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才教授科研团队简介-太原理工大学

合集下载

王云才教授科研团队简介-太原理工大学

王云才教授科研团队简介-太原理工大学

项目负责人
王云才 王云才 张明江 王安帮 易小刚
张明江 张建忠 王冰洁 张建国 郭龑强
在研科研项目
项目来源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煤矿水灾综合预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煤矿重大灾害预警协同创新中心子项目 基于Colppits混沌电路在线检测传输线故障 煤矿瓦斯及顶板压力光纤传感网络新技术器件与集成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
自主研制的真随机数发生器系列产品
硬盘式2Mbps (14×8×1cm)
U盘式2Mbps (7.5×3×0.7cm)
2.87Gbps模块 (14×11×3cm)
2.87Gbps样机(第一代) (47×41×19cm)
2.5Gbps样机(第二代) (38×34×15cm)
产品开发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 混沌光时域反射仪 COTDR
2012年学校统计,SCI文章他引排名全校第一
(2011全校第三)
目前在申请专利20余项
产品开发
提出利用宽带混沌激光的随机波形产生真随机密钥,突破 了电子带宽瓶颈,实验实时产生速率达到4.5Gb/s,可与现行 通信速率相兼容,促进“一次一密”技术。
团队导师
王安帮
博士,主持国 家面上、青年 自然科学基金 各1项、山西 省青年自然科 学基金1项
张建国
博士,主持 国家青年自 然科学基金 1项,山西 省青年基金 1项
韩红
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毅
博士 天津大学
李璞
李静霞
博士
博士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物电学院2..

太原理工物电学院2..
科研
科研合同经费:1470.01 万元 进 账 经 费:837.05 万元 新增可支配经费:1237.65 万元 科研项目: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 项, 省部级 21 项,
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14 项) 发表学术论文:70 篇(SCI 收录 38 篇;EI 收录 46 篇;2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发明专利:授权 6 项国家发明专利, 申请 34 项国家发明专利 获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1 项
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 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一个交叉学科博士 学位点, 六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 两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 一个工程硕士学 位点。拥有一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两门精品课程, 一个山西省品牌专业, 一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现有在校本科生 396 名, 硕士生 206 名, 博士生 21 名。
凝聚态物理 39 人;光学工程 41 人;控制科学与工程 36 人; 集成电路工程 31 人;控制工程 5 人) 博士研究生: 21 人 博 士 后: 4 人
教学
全年承担教学工作量:45784.92(含三本教学工作量 13941.92) 在编教师人均教学工作量:545.06;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463.03 承担的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教学班:253 个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组织机构
院行政
院党委
院 长:王云才 副 院 长:郝玉英 院长助理:张明江
杨毅彪
书 记:李建明 副书记:彭彦彬
办公机构
党务行政办公室:张 莉(主任) 教学科研办公室:甄 炜(主任) 学生工作办公室:冯志宇(主任) 院 团 委:秦莺莺(书记)
刘小平 李维强 周颖娟
2012 年, 学院科研合同经费共计 1470.01 万元, 进账经费 837.05 万元, 新增可支配经费 1237.65 万元。 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 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 17 项, 省部级项目 21 项, 企业技术开发及服务项目 14 项。获山西省科学技 术(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1 项, 太原市科技奖优秀科技项目奖一等奖 1 项, 中 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 1 项, 2012 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一 等奖 1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 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4 项, 发表学术论 文 70 篇, 其中被 SCI 收录论文 38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的论文 2 篇), 被 EI 收录论文 46 篇。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关于下发〈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办法〉的通知》(晋教研[2006]16号)和《关于申报2008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的通知》(晋教研函[2008]9号)精神,在各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决定对“研究生职业生涯指导模式建构的探索与研究”等59项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予以立项。

项目经费由我厅财务处另文下达。

各有关高校要加强对研究课题的组织和管理,支持项目承担者的研究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对被确定的重点课题应给予不少于1:1的配套经费,对一般课题视学校财力酌情给予支持。

课题承担者要做好课题研究计划,按期完成课题研究,对于能够结题的课题及时报我厅验收、备案。

二○○九年九月二十七日附件:2009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课题名称申报人申报单位20092001研究生职业生涯指导模式建构的探索与研究梁晓燕、刘丽、杨继平、胡三嫚山西大学20092002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三十年回顾与总结郑湘晋、郎永杰、张主社山西大学20092003当代教师教育改革视野下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变革研究韩红升(集体)山西师范大学20092004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张治民中北大学20092005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研究生培养处胡双启、郭艳丽中北大学20092006非学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骞宪忠山西医科大学20092007基于FAHP的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周立业山西医科大学20092008工科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及网络课堂的研究与构建王锐、张婧、姚晓红、吕XXX太原理工大学20092009依托网络平台的地方高校博士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实践赵文晶、曹京华、王建英、树学锋太原理工大学20092010推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许并社、张存伟、王文先、张红霞、王利芬太原理工大学20092011面向重大技术装备行业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刘翠荣太原科技大学20092012科学哲学教程郭贵春、殷杰山西大学20092013迭代学习控制及应用于少娟太原科技大学20092014市场规制法研究王继军山西大学20092015管理决策论张所地山西财经大学20092016仿生智能算法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温淑花太原科技大学20092017企业管理硕士生的多元化、创新性培养模式与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刘兴华、李志强、王生平、张苏串山西大学20092018法学硕士生交流式教育模式研究陈晋胜山西大学20092019创新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机制董江爱山西大学20092020研究生环境科学双语教学模式研究段毅豪山西大学20092021走向田野与社会--社会史专业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20092022山西省人文社科类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李培风、郎永杰、吴文清、张主社山西大学20092023计算机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模式与实践王文剑山西大学20092024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问题研究王蜀磊(集体)山西师范大学20092025社会学研究性学习研究吕世辰(个人)山西师范大学20092026运用SWOT分析法创新教育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董新良(集体)山西师范大学20092027MATLAB模块化课程冀玉领(个人)山西师范大学20092028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方法与技巧研究贾文毓(集体)山西师范大学20092029化工与兵器类研究生培养研究与实践化工与环境学院中北大学20092030山西省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张记龙中北大学20092031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辅助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张慧琴中北大学20092032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车辆与动力工程系中北大学20092033材料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刘亚青、赵贵哲、张彦飞、杜瑞奎、付一政中北大学20092034动态测试与测试系统动力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张志杰中北大学20092035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双效培养模式研究白培康李志勇刘富强张治民中北大学20092036研究生指导教师评聘及考核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吴志远、胡双启、郭艳丽中北大学20092037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制培养模式研究封启龙山西医科大学20092038医科院校研究生读写能力的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高燕山西医科大学20092039实验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宋国华刘田福徐爱平陈朝阳王志平山西医科大学20092040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王志栋山西医科大学20092041车辆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王铁、张翠平太原理工大学20092042煤矿装备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杨兆建、任家骏、树学锋、廉自生、贾爱芳太原理工大学20092043环境类研究生“三促一补”教学法研究与实践彭林、张弛、李平、范建平太原理工大学20092044强化工程训练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栗继祖、刘智灵太原理工大学20092045实现导师团组融合,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王云才、郝玉英、杨玲珍太原理工大学20092046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融入《矩阵论》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魏毅强、刘进生、王彩贤太原理工大学20092047提高理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问题的研究史彦虎、姚建军太原理工大学20092048在艺术类研究生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王时敏太原理工大学20092049非英语专业硕博研究生英语教学协作研究模式董艳、刘晓虹、赵海萍、杨晓丽太原科技大学20092050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与质量保障的研究与实践刘建生太原科技大学20092051依托学科建设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张井岗郭晓东马文凯太原科技大学20092052工科研究生能力培养方式的实践与探索孙志毅太原科技大学20092053基于职业规划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油晓峰、张建文、曹国栋山西财经大学20092054我国财经类硕士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研究谭建立、沈沛龙山西财经大学20092055硕士研究生培养及管理模式研究兰丕武山西财经大学20092056经济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谢学仁、焦斌龙、赵红梅山西财经大学20092057提高兵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薄玉成、徐继开、王志军、王惠源、李强、刘瑛中北大学20092058现代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张恒中医药研究院20092059基于装备研究所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朱波侯轩张富强梁平孙泓盛锦国北方自动控制研究所——结束——。

王云才教授2008课题组总结

王云才教授2008课题组总结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王云才课题组 2008 Annual ReportOptics Laboratory Institute of Optics & electronics Physics Departmen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光电技术研究所光学实验室王云才教授小组2008年科研工作总结R e s e a r c h R e p o r t 2008Three questions to all the graduate students in my group: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your field?Now, are you working on one of them?Why not?(2008.12.1-2)小组全家福课题组成员教授: 王云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山西省物理学会、山西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副教授:杨玲珍(博士)讲 师:王娟芬(博士) 王安帮 王冰洁(博士生)张明江(博士生) 张建忠研究生:物理电子学:李静霞 孔令琴 张秀娟 牛生晓 赵清春郭东明 龚天安 丁燕青 樊林林 李海忠张继兵 杨丛渊 梁君生 张英英 闫西岳李 璞光 学 工 程:乔占朵 李光辉 邬云翘 陈莎莎 汪洋 郑婉君郑建宇 潘尔明 朱建峰 钱建军 赵彤 马建议 凝聚态物理:冯野课题组研究方向:1.半导体激光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在外光注入或者外光反馈的微扰下,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动态特性及其应用。

2.混沌激光测距与激光雷达利用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得到宽带的混沌载波,基于相关技术实现具有低截获概率、高抗干扰能力、高精度的新型测距测速雷达。

利用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宽带混沌激光作为探测信号,基于相关技术实现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的新型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混沌激光时域反射计)。

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批自主研究课题启动

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批自主研究课题启动

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批自主研究课题启动
作者:耿倩
来源:《科学导报》2024年第18期
科学导报讯 3月15日,记者从太重集团新闻中心获悉,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批自主研究课题在太重集团隆重启动。

在项目启动会上,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庆学与11项课题负责人代表签署了任务合同书。

围绕实验室的未来建设,太重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珍堂强调,实验室要坚持效益导向、自主导向、市场导向,聚焦国家和山西省重大战略需求,实施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加快推进基础性、应用性、关键性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努力将实验室打造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山西省科技创新金字招牌。

黄庆学表示,项目签约方要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创新项目运行管理机制,组建校企联合攻关小组,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要结合现有研究基础,积极承担国家、省级重大任务,谋划高水平科技奖项。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強化成果转化落地的意识,确保科研成果顺利转化,同时提前部署和谋划好下阶段重大科研任务,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办法与制度。

要构建机制体制更加完善的科研体系,切实提高项目质量,产出高水平成果,带动太重产业发展,推动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会后,与会专家代表一同参观了太重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和智能高端液压挖掘机产业园区。

山西省科技厅、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领导以及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分别致辞。

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院士专家30余名代表参加盛会。

课题组2007-2009研究报告

课题组2007-2009研究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2007‾2009王云才课题组研究报告Annual ReportProf. Wang’s GroupInstitute of Optics & ElectronicsPhysics Departmen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2009年度工作总结目录1.Preface 卷首语 (3)2.Research fields课题组研究领域 (4)3.Personnel课题组成员 (4)4.Som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Resultes代表性研究成果 (4)5.Scientific Research Items 科研项目 (4)6.Patents 授权或申请的专利 (4)7.Publications 发表的学术论文 (4)8.Academic activity 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 (4)9.Students Graduated 毕业生去向 (4)10.Acknowledgements 鸣谢 (4)1. Preface 卷首语2007至2009三年内,课题组毕业了18名硕士研究生。

希望他们能尽快为社会做出贡献,为自己创造财富。

三年内,课题组承担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三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六项省级科研项目,一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两项太原市研究项目等共13项科研课题,总科研活动经费265.8万元。

三年内,课题组共发表论文67篇(其中国外期刊12篇,国内期刊45篇,会议论文14篇)。

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数据库检索34篇,被EI数据库检索45篇。

一些研究结果被国内外同行引用多次。

三年内,课题组有五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另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

实现一项发明专利转让,一项发明专利由太原市专利局委托企业生产。

三年内,课题组共派出逾70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结识同行的同时,也让同行感受到我们的存在与内涵。

混沌激光的产生与应用

混沌激光的产生与应用

摘要激光器的不稳定性是一个普遍现象,而混沌是激光器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特例。

混沌激光作为激光器输出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类噪声宽频谱的特性。

近年来,基于混沌激光的一些应用技术相继被提出与完善,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利用半导体激光器产生混沌激光,以及混沌激光在保密光通信、激光测距、光纤断点检测、对激光相干长度任意调控等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关键词混沌激光;保密通信;激光雷达;光时域反射仪;相干长度Abstract Chaotic laser,viewed as a special form of laser diode outputs,is a general phenomenon emitted by laser.Chaotic laser has noise-like appearance and wide spectrum bandwidth.Recently,some novel techniqueshave been proposed and developed based on chaotic bined with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theproject team,the generation of chaotic laser utilizing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optical feedback/injection isbriefly introduced,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the chaotic laser applications are riviewed,such as thechaotic optical secure communication,chaotic laser ladar,chaotic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andnew-type light source of arbitrary variable coherence length.Key words chaotic laser;secure communication;laser lada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coherence length 中图分类号N93doi:10.3788/LOP20094603.00001引言自从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以来,激光技术及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关于激光器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激光器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前言激光器,顾名思义,即是能发射激光的装置。

1954年制成了第一台微波量子放大器,获得了高度相干的微波束。

1958年A.L.肖洛和C.H.汤斯把微波量子放大器原理推广应用到光频范围,1960年T.H.梅曼等人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1961年A.贾文等人制成了氦氖激光器。

1962年R.N.霍耳等人创制了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

以后,激光器的种类就越来越多。

按工作介质分,激光器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

近来还发展了自由电子激光器,大功率激光器通常都是脉冲式输出。

2004 年,Idly 提出了一种自相似脉冲光纤激光器,同时为这种光纤激光器建立了一种数值模型。

模型中采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NLSE)描述脉冲在正色散光纤中的传输,引入了一个与脉冲强度相关的透过率函数将NPE 锁模机理等效成快速可饱和吸收体(SA)的作用0 模拟发现这种激光器输出的脉冲具有抛物线的形状和线性啁啾,能量可高达10nJ。

随着自相似脉冲在实验上的实现,自相似锁模光纤激光器迅速成为超短光脉冲领域的研究热点。

用Idly 模型对自相似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在此我将对激光和激光器的原理和基于原理而做出的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如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做一个大致的探讨。

主题激光器的原理非线性偏振旋转被动锁模环形腔激光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激光器由偏振灵敏型光纤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偏振控制器、输出藕合器、掺yb3+光纤组成。

其工作原理为从偏振灵敏型光纤隔离器输出的线偏振光,经过偏振控制器PCI(1/4 λ波片)后变为椭圆偏振光, 此椭圆偏振光可看成两个频率相同、但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的合成, 它们在掺yb3+增益光纤中藕合传输时, 经过光纤中自相位调制和交叉相位调制的非线性作用, 产生的相移分别为其中n1x 、n1y分别为yb3+光纤沿X、Y方向的线性折射率, n2、l分别为该光纤的非线性折射率系数和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学校统计,SCI文章他引排名全校第一
(2011全校第三)
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授权15项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在申请专利20余项
产品开发
提出利用宽带混沌激光的随机波形产生真随机密钥,突破 了电子带宽瓶颈,实验实时产生速率达到4.5Gb/s,可与现行 通信速率相兼容,促进“一次一密”技术。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
高速全光真随机数发生器研制 光子集成半导体混沌激光器联合开发
混沌激光相干法实现长距离高分辨率的分布式光纤传感
色散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无周期混沌激光 通信信号相关探测法实现WDM-PON网络中多信道光纤 故障点的同时诊断 面向UWB-over-fiber 的光生可调谐超宽带信号研究 连续散射分布式光反馈产生无延时特征的宽带混沌激光 弱混沌信号实现大型运载工具内部电缆故障在线检测 基于宽带匹配滤波相关法的混沌探地雷达研究 面向高速密钥分发的混沌光场量子统计特性研究
王云才 王云才 王云才 张明江 张明江
基于混沌激光实现超宽带生命探测雷达的研究
张明江
面向煤矿的本安型井下电缆损毁点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王冰洁
基于压缩编码孔径的光学综合孔径干涉成像机理研究研 刘丽 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被动毫米波综合孔径成像重构算法研究 刘丽
电阻层析成像系统在冰水两相流参数检测中的研究
张建国
团队导师
王安帮
博士,主持国 家面上、青年 自然科学基金 各1项、山西 省青年自然科 学基金1项
张建国
博士,主持 国家青年自 然科学基金 1项,山西 省青年基金 1项
韩红
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毅
博士 天津大学
李璞
李静霞
博士
博士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创新团队
具有共同理念和人生观
导师团队全部拥有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 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子集成 ➢ 高速真随机密钥的产生与分发 ➢ 通信线缆故障高精度检测 ➢ 超宽带微波光子源 ➢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 超宽带雷达探测与成像
实验与工作环境
• 近200平米超净光学实验室 • 近100平米电学实验室 • 近200平米研究生工作室
在研科研项目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
➢ 王云才,杨玲珍,张明江,王安帮,汤君华,王冰洁, 低抖动波长可调谐的任意重复频率半导体激光器, 2007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技术发明类)二等奖
➢ 王云才,王安帮,张明江,王冰洁,张建忠,混沌光 时域反射仪研制,2012年度太原市优秀科学技术项目 一等奖
发表论文与专利申请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73篇 次,被EI收录116篇次
研究方向需要集体论证 团队研究生进行统一管理
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
科研经费与绩效统一管理与发放 全国百优博士论文提名奖1人
具有专门网站和机构
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2名
2014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 2013年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
自主研制的真随机数发生器系列产品
硬盘式2Mbps (14×8×1cm)
U盘式2Mbps (7.5×3×0.7cm)
2.87Gbps模块 (14×11×3cm)
2.87Gbps样机(第一代) (47×41×19cm)
仪器科学与测试技术硕导 法国皮埃尔居里大学
刘丽,博士,仪器
科学与测试技术硕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 持国家自然科学主任 基金1项,山西省自然 科学青年基金1项
易小刚,博士,
光电子材料与器 件硕导,北京邮 电大学,主持国 家面上自然科学 基金1项
郭龑强,博士,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硕导,山西大学, 主持国家青年自然 科学基金1项
项目负责人
王云才 王云才 张明江 王安帮 易小刚
张明江 张建忠 王冰洁 张建国 郭龑强
在研科研项目
项目来源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省部级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煤矿水灾综合预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煤矿重大灾害预警协同创新中心子项目 基于Colppits混沌电路在线检测传输线故障 煤矿瓦斯及顶板压力光纤传感网络新技术器件与集成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
科研获奖
➢ 王安帮,张明江,王云才,王冰洁,张建忠,李璞, 宽带混沌激光的产生与应用,201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 术(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 王云才,王安帮,张明江,张建忠,王冰洁,杨玲珍, B 类激光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与控制机理,2011 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 王云才,张明江,王安帮,张建忠,王冰洁,李晓春, 超宽带抗干扰混沌激光测距仪,2010年度山西省科学 技术(技术发明类)二等奖
兼任山西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 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机电专业委员会常务 理事等职。
团队导师
王云才 博士,
教授,博导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 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新世纪学术技术带 头人333人才 •主持国家、省部市 级科研项目20多项
张明江 博士, 张建忠 博士,
副教授,光学工程、 副教授,仪器科学
仪器科学与测试技 与测试技术硕导
术硕导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 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主持国家、省部市 级科研项目8项
• 主持国家青年自然 科学基金1项、山西 省青年自然科学基 金1项
王冰洁 博士,
副教授,光学工程 硕导 • 主持国家青年自然 科学基金1项,省部、 横向科研项目2项
团队导师
王鹏,博士,副教授,
光电工程研究所 王云才科研团队简介
团队带头人
王云才,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 子材料与器件专业博导、硕导,光学工程专 业硕导。
南开大学学士(86),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博士(97)
两次承担国家基金委仪器专项,两次获山西省 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获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 尖创新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 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带头人等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