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题目

宏观经济学题目
宏观经济学题目

宏观经济学题目

一,名次解释

1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部分行业劳动力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不适应造成的失业。

2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4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5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6通货膨胀:指经济的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的时期内持续的上升过程。

7MPC:即边际消费倾向,表示人们收入增加所引起的消费支出增加在其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MPC=△C/△Y

8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产品和服

9充分就业量(潜在就业量):指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已从事生产时的就业量。

10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各种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1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12有效需求: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13货币工资幻觉:指工人对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情有独钟”,但当价格水平提高使得实际工资下降时工人却可能对之“听之任之”,愿意接受实际工资下降的现象。

1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指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一国国民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及实际增加量;其二是指决定一国生产能力的各种资源、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及技术水平等诸因素的扩大和改

15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由于利息率的提高导致水平下降以及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并没有表现为在原利息率情况下的产出,而是受到一定限制,产出有所下降。

16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时各种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17凯恩斯陷阱区:当利率从一个很低的水平降低至i0时,全体经济主体均认为市场利率以到临界利率,于是他们都卖出证券,持有货币,货币需求量无限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

18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9自发性消费指与国民收入无关的消费,即国民收入为零时的消费量。

二,简答题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1)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4)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2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答:a,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作生产用,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型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b,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转移支付。

3简述“流动性偏好陷阱”的基本原理。

(1)当利息率降到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是利息利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降。因此,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而不愿再去购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使遭受损失。(2)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4概要说明失业的类型。

(1)摩擦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导致的失业。(2)自愿失业。持工人不愿与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事业。(3)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5简单说明用增值法如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答:用增加值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就是把经济中每个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的增值进行相加。企业产品的产值减生产这些产品所购买的投入品的价值就是增值。这样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6简述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是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的扩张和收缩为特征。特征:通常消费者购买力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下降它;产出下降;企业利润在衰

退中急剧下滑。

7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以计入GDP,为什么?

答: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能计入GDP。购买股票只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此不能计入GDP。

8什么是"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降至一定的水平时,由于利息太低,保留货币的机会成本太小,而持有证券的风险很大,公众均愿意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证券,即人们的投机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此时政府难以运用利率政策来调节经济,因为无论增加多大的货币供给量,都会被人们持有,从而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

9什么是经济增长?它与经济发展有何区别?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它以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实际国内生产的总值增加或其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而经济发展围要大于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经济增

宏观经济学题目

一,名次解释 1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部分行业劳动力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不适应造成的失业。 2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在一泄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挤岀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4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虽:,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5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6通货膨胀:指经济的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泄的时期内持续的上升过程。 7MPC:即边际消费倾向,表示人们收入增加所引起的消费支出增加任貝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MPC=AC/AY 8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产品和服 9充分就业量(潜在就业量):指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已从事生产时的就业呈:。 10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各种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1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12有效需求: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13货币工资幻觉:指工人对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情有独钟”,但当价格水平提高使得实际工资下降时工人却可能对之“听之任之”,愿意接受实际工资下降的现象。 1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指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它包括两个方而的含义:英一是指一国国民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及实际增加量:其二是指决左一国生产能力的各种资源、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及技术水平等诸因素的扩大和改15挤岀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由于利息率的提高导致水平下降以及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岀效应并没有表现为在原利息率情况下的产岀,而是受到一左限制, 产出有所下降。 16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时各种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17凯恩斯陷阱区:当利率从一个很低的水平降低至iO时,全体经济主体均认为市场利率以到临界利率,于是他们都卖出证券,持有货币,货币需求量无限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 18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9自发性消费指与国民收入无关的消费,即国民收入为零时的消费量。 二,简答题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迫、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1)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 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左,不岀现严重的通货膨胀:(3)经济增长:是指一上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2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讣入GDP? 答:a,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作生产用,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型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b,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左

宏观经济学选择题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这是搜集来的,不能保证答案和题目的正确性,仅供参考) 1.国民生产总值(GNP)包括(A) A.本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B.外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C.本国国民和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D.本国国民和外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D)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C) A.一国的所有国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的总收入 B.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扣去折旧部分 C.一国国内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D.一国国内在一特定时期内销售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4.表示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5.表示一个国家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B)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 7.“苹果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8.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 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 B.餐馆用于做饭 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 D.化工厂作为原料 9.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B)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饭店为居民提供面条所使用的面粉 D.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面粉 10.下面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付给房东租金 11.下列各项中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是(D) A.购买一辆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12.在下列几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 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 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 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 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增加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消费,假定它是出租的话所得的房租可以计入GNP。 5、计入GNP的是400+300美元。因为GNP计算的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价值,至于相互抵消多少与GNP计量无关。 第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提高。 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 A、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B)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D)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 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5、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 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C)亿元。 A、10; B、30; C、50; D、500。

宏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五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A 退伍军人的津贴; B 失业救济金; C 贫困家庭补贴; D 以上均不是。 2、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基本缺点是()。 A 它测定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B 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产量; C 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多; D 它不能测定与存货增加相联系的生产。 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4、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亿元,政府用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亿元,则()。 A NNP=亿元 B GNP=亿元 C GNP=亿元 D NNP=5亿元 5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 B 进口减出口; C 出口加出口; D GNP减进口。 6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 消费+投资; 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7、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A 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B 出售股票的收入; 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 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A 直接税; B 折旧; C 间接税; D 净出口。 9、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D增加值法。 10、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A 销售税; B 公司所得税; C 货物税; D 公司财产税。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 GDP B NDP C NI D PI。 三、名词解释 1、政府购买支出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2、总支出、国民收入。 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4、国民收入、利息率。 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宏观经济学第2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3.用货币去度量性质不同的各种产品,才能使各种产品能够进行加总,得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 4.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之内。()5.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6.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7.最终产品只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投资品。() 8.最终产品是按照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划分的。() 9.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10.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只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11.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1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13.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14.若某企业年生产2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1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 为10万元。() 15.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16.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17.某人2000年用10万元购买了一辆产于1998年的小汽车,这10万元应该计入2000年的GDP。() 18.一栋旧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1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20.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21.国内生产总值是重要的流量变量。() 2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当计算结果出现差异时,以收入法的结果为主。()23.国民收入的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因而它们最后所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数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5)

Fiscal Policy, Part 1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Federal government outlays include: a.Transfer payments, grants to states, interest payments on the national debt and income tax revenues.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8715560.html,ernment purchases, transfer payments, grants to states and interest payments on the national debt. c.Grants to states, interest payments on the national debt, income tax revenues and government purchases. d.Interest payments on the national debt, income tax revenues, government purchases and transfer payments. 2.The major component of federal government consumption is spending on: a.Foreign aid. b.National defense. c.Social Security, Medicare and Medicai d. d.Capital goods, e.g. highways and schools. 3. A federal government surplus is said to exist when: a.Federal outlays are equal to federal revenues. b.Federal outlays are less than federal revenues. c.Federal outlays are greater than federal revenues. d.None of the above; federal government surpluses don’t exist. 4.The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 says that: a.Increases in spending must be matched by increases in revenue. b.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ending and revenues must equal the amount of new bond issues. c.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aggregate, cannot spend more tha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d.Interest on government debt must be paid before tax revenues are spent on goods and services or disbursed as transfer payments.

宏观经济学试题一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每题1分,共30分) 当年的GDP?() 1.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 ... 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 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 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投资的是()。 2.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 ...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 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3.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 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B.居民购买自行车的支出 C.农民卖粮的收入D.自有住房的租金 4.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A.1100亿美元B.1500亿美元C.1700亿美元D.1800亿美元5.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 B.3/4 C.4/5 D.1 6.认为消费者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可预期长期收入作为消费决

策的消费理论是()。 A.相对收入理论B.绝对收入理论 C.凯恩斯消费理论D.永久收入理论 7.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导致人们消费水平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A.利率效应B.实际余额效应C.进出口效应D.挤出效应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时,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9.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MPC=0.9 B.MPC=0.8 C.MPC=0.75 D.MPC=0.7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变得很小B.变得很大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D.不发生变化 11.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相同 1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1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当收入增加时()。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 1. GDP 2.均衡产出 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 4.流动性偏好 5.通货膨胀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 B.3/4; C.4/5; D.1; 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 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 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 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 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 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 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 d A.右移10单位; B.左移10单位; C.右移40单位; D.左移40单位. 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 发行货币; D. 为政府赚钱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单选题附答案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 A、国民经济的核算 B、国民收入的决定 C、失业的通货膨胀 D、经济的长期增长 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帕累托 C、萨缪尔森 D、凯恩斯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A、资源的配置问题 B、资源的利用问题 C、经济的整体运动 D、失业和通货膨胀 4、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5、下面不属于总支出的是() A、政府支出 B、税收 C、净出口 D、投资 6、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A、出口 B、折旧 C、转移支付 D、国家债务 7、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A、政府支出 B、转移支付 C、税收 D、消费 8、通过()我们避免了GDP的重复计算 A、剔除资金转移 B、使用增值法 B、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未经过市场交换的产品 9、若个人收入为550美元,所得税为70美元,消费为430美元,利息支付为10美元,个人存蓄为40美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A、500美元 B、480美元 C、470美元 D、440美元 10、实际GDP是通过()得到的 A、名义GDP乘以GDP平减指数 B、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 C、名义GDP乘以基期价格 D、名义GDP除以基期价格 11、若C=4000亿美元,I=700亿美元,G=500亿美元,X=250亿美元,则GDP=() A、5450亿美元 B、5200亿美元 C、4950亿美元 D、4700亿美元 12、当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价格平减指数为16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亿美元 A、11000 B、15700 C、28000 D、17500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 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一)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

《宏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六)

《宏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分) 1. GDP 2.均衡产出 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 4.流动性偏好 5.通货膨胀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 C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A )。 A.2/3; B.3/4; C.4/5; D.1; 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D )。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 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 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 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 ).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 ). 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 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 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 d 线( D ). A.右移10单位; B.左移10单位; C.右移40单位; D.左移40单位. 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D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 发行货币; D. 为政府赚钱 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C).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C ).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 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 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11.假定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A). 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 试题库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 (每一空格1分,共12分) 1.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 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 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 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 % 。 7. 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 25% 。 8.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 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10.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以及各 种转移支付。 10.功能财政思想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12.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LM陡峭而IS 平缓; 12. 在LM平缓而IS 垂直的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二、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8分) 1.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 B.李嘉图;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 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B)。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 B.就业; C.名义工资;

宏观经济学绝大部分题目

名词解释 挤出效应:指政府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所引起的结构性赤字的上升,有可能提高利率、减少私人投资的现象。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或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于是会把全部的证券卖出,换回货币。此时,不论手头有多少货币,人们都不愿去购买有价证券,而是作为储藏手段保留在身边,这种现象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动引起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性波动而产生的失业。由于这种类型的失业与经济周期相联系,所以称为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 简答题 1.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和实行进口限额对本国经济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因而有利于保护本国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或产业,提高就业率;实行进口限额,避免国外更便宜的商品冲击本国市场,对本国市场起到保护作用。当然,过度保护本国事后也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因为,过度保护,使本国企业缺乏竞争压力,和创新动力,最终会使本国企业丧失竞争力。 2.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有什么关系? 答: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产出与价格水平是正向变动的。由于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变化率,而失业率随着总产出的上升而下降,因此总供给曲线隐含着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而菲利普斯曲线恰恰就反映了这种关系。与总供给曲线一样,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实际经济波动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 计算题 1.设生产函数为:Y=K0.5L0.5,储蓄率s=0.1,人口增长率n=0.02,资本折旧率δ=0.03 求:(1)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k和人均产出y. (2)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k比黄金率稳态下的人均资本k g高还是低? 解: (1)Y=K0.5L0.5 两边同除以L得到人均生产函数y=k0.5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7、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 8、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10、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11、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 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亿元。 A、10; B、30; C、50; D、500。 1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N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13、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B、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

宏观经济学考试练习题

填空题: 1. ()衡量的是经济中每个人收入的总和。在某段时间,若这种测量值下降了,并且下降的幅度较小,就叫 做(),如果下降的幅度很大,就叫做()。 2. 对于价格,大部分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在研究长期问题时,()是一个合理的假设,但是在研究短期问题 时,更合适的假设是()。 3. ()追踪了一篮子固定商品在不同时间的价格。因为这一篮子商品并没有随时间变化,所以这个衡量指标 是一个()指标。 4. 宏观经济学中需要区别的一对更重要的概念是存量和流量。你的个人财富是一个(),而你的收入是一个 ()。 5. 消费者在支付了税金和接受了政府的转移支付以后,可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额被叫做()。 6. 由于住房所有者不用支付房租,所以国民收入账户在估算其住房消费时用他们房租的()来计算。 7. 衡量一个开放经济中收入的指标有两个。()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本国和国外获得的名义收入。()是 国内公民和外国公民在该国获得的名义收入。 8. 在完全()的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一直雇佣劳动,直到()等于实际工资;也会一直租赁资 本,直到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 9. 在一个特别的生产函数Y=F(K,L)中,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比率不变,这叫做()。 10. ()描述了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其斜率被称为(),代表增加的每一美元()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11. 利率可以视为()市场的均衡价格。储蓄代表了()的供给,投资代表了()的需求。 12. 黄金是()的一个例子,因为它有内在价值。一个经济体如果用黄金作为货币,这个经济被称为实行() 13. 交易和货币之间的联系用方程式MV=PT 表示,这个方程式叫做()。在这个方程式中,V 被称为()。 通过假设V 保持不变,这个方程式可以转化成一个有用的理论,叫做货币的()。 14. 在分析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时,用货币可以购买的产品量来表示货币量往往很方便,M/P 被称为()。 15. 通货膨胀的其中一项成本被形象地称为(),指的是所持货币减少的不便。高通货膨胀使得企业经常更改 其标价,由此产生通货膨胀的第二项成本,叫做() 16. 国民收入核算告诉我们S-I ,或者()必须等于(),其中后者被称为() 17. ()是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物价,例如1美元兑 1.5 欧元 18. 根据()原则, 1 美元(或者任何其他通货)在每个国家都应该具有同样的相对价格水平和() 19. 失业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行业、地区间的需求构成的变化,经济学家们称之为() 20. 当实际工资没能及时调整以使得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时,发生(),随之产生的失业被称为() 21. 油价突然大幅上涨是()的例子,信用卡的大规模普及可以被视为() 选择题: 1.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以下所有问题,除了: a. 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 b. 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的相对市场份额 c. 美国总产出的增长 d. 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进出口量 2. 如果实际GDP 快速增长,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 a. 衰退 b. 萧条 c. 高失业 d. 通货膨胀 3. 在解释一个大型行业中某个小型企业产量的模型中,哪个变量可能是外生的: a. 该企业的产出量 b. 该企业投入要素的价格 c. 该企业雇佣的工人人数 d. 该企业使用的机器数量 4. 下列理由都可以解释短期内工资和/或价格可能是黏性的,除了: a. 长期劳动合同可能会提前确定三年后的工资 b. 许多企业为了避免现有客户考虑其他竞争者,会让自己的产品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 A. 剔除金融转移; B. 计算GDP时使用增值法; 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 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 B. 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 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D. 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4、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 A.110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 5、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 实际GDP小于名义GDP; C. 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 D. 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8、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矫正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 A. $2000; B. $1500; C. $1000; D. $750。 9、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