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科研团队简介

合集下载

先进材料研究院

先进材料研究院

先进材料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院是一个致力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机构,其使命是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为社会和工业界提供先进的材料解决方案。

该研究院汇集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他们致力于开发新型材料、改进现有材料的性能,并探索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先进材料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种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医疗器械、能源领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院的科研团队通过对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致力于开发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材料。

在金属材料方面,先进材料研究院致力于开发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的新型金属材料,以满足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领域对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同时,研究院还在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提高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性能稳定性。

在陶瓷材料领域,先进材料研究院致力于开发高温、耐磨、耐腐蚀的新型陶瓷材料,以满足航空发动机、工程机械等领域对材料耐高温、耐磨损的需求。

同时,研究院还在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烧结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努力提高陶瓷材料的成型精度和性能稳定性。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先进材料研究院致力于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抗静电材料、光学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以满足电子设备、光学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对材料功能的需求。

同时,研究院还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改性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努力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性能。

在复合材料领域,先进材料研究院致力于开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轻质化的新型复合材料,以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对材料轻量化和高性能的要求。

同时,研究院还在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界面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努力提高复合材料的成型效率和性能稳定性。

在纳米材料领域,先进材料研究院致力于开发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纳米材料,如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薄膜等,以满足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对材料微型化、高效化的需求。

宁波材料研究所怎么样

宁波材料研究所怎么样

宁波材料研究所怎么样宁波材料研究所是一所具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其成立于1982年,是由宁波市政府主办的综合性研究所。

多年来,宁波材料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宁波材料研究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才。

他们在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化学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研究所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同时,研究所还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合作网络,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科研方面,宁波材料研究所主要围绕新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等方向进行研究与开发。

在新材料领域,研究所致力于开发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如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在功能材料领域,研究所着重于研究具有特定功能和特殊性能的材料,如光电材料、磁性材料、传感材料等;在结构材料领域,研究所关注的是具有优良结构和稳定性能的材料,如建筑材料、航空材料、海洋材料等。

通过不懈努力,研究所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科研工作,宁波材料研究所还积极参与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研究所不断加强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同时,研究所还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总的来说,宁波材料研究所在科研、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研究所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材造梦 守望苍穹——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碳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

以材造梦 守望苍穹——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碳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

以材造梦守望苍穹——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碳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1期吴彪李桐吕腾波编者按: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万丈高楼起于垒土。

凡有大成者,非须臾之间,亦不可负一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功。

与大国重器的光芒万丈相比,基础研究的创造往往被忽略,却仍有一群人不求名禄加身、甘为奉献前行。

生于1978年,它与改革开放共庆40周年。

40岁,正值壮年,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意气风发,也曾筚路蓝缕地开荒斩棘,从涤故更新到一往无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先进碳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先进碳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始终瞄准工程化目标,隐于国之重器背后,推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长足发展,助力国家制造业驶向“中国制造2025”的绿色转型航道。

“实现大国向强国的发展,我们国家大力提倡在制造业中全面思索、创新。

而在中国制造业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是基础材料,没有五花八门的材料、各种性能的材料,要设计一个新东西等同于无米之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江东亮道出强国发展战略的一大关键。

作为国内实现机械密封材料研发国产化的第一人,江东亮对无机陶瓷材料的革新寄予厚望,而由他创建的先进碳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在新一代领头羊黄政仁的带领下与国际前沿并行,同时代需求相携,把小陶瓷做出新花样,一举改写了“国内战略性空间光学反射镜材料100%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历史。

将“团结协作”视作队伍发展的理念,将“创新奉献”视作科研不懈追求的目标,以黄政仁为首的先进碳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始终践行服务各行各业的根本宗旨,遵从着他们质朴的誓言:“国家需要什么,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百转千回,不负荣光21世纪初期,新材料的世界市场就以两倍于整个世界经济的速度而发展,在满足人类使用需求的三大基础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先进陶瓷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分支,也是国防军工、工业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材料,尤为瞩目。

创业团队介绍范文

创业团队介绍范文

创业团队介绍范文篇一:创业团队介绍范文一.团队的介绍1.1团队的名称五匹狼团队1.2团队的来源五匹狼团队是由5个充满着创业激情的大学生组成,5个像狼一样,贪婪,团结,激情,有野心的团体,集合在一起,为了大家共同的目标而前进。

原本成员有一个网店,希望在电子商务有一番成就,也有一些经验,在网店的管理中大家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优势互补,我们一直相信团结就是力量,马云说过:“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

”团队的成员都有保持着对创业的激情。

1.3团队的口号和精神团队的口号: 团结一致,勇往直前。

团队的精神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坚持才是关键。

1.4团队的成员和分工团队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年龄年级、专业职称余昆朋男2209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队长陈志鹏男2109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校内巡展负责人彭林峰男2109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监察部和人力管理陈宏达男2109模具校区外负责人黄莹女2208电子商务线上推广负责人1.5团队的优势分析1.余昆朋队长,现任手工艺协会会长,发明创新协会活动部部长,梦想是创业,曾经做过一些销售,曾经自学过陈安之的销售心法,市场营销学,在团队中任队长,拥有很好的人脉和组织和策划能力。

2.黄莹大三的学生,专业是电子商务,拥有自己的网店,做过分销和虚拟产品的销售,对网上推广方法很熟悉,曾经做过推销对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陈宏达现在是校篮球队的主力球员,在人脉和团购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曾经在去年的迎新中线下组织销售生活用品销售总额达四千多元。

原学生会办公室主任。

4.陈志鹏现任学生会主席,且同班有现任的院学生会主席、院社联主席,在人脉和管理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同时此项目得到了专业指导老师和院团委老师的大力支持,可以取得学校方面的帮助。

5.彭林锋原京剧社副会长,做事心思缜密,曾经做过销售,现在也有自己的网店。

二.对益体网的认识和了解2.1对益体网的认识网站介绍益体网是由武汉宝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专业垂直B2C综合类体育用品网站。

仿生材料推荐信模板

仿生材料推荐信模板

您好!在此,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强烈推荐我国在仿生材料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研团队及其研究成果。

以下是我对这一团队及项目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团队介绍该团队由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团队负责人姓名]领衔,汇集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

团队成员在仿生材料、纳米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研究成果1. 冰模板法制备复杂有序结构仿生材料该团队成功地将冰模板法应用于陶瓷、金属、碳材料、高分子等材料体系,制备出具有导电、导热、电磁屏蔽、自修复等不同功能的高性能仿生结构材料。

这一成果为仿生材料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 柚子皮灵感的高能量吸收梯度仿生超材料受柚子皮保护果肉的抗冲击性和功能梯度结构的启发,该团队采用软材料(光敏树脂)和硬材料(Ti-6Al-4V)进行3D打印,制备出梯度仿生多面体超材料(GBPM)。

其高能量吸收能力超过了前期报道中大多数软材料和硬质材料制造的超材料,为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3. 仿生抗菌材料研发与全球仿生抗菌技术创新宁波帕柯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在抗菌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独创性地开发了具有生物相容性、无细胞毒性的新型仿生抗菌材料,成功解决了传统抗菌材料存在的耐药性、抗菌寿命短、纳米毒性等问题。

三、团队优势1. 创新能力强: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探索新材料领域。

2. 技术先进:团队紧跟国际新材料发展趋势,不断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提高材料性能。

3. 成果转化率高:团队与多家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

四、合作建议1.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2. 共同开展仿生材料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3. 为团队成员提供更多学术交流和访问国际知名高校的机会。

综上所述,我坚信该团队在仿生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背景介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指研究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应用的学科领域。

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应用范围涉及航空航天、医药、电子、新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高分子材料制造领域不断推陈出新,高分子材料国内市场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为了理工科生们极具吸引力的一个专业方向。

专业发展历程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制造高分子材料以来,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应用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最初的少数学科到现在的全国涵盖几十所高校的学科方向。

随着社会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在我国的大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大学相继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及研究生专业,专业方向逐步丰富,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目前,我国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较为成熟,专业方向不断拓展。

同时,相关行业和企业对此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经成为我国理工类专业中最具前景的专业领域之一。

专业现状目前,在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专业现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学院设置我国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分布在理工类学院,这些学院通常所属于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和生物系等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同时也注重实验教学的实践性。

其学科均较为广泛,涉及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高分子材料结构特性、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高分子材料物性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科研成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科研成果通常涉及从材料制备到加工、工艺以及应用等全方位的研究。

高分子材料研究分子结构和力学性质、复合改性技术、功能材料合成以及高效加工和成型等多个方向。

目前,许多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团队在导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DSM公司简介.ppt

DSM公司简介.ppt

Polymer Intermediates
高分子材料中间体
DSM Fibre Intermediates
Base Chemicals
基础化学
DSM Agro
DSM Elastomers
DSM Melamine
DSM Energy
DSM Engineering Plastics
帝斯曼工程塑料简介
Evansville
森尧实业组建于1998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注册名称:深圳市海枢盛睿科 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增城森尧复合材料经营部。在欧洲瑞士设有办事处。自2007 年森尧实业的技术骨干在广东省肇庆市开设工厂, 为森尧实业的后续发展之路奠定 了基础。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 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制造、科研、贸易于一体的 高科技实业公司。
Akulon K-224HG6/ K-224HG7 /K-224HGM35
安全气囊支架
Akulon K-224PG8/ Akulon K224-PG6
汽车风扇
Akulon K-224HG6/ Akulon K-FHG6
发动机凸轮罩盖
Akulon K-224 HG7
门把手
Akulon K224-G3/ Akulon K224-HG6
Stanyl TW363/ Stanyl TS272A1
进气歧管
Stanyl TW241F6
发动机凸轮罩盖
Stanyl TW200F6
轴承保持架
Stanly TQ300F5 /TW200F6
汽车减震垫
Stanyl TW200F6
离合器
Stanyl TW200F6
进气管
Stanyl TW241F6
灯座

刘大刚:拉开天然高分子应用的序幕

刘大刚:拉开天然高分子应用的序幕

刘大刚:拉开天然高分子应用的序幕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1期本刊记者严永红专家简介:刘大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从事环境友好高分子纳米材料研究。

1978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

2004年师从张俐娜院士开展天然高分子研究;2007年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毕业,2008至2010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可再生资源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1年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环境材料学科带头人引进。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0余项。

至今发表期刊论文40余篇,近5年据Google scholar统计论文被引用近800次。

专利20余项,先后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中国环境学会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能源的消耗利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物质生活,同时也让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近年来,具有良好的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作为可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而又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天然高分子被广泛关注。

依照天然高分子的结构属性,改性修饰或者纳米化研制开发出适合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无毒害、易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成为了当今全球节能环保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能源问题势必会引起环境问题,把自然界中的生物质作为一种能量,通过循环使之得以释放,可以极大地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教授刘大刚如此认为。

田野里走出来的材料工作者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刘大刚成长于革命老区大别山脚下,自小玩耍于山间田野,一束花草、一颗粒石、一只甲壳虫……都可以让他玩得不亦乐乎。

因历史原因,当地十分贫困,食不裹腹并不罕见。

在此等生活条件下,读书成为一种奢侈。

他的爷爷是以前的私塾先生,在当地算得上知识分子,“家里的教育传承还可以”,因此,刘大刚才能一路从小学、中学读到大学,最终成长为一个前线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科研团队简介
一、团队负责人

宋国君,男,1957年3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化工新
材料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聚合物新材料
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主持完成国家973、863、国家攻关
等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获
省部级以上科技奖9项,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26项。多项成果实现
成果转化,创造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创建并担任青岛大学高分
子材料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微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科技
厅),山东省多相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科技厅),
山东省材料微复合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教育厅)。
二、团队主要骨干人员情况
(一)团队人员梯队结构情况
目前本实验室总人数37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8人,
青岛大学特聘教授9人;国务院特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
山东省突贡专家1人,青岛市拔尖人才3人,50岁以下成员29人;
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比例达75%以上,发展潜
力大。其中材料学院成员有:宋国君,彭智,孙衍增,王立,王怀志,
李培耀,李晓茹,杨超。
(二) 主要学术骨干情况简介
彭智 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分子
材料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应的一维纳米材
料研究,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数为SCI或EI收录。是四项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
国家攻关计划项目、省厅局级及横向项目多项。

佘希林,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做访问学者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聚合物/石墨烯复合导
电膜;柔性荧光聚合物一维纳米阵列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碳一维纳
米阵列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电极制备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山东省、
青岛市发展计划项目3项;参与国家基金3项。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7篇。
三、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本研究团队主要形成了聚合物/聚合物微复合优化技术,有机/
无机材料微复合优化技术,无机材料及其微复合优化技术和微纳米结
构功能材料的制备、组装和性能研究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简介如下:

研究方向一:聚合物/聚合物微复合优化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围绕新型微复合薄膜制备技术,新型聚合物发泡
技术,新型聚合物合金制备技术,新型有机硅聚合物合成及复合技术,
新型微纳米复合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技术等展开。该方向在国家科技攻
关、多个国家基金等课题的支持下,取得了重大进展。
研究方向二:有机/无机材料微复合优化技术
本方向主要通过有机聚合物与无机(纳米)材料复合,制备新型
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同时研究其相关理论问题。本方向在多个
国家、省市及横向课题的支持下,取得了重大进展。
研究方向三:无机材料及其微复合优化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通过无机与无机(纳米)材料复合,制备高性
能无机材料及其制品,同时研究其中的理论问题。主要围绕高性能陶
瓷,功能陶瓷,无机晶体材料等展开研究。本方向在多个国家基金及
省市项目的资助下,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
研究方向四:微纳米结构功能材料的制备、组装和性能研究
一维纳米材料阵列结构及其纳米电子器件的研究等均取得了重
要进展。本部分内容在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基金支持下。首先
在新型AAO膜的制备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四、 研究工作的技术优势及研究特色
1、多层微复合膜技术:与青岛人民印刷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成功
了“纸铝塑多层复合无菌高阻隔饮料乳品包装材料”,打破了瑞典利
乐(Tetra Pak)等国外垄断,创造了数十亿元的产值,已在美国上
市。与青岛诚信德高分子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
了“多层共挤下吹水冷复合膜”,用于高阻隔食品包装盒医用输液袋
复合膜,打破了由美国“希悦尔”(Sealed Air)等垄断,在青岛市
“孵化器”支持下,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2、聚丙烯发泡技术:聚丙烯发泡材料逐步形成从原材料改性到
产品制备的整体产业化链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增强型软组织维纳结
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经授权
发明专利。
3、与淄博周村石油化工厂合作,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纳米层状硅
酸盐和纳米复合材料生产线,并研制生产高阻隔性聚烯烃纳米复合材
料乳品包装膜专用料生产技术等。与中石化齐鲁石化橡胶厂合作开发
的“丁苯橡胶/纳米层状硅酸盐乳液共沉胶”已完成工业化试验(国
内首家),其成功不仅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内丁苯橡胶产量为
60万吨),而且将有望彻底根除污染、节约石油等战略物资。与青
岛高科塑胶研究开发中心合作的:“PVC/NBR/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
料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项目,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取得了重大经
济和社会效益。
4、通过创新的恒流法和催化剂法制备孔径更规整排列的、孔壁
增厚的、孔径可控的系列化AAO膜;在AAO膜中进行聚合物纳米管和
纳米线阵列的物理法组装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尤其是在受限空间内
聚合物一维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凝聚态结构与性能等与宏观条件下
异同、AAO膜的图案化、图案化聚合物纳米管阵列、图案化金属纳米
线阵列、纳米气体电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纳米电子器件的研究、
一维纳米阵列太阳能燃料电池的研究等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五、 团队标志性成果情况
标志性成果一:与青岛人民印刷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成功了“纸铝
塑多层复合无菌高阻隔饮料乳品包装材料”,打破了瑞典利乐(Tetra
Pak)等国外垄断,创造了数十亿元的产值,已在美国上市。见图一。

图一:所生产的各种纸铝塑(五层)饮料软包装材料及盒(袋)
标志性成果二:与青岛诚信德高分子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国
内率先开发成功了“多层共挤下吹水冷复合膜”,用于高阻隔食品包
装盒医用输液袋复合膜,打破了由美国“希悦尔”(Sealed Air)等
垄断,在青岛市“孵化器”支持下,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重大经济
和社会效益。见图二、三。

图二:研制的五层共挤下吹(水冷)高分子复合膜生产机组
图三:所生产的各种多层共挤食品及医用包装复合膜
标志性成果三:聚丙烯发泡材料是拟在已有的专利技术的基础
上,与重庆长安集团、青岛喜盈门集团等合作逐步形成从原材料改性
到产品制备的整体产业化链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见图四、五、六。
图四:所研制的聚丙烯发泡板材生产线

图五:所研制的聚丙烯发泡板材
图六:研制的汽车顶棚产品

标志性成果四:与中石化齐鲁石化橡胶厂合作开发的“丁苯橡胶
/纳米层状硅酸盐乳液共沉胶”已完成工业化试验(国内首家),其
成功不仅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内丁苯橡胶产量为60万吨),
而且将有望彻底根除污染、节约石油等战略物资。见图七、八、九。

图七:2000吨/年纳米层状硅酸盐生产装置
图八:在齐鲁石化橡胶厂进行“丁苯橡胶/纳米层状硅酸盐乳液
共沉胶”工业化试验现场(年五万吨装置)照片

图九:用本研究丁苯橡胶/纳米层状硅酸盐乳液共沉胶生产的轮
胎(青岛黄海橡胶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