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从韩国文化产业现状看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其 实 . 在 18 早 96年 . 国 在 第 六 个 经 济 发 展 五 韩
、
世界 文化产 业 的发展 概 况
之一 。19 9 4年 . 政府 文化观光部设 立文化产 业政策
文 化 产 业 是 一 种 特 殊 文 化 形 态 和 特 殊 经 济 形 态 局 , 始 着 手 准 备 制 定 相 关 的 文 化产 体 。 从这个 概念诞 生至今 . 已经成 为一个 新兴 同时 颁 布 各 种 文 化 政 策 综 合 计 划 .积 极 强 调 文 化 产
3 %左 右 。 美 国 文 化 产 业 的 产 值 已 占 G P总 量 的 韩 国 文 化 产 业 产 值 从 占世 界 市 场 份 额 的 1 0 D %增 加 到 l— 5 。 第 二 大 产 业 。美 国 前 4 0家 最 富 有 的 公 5 。 为 世 界 五 大 文 化 产 业 强 国 之 一 . 终 目标 是 82% 是 0 % 成 最 司就 包 括 7 2家 是 文 化 企 业 , 中音 像 业 已 超 过 航 天 把 韩 国 建 设 成 为 2 世 纪 的 知 识 经 济 强 国 和 文 化 产 其 1 工 业 居 出 口贸 易 的 第 一 位 很 大 的份 额 。 年 来 . 展 中 国 家在 文 化 保 护 和 文化 近 发 这 一领 域 成 效 卓 著 业 大 国 。截 至 2 o 0 3年 , 国 的 文化 产业 总 产 值 已 占 韩 韩 国文 化 产 业 的 迅 速 发 展 .得 益 于其 对 民族 传 第 一 . 烈 的 民族 传 统 文 化 自觉 意识 由 于 历 史 强 原 因 , 国 同 中 国在 传 统 文 化 上 有 很 相 似 的地 方 . 韩 一 欧美 发 达 国 家 在 文 化 产 业 方 面 . 占据 在 该 领 域 G DP的 5 %。 [ ] 产 业 发展 方 面 的 意识 逐 渐 觉 醒 . 中 国 的近 邻 韩 国在 统 文 化 从 观 念 和行 为 等 各方 面 的有 力保 护 和传 承
传统文化的继承案例分析

传统文化的继承案例分析案例一:韩国抢注中国传统文化申遗据韩联社11月20日报道,韩国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
为纪念其成功申遗9周年,韩国于21-28日在端午文化馆举行“小端午”纪念活动。
江陵端午祭委员会20日表示,将在端午文化馆2层展厅举行主题为“变与不变的端午树”图片展。
此外,为发展江陵端午祭,还将于24日举行“2014江陵端午文学研讨会”。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江陵地区特有的一种祭祀活动,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
端午祭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活动期间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并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和农乐表演等。
分析:首先,我们能从韩国政府这些作为看出,其实韩国方面已经承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而客观上看韩国是一个相对于中国来说是较小的国家,文化底蕴也不是很深厚,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感,如果他们能将影响他们世世代代的中国文化申遗成功,对他们来说不仅是增加了文化底蕴,也使得整个韩国民族的自豪感提升了一大步。
其次,韩国能够成功将端午节申遗成功,无非是捡了漏洞,一是教科文组织方面的不明就里在文化遗产审核机制上存在问题,二是中国相关部门对文化自主权的不重视,这两点就足以使得韩国可以捡到漏洞从而通过这些申遗方案,而使得中国先民的辛苦创造改换了国籍。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不进教科文文化遗产名录并不重要,那只是一种组织性的名录,重要的是对后代华夏儿女的影响,如果韩方将端午节等的起源写进教科书去影响自己的后代,那么这种影响是很惊人的,中华儿女难道要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和韩国后裔进行着本不该有的对文化归属的争论吗?案例二:从清明文化节看中国传统文化2015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全新开幕,本届文化节为期10天,从2015年4月1日到4月10日,在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开封举行。
作为本届清明文化节的主会场,国家5A 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清明文化名园—清明上河园景区积极策划、组织并承办了一系列清明文化活动。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以端午祭申遗成功为视点Th..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以端午祭申遗成功为视点杨琳曦【摘要】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
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之争的本质,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扬。
学术界以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本身,但是对于两国遗产保护制度较为忽略。
再加上第一手韩文文献难以取得,更增加了这一问题的研究难度。
本文结合韩文文献,探寻其文化渊源,比较其文化差异,同时对非物质遗产保护制度进行深入分析,提醒我们: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
【关键词】端午节;端午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作者】杨琳曦,女,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
成都,610066【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1-0185-006The differe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Protection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from the case studyof 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Yang LinxiAbstract:The Gangneung Danoje FestivaI was appeared in the WorId Heritage List successfuIIy made a big infIuence in China.The origin of Chinese Duanwu FestivaI and Korean Gangneung Danoje FestivaI is actuaIIy the protection and deveIopmen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I cuIture heritage.The academic returns fo-cus on the cuIture itseIf but not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intangibIe heritage.The difficuIty of obtaining the Korean materiaI makes this study tougher.This paper did the research with the Korean materiaIs and re-search into the cuIturaI origin,compared with the cuIturaI difference between them,then anaIyzed the Kore-an protection system for the intangibIe heritage.It reminds us that in the period of the deveIopment of the society,we shouId aIso be aware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I cuIture,or we wiII Iose our cuIturaI i-dentification and cuIturaI origin.Key words:Duanwu FestivaI,Gangneung Danoje FestivaI,intangibIe heritage,protection system2005年11月,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韩国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论文

韩国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李静雯130340103韩国是现在在中国人们眼中最热门的旅游国家之一,韩国文化也被中国人了解并将接受。
韩国文化可以说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位,而中国将韩国文化的盛行称之为韩流。
韩国人是非常重视海外宣传韩国文化。
韩国文化植根于东亚文化圈,滋生于儒家文化的土壤,受西方文化影响,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产物。
韩国人重视形象、强调独立,性格急躁、追求速度,身土不二、护短排外的文化价值观和国民性,对其它国家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形成了韩国国家至上、追求荣誉,大国情怀、小国心态,高层定论、民意牵制,身在东亚、心系全球的对外政策的特点。
所以说相比其他文化韩国文化更能向海外发展,也更容易向海外发展。
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内,除了实力、地缘、资源等客观条件外,这种对于国家利益的界定和实现方式的选择,主要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有关。
文化价值观决定着国家对其国家利益的主观认识和判断,研究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必须了解它的文化。
首先,韩国人非常重视外在。
对于韩国人而言,不化妆上街是不礼貌的,而韩国的整容技术更是享誉东南亚,就像有的韩国父母会把一次整容手术作为升学礼物送给子女,对于完美的追求在韩国大众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也许正是这个心理特点鼓励了韩国整容业的普及。
其次,韩国人认为生于本土、长在本国,韩国这片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他们的,时刻提醒自己用本土的产品。
因此,韩国国内某些产品消费市场基本被本国企业产品占据,对于国外企业来说,想进入韩国市场分一杯羹实在艰难。
韩国人们珍惜本国文化,强调民族自豪感,有时甚至到了护短排外的地步。
韩国人最长将“我们,我们的”挂在嘴边。
国家被日本占领统治过的事实使韩国人感到屈辱,而朝鲜半岛分裂后,国内又长期有美军驻足。
这种情况下,韩国的民族意识开始崛起,排他性逐步形成。
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韩国人开始为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感到自豪自信,这种强烈认同又造成了他们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抵制和排斥。
韩国首尔景福宫传统与现代的和谐

韩国首尔景福宫传统与现代的和谐韩国首尔景福宫是韩国最为著名的宫殿之一,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景福宫作为韩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不仅是韩国人民对古老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瑰宝。
景福宫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浓厚的韩国传统元素。
整个宫殿的设计构思精巧,巧妙地融合了天地人三才的哲学思想。
宫殿内的建筑物以飞檐翘角、斗拱和彩绘檐板为特色,将传统的木结构与彩绘装饰相结合,展现了韩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每一个建筑物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无论是主殿、东西候门还是配殿,都充满了宫廷文化的独特韵味。
除了建筑风格,景福宫还保留了许多韩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游客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氛围。
逛过石板路、穿越传统的门洞,仿佛回到了古代的韩国。
宫廷舞蹈、传统音乐演奏以及传统服装体验等活动也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这些活动不仅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韩国的传统艺术,还增强了游客对韩国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然而,景福宫并不只是停留在传统之中,同时也与现代社会保持了良好的融合。
宫殿内有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参观体验。
游客可以通过电子导览系统了解每个建筑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
此外,现代化的保护措施也让景福宫得以保存至今,使其作为重要的历史遗产能够延续并向世界展示。
景福宫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宫殿,更是韩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见证。
它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融合,为人们展现了韩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并向世界展示了韩国的独特魅力。
景福宫所代表的是韩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也是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思考和反思。
对于游客来说,来到景福宫,既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底蕴,也可以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快节奏。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使景福宫成为了韩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旅行体验。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和活力。
韩剧管窥——浅谈韩剧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陈宇影视评论自从1997年韩剧《爱情是什么》在央视播出后,韩剧在中国就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文化风潮——人称“韩流”,活跃在千千万万中国家庭的电视荧屏上。
仅在央视陆续播出的韩剧就有《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人鱼小姐》、《加油!金顺》、《百万玫瑰》、《小妇人》等;而通过除央视以外的媒体和广大观众见面的还有《大长今》、《蓝色生死恋》、《巴黎恋人》、《豪杰春香》、《新娘十八岁》、《浪漫满屋》、《宫》等多部。
大体上,我国进口的韩剧可以分为“家庭剧”、“偶像剧”、和“历史剧”三大类。
第一类的代表剧目有:《爱情是什么》、《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加油!金顺》、《黄手帕》和《媳妇的全盛时代》等,第二类的代表剧目有:《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爱上女主播》、《宫》、《巴黎恋人》等,最后一类是的代表剧目有:《大长今》、《明成皇后》、《女人天下》等。
上述这些堪称“经典”的韩剧在中国的广大观众中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收视狂潮,使得与之同档期上映的其他剧集大为失色,以至于一些国内的影视名人纷纷对其怒而声讨,国家广电总局更是出于保护民族电视产业的实际需要而出台措施限制韩剧的年度播出量、控制其播出时间。
但是国内各个方面的种种反应和举措却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韩剧在国内的风靡程度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那么韩剧究竟为什么能够如此风靡?这种“风靡”背后又有没有存在隐藏什么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加以初步的解析,以求可以管窥韩剧之所以能够风靡中国的奥妙。
一、叙事模式通过对《宫》、《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巴黎恋人》、《浪漫满屋》等一系列“偶像剧”的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这些韩剧所采用的爱情模式全部都是经典“灰姑娘模式”,即生活贫苦的灰姑娘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嫁给英俊王子、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种模式还可以被我们进一步简化为“地位差异较大的男女主人公克服第三者阻碍而最终幸福结合”。
不仅仅是在德国的《格林童话》中,纵观古今,这种模式在很多民族的传说故事中都有出现[1]。
韩国文化传承相关

长期以来,韩国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
不仅韩国,古代日本、古代朝鲜受中国的文化影响都很大。
并且在古代,越南、朝鲜曾经是中国的属国。
——最近几十年以来,韩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世人瞩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是韩国人值得骄傲的地方。
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振兴需要的时间要短一些,而文化的振兴则要长久的多。
而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在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之外,文化的影响更为长远。
出于这种文化上的焦虑,韩国文化界意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先天不足,是非常自然的。
这个时候,有人开始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入手,寻找本民族的痕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次,“端午祭”也好,“韩医”也好,虽然源头出自中国,但是在韩国本土都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
对于这种现状,国内的人士了解的也许不是很多。
比如“韩医”,是不是就完全等于中医?显然不能用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
如果“韩医”确实在中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自己的特色,那么,我们的指责似乎就有些牵强。
至于风俗习惯,中国有句俗话,“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自己的特色。
在这种前提下,贸然指责他人也是不明智的做法。
当然,郑在书教授的观点明显带有民族主义的特色。
中国神话影响了韩国神话,还是韩国神话影响了中国神话,这本身并不重要,这恰恰说明中国和韩国长期以来交往很多,彼此影响很大。
韩国学者到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根”,恰恰是我们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骄傲。
但是,郑在书教授一味强调韩国神话对中国神话的影响,显然带有狭隘的地域偏见,实际上是由于文化自卑而导致的文化焦虑的一种表现。
甚至不值得大家评论。
第三,韩国人对文化的重视,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争夺”,恰恰在提醒我们一些问题。
中国的经济出现大规模的发展和变化,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
换句话说,中国国内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也没有多少年。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仪”。
经济发展了,文化上的繁荣就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基于此,有关方面应该加大对文化的财政投入,努力引导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加大公益性文化产业和文化设施的建设。
从韩国申遗看中国文化

韩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其对民族传统文化从观念和行为等各方面的有力保护和传承。
第一,强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自觉意识。由于历史原因,韩国同中国在传统文化上有很相似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节庆民俗活动。类似中国民间庙会、赛龙舟之类完全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一般规模都相当大。各种民俗节、民俗文化节,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了民族传统文化。在温阳有纪念民族英雄李舜臣的“温阳文化节”;此外,珍岛的灵登祭、光山的战祝祭、江陵的端午祭、百济的文化祭、安东的民俗祭,近年来都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传统祭祀活动。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对端午节真正发源地在中国的实际是莫大的冲击。现在,每年二月和八月初一,韩国还有到文庙祭祀孔子孟子的习惯。在传统的281所乡校和84所书院,仍然还设立有“忠孝教育馆”,经常开展有关儒学的学术活动。韩国的社会共同道德至今仍然是中国宋代提出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元代时的《朱子家礼》仍然是韩国人家庭伦理的规范基础。因此西方有些学者把韩国称为“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在韩国, 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广大民众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对有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现有28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数量低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世界第三位。
韩国历史远无我国悠久,面积也仅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浙江省大,却也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
来韩国后,7处我去过4处,分别是朝鲜时代的皇宫位于汉城的昌德宫、光州市郊的支石墓群、新罗时代古都现庆州市的佛国寺石窟庵和庆州历史遗址群。
老实说,这些文化遗产其年代、气势、格局是很难和我国同类的文化遗产相提并论的,我国还有很多尚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区都要比韩国这几处强多了。
如银川的西夏王陵就比庆州历史遗址群的大陵宛气派得多,五台山的排前五位的寺庙怕都要比佛国寺更有价值,长江三峡的悬棺墓葬群更比支石墓群有特色。
去过以后,不由得产生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
中韩两国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很相似,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是热情高涨,“全体动员、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就象两国先后在申办奥运会时志在必得一样。
据说,我国目前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项目近百个,韩国也不少。
但保护、利用这些文物我国却要比韩国逊色得多。
在国内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惨遭破坏或损害的报道层出不穷,其罪魁祸首当属把世界文化遗产当成了“摇钱树”。
常常听到“一把大火烧了一座大殿”、“几根索道损害了文化景观”、“一座宾馆使景区不伦不类”的议论。
乃至有人说“新的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就是其遭受破坏的开始”,“申”来就“死”。
商业化乃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敌!可在韩国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到这些地方游览,看到一些言过其实的解说词如“世界第一”、“东洋最高”、“韩国首创”,还有“去中国化”的潜意识时,我们会暗笑和不平,但同时不由得不佩服人家在管理文物和景区方面的井井有条,为游客服务的周全上。
每个地方每件文物都同时有韩、英、中、日四种文字说明。
你看不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你会看到,年轻的妈妈娓娓动听地给学龄前的儿女们讲述那些陈列的器物,孩子们听得如醉如痴的场景。
不光是在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如此,在任何一个韩国的城市都有国立的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实实在在当成了进行韩国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你绝不可能看到这些地方改作“家具展览会”、“房展会”的现象。
还有无论是世界文化遗产景区还是博物馆,门票都很便宜。
如佛国寺是3000韩元(1000韩元合合7元人民币),比长城、故宫,颐和园都要低。
汉城的战争博物馆比北京的军事博物馆票价略高,但展品及内容则要丰富得多。
反映新罗国古都历史的庆州国立博物馆的硬件设备堪称一流,门票仅400韩元。
须知,韩国人均GDP是我国的十倍啊!对无形文化遗产的继承对有形的实物文化遗产保护如此,对无形的文化遗产亦倍加珍惜。
韩国和我国同文同种,一样的黑头发黄皮肤,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
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价值观、礼仪、民俗、建筑都深受华夏民族的影响。
有人说,当今,韩国人比中国人更象中国人(儒教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更有人认为,今天的韩国是古代中国的活化石。
有专家撰文,且不说韩文中还保留着不少汉字,韩文读音65%与古汉语(主要是唐宋时期)读音相近。
价值观上,传统的道德观对国民的约束力还很大,讲究长幼尊卑秩序,三从四德也还有相当市场。
这也是常在互联网上看到有嫁到韩国去的中国女性叫苦连天的原由吧。
对万世师表孔子更是敬仰有加,在我国即使在知识界也不时会拿孔夫子开涮,如戏称“孔老二”,可这在韩国文化人看来,简直是犯了渎神罪。
韩国各地为数不少的“乡校”是专门用来传授儒家经典的场所,也是每年圣人诞辰,举办祭孔活动的礼拜场。
其他如新生入校的供奉牺牲(冷猪头)仪式,师生共享猪头肉的场景我们只在一些古代小说中看过,可在这里代复一代地在沿袭着。
在农村还有以宗族为单位的祠堂、世葬山、数十代的家谱宗谱保留完好。
韩国对传统的节日似乎比我国还重视。
春节和中秋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各自放假三天。
另外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寒食节虽非公休日也都还有纪念。
象真正属于韩民族的节日如光复节、开天节(又称檀君节,檀君是传说中韩民族的始祖,其地位相当于华夏民族的炎黄帝)和西方泊来的圣诞节也都才放假一天。
曾有一个国内朝鲜族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有待证实的故事。
说是前些年山东曲阜孔庙恢复祭孔活动,可是由于文革期间,有关孔子“六艺”的一切礼乐仪式全在“破四旧”中被消灭了,当时再也找不到一个能主持“六艺”盛典的司仪,不得已从韩国请了一个来。
不管这个故事可信度有多高,我听后只觉得一阵酸楚。
心想我们的革命也真彻底,我们的传统价值观一夜之间全被打破,连孔子也被拉出庙来。
接过本不属于自己传统的灵主牌来供奉,到头来连自已的民族魂都丧失了。
也许正是如此,使得以韩国电视剧电影为代表的韩流文化能在我国大行其道,从风行于内地多个电视频道的“韩国剧”中,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会在泪水琏琏的同时,发现老祖宗的儒教伦理穿越了时空邃道在我们的东邻继承和保存尚好,在文化上认同的刹那,进而产生了心灵的震憾与反省。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韩国,突然发现了这个比中国本土某种程度上或许更人文中国的地方!扞卫自己的文化遗产,口号喊得再响没有多大用处,重要的是真正让我国民众发自内心地认同这种出自本土的价值观,使之成为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灵魂,这样才谈得上“对得起列祖列宗”。
三、韩国政坛的黑马:民主劳动党民主劳动党成为韩国会第三大党。
在4月15日的韩国第十七届国会议员选举中,以工会为后盾,以前默默无闻只能领导劳工从事街头斗争的民主劳动党破天荒迈进了参政的门坎,一跃为第三大党,成为韩国政坛的一匹黑马。
韩国媒体甚至认为民主劳动党挺进国会,比开放******击败大国家党成为第一大党,从而结束韩国国会“朝小野大”的格局意义更重大。
称之为“标志着韩国第二个政治时代的开始”,“是韩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韩国第十七届国会共299个议员,其中243个是选区代表,另外56个是党派代表。
这次议员选举第一次实行一人两票制。
即每个选民要投两次票,一张投参选的政党票,一张投选民所在的选区代表票。
民主劳动党得到了13%选民投的党派选票,合8个议席,另外获选2个选区代表,共10个席位。
民主劳动党主要支持者从年龄上看,是被称为“2030”的一代人,即20~30岁及30~40岁的选民。
前者有20%,后者有25%投了他们的票。
而第二大党的大国家党在同样年龄段只得到13.5%和14.7%的票。
从职业、社会阶层看,主要支持者是工人、农民、中下级公务员、大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演艺圈的名星都是民主劳动党的拥足。
他们认为该党是韩国唯一能代表普通市民的政党。
415选举前,有200多名知名电影从业人员发表“支持民主劳动党的电影演员声明”,对民主劳动党进入国会功不可没。
这次在嘎纳电影节上获大奖的韩国电影《老男孩》的导演及主要演员都是民主劳动党党员。
在议会选举后不久的4.18-24日的一周内,访问民主劳动党网站的有48000人,而访问第一大党开放******网站的只有38000人,故韩国媒体用“人气飚升”来形容该党的受欢迎程度。
胜选后的民主劳动党豪情万丈。
其党主席权永吉在纪念五一劳动节集会上的讲演宣称,要在2007年的总统选举中拿下300万~500万选票(大约20%以上),在2009年的第18届议会选举中争取成为第一大反对党。
2012年总统大选中要上台执政,使该党成为执政党。
2、民主劳动党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民主劳动党是2000年月1月正式成立的,屹今仅四年时间。
在这之前的一系列劳动运动为该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其前身叫“人民胜利21社会运动”,1997年总统选举时,就推出了他们的候选人。
2000年宣告成立后,2002年总统选举时,党主席权永吉得到了3.9%的选票。
目前,民主劳动党在韩国十五个道、特别市或广域市(行政级别相当于我国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议会中有42个议员。
现在全国有5万多名党员。
有自己的机关报纸,党内通讯、党校(研修院)。
我们从民主劳动党的网站上可以发现该党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
该党宣称,他们是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小业主、青年学生及进步知识分子的政党。
是受歧视、被压迫和剥削阶层的代表。
要团结一切进步的力量和个人,在韩国实行彻底的民主,同时该党愿意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结盟,反对新自由主义、军国主义和违反****的黑暗势力。
民劳党要把韩国建立成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首先要荡涤韩国陈腐的、保守的、落后的政治。
实行真正的民主,国民当家作主、尊重****、政治经济体制的设计都要以人为中心。
这个社会必须由劳动者主导,大众掌握社会财富。
承认个人创造力和价值观,消除一切歧视。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男女平等、弱势阶层享有平等权力。
该党认为韩国是垄断财阀集团掠夺民众的社会,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因资本主义制度引起的。
经济纲领是限制以利润为目的的私有权,生产手段社会化,强制回收大公司股东的股份,解散财团,大多数土地实行国有化,以工农为中心的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导国民经济。
加强对资本的控制,并且间接控制外国企业的投资,不让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而且还对技术引进费等外国知识产权使用费支出和外国企业收购国内企业也持否定观点。
民主劳动党的关于南北韩统一纲领是支持南北和解的阳光政策,主张废除韩美军事条约和减少并最终撤走驻韩美军。
用联邦制方式进行统一国家。
民主劳动党的外交、国防纲领是不结盟、自主外交。
按保守派的话说民主劳动党是“亲北(朝鲜)、反美、激进”的左派政党。
也有国外政治家更为深入细致地分析韩国政治新格局:认为大国家党无疑是保守势力、亲美势力、主张社会稳健发展的代表,但进步势力代表的开放******与民主劳动党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前者属于温和的改革派,类似于欧洲的社会民主党,而民主劳动党慢属于激进的社会主义政党。
甚至认为,“在政策主张上,开放******与民主劳动党的差距比与大国家党的差距还大。
”当选议员的几个民主劳动党领导人很有个人魅力。
党主席权永吉毕业于汉城大学,新闻记者出身,曾作过韩国着名媒体驻巴黎七年的记者。
能说会写,被称为以笔为武器的社会活动家。
当选议员劳动民主党事务总长鲁会灿在这次国会选举中,更以三寸不烂之舌演说而闻名。
最近被众多大学邀请讲演而忙得不可开交。
选后一个多月,他应邀到30多个名牌大学演讲,甚至连走廊上都坐满了听众。
鲁计划通过演讲,让更多大学生支持民主劳动党。
民主劳动党的当选议员还有的是坐过牢的“劳动斗士”。
他们当选议员后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广为关注。
他们出席国会时,有的坐出租车,有的开着箱式货车,最好的也只是中档的桑纳塔国产车。
这与绝大多数议员坐的一溜黑色的进口高级轿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有的甚至不穿西服不打领带,而是穿着黑色的夹克衫,不用议员专用电梯而走普通人使用的电梯。
作为初次进入国会的党派,党主席权永吉口气不小:“我们将首先把所谓的…贼窝‟国会彻底改变”,表示“国会议员的工资应降到工人的平均水平”,充分表现出为受苦受难劳苦大众撑腰的政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