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学

合集下载

水处理微生物学

水处理微生物学

(1) 异染颗粒化学组成为多聚偏磷酸盐,是磷源和能量的贮藏物,可降低细胞渗透压,在好氧状态下,利用有机物分解大量能量,可过度摄取周围溶液中的磷酸盐并转化为多偏聚磷酸盐,以异染颗粒的方式贮存于细胞内。

蓝色染料染色后不成蓝色而成紫色(2) 菌胶团:当荚膜物质融合到一团块,内含许多细菌。

是活性污泥中主要存在形式,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3) 放线菌: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大多数放线菌为G +(4) 放线菌根据菌丝的不同形态与功能,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5) 污泥膨胀:丝状细菌,特别是球衣细菌,在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大量繁殖后,会使污泥结构极度松散,是污泥因浮力增加而上浮,引起污泥膨胀,影响出水水质(6) 古菌:甲烷菌、嗜盐菌和嗜热嗜酸菌(7) 纤毛类与其他类丝状细菌的区别:纤毛类有比较明显的胞口 纤毛类细菌:草履虫、肾形虫、豆形虫、漫游虫(8) 轮虫的作用:轮虫以细菌、小的原生动物和有机颗粒等为食物,所以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轮虫也可也作为指示生物。

当活性污泥中出现轮虫时,往往表明处理效果良好,但如数量太多,则有可能破坏污泥的结构,使污泥松散而上浮(9) 有一些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整合到诉诸细胞的核酸上同步复制,并随宿主细胞分裂而带到子代宿主细胞内,宿主细胞不裂解。

这些噬菌体就叫温和噬菌体 被温和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叫溶源性细菌(10)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C 、H 、O 、N 、P 、S 和无机盐分 (11) 生长因子:广义上有氨基酸、碱基、维生素 狭义指维生素 (12) 培养基按用途分:选择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酶是生物细胞中自己合成的一种催化剂,其基本成分是蛋白质,催化效率比一般的无机催化剂高得多(13) 酶的活性中心:○1结合部位○2催化部位 影响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温度、PH酶反应动力学:m m V Sv K S=+v ——反应速度 S ——基质浓度m V ——最大反应速度 即:所有酶都被几只饱和形成ES (酶与基质的复合物),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率m K ——酶催化反应中中间复合物ES 分解速度与生成速度常数之比 m K 是酶的特征常数,它只与酶的分类和性质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m K 值受PH 和温度影响,同一种酶有几种基质就有几个m K 值,若果基质浓度远远小于m K 则酶促反应为一级反应,如果基质浓度远远大于m K 值,反应呈零级反应(14) 呼吸作用的本质:分解代谢相关的氧化还原的统一过程(15) EMP 途径经10不反应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和2分子ATP(16) 活菌技术法:○1平板计数法○2液体计数法○3薄膜计数法 (17) 基因重组有:转化、转导、接合(18) 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互生、共生、拮抗、寄生(20) 有机物的好样生物分解 (21) 有机物的厌氧微生物(22) 消毒方法:氯消毒法、臭氧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23) 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向水体中不断流入,在水体中过量积聚,致使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剩的现象(24) 无菌操作:微生物实验室中所采取的预防杂菌污染的一切操作措施,主要包括创造无菌环境、使用无菌器材和遵循无菌操作规范(25) 细菌分离:○1富集培养○2功能验证○3平板分离○4功能验证○5菌种鉴定○6保藏 (26)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为生物(主要是细菌和酵母菌)能够分解葡萄糖 注:上述考试内容没有208—214页内容,没有309页内容。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
水处理微生物学是研究水中微生物的分布、功能和作用的学科,它是水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水中微生物的生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可以开发出一系列微生物处理技术,用于改善水的质量和净化水源。

水处理微生物学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水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藻类、真菌、病毒等,它们的种类和分布对水质起着重要的影响。

2.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通过代谢过程降解有机物质,同时也可以吸附重金属离子和去除硝酸盐等污染物。

3. 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一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废水中的某些有机物,同时还为其他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物质。

水处理微生物学的技术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活性污泥法:通过培养一定比例的细菌和藻类,利用其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生物滤床法:利用微生物的生物膜附着能力和降解能力,将污水通过活性生物膜层进行过滤,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杂质。

3. 生物滤池法:将水通过一定大小的过滤介质,如砂石、填料等,利用微生物在过滤介质上的附着和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质和悬浮物。

4. 草本河湖水处理: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无机物质,同时由植物所根部和附生微生物形成的活性生物层能够起到滤污和吸附的作用。

总之,水处理微生物学在水处理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研究微生物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开发出一系列有效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质和保护水资源。

水处理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水处理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水处理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一、微生物概述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一类肉眼难以观察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2.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具有体积小、繁殖快、易变异等特点,因此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3.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微生物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如降解有机物、转化污染物、净化水质等。

二、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别1.细菌的分类和鉴别: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等;按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按生化反应可分为需氧菌和厌氧菌。

鉴别细菌主要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

2.病毒的分类和鉴别:病毒按遗传物质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按宿主细胞类型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鉴别病毒主要依据感染宿主的范围、致病性、抗原性等特征。

3.真菌的分类和鉴别:真菌按细胞形态可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按生长环境可分为腐生真菌、寄生真菌和共生真菌。

鉴别真菌主要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

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微生物生长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2.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氧气和营养物质等条件。

3.微生物的繁殖方式:细菌主要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病毒主要通过吸附、侵入、复制和释放等过程进行繁殖;真菌主要通过孢子生殖或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四、水处理中的微生物污染1.水体污染的类型:水体污染包括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等类型。

其中生物污染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水体中可能存在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它们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3.水处理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微生物污染,如细菌总数超标、大肠菌群超标等,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件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件
兼性微生物
兼性微生物既可以在有氧生物
1 污水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污水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它们对水质有显著影响。
2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也参与了水处理过程,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微生物在不同的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1
生物处理过程
2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
应用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不断发展,提供了更高效 的水处理方法。
3 微生物与纳米技术的
结合
微生物与纳米技术的结合 可以创造出新的水处理技 术和材料。
总结
水处理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对水质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水质的变化,为水处理提供指标。
水处理微生物的监测方法
1 监测微生物群落的水平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监测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2 监测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方法
通过培养和测定微生物数量以及活性来监测微生物的变化。
微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1 生物反应器的优化
通过优化生物反应器的设 计和运行,提高水处理的 效率和效果。
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氮转化和磷去
物理或化学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
2
除等方式参与生物处理过程,提高水质。
作用
微生物在物理或化学处理过程中发挥着 辅助或协同的作用,提高处理效果。
水处理微生物对水质的影响
1 水处理微生物对水质指标的影响
水处理微生物可以影响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和浊度等。
2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水质指标的影响
《水处理微生物学》PPT 课件
水处理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科学领域。

水处理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处理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处理微生物知识点总结水处理是指对水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工艺,以使水质达到指定的标准,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如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

微生物在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水处理微生物的知识点总结。

1.微生物的种类:水中常见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藻类等。

其中,细菌是水体中最常见的微生物,而病毒则是最小的微生物,通常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

例如,细菌可以通过分解与生长,改变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病毒则依赖宿主生存,且在水中具有较长时间的存活能力;真菌在水中可破坏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

3.微生物对水质的影响: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存在和繁殖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有机物的降解、异味异色的产生、水质恶化等。

一些微生物还可能造成水中的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水处理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微生物进行相应的处理。

4.微生物的水处理应用:微生物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物膜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附着生长特性,形成生物膜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常见的生物膜技术包括生物滤池、MBR等。

-生物接触氧化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通过使水与生物膜接触,利用微生物的附着和代谢能力去除有机物。

-活性污泥法:通过混合微生物菌群的降解作用对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可用作能源的产物。

5.微生物监测与控制:为了保障水质安全,需要对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和控制。

常用的微生物监测方法包括培养法、PCR法、流式细胞仪等。

对于微生物的控制,可以通过调节水的处理工艺和添加适当的消毒剂等方式进行。

6.水处理微生物的抗药性问题:近年来,一些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出现了抗药性的问题,使得水处理变得更加困难。

抗药性微生物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和不当处理水的原因所导致的。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水处理微生物学英文名称:microbiologyofwatertreatment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36学分:2.0适用对象:给水排水专业本科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成课程: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水分析化学二、课程概述主要学习微生物、水生植物等的形态、分类、生理特性及其生活环境、给水和废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及与之相关的实验等内容,是给水排水工程有关专业课特别是“水质工程学”中生物处理的基础课程。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形态、掌握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控制以及利用它们的方法,掌握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在水体净化和水处理种的作用机理,熟悉水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等。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论26学时)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法、与水处理相关的主要生物种类,明确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2)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法(3)与水处理有关的主要生物种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物学、水处理生物学、物种、分类、微生物、林奈双命名法、水生动物、水生植物。

3.问题与应用领域思考题:(1)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有哪些?(2)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能力建议:通过本章自学,学生介绍水处理生物学的自学任务,掌控水中常用微生物的类型和特点。

(三)课后练习第4页课后思考题1~5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以课堂教学居多,提示信息学生回去查询一些课外参考书。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一)目的与建议了解细菌、放线菌、丝状细菌、光合细菌、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生理特性、繁殖及群体特征。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菌1.主要内容(1)细菌的形态和大小(2)基本结构和特定结构?(3)产卵方式(4)群体特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细菌的大小,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和特定结构(荚膜、微荚膜和鞭毛),细菌的产卵方式(减数分裂和芽殖),细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的培育特征。

精品课程水处理微生物学

精品课程水处理微生物学

精品课程水处理微生物学精品课程:水处理微生物学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的处理则是确保水资源得以保持清洁和可用的关键过程之一。

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和净化水体。

因此,水处理微生物学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水处理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二、水处理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水处理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功能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微生物对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去除和转化等过程。

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有益微生物包括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细菌和真菌,以及能够氧化氨氮和硝化亚硝化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

有害微生物则包括致病菌、藻类和蓝藻等。

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鉴定、定量、分布规律、生态特性、降解机理等。

三、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和应用1. 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有机污染物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它们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常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微生物包括厌氧细菌、好氧细菌和真菌等。

通过研究微生物的降解机理和优化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水质的净化效果。

2. 氨氮和硝化亚硝化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氮污染物,其超标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死亡。

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够氧化氨氮的微生物,将其转化为亚硝化物和硝酸盐。

亚硝化细菌则能够进一步将亚硝化物转化为硝酸盐。

通过利用这些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改善水质。

3.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能够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其还原成氮气,从而将水体中的硝酸盐去除。

反硝化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生长。

四、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处理微生物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关于水处理微生物学课件课件课件课件

关于水处理微生物学课件课件课件课件
右图自上而下: 双球菌、链球菌、四 联球菌、八叠球菌、 葡萄球菌
球菌的形态
电镜下的球菌
葡萄球菌
(2)杆菌
细胞呈杆状或圆 柱形,一般其粗 细(直径)比较 稳定,而长度则 常因培养时间、 培养条件不同而 有较大变化。
单杆菌 双杆菌
链杆菌 球杆菌
杆菌的几种形态
杆菌的形态
电镜下的杆菌
乳酸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细胞质膜的磷脂
脂类是磷脂,由磷 酸、甘油和脂肪酸 组成
细胞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1)膜主体磷脂双 分子层 ,亲水基团 在表面,疏水基团 在内部 2)蛋白镶嵌或贯 穿或浮在表面 3)双分子层有流 动性 4)不对称性
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该模型
B.细胞质膜的生理功能
可以从三方面看菌落的特征: (1)菌落的形态特征 (2)菌落的表面特征 (3)菌落的边缘特征
不同种的细菌菌落特征
粘膜肺炎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 肺炎克雷伯氏菌在DHL培养基上菌落形态
是给水与废水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类微生物!
二、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
1.细菌的形态
(1)球状 (2)杆状 (3)螺旋状 (4)丝状(仅有少数)
细菌基本形态,是鉴定丝 状菌种的依据之一
(1)球菌
根据分裂方向及相互间连 接方式又分为单球菌、双 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 是分类的一个依据。
芽孢成熟 6. 芽孢囊裂解
(5)鞭毛(flagella)
定义:由细胞质膜上的鞭毛基粒长出,穿过细胞壁伸向体 外的一条纤细的波浪状的丝状物。
是分类上重要特征之一。
偏端单毛菌类 两端单毛菌类 偏端丛毛菌类 两端丛毛菌类 周毛菌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 小(个体微小)
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
微 生
单细胞 简(构造简单) 简单多细胞

非细胞(即分子生物)
பைடு நூலகம்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
体、衣原体等 低(进化地位低)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原生
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精品课件

3、鞭毛:是细胞质的突出体
具有鞭毛的细菌能真正运动
偏端单毛菌类(一(A般) 鞭毛和荚膜不同时存在于一个细胞 内)偏端丛毛菌类 (B)
周毛菌类
(C)
A
B
C
精品课件
☞2.1.3 细菌的培养特征与研究方法
一、菌落: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经繁殖以后形成的肉眼
可见的集团。
特征)
(一定培养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
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现象。
精品课件
2.3 蓝藻(蓝细菌)
❖ 特征:细胞壁与革兰氏阴性菌相似; 细胞体积一般比细菌大; 分布广,抵抗环境能力强。
❖ 危害: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和“赤 潮” 影响水厂过滤工作
❖ 益处:间接处理污水(如氧化塘)
精品课件
几类蓝细菌的典型形态
精品课件
总结
❖ 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 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二、染色:
单染:一种染料使细菌着色。
复染:两种染料对细菌着色。(鉴别染色法) 革蓝氏染色法 草酸铵结晶紫
沙黄(蕃红)
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精品课件
革蓝氏阳性菌:紫色(所有的球菌与芽孢) 革蓝氏阴性菌:红色 [杆菌(无芽孢的)
与 螺旋菌] 三、观察
普通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精品课件
2.2 放线菌
☞1.1 水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特点
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 病毒

细菌
中 微
原核生物 放 线 菌

蓝藻
物 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藻类(除蓝藻)
酵母菌
真 菌霉 菌
真核生物
肉足类
原生动物 鞭 毛 类
精品课件
纤毛类 后生动物
水处理中微生物特征
❖ 种类繁多 ❖ 分布广 ❖ 繁殖快 ❖ 容易发生变异 ❖ 代谢能力强 ❖ 形体微小 ❖ 数量大
螺旋菌:宽度(直径)×长度 (长度是两端的距离)
大小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
精品课件
☞2.1.2 细菌细胞构造
鞭毛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荚膜
核质 内含物
图 1.1
细菌基本构造
细胞壁:固定细菌形态、保 护细胞
细胞膜:选择性的半渗透性, 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废物方 面起作用
细胞质: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内含物:细菌新陈代谢产物, 或储备营养物质
课本及参考书
课本: 《水处理微生物学》(第三版) 顾夏生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 《微生物学》(第二版) 武汉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环境微生物学》 周群英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微生物: 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 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对于微小的被称为微生物的有机体 的科学,称为微生物学。
核质:决定生物遗传性
精品课件
特殊结构 1、荚膜:保护作用,提供营养 ❖ 菌胶团:一定数目的个体,按照特定的构造聚集在
一起,具有同一个公共的荚膜。
菌胶团
无荚膜细胞
带有荚膜的细胞
精品课件
2、芽孢:是形成孢子细菌种类的休眠阶段 特点:新陈代谢活动低 壁厚,水分少 不易透水 能抵抗外界不良环境 能形成芽孢的细菌都是革蓝氏染色阳性的细
一、定义:放线菌是一类呈菌 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单 细胞细菌
二、形态构造
基内菌丝:吸收营养物质 气生菌丝:吸氧 孢子丝:分生孢子
图1.2 链霉菌的形态、构造 精品课件图
三、放线菌的繁殖与菌落特征 繁殖:通过无性孢子及菌丝片断进行繁殖,以分生孢子
为主。 菌落特征: (1)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 (2)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 (3)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不一样,在菌落边缘
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精品课件
第三章 真核生物
精品课件
20
❖真菌(酵母菌及霉菌)的形态、大 小及作用;
❖ 藻类及其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原生动物的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
作用; ❖后生动物的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
作用。
精品课件
☞ 3.1 真 菌
❖ 真菌:最主要的真核微生物类群,包括单细 胞酵母菌和多细胞分枝状霉菌。
精品课件
二、酵母菌繁殖
为主
a、无性繁殖(出芽,芽孢子)
b、有性繁殖(子囊,子囊孢子)
三、酵母菌特点:
a、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b、多数出芽繁殖;
c、能发酵糖类产能;(菌落有“酒香”味)
d、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 环境中。
精品课件
四、作 用
❖ 发酵型:分解碳水化合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用于发面做面包、馒头和酿酒。
❖ 真菌特点: a、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c、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d、以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f、陆生性较强
精品课件
3.1.1 酵母菌
一、形态和大小 ➢ 细胞形态为圆形、卵
形或圆柱形等; ➢ 具有多孔核膜包裹起
来的定形细胞核; ➢ 菌体比细菌大,一般
长8~10µm,宽1~5µm;
❖ 氧化型:
a、氧化烃类物质,在石油加工工业中起积极 作用,如石油脱腊、降低石油的凝固点。
b、假丝酵母和粘红酵母菌在炼油厂的含油、 含酚废水生物处理中,起积极作用。
c、淀粉、油脂、味精废水及柠檬酸残糖废水 均可利用酵母菌处理,还可得到酵母菌体蛋 白,用作饲料。
精品课件
3.1.2 霉 菌
一、霉菌的形态和大小 霉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
大型肉质子实体(蕈菌)结构的真菌。 霉菌的菌丝直径约3~10µm。 菌丝:
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注:多数霉菌菌丝体内有隔膜,而放线菌 菌丝内部相通,一般无隔膜。)
水处理微生物学
精品课件
1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作用
❖ 本课程是给水排水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 通过学习使大家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类 型、生理特性、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 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等基本理论,为学 好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以后从事水 处理工程设计、研究工作提供微生物学基础 知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二章 原核生物
2.1 细菌
☞2.1.1 细菌形态与大小
❖ 细菌:单细胞、不分枝,类似植物的原核微生物
球菌
分类 杆菌 螺旋菌
细菌基本形态,是鉴定菌 种的依据之一
精品课件
❖ 细菌的大小
单位:μ m(微米)
球菌:直径( 0.5~1.0微米) 杆菌:宽度(直径)×长度
(直径在0.4~1.0微米,长度为宽度的一至数 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