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简介
2023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2023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一门集生态学、环境学、动物学、法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该专业主要研究野生动物的物种保护、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疾病防治、野生动物的生态适应及野生动物的周边环境变化等问题。
同时,该专业也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选址与管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动物保护法的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在学习期间,学生们将会通过实地考察、课程设计、实习等方式深入了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1.政府部门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生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环境保护部门从事岗位管理、调查研究、政策制定及管理等工作,如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局、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
2.科研单位毕业生可以在农业、林业、水利等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工作,探索生态系统与自然保护区的相关课题,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等。
3.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毕业生成为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的特别贡献者,可进入相关机构从事保护工作,如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
4.游览观光业毕业生可通过在旅游公司、自然保护区游客中心等地从事导游、宣传、带团等工作,传播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5.教育机构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中小学等学校担任相关专业老师,或在公益组织中进行相关课程的教育传播。
总之,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公共环保、科研和教育等方面找到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
选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较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关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物种的多样性,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引言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野生动物数量的减少,对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环境科学、资源管理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保护和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探讨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及相关内容。
就业方向1. 自然保护区管理者自然保护区管理者是指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自然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态习性、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监测和评估自然保护区的状况,并协调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在就业方面,他们可以在国家级、省级或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也可以加入非政府组织或国际组织从事相关工作。
2. 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员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员主要从事野生动物的研究工作,包括野外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行为观察等。
他们需要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对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科学研究,为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他们可以在科研院所、大学或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也可以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3. 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者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推广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和意识,提高公众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认识和关注度。
他们可以在自然保护区、博物馆、教育机构或非政府组织从事相关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教育技巧,能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讲座、展览和培训等,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4. 野生动物监测员野生动物监测员负责监测和评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保护策略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他们需要掌握野外调查和监测技术,进行野生动植物的样本收集、标本制备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他们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科研院所或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就业前景随着社会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野生动植物的生态、行为、分类、保护和利用等方面。
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学、野生植物资源学、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该学科旨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野生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的发展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该学科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生境破坏、非法猎捕和采集、气候变化等。
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和应用,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什么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什么简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与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介绍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学习内容,包括必修课程和专业技能培养。
1. 必修课程1.1 野生动物学野生动物学是研究野生动物的分类、形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野生动物的分类学、解剖学、生态学等基础知识,了解野生动物的种类、特征和生态环境,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1.2 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是培养学生掌握自然保护区规划、管理与保护技术的课程。
学生将学习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原则、制定保护区管理计划等内容,掌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技巧和策略,以实现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有效保护。
1.3 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是研究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培养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2. 专业技能培养2.1 野外调查和监测技术野外调查和监测技术是培养学生掌握野生动物调查和监测技术的课程。
学生将学习野生动物的调查方法、监测设备的使用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掌握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和活动规律,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2 生态恢复与修复技术生态恢复与修复技术是培养学生掌握生态恢复和修复技术的课程。
学生将学习栖息地的修复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和策略,培养修复生态系统的实践能力。
2.3 野生动物保护区管理实践野生动物保护区管理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学生将参与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结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涵盖了野生动物学、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等学科,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2023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特色简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是一门集生态学、动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专业。
该专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广泛: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主要学习了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遗传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这使得本专业毕业生既懂得野生动物的行为、生态习性,又具备保护区规划、管理与开发的能力。
2. 实践能力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教学。
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研究、保护区管理等方式获取实践经验。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现场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具备独立完成调查、实验、研究和保护区的规划管理等实践能力。
3. 意识强化: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投入到这一事业中。
他们会以反对盲目开发、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为己任,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4. 就业多样: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多样,可以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环境保护机构、科研机构、公园管理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教育、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毕业生也可以在动物卫生、农业科技、生态农业等领域从事技术、管理和服务工作。
5. 国际交流: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注重国际交流,开设有与国际顶尖大学合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海外交流、学习与培训的机会。
通过与国外专家握手,毕业生可以熟悉国际前沿的研究热点,增强对国际保护政策的认知理解。
综上所述,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以广泛的知识面、强调实践教学、强化环保意识、就业多样和国际交流为特色。
这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推进社会文明进程发挥积极的作用。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引言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综合学科,致力于保护和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对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就业方向1.1 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机构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机构工作是该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
这些机构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开展野生动物监测、保护规划和教育宣传等工作。
毕业生可以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员、野生动物监测员等相关职位,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1.2 自然保护区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自然保护区工作,负责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工作。
他们还可以参与抢救性保护、灾后恢复工作等,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 教育与宣传工作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从事教育与宣传工作。
他们可以在国家公园、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组织中担任教育工作者和宣传员。
通过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2. 就业前景2.1 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越来越重视。
政府将加大对相关机构的投入,并颁布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将进一步推动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发展,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2 行业需求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能力。
因此,就业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2.3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和项目,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简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一门涵盖自然保护和生态管理的学科,培养学生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自然保护区管理与规划、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本文将对其相关就业领域和就业前景进行探讨。
就业领域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各级自然保护区担任管理职位,参与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监测工作。
他们需要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保护策略以及各类保护区的管理规定,能够制定科学的保护区管理方案,并参与实施和评估工作。
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可以从事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野外调查和实地研究,了解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需求、数量分布和种群动态等信息,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他们也可以在动物保护组织、研究院所和大学从事科研工作,致力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研究。
环境教育与公众意识提升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可以从事环境教育与公众意识提升工作。
他们可以担任自然保护区的讲解员,向公众传授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提高公众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他们也可以在教育机构、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从事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
就业前景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好。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原因: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对自然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政策法规。
这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可以在相关政府部门和自然保护区工作。
自然保护意识的提高随着公众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环境保护工作。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自然保护区以及相关的非营利组织中找到工作机会。
生态旅游的兴起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行业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目的地是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野生动植物保住与利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的硕士生具有扎实的自然保护理论与科研技术,充分掌握野生动植物生态与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濒危动植物保护生物学、自然保护区管理与森林旅游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追踪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动态,独立开展和完成科学研究工作,能在相关行业中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生物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动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产业开发、行政管理、生产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01、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以西南地区特有的珍贵植物物种为研究对象,运用各种生物技术在植物资源数据信息管理、野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及其物种保护、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杨远庆、邹天才、杨成华〕02、保护生物学:用种群易危分析方法对野生动植物种群的表现型、环境和种群结构、种群最适度进行研究,以探求野生动植物的最低生存种群,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利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开展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刘济明、熊源新、赵杨、苟光前〕03、动植物相互作用生态学:在系统学习野生动物〔昆虫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分类学、野生动物资源学等基础上,重点学习植物〔主要是种子植物〕分类学、繁殖生物学、动植物相互关系生态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动物传粉、传播种子、草食动物对植物的捕食、化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未来主要从事动植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科学研究。
〔冉景丞、粟海军〕04、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在系统学习野生动物〔昆虫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分类学、野生动物资源学等基础上,重点学习野生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野外研究技术、野生动物养殖学、野生动物产品学等专业知识,掌握野生动物资源,尤其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对经济野生动物资源的养殖、产品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206
专业名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野生动物饲养与管理、动物制品加工基本知识,具备野生动物识别、饲养繁殖和救护防范的能力,从事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动物饲养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饲养等单位,从事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监测、数据收集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动物饲养、繁殖、动物制品加工、市场营销等能力;
3.具备野生动物识别的能力;
4.具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的能力;
5.具备野生动物救护及防范的能力;
6.具备野生动物识别与标本制作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野生动物生理学、自然保护
区社区管理知识、野生动物识别与标本制作技术、野生动植物调查与巡护监测技术、野生动物饲养与救护技术、野生动物检疫与疾病防治、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生物技术、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野生动物组织解剖,野生动物生理等实训。
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森林生态,森林环境学,野生动物资源及栖息地调查监测、野生动物饲养、营养、繁育,野生动物驯养及制品加工等实训。
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饲养和动物检疫等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野生动物保护员标本员观赏动物饲养工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动物养殖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