寸增加焊接变形也随之加大。但过小的 焊缝尺寸,将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并使接头的冷却速度加快,产生一系列 的焊接缺陷,如裂纹、热影响区硬度增高等。因此在满足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保 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板厚选取工艺上可能的最小焊缝尺寸。 (2)尽可能地减少焊缝的数量 适当选择板的厚度,可减少肋板的数量, 从而可以减少焊缝和焊后变形校正量。对自重要求不严格的结构,这样做即使 重量稍大,仍是比较经济的。 对于薄板结构,则可以用压型结构来代替肋板结构,以减少焊缝数量,防 止焊接变形。 (3)合理安排焊缝位置 焊缝对称于构件截面的中心轴,或使焊缝接近中 心轴,可减少弯曲变形;焊缝不要密集,尽可能避免交叉焊缝。如焊接钢制压 力容器组装时,相邻筒节的纵焊缝距离或封头焊缝的端点与相邻筒节纵焊缝距 离应大于三倍的壁厚,且不得小于100mm。
四、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2
(3)中间消除应力退火 对于大厚度,刚性较大的焊件,为了避免在焊接过 程中由于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纹,往往在中间加一次或多次消除应力退火热处理 。 (4)机械拉伸(加载)法 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根本原因是,焊件在焊后产 生了压缩残余变形,因此焊后对构件进行加载拉伸,产生拉伸塑性变形,它的 方向和压缩残余变形相反,结果使压缩残余变形减小,残余应力因此也相应地 减少。 (5)低温处理法 用一定宽度的多焰焊炬在压缩残余应力区连续加热,并随 之以喷水冷却,喷水管与焊炬以同一速度运动,这样就使原压缩应力区的应力 与加热后冷却时产生的拉应力互相抵消一部分,从而产生新的应力平衡,大大 地减少了残余应力。 机械拉伸消除应力法,对一些锅炉及压力容器的受压元件及焊接容器特别有 意义,因为锅炉受压元件及容器焊后通常要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压力均 大于锅炉受压元件及容器的使用压力,所以在进行水压试验的同时也对材料进 行了一次机械拉伸,从而通过水压试验,消除了部分焊接残余应力。水压试验 时,水的温度应高于材料的脆性断裂临界温度。

焊接应力与变形

焊接应力与变形

喷水冷却;紫铜散热板
如图示
返回本章首页
圆筒体对接焊缝焊接顺序 返 回
散热法示意图 返 回
不对称焊缝的焊接 先焊
后焊 返 回
长焊缝(1m以上)焊接 总体的焊接方向

分段退焊示意图

返 回
反变形法
焊接之前
焊接后 返 回
将焊件固定在刚性平台上。 薄板拼接时的刚性固定
将焊件组合成刚性更大或对称的结构 T形梁的刚性固定和反变形
工字梁的扭曲变形
返回本章首页
焊接残余应力基本知识
一、焊接残余应力的分类
1. 按产生应力的原因分 (1)热应力 (2)组织应力(相变应力) (3)凝缩应力应力 (4)拘束应力 (5)氢致应力
2. 按应力存在的时间分 (1)焊接瞬时应力 (2)焊接残余应力
二、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
1. 纵向残余应力 x的分布
利用焊接夹具增加结构的刚性和拘束。 对接拼板时的刚性固定
利用临时支撑增加结构的拘束。
防护罩焊接时的临时支撑


控制残余应力的措施
1. 设计措施 1)尽量减少结构上焊缝的数量和焊缝尺寸。 2)避免焊缝过分集中,焊缝间应保持足够 的 距离。
3)采用刚性较小的接头形式。 减小接头的刚性措施
2.工艺措施
交叉焊缝的焊接 返 回
受力最大的焊缝应先焊 返 回
加热“减应区”法
黄色的区域代表焊缝

红色的区域代表加热区域

焊接残余变形的矫正
1)机械矫正法:平板机、千斤顶(5-300吨手动液压千 斤顶顶起的最大高度是160-180mm)
卷板机(最多可4辊)
如图示
2)火焰矫正法:将伸长的部分加热 500℃-800℃(褐 红色)然后自然或强冷

第一章焊接应力与变形

第一章焊接应力与变形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焊接应力与变形
4)盲孔法 盲孔法与小孔法测残余应力的原理相同,但这种方法对结
构只有很轻微的破坏,对于一般构件,盲孔不需修补,对结构 的使用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盲孔法所需仪器设备较简单,除钻孔设备外只需配备应变 仪即可进行现场测量。 5)逐层铣削法
逐层铣削法是一种完全破坏的方法。 2、物理方法 1)X光衍射法 X光衍射法的基本原理是党内应力存在时,晶体
结构的刚度越大,拘束度越大,内应力也越大。 二、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的影响 1、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由于材料不能进行塑性变形,即材料处于脆性状态,随着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焊接应力与变形
外力的增加,在构件上不可能产生均匀的应力,应力峰值不断 增加,一直到达材料的强度极限σb,发生局部破坏最后导致整 个构件断裂。可见焊接残余应力对脆性材料的静载强度有较大 的影响。 2、对构件加工尺寸精度的影响 3、对梁柱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三、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 1、设计措施 1)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焊缝数量与截面尺寸。 2)将焊缝尽量布置在最大工作应力区外,防止残余应力与外加
防止波浪变形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因焊接残余压应力 是产生波浪变形的外因,因此凡能降低焊接残余压应力的措施 都可以起到减小波浪变形的作用;另外通过提高板的刚度或增 大扳的拘束度均可以减小或防止波浪变形。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焊接应力与变形
(四)扭曲变形(螺旋形变形) 产生扭曲变形的原因主要是焊缝的角变形沿焊缝长度方向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焊接应力与变形
温差拉伸法又叫低温消除应力法。基本原理与机械拉伸法 相同,都是利用拉伸来抵消焊接时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不同 的是机械拉伸法利用外力来进行拉伸,而温差拉伸法是利用局 部加热的温差来拉伸焊缝区。 4、振动法

焊接应力与变形

焊接应力与变形
• 1) 将焊件固定在刚性平台上。
薄板拼接时的刚性固定 30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2)将焊件组合成刚性更大或对称的结构。
T形梁的刚性固定和反变形
31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 3)利用焊接夹具增加结构的刚性和拘束。
对接拼板时的刚性固定
32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 4)利用临时支撑增加结构的拘束。
防护罩焊接时的临时支撑
• 如果压应力小于金属材料的屈服点,则当 杆件温度从T1恢复到T0时,若允许杆件自 由收缩,则杆件将恢复到原来长度L0,杆 件中不存在应力。
• 如果杆件温度很高,产生的压应力大于材 料的屈服点,则杆件产生塑性变形”,在 杆件温度恢复到了。的自由收缩结束后, 将比原来缩短,产生了压缩塑性变形。
9
焊接教学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
➢ 焊件在焊后沿焊缝长度方间的收缩称为纵向缩短 。
➢ 焊件在焊后垂直于焊缝方向的收缩叫横向缩短。
18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2.角变形
• 角变形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焊缝的横向收缩沿 板厚分布不均匀所致。角变形的大小以变形角α 进行度量。
几种接头的角变形
T形接头的角变形
19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3. 弯曲变形
• 3)对于焊缝非对称布置的结构,装配焊接时应 先焊焊缝少的一侧。
压力机压型上模的焊接顺序
35
焊接教学
焊接残余变形
4)焊缝对称布置的结构,应由偶数焊工对称地施焊 。
圆筒体对接焊缝焊接顺序
36焊接教学焊接来自余变形• 5)长焊缝(1m以上)焊接时,可采用下图所示 的方向和顺序进行焊接,以减小其焊后的收缩变 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4
23
3.2 焊接应力与变形机理分析
3.2.1 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基本概念
提要:这里通过对小试件均匀线性加热与冷却过程热循环中 的热变形与热应力循环 的分析,使我们深刻理解焊接应 力与变形的产生过程及残余应力与变形的产生机理。
方法:利用应力、应变循环图直观分析。
基本概念:自由变形,外观变形,内部变形。
2021/2/4
37
(3)当温升 T > > TS时, 内部变形|ε | > > εs ; 这时,材料内部产生的塑性变形一旦达到:
|εp | > εs 的状态,那么,冷却终了时,试件中不但 会产生达到σs 的拉应力,还会产生新的拉伸塑性变形ε’p !
这就是所谓的热塑性变形循环!
2021/2/4
38
即在绝对刚性拘束下, 只要温度升高100℃, 低碳钢小试件便达到屈 服状态!
2021/2/4
33
3.2.4 典型拘束状态的表征
• 绝对自由拘束: εe ≡ ε T ,ε≡ 0 • 绝对刚性拘束: ε≡ -ε T ,εe ≡ 0 • 弹性拘束: εe ≠ε T , ε≠ 0
——上述几种拘束状态的表征,在以后的应力分析中会 经常提到!
2021/2/4
15
收缩变形——纵向、横向
2021/2/4
16
角变形
2021/2/4
17
波浪变形——失稳变形
弯曲变形
2021/2/4
18
扭曲变形
2021/2/4
19
错边变形
2021/2/4
20
(3)焊接变形的几点说明
a. 区别伪波浪变形与真正波浪变形的本质不同; b. 注意焊接错边与装配错边的本质不同; c. 注意分析各种变形的产生原因及相互关系。 解释与提示: 伪波浪变形的本质是:角变形的连续 表象; 真正波浪变形本质是:薄板受压失稳 行为;
不一致形成温度差,导致体积膨胀与收缩不同而产生的内应力 附加应力:刀具表面和内部组织结构不均匀以及工具内部弹性变形
不一致形成的内应力。 当以上三种应力之和大于材料的破断抗力时,则形成淬火裂纹。
2021/2/4
10
(3)内应力分类
① 按分布范围分:
• 宏观内应力:平衡范围整个结构 第一类内应力 √ • 微观内应力:平衡范围晶粒之间 第二类内应力 • 超微观内应力:平衡范围晶格之间 第三类内应力
(3) TP与TS
• TP ——指金属在升温过程中达到σs为0时所对 对应临 界温度。
• TS——指金属在升温过程中,内部应力达到σs时所对 对应临界温度。
• 举例:对于低碳钢TP=600℃; • TS的讨论:
——分析低碳钢小试件在不同拘束条件的TS =?℃
2021/2Leabharlann 432低碳钢在绝对刚性拘束时的TS
2021/2/4
46
(1) TMAX ≤ TS 的最高温度状态
T

|εmax |≤ εs

εT εe
实际状态 平面变形
假想状态
各自独立
2021/2/4
47
2021/2/4
48
冷却终了:
由于TMAX ≤ TS ,故内部变形ε≤ εs ; 单元体内部没有塑性变形,即εp =0; 单元体内每个小窄条处于完全弹性状态。 因此,加热循环结束后,单元体没有任何残余变形,最
基本符号: △ L T
△Le
△L
应变表示: ε T
εe
ε
2021/2/4
24
三种基本变形的定义
自由变形 —在温度变化时试件的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能够充分表现
出来的变形 外观变形 —由于某种拘束作用的限制,使得试件的热变形不能充分
表现出来,把其中表现出来的部分变形称为外观变形 内部变形 —未表现出来的那部分就称为内部变形
终恢复到原始状态。所以,单元体内部也没有任何残余应 力!
2021/2/4
34
拘束条件不同时,同样加热到400℃,冷却后有什 么变化?
在任意时刻, T e
杆件的内部应变 T e 0 杆件内应力为0。
T,
T
T
t
t
2021/2/4
35
3.2.5 刚性拘束板条残余变形与残余应力 (1)当温升T≤ TS时,内部变形ε≤ εs ;
材料内部没有塑性变形,即εp =0; 材料处于完全弹性状态。
约3%的膨胀
2021/2/4
8
热胀冷缩 不均匀
2021/2/4
9
例:高速钢
莱氏体钢,含有大量合金元素
过冷奥氏体转变为淬火马氏体,由于前者比容小,后者比容大,钢 从收缩状态逆转为膨胀状态,
组织应力:金属内外层相变引起的比容变化不同时性产生的内应力 热应 力:大型刀具的表面和中心以及厚薄不同处因加热和冷却速度
② 按应力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分:
• 瞬时应力:应力随时间变化 √ • 残余应力:应力不随时间变化 √
2021/2/4
11
③ 按产生原因分为:
热应力(又称温度应力)—由于焊件经受了不协调的热变形所致。 相变应力—由于焊缝区不均匀的相变,引起焊缝及热影响区金属的
比容变化所致。 拘束应力—由于工件自身或外加夹具的拘束作用产生的内应力。 凝缩应力—因焊缝区液态金属冷凝收缩引起的内应力。 氢致集中应力—因焊缝区的扩散氢在晶界或显微缺陷处聚集而形成
② 按焊接变形的形貌分为: 纵向收缩ᅀL—工件在焊缝方向的尺寸缩短行为; 横向收缩ᅀB—在垂直焊缝方向的尺寸缩短行为; 角变形β —工件的平面围绕焊缝轴线产生的角位移; 波浪变形—薄板工件在板平面上产生的凸凹不平; 弯曲变形—工件轴线产生的挠曲变形; 扭曲变形—工件整体产生的螺旋变形; 焊接错边—工件的坡口两侧母材产生局部不平。
2021/2/4
7
(2)产生原因
① 不均匀塑性变形:冷轧、冷弯
② 不均匀温度场:焊接
③ 不均匀相变:如奥氏体-马氏体转变
钢中膨胀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上、下贝氏体>马氏体;
比容变化相反:
马氏体>铁素体>珠光体>奥氏体>碳化物
→奥氏体-马氏体转变→体积? ④ 不均匀化学反应
ε=εe -εT
这两个公式一定要牢记!
2021/2/4
28
3.2.2 试件内部的应力
提示:小试件均匀加热过程的变形一旦受到拘束—等效于外 力作用,就会产生内部变形,同样会产生应力。
计算方法: 在弹性范围内 σ= E ·ε = E( εe - ε T ) 超出弹性范围 则有 σ= σs
2021/2/4
2021/2/4
2
2021/2/4
3
2021/2/4
4
3.1 内应力与变形的基本知识
Welding Stress and Deformation
3.1.1 焊接应力的基本知识
(1)内应力的概念
内应力定义— 指在无外力作用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 内应力特点— 拉压共存;拉压平衡;在应力分 布图上至少有3块面 积。 内应力别名— 初始应力,锁定应力,固有应力、反作用应力等。 内应力举例—铸件,焊接件,铆接件等都存在内应力

铆钉


工件
x
x
受 压
内应力

2021/2/4
5
中心区域受拉 两边区域受压
x y
2021/2/4
6
内应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内应力作用的可能结果:
① 菜板为什么会裂? ② 熟好的西瓜为什么容易裂开? ③ 腹部有未愈合伤口的人为什么不敢直腰? ④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中有无内应力? ⑤ 铸件、焊件为什么会开裂?
t2 t3 t4
t5
s s
2021/2/4
44
非刚性约束
T
p
T
t1 t2
t3 t4 t5
t6
s
2021/2/4
45
3.2.6 长板条中心加热试件分析
• 分析前提——平面变形假设 表述:试件上处在同一平面的点,在整个热变形过程中始 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 加热条件:长板条中心加热 1) TMAX ≤ TS 2) TMAX > TS
2021/2/4
25
三种基本变形的图解
△LT
L0
△Le △L
可见, △L=| △ L T - △Le|
又有, △L= △Le - △ L T 即, △Le = △ L T + △L
2021/2/4
考虑到拉压关系 应力分析的重要公式
26
三种变形的应变形式
• 只要将公式 △Le = △ L T + △L
(4)刚性拘束板条
① Tmax<100℃
T,ε
T
εT
t1
1
σ
t2 t t
2021/2/4
39
②内部应变小于屈服应变,Tmax<200
2021/2/4
T
p
T
t1 t2
t3 t4
s
40
③200<Tmax<500
2021/2/4
T p
T
t1
t2
t3
t4 t5
s
s
41
④500<Tmax<600
29
3.2.3 材料屈服限的变化 (1)低碳钢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
σ
2021/2/4
ε
30
(2) 材料屈服限的变化
• 提示:材料的机械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变化 幅度较大时,其性能变化幅度也是十分惊人的!
• 低碳钢屈服限随加热温度的变化关系
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