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环境系统告警与综合网管互联接口规范
Ctt2000e通信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使用手册

1系统概述 (3)2系统组成和网络拓扑 (4)3系统功能及操作 (4)3.1 系统登录 (4)3.2消息窗口 (6)3.3视频监控 (6)3.4信息窗口 (7)3.5确认报警 (7)3.6历史事件 (7)3.7历史曲线 (8)3.8操作记录 (9)3.9更改密码 (10)3.10遥控操作 (10)3.11站点管理 (15)3.12站点实时信息 (16)3.13用户管理 (18)3.14上传地图 (20)3.15摄像头管理 (20)3.16 IC卡管理 (22)4系统安装 (22)4.1软件配置 (22)4.2硬件配置 (22)4.3系统安装 (23)5系统维护 (24)附录:遂渝线配置 (25)1.站点配置一览 (25)2.中心配置 (26)3.中心软件配置 (27)4.系统网络拓扑简图 (28)5.备注 (29)1系统概述中软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针对铁路、移动、电信等企业对通信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的需求,开发了CTT-2000E系列监控系统,该系统经过多年来的不断优化、升级,已经形成了包括硬件、软件、图像、传输等在内的全系列产品,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维护管理体制、不同局情和传输资源进行系统的灵活配置,能够对通信局站内各种动力设备、空调设备及机房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控、统一管理,从而保障了通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最终实现通信局站的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CTT-2000系列监控系统,以WINDOWS NT/2000为系统运行平台,选择业界流行的开放式、模块化设计技术和通用的监控组态软件,并融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多媒体、测控网络技术。
自主开发生产的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其核心设备为基于E1、ISDN、DDN、PSTN等通信线路的单向视频传输设备,可同时完成语音和数据的合路传输。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图象压缩编解码技术,提供集图像、语音、数据与一体的多媒体监控平台,可有效实现图像与数据的无缝集成,为铁路、电力、交通、金融、电信等行业实施大范围、远距离的集中监控服务。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范-XXXX0722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范-XXXX0722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范(试行)版本:V1.0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2月目录1.范围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定义 (7)3.1 集中监控中心-Supervision Center(SC) (7)3.2 现场监控单元-Field supervisionunit(FSU) (7)3.3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Protocol (7)3.4 B接口—B Interface (7)3.5 监控对象—Supervision Object(SO) (7)3.6 监控点—Supervision Point(SP) (7)3.7 数据流接口 (7)4.接口 (7)5.B接口互联规范 (8)5.1 B接口互联 (8)5.2 B接口报文协议 (8)6.FTP接口能力 (57)7.FSU初始化能力 (58)8.FSU自动升级能力 (58)9.SC心跳功能 (58)10.门限值配置 (59)前言为加强中国铁塔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动环监控系统)建设,实现集团监控中心对全国铁塔动力设备和环境的统一监控、统一派单的目标,特制定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范。
本规范明确了动环监控系统互联B接口互联规范、B接口定义、互联协议、报文协议及数据库协议。
本规范作为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标准,同时也可作为接入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平台的各动环厂家软、硬件技术设备的技术参考依据。
1.范围B接口规定了动环监控系统在监控中心(SC)与现场监控单元(FSU)互联的数据传输规范。
以上图中右侧单位称为“接出方”,左侧单位称为“接入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1363.2-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2部分:互联协议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编码及命名规范V1.0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信号字典表V1.03.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动环系统工程标识设置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电源设备割接管理办法总则第1条为提升监控系统对维护工作的支撑效率,减少无效告警和无效工单派发,特制定动力环境系统工程标识设置规范。
第2条本规范用于指导在核心机房、汇聚点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以及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设置工程标识。
第一章动环监控系统工程标识功能要求第3条工程标识是指通过网管支撑系统添加工程信息标识进行网调事件上报,系统不再对标记工程标识的设备告警事件进行派单。
动力配套类工程标识通过动环监控系统设置,其他专业通过综合网管系统设置工作标识。
第4条设置工程标识的字段必须包括:标识对象、工程开始时间、工程结束时间、工程事件描述、工程操作人员与联系方式,标识设置时间和设置人员应由系统自动记录(设置人应为帐号登录者)。
第5条工程标识设置记录应保存于系统中,可查询当前记录及历史信息,并可导出表格(格式可参考附件)。
第6条为避免误操作或人为设置时间过长,工程标识应限定设置时长(不得超过24小时),设置的工程结束时间过后系统应能自动清除工程标识。
第7条为规范工程标识设置,工程标识设置的开始时间应限定在目前时间半小时之后,提前或设置过去时间时均有相应提示。
系统应支持工程标识撤销或修改操作,撤销或修改操作的权限应为本项设置人。
第8条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分级对监控网元设置工程标识的功能,当对上级网元设置工程标识时,下级网元被同时设置相同的工程标识。
第9条动环监控系统应逐步具备通过短信方式将工程标识信息下发给设置人及操作人,及时提醒工程标识的设置对象及时间。
第二章工程标识设置规范要求第一节设置基本要求第10条动环工程标识仅使用于人为操作可能产生预知的告警情况下使用,使用时应严格限定设置时间,不得随意延长标识时长。
其他情况下(日常维护中非预知的告警)不得随意使用工程标识。
第11条在以下情况下应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平台”中进行工程预约,添加工程标识:工程调测、网元系统软件补丁、升级、动环网元测试、电源系统设备割接、电源系统设备倒换等可能导致设备告警的人为操作。
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范标准

主题:铁塔集团、B接口规、铁塔B接口规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试行)版本:V1.0中国铁塔股份2014年12月目录1.围 (3)2.规性引用文件 (4)3.定义 (4)3.1 集中监控中心-Supervision Center(SC) (4)3.2 现场监控单元-Field supervision unit(FSU) (4)3.3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 (4)3.4 B接口—B Interface (4)3.5 监控对象—Supervision Object(SO) (5)3.6 监控点—Supervision Point(SP) (5)3.7 数据流接口 (5)4.接口 (5)5.B接口互联规 (5)5.1 B接口互联 (6)5.2 B接口报文协议 (6)6.FTP接口能力 (40)7.FSU初始化能力 (41)8.FSU自动升级能力 (41)9.SC心跳功能 (41)10.门限值配置 (42)前言为加强中国铁塔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以下简称动环监控系统)建设,实现集团监控中心对全国铁塔动力设备和环境的统一监控、统一派单的目标,特制定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互联B接口技术规。
本规明确了动环监控系统互联B接口互联规、B接口定义、互联协议、报文协议及数据库协议。
本规作为动环监控系统的建设标准,同时也可作为接入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平台的各动环厂家软、硬件技术设备的技术参考依据。
1.围B接口规定了动环监控系统在监控中心(SC)与现场监控单元(FSU)互联的数据传输规。
以上图中右侧单位称为“接出方”,左侧单位称为“接入方”。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1363.2-2014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2部分:互联协议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编码及命名规V1.0中国铁塔动环监控系统统一信号字典表V1.03.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规范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偏差。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方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偏差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方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对扩建工程,如有需要,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电源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的招标均可参照本通用技术规范,在专用技术规范书中选择相应的货物即可。
目录1 总则 (1)1.1 一般规定 (1)1.2 标准和规范 (1)1.3 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2)1.4 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和验收 (2)2 技术要求 (2)2.1 环境条件 (2)2.2 装置环境条件 (2)2.3 工作条件 (2)2.4 基本技术条件 (3)2.5 技术性能要求 (3)3 试验 (10)3.1 型式试验 (10)3.2 出厂试验 (10)3.3 现场试验 (10)4 其他要求 (10)4.1 质量保证 (10)4.2 技术服务 (11)4.3 工厂检验和监造 (12)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或制造商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1系列的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中达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介绍(含图像)

维护品质
扩展应用
架构
决定了整个 监控系统的 核心技术和 发展方向, 是最终成败 的基础。
软件
实现核心技 术的关键手 段,是否符 合大规模动 环监控的需 要,稳定性 的根本保障。
传输
硬件
应用
本身并非监 控系统的核 心问题,但 对网络稳定 非常关键, 不断发展中。
决定了系统 的运行品质, 同时成本直 接关系到系 统整体造价。
155M SDH
E1
网桥 接口转换器
FSU站点 监控设备
155M SDH
E1
网桥 接口转换器
FSU站点 监控设备
IP组网方案-独立E1单向环传输
LSC处理主机
HUB
SD560 机架式网桥
E1-2M
E1
E1
SD528 网桥 SD1502 串口服务器
SRTU 监控模块
SD528 网桥 SD1502 串口服务器
E1/2M-IP传输
综合网管
地市SC中心
2M-IP专用以太网
SS SS SS SS 中中中 中 心心心 心
E1/2M-IP传输
16
CSC省中心
中达监控系统网络架构特点
提供实时监控开发语言
实时通讯服务器
扩展功能开发平台
打印机 SC实时监控Browser终端
LSC地市中心
IP传输
SC历史数据库 数据库Client终端 打印机
❖ 历史告警可根据用户需求按照不同条件检索 查询及统计,并可以将报表导出;
❖ 用户可根据需求自定义告警统计及 综合测值表列,系统则按自定义的 表列显示和统计告警和数据; 37
软件组态界面-局站设备及厂家信息管理
❖ 可录入各站点的使用设备信息;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技术标准及发展方向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技术标准与发展方向一、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的定位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是一个网络化的集成系统,各局站的动力设备与环境运行数据通过传输网络集中到监控中心,并进行存储、处理,实时呈现运行数据和告警数据。
以“四遥”为手段,通信企业可以全面撤销局站有人值守,变被动的抢修模式为主动的预防性维护模式,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二、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背景1、通信企业竞争和发展的需要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通信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网络质量领先是通信企业的绝对竞争优势,稳定的动力设备和优良的机房环境是保障网络质量领先的必要条件。
为了提高运行质量保障能力和运维管理低成本运作能力,通信企业必须建设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2、动力维护工作特点决定动力设备预防性维护、应急供电抢修、机房环境维护等都是劳动密集型工作,传统的“有人值守+断电抢修”维护模式,执行效率低、资源耗费大,难以适应动力维护工作发展的要求。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维护体制必须向集中化、精细化转变,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适时而生。
三、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可行性1、动力设备的可靠性提高随着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控整流电源已经全面升级为模块化高频开关电源,防酸隔爆电池也换代为密封阀控蓄电池,自动化油机发电机组、机房空调等应用趋于成熟,设备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为实施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提供了基础条件。
2、动力设备智能性完善设备的监控单元能够对设备本身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智能管理、自动撤投。
标准的监控接口和规X的智能协议为实施集中监控提供了便利条件。
3、工控技术、数据库技术成熟工控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数据库技术的成熟应用,为集中监控提供了技术保障。
4、众多监控厂家的积极参与众多具有雄厚技术实力的监控厂家积极投入,为集中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技术标准1996年,邮电部发布的《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N023-1996】,是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第一个行业标准,为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探究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架构及组网优化方案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监控及检测技术探究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架构及组网优化方案韦成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广西随着动力环境监控技术的发展,系统架构及组网方式也不断向扁平化、集中化的方向演进,同时可通过监控采集数据的动环设备数量和类型也日渐增加,如告警、信号、图像等动力环境监控数据量和数据种类也会随之增加,对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网络可靠性及系统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零成本对底端上送数据的处理方式进行了优化,可靠性,并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同时从系统容灾备份、网络备份等方面,进一步探究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架构及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网络负载平衡;容灾中心;端口聚合;VRRPExplore the Pow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NetworkOptimization ChemeWEI Cheng-weiChina Mobile Group Guangxi Co.,Ltd.,Nanning 2020年9月第37卷增刊1Telecom Power TechnologySep. 2020,Vol. 37 No. S1 韦成威:探究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架构及 组网优化方案致性和连续性。
由于服务器入云,系统CPU 、内存、存储容量等能够实现按需分配,相对传统物理机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服务器提供了更加强大性能和存储能力。
通过数据实时镜像集群方式,在2台主机均部署相同的软件环境,将业务数据通过网络实时复制至备用主机,同时,实时监测业务系统运行状态,如系统出现网络中断、服务终端、宕机等异常故障,可自动将业务系统切换至备用主机,以保障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营。
在主机性能、存储能力足够的前提下,数据实时镜像相较共享存储的方式,减少了外置存储设备部署的成本和系统可能的故障点。
广西移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SC 数据库服务器均配置了双主机,并采用数据镜像集群方式对系统业务数据进行实时同步备份及业务切换保障,可以对单主机关机、网络中断、服务停止等场景进行业务倒换和接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环境系统告警与综合网管
互联接口规范
1.0版本
前言
XX综合告警管理平台系统实现运营商全专业(交换,无线,传输、数据、动环等)故障告警信息的集中显示和关联分析,实现“集中监控、一点故障处理,一点派单”,提高跨专业业务申告工单的处理效率,促进运维模式的优化。
同时提供面向业务和面向客户的服务,并向综合运维平台等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平台系统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各专业监控人员、客服人员以及运维管理人员。
XX综合告警平台系统要实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告警接入以及数据处理呈现。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一般根据各省不同的建设进度以及建设思路,有很多移动省份建设了省集中的动力环境监控动力环境网管系统(CSC),也有很多省份还只建设到本地的动力监控系统(LSC),本规范针对XX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与集中的动力环境监控动力环境网管系统(CSC)互联做接口定义,完成动力监控系统告警的实时上报和清除告警的实时上报。
本规范规定了综合告警平台系统和动力环境监控动力环境网管系统互联的接口业务需求、接口数据规范、接口参考技术方案(Web Service/SOAP)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与各厂家动力监控系统的互联接口的实施。
本规范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XX有限公司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XX有限公司公司负责解释。
目录
第一章适用范围 (3)
第二章术语与缩略语 (3)
第三章接口业务需求 (3)
3.1 动力环境网管告警实时上报 (3)
第四章接口数据规范 (4)
4.1 动力环境网管告警上报 (4)
4.1.1 告警数据 (4)
4.1.2 告警清除数据 (5)
4.2 动力环境重要告警需求列表 (5)
4.2.1 中兴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5)
4.2.2 艾默生动力环境监控 (6)
第五章接口技术参考方案 (7)
5.1 技术约定 (7)
5.1.1 接口技术约定 (7)
5.1.2 接口日志功能 (7)
5.2 动力环境网管告警上报 (8)
5.2.1 接口服务定义 (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各类代码规范 (12)
A.1 数据字段约定 (12)
A.2 省市代码表 (13)
A.3 专业类型代码表 (14)
第一章适用范围
《动力环境系统与综合网管互联接口规范》适用于指导各省公司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与动力环境集中动力环境网管系统互联接口的开发和测试,是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与动力环境集中动力环境网管系统互联建设的主要依据。
本规范规定了综合告警平台系统和动力环境集中动力环境网管系统互联的接口业务需求、接口数据规范、接口技术参考方案(Web Service/SOAP)等内容。
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与动力环境集中动力环境网管系统互联接口的承建方需满足本规范中的业务需求,严格遵循本规范中的接口数据规范,并在无特殊情况下采用本规范所提供的参考技术方案。
第二章术语与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
综合告警平台综合告警平台系统(Intergration Alarm Platform System)
SOAP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WSDL Web服务定义语言(Web Service Definition Language)
第三章接口业务需求
3.1动力环境网管告警实时上报
系统互联接口应能够支持由动力环境网管告警上报综合告警平台实时故障告警的功能。
即通过互联接口,动力环境网管告警的信息将被动力环境网管系统传给综合告警平台系统,并由综合告警平台系统自动接收。
动力环境网管告警实时上报又可细分为由动力环境网管告警自动上报活动故障告警和清除告警两类。
自动上报是指在动力环境系统中制定自动上报活动告警规则,由动力环境网管系统根据规则自动判定是否是需要自动上报的告警,并由综合告警平台系统自动接收。
当已上报的故障告警被清除后,应能够通过动力环境网管与综合告警平台互联接口,将告警清除信息上报到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中,并由综合告警平台系统自动接收并作清除操作。
对于动力环境网管告警上报,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动力环境网管系统要对已上报的告警进行标识,避免重复上报。
2)当相关动力环境网管告警的状态为“清除”之后,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中的相应故障告警也可清除。
3)双方都在log功能中都会各自记录上报和接收的实时故障告警信息。
对于告警自动上报,由告警自动上报规则确定是否上报以及如何上报:
动力环境网管系统应能够根据动力环境网管告警信息项“设备类型”、“局站”、“告警类型”、“告警级别”、“告警标题”、“告警描述”中某几项或全部项进行“自动上报告警”(重要告警)的规则定义。
动力环境网管系统将自动把“自动上报告警”传给综合告警平台系统,并由综合告警平台系统自动接收并呈现。
第四章接口数据规范
4.1动力环境网管告警上报
4.1.1告警数据
4.1.2告警清除数据
4.2动力环境重要告警需求列表
一般情况下局方工作基本上只关心“市电停电”“环境温度高”这两类。
所以目前只要求动力环境系统上报综合告警平台系统这两类告警,实现故障告警集中。
4.2.1中达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1、告警详细列表
4.2.2艾默生动力环境监控
1、告警详细列表
第五章接口技术参考方案
本接口技术参考方案基于Web Service/SOAP技术。
5.1技术约定
5.1.1接口技术约定
接口实现过程中对技术约定如下:
1)支持SOAP v1.1协议;
2)基于HTTP协议传输;
3)为确保接口的兼容性,要求遵循WS-I Basic Profile 1.0。
具体要求包括采用文档(document)通信方式和文字(literal)编码方式、没有安全性要求等(参见);
4)在应用层采用GB2312编码方式;
5)为了保证不同厂家接口操作调用的互通性,综合告警平台系统的SOAP服务命名空间均约定为:“/服务名称”的形式;
6)XX信通必须提供接口定义文件(WSDL)
5.1.2接口日志功能
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与动力环境网管系统接口应提供日志功能,对接口中服务的调用方式(调
用其他接口服务或被其他接口所调用)、调用或被调用服务名称、接口服务的调用时间、调用执行的结果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在必要时提供相应的查询等功能。
5.2动力环境网管故障告警上报
5.2.1接口服务定义
5.2.1.1告警信息传送服务(InterSwitchAlarm)
5.2.1.1.1测试服务接口(isAlive)
服务接口:InterSwitchAlarm
接口方法:isAlive
输入参数:Null(无)
输出参数:isAliveResult(String类型。
为空表示相应服务可用,非空表示该服务当前出现问题,错误返回信息用相应明文进行说明)
接口概述:动力环境网管系统在调用综合告警平台系统相应服务模块中其他接口方法之前,可利用此服务调用判断对方当前服务是否已经部署完毕,以确定所调用的方法当前是否可以正常服务。
WSDL定义:
</soap:Envelope>
5.2.1.1.2告警接收服务接口(newAlarm)服务接口:InterSwitchAlarm
接口方法:newAlarm
输入参数:如下表所示
输出参数:errList(String类型。
空表示调用成功;非空表示调用失败,其值为错误代码。
若返回多个错误代码,约定用逗号分隔)
前置约束:动力环境网管系统出现需自动上报的告警
接口概述:综合告警平台系统提供该接口服务用于接收告警动力环境网管的需要自动上报的故障告警信息。
后置结果:服务调用成功后,在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中生成相应的故障告警
WSDL定义:
</soap:Envelope>
5.2.1.1.3告警清除服务接口(syncAlarm)
服务接口:InterSwitchAlarm
接口方法:syncAlarm
输入参数:如下表所示
输出参数:errList(String类型。
空表示调用成功;非空表示调用失败,其值为错误代码。
若返回多个错误代码,约定用逗号分隔)
前置约束:动力环境网管系统中已上报的告警的被清除。
接口概述:综合告警平台系统提供该接口服务用于接收动力环境网管的清除告警信息。
后置结果:服务调用成功后,综合告警平台系统中的相应故障告警自动清除。
WSDL定义:
</soap:Envelope>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各类代码规范
A.1 数据字段约定
1)限定说明
M表示Mandatory(必须的),O表示Optional(可选的),但需注意,可选参数必须出现,
其值为空。
2)时间字段格式
在本规范中,如无特殊说明,时间类字段的数据格式均为:“YYYY-MM-DD H24:MI:SS”。
3)系统简称命名约定
服务提供方、服务调用方均为动力环境网管系统或综合告警平台系统的系统简称。
系统简称命名形如“省市代码_专业类型_系统名称”。
其中省市代码参见表A.2,专业类型代码参见表A.3。
例如:,集团话务网网管的系统简称为“JT_JH_WNMS”。
A.2 省市代码表
表A.2 省市代码
A.3 专业类型代码表
表A.3专业类型代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