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合集下载
教学课件: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教学课件:第一节空气的 成分
• 引言 • 空气的组成 • 空气的成分比例 • 空气的特性 • 空气的重要性 • 总结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02
03
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 成的,其中氧气、氮气和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成分。
空气的组成比例
氧气约占空气总量的21%, 氮气约占78%,二氧化碳 约占0.03%。
THANKS
感谢观看
二氧化碳的比例
总结词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微量成分,对地球的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虽然含量较低,但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起着关键作用。
04
空气的特性
空气的物理特性
空气的密度和压力
空气的传热性
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随地理位置和海拔 高度而变化,对人类生活和气候产生 影响。
其他气体
空气中还含有少量其他气体,如稀 有气体、水蒸气等,这些气体对大 气化学循环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05
空气的重要性
生物呼吸的重要性
人类呼吸
空气中的氧气是人体进行呼吸作 用所必需的,它参与细胞的有氧
代谢,为身体提供能量。
动物呼吸
大多数动物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来呼吸,维持生命活动。
植物呼吸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并释放氧气,同时也在无光条件 下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释
总结
本节重点回顾
空气的组成
氧气的作用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主要成分有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氧气是生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参与细胞 呼吸过程,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氮气的性质
• 引言 • 空气的组成 • 空气的成分比例 • 空气的特性 • 空气的重要性 • 总结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02
03
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 成的,其中氧气、氮气和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成分。
空气的组成比例
氧气约占空气总量的21%, 氮气约占78%,二氧化碳 约占0.03%。
THANKS
感谢观看
二氧化碳的比例
总结词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微量成分,对地球的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虽然含量较低,但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起着关键作用。
04
空气的特性
空气的物理特性
空气的密度和压力
空气的传热性
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随地理位置和海拔 高度而变化,对人类生活和气候产生 影响。
其他气体
空气中还含有少量其他气体,如稀 有气体、水蒸气等,这些气体对大 气化学循环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05
空气的重要性
生物呼吸的重要性
人类呼吸
空气中的氧气是人体进行呼吸作 用所必需的,它参与细胞的有氧
代谢,为身体提供能量。
动物呼吸
大多数动物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来呼吸,维持生命活动。
植物呼吸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并释放氧气,同时也在无光条件 下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释
总结
本节重点回顾
空气的组成
氧气的作用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主要成分有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氧气是生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参与细胞 呼吸过程,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氮气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空气的成分 (1)优秀课件

3.做此实验时,能否用木炭代替铜粉,为什么?由此分析, 选择铜粉的替代品应具备什么条件? 提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会导致注 射器内气体压强变化不大,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铜粉替 代品须满足以下条件: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且生成物 为固体。假设可燃物还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响,那么 注射器体积减少量大,测定结果偏大;假设燃烧生成其他 气体,会使注射器内气压变化不大,导致实验误差。
【拓展归纳】用铜粉加热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操作要点
思维迁移:如以下图的实验装置,我们能否 利用它来测定氧气体积呢?
实验中如何进行操作? 实验中应记录哪些数据?
太阳光
红 磷
水
········· 图2
L
白磷
生石灰
白磷
水中滴入 浓硫酸
稳固练习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 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_氧_气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外表会出现 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_二氧化碳
P2O5
3、红磷燃烧实验现象:
1、产生大量白烟;
2、放热;
3、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6、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不能漏气; 〔2〕红磷应过量 〔3〕待红磷冷却后,翻开弹簧夹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铜粉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_黑__色_的__氧_化__铜 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铜_+_氧_气__加_热___氧_化__铜___。 (2)实验现象:红色的铜粉逐渐变成了__黑__色_,气体体积 __变__小_。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1_/5_。
加热Biblioteka A. 铜+氧气 B. 碳+氧气
空气的成分课件

④实验前,要夹紧弹簧夹。偏大
自主探究 二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原理
各成分沸点不同
1.氧气的用途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1)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标准 状况下密度为1.251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2)用途
实验探究4-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选择实验药品的依据
①所选物质只能与氧气反应,而 不与其他气体反应;②生成物为 固体。
→ 点燃
①木炭 + 氧气
二氧化碳
固气
气
→ ★ ②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固气
固
→点燃
★ 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固气
固
→点燃
④镁 + 氧气 氧化镁
固气
固
(也与氮气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4-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Ⅰ
空气质量优。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对 公众的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②装置必须密封,若密封不好,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是偏大还是偏小?
③加热时温度要高一些,时间要长一些,否则,测得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偏大还是偏小?
④冷却至室温后,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
若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取剩余气体的体积,测得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偏大还是偏小?
若玻璃管冷却后,气球内的体积没有全部挤出,测得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偏大还是偏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玻璃管内的铜粉加热后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待装置冷 却至室温后,注射器活塞向内移动,且注射器内气体的 体积减少了原体积的1/5
《空气的成分》PPT课件21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进行实验] 室内空气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二
[现象结论] 氧化碳含量高
[交流反思] 控制变量
拓展延伸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我们已经知 道了室内二氧化碳含量比室外含量 高,你能否设计实验方案测出室内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探究作业
播
三、关注空气质量
放
视
空气污染指数
频
1.空气质量报告内容包括 首要污染物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供给呼吸
医 疗 急 救
氧气的用途
神
金
七
属
问
切
天
割
制 造 氮 肥
医 疗 冷 冻
猜 我猜 是俺 氮 食品防腐剂 是气谁?
低温超导
由于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 常用作保护气,如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 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 光源,如闪光灯,霓虹灯等。
………
丰收园
谈谈你的收获,并与同学交流
激情闯关
1.根据下列生活实例说明空气中所 含的成分:
⑴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潮,说明空气中 含水蒸气;
⑵澄清石灰水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浑浊, 说明空气中含 二氧化碳 ;
2.课本活动天地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实验后剩余气体主要是 氮气 。本试
《空气的成分》课件

2
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空气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损害,也对
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威胁。
3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肺
预防和治理
4
癌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排放、采取合理的 控制措施是预防和治理空气污染的关键。
4. 结论
空气是一种复杂的物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意识到保护空气和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空气的成分》PPT课件
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但你知道吗,空气是什么吗?本次课件将介绍空气 的成分、空气污染以及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1. 引言
空气是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氧气、氮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 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空气的成分
氧气
氧气占空气成分的21%,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用于呼吸、燃烧等。
5. 参考文献
二氧化碳
虽然只占很小比例,但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和 植物光合作用有着重要影响。
氮气
氮气占空气成分的78%,对维持气候平衡和生态 系统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气体
除了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空气中还含有少 量氩气染
1
空气污染的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烧物排放等都
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九年级化学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优秀课件

臭1979 1981
氧
1983
空
洞
1985 1987
1989
温 室 效 应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氧化硫 氟利昂等 二氧化碳
大气污染
粉尘: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物
一氧化碳
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煤、石油等燃烧产生
污 染
的废气、废渣
源
汽车尾气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的使用,开发 新能源 •禁止燃烧散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禁止燃烧垃圾 •使用无铅汽油 •工业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 CO2 SO2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NO2
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保护空气
人为的污染源有哪些?你知道污染空气 的物质有那些?
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硫化氢、 二氧化氮、氟氯烃致冷剂等等
高硫煤 二氧化硫 亚硫酸 硫酸 酸雨
推拉注射器活塞。 ⑥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 注射器内。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铜粉取一平药匙
铜粉全部变黑 停止加热
实验报告
1、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前铜粉的颜色为 色,实验
后变为 色,
具支试 反应前 反应后 反应消耗 氧气占空
管这的容说明注铜射器与 注射器 发的生氧气了体化学气反的响体积。
……
实验反思
防止或减少上述误差的方法:
① 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 参加足量的铜粉
不断推拉注射器 加热足够的时间。 ⑤ 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时开始挤压气球 ⑥ 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开始读数
空气的成分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②性质与用途 a.化学性质稳定,几乎不与任何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可用作 保护气,也可填充灯管。 b.通电时,稀有气体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造 _电__光__源___。
【探究讨论】 利用空气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否属于化学变化? 提示:从空气中得到氧气,只是利用各种气体沸点的不同,将各 种气体分离,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过程。
【拓展归纳】 1.铜丝的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且生成 物为固体,不影响实验结果,如磷等。 2.实验注意问题
操作
原因
铜丝要足量
铜丝少会导致空气中的氧气不能耗尽,从 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内外的空气交流影响 装置不能漏气
实验结果
操作 注射器推动要缓慢,次数要多
3.反应结束停止加热后,为什么要冷却至室温再读取剩余气体 的体积数值? 提示:防止气体因受热膨胀而造成剩余气体体积偏大,导致测量 结果偏小。
【探究主题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阅读教材标题二内容,并将下列空白处填写完整: 1.分离空气中各成分的过程
__氮__气__(沸点较低) 空气 降温加压 液态空气 蒸发 稀有气体
原因 确保铜丝与空气充分接触
防止气体因膨胀而造成体积偏 停止加热后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大,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硬质玻璃管不可太细太短,且火 过热的玻璃管会使橡皮管烧焦
焰不宜接近玻璃管两边
破坏
【考点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典例2】(2012·上海模拟)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 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硫 C.火山灰 D.一氧化碳 【我的记录空间】选A。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 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火山灰属于可吸 入颗粒物,故选A。
《空气的成分》空气、物质的构成PPT教学课件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 如:纯水、硫和蔗糖等
课堂小结
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
氮气的用途 稀有气体的用途
氮 氧 稀有 二氧 其 保 制 制造
气 气 气体 化碳 他 护 氮 低温
78 21 0.94 0.03 0.03 气 肥 环境
%% % % %
等
保电探 护光空一页 下一页
充
氮
灯
充
泡
氮
包
装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2)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 变化,用来制取人类有用的新物质。
制造氮肥
合成染料
制造炸药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2.稀有气体
(1)稀有气体一般不 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 称为“惰性气体”。
焊接保护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节 空气的成分
-.
内容提要
1
空气有哪些成分
2 氮气和稀有气体有用吗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 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的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考2】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3.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铁丝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 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 “惰性气体”
课堂小结
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
氮气的用途 稀有气体的用途
氮 氧 稀有 二氧 其 保 制 制造
气 气 气体 化碳 他 护 氮 低温
78 21 0.94 0.03 0.03 气 肥 环境
%% % % %
等
保电探 护光空一页 下一页
充
氮
灯
充
泡
氮
包
装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2)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 变化,用来制取人类有用的新物质。
制造氮肥
合成染料
制造炸药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2.稀有气体
(1)稀有气体一般不 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 称为“惰性气体”。
焊接保护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节 空气的成分
-.
内容提要
1
空气有哪些成分
2 氮气和稀有气体有用吗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 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的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思考2】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3.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铁丝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 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 “惰性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4页空气 的组成示意图,识记空气的组 成。
结 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空气发现史
1、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 的某种物质。 2、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 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分别制得了氧气。
化学家风采
舍勒
(1742—1786)
瑞典化学家,瑞典 科学院院士 。氧气 的发现人之一,发现 了氯气;同时对二氧 化碳等多种气体都有 深入的研究。
• ①硫 + 氧气
•
固气
供 • ②木炭 + 氧气
你•
固气
参 • ③ 磷 + 氧气
考•
固气
: • ④石蜡 + 氧气
•
固气
• ⑤ 铜 + 氧气
•
固气
点燃 二氧化硫
气
点燃二氧化碳
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固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加热 气
液
氧化铜
固
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 原理
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
①固体由红色变
为黑色
4. 稀有气 体
(3) 稀有气体的用途
氦气用来充填升空气球
液 氦 冷 冻 机
氦气作冷冻剂
四、保护空 气
讨论
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 空气的情况?
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空 气,你能做些什么?
空气污染的原因
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 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中,含有很多 有害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有。氧气含量太低时,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
空气的组成
交流讨论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红磷要过量。 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弹簧夹。
3. 空气的成分 结 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氮气 (78%)
体积分数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化工 产品
炼钢
石油 加工
2. 氧气(O2)
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做“养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在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据此讨论。
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 氮气支不支持燃烧?
答: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能继 续上升吗?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吗?
析 压强变小,产生压差,水被压入集气瓶中。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
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化学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占空气总体 积1/5,为什么实验中总少于1/5?
1、装置气密性不好。 2、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未消耗完。 3、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空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 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 到刺激而患病。
会使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器官 受到伤加害速,金生属理的功腐能蚀和,生各长种发大育理石 受阻建,筑农材作料物腐产蚀量后下失降去,光品泽质,变出现 坏;坑使洼大不片平森、林脱死落亡石。片;橡胶加速
化学家风采
普利斯特利
(1733—1804) 英国化学家, 自学成才的气体 化学大师。
空气发现史
3、 1774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 锡第一次用实验 证明了空气中有 氧气和氮气。
化学家风采
拉瓦锡
(1743—1794)
法国化学家,建立了 燃烧理论,最早将天平 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 通过定量实验得出空气 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老化、脆裂、强度下降;电线绝 缘体漏电等等。
对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 对建筑物的危害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开发清洁能源 改善燃料结构
煤脱硫处理
处理工厂废气
大力植树造林
归纳与总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氦(He)、氖(Ne)、氩 (Ar)、氪(Kr)、氙(Xe)
(2) 稀有气体的性质:
物理性质:稀有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 活泼,只与少数几种物质反应。
(3) 稀有气体的用途
用作 保护气
焊接金属
充灯泡
(3) 稀有气体的用途
制作电光源
1
2
3
航标灯
闪光灯
霓红灯
止水夹 导气管
红
磷
烧杯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 气密性, 2.点燃燃烧匙内 红磷,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3.等瓶内红磷完全燃烧, 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现 象
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并放热;打 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 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
分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集气瓶中
②气体总体积约 减少1/5
实验 装置
1、拉动注射器活塞使玻璃管和注射器内总共留有
100mL空气;
2、将装有铜粉的玻璃管与注射器连接成封闭的系统;
3、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注射器
实验 步骤
活塞,观察铜粉发生的现象;
4、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读出注射器中剩余气体
示数。
燃烧匙 集气瓶
空气的成分
答:不能。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1) 氮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 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的密度小。
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 泼,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3. 氮气(N2)
(2) 氮气的用途
化工原料 制硝酸、化肥
用作保护气
作制 冷剂
4. 稀有气 体
(1) 稀有气体: 是混合物。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讨论
空气的用途
空气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 氮 氧 稀有 二氧 其它气体 成分 气 气 气体 化碳 和杂质
体积 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主要 用途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空气的用途
生产 化肥
课题1 空气
优选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 气
课前热身 请你动手试一试: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你想到了吗?
用细绳把一个鼓气 的塑料袋口扎紧。然 后挤压。
活动与探究
把一个塑料杯倒扣在 水中,围成一段气柱, 用针刺破塑料杯,杯下 沉,空气逸出水面上升。
(体积分数)
空气发现史
4、19世纪末,英 国物理学家瑞利发 现了稀有气体氩, 以后各个稀有气体 陆续被发现。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汞 + 氧气 加热 氧化汞
Hg O2 HgO
氧化汞 △ 汞 + 氧气
HgO Hg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拉瓦锡
O2
思考: 汞能否换成磷、木炭、铜丝、 硫、石蜡等其他物质?
结 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空气发现史
1、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 的某种物质。 2、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 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分别制得了氧气。
化学家风采
舍勒
(1742—1786)
瑞典化学家,瑞典 科学院院士 。氧气 的发现人之一,发现 了氯气;同时对二氧 化碳等多种气体都有 深入的研究。
• ①硫 + 氧气
•
固气
供 • ②木炭 + 氧气
你•
固气
参 • ③ 磷 + 氧气
考•
固气
: • ④石蜡 + 氧气
•
固气
• ⑤ 铜 + 氧气
•
固气
点燃 二氧化硫
气
点燃二氧化碳
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固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加热 气
液
氧化铜
固
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 原理
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
①固体由红色变
为黑色
4. 稀有气 体
(3) 稀有气体的用途
氦气用来充填升空气球
液 氦 冷 冻 机
氦气作冷冻剂
四、保护空 气
讨论
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 空气的情况?
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空 气,你能做些什么?
空气污染的原因
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 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中,含有很多 有害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有。氧气含量太低时,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
空气的组成
交流讨论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红磷要过量。 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弹簧夹。
3. 空气的成分 结 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氮气 (78%)
体积分数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化工 产品
炼钢
石油 加工
2. 氧气(O2)
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做“养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在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据此讨论。
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 氮气支不支持燃烧?
答: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能继 续上升吗?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吗?
析 压强变小,产生压差,水被压入集气瓶中。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
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化学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占空气总体 积1/5,为什么实验中总少于1/5?
1、装置气密性不好。 2、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未消耗完。 3、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空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 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 到刺激而患病。
会使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器官 受到伤加害速,金生属理的功腐能蚀和,生各长种发大育理石 受阻建,筑农材作料物腐产蚀量后下失降去,光品泽质,变出现 坏;坑使洼大不片平森、林脱死落亡石。片;橡胶加速
化学家风采
普利斯特利
(1733—1804) 英国化学家, 自学成才的气体 化学大师。
空气发现史
3、 1774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 锡第一次用实验 证明了空气中有 氧气和氮气。
化学家风采
拉瓦锡
(1743—1794)
法国化学家,建立了 燃烧理论,最早将天平 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 通过定量实验得出空气 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老化、脆裂、强度下降;电线绝 缘体漏电等等。
对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 对建筑物的危害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开发清洁能源 改善燃料结构
煤脱硫处理
处理工厂废气
大力植树造林
归纳与总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氦(He)、氖(Ne)、氩 (Ar)、氪(Kr)、氙(Xe)
(2) 稀有气体的性质:
物理性质:稀有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 活泼,只与少数几种物质反应。
(3) 稀有气体的用途
用作 保护气
焊接金属
充灯泡
(3) 稀有气体的用途
制作电光源
1
2
3
航标灯
闪光灯
霓红灯
止水夹 导气管
红
磷
烧杯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 气密性, 2.点燃燃烧匙内 红磷,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3.等瓶内红磷完全燃烧, 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现 象
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并放热;打 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 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
分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集气瓶中
②气体总体积约 减少1/5
实验 装置
1、拉动注射器活塞使玻璃管和注射器内总共留有
100mL空气;
2、将装有铜粉的玻璃管与注射器连接成封闭的系统;
3、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注射器
实验 步骤
活塞,观察铜粉发生的现象;
4、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读出注射器中剩余气体
示数。
燃烧匙 集气瓶
空气的成分
答:不能。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1) 氮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 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的密度小。
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 泼,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3. 氮气(N2)
(2) 氮气的用途
化工原料 制硝酸、化肥
用作保护气
作制 冷剂
4. 稀有气 体
(1) 稀有气体: 是混合物。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讨论
空气的用途
空气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 氮 氧 稀有 二氧 其它气体 成分 气 气 气体 化碳 和杂质
体积 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主要 用途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空气的用途
生产 化肥
课题1 空气
优选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 气
课前热身 请你动手试一试: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你想到了吗?
用细绳把一个鼓气 的塑料袋口扎紧。然 后挤压。
活动与探究
把一个塑料杯倒扣在 水中,围成一段气柱, 用针刺破塑料杯,杯下 沉,空气逸出水面上升。
(体积分数)
空气发现史
4、19世纪末,英 国物理学家瑞利发 现了稀有气体氩, 以后各个稀有气体 陆续被发现。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汞 + 氧气 加热 氧化汞
Hg O2 HgO
氧化汞 △ 汞 + 氧气
HgO Hg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拉瓦锡
O2
思考: 汞能否换成磷、木炭、铜丝、 硫、石蜡等其他物质?