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王皇后悲剧命运 王皇后为何输给武则天
历史趣谈武则天真的为了皇位是真的杀了王皇后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武则天真的为了皇位是真的杀了王皇后吗?导语:史料曾记载,昭仪武则天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还嫁祸给王皇后,让唐高宗李治有废后的念头;史料又记载,武则天将王皇后和萧淑妃砍去了手脚史料曾记载,昭仪武则天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还嫁祸给王皇后,让唐高宗李治有废后的念头;史料又记载,武则天将王皇后和萧淑妃砍去了手脚,并制成人彘,泡入酒内,称作“骨醉”;史料还记载,武则天不仅杀了大儿子又杀了二儿子。
史书上真是这么说的,但是其中却又有许多的疑点值得让人推敲。
首先,我们来看看王皇后和萧淑妃到底怎么死的?《旧唐书列传一。
后妃》里,如此说道:“永徽六年十月,废后及萧良娣皆为庶人,囚之别院。
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
后母柳氏、兄尚衣奉御全信及萧氏兄弟,并配流岭外。
遂立昭仪为皇后。
寻又追改后姓为蟒氏,萧良娣为枭氏。
”总之,这意思就是说两个人都是被“缢杀”,也就是勒死的。
而在《旧唐书》中是这样写的,王萧二女的死,是缢杀,并且还把两女的姓分别改为蟒和枭。
可是令人诡异的是,就在上面那段话之后,紧接着又跟了一段话: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瓮中,曰:“令此二妪骨醉!”数日而卒。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相?两本史书,同样的两个人死法却不一样,更扯得还是《旧唐书》,前面说别人是被勒死的,后面接着又说是被斩了手脚,还泡酒了。
我想史书的编造者可能也不知道真相吧!毕竟当时得很多史官还是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歧视女性的观念,认为女性不能成为帝王,于是在编写史书资料时刻意恶化了武则天的形象。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可能。
后世者被两种结果搞混乱了,就出现了干脆把两种死法都写下来,后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闻唐高宗李治王皇后简介 李治王皇后究竟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高宗李治王皇后简介李治王皇后究竟怎么死的导语:王皇后(628年?65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罗山令王仁佑的女儿,母柳氏。
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后来被废,废后被赐死。
王皇后出王皇后(628年?—65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罗山令王仁佑的女儿,母柳氏。
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后来被废,废后被赐死。
王皇后出生于太原王氏,是元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父亲是王仁祐,母亲柳氏,叔祖母是唐高祖李渊同母妹同安公主(其夫君是王思政的兄弟王裕),唐朝知名将军之一王方翼是同安公主之孙;而皇后的母方亲戚里,其舅柳奭为中书令。
家族背景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
即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
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王皇后生平高宗废后王氏,山西并州祁人。
父亲王仁祐,贞观中罗山令。
同安长公主(为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妹,下嫁王裕),即王皇后的从祖母。
同安公主因王皇后貌美贤淑,奏请唐太宗,遂纳聘王氏为晋王李治王妃。
李治被册封为太子,王氏为皇太子妃,同时拔擢其父王仁祐为陈州刺史。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永徽初年(650年),唐高宗立王氏为皇后,封王仁祐为特进、魏国公,母柳氏为魏国夫人。
王仁祐不久过世,追赠为司空。
生活常识分享。
王皇后是武则天的恩人,却“引狼入室”被陷害惨死冷宫之中

王皇后是武则天的恩人,却“引狼入室”被陷害惨死冷
宫之中
本文导读:永徽二年(651年)秋天,王皇后授意接武才人回宫,到了永徽六年(655年)10月,王皇后遭到武则天的陷害被废贬为庶人,武昭仪则被册封为皇后,同年12月,废后王氏在冷宫赐死。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武则天命人把王皇后打了一百大板,还截去手足,置于酿瓮中,扔到酒缸里。
话说王皇后也是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美女,其实也算得上贤惠,没有什么心计,只是她的皇帝丈夫李治不爱她,专宠萧淑妃。
而且这个萧淑妃生性骄傲,却无一点才学,仗着自己得宠,便处处藐视正宫娘娘王皇后。
兼之高宗宠萧淑妃之后,更是疏远王皇后。
王皇后心理不平衡,哪里肯服?但李治并不爱自己,于是王皇后为了与萧淑妃年抗衡,便授意接武则天回宫。
武才人呢?刚从感业寺接回宫,28岁大龄剩女,曾是唐太宗才人历史有污点,回宫时无名无份,只是个侍寝的宫女,朝廷没有后台,如今有了王皇后这个后台,她承应皇后,凡是见着她,皆是卑躬屈节,连头都不敢仰视。
王皇后见此,于是也就格外在皇上面前抬举她。
王皇后那知她包藏祸心,以为她真是贤德,真以为自己添了一个得力助手,不怕萧贱
人不低头失宠。
王皇后真是太高估自己了,不知是引狠入室,当年公公唐太宗都对武则天有所防备,就是这个女人,后来成了王皇后克星。
武才人二进宫,不惜亲手杀死自己女儿的性命陷害王皇后,四年后自己登上皇后宝座,还把王皇后打入十八层地狱,惨死冷宫之中。
关于武则天的故事

武则天的故事关于武则天的故事武则天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四品才人,赐号武媚。
小编收集了关于武则天的故事,欢迎阅读。
故事一入宫之前,武则天的生活并不如意。
他的少女时期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生活,后来,父亲去世,同父异母兄长对她们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则天在长安和姐妹、母亲有过一段很艰难的生活。
到了公元636年,即唐太宗贞观十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第二年,太宗听说武则天美貌出众,于是将她召进宫中做了才人,这是级别很低的嫔妃,这时的武则天只有十四岁。
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都要出嫁了。
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
由于他性格倔强,不善于施展女人的温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宠爱。
这使得武则天进宫十二年后也没有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才人的称号当然也没有改变、提升。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
在太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至于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在历史典籍中一般是不记载的,现在一些历史小说的描写有它的合理性,但毕竟是文学的创作,不能全信。
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隐讳的说法是驾崩。
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他们都是皇帝的“东西”,即使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动。
武则天到感业寺出家后,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
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来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
这就是封建帝王至高无上权力的一次极好体现,自己喜欢的事,即使祖先有过训令禁止,也可以找个借口去做。
故事二武则天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四品才人,赐号武媚。
太子李治一次在宫中遇见武才人,见她美貌,多看了几眼,武氏报以媚笑,两人眉眼传情。
李世民去世之后,武氏在感业寺削发,当了尼姑。
李治即位,为高宗。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唐高宗李治(628-683年),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683年在位),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为嫡三子。
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
唐高宗李治李治(628~683)唐代皇帝,太宗第九子,贞观五年(631)封晋王。
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后又加封右武侯大将军。
十年,长孙皇后薨逝,李治与同母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太宗亲自抚养。
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最终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
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年—683年),前六年号永徽。
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徐懋功)、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
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
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
”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
葬于乾陵。
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弘孝皇帝。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晋王李治被立。
在侍奉太宗之际,武氏和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
唐太宗死后,武氏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氏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满,武氏便再度入宫。
传递正能量历史故事

传递正能量历史故事古代也有很多正能量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传递正能量历史故事,供大家参阅!传递正能量历史故事:从尼姑到女皇帝武则天称帝之路A武则天从小就是个“白富美”,其父武士彟(yuē)是个木材商人,反隋有功,是政绩卓着的高级官员。
但即便是这样的出身,武则天想挤进皇亲国戚的圈子,当上皇妃、皇后乃至改元称帝,仍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一步走错,轻则被废黜、进冷宫,重则掉脑袋、株连亲人。
武则天是怎么一步步做到的呢?入宫主要困难:未获圣眷入寺为尼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被唐太宗召入宫中,但整整12年未获宠幸。
唐太宗驾崩后,她还被迁入长安感业寺为尼。
作为一个奔三的尼姑,武则天似乎再也没有进入皇城的机会。
但是,在太宗病重期间,他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入寺为尼后,与李治仍藕断丝连。
永徽二年(651年),无子的王皇后为与情敌萧淑妃争宠,请高宗将武则天纳入宫中,李治应允,武则天才得以再度入宫,随即生下儿子李弘。
宫斗主要对手:王皇后萧淑妃元老大臣为站稳脚跟,武则天先用了招苦肉计。
据《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来看望。
她走后,武则天掐死公主,嫁祸于王皇后。
为上位掐死亲闺女,这个桥段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比如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只记载有小公主的暴卒。
当时,支持王皇后的,主要是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他们势力强大,皇帝李治也得让三分。
武则天看穿了李治的心思,把“废王立武”解释成李治重振皇权的标志。
她一边站到了皇帝这边,一边重赏支持废后的大臣。
不久,李治下诏,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立武则天为后,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
称帝主要对手:李氏皇族及支持他们的大臣李治当政后期病痛不断,武则天有机会就帮着他处理朝政,慢慢积攒下了政治威望。
麟德元年(664年),李治允许武则天与他一起上朝,临朝听政,她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增长。
武则天秘史 历史上关于女皇武则天的四大冤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武则天秘史历史上关于女皇武则天的四大冤案
导语: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历史上的一代传奇女皇,关于武则天的传闻数不胜数,好事者往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她的身上,也就造成了历史上武则天的
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历史上的一代传奇女皇,关于武则天的传闻数不胜数,好事者往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她的身上,也就造成了历史上武则天的一系列谜团与冤案,下面就随编辑一起来看看吧。
冤案一:‘骨醉’王皇后和萧淑妃
这段资料在有影响力的正史中首出于《旧唐书》而非最初的《唐会要》,记载自相矛盾,先是记载了武则天带着李治的圣旨对二人‘下令缢杀之’,后来多了‘骨醉’这段记录‘补充条款’。
其实当初读到这里就觉得像是被后人添加删改所致。
有人提到了《太平御览》,《太平御览》在很多方面是照抄前代史书的,保留了许多现在已经看不到的珍贵资料,所以这才是人们认为他的史料价值应该值得重视的原因之一。
《太平御览》明白无误地说明它在照抄唐书,因为《太平御览》成书之时,没有《新唐书》,所以其照抄的唐书只能是《旧唐书》。
可是为什么没有那一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记录,后人研究唐史特别是研究武则天史的人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
有些不喜欢武则天的人把自己的想象搬出来了:‘武则天本来就没有人性,她和萧王又是情敌。
古代应该有药物,可以砍去四肢以后泡在里面,一天两天不会死。
古代连天花都是死症,如果在汉、唐就能有药物让人挨百杖砍去四肢还不死,即使留到现代也是仙丹。
而二人死后被削姓,按唐朝律法,家族被削姓后不但地位降低,而且所有成员被剥夺政治权利,在当时被称为‘流人’,这是很明显的重击
生活常识分享。
唐高宗李治的生平简介

唐高宗李治的生平简介李治,唐朝的第三位皇帝。
李治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扩展到最大,且平定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将田宅归还给百姓,开创了永徽之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高宗李治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唐高宗李治简介李治出生在公元628年,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皇后,他和其他皇兄不一样,他很宽厚仁慈,也聪颖端庄。
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而魏王李泰也被贬,李世民知道只有李治当上皇帝,才不会杀兄弟,于是,同年立李治为太子。
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李治登基。
次年,立王氏为后。
唐高宗四处征战,拓宽版图,而唐代的版图,也在那个时候达到了巅峰。
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这样大的版图一共维持了32年。
李治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和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武则天私通。
之后太宗驾崩,武则天就去感业寺当了尼姑。
公元650年,李治在李世民忌日那天去感业寺进香,又见到了武则天,两人旧情复燃。
第二年,武则天又再度入宫,之后就被李治封为了昭仪。
再之后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李治想废皇后改立武则天,但是长孙无忌等一些老臣坚决反对,但是那些老臣如何斗的过武则天和他的那些亲信们呢?于是终于在655年,废了王皇后,改立了武则天为皇后。
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一些大臣也都被贬斥。
之后,李治和武则天慢慢出现了矛盾,武则天有意掌管朝政,而李治也无力压制。
后来因为李治换头痛病,更不能操持政务,所以一切都由武则天打理。
武则天后来建议使用天皇天后称号,他俩并称二圣。
唐高宗李治是怎么死的李治从小身体就不好,登基后头风病一直发作,历史记载“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
” 可以看出,李治由于身体原因,将朝政全交给了天后也就是武则天处理。
李治为了治好风疾的同时,也极度追求不老,所以他信长生之术,征集来很多道士来炼丹,比如当时著名的道士孙思邈、叶法善都被李治召进宫问药过。
李治这样广召道士来炼丹药,当然其中混进来很多都是骗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治的王皇后悲剧命运王皇后为何输给武则天
导语: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唐太子李治登基后,册封太子妃王氏为皇后。
年号:永徽。
永徽二年(651年)秋天,王皇后授意从感业寺接武才人回宫,到了永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唐太子李治登基后,册封太子妃王氏为皇后。
年号:永徽。
永徽二年(651年)秋天,王皇后授意从感业寺接武才人回宫,到了永徽六年(655年)10月,王皇后被废贬为庶人,武昭仪被册封为皇后,同年12月,废后王氏在冷宫赐死,悲情王皇后咋混得这么惨?到底犯了啥弥天大罪?王皇后出身于高门大族:太原王氏。
她知书达理淑静贤德,还是位出名的美人,她和李治的婚姻是李治的姑姑同安长公主做媒结合的,选为晋王妃,(李治当时是晋王)。
太子李治登基后册封她为皇后,唐太宗对这个儿媳妇非常满意,去世前对首席宰相长孙无忌和重臣褚逐良说:“佳儿佳妇,托付給卿----”当朝中书令柳挚是王皇后的亲舅舅,王皇后实力势力超强。
武才人呢?刚从感业寺接回宫,28岁大龄剩女,曾是唐太宗才人历史有污点,出身山西商人家庭,回宫时无名无份,只是个侍寝的宫女,朝廷没有后台,这样的条件和王皇后没法相比,就是这个女人,是王皇后克星。
武才人二进宫,四年后自己登上皇后宝座,还把王皇后打入十八层地狱,王皇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性格决定命运,王皇后是悲剧命运。
《旧唐书.王皇后传》记载:王皇后“性简重,不曲事上下”意思是王皇后严肃刻板不苟言笑,不会在皇帝丈夫面前小鸟依人的可爱,对宫女太监呢?更是没个笑脸,目空一切高傲无比,地道的冷美人,女人不是因漂亮而可爱,而是因可爱更漂亮,冷美人没有亲和力,她的皇帝丈夫李治不爱她,夫妻不要相敬如宾,太客套做作不像亲人,夫妻处成客人太虚伪,能有爱情亲情吗?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